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基础练习(九)(名师总结高考前必刷知识点)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在高考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占据着一定的比重。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化学,以下将对高考化学必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希望这份总结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1. 物质的性质与分类1.1.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1.2.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1.3. 元素的特点和常见元素:金属、非金属、类金属1.4. 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中性化合物1.5. 混合物的特点和分类:均匀混合物(溶液)、非均匀混合物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2.1. 原子结构: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云、元素的原子序数2.2. 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的构成和元素周期律的基本规律2.3. 周期表的主要分组:主族元素、过渡元素2.4. 原子、离子和分子的概念及其关系3. 化学键与化合价3.1. 化学键的种类: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3.2. 化学键的特点和形成规律3.3. 化合价的概念与计算方法4. 物质的化学变化与化学方程式4.1. 化学反应的特点和分类: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4.2.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化学方程式的条件4.3. 摩尔与量的关系: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摩尔比5. 溶液的勾配和溶解度5.1. 溶液的浓度:质量浓度、体积浓度、摩尔浓度5.2. 溶解度的定义和影响因素6.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剂6.2.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条件:化学平衡状态、平衡常数和反应向左向右的判断条件7. 酸碱与盐7.1. 酸碱的定义和性质7.2. 酸碱反应中的滴定方法和计算7.3. 盐的命名和性质8. 电化学8.1. 电解与电解质8.2.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电解过程8.3. 电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8.4. 电极电位和标准电极电位的定义和测定9. 有机化学基础9.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分类9.2. 烃类的结构和性质:烷烃、烯烃、炔烃9.3. 功能性基团和官能团的概念和常见有机化合物以上就是高考化学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全汇总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全汇总随着高考的临近,考生们纷纷开始备考自己的各科目。
其中,化学作为一门理科必修科目,对于理科生来说尤为重要。
在备考化学的过程中,必背知识点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就为大家全面汇总了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希望能够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掌握元素的原子序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重要信息,有助于理解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规律。
2. 原子结构:了解原子结构的组成部分,包括原子核和电子云以及它们的基本性质。
掌握电子排布规律,可以帮助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
3. 化学键: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原理和性质。
了解化学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4. 配位化合物:了解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配位反应,并掌握配位数和配位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中的配位效应和配合物的稳定性。
5. 酸碱反应:掌握酸碱的定义和性质,了解常见酸碱的鉴别方法。
理解酸碱反应的中和反应和盐的生成以及它们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6. 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原理。
7. 配平化学方程式: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即使化学方程式达到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平衡。
熟练掌握配平方程式的方法和技巧,是化学学习的基础。
8. 反应速率:了解反应速率的定义和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压力、催化剂等。
掌握反应速率和反应级数的关系,为理解化学动力学提供基础。
9. 化学平衡:学习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了解平衡常数与反应方向、反应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平衡的因素。
10. 酸碱平衡:了解酸碱平衡中的pH值和pOH值的计算方法。
掌握酸碱溶液的中和反应以及酸碱指示剂的用法。
11. 氧化还原平衡:学习氧化还原平衡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了解电位、标准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等概念,掌握电化学反应的原理。
最新最全面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2020只有高效的学习方法,才可以尽快的掌握知识的重难点。
有效的读书方式根据规律掌握方法,不要一来就死记硬背,先找规律,再记忆,然后再学习,就能很快的掌握知识。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1特殊试剂的存放和取用10 例1.Na、K:隔绝空气; 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 或液态烷烃中) ,(Li 用石蜡密封保存) 。
用镊子取,玻片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人煤油中。
2. 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
镊子取,并立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
3. 液Br2: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
瓶盖严密。
4.I2 :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处。
5. 浓HN O,3AgN 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
6. 固体烧碱:易潮解,应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保存。
瓶口用橡胶塞塞严或用塑料盖盖紧。
7.NH3oH2O:易挥发,应密封放低温处。
8.C6H6、、C6H5-CH、3CH3CH2O、H CH3CH2OCH2C:H易3挥发、易燃,应密封存放低温处,并远离火源。
9.Fe2+盐溶液、H2SO3及其盐溶液、氢硫酸及其盐溶液:因易被空气氧化,不宜长期放置,应现用现配。
10. 卤水、石灰水、银氨溶液、Cu(OH)2 悬浊液等,都要随配随用,不能长时间放置。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2一、物理性质1、有色气体:F2( 淡黄绿色) 、Cl2( 黄绿色) 、Br2(g)( 红棕色) 、I2(g)( 紫红色) 、NO2(红棕色) 、O3(淡蓝色) ,其余均为无色气体。
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 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 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①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高考是每个学生都比较重要的一场考试,尤其对于考生而言,高考是他们未来的重要起点。
其中,化学作为一个科学门类,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
因此,对于考生而言,掌握化学的必考知识点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一下高考化学的必考知识点。
1.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高考化学的考试重点。
在化学反应部分,考生应该掌握反应的类型和实际应用。
反应类型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加成反应、解离反应、配位反应等。
实际应用则包括:酸碱滴定、电化学分析、金属活性等。
2.化学键化学键作为基本单元,也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其中,考生需要掌握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氢键等类型的化学键的性质和实际应用。
3.化学式化学式是化学中的基本单元,也是高考化学考试必考的内容。
其中,考生应掌握物质的组成、化学式的写法、化学式的类型和化学式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点。
4.化学元素化学元素是高考化学考试必考的内容之一。
其中,考生应该掌握元素的种类、元素的属性、元素的周期表及其应用,元素的共性和差异等知识点。
5.化学分子化学分子是化学反应和化学式的基本组成单元。
其中,考生应掌握分子的结构、分子键、分子性质和分子实际应用等知识点。
6.化学计算化学计算是高考化学考试必考的内容之一。
其主要包括质量计算、摩尔计算、溶液计算和反应计算等知识点。
在这些知识点中,考生需要掌握物质质量计算、物质摩尔计算、物质溶液计算、反应内部比例计算和反应体积计算等相关知识点。
7.化学理论化学理论是高考化学考试中的重点难点之一。
其中,考生应掌握化学中的性质、结构、能量、化学反应和化学计算等相关知识点。
此外,考生需要掌握化学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
8.常见元素周期表常见元素周期表是高考化学考试中必考的内容之一。
其中,考生应该掌握整个元素周期表,各元素的性质、周期性、互相间的关系和分布等知识点。
总结一下以上为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的总结。
高考化学必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必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高考化学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高考,本文将总结高考化学必学的基础知识点。
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元素与化合物•元素的分类及性质•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2.原子与分子•原子的结构与性质•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分子的极性与非极性3.晶体结构•晶体的分类与性质•晶体的空间结构•晶体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二、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2.化学反应速率与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与计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3.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概念与计算•平衡常数与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三、溶液与浓度1.溶液的分类与性质•溶液的定义与特点•溶液的分类(均相溶液、非均相溶液)•溶液的性质(稳定性、均一性、透明度等)2.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与计算•浓度单位(mol/L、mol·L⁻¹)•溶液的稀释与浓缩3.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的概念与计算•物质的量分数的概念与计算•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分数的关系四、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自发的与非自发的)2.电子转移与电极电势•电子转移的概念与类型•电极电势的定义与计算•标准电极电势表•电极电势的应用(原电池、电解池等)3.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方法•配平过程中的电子守恒•配平实例分析五、物质性质与变化1.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氢、氧、氮、卤族、硫等非金属元素的性质•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2.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等金属元素的性质•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3.有机化合物•烃、卤代烃、醇、酚、醚、酮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有机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六、实验操作与技能1.基本实验操作•仪器的使用与洗涤•溶液的制备与浓度测定•气体的制备与收集•滴定、光谱、色谱等分析方法2.实验设计与评价•实验目的与原理•实验步骤与方法•实验结果的评价与分析3.化学实验安全与环保•化学实验安全常识•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与处理•化学实验废物的处理与环保通过上面所述六个方面的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高考化学必学的基础知识点。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资料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资料高考化学是中国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对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分析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复习化学知识,本文将总结并阐述高考化学的必考知识点。
一、元素和化合物1. 元素周期表:重要的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2. 元素和化合物的命名: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命名规则、酸、碱的命名。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要素、平衡化学方程式的编写方法、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化学量的计算:物质的量的概念、摩尔质量、摩尔质量与化学方程式的关系、气体摩尔体积。
三、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的定义和特点。
2. 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原子氧化反应、电子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氧化还原反应。
四、溶液与电解质1. 溶液的基本概念:溶液的定义、溶解度、饱和溶液的判断。
2. 电解质的分类: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特点和区别。
五、酸碱与盐1. 酸碱的定义:质子理论和氢氧离子理论、酸碱反应的特点。
2. 盐的性质和分类:一元盐和多元盐的概念、酸性盐、碱性盐、中性盐的判断。
六、电化学1.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和电离程度、导电性的影响因素。
2. 电化学反应: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化学反应、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特点和应用。
七、有机化学基础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烃类、醇、酸、酮、醛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2. 有机化学反应:烷烃的燃烧、烷烃与卤素的反应、醇的酸碱性反应等。
以上是高考化学的必考知识点的简要总结,虽然只列举了一些基础知识点,但对于高考化学的备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除了了解这些知识点的概念和规则外,还应进行大量的练习,掌握解题技巧和思路。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记住知识点是基础,通过实践运用才能真正掌握化学知识。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多进行实验、化学计算和解题训练,培养化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在高考化学中,有一些必考的知识点是考生们必须熟悉和掌握的。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化学计算等方面。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介绍。
1.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家们根据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将元素组织起来的一张表格。
高考化学通常会考察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周期性规律以及元素的性质,如元素的原子半径、电负性、化合价等。
2. 化学键:高考化学常考的化学键主要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化学键的形成方式以及相应的性质。
3.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一种表示方式。
考生需要熟悉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平衡化学方程式的原则以及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4. 化学计算:高考化学中经常会出现与化学计算相关的题目,如化学反应的计算、溶液的配制、气体的性质计算等。
考生需要熟悉相关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并运用到实际的问题中。
5. 酸碱与盐:酸碱与盐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
考生需要了解酸碱与盐的定义、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酸雨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6.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是高考化学中常见的考点。
考生需要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速率方程和速率常数的计算,以及化学平衡的条件、平衡常数和平衡原理。
7. 电化学与电解:电化学和电解是化学中的重要分支。
考生需要了解电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电解过程的原理以及电化学电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8. 有机化学基本概念:有机化学是研究含有碳的化合物的科学。
高考化学中常考察有机化学基本概念,例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结构特征和化学性质。
9. 胺基酸与蛋白质:胺基酸和蛋白质是生物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考生需要了解胺基酸的结构、分类和性质,以及蛋白质的组成和功能。
10. 高分子化合物与聚合反应:高分子化合物和聚合反应是高考化学中的必考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聚合反应的原理和常见的聚合物的应用。
高考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总结高考化学是中学生必须面对的一场大考,考试的基础部分是必备的,但它不仅在学校学习中需要掌握基本知识,同时在职场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为您分类总结基本基础知识点,让您轻松掌握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基本概念1.化学元素:化学元素是指能在化学反应中相互转化的物质。
2.化学式:化学式是用标记表示的独立的化学元素的符号。
3.化合物: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物质。
4.离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或化合物。
5.分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以一定比例结合的微观粒子。
6.物质: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的物体。
第二章编写化学分子式的方法化学分子式包括分子和离子配方,它是一种模拟分子的符号表示。
要编写化学函数式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法:1.根据阴阳离子原则2.在一个离子和一个腹肌物子中加以重新排列3.在化学式中使用圆括号4.在化学式中使用朗缩进键第三章化学原子量1.摩尔数:摩尔是一个物质量的单位,它等于物质的数量除以阿伏伽德罗常数。
2.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与C12同位素的标准相比较的元素的基本原子质量。
3.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是分子中每个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代数和。
4.相对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是相对分子质量的另一种名称。
第四章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在化学反应中,原理的数量是不变的,但相对质量和摩尔质量可能发生变化。
在计算化学反应时应该记住:1.当化学反应发生时,同一化学物质的质量几乎总是相等的。
2.当没左右化学物质参与反应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相等。
3.当每种化学物质的质量给出时,可以计算出多少摩尔量,反之亦然。
第五章摩尔浓度1.摩尔浓度:摩尔浓度表示在一个溶液中可溶解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的数量。
它可以通过将溶质摩尔数除以溶液的体积得出。
2.溶解度:溶解度是一种物质在溶液中存在的最大浓度。
第六章还原剂和氧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氧化还原反应是最基本的反应类型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基础练习(九)
知识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已知醋酸中存在着:CH 3COOH CH 3COO -
+ H +
在一定温度下,有a 、盐酸b 、硫酸c 、醋酸三种酸:
⑴当其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⑵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 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⑶若三者c(H +)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⑷当三者c(H +)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分别放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⑸当c(H +)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同时加入形状、密度、质量完全相同的锌,若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相同状况),则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
反应所需时间由长到短是
⑹将c(H +)相同的三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后,c(H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知识点:根据酸碱pH 值,求体积比:
25℃,V 1L pH = x 的盐酸与V 2L pH = y 的NaOH 溶液恰好完全中和,求V 1与V 2的关系。
依:V 1·c(H +) = V 2·c(OH -
)
V 1·10—x = V 2·10—(14—y)
21V V = 1
1014
y x 练习:在25℃时,有pH = a (a ≤6)的盐酸V a L 和pH = b (b ≥8)NaOH 溶液V b L ,二者混合恰好完全中和。
则:
⑴若a + b = 15,则b a
V V = (填数值)
⑵若a + b = 13,则b a
V V = (填数值)
⑶若a + b = 14,则b a
V V = (填数值)
⑷若a + b >14,则b a
V V = (填表达式)
且V a V b (填“>”“<”“=”)
知识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1.25℃时,将0.01mol CH3COONa和0.002molHCl溶于水,
形成1L混合液
⑴该溶液中存在着三个平衡体系,其电离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为:
⑵溶液里分子和离子共有种不同的微粒,
它们是
⑶在这些为微粒中,浓度为0.01mol·L-1的是
浓度为0.002mol·L-1的是
⑷和两种微粒物质的量之和等于0.01mol
⑸溶液中正电荷总数等于负电荷总数的离子浓度的表达式为
⑹和两种微粒物质的量之和比H+的物质的量多0.008mol
知识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1.0.1mol/L的CH3COOH和0.1mol/L的CH3COONa等体积混合,已知在此混合溶液中有c(CH3COO-)>c(Na+)
①混合液中c(CH3COOH) + c(CH3COO-)=
其中关于CH3COO-和CH3COOH的两个平衡是:
;
②混合液中C(H+)、c(OH-)、c(Na+)、c(CH3COO-)、c(CH3COOH)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0.1mol/L的HCN和0.1mol/L的NaCN等体积混合,已知在混合液中c(CN-) <c(Na+)
①混合液中c(HCN) + c(CN-)=
其中关于CN-和HCN的两个平衡是:
;
②混合液中c(H+)、c(OH-)、c(Na+)、c(CN-)、c(HCN)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知识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1.⑴在NH4Cl溶液中,带电微粒C(NH4+) 、C(Cl-)、C(OH-)、C(H+)大小比较为
⑵将10 mL 0.2mol/L的HAc与20 mL 0.1mol/L的NaOH混合后,各微粒C(Na+)、C(Ac-)、C(OH-)、C(H+)
大小比较为:
2.⑴在 1 L 0.3 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标况下CO2 4.48 L,则所得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⑵在 1 L 0.3 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标况下H2S 4.48 L,则所得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
顺序为
3.在Na2S溶液中⑴存在的平衡有3个:
⑵电荷守衡表达式为
⑶物料平衡表达式为:(即“Na”总量等于“S”总量)
⑷由⑵⑶变换可以得到c(OH-)=
知识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1.⑴25℃某NH3·H2O的pH = x,某HCl的pH = y,已知x+y =14,x>11 若将上述NH3H2O与HCl 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各离子c(Cl-)、c(NH4+)、c(H+)、c(OH-)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⑵25℃,0.1mol·L-1的HA溶液pH不等于1,0.1mol·L-1的BOH溶液里c(H+)/c(OH-)=10-12,将
此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后,
c(A-)、c(B+)、c(H+)、c(OH-) 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L-1 2.⑴Al2(SO4)3. K2SO4KAl(SO4)2H2SO4将四种物质溶于水成混合溶液,测得c(SO42-)=0.105mol·c(Al3+)=0.055mol·
L-1
且溶液pH=2则c(K+)=
⑵常温下,某溶液中含八种离子,其浓度为c(Mg2+)=0.25mol·
L
L-1c(k+)=0.2mol·
L-1 c(Na+)= x mol·
-1
c(SO42-)=0.15mol·
L-1 c(NO3-)=0.25mol·
L-1c(OH-)=10-13mol·L-1则x=
L-1 c(Cl-)=0.45mol·
知识点:水的电离平衡:
1.已知0℃时,纯水的c(H+)=5.4×10-8mol/L
⑴0℃时纯水的c(H+) c(OH-),pH 7
⑵0℃,0.01mol/L的NaOH溶液pH 12
⑶0℃,0.01mol/L的HCl溶液pH 2
⑷0℃,100mL0.25mol/L的HCl溶液与50mL0.5mol/L的NaOH溶液混合,反应后的溶液中由水电离
的c(H+)=
2.25℃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与c(OH-)的乘积为1×10-18
则该溶液的pH值为或
该溶液可能是或(各举一例)
水的电离度为
3.25℃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与c(OH)的乘积为1×10-10
则该溶液的pH值为或
该溶液可能是或(各举一例)
水的电离度为
知识点:溶液的pH值:
1.在室温下的两种CH3COOH,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1、c2,电离度依次为α1、α2
⑴若pH1< pH2,则c1c2,α1α2
⑵若α1>α2 ,则pH1pH2,c1c2
2.在室温下的两种NH3·H2O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1、c2,电离度依次为α1、α2
⑴若pH1< pH2,则c1c2,α1α2
⑵若α1>α2 ,则pH1pH2,c1c2
3.甲、乙分别为不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甲比乙的pH值大1,
⑴碱性强弱甲乙,浓度甲乙,电离度甲乙
⑵用同种盐酸来中和等体积的甲和乙,所需盐酸的体积分别为
V甲和V乙,则V甲和V乙的关系为
⑶等量的盐酸分别用甲、乙两种氨水完全中和,消耗氨水体积分别V甲和V乙,则V甲和V乙的关系为
知识点:电离度:
1.t℃时c1、c2、α1、α2、pH1、pH2、c(OH-)1、c(OH-)2分别表示表示两种一元弱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电离度、pH值、OH-浓度
⑴若c(OH-)1>c(OH-)2,且c1>c2
则α1与α2的关系为
⑵若pH1<pH2且α1>α2则c1与c2的关系为
⑶若两种弱酸都是CH3COOH,且c(OH-)1>c(OH-)2,则必有
pH1pH2,c1c2,α1α2。
2.⑴室温下,将pH=5的HAC溶液与pH=11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
则在该温度下HAc的电离度为
⑵室温时,pH=a的NH3·H2O与pH=b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
则在该温度下NH3·H2O的电离度为
知识点: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4+、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如下四种关系:
①c(Cl-)>c(NH4+)>c(H+)>c(OH-)
②c(Cl-)>c(NH4+)>c(OH-)>c(H+)
③c(NH4+)>c(Cl-)>c(OH-)>c(H+)
④c(Cl-)>c(H+)>c(NH4+)>c(OH-)、
⑴若溶液中溶解了一种溶质,该溶质是(化学式),
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填序号)
⑵若上述关系中③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化学式)
若上述关系中④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化学式)
⑶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混合后恰好呈中性。
(填“>”“<”“=”)
则混合前c(HCl) c(NH3·H2O)
混合前盐酸中的c(H+) 氨水中的c(OH-)
知识点:盐类水解:
1.⑴pH=2的某酸HnA 与pH=12的某碱B(OH)m等体积混合,混合液pH=5
①反应生成的盐的化学式为
②该盐中离子一定能水解,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⑵0.01mol/L的某酸HnA 与0.01mol/L的某碱B(OH)n等体积混合,混合液pH=5
①反应生成的盐的化学式为
②该盐中离子一定能水解,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2.在常温下10mL pH=10的KOH溶液中,加入pH=4的一元酸HA溶液至pH刚好等于7(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对反应后溶液:
⑴c(A-) c(K+) ⑵V总2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