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

合集下载

安徽省安庆市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

安徽省安庆市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
31安庆市辖区地层简表符号岩石类别及构成厚度m分布及特征备注全新芜湖组q4w砂砾砂和粘土局部夹淤泥质粘土河湖地区1050山区15出露广泛主要出露于长江皖河等较大河流的河谷河漫滩地带q3x粘土粉质粘土含铁锰结核510主要分布于安庆市城区北东的周边地区q2q粘土泥砾主要分布于安庆市城区西部的十里乡境内第四安庆组q1a砾石17主要出露于安庆市西郊的凤凰山新庄岭等地白垩k2x中厚层厚层砾岩砂岩3800主要出露于大观区境内的山口十里等地中统j2l粉砂岩夹长石石英砂岩钙质粉砂岩粉砂岩页岩j1m石英砂岩粉砂岩页岩夹煤层52338主要出露于工作区北部t3l粉砂岩砂质页岩炭质页岩夹煤层17005500t3t粉砂质页岩夹细砂岩夹含铜透镜体173500中统月山组t3y粉砂岩细砂岩角砾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15435南陵湖t1n具缝合线构造的灰岩白420三叠岩泥灰岩等4240主要出露于安庆市北郊的大龙山镇杨桥镇一带月山南部p2d炭质页岩页岩微晶灰龙潭组p2l炭质板岩泥质粉砂岩遂石结核灰岩等夹煤层28537400二叠p1g硅质板岩泥质粉砂岩碎石结核灰岩等夹煤层1128地表零星出露于安庆市北郊的大龙山镇杨桥镇月山一带8941600石炭中统黄龙组c2h灰岩白云岩747710616杨桥镇月山十里乡境内零星出露五通组d3w石英砂岩35706617山口乡十里乡月山老峰镇等境内零星出露中统坟头组s2f粉砂质泥岩砂岩1150013350s1g泥质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夹粉砂质泥岩2056377600主要出露于安庆市西北部山口月山一带由于变质作用局部碎屑沉积岩变质成片麻岩
三、工作区范围
工作区范围以安庆市 2020 远景规划区的范围为界线,由市辖区迎江区、大观区、 宜秀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怀宁县的月山镇。地理位置见表 1-1。
表 1-1 安庆市工作范围
城市 规划区面积

安徽安庆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的开题报告

安徽安庆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的开题报告

安徽安庆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安庆市位于江淮平原南部,是安徽省中部,毗邻江西省赣州市。

安庆市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其中铜矿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矿产资源。

安庆铜矿床分布在该市境内多个区域,产出规模巨大,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铜矿床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包括地质构造、岩性特征以及成矿流体等,因此研究铜矿床的成因与特征,对于推动地方矿产资源的规划和开发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对安徽安庆铜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详细的研究,通过对其成因机理的分析,进一步探索其矿化规律和规模预测,并为类似铜矿床的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1.对安庆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包括有关区域的地质构造、岩性特征等方面的研究。

2.通过岩石薄片、X光荧光光谱仪、电子探针等多种手段进行安庆铜矿床的矿物成分和化学组成分析。

3.对安庆铜矿床成因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究其成矿流体来源及成矿作用机理等。

4.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探索安庆铜矿床的矿化规律和规模预测方法,为后续的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四、研究方法1.野外实地调查法:对安庆铜矿床采取实地调查的方法,通过对采矿现场和周围地质环境的详细观察,获取铜矿床的地质构造、岩性特征等方面的信息。

2.矿物分析法:通过岩石薄片、X光荧光光谱仪、电子探针等多种手段进行矿物成分和化学组成分析,获取矿物的分布和含量信息,为推断铜矿床成因提供依据。

3.实验模拟法:通过实验模拟的方法模拟铜矿床的成因过程,在模拟过程中观察和记录其矿化规律和规模变化。

4.数学模型法: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安庆铜矿床的矿化规律和规模进行预测分析。

五、研究进度目前,已完成安庆铜矿床的野外实地调查,并初步获取了铜矿床的地质构造、岩性特征等方面的数据。

接下来,将进行矿物成分和化学组成分析,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分析。

探析1·19安徽安庆地震的区域地质勘察及其重要性

探析1·19安徽安庆地震的区域地质勘察及其重要性

探析1•19安徽安庆地震的区域地质勘察及其重要性摘要:重点发展动态地震预测指标和判据,建立地震预测预警指标和技术方案。

开发地震风险区划、地震灾情快速获取与评估、救灾指挥等方面关键技术和地震废墟搜索设备,推动国家防震减灾目标的实现和国家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实施。

关键词:地震;区域;地质勘察北京时间2011年1月19日12时7分在安徽省安庆市市辖区、怀宁县交界(北纬30.6,东经117.1)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9公里。

一、1•19安徽安庆地震区域概述安庆市境位于大华北地震区南部,在郯—庐深大断裂带东南一侧和扬—铜地震带西段,境内有北东走向的长江断裂带通过。

地壳厚度36公里左右,所发生地震均属构造地震,震源深度10~30公里。

震害主要受扬—铜地震带、郯—庐地震带和大别山地震区中级以上地震的波及影响。

从史料记载的破坏程度看,以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1668.7.25)山东郯城8.5级地震和民国6年(1917)1月24日安徽霍山6.2级地震影响为最大,烈度达6度。

据记载,市境及邻近地区历史上发生的有感地震屡见不鲜,本世纪60年代以来地震活动有所增强,在扬—铜地震带西段有一系列4~5级地震。

1963年3月13日市内发生自有测震记录以后的最大地方震,震级为4.25级。

1971-1984年市境及周围地区发生Ms≥1.0级地震共24次,最大震级3.4级。

此外,头坡断层为境内最重要的大断层,有迹象证明它仍有活动。

谢家墩—菱湖次级断层亦可能受主断层活动影响,不排除再度复活的可能,同时谢—菱断层线穿越城区建筑密集带,也可能增加其自身不稳定因素。

怀宁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

东临安庆市区,西与潜山县、太湖县相连,北隔大沙河与桐城市相望。

总面积1350平方千米,总人口69万人,辖15个镇、5个乡。

怀宁县处沿江平原与皖西山区接壤地带。

境内兼有低山丘陵和平原沙洲。

皖河纳岳西、潜山、太湖南流诸水,横贯本县南部入长江,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3℃,年降水量1 294毫米。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环境影响评价安庆-徽网-Poweredby...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环境影响评价安庆-徽网-Poweredby...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环境影响评价安庆-徽网-Poweredby...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环境影响评价公示】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一规划背景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明确了安庆市的战略地位。

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背景下,安庆市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深刻挑战,为了以更宏观的角度、更长远的眼光来谋划安庆市的发展,为承接产业转移、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供重要基础,需要从城市定位、发展方向、发展规模、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新的调整。

2009年4月安徽省ZF 批准同意修编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安庆市人民ZF委托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安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始总规修编工作,2010年9月,总规初步成果编制完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安庆市人民ZF委托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二、城市总体规划基本情况(一)规划期限:近期2009-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二)规划范围:市域1.54万km2;规划区包括安庆市区(821km2)和皖河农场(80km2);中心城区180km2。

(三)城市性质:皖、鄂、赣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先进的制造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滨江山水园林城市。

(四)发展目标(1)宜居城市:把安庆建设**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宜居型城市。

(2)文化名城: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发展休闲旅游文化和创意文化,把安庆建设成为文化设施齐全、文化产业发达、文化氛围浓厚、文化特色鲜明的问候名城。

(3)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成为长江中下游具有一定地位,有效承接和传递长三角地区辐射,带动皖、鄂、赣三省交界地区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安庆地区环境调查报告

安庆地区环境调查报告

安庆地区环境调查报告安庆生态优良,是国家园林城市。

安庆城北枕龙山,南临长江,西依皖河,东接石塘、破罡诸湖,狮子山、凤凰山、菱湖、秦潭湖等镶嵌其间,整个就像是一座大园林。

城北的大龙山—石塘湖风景区,山景、水景、石景、树景、洞景融为一体,别具特色;城西的陈独秀陵园,林郁山静,幽雅肃穆,令人叹止;城南沿江岸建设的外滩公园、桥头公园绵延近十公里,形成一条靓丽的风景线;城内的“世太史第”、“探花第”、“太平天国英王府”等古建筑,保持了典型的明清建筑风貌;特别是历史悠久的菱湖公园与近年建设的莲湖公园、皖江公园、菱湖风景区已连成一片,总面积近五平方公里,堪与杭州西湖媲美;建设在景区内的文化广场、黄梅戏艺术中心、邓石如碑馆、黄梅阁、血衣亭、日本樱花园、徽派盆景园、黄镇纪念馆和科技馆、体育馆、图书馆等建筑物,以及程长庚、邓石如、严凤英、邓稼先、陈延年等塑像,增加了一层文化的气氛。

目前,城区绿化掩盖率已达38.26%,绿地率达35.6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8.03 平方米。

但是,由于过去50 年来始终实行“牺牲环境要经济利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安庆整体生态环境每况愈下。

一、安庆市迎江区龙狮桥一带生活环境污染问题一是安庆一枝梅油化环境污染问题;二是河环境污染问题。

安庆一枝梅油化为国控水污染源。

始建于上世纪 50 年月,2023 年改制为私营企业,2023 年建一条油化生产线时,通过了安庆市环保局环境影响审批,但该生产线因故未投入生产,至今未通过“三同时”验收。

企业目前生产工序仍沿用原有老生产线,主要产品为香皂和甘油,近两年,生产状况不佳,始终处于半停产状态。

2023 年前后,该公司周边企业均已开发成居民住宅,其中银桥小区、华棋小区紧邻公司围墙。

由于规划、建设等部门未进展严格把关,这些居民区建设之前,均未按《环评法》要求进展环境影响搬迁评价,一枝梅油化生产经营期间产生的恶臭气体、噪声、烟尘等对四周居民产生确定影响。

安庆市区域第四系地质结构特征分析

安庆市区域第四系地质结构特征分析
大桥镇组下段由下向上分别为卵砾石层、含砾中粗砂、中细 砂、粉细砂、含粉砂粘土,构成了完整的正粒序旋回,地层厚度 15~30m 不等。不同区域内的岩性变化略有差异 :漳湖镇、莲洲 乡和东流镇长江北岸沿江区域下部砾石层发育,砾石含量超过 50%,磨圆较好,砾径约 2~3cm,平均厚度可达 10~15m,向上为 中砂及粉细砂层,沉积粒序发育相对较为完成,砾石层逐渐过渡 为中细砂等。安庆市及大渡口镇下部砾石层逐渐为含砾粗砂等 取代,上部为全新世河流下切侵蚀严重,地质结构层厚度较薄, 拓山背斜以北破岗湖区域大桥镇组下部为细砂及粉细砂。
划分、分区、地质结构建设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安庆市 ;地质结构 ;第四系 ;工程施工
中图分类号 :P5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1-5004(2021)12-0156-2
安庆市地质研究区域主要包括了安庆市大观区、迎江区、老 峰镇、漳湖镇、莲洲乡,池州市东流镇、胜利镇、大渡口镇等行 政区域。在现有区域第四纪地质研究的基础上,以地貌学和第四 纪地层成因、沉积相和沉积物来源为地质划分依据,对安庆市地 质研究区域第四纪地质条件进行分析,为该区域的水文地质工 程地质调查研究提供基础支持。
4km2 范围内最大高差 (m) <10 10~20 20~30
冲湖积平原主要为长江冲积平原。长江冲积平原在全区长
江段均有分布,海拔高度 10-15m,地质表面可见起伏,多为地质
工程施工修筑堤埂。地表水系发育,河塘密布,地面上河、港、
支流密布。
针对地质研究区的地貌特殊性,在长江冲积平原地貌单元
中划分出边滩和江心滩微地貌单元,边滩宽度几十米至上千米,
2.1 岩石地层 2.1.1 朱冲组
早更新世河流环境沉积物,下部是棕黄色含砂砾石,上部是 灰黄、棕黄色细 - 粉砂,局部含石英砾石。主要分布于高河镇附 近,本研究区域内未见分布。 2.1.2 青弋江组

安庆市调研报告

安庆市调研报告

安庆市调研报告安庆市调研报告根据对安庆市的调研,我对该市的发展情况与问题进行了分析。

安庆市地处皖南,是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

该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交通条件。

经济发展是安庆市的重要任务,目前该市已建成一批重点工业园区和工业基地,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投资。

安庆市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实现了稳步增长。

然而,在我调研过程中,发现安庆市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环境污染问题值得关注。

安庆市的工业发展相对较快,但与此同时,对环境的保护与治理需要加强。

特别是一些小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对周边的空气、水源和土地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交通拥堵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安庆市的交通网络虽然较为发达,但随着城市化的加速,交通流量逐渐增大,导致部分地区交通拥堵严重,给居民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加强环境保护力度。

应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对违规排放和污染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并鼓励企业进行节能减排。

其次,加快公共交通体系建设。

应完善安庆市的公共交通网络,提升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覆盖面,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此外,应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交流,推动安庆市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

同时,应鼓励和支持本地企业的创新发展,提高其科技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安庆市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合作交流以及支持企业创新,安庆市可以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市民的生活质量。

安庆市海口镇勘察报告

安庆市海口镇勘察报告

安庆市海口镇勘察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安庆市海口镇进行全面的勘察,以了解该地区的地理、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情况,并提供相应的分析和建议。

二、地理概况2.1 位置和边界海口镇位于安庆市的南部,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

北邻太湖,东临长江,南界杭州湾,西接淮河。

海口镇总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

2.2 气候特征海口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年平均气温为20摄氏度,降水集中在夏季。

2.3 自然资源海口镇地处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主要包括海洋资源、湖泊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等。

其中,海洋资源是该地区的重要特点,海域面积广阔,拥有丰富的鱼类、贝类等水产品资源。

三、经济发展3.1 历史沿革海口镇的经济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

当时,该地区主要以农业为主,以种植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要农产品。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海口镇逐渐转变为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

3.2 工业发展海口镇工业发展较为迅速,目前已形成了以制造业、化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其中,制造业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主要包括纺织、机械、汽车等行业。

化工业方面,海口镇拥有多家化工企业,涉及石化、化肥、塑料等领域。

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海口镇的电子产品制造业发达,涉及电子元器件、通信设备等领域。

3.3 农业发展尽管工业发展迅速,海口镇的农业依然占据重要地位。

该地区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同时发展了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种植业。

近年来,海口镇还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旅游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四、社会发展4.1 教育事业海口镇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目前,该地区设有多所学前教育、小学、初中和高中。

此外,还有一所综合性大学,为该地区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4.2 医疗卫生海口镇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该地区设有多家医院和卫生院,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此外,海口镇还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工作,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工作区范围
工作区范围以安庆市 2020 远景规划区的范围为界线,由市辖区迎江区、大观区、 宜秀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怀宁县的月山镇。地理位置见表 1-1。
表 1-1 安庆市工作范围
城市 规划区面积

名称
(km2)
1:5 万图幅名称及编号
工作区坐标范围
枞阳幅(8-50-43-丙) 洪镇幅(8-50-54-乙)
1
第四节 特殊类土体评价 .............................................60 第五节 垃圾处置场地环境效应及适宜性评价和固体废弃环境效应评价 .....62 第六节 地质资源评价 ...............................................63 第七节 城市地质环境质量分区评价 ...................................66 第八节 本章小结 ...................................................70 第七章 城市环境地质问题防治对策建议 .................................71 第一节 城市环境地质问题防治原则与要求 .............................71 第二节 进一步开展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的论证意见和建议 .............71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72 第一节 本次调查工作的主要成果 .....................................72 第二节 结论 .......................................................73 第三节 对城市发展规划和建设的建议 .................................74 第四节 本次调查工作存在问题与不足 .................................74 第五节 下一步工作建议 .............................................74 主要参考资料 .........................................................76 附表 .................................................................78
第二章 城市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7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7 第二节 社会经济概况 ...............................................10
2
也为本次工作提供了详细的地质背景资料。
二、水工环地质
1.1987 年,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提交《安徽省沿江经 济带水工环地质综合评价报告》,对本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作了较全面的评述。
2.1981 年、1984 年、1990 年,安徽省地质矿产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完成 了 1/20 万太湖幅、铜陵幅、安庆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安庆
高河幅(8-50-42-丁) 安庆幅(8-50-55-甲) 116°44′04″-117°14′42″ 843
江家咀幅(80-50-54-丁)章家村幅(8-50-55- 30°12′04″-30°46′16″
丙)
四、工作依据
1.中国地调局 2009 年下达的“安徽省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项目任务书(编 号:水[2008]03-01-04)。项目编码:1212010814003;
第六章 城市地质环境评价 .............................................42 第一节 地下水环境评价 .............................................42 第二节 土壤污染评价 ...............................................50 第三节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52
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
安徽省安庆市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
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二○一○年六月

安徽省安庆市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


任 务 书 编 号:水[2008]03-01-09 项 目 编 码:1212010814003 工作起止年限:2008-2010 年
项目负责人:孙 健 黄多成 报 告 主 编:周明全 报告编写人:魏永霞 李志刚
2
第一章 序言
第一节 项目概况
一、项目来源
“安徽省主要人口密集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针对城市环境 地质问题调查评价组织实施的,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任务书》(编号: 水[2008]03-01-09)明确了该项目的总体目标任务。
二、目的任务
查明安庆市主要城市环境地质问题及地质灾害的种类、规模、分布范围、危害程度, 分析其产生原因、发育规律、机理、发展趋势等,评估其所造成的危害、社会经济影响 和损失;查明城市地质资源状况,分析其对城市建设所起的作用;编制环境地质系列图 件;建立环境地质调查数据库;提出地质灾害及环境地质问题防治对策建议,为国土规 划、开发整治、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防治,以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
2.1974 年安徽省区调队完成了 1/20 万安庆幅、太湖幅区域地质调查,80 年代初 又完成了《安徽省区域地质志》、《安徽省地层志》、《安徽省变质地质研究》等系列著作。
3.2005 年 12 月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完成了《安徽省 1∶500000 地质图说明书》。 4.2009 年 2 月安徽地勘局三二六地质队承编了《安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8-2020)》。 上述工作对本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矿产地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单位负责人:张召民
总工程师: 孙 健
提 交 单 位 :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提 交 时 间 :2010 年 6 月 计划项目名称: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实 施 单 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目录
第一章 序言 ..........................................................1 第一节 项目概况 ....................................................1 第二节 以往工作程度分析与评述 ......................................2 第三节 本次工作概况 ................................................4

第二节 以往工作程度分析与评述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原地矿部航空物探大队、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区域地质 调查大队、311、313、326 地质队、省第二水文地质队、国家建材局安徽建材地质大队 等单位和部分地质院校、地质科研机构在此地区开展地质工作。
一、区域地质、矿产地质
1.1:5 万安庆幅(H-50-55-A)、枞阳幅(8-50-43-丙)、洪镇幅(8-50-54-乙)、 高河幅(8-50-42-丁)等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第三章 城市地质环境背景 .............................................14 第一节 基础地质条件 ...............................................14 第二节 水文地质条件 ...............................................18 第三节 工程地质条件 ...............................................20 第四节 环境地质条件 ...............................................21 第五节 本章小结 ...................................................23
5.2000 年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安徽省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完成 了《安徽省环境地质调查报告(1∶500000)》等,对本区环境地质进行了论述。
3.1995 年、1996 年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完成了的《安徽省地下水资源评价和 水源地开采现状调查报告》,对本区水工环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
4.1991 年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第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提交了《安徽省 地貌、第四纪研编报告(1∶500000)》,对本区地形地貌进行了划分,并对地貌形态及 其成因作了论述。
第五章 城市地质资源 .................................................39 第一节 应急或后备地下水源地、热矿水资源 ...........................39 第二节 地质遗迹资源、地下空间等 ...................................40 第三节 概述资源分布、资源量、开发利用现状 .........................40 第四节 本章小结 ...................................................41
2.中国地调局 2006 年印发的《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规范(报批稿)》; 3.本次工作设计书。 (1)安庆市地处安徽省西南部,东南与池州市隔江相望,西南接望江县,西邻怀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