儿童哮喘长期控制的重要性及ICS的治疗地位(1)
儿童哮喘的治疗和管理策略

儿童哮喘的治疗和管理策略近年来,儿童哮喘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因此,制定合理的治疗和管理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儿童哮喘的综合治疗和管理方法,旨在帮助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预防发作的发生。
1. 定期监测和评估对于儿童哮喘的治疗和管理,定期的监测和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定期复查肺功能、记录症状并评估疾病的控制程度。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疾病的进展或者恶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保持病情的稳定。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儿童哮喘管理的核心措施之一。
主要包括控制药物和急性发作药物。
控制药物主要是长期维持哮喘的稳定,减少症状发作的次数和严重程度。
常见的控制药物包括吸入型类固醇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
急性发作药物则是用于缓解发作时的症状,如快速作用型β2受体激动剂。
药物的使用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3. 避免诱因在儿童哮喘的管理中,避免由触发因素引起的哮喘发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触发因素包括过敏原、空气污染、室内潮湿、寒冷的气候等。
家长和学校应该共同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减少儿童接触到这些诱因的机会,有助于减轻症状的发作。
4. 定期锻炼定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对于儿童哮喘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适度的锻炼可以增强呼吸道的肌肉力量,提高肺功能,减少症状的发作。
然而,锻炼时需要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5. 家长的教育与自我管理家长是儿童哮喘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需要接受相关的教育和指导,了解儿童哮喘的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等知识。
同时,家长还需要学会监测儿童的症状,正确使用药物,合理安排生活和饮食,帮助儿童管理好病情。
综上所述,儿童哮喘的治疗和管理需要采取综合的策略,并充分参与到家庭和学校的合作中。
通过定期监测和评估、正确使用药物、避免诱因、定期锻炼以及家长的教育与自我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儿童哮喘的发展,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临床观察论文:儿童哮喘病的长期管理

临床观察论文:儿童哮喘病的长期管理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哮喘病的长期管理策略,通过对_____名哮喘患儿的临床观察和分析,总结出有效的管理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环境控制、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等方面,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一、引言儿童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严重影响着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随着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哮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因此,对儿童哮喘病进行长期有效的管理至关重要。
二、临床资料(一)研究对象选取_____年_____月至_____年_____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_____名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_____例,女性_____例,年龄范围为_____岁至_____岁,平均年龄为_____岁。
(二)诊断标准根据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制定的诊断标准,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肺功能检查、过敏原检测等结果进行诊断。
(三)病情评估采用哮喘控制测试(ACT)和儿童哮喘控制问卷(CACT)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评估,分为完全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三个等级。
三、长期管理方法(一)药物治疗1、控制药物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是儿童哮喘长期控制的首选药物,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
根据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剂量和剂型。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可联合使用长效β₂受体激动剂(LABA),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
2、缓解药物当患儿出现哮喘急性发作时,应及时使用缓解药物,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
这些药物能够迅速舒张支气管,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环境控制1、避免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毛发、霉菌等。
通过过敏原检测,明确患儿的过敏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接触。
如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定期更换床上用品,避免饲养宠物等。
2、减少空气污染避免患儿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如雾霾天气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
家庭中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和香水,禁止吸烟。
(三)健康教育1、向患儿及家长讲解哮喘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6岁女童中度持续哮喘 如何进行规范治疗

6岁女童中度持续哮喘如何进行规范治疗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表现为气道痉挛和黏液过多分泌,导致呼吸困难和哮鸣声。
儿童哮喘在儿童中相对常见,特别是在6岁以下的幼儿,其中女童中度持续哮喘的情况需要及时规范治疗以减轻症状和预防复发。
以下是如何进行规范治疗的一些建议。
确诊及评估首先,对6岁女童的中度持续哮喘病情进行确诊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诊断哮喘需要综合患儿的临床症状、家族史、体格检查以及哮喘相关的检查结果。
医生可能会进行肺功能测试、氧饱和度测定、皮下过敏原测试等来评估哮喘的病情和严重程度。
控制环境因素在治疗6岁女童中度持续哮喘之前,需要确保控制患儿所处环境中的诱发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包括室内空气中的过敏原如尘螨、霉菌、宠物皮屑等,以及空气污染、烟草烟雾等。
通过保持室内空气清洁、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等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患儿的哮喘发作频率。
药物治疗治疗中度持续哮喘主要依赖药物,常用的药物包括:•吸入类固醇(ICS):ICS是治疗哮喘的一线药物,主要通过减轻气道炎症来减少哮喘症状和阻塞,适合长期控制哮喘。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LABA通常与ICS合用,能够扩张气道,减少气道痉挛,对于预防哮喘发作非常有效。
•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等,能够帮助减轻哮喘症状。
•其他药物:如孟鲁司特钠等,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使用。
疫苗预防6岁女童中度持续哮喘患儿在哮喘急性加重期更容易因感染而出现哮喘发作,及时接种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概率。
定期随访规范治疗的关键在于定期随访。
由专业医护人员对6岁女童中度持续哮喘患儿的病情进行监测,适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及教育患儿及家长如何自我管理哮喘、急救措施等,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哮喘发作次数。
在治疗6岁女童中度持续哮喘时,综合使用药物治疗、环境因素控制以及疫苗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配合家长和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监护,可以有效减轻患儿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ICS和LTRA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
儿童常见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疾病基础 ICS和LTRA治疗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
ICS和LTRA在儿童哮喘治疗的临床应用
ICS作用于多个抗炎靶点,LTRA仅作用于单个抗炎靶点
ICS作用靶点/细胞 LTRA作用靶点/细胞
吸入过敏原
ICS抑制细胞因子合成2,3 上皮细胞
ICS是目前最有效的抗气道炎症药物2 可抑制哮喘炎症过程多个环节3
• 低剂量ICS治疗,可减少 哮喘症状,提高肺功能, 改善生活质量和降低急性 发作风险以及哮喘相关性 住院或死亡
• 对于5岁及以下儿童哮喘 的长期治疗,最有效的治 疗药物是ICS,对于大多 数患儿推荐使用低剂量 ICS(第2级)作为初始控 制治疗。
• ICS是持续性哮喘的一线 治疗药物。
• ICS可减少急性发作的频 率和严重度。
ics作用于多个抗炎靶点ltra仅作用于单个抗炎靶点ics作用靶点细胞ltra作用靶点细胞吸入过敏原上皮细胞肥大细胞树突状细胞平滑肌细胞支气管收缩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抗体产生嗜酸性粒细胞组胺半胱氨酸白三烯前列腺素d2ics抑制eos趋化及活化2ics减少eos数量3ics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减少白三烯及前列腺素合成2ics抑制细胞因子合成23ics增加细胞膜上2受体合成23ics抑制细胞因子合成23ics减少树突状细胞数量3ics减少肥大细胞数量3ics是目前最有效的抗气道炎症药物2可抑制哮喘炎症过程多个环节3药物类型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2受体激动剂控制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舒张支气管
• 在临床试验中,LTRA通 常不如ICS有效。
• 可作为添加治疗,但疗效 不如LABA。
•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孟 鲁司特对运动诱发性哮喘, 具有特别疗效。
1.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d 2017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 3. Bacharier LB, et al. Allergy 2008;63:5-34. 4. Papadopoulos NG, et al. Allergy 2012;67(8):976-97.
儿童哮喘管理控制病情呼吸自如

儿童哮喘管理控制病情呼吸自如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环境污染的增加,儿童哮喘在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儿童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给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因此,儿童哮喘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将介绍儿童哮喘管理的基本原则,并探讨一些有助于儿童哮喘控制的方法和策略。
一、儿童哮喘管理的基本原则1.及早识别与确诊儿童哮喘的症状可能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相似,因此,就医时医生需要进行详细的询问和体格检查。
在儿童哮喘的确诊中,医生往往需要依靠病史、家族史、肺功能检测和气喘发作反应等综合分析,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2.规范治疗方案儿童哮喘的治疗要以个体化为原则,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确定治疗方案。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急性期治疗、控制期治疗和预防治疗。
急性期治疗主要是针对气喘发作,采取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缓解。
控制期治疗则是通过长期使用吸入激素和拮抗剂等药物来减少气喘发作的频率和程度。
预防治疗主要针对可能引起哮喘加重的因素,如环境污染、过敏原等,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儿童哮喘的管理需要家长和患儿本人的积极配合,因此,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家长应该了解哮喘的基本知识,学会观察和应对气喘发作的方法。
另外,还应定期带儿童进行复查和肺功能检测,以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儿童哮喘控制的方法与策略1.药物治疗儿童哮喘的药物治疗主要利用吸入给药的方式。
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
家长和患儿应该掌握吸入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正确使用雾化器和吸入器,并遵循医嘱用药。
2.环境控制儿童哮喘的发作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因此,环境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保持室内空气清洁,避免过敏原和污染物的暴露,如控制宠物、定期清洁床上用品等。
此外,还应避免患儿长时间接触冷空气和大气污染严重的室外环境。
3.合理膳食膳食对于儿童哮喘的控制也有一定的影响。
(下载)急性期幻灯3-ICS与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地位与作用-

血管内皮细胞 渗出↓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LTRA的作用
平滑肌细胞 β2受体增加 细胞因子释放减少
1. Barnes PJ. Nat Rev Immunol, 2008; 8(3): 183-192 2. P.J. Barnes.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2006, 533:2–14
既往未使用ICS的儿童 起始治疗:可使用两倍 低剂量ICS,每天2 次,持续数周或 数 月。使用大剂量ICS (1600μg/d,分4次 给药,5-10天)可减
少OCS需求。
中国儿童哮喘防治 指南2016 2
早期使用大剂量 ICS可能有助于哮 喘急性发作的控 制,可选用雾化吸 入布地奈德悬液 1mg/次
哮喘急性发作与肺功能下降之间的恶性循环2: • 重度急性发作激活炎症通路和气道重构,导致肺
功能下降。 • 肺功能加速下降进一步增加反复急性发作风险 频发急性加重
1. Bai TR, et al. Eur Respir J. 2007;30(3):452-6 2. Dougherty RH, et al. Clin Exp Allergy. 2009;39(2):193-202.
1、Miller-Larsson et al, Clin Ther. 2003; 25 Suppl C:C28-41. 2、Zhou J, et al. Allergy. 2008;63(9):1177-85.
高剂量布地奈德: 60分平衡 快速起效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地位与作用
哮喘急性发作是可增加急诊 住院风险,甚至可导致死亡
肺功能下 降加速
社会经 济负担 加重
哮喘急 性发作
急诊、 住院风 险增加
儿童哮喘的治疗和管理

儿童哮喘的治疗和管理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由于气道在进出气过程中发生阻塞,导致呼吸困难、气短和咳嗽而引起的。
儿童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热、喘息、咳嗽等症状。
儿童患上哮喘后,儿童的生活和学习都会收到影响。
因此,了解儿童哮喘的治疗与管理,对家长和孩子来说十分重要。
1. 治疗方式针对儿童哮喘的治疗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急性期治疗,一种是控制期治疗。
对于急性期哮喘,需要采取紧急处理,住院治疗,而对于控制期哮喘,需要定期治疗,以控制儿童的症状。
1.1 急性期治疗急性期治疗的目的是尽快缓解哮喘症状,一般采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和抗过敏药物等。
当儿童发生哮喘发作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或吸入支气管扩张药,比如沙丁胺醇和异丙扫尼等,使气道迅速扩张,缓解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状。
此外,儿童哮喘患者常伴有过敏反应,可口服或皮下注射抗过敏药,比如氯雷他定和异丙嗪等。
1.2 控制期治疗控制期治疗的目的是维持儿童哮喘症状的稳定,降低病情反复,一般采用控制性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法。
控制期治疗的措施包括:1.2.1 控制性药物治疗控制性药物主要包括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支气管扩张剂,能有效缓解哮喘症状并减少哮喘发作次数。
儿童哮喘患者使用控制性药物必须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并注意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1.2.2 非药物治疗除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非药物治疗包括呼吸训练、体育运动和改善环境等。
1.2.2.1 呼吸训练针对哮喘患者呼吸道退行性变和肺功能低下,进行呼吸训练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气道通畅度和肺活量,并有效促进气道排出和气道炎症消退。
1.2.2.2 体育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充分运用呼吸和肌肉功能,达到增强身体基础代谢水平、提高免疫力、减少哮喘症状的作用。
1.2.2.3 改善环境哮喘患儿在家庭或学校中所处的环境要保持干净、卫生和通风良好,并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空气污染和化学气体等。
治疗哮喘药物及ICS在治疗学中的地位

症状/哮喘恶化 h 32
舒利迭(沙美特罗/氟
沙美特罗
70
替卡松) 50/100
60
FP 100
安慰剂
和基础值比较清晨 PEF变化均值 (L/min)
50
40
C
30
20
10
A
B
0
-10
-20
-30 0
7 14 21 28 35 42 49 56 63 70 77 84 天
h
Kavuru et al.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0
舒利迭® 500 舒利迭® 250 舒利迭® 100
40
20
0 未使用激素 (层1)
Bateman et al, AJRCCM 2004; 170: 836
低剂量 ICS (层2)
h
中等剂量 ICS (层3)
36
调整后清晨PEF平均改变(L/min)
100
90
80
71.1*
70
60
50
49.2
40
应根据病人对治疗的反应来决定给予药物的剂量,这是最重要的。
h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
19
粘膜下层细胞数 ( cells/mm2)
760 720 240 200 160 120
80 40
肥大细胞
嗜酸粒细胞
T 淋巴细胞
0 用BDP前 用BDP后
6周
用BDP前 用BDP后 6周
用BDP前 用BDP后 6周
本品服用方便。尤适用于阿司匹林哮喘、运动性哮喘
和伴有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的治疗。孟鲁司特每日1次,
每次10mg口服。
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5倍
肺功能指标:FEV1降低 130mL
晨间PEF降低18L/min
标化哮喘症状评分增加 0.43
Rank MA,et al. The risk of asthma exacerbation after stopping low-dose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 Allergy Clin Immunol.2013;131(3):724-9.
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机制——经典途经、非经典途径
细胞外
细胞质
延迟反应(基因/合成
D B D
皮质类固 醇
E
C
D
Hsp9 0
L B D
A B
NFκB AP-1
mRN A
L B D
DDRBE DNA
细胞核
mGR
快速反应(非基因/非经典途径)
G. Horvath et al.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effects on the airway vasculature in bronchial asthma.Eur Respir J 2006; 27: 172–187
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机制
炎症细胞
结构细胞
↓数量 (凋亡)
↓细胞因子
嗜酸性粒细胞 T-淋巴细胞
上皮细胞
↓细胞因子介质
内皮细胞
↓渗漏
↓数量 ↓细胞因子
肥大细胞 巨噬细胞
糖皮质激素
↓数量
树突状细胞
气道平滑肌 腺体
↑β2受体 ↓细胞因子
↓腺体分泌
Bassam M, et al. Steroids in Asthma: Friend or Foe.
1 GINA 2012. 2 ICON 2012.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等.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10): 745-753.
主要内容
儿童哮喘长期治疗的必要性 儿童哮喘长期ICS维持治疗疗效 儿童哮喘长期ICS维持治疗安全性 儿童哮喘长期ICS维持治疗如何实施
GINA 2014. 缓释茶碱疗效差,且副反应常见,2014GINA明确指出不推荐常规
长期规律雾化吸入ICS治疗的必要性
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来自7项发表的已发表的研究,其中4项为美国研究,3项为欧 洲研究。Meta分析哮喘稳定时间不少于4个星期的患者停用ICS和继续ICS治疗 至少3个月的差异1
停药哮喘加重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等.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10): 745-753.
哮喘的防治原则
总原则
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
急性发作期
快速缓解症状
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防止症状加重和预防复发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等.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10): 745-753.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茶碱
中华儿科学会呼吸组 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3
2014GINA:5岁及以下儿童哮喘的长期管理
ICS被列入优 选方案, LTRA是次选 方案
每日低剂量 ICS+按需使 用SABA
低剂量ICS 剂量加倍,3 个月后评估
GINA 2014.
2014GINA:哮喘控制的分级治疗方案(6岁及6岁以上)
----GINA 2014
——GINA 2012 ——中国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
对于5岁以下儿童哮喘的长期治 疗,最有效的治疗药物是ICS 大多数患儿推荐使用低剂量ICS, 如果低剂量ICS不能控制症状, 增加ICS剂量是最佳选择 无法应用或不愿使用ICS,或伴过 敏性鼻炎的患儿可选用白三烯受 体拮抗剂
主要内容
儿童哮喘长期治疗的重要性 儿童哮喘长期ICS维持治疗疗效 儿童哮喘长期ICS维持治疗安全性 儿童哮喘长期ICS维持治疗如何实施
儿童哮喘的治疗目标
➢ 达到并维持症状的控制 ➢ 维持正常活动,包括运动能力 ➢ 使肺功能水平尽量接近正常 ➢ 预防哮喘急性发作 ➢ 避免因哮喘药物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 ➢ 预防哮喘导致的死亡
ICS被列入优 选方案, LTRA是次选 方案
低剂量ICS
12岁及以上:低剂 量ICS/LABA+按需 使用SABA作为维 持治疗,或者使用 低剂量 ICS/formoterol维 持或缓解治疗
12岁及以上:低剂 量ICS/formoterol 同时作为哮喘控制药 物和缓解药物 (Evidence A),或 中等剂量 ICS/LABA+按需使
儿童哮喘药物治疗
长期控制药物 长期使用,有效控制
哮喘症状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 ICS/+ICS/+LABA/+LTRA
缓释茶碱、抗过敏 全身性糖皮质激素
抗IGE IT/SIT
快速缓解药物 按需使用,迅速缓解
哮喘急性发作
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 吸入高剂量糖皮质激素
吸入M受体阻滞剂 全身糖皮质激素
肺功能受损 气道炎症 气道高反应 气道重建
哮喘发病金字塔
多项指南推荐ICS作为儿童哮喘长期维持的首选药物
由于具备多种抗炎活性,ICS治疗通常作为哮喘 长期控制的第一步(证据级别A级)
-------儿童哮喘国际共识2012
When ICS were introduced into asthma management, large improvements were observed in symptom control and lung function, and exacerbations and asthmarelated mortality decreased.
(6-11 岁):
用SABA
中等剂量ICS + 按 需使用SABA
(6-11 岁): 儿呼吸专科转诊以便
于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根据2014GINA,对6-11岁儿童不推荐使用茶碱。
无论阶梯治疗中的调整方式,ICS仍是治疗的基础, LABA建议应与ICS联合使用而不要频繁或长期的单独使用(Evidence A).
成年时身高(cm)
哮喘控制不良可能累及患儿终生
瑞典研究显示,哮喘患儿成年时的身高显著低于非哮喘者
P < .001
在该研究中,哮喘的严重程度与成年时身高负相关 (每年相比P < .001 )
J Pediatr 2000;137:25-9
哮喘是否控制?
症状:冰山一角
症状
哮喘未能控制 关键是气道炎 症控制不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