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地质勘查成果通报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部分填表说明

三、注意问题
(一)地热资源调查评价
仅包括公益性投入部分,即中央和 地方财政投入部分,社会资金投入 部分列入矿产勘查水汽矿产中。
(二)内容相互包含、交叉问题
原因:地下水既是一种资源,又是一种环境要素
地质灾害也是一种地质环境 不仅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中包含工程地质内容,灾 害地质调查评价中也要开展工程地质调查工作
(一)水文地质调查
1:10万水文地质调查 1:25万水文地质调查
……
填表说明(附表6)
一、水文地质调查评价(按工作类别和比例尺分列)
(二)专门性水文地质勘查 指为供水、土壤改良、环境保护等各种专门目的而进行 的水文地质勘查,包括比例尺≥1:5万的地方病严重区 地下水勘查及供水安全示范、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 勘查等
项目 个数
投入资金 总额 (万元)
本年实施
中央财政 (万元)
其中
地方财政 (万元)
社会资金 (万元)
填表说明(附表6)
一、水文地质调查评价(按工作类别和比例尺分列)
(一)水文地质调查
中、小比例尺的水文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综合性、 公益性水文地质工作,主要目的是为提高区域水文地质研 究程度,为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保护 提供基础水文地质资料和可供规划的区域地下水资源。一 般按国际图幅部署,也可按行政区划或自然单元安排。
填表说明(附表6)
四、其它
(一) 地热资源调查评价(按比例尺分列)
(四二、)其它湿地资源调查评价(按比例尺分列) (一)地热资源调查评价 (按比例尺分列) (二)湿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按比例尺分列)
填表说明(附表7)
地下水监测点
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点网密度一般不少于一百平方千 米0.1眼井,每个县至少有1-2眼井,平原(含盆 地)地区一般为每一百平方千米0.2眼井,重要水源 地或污染严重地区密度稍大,沙漠区、山丘区、岩 溶山区等根据需要,选择典型代表区设监测点。 省(区、市)控地下水监测点根据本省(区、市) 实际情况填写。
菏泽市城区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正文5805km2

菏泽市城区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正文5805km2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二〇一三年五月菏泽市城区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报告项目来源:菏财建指[2020]260号编写单位: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项目担任:冯超臣编写人:路小慧马晓峰高霞李钰审查人:李公岩总工程师:李公岩院长:赵书泉提交单位: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交时间:二〇一三年五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自然天文与社会经济概略 (10)第一节自然天文 (10)第二节社会经济概略 (12)第二章地质环境背景特征 (16)第一节地质条件 (16)第二节水文地质条件 (19)第三节工程地质条件 (25)第四节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31)第五节地热地质条件 (34)第三章主要城市环境地质效果 (38)第一节空中沉降 (38)第二节砂土液化 (44)第三节污染源散布及特征 (47)第四节地下水下降漏斗 (49)第四章水环境质量评价 (51)第一节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51)第二节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价分区 (52)第三节深层地下水质量评价 (60)第四节地热流体质量评价 (61)第五章地热资源潜力评价 (66)第一节地热资源计算参数确实定 (66)第二节地热资源热量计算 (67)第三节地热资源潜力评价 (70)第六章城市地下水资源可继续开发应用研讨和维护对策 (73)第一节地下水开发应用现状 (73)第二节地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 (73)第三节地下水资源可继续开发应用的维护对策 (77)第七章城市树立环境适宜性综合评价 (79)第八章结论与建议 (82)第一节结论 (82)第二节建议 (85)附图目录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1 1 菏泽市城区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实践资料图实践资料图1:50000 2 2 菏泽市城区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实践资料图浅层地下水等水位线图1:50000 3 3 菏泽市城区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实践资料图水文地质图1:50000 4 4 菏泽市城区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实践资料图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分区图1:50000 5 5 菏泽市城区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实践资料图工程地质图1:50000 6 6 山东省巨野特大型煤田开发前环境地质背景调查环境地质图1:50000 7 7 山东省巨野特大型煤田开发前环境地质背景调查地热地质图1:50000附表目录〔全一册〕1、地下水水位监测点基本状况调查一览表2、地下水水位静态监测资料表3、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基本状况调查一览表4、地下水水质剖析效果一览表5、地表水水质剖析效果一览表6、地热水水质剖析效果一览表7、耕层土壤取样点基本状况一览表8、耕层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含量一览表9、援用及简易民井抽水实验效果汇总表前言一、义务来源为将菏泽市树立成为城乡一体,经济兴旺,环境优美,生活温馨的现代化城市,为城市规划树立提供城市地质结构、修建基础的工程地质区划、空中沉降开展趋向与防治、地热和地下水资源潜力、土壤地球化学和污染状况等触及资源保证、环境容量、生态效应全方位、全系统的地学信息,是城市规划树立必需的基础性任务,为推进菏泽市经济的开展,积极为城市规划和树立效劳。
成都市绿地系统调查评价与改进建议方案

成都市绿地系统调查评价与改进建议方案景区开发与管理093-1曹裕梅一、概况㈠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2、地形地貌3、水系河流4、地质土壤5、气候条件6、生物资源7、旅游资源㈡社会经济条件1、城市沿革2、成都园林绿化的历史发展3、行政区划与人口4、经济发展二、城市绿地现状与分析㈠城市绿地发展概况㈡城市绿地结构布局现状分析㈢城市热岛效应分析㈣绿地规划现状三、现状主要存在问题四、改进方案构想㈠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㈡规划的依据㈢具体措施五、参考文献资料一、概况㈠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介于东经102º54’~104º53’和北纬30º05’~31º26’之间,全市东西长192km,南北宽166km,幅员面积12390km²。
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南面与眉山市相连,西南与雅安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
成都是中国副省级城市之一,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四川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大陆地区机构、央企、外企西部或西南区域总部驻地主要城市之一。
2、地形地貌全市地势差异显著,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深丘和山地为主,海拔大多在1000—3000m之间,最高处大邑县双河乡海拔为5364m,相对高差在1000m左右;东部属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主要由第四系冲积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组成,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开发历史悠久,垦殖指数高,地势平坦,海拔一般在750m上下,最低处金堂县云台乡仅海拔387m。
成都市东、西两个部分之间高差悬殊达4977m。
由于地表海拔高度差异显著,直接造成水、热等气候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同,不仅西部山地气温、水温、地温大大低于东部平原,而且山地上下之间还呈现出明显的不同热量差异的垂直气候带,因而市域范围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分布又相对集中,为发展农业和旅游业带来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我国城市地质调查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我国城市地质调查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作者:游东泉来源:《地球》2013年第06期[摘要]城市的发展和覆盖率是衡量每个国家发展进度的一个标尺,所以城市化就成了全球每个国家发展的共同趋势。
一个城市最基础的东西就是城市的地质,要建立一个城市就要对城市的地质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在我国城市化规划中对于不同区域、不同特点的发展中城市提供在城市地质方面的内容和建议。
本文通过多年来对我国大部分城市地下地质的研究,结合城市地质学的内容和我国城市地质研究体系,对我国城市地质调查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探究和总结。
[关键词]城市地质环境地质发展历程城市地质学[中图分类号]P5 [文献码]B [文章编号]1000-405X(2013)-6-78-20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也开始不断的加剧。
城市化过快的蔓延速度导致了其他的工作并不能很好的跟上城市化的发展进度,城市地下地质的研究首当其冲。
城市化的快速开进给城市环境地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很容易就破坏了城市这种人工-自然的复合系统,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也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城市污染垃圾,因此城市地质研究工作的快速进展已成为当务之急,是全世界每个国家地质研究的主要方向和重心。
城市地质研究在当下任重而道远。
1 我国城市地质研究的现状我国城市地质研究工作的发展按照其时间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建国初期,上世纪60-70年代,上世纪80年代,新世纪。
每个时期城市地质学的发展程度不一样,所以研究的主要内容也不一样。
在建国初期,以北京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大城市和以包头为代表的新型工业化城市水源勘察和地下水开采,是新中国城市地质研究工作的开端。
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期间,为了满足城市的快速建设和发展,在各个城市展开了不同比例的有区域性和专业性的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等评价工作,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地下水动态勘察监测站点。
上世纪80年代是我国城市地质工作发展的高速期,以城市为中心的水工环地地质工作研究的开展和延伸,是此时期城市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
海南省琼海市环境地质问题与防治对策建议

海南省琼海市环境地质问题与防治对策建议吴恒【摘要】据城市环境地质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海南省琼海市存在地下水资源短缺、地质灾害、海岸带变迁等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本文详细论述了琼海市这些日益突出的环境地质问题,分析各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的防治对策建议,为该地区国土开发整治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地质科学依据。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urban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survey, it was shown that the urban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problems such as shortage of groundwater, geological disaster, coastal zone vicissitude had occurred,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Qionghai, Hainan province. The paper discussed these increasingly obvious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problems detail by detail, analyzed their causes, and put forward some targeted countermeasure advice, thus provided the scientific geological foundations for territorial development reclamation, urban regulatio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期刊名称】《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3页(P44-46)【关键词】环境地质问题;防治;城市;琼海市【作者】吴恒【作者单位】海南省地质综合勘察院,海南海口 570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24引言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化的加快,城市地质环境受到的影响和压力与日俱增[1],有些城市出现了地下水资源短缺、地质灾害、垃圾堆放水土污染、不良土体、近海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2-6],对人民生活造成了影响。
城市区域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方法初探

城市区域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方法初探刘辉;卫万顺;王继明;刘宗明;徐吉祥;郑桂森;于春林【摘要】城市区域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是指为了满足城市布局选址、规划建设、安全运行、转型升级对地质资源及地质环境的需求,特别是对城市地质工作成果明确、定量化需求而开展的各项地质要素评价,主要包括保障城市发展的地质资源和制约城市建设发展的地质环境问题,对特定城市某些地质因素在选址布局、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城市区域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工作,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本文拟通过大量城市地质工作实践,对国内外相关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初步建立了一套地质要素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发展需求.【期刊名称】《城市地质》【年(卷),期】2017(012)003【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城市地质;区域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地质环境;地质资源【作者】刘辉;卫万顺;王继明;刘宗明;徐吉祥;郑桂森;于春林【作者单位】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北京 100195;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北京 100195;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北京 100195;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北京 100195;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北京 100195;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北京 100195;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北京 1001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城市区域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是指为了满足城市布局选址、规划建设、安全运行、转型升级对地质资源及地质环境的需求,特别是城市地质工作向精细化、定量化发展的需求,对区域各项地质要素进行的评价,主要包括保障城市发展的地质资源和制约城市建设发展的地质环境问题。
在系统、完整的地质调查、监测等数据基础上,通过单因子及综合评价的方法分析各项地质要素对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行的影响程度,并提出城市可持续化发展、保障城市运行地质安全、优化利用土地资源等方面的地学建议。
2010年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项目设计评审工作圆满完成

质论 评, 85: 1 4 () 5 7 Re e e f r nce : s
ZHAO n Xu ,ZHAO n 20 2. g i c n e o sa ls i g Eu o Ti g. 0 Si n f a c f e t b ih n r — i
64 0
地
球
学
报
第 三 十 一 卷
地 质 遗 迹 点 属 性 信 息 管 理 ,包 括 空 间 位 置 录
入 、地质属性 信息 编辑 、删 除等 管理功 能; 查询 模 块 ,提 供功 能强 大 的查询 功 能 ,包括 按 鼠标选 择 区域查 询 、关键 字模 糊查 询 等功 能 ;旅游
龚 明权 ,马寅生 ,田 明中,陈 英玉 .2 0 .黄河 壶 口瀑 国家地 09
质 公 园 旅 游 资 源 评 价 f] 球 学 报 , O3: 2 —3 . J.地 3 ()3 53 8
ct nJ. t oce t aSnc , 0 3: 0 —2 . ai []AcaGe sini iia 3 ()3 93 4 o c
ZHAO i ,ZHAO n. 00 .Th n tuc i n a d Si n fc nc T ng Xu 2 2 e Co s r t n g i a e o i
蒋泰 ,邓一 星.2 0 .基于 Ma GI—MS的 We GI 04 p SI b S应用研 究 [] J. 计算机 应用 研究, l1) l2 1 5 2 (2 : 5 .5 . 肖桂珍 .2 0 0 7河 北 省 地质 旅 游 资 源形 成 背 景 和开 发 保护 研 究
ZHAO n Xu ,ZHAO ng 0 9.De l p n nd M a a m e f Ti .2 0 ve o me t a n ge nto
我国城市地质工作成绩斐然 基本完成上海、北京、天津、杭州、南京、广州城市地质调查试点

系统 查明 了活动断层分布 与地震关 系; 查明了城市软土 、液化砂土 、风化层等不 良地 质体 的分布 ,评价 系统 查明了城市土壤 、地下水环境地球化学背景及污染状况 ,进行水 土地球 化学环境质量评价 ,为土地
系统 查 明 了 城 市 地 下 水 、 地 热 、地 下 空 间 、建 材 资 源 、地 质 遗 迹 等地 质 资 源 分 布 与 潜 力 ,综 合 评 价 了地
,
c a lng sf r oe c u tr Th o cu i nc n gv u d nc ro rltrwo k h l e e o t n o n e. ec n lso a ieg i a ef u ae r US o K e w o d : d o o y g o o y Io o e Trc rm ae ilA n l sso e t y r s Hy r l g e l g ; s t p , a e tra; ay i fts
活动断裂 , 调整场馆区建筑布局 , 确保场馆安全 ; 在上海世博 园建设 中, 查明精细三维地 质结构 , 进行 了场地稳定性、
环境 地 球 化 学 和地 下 空 间开 发 适 宜 性 评 价 ,提 交 了世 博 园区 地 质 环 境 综 合 评 价 报 告 。
— —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各城市区域地质 、水文地 质、工程地 质、环境地质 、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 、钻
— —
.
我 国城 市 地 质 工作 成 绩 斐然
基 本 完 成 上 海 、 北 京 、 天津 、杭 州 、南 京 、广 州 城 市 地 质 调 查 试 点
本刊讯 ( 段金平 刘 维 ) 年来, 国城市地质工作进展顺利 。 2 0 年起 , 近 我 从 03 中国地质调查局先后与上海 、 北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卷第二期发展动态文章编号:1007.1903(2006)02-004-04中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文冬光1刘长礼2(I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北京10001J l2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050803)摘要:中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发展时期,强烈的人类工程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作用力,对城市地质环境产生显著影响。
在特殊的城市地质环境背景下.引发了不同程度的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诸如地下水资源衷战,地下水污染.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严重制约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初步总结了目前中国主要城市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以及近年来开展的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1弭查评价的进展和未来工作部署。
关键词:城市。
地质环境:环境地质问题。
地质灾害中图分类号:X141文献标识码:A0前言城市足人几和社会财富高度聚集的地区,是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结晶,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都与其时空背景相关,都留有其地区自然特征和历史的烙印。
目前我国建制城市680多个,城市经济对我国G D P的贡献率已超过70%,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质环境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良好的自然背景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同时,城市的快速发展、入几增加和工程经济活动的加剧,又对城市产生越来越强的环境负面影响。
我国一些城市地区,闪过度开发利用地质资源,轻视地质环境保护,引发了不同程度的环境地质『uJ题和地质灾害,如地下水资源衰减、地F水污染、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严重制约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町持续发展。
目前,全国正在进行新一轮城市中远期整体规划,拟对已有城市规划进行修编,对新建城市进行总体规划,要求城市地质工作为其提供更加全面、方便、快捷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市地质资源和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为满足卜述需求,从2004年开始,存地质大调查中部署开展了“全国丰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计划逐步完成全国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的调查评价工作。
其主要任务和目标包括:查明城市存任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其有关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评估,编制环境地质系列图件,建立数据库和评价系统,提出防治对策建议,为国土开发整治、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防治,以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
1我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问题1.1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中国城市迅速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3大城市群、7大城市带,即长江三角洲、珠江j角洲、京津唐城市群,沿长江城市带、沿陇海铁路城市带、哈长沈大城市带、沿京广铁路城市带、济青烟威城市带、成渝沿线城市带、沿南昆铁路城市带,以及20多个大城市圈(中心城市)。
目前我国共有城市688个,城镇化率已经由1978年的17.9%发展到2005年的41.8%(人民网,2005);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达到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两倍,预计到2020年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0%左右,届时城市人口将达到7亿(中国城市年鉴,2003)。
目前我国城市化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成为激发区域新一轮财富充分涌流的载体。
但是,通过对已有资料分析和近来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结果预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全国313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几乎都受作者简介:文冬光,男,1964年11月出生,博士,研究员,从事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研究与管理。
电子邮箱:w dongguang@cgs.gov.ca。
4文冬光等:中111主要城--$j g境地质调查评价第一卷第二期到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的困扰:其中有99个受到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威胁,有53个受到地面沉降、地裂缝,海水入侵等缓发性地质灾害的侵害;有70个水七流失严重,有40个发生土地盐碱化,有24个沙漠化问题严重;有l85个城市地F水受到污熟有246个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水土环境受到污染。
1.2城市环境地质问题严重影响着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I.2.1地质灾害危及城市安全城市建设中开采地下水及工程活动是与地质环境密切相关的两大人类活动,由此引发的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地面累计沉降量大于200m m的沉降区面积近l万km2,使地势低洼的水网平原区内涝和洪涝加剧,并引发地而地裂缝,造成大量建筑物毁坏。
据初步评估,截止2000年,上海、苏锡常、嘉兴,由于地面沉降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量分别为2943.07亿元、468.72亿元和85亿元,总计3496.79亿元。
无锡、常州肉地裂缝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亿元。
唐山、秦皇岛、杭州、广州、深圳等城市阑地面塌陷导致房屋破坏或倒塌,有的成为工程隐患。
据2006年最新统计资料显示,黑龙江、四川、浙江、江西、海南、云南和甘肃等省部分城市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967人,威胁着26000多人生命安全,导致直接经济损失28.3亿元,间接损失94.2亿元。
1.2.2水资源短缺制约城市发展资源性缺水已经成为制约环渤海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截至2005年,全国城市缺水总最达60亿立方米,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136个缺水情况严重。
同时,有50%以上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一些城市已经出现水资源危机。
广西北海、防城、广东川山群岛、福建湄洲湾、福清、平潭等地资源型缺水也极为严重,有的地区连起码的生活用水都困难,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东部沿海人口密集、经济活动强烈地区主要分布于河口平原及半岛、岛屿,但因水资源分布不均和5水环境污染,造成辽宁中南部、山东半岛、沿海部分城市缺水严重。
长江三角洲地区闪地表水严重污染,长期超采地下水,使地一F水资源日趋短缺,形成了遍及全区的水位降落漏斗,主采层最大水位埋深达87m。
1.2.3水土污染.城市废弃物的不适当处置影响城市生态环境‘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受城市“三废”排放的影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下降,水土污染日趋严重。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表水水质F降,一蝗城区部分河段甚至出现劣质V类水在其市区以外的一些农业区,土壤中汞、镉、铅、锌、铜、砷、铬、镍等重金属含量超标。
珠江三角洲十壤中度污染区面积已经达到了37%,我国东部地区丰要城市的城区及其近郊十壤也出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
水土污染不可避免地带来农作物的污染,如珠江三角洲地区采集的45件粮食、蔬菜样品中,镉、铅、锌、铜、铬、氟含量不同程度地超过食品卫生标准,不仅使农产品质量F降,还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据2006年最新统计资料显示,黑龙江、四川、浙江、江西、海南、云南和时肃等省部分城市水土污染导致直接经济损失1.6l亿元,间接损失8.2亿元。
2目前工作进展2.1已开展了浙江等7省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从2004年到现在,已经部署了浙江、江西,海南、云南、四川、黑龙江、甘肃共7个省的98个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图1),其中2004和2005年已完成了52个城市调查评价工作,基本查明了地下水污染、软土、土壤沙化、盐碱化等环境地质问题现状;查明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特征;基本查明了重要城市的应急(后备)地下水源地条件和天然建材、地热,地F空间等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并对这52个城市地质灾害与水土污染等造成的社会经济危害进行了评估,进行了环境地质图件编制,包括了基础地质图件,专题图件和综合评价图件。
2006年将完成其余的46个城市的主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
第一卷第二期发展动态图1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进展和部署图2.2开展了环境地质图系编制研究,进行城市环境地质数据库和评价信息系统建设,为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和方法支撑。
(1)开展了城市环境地质图系编制方法的研究:编制完成了《城市环境地质图系编制指南)),为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成果图编制提供了统一技术、方法方面的指导。
进行了全国小比例尺城市环境地质图系编制方案研究和城市环境地质信息系统建设。
正在进行典犁城市环境地质问题专题研究。
(2)建立了地质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并以石家庄市为例,完成了化学工业建设用地、异地局标准于2006年发布执行。
((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规范》规定了城市环境6地质调查评价的目的、任务,设计书编写,调查内容,调查技术方法,地质环境评价,环境地质图系编制,数据库建设及报告编写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3近期工作建议根据全国地质勘查规划和国土资源大调查“十一五”规划,将在目前7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基础工作上,2010年以前完成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
在未来几年,将相继启动并完成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上海、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西藏、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开展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技术法专题研究,不断充实和完善((城市环境地质图系编制指南》及其文冬光等:中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第一卷第二期样图;完善专题评价子系统和网络数据库建设与服务系统开发。
开展并完成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理论方法专题研究包括城市十地利用地质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及示范研究、城市地质环境价值评估、地质环境问题造成的损失评估方法、城市地质环境容最评价方法研究,完成岩溶溶解地区、西北黄土地区、山谷区城市垃圾填埋处置场地选址方法研究。
开展城市环境地质综合评价与研究,编制全国性城市环境地质系列图件,建没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数据库和信息系统。
到2010年,完成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建立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提交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成果报告。
I nves t i ga t i on and A ss essm e nt of E nvi r onm e nt al G eol ogy i n C hi na’SM aj or C i t i esW e n D ongguang1L i u C hangl i2r,.D epar t m ent of H ydr o geol ogy and Envi r onm en t al G eol ogy,C hi na G eol ogi cal S ur vey,B ei j i ng100011;2.I nst i t ut e ofH ydr ogeol ogy and Envi r onm en t al G eol ogy,C hi nes e A ca—dem y of G eol ogi cal Sci e nc e s,Z he ngdi ng,H e bei050803JA bs t ract:Int ens i ve hum an engi neer i ng a ct i vi t y has becom e a ver y i m por t ant pr oces s t hatr e m a r ka bl y aff ect s t he ur ban ge o-envi r onm e nt dur i ng t he per i od of qui ck ur bani zat i on ofC hi na.V ar i o—U S envi r onm e nt al ge ol ogy pr obl em s a nd geo—hazar ds,s uch as depl et i o n ofgr oundw at er r es o ur c—es,gr oundw at er cont am i nat i on,l a nd s ubs i dence,s ur f ace col l aps e,r ockf al l,l ands l i de a nd m udr-ock f l ow,s er i ous l y r es t rai n t he s us t ai nabl e devel opm ent ofur ban econo m y and s oci et y.T hi s paper bri efl y s um m ar i e s t he envi r onm e nt a l geol ogypr obl em s and geo—hazards exi s t i ng i n m aj or ci t i e s of C hi na,t he pr ogr ess m ade i n r ecentur ban envi r onm ent al ge ol ogy i nves t i gat i on a nd as ses sm ent a nd t he w or k—pl an i n f ut ur e.K eyw or ds:ci t y;geo-envi r onm ent;envi ronm ental geol ogy pr oblem;geo-hazar ds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