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之鉴赏小说的形象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阅读指导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方法

高中语文阅读指导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方法
②言行描写。文中的禹坚毅寡言,一旦说话,则刚直 有力。
言行描写可表述为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 ③对比手法。始终在同众大员的对比中塑造禹及其随 员,从而凸显其“中国脊梁”形象。
人物塑造的描写方法
人物塑造
正面描 写
侧面描写
肖像描写(外貌、神态) 语言描写(对话、独白)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细节描写
次要人物衬托 借助环境烘托 借助物象烘托
侧面描写:借助物象烘托
“她双手拿着那项链发抖。她把项链绕着脖子挂在 她那长长的高领上,站在镜前对着自己的影子出神 好半天。”莫泊桑《项链》
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儿》中五次燃火柴。
一夜的风雨吹打,砖墙上还挂着一片藤叶。它是 常春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靠近茎部仍是深绿色, 可锯齿形的叶子边缘已枯萎发黄,它傲然挂在一 根离地二十多英尺的藤枝上。
第二次是“我”目送他走远了,“看见他的 枪筒里不知什么时候又多 了一枝野,跟那些树 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两次描写枪筒里的花,表现小战士的天真 淳朴,热爱生活
难点理解:
细节描写
《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对“读书”问题的两次不同的回答,就展现了林黛玉小心谨 慎的性格。 《荷花淀》中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细微的动作表现对丈夫的不舍与担心。 《祝福》中祥林嫂的眼睛“间或一轮”表现了她的精神麻木,处境悲惨。
正面描写:即直接描写, 对所要描写的人物进行直 接的刻画,不借助于其他
人物和媒介物的烘托。 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对 所描写的对象不进行直接 的刻画,而借助于对其他 人物或媒介物,如人物所 处的环境、场面的描写, 来烘托所要描写的人或物。
修辞手法
其它方法:讽刺、对比、抑扬、突转、以 小见大,情节推动等
小说人物塑造的方法

高中语文教案: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心理描写

高中语文教案: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心理描写

高中语文教案: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心理描写一、人物形象与心理描写在小说中的重要性在小说中,人物形象与心理描写是构建故事情节和传达主题的重要手段。

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中的人物,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推理他们的行为动机。

因此,对于教学语文这门学科来说,教师需要通过教案制定,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心理描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并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分析人物形象与心理描写的方法1. 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分析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貌、性格、言行举止等方面的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找出小说中描述人物的关键细节,并从中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分析细节描写,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形象,并推理作者的写作意图。

例如,在《红楼梦》中,作者对贾宝玉的形象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

他描述了贾宝玉的仪表、品行、言辞、举止等方面的细节,如他“轻资短命,玉质脆弱,肩如削成,腰如约素”,以及他的性格特点:“骄傲自负,遇事耍小聪明,顽皮淘气,性情敏感”。

通过对这些细节描写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贾宝玉的性格特点,推断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

2. 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除了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小说中的心理描写也非常重要。

作者通过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让读者了解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心理变化。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心理描写,探讨人物的内心情感、思考方式和思想变化,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例如,在鲁迅的《药》中,他通过对主人公刘和珍内心痛苦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面对的困境和无奈。

学生可以从刘和珍内心的矛盾、纠结和挣扎中分析其思想、情感变化,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社会现象和人性的真实性。

三、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心理描写的实施步骤1. 提供小说片段或整本小说的阅读材料。

可以选择经典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他适合的文学作品。

高中语文大卫科波菲尔人物形象

高中语文大卫科波菲尔人物形象

高中语文大卫科波菲尔人物形象说起《大卫·科波菲尔》这本经典小说,里头的大卫可真是个让人又心疼又佩服的家伙。

他这一生的经历,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励志大片,让人看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感慨万千。

大卫这小子,从小就没摊上个好命。

一出生,亲妈就没了,剩下他孤零零的,跟个没娘的孩子似的。

后来呢,他被送到他姨妈家,那姨妈啊,对他那叫一个苛刻,整天板着个脸,好像谁欠她几百万似的。

大卫在她家过得那叫一个憋屈,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哪里做得不对,就挨上一顿臭骂。

不过呢,大卫这孩子有个好处,那就是心眼儿好,还特别有毅力。

就算姨妈再怎么对他不好,他也没怨恨过她,反而总是想着怎么讨好她,让她能对自己好点儿。

这心态,可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后来啊,大卫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贵人——他的继父,摩德斯通。

一开始,摩德斯通对大卫那叫一个好呀,简直就像亲爹一样。

大卫那会儿啊,心里头那叫一个美,觉得自己总算是遇到个好人了。

可谁知道,这摩德斯通啊,是个笑面虎,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没多久,他就露出了真面目,对大卫那叫一个狠啊,又是打又是骂,简直就不把大卫当人看。

大卫呢,虽然心里头苦啊,但他可没被打倒。

他想着,我得活下去,我得活出个样儿来给这些人瞧瞧。

于是,他就开始了自己艰难的奋斗之路。

他先是离开了那个家,一个人跑到外面去闯荡。

那时候啊,他啥也没有,就靠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愣是在外面闯出了一片天。

他当过学徒,干过苦力,啥活儿都干过。

虽然累得跟条狗似的,但他心里头那个乐啊,因为他知道,自己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后来啊,大卫遇到了好多好心人,他们给了他帮助,给了他温暖。

这让大卫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那就是要做个好人,要回报社会。

他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终于啊,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成为了一个有学问、有见识的人。

再回首看看大卫这一路走来,那叫一个不容易啊。

他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才换来了今天的成就。

但你看他,脸上始终挂着笑,那是一种经历过沧桑后的淡然,也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人物形象鉴赏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人物形象鉴赏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人物形象鉴赏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通常是作者用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手段,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形象特征,还承载着作者对于社会、人性、命运等问题的思考和观察。

本文将选取几个高中语文中常见的外国文学作品,对其中的人物形象进行鉴赏。

一、《简爱》中简·爱《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于1847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小说的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具有坚强意志和独立人格的女性形象,她的形象塑造了勃朗特对于女性地位、婚姻制度和个体自由的思考和观察。

简·爱生活在一个贫困而封闭的家庭中,受尽了家庭成员的冷落和虐待。

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希望和追求,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赢得了一份教师的职位。

这是简·爱独立自强的一个体现,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

简·爱是一个内心坚强而独立的女性,她对于自己的感情和婚姻有着清晰的认知和坚定的态度。

当她爱上了罗切斯特先生时,她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尊严。

她不愿意成为罗切斯特先生的情妇,因为她明白这样的妥协将会伤害自己的尊严和自由。

简·爱的形象通过对于婚姻制度的思考和批判,展现了勃朗特对于女性地位和个体自由的关注和呼吁。

二、《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于1719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人在荒岛上的生存和自救的故事。

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坚强、聪明和乐观的人物形象,他的形象塑造了笛福对于人类意志和智慧的赞美和探索。

鲁滨逊在一个航海事故中被困在了荒岛上,他面临着食物短缺、野兽猛兽的威胁和孤独寂寞的困境。

他并没有放弃希望和生活的意志,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努力,建造了一个小屋,种植了粮食,驯化了野兽,最终成功地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

鲁滨逊的形象展现了人类的意志和智慧的力量,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克服了荒岛上的种种困难,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生存和自救。

高中语文_小说阅读——分析人物形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小说阅读——分析人物形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小说阅读——分析人物形象【德育目标】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复习目标】1、了解小说人物形象题型及设问方式2、掌握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复习重难点】熟练掌握方法,规范答题。

《考纲》对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的要求是:“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考点解读】要求我们能够准确把握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学会赏析刻画人物的技巧,分析作品塑造人物的用意或作用。

预习案预习要求:认真预习以下内容,并准确记忆黑体字,课堂检查一、常见提问方式:a.作品中的×××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b.作品中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c.概括文中×××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d.请概括文中×××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高考原题呈现2014(1卷)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2014(2卷)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

〈6分)2015(1卷)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6分)2015(2卷)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2016(2卷)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2016(3卷)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2018(1卷)小说中说赵一曼“身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2018(3卷)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6分)二、精准审题:是性格特点还是形象特点。

性格特点包括人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较宽泛内容的特点,而形象特点则主要以“性格特点”为中心,还包括人的外在形象(肖像)、身份、地位、职业等内容的特点。

语文课高中小说分析与人物形象塑造

语文课高中小说分析与人物形象塑造

语文课高中小说分析与人物形象塑造教案主题:语文课高中小说分析与人物形象塑造一、引入近年来,高中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欣赏能力。

小说作为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个人情感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将以高中小说的分析与人物形象塑造为主题,通过深入解读小说内容,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小说。

二、学情分析语文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因此在提前了解学生的学情、背景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是必要的。

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习情况,我们可以合理选择适合的小说进行分析。

在本节课中,我们可以选择经典的小说作品如《红楼梦》或其他与学生素材相关的小说。

三、教学目标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2.掌握分析小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理解人物性格的表现和发展;4.通过阅读和分析小说,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1.小说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a.引导学生回顾小说的定义和特点,并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总结;b.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小说与其他文学体裁的区别和联系。

2.分析小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a.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和感知;b.提供小说文本段落,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重要元素,如对话、描写、旁白等;c.引导学生运用比喻、隐喻等修辞手法分析小说的艺术表达手段。

3.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a.以选定的小说为例,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逐步探索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b.通过讨论和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人物形象的塑造与作品主题的关系。

4.理解人物性格的表现和发展a.结合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的表露;b.通过人物性格的变化展示,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人物性格的发展。

5.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a.通过阅读和分析小说,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b.鼓励学生主动阅读更多的小说作品,提高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高中语文-小说人物形象

高中语文-小说人物形象

课后练习
衡水金卷(三)《喜壶》第8题 衡水金卷(四)《滑雪》第14题老沈”这一人物形象。
①技艺精湛,严谨细致。喜壶造型别致,配件走足程序, 镶嵌技术是拿手绝活,亲手在自家后院秘密完成。 ②恪守祖训,思想保守。五代专以做锡壶为生,绝活传 男不传女,对儿子的合理化建议听不进,生闷气。 ③心思缜密,自尊心强。担心实体店安装摄像头,暗地 里买明哥锡壶研究,到工商局报案;在实体店做锡壶不 愿被围观,私下托人买明哥锡壶,心中得意却不把原因 说给儿子。
题型三:人物形象作用

主要人物
提示:分析小说 人物的作用,要 挖掘人物形象的
说 形 象
次要人物
典型性和代表性, 把握人物性格特 征所折射出来的 社会历史的内涵,
物象
明确其对现实生 活中人们思想的
引导或警示作用。
【人物形象作用题 提问方式】
1.小说塑造××这一主要人物形象,有何意义? 2.小说中塑造××形象(物象),有何作用? 3.小说又写到了××,请分析其作用。
《衡水金卷》(《滑雪》)
14小说在刻画父亲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 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①乐观坚强,充满热情,虽然孩子脑瘫,即使 累他也能够笑着面对;②关爱孩子,为了帮助 孩子任劳任怨;内心坦诚,不对外人隐瞒孩子 的病情;③礼貌待人,请求先滑雪时表现出礼 貌态度。
题型二:塑造人物形象手法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表现人物性
格特征,如概括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 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
的言行,
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
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环境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是构建故事情节的重要元素之一。

作者通过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言行举止以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一、外貌描写在小说中,作者经常通过外貌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

外貌描写可以包括人物的身高、体态、容貌以及着装风格等。

通过细节描写,读者可以直观地了解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而对其性格及背景进行推测。

例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形象塑造得十分鲜明。

他身材清瘦,面色白净,眉目清秀,给人一种文静而不失英气的感觉。

他通常穿着丝绸衣物,举止优雅,举手投足间透露出一种贵族的气质。

通过这些外貌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贾宝玉温文尔雅、富有灵气的形象。

二、言行举止人物的言行举止是表现其性格特点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人物的对话、行为以及思考等,读者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情感、行为准则以及价值观。

以《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为例,他是一个充满挣扎与坚韧的青年。

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祥子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并通过独特的方式努力谋生。

他勇敢地面对困难,从不放弃,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感染着读者。

三、内心世界除了外貌描写和言行举止,作者还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来塑造形象。

通过人物的思想活动、情感表达以及内心矛盾等,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性格与成长过程。

以《活着》中的福贵为例,通过他的内心独白,读者得以了解他在几十年的艰苦生活中所经历的痛苦与辛酸。

福贵内心深处的坚韧与对幸福的追求,使读者对他的形象产生了深刻的感受与共鸣。

四、与其他人物的互动在小说中,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是展现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争斗、合作以及相互影响等,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到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以《格列佛游记》中的里卡多为例,他与主人公格列佛的互动关系将他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里卡多机智聪明,常常用言辞来挑战格列佛的观点,引发激动人心的辩论。

通过与格列佛的对话交锋,里卡多的形象更加鲜活,为整部小说增添了许多精彩的情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之鉴赏小说的形象命题特点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小说反映生活的重要手段。

对人物形象的鉴赏分析是高考小说阅读的重点,主要有三种形式:概括形象特点,赏析形象塑造手法,分析形象的作用。

技巧提示1.首看人物自身言行,次看别人评价,再看环境烘托和暗示。

2.评价人物不拔高,不脱离时代,不以己之观念度人思想。

3.定性分析很关键,仅凭术语最空泛,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是底线。

考察类型一概括形象特点技法归纳一、概括与分析形象的“四方向”方向一从情节方面概括情节是小说故事推进的过程,也是人物性格的展现史。

因此,抓住情节,就可以把握人物或事物形象的特征方向二从塑造方法方面概括小说形象的塑造离不开描写,通过对小说形象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尤其是对细节描写进行分析,即可概括出人物或事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方向三从他人或作者评论方面概括小说中人与人之间的谈论常常带有对他人的评价,有时作者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判。

因此,从作者的议论、评价或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就可以准确地把握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方向四从作品背景方面概括把人物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典型环境)下,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去分析,也可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特点二、概括与分析形象的“三方法”1.摘要法。

即直接从相关文段中摘录关键词。

这里所说的“关键词”,主要指作品中直接揭示人物品质、性格的形容词:是作者对人物品质、性格评价的形容词,二是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试题要求分析概括的人物的品质、性格进行评价的形容词。

2.归纳法。

即对分散的答案要点进行整理、合并。

对分散在文章中的作者的评价、其他人物的评价等不同类型的关键词句,以人物品质、性格的不同侧面为序,进行重新组合3.提炼法。

即从作品的故事叙述和人物描写中,提炼出人物的品质、性格特点等。

一是从作品的情节、所叙事件里提炼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品质,二是从人物语言、动作描写以及细节描写里提炼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品质。

【答题模板】模板一:概括形象的特征①……②……。

(分条作答)模板二:分析人物形象①概括→分析:先给出一个总的评价,即用几个关键性的词语高度概括出人物形象(性格)的特点,用“×××是……(思想性格特点)+……(身份地位)的人”的句式完成;然后在小说中找到相关依据,概括论证分析②分析→概括:先列出人物的言行举止,后概括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

【特别提醒】人物形象特点与性格特点的区别性格特点包括人物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容。

形象特点不只是鲜明的性格特征,还包括外貌、身份、地位、职业等。

考察类型二赏析形象塑造手法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描写,既能展现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还能完整展现人物与环境互相作用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的人物形象。

技法归纳赏析小说形象塑造手法的三关键1.抓取描写的内容,体会何种技巧。

比如2015浙江卷《捡烂纸的老头》中对老头的这段描写悻悻地”写其神态,“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写其动作,“跟他们寻口汤去”写其语言。

这些形象的描写表现了老头没有应战对手后的情绪缓释过程,逼真、生动。

2.熟悉描写类型,明确表达作用人物描写的技巧,可以粗略地分为直接和间接、正面和侧面。

正面直接描写有肖像、语言、神态、心理、动作等;侧面间接描写则是通过他人他物或环境来映衬、烘托,其作用各不相同。

3.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使用效果。

各种表达技巧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作用不尽相同,但都是为塑造形象服务的,分析描写技巧,要围绕形象进行。

考察类型三分析形象作用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

而小说中的人物又可分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包括物象)。

分析小说人物的作用,要挖掘其典型性,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历史的内涵,明确其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思想的引导作用。

技法归纳结合形象类型,分析形象作用1.主要人物→揭示主题小说的人物众多,其中置于中心地位,被作者着力塑造的就是小说的主要人物。

小说主要人物承担着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如《最后的常春藤叶》通过对主人公贝尔曼的塑造揭示人性之善的主题。

2次要人物陪衬人物①陪衬主要人物②贯穿全文(“我”往往是叙述人、见证人)③推动情节发展④同主要人物一起揭示凸显主旨线索人物如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中的人物形象“我”。

“我”是个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祥林嫂的一生悲惨遭遇,正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

因此,“我”既充当小说中的线索,又是整个故事的见证者。

作者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组织文字,展开情节,增强故事的真实感;通过“我”的所感,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以増强作品的感染力,深化中心思想。

3事物形象①衬托环境②反复出现,成为线索,使结构严谨③具有象征意义④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如,2014年高考全国卷Ⅱ小说阅读《鞋》中的事物形象“鞋”就是整个故事的线索。

五、小说阅读的探究考察类型一标题类探究标题对于一篇小说,是“照亮读者眼睛的灯笼”,往往会起到摄人心魄的作用。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或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

探究标题意蕴,需要关注标题本身的内容、艺术特点,还要关注标题与文本的联系,如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等。

对于标题意蕴,特别要关注表层义、深层义、象征义或比喻义等。

技法归纳小说标题的作用①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

②概括小说的主要事件。

③设置悬念,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推动、(暗示)情节的发展,衔接照应。

④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⑤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⑥寄托作者情感,揭示(突出)小说主旨,对主题的表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⑦运用双关、比喻、象征等手法。

⑧给读者带来思考,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常见标题作用探究角度1.人物(形象)类标题代表作品:《锄》(2016·全国卷D)、《会明》(2016·江苏卷)凸显人物形象;贯穿全文,起到线索作用;设置悬念,激起读者阅读兴趣;紧扣中心,突出主题;富有象征意蕴(针对物象标题而言)2.事件类标题代表作品:《战争》(2016·全国卷Ⅱ)、《溜索》(2010·江苏卷)突出主要情节;设置悬念,增强故事的可读性;起到线索作用;暗示了主题。

3.时间、地点、环境类标题代表作品:《古渡头》(2014·全国卷Ⅰ)、《晚秋》(2011江西卷)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气氛;设置悬念暗示情节发展;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呼应全文内容;突出小说的主题。

考察类型二情节类探究情节类探究题主要是探究情节结构技巧、情节安排的合理性,尤其是结尾安排的合理性。

如果题目已经给定探究的角度,就按照给定的角度分析。

如果没有给定探究角度,就可从多元角度切入,如这一情节在安排上有什么作用,或者这一情节在安排上有什么艺术特色。

技法归纳探究情节安排“五考虑”①考虑情节安排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征和发展变化的轨迹②考虑情节自身前后的关联性③考虑情节安排是否有利于表现主题④考虑情节的安排是否符合生活逻辑和艺术逻辑⑤考虑情节的安排对读者心理的感受,如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展开想象等【答题模板】1.亮出自己的见解—从文本情节上引述论据分析—一从文本主题上引述论据分析——从写作时代上引述论据分析——从文本主题上引述论据分析—从写作背景上引述论据分析。

(总一分式)2.亮出自己的见解——从文本中引述论据——围绕观点进行分解式的分析,阐明自己的见解——照应总结,强化论述的观点。

(总一分一总式)考察类型三形象类探究人物是小说阅读的中心,也是探究的重点。

人物形象类探究题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探究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人性弱点、命运成因)。

二是探究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典型性。

三是探究人物性格、命运给人的启示。

技法归纳“五角度”探究人物形象1.情节角度情节就是人物性格的成长史,探究人物应与情节密不可分。

2.人物自身角度分析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言行举止是否符合人物自身的性格逻辑。

3.主题角度主题主要是从人物形象中体现出来的,要分析人物形象对于表现主题所起的作用。

4.环境角度分析人物所处的现实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看人物和环境的关系。

5.真实角度分析探究人物塑造是否符合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是否让读者认同和产生情感共鸣。

考察类型四艺术技巧类探究探究艺术技巧往往从文本的某一艺术特色切入,要求探究其使用意图或表达效果。

这类试题的探究点不是局限在艺术的某一方面上,而是在小说艺术的整体构思和布局上,它涉及了小说艺术的方方面面,如情节线索、表现手法、人物间的相互关系、主题及其象征意蕴等。

但题干往往只要求从某一方面或某一角度来探究,因而降低了难度。

技法归纳三步骤”解答探究艺术技巧题第一步,熟悉常见题型(1)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2)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欲抑先扬、先抑后扬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3)明确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4)结构方式(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埋下伏笔、总结上点题(5)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语言精练、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第二步,把握探究要点认真审题,明确要探究的技巧是表现手法,还是构思安排,还是组材手段,还是语言特色。

第三步,明确探究思路不可架空分析艺术技巧,要立足文本,分析所要探究的艺术技巧在文中的具体应用,在此基础上总结艺术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