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A.0.3-2 射线探伤检测报告

合集下载

射线标准标准

射线标准标准

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2005版——射线探伤加入时间: 2008-10-10 浏览次数:4222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B/T 4730-2005代替JB4730-1994部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射线探伤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Pressure Equipments—Part 2:Radiographic testing2005-07-26发布 2005-11-01实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一般要求…………………………………………………………………4 具体要求…………………………………………………………………5 承压设备熔化焊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质量分级…………………6 承压设备熔化焊环向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质量分级…7 射线检测报告……………………………………………………………………附录A(资料性附录)工业射线胶片系统的特性指标…………………………附录B(资料性附录)黑度计(光学密度计)定期校验方法…………………附录C(资料性附录)典型透照方式示意图……………………………………附录D(资料性附录)环向对接焊接接头透照次数确定方法…………………………附录E(规范性附录)焦点尺寸计算方法………………………………………附录F(规范性附录)专用像质计的型式和规格………………………………附录G(规范性附录)搭接标记的摆放位置……………………………………附录H(规范性附录)对比试块的型式和规格…………………………………前言JB/T 4730.1—2005~4730.6-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分为以下六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2部分:射线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第6部分:涡流检测。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
2、应用:(1)射线检测工艺卡中应明确检测时机 (2)当底片上存在不影响评定的伪缺陷时应在底 片评定原始记录中注明。
3、注意:所谓适当修整是指打磨或较浅补焊。
3.8 射线检测技术等级选择
3.8.1 射线检测技术等级选择应符合制造、安装、在用等有关标准 及设计图样规定。承压设备对接焊接接头的制造、安装、在用时 的射线检测,一般应采用AB级射线检测技术进行检测。对重要 设备、结构、特殊材料和特殊焊接工艺制作的对接焊接接头,可 采用B级技术进行检测。
3.6.2 像质计的材料、材料代号和不同材料 的像质计适用的工件材料范围应符合表2的 规定。
1、理解:(1)取消了象质指数“Z”的概念,用线径或 线号表示底片的灵敏度。(2)原JB4730标准选用的 是R10等比系列像质計最细线的编后为16号,线径为 0.100mm,这一线径已不能满足JB/T4730厚度的下线 (2mm)AB级和B级的要求,因此JB/T4730标准引 出HB 7684-2000增加了小于0.100mm的线,即17号, 0.080mm、18号,0.063mm,19号,0.050mm.组成了 4组像质计:1-7、6-12、10-16、13-19。
3.7.1 在射线检测之前,对接焊接接头的表面应 经外观检测并合格。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 上的影像不得掩盖或干扰缺陷影像,否则应对 表面作适当修整。
3.7.2 除非另有规定,射线检测应在焊后进行。有 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至少应在焊接完成24h 后进行射线检测。
1、理解:(1)焊缝的外观检查一般由焊工检查员 进行。(2)除非另有规定系指设计图纸的规定、 制造方的规定或焊缝返修后焊接工艺的规定。(3) 有延迟裂纹的材料一般指低合金高强钢。
3.8.2 由于结构、环境条件、射线设备等方面限制,检测的某些条 件不能满足AB级(或B级)射线检测技术的要求时, 经检测方技 术负责人批准,在采取有效补偿措施(例如选用更高类别的胶片) 的前提下,若底片的像质计灵敏度达到了AB级(或B级)射线 检测技术的规定,则可认为按AB级(或B级)射线检测技术进行 了检测。

焊接探伤报告样本

焊接探伤报告样本

焊接探伤报告样本该文档为焊接探伤报告样本,记录了对焊接工件进行的探伤检验结果。

本报告旨在帮助分析焊接缺陷以及评估焊接接头的质量。

以下是报告的相关内容:1. 背景报告编制的焊接探伤是基于对焊接接头进行的非破坏性检测。

该焊接接头属于金属材料,采用了特定的焊接方法进行连接。

探伤目的是评估焊接接头的质量,检测焊接缺陷以及确定焊接接头的合格性。

2. 检测参数探伤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检测方法:超声波检测•探测仪器:超声波探伤仪•探测频率:XX MHz•探测角度:XX 度•接触介质:XX 聚乙烯膜3. 焊接接头描述焊接接头由两个金属工件通过焊接连接而成。

焊缝型式为XX型,焊缝尺寸为XX。

焊接接头的材料为XX金属。

焊接接头的尺寸为XX。

4. 探伤结果经过超声波检测,发现了以下焊接缺陷:4.1 缺陷一•类型:孔洞•位置:焊缝表面•尺寸:直径为XX,深度为XX•形态:规则形状4.2 缺陷二•类型:焊缝不良结构•位置:焊缝内部•尺寸:长度为XX,高度为XX•形态:不规则形状4.3 缺陷三•类型:裂纹•位置:焊缝边缘•尺寸:长度为XX,宽度为XX•形态:直线状5. 评价与建议根据检测结果,结合相应的焊接标准和规范,对焊接接头的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出以下建议:1.孔洞缺陷应被修复。

修复方法可以采用XX方法,确保孔洞被充分填充,并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符合要求。

2.焊缝不良结构应通过焊接工艺优化来解决。

建议进行焊接参数的调整和焊接方法的优化,以提高焊接接头的结构完整性。

3.裂纹缺陷应得到重视。

建议对焊接接头进行补焊或其他适当的修复方法,确保裂纹得到有效修复,并避免未来的裂纹产生。

6. 结论根据对焊接接头的探伤结果和评估,本焊接接头不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规范要求,存在孔洞、焊缝不良结构和裂纹等焊接缺陷。

为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需要进行相应的修复和改进,并重新进行探伤检测,直到满足质量要求为止。

以上是本份焊接探伤报告样本的所有内容,供参考使用。

GB50128-2014储罐交工表格

GB50128-2014储罐交工表格
单位工程名称
单位工程编号
储罐名称
位号
储罐公称容积、内直径
M³,Ømm
壁板厚度
mm
序号
返修
片位号
返修
部位
缺陷性质
返修次数
返修焊缝尺寸
长×宽×深(mm)
返修日期
焊工
钢印号
返修
结果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质量检查员:
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表C.0.11储罐总体试验记录
(项目名称)
储罐总体试验记录
单项工程名称:
显影剂型号
实际检测比例
对比试块/灵敏度
表面状态
检测方法
检测时间
渗透时间
材质
显像时间
规格/板厚
清洗方法
检测工艺编号
显像方法
检测情况
检测部位编号
缺陷类型
缺陷尺寸
返修次数
最终评级
检测结论
检测单位:
(公章)
年月日
技术负责人:
资格:级
年月日
审核人:
资格:级
年月日
报告人:
资格:级
年月日
表C.0.9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报告
底片黑度
检测长度:m
射线照相共 张,其中纵缝: 张,环缝: 张
其它部位: 张。
Ⅰ级片 张,占总片数%;
Ⅱ级片 张,占总片数%;
Ⅲ级片 张,占总片数%;
说明:
报告附件:
1.布片位置图;
2.射线检测平片记录。
检测单位:
(公章)
年月日
技术负责人:
资格:级
年月日
审核人:
资格:级

探伤实验报告模板

探伤实验报告模板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探伤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探伤仪器的使用和调整技巧。

3. 分析探伤结果,判断材料或结构的缺陷情况。

二、实验原理探伤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通过探头发射一定频率的声波,在材料或结构中传播,当声波遇到缺陷时,会发生反射、折射等现象,从而检测出缺陷的位置、大小和性质。

常用的探伤方法有超声波探伤、射线探伤、磁粉探伤等。

三、实验设备与器材1. 探伤仪器:超声波探伤仪、射线探伤仪、磁粉探伤仪等。

2. 探头:直探头、斜探头、曲面探头等。

3. 耦合剂:水、甘油、磁粉等。

4. 试件:金属板材、管道、焊接件等。

5. 记录设备:笔记本电脑、打印机、记录本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探伤仪器和探头是否完好,调整探头频率和探测深度,准备耦合剂。

2. 探伤操作:a. 将耦合剂涂抹在试件表面,将探头紧贴试件;b. 开启探伤仪器,调整增益、滤波等参数,使波形清晰可见;c. 按照预定的探测路径,缓慢移动探头,记录反射波和底波;d. 根据试件厚度和缺陷位置,调整探头探测深度。

3. 数据处理:a. 将探伤数据导入电脑,进行波形分析;b. 计算缺陷深度、宽度、长度等参数;c. 对比标准,判断缺陷的性质和等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超声波探伤:a. 记录反射波和底波,分析缺陷位置、大小和性质;b. 计算缺陷深度、宽度、长度等参数;c. 对比标准,判断缺陷等级。

2. 射线探伤:a. 分析底片,找出缺陷区域;b. 计算缺陷深度、宽度、长度等参数;c. 对比标准,判断缺陷等级。

3. 磁粉探伤:a. 观察磁粉分布,找出缺陷区域;b. 计算缺陷深度、宽度、长度等参数;c. 对比标准,判断缺陷等级。

六、实验总结1. 总结探伤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2. 分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3. 提出改进建议,提高探伤准确性和效率。

七、实验报告格式1. 封面:实验名称、实验日期、实验者姓名、实验地点等。

2. 目录: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设备与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总结等。

新射线检测报告范文

新射线检测报告范文

新射线检测报告范文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本次在市中心建筑工地进行了射线检测,以评估该建筑工地的放射性风险。

以下是针对该建筑工地射线检测的报告。

1.检测目的本次射线检测的目的是评估建筑工地是否存在放射性物质泄漏或污染的风险,以避免对周边环境和人群的潜在危害。

2.检测地点本次检测是在市中心的一处建筑工地进行的,该工地正在进行大型建筑项目,并且相对于周边建筑物较近。

3.检测方法本次检测采用了专业的射线检测设备,包括辐射计和gamma射线探测器。

我们在不同位置和高度设置了检测点,并根据建筑工地的不同部位,对土壤、水源、建筑材料等进行了检测。

4.检测结果根据我们的检测,建筑工地内的射线水平在正常范围之内。

不同检测点的射线水平均在辐射安全标准以下,未检测到异常升高的射线水平。

4.1土壤检测我们对建筑工地内的土壤进行了射线检测。

根据结果显示,土壤中的射线水平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且没有发现任何放射性物质的存在。

4.2水源检测我们还对建筑工地附近的水源进行了射线检测。

检测结果表明,水源中的射线水平也在正常的范围内,没有发现放射性物质的存在。

4.3建筑材料检测建筑工地使用的建筑材料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之一、我们选择了一些典型的建筑材料样本进行了射线检测。

结果显示,这些建筑材料中的射线水平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由此可以推断出建筑工地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无放射性污染。

5.结论根据本次射线检测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建筑工地内的射线水平在正常范围之内,没有发现异常升高的射线水平。

-土壤和水源中的射线水平也在正常范围内,没有发现放射性物质的存在。

-建筑工地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也无放射性污染的迹象。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该建筑工地不存在放射性风险。

然而,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我们建议建筑工地管理部门继续进行定期的射线检测,以确保建筑工地的环境安全。

同时,我们还建议建筑工地管理部门加强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以避免潜在的放射性污染。

关于射线探伤的简答题

关于射线探伤的简答题

关于射线探伤的简答题射线探伤简答题1、按JB4730-2005规定与射线检测技术三种等级相应的技术参数有那些定量要求?答:2、按照新标准JB4730-2005对射线人员提出了那些新要求:答:(3.1射线检测人员)1、JB4730-2005标准规定:对从事射线间的人员上岗前应进行辐射安全知识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2、射线检测人员经矫正或者矫正的近(距)视力与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点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从事评片的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

3、新标准“射线胶片系统”如何分类?如何选用?答:(3.2射线胶片)1、工业胶片系统是指包含射线胶片、增感屏与冲洗条件的组合。

胶片系统按照GB/T19348.2-2003分为四类——胶片定级或者分类根据四个特性参数,即D=2.0与D=4.0时的梯度G;D=2.0时的颗粒度σ,与D=2.0时的梯度噪声比G/σ(以上黑度D是指净黑度,即在不包含本底会灰雾度D的光学密度)2、A级与AB级射线检测技术应使用T3类或者者更高级别胶片;B级射线检测技术应使用T2或者更高类别胶片,胶片本底灰雾度应不大于0.3;使用γ射线对裂纹敏感性大的材料进行射线检测时,应使用T2类或者更高类别的胶片。

4、新标准对射线检测器的选用与效验有何规定:答:对胶片选用:A级与AB级应使用T3或者者更高类别的胶片,B级使用T2或者者更高类别的胶片。

胶片本底灰雾度应不大于0.3;使用γ射线对裂纹敏感性大的材料进行射线检测时,应使用T2类或者更高类别的胶片。

对观片灯的要求:观片灯要求性能符合JB/T7903-1999的有关规定,观片灯的最大亮度应能满足评片要求。

对黑度计的要求:黑度计可测最大黑度不小于4.5,测量值误差应不超过±0.05;黑度计至少每6个月效验一次,黑度片每2年效验一次。

对增感屏的要求:射线检测通常用金属增感屏或者不用增感屏;增感屏的选用,应按射线源的种类确定,使用增感屏的前、后屏厚度与使用制作增感屏的材料(符合表1)。

射线探伤通用工艺规程

射线探伤通用工艺规程

射线探伤通用工艺规程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厚度2-250mm的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镍及镍合金及厚度2-80mm铜及铜合金制压力容器对接焊缝及钢管对接环缝的X射线透照检测。

同时也适用于厚度2-80mm铝及铝合金及厚度2-50mm钛及钛合金材料制压力容器对接焊缝的射线透照检测。

2.编制依据2.1JB/T4730.1-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2.2GB/T12604.2-2005无损检测术语•射线检测2.3JB/T7903-1999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2.4JB/T5075-2004射线照相检测用金属增感屏2.5JB/T7902-1999线型像质计2.6HB/7684-2000射线照相用线型像质计2.7GB16357-199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8GB18465-2001工业Y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要求2.9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2.10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99版)2.11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2.12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3.人员资格及职责凡从事射线检测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在持有有效的资格证书下,从事整个检测活动,并承担相应的工作和职责。

具有n级资格以上(包括II级)人员根据检测记录及评定结果,签发检测报告。

4.射线探伤一般程序探伤委托单一>探伤准备(比例、编号、位置、打钢印、暗室)一跃占片一►调整机器一►曝光一►取片一►暗室处理一►整理评片一►发出质量通知单一产品探伤完工一►整理原始记录及签发报告一>产品探伤资料编号存档。

5.焊缝表面要求及探伤时机5.1焊缝余高、表面及热影响区的外观质量必须符合JB/T4730.1〜4730.6-2005和有关标准要求。

5.2焊缝表面及热影响区的不规则在底片上的图像应不掩盖焊缝中的缺陷或与之混淆,否则应作适当修整。

5.3焊缝(工件)必须经外观检验合格后,由指定人员填写探伤委托单,并送探伤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A.0.3-2
委托单位 规 格 材 质
射线探伤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 市政项目 焊接方法 象质指数 胶片型号 L1(mm) 一次透照 长度(mm) LN 冷凝 Ⅳ级片 ST 三通 总张数 WT 弯头压 kV 照相质量 等级 GL 代 号 过路 评定结果 I级片 检测结论 报告人 复审人 级 别 级 别 供水 Ⅱ级 片 GS
合格级别 设备型号 管电流Ma (居里) 透照方式 HS 回水 Ⅲ级 片
增感方式 曝光时间 (min) 探伤比例 (%) GH 过河 返修片数 R1、R2 返修次数
RTRT-
日期 日期
年 年
月 月
日 日
备 注:
射线探伤底片记录
报告编号: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注:圆形缺陷按点数计,条状缺陷按mm计。 缺陷性质 焊缝代号 底片编号 圆缺 夹渣 内凹 未透 未熔 裂纹 Ⅰ Ⅱ Ⅲ Ⅳ 共 页 第 质量等级 备注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