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质调查-城市地质环境评价方法
城市地质环境调查探讨

城市地质环境调查探讨田小伟田俊花(河北省地矿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河北沧州061000)摘要: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本文研究的内容是城市地质环境调查,根据国内外城市环境地质工作的发展概况,阐述了城市地质工作发展的现状,分析城市地质环境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地面裂缝、地面沉降、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等环境问题。
关键词:城市地质环境;环境地质;城市地盾引言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展现了国家经 济发展程度高低。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是城市化的加快,城市化水 平逐渐上升,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趋于饱和,呈现为另样的 城市化发展趋势,也称作“逆城市化”,是较为成熟的城市化阶 段。
总体上城市的发展经历了城市化水平由低到高的趋势,作为 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其城市化水平也就相 对越高。
1城市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现状城市的人口密度大,经济活动较为频繁,因此城市建设是一 个自然与人工符合的系统体系。
城市地质的任务是促进城市与 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的发展环境。
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落后城市相比,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处于 落后的状态,因此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地质工作者不断的努力。
1.1我国国内城市地质环境调查现状我国城市地质工作源于建国初期,新型工业化城市供水资 源地下侦察、地下水开采的动态检测工作,标志着新中国城市地 质工作的开始。
地质工作的范围涵盖了对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勘 察与评价及预测。
随着地质勘察的新技术引进,遥感技术加速了 地质环境调查的工作效率。
根据调查显示环境的污染问题、地面 沉降问题以及地裂缝和岩溶塌陷等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额 主要问题。
随着地质工作水平发展的深人以及多个学科的介人,也使 得地质环境调查工作综合性更强。
应用地球化学解决废物污染 问题是新时期发展的趋势,当前我国的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 发展步入可持续发展建设阶段,城市地质环境调査工作也在不 断的为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理念服务。
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AHP-FUZZY评价方法及应用

标 度 值
表 1 判 断矩 阵 及 其 含 义 表
含 义
经 正规化 后 作 为元 素 的 排 序权 重 . 学 数 上 已证 明 , 于 正 定 互 反 矩 阵 w , 最 对 其 大特征 根 … 存 在且 唯一 , 对 w 很难 但
张永 平 , 启 胜 , 荣鲁 , 王 王 陈淑 奎 , 可 强 贺
( 岛理 工大 学 岩 土 工 程 研 究 所 ,青 岛 2 6 3 ) 青 6 0 3
摘
要 : 过 对 城 市 工 程 地 质 环 境 质 量 因 素 的 系 统 分 析 , 选 了 7个 有 显 著 影 响 的 因 子 , 用 层 次 通 筛 运
2 1 建 立 递 阶 层 次 结 构 模 型 .
递 阶层 次 是 关 于 系统 结 构 的抽 象 概 念 . 为 研 是
究 系统 各组成 部分 功 能 的相互作 用 以及 他们 对整 个
图 1 城 市工 程 地 质 环 境质 量评 价
‘
收稿 日期 :2 O — 1 一 2 06 O 5
大人 为性 ; 笔者 采用层 次分 析法 ( AHP 把 决 策 者 的 推理 过 程 进行 量 化 描 述 , ) 将定 性 分 析 与定 量 计算 相 结
合 , 而使 权重 的分 配更 为科学 、 理. 从 合 由于 地质 环境 质量 的好 坏是个 相 对 的概念 , 因素划 分级别 的界 线 各
工 程地 质环 境是 人类 工程 活 动与地 质 环境相 互 依存 、 互 作用 的物质 基 础 , 各种 地 质 要素 的综合 ; 相 是 其 质量 的优 劣是 决定 工程 活动 技术 可行 性 、 经济 合理 性及 安全 性 的基本 条件 . 城市 工程 地质 环境 的评价 是 工 程 地质理 论 的主要 研究 目的之 一 , 同时又 是工 程实 践 与工 程 规 划 的基 础 条 件[ . 1 目前评 价 的方 法 很 多 , ] 如 回归分析 法 、 神经 网络理 论分 析 法等 - , 而 , 般 的统计 方法 对指 标权 重 的确定 多采 用经验 法 , 在 较 2然 ] 一 存
《环境地质学》考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1.全球变化的研究;2.区域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3.资源开发环境地质问的研究;4.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5.城市环境地质研究;6.重大工程建设的环境地质研究;7.医学环境地质的研究;8.生态环境的地质研究;9.现代科学技术在环境地质学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地质学的任务:是在分析地质环境组成要素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趋势,全面评价地质环境质量,提出地质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对策与方法,为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方法:1.自然历史分析法 2.地球化学法3.系统分析法4.环境地质制图方法5.模型模拟与预测方法6.环境地质评价方法7.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第二章环境地质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地质环境:系指岩石圈层及其表层风化产物,包括地球岩石圈层和表层风化层两部分地质体的组成、结构和各类地质作用与现象。
具有一定空间概念的客观实体,它包含物质组成、地质结构和动力作用三种基本要素。
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地质环境的容量、地质环境的质量、地质环境的相容性、地质环境的反馈作用。
地质环境的容量:某个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潜能。
地质环境的评价:1.自然地质条件的稳定性;2.原生地球化学背景;3.地质资源的丰富程度;4.抗人类活动干扰的能力;5.受污染或受破坏的程度。
地质资源:地质环境系统内可供人类利用的一切资源。
地质环境的相容性:地质环境对人类施加的某种干扰的适应性。
自然地质条件的稳定性:自然地质条件是决定地质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有:地质构造的稳定性、地形稳定性、地基稳定性、岩层性质以及地质灾害发育情况。
自然地质作用:是地质动力引起的,两种基本类型的作用——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岩浆运动、地震以及变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剥蚀、搬运、沉积以及成岩作用),推动着地壳的运动和发展。
详述环境地质调查内容

详述环境地质调查内容一、引言环境地质调查是指对某一特定地区进行系统、全面、综合性的地质调查,以了解该地区的地质特征、地质构造、地质灾害等与环境相关的信息。
本文将详细介绍环境地质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二、环境地质调查的重要性和目的环境地质调查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了解地质环境通过环境地质调查,可以全面了解地质环境的特征和演化过程,进而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2 防治地质灾害环境地质调查可识别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为灾害防治提供数据支持,减少灾害损失。
2.3 建设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环境地质调查可以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地质资料,保障工程的稳定和长期运行。
2.4 指导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环境地质调查可为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避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可逆转的损害。
三、环境地质调查的内容环境地质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地理地质调查通过地勘资料、航空遥感图像等,获取研究区域的基本地理地质信息,包括地貌、地势、河流、湖泊等的分布特征。
3.2 土地利用调查土地利用调查主要研究土地开发和利用状况,包括农田、建筑用地、森林和湿地等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利用方式。
3.3 地质构造调查地质构造调查主要了解研究区域的构造特点,包括断裂、褶皱等构造形态及其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3.4 地下水调查地下水调查是研究地下水资源分布、地下水动态变化和地下水质量状况的基础性工作,对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具有重要意义。
3.5 土壤调查土壤调查主要研究土壤的类型、质地、肥力和污染状况,为农业生产、土壤修复等提供基础数据。
3.6 环境质量调查环境质量调查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等多个方面,通过监测和采样分析,了解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源。
四、环境地质调查的方法与技术环境地质调查依靠一系列的方法与技术,以获取准确、全面的数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4.1 野外调查野外调查是环境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包括采样、测量、观测、取表样和调查记录等。
如何进行地质环境评价

如何进行地质环境评价地质环境评价是指对某一区域内的地质、水文、气象、生物等自然环境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如何进行有效的地质环境评价,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地质环境评价。
首先,进行地质环境评价需要全面了解目标区域的地质背景。
地质背景是评价地质环境的基础,包括地质构造特征、地质结构和岩性等。
通过详细的地质调查和野外实地勘测,对目标区域的地质特征进行准确描述,包括地质断裂、地质滑坡等现象的分布、性质和发展趋势。
此外,还需要了解目标区域的地质成因和地质历史,包括岩石类型、地质年代以及地层组成等。
通过建立详细的地质资料库,有助于评价地质环境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其次,进行地质环境评价需要对水文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水文条件是地质环境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地下水资源、水文地质特征和水文地质过程等。
通过对地下水位、地下水位变化和地下水流动方向的监测和分析,可以了解目标区域的水文地质特征,包括水文地质单位、渗透性及水文地质过程。
此外,还需要考虑目标区域的降水情况、河流水文特征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对水资源的影响。
通过建立水文地质数据库,可以系统地评价水文条件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第三,进行地质环境评价需要关注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是评价地质环境的重要指标,包括气温、降水量、风速等。
通过对目标区域气象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气象变化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如极端天气事件导致的地质灾害风险增加、气象条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气象条件与地质条件的相互作用,例如风化、冻融等过程对岩石稳定性的影响。
建立气象观测点和气象数据库,对地质环境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进行地质环境评价需要关注生物条件。
生物条件是评价地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植被状况、动物群落和生物多样性等。
通过对目标区域的生物调查和生态监测,可以了解生物条件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如植被覆盖对土壤侵蚀的防护作用、动物活动对地质灾害的促进作用等。
环境工程地质调查方案

环境工程地质调查方案一、调查目的1. 评估土地适用性环境工程地质调查的首要目的是评估土地的适用性,包括土地承载力、地基稳定性等方面的评估。
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的适用性评估对于合理规划城市发展、建设工程项目至关重要。
2. 地下水资源调查地下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地质调查有助于了解地下水的分布特征、水质状况,为环境工程项目的地下水保护和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3. 土壤特性评估了解土壤的物理、化学及工程特性对于环境工程项目的规划和设计至关重要,地质调查可以提供土壤特性的基础数据。
二、调查方法1. 野外调查野外调查是环境工程地质调查的重要环节,通过实地勘察获取土地、地下水和土壤的基础信息。
野外调查的方法包括观测地质地貌、土壤剖面、地下水位、取样分析等。
2. 野外取样采用土壤取样器取深20cm的土壤样品,送至地质实验室进行土壤物理化学特性分析;采用地下水取样器进行地下水样品的取样,送至实验室进行水质分析,确定地下水的状况。
3. 实验室测试土壤样品和地下水样品的分析结果对环境工程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实验室测试包括土壤物理化学特性、地下水水质、土壤力学特性等方面的测试。
三、地质调查报告的编制1. 报告内容地质调查报告应当包括调查地点、调查方法、采样分析的结果、地质地貌特征、土壤、地下水资源状况等方面的内容,全面客观地反映调查的结果。
2. 报告格式地质调查报告应当严格按照规范格式编制,包括封面、目录、摘要、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等内容,确保报告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四、结果分析与应用1. 地质调查结果分析地质调查结果应当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土地适用性、地下水资源、土壤特性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为环境工程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 结果应用地质调查的结果可以为环境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环境工程领域中,地质调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科学规范的地质调查,可以为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数据和信息,有助于保护土地资源、地下水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功能区地质环境风险性分区评价方法

岩 土体承 载力
(g m ) k/ c
01 .
<05 .
摘要 :城市的地质环境是人类赖 以生存的基础 ,是社会 可持 续发展 的重要 源泉 。从地 质环境 角度 出发 ,与 城 市 中 长期 规 划 相 对 照 把城 市 划 分 出不 同 的功 能 区 ,以此 为 基 础 建 立 不 同 功 能 区的城 市地 质 环 境 风 险 性 评 价 方 法 ,并 以四川康定城 为例对此评价方法进行 了验证。结果表明 :此方 法可行 ,对城 市规划、政府部 门的管理 具
36 2
城 市功 能 区地质 环境 风险 『 区评价 方法 生分
表 2 A类功 能 区地 质 环 境 风 险 性 判 别 指 标 及 量 化 值
序
号 l 2
地
影 响因子
高 ( 0 5) 地震 ( 烈度 ) 活断层
地 基岩 土的类
风 险度 ( 分值 )
中 ( 0) 3 7~ 9度 活 动断层 影响 带 低 ( 0) 1 <7度 无 活动 断裂 01 . 5 O1 . 5 >9 度 活动断 层破 碎 带
1 城市功能类型划分
般 的城 市功 能主要 分为 四类 ( 1 :A类 :居住 、生 活及 表 ) 商贸 区 ; B类 :生 产 区 ; C类 :休 闲绿地 区 ; D类 :城 市 配套功
一
表 1 城市 主要 功能 类型及 其用 地表
城 市功能 区 城 市用 地
Al 居住 用地
能 区 。城 市 的不 同功 能 区 ,所需 的地 质环境 条件 差异较 大 ,以居 住 为主 的城市 功能 区 ,应 以人为 本 ,优 先考 虑居 住 的地 质环 境条 件 和环境 地质 问题 ,如地 震 、地 基 的稳定性 、地 质灾 害对城 市安 全 的威胁 等 因素 ;以生产 区为主 的城 市功 能区 ,除考虑 地基 稳定 性外 , 优 先考虑对 城市 地质 环境 的负效应 ,包括 可能对 水 、土 、 应 气 的污染 ;水 源地需 要 比较 特殊 的地质 环境 条件 ,应重 点考虑 水 文地质条件;垃圾处理场的地质环境条件最为苛刻,应重点考虑 水 文地质 工程地 质条件 以及 场址 的稳定 性 、 。
环境地质调查内容

环境地质调查内容一、前言环境地质调查是指为了解一个地区的地质环境状况,评价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以及制定相应的保护和治理措施等目的,对该地区进行系统、全面、深入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内容1.地质背景地质背景是指一个区域内的岩石类型、构造特征、沉积历史等基本情况。
通过对地质背景的了解,可以揭示该区域内自然灾害(如山洪、滑坡等)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程度,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2.水文地质环境水文地质环境是指一个区域内的水文条件和岩土水力学特征。
通过对水文地质环境的调查,可以了解该区域内各种水体(如河流、湖泊、渗漏水等)在数量上和品质上的情况,并为该区域内的水资源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3.土壤环境土壤环境是指一个区域内土壤性质、组成结构以及与植被之间的关系等情况。
通过对土壤环境的调查,可以了解该区域内土壤的肥力、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等情况,并为该区域内的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4.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是指一个区域内地下水的分布、运动方向和水质特征等情况。
通过对地下水环境的调查,可以了解该区域内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潜力和可行性,并为该区域内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5.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指一个区域内的各种矿产(如金、银、铜、铁、锰等)分布情况和储量。
通过对矿产资源的调查,可以了解该区域内各种矿产资源的开发潜力和可行性,并为该区域内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6.工程地质环境工程地质环境是指一个区域内岩土工程建设所需考虑的各种因素,如岩土力学特性、岩土结构稳定性等。
通过对工程地质环境的调查,可以为该区域内的岩土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三、调查方法1.现场勘查现场勘查是指调查人员到实地进行对目标区域进行实地观察和采样的方法。
现场勘查可以直接了解该区域内的岩石、土壤、水体等情况,是环境地质调查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
2.实验分析实验分析是指通过对采集回来的样品进行物理化学分析,了解其成分、结构和性质等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是,需要对这些环境问题进行调查、评价、防治。
2005-03-30 武汉源自一、城市地质环境评价概论-提出
•环境地质学也就成为是地球科学中发展最快,影响 日益巨大的学科。
•从而,出现地质环境评价这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2005-03-30 武汉
一、城市地质环境评价概论-提出
•城市地质环境评价实际上是对城市地质环境优劣 的评定过程,而且是一种有方向性的评定过程。 •这个过程包含有多个层次,如评价指标体系和评 价标准的确定、评价方法和数学模型的选择等等, 最终的方向是描述特定目的(用途)下地质环境的 优劣程度。
2005-03-30 武汉
一、城市地质环境评价概论-内涵
地质环境评价一般有下面几个关键问题
2005-03-30 武汉
一、城市地质环境评价概论-内容
⑶ 受破坏或受污染的程度
地球上几乎已不存在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地区,天然的地质环境越 来越少,人为因素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因而进行地质环境质量 评价必须考虑人为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经济活动对地质 环境的破坏,它是改变地质环境的状态(尤其是诱发人为地质灾害); 各种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它是改变地质环境的物质组成(主要包括对 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
•地质工作在城市建设和规划、城市减灾防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城市既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又是人类生活、 工程、经济活动最强烈、国土开发强度最大的地域,各种环境 地质问题极为集中和突出。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伴 随着一些负面效应。
2005-03-30 武汉
在自然环境演化进程中,地质环境也在变化着,这种变化有可能是 缓慢的、难以察觉的,也可能是灾变性的,人类活动从总体上讲是加 剧了地质环境变化的过程。尤其是在人口骤增、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 术大大发展的情况下,地球表面受到人类活动的强大冲击,人类活动成 了除天然的内外地质动力外的不可忽视的人为地质动力,产生了其规模 与速率都可以同天然地质作用相比拟的人为地质作用,并对地质环境产 生了强大的干扰。地质环境都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但这种能力也是 有限度的,因而,地质环境抗人类活动干扰的能力也是地质环境质量的 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地质调查局城市环境地质问题调查评价技术培训
城市地质环境评价方法
周爱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2005-03-30
内容提要
一、城市地质环境评价概论——基本思路 二、城市地质环境评价方法——主要步骤
2005-03-30 武汉
一、城市地质环境评价概论
1、城市地质环境评价的提出——回顾
城市环境地质是当今地质工作的重点之一
✓地质环境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而各地质环境要素又可以 分解为许多构成因子,如地下水可以分解为化学组成、物理 性状和动态特征等。 ✓这些构成因子作为整体的一个局部,其性状是由整体的性 状决定的;反之,每个因子的性状能够反映整体性状的信息。
2005-03-30 武汉
一、城市地质环境评价概论-内涵
2 城市地质环境评价的内涵
•于是,为了描述地质环境质量的好坏,就可以根据要说明 的问题(评价的目的),选择一定数量的评价因子,将其转 化为可比的指标,最后用数学方法进行综合,得到环境要素 的质量指标,由各个要素的质量指标又可以得到整体环境的 质量指标。 •因此,在地质环境评价过程中,首先要选择评价因子,再 对各因子的性状进行综合来评定地质环境的优劣程度。
✓大都市圈、城市连绵带,对城市地区的地质环境构成巨大压力;
与城市土地利用、资源开发、废物处置、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等有关的地质 问题日益突出。甚至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和改造,从而引起城市规 划与管理部门的重视。
——我们能够为城市规划、建设、营运、管理和环境保护做些 什么?
或参与,或服务—提供地质依据
一、城市地质环境评价概论
2 城市地质环境评价的内涵
定义:城市地质环境评价就是对城市地质环境的优 劣程度进行描述,即针对一定的目的按一定的评价 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地质环境质量 进行说明、评定和预测。 其中优劣是质,程度是等级。
2005-03-30 武汉
一、城市地质环境评价概论
2 城市地质环境评价的内涵
2005-03-30 武汉
一、城市地质环境评价概论-内涵
进行地质环境评价的根本目的: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 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制定能源政策、确定大型工程项目 及区域规划提供地质环境方面的依据,并参与、或服务于 城市的各级各类规划、营运管理等。
积极的方法是预防,即着眼于长远,不让环境污染和 破坏发生,或者把环境污染和破坏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 内。即实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兼顾的方针。
-地质环境评价的必要性
2005-03-30 武汉
一、城市地质环境评价概论
3 城市地质环境评价的内容
⑴ 自然地质条件 ① 岩土的物质组成 ☆ 地质资源量的丰富程度。
☆ 原生地球化学背景。 ☆ 岩、土、水的矿物组成。
② 地质结构 ③ 动力作用
2005-03-30 武汉
一、城市地质环境评价概论-内容
⑵ 抗人类活动干扰的能力
一、城市地质环境评价概论-提出
影响、制约
城市建设
地质环境
改造、破坏
反馈作用
•城市发展、工程建设——地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焦点。
2005-03-30 武汉
一、城市地质环境评价概论-提出
•城市中,快速的地质环境变化或“灾变”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种“不可预见的”变化对城市社会的影响非常广泛和深刻。 尤其是由于人类活动(城市建设)对地质环境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提速”或“扰动”了某些地质过程,导致前所未有 的复杂效应。
① 正确认识地质环境; ② 分析构成地质环境的要素; ③ 选择各要素的评价因子; ④ 正确获取评价因子的性状数值; ⑤ 选择恰当的评价标准; ⑥ 采用适当的模式进行归纳综合; ⑦ 将定量化的数据转化为定性的语言。
2005-03-30 武汉
一、城市地质环境评价概论-内涵
2 城市地质环境评价的内涵
地质环境评价的原理:
——城市环境地质的根本目的
2005-03-30 武汉
一、城市地质环境评价概论-提出
显然,调查与评价是城市环境地质工作的 关键和核心内容。
调查:信息获取的过程——关键 评价:分析与提交使用的过程——核心
——根据不同的目的,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并加以解释,提交应用。
2005-03-30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