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文言文分类文化常识积累判断148题
2018年高考语文之国学常识200题及答案

国学常识 200题01.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 ) A 、月亮 B 、姻缘02. 王先生的 QQ 签名档最近改成了“ 庆祝弄璋之喜” ,喜事是:(C ) C 生了个男孩 D 、考试通过03.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里的“ 屠苏” 指的是:(C ) A 、苏州 C 、酒04. “ 拱手而立” 表示对长者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 ) A 、左手在外 B 、右手在外 05. 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 ) A 、忠耿正直 B 、刚愎自用06. 《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 ) A 、浑水摸鱼 B 、反戈一击 C 、笑里藏刀 D 、反客为主07. “ 床前明月光” 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 床” 指的是什么?(C ) A 、窗户 B 、卧具 C 、井上的围栏 08.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 孙行者” ,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 ) A 、胡适之 B 、周作人 C 、郁达夫 D 、唐三藏09.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 ) B 、元宵节 D 、七夕节10. 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中的“ 仞” ,一仞约相当于:(B ) A 、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 、成年人一臂的长度11. 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C )A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C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D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2.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D ) A 、隔岸观火 B 、暗度陈仓 C 、背水一战 D 、破釜沉舟 13. 《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C ) A 、乌 B 、巫 C 、肖 D 、萧14. “ 生旦净末丑” 是京剧的行当,其中“ 净” 是:(A ) A 、男角 B 、女角15. 我们常说的“ 十八般武艺” 最初指的是什么?(A ) A 、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B 、十八种武术动作 16. 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 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B ) A 、 50元 B 、 100元 C 、 200元17. 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 ) A 、戊 B 、戍 C 、戌18. 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A )A 、“ 白马非马”B 、“ 指鹿为马”19. 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C ) A 、早上 B 、中午 C 、傍晚20.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B )A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 、公生明,偏生暗21.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出自:(A ) A 、《孟子》 B 、《庄子》22. 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 欧体” 是指谁的字体?(B ) A 、欧阳修 B 、欧阳洵23. 文学史上被称作“ 小李杜” 的是杜牧和谁?(B ) A 、李贺 B 、李商隐24. “ 大禹治水” 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B ) A 、长江流域 B 、黄河流域 25. 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 ) A 、左雄右雌 B 、左雌右雄26. “ 结发” 在古时是指结婚时:(C ) A 、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C 、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27. “ 鄂尔多斯” 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C ) A 、大草原 B 、盛产羊毛的地方 C 、众多宫殿28. 《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 ) A 、玄奘 B 、鉴真29. 唐代诗人贾岛“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的诗句是:(A )A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201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附答案)

201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分类汇编2018 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颜太初杂文序司马光天下之不尚儒久矣。
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
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耶?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
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
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
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
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
不光,先王之道犹蘙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
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
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
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
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
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
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
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
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
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
自①,例为令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
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录。
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
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盖年四十余。
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大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
在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
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
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观其《望仙驿记》,则守长不事厨传矣。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专题:文学、文化常识

2018 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文学、文化知识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4 题;共 17 分)1.( 2018?天津)下边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论语》四书语录体杀身成仁逝者如斯夫B 《三国演义》章回小说以时间为序拥刘反曹三打祝家庄C《家》现代小说巴金高觉新激流三部曲D《哈姆莱特》惨剧文艺中兴莎士比亚卡西莫多A. AB. BC. CD. D2(.2018·江苏)以下诗句与所描述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所有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奉上瑶台。
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下围棋荡秋千抖空竹放风筝B.抖空竹荡秋千下围棋放风筝C.下围棋放风筝抖空竹荡秋千D.抖空竹放风筝下围棋荡秋千3.( 2018·江苏)以下对相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三国演义》中,曹操攻下徐州后,差遣张辽劝降堕入窘境中的关羽,关羽提出了“卸甲”的三个条件,这一情节突出了关羽的忠义形象。
B.《茶社》中,秦仲义说:“只有那么办,国家才能兴盛!”他说的“那么办”是指经过回收房屋、卖掉土地等门路,筹集资本来创办工厂。
C.《风波》中,七斤以前在喝醉后骂有些遗老臭味的赵七爷是“贱胎”,并在革命后很快剪掉了辫子,这表现了他是一个拥有新思想的农民。
D.《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圣地亚哥奋力捕到的大马林鱼被鲨鱼给毁了,回到港口后,男孩遗憾地对他说,此后他们俩不可以一同打鱼了。
E.《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太太的性情极好,从不向丈夫要钱,她有着天使般的温柔,她的和善和谦让反衬了葛朗台的冷淡和贪心。
4.( 2018·江苏)简答题(1)《红楼梦》“散余资贾母明大义,复世职政老沐天恩”一回中,贾母得悉府中库藏已空、寅吃卯粮的真相后,将自己多年的存储取出来,以渡难关。
请联合这一情节,剖析贾母的形象特色。
2018年高考文化常识检测30题(含答案与解析)(共53张PPT)

宗:太宗、世宗、高宗、显宗、仁宗、中宗、孝宗、英宗、穆宗、神宗和 德宗 穆宗 穆宗都是短命君主,唐穆宗、高丽穆宗、明穆宗、清穆宗同治帝无一不是 英年早逝。 神宗和德宗 这两个庙号也不是褒义,宋神宗的王安石变法不仅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反而 加剧了党争,明神宗万历的所作所为大家更是清楚了。所以,清朝也不选 神宗作为庙号。德宗其实也不是什么好的庙号,唐德宗、清德宗都是一生 遭遇离乱。
祖:太初祖、始祖、太祖、烈祖、高祖 圣祖 中国历代皇帝用“圣祖”来做庙号的仅有”唐圣祖李耳”、“大长和圣祖 郑买嗣”、“前蜀圣祖王子晋”、“北宋圣祖赵玄朗”、“清圣祖爱新觉 罗·玄烨”五人,除了郑买嗣和爱新觉罗·玄烨二人以外,其余都是死后 被后世子孙追封的。 此庙号创始于唐朝,为唐玄宗李隆基专为老子李耳所创设,后来成为历代 皇帝专门追封自己家族中有圣德的祖先,最后被游牧民族吸收,正式作为 帝王的庙号。 在中国以“圣”为庙号的皇帝,还有辽圣宗耶律隆绪和元圣宗孛儿只 斤·察合台。
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 其先人追授者。此为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的庙号。 B.袭爵指原有爵位的第一继承人(世子)承袭原有爵位,对于世子以外 的继承人一般要减等袭爵。具体制度因朝代而异。 C.刺史为古代官名,“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 官,后成为地方官职名称,相当于后代的县令。 D.车驾本指帝王所乘的车,亦用为帝王的代称。文中即是后一种含意。 《汉书·高帝纪》“车驾西都长安”中亦是如此。 【解析】“相当于后代的县令”错误。地位要高于县令。汉武帝分全国为 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 司令员。
宗:太宗、世宗、高宗、显宗、仁宗、中宗 仁宗 正统王朝中有四个仁宗,宋仁宗、元仁宗、明仁宗、清仁宗,总体说 来都是他们各自王朝中中等以上的皇帝,像元仁宗居然恢复了科举制度, 这在蒙元只有世祖时期才有过的事情。 中宗 知道中宗庙号的一般都是从唐中宗那里得来的,中宗,顾名思义就是 中兴之宗。最早起于汉朝的汉宣帝,而后正统王朝中分别是晋中宗(东晋 元帝)、唐中宗。三位中除了汉宣帝还当得起中兴之名以外,其他二位都 是尸位素餐,晋中宗是被王敦气死的;唐中宗是被老婆给灭了的。 封建王朝之所以成为封建,从意识形态上说是非常迷信的,这也是封 建礼法的一个重要内容,比如宋徽宗、宋钦宗这两个庙号不能说有什么贬 义,但是,后代没有再使用这样的庙号送给他们的先帝的。特别是明清两 代尤其严重,所以,宋明清以来,再也没有皇帝的庙号叫做中宗了。宋高 宗可以说是中兴宋朝的皇帝,但是,宋孝宗也没敢送给他中宗的庙号。康
2018高考语文真题汇编:文学、文化常识(精心整理)

2018高考语文真题汇编:文学、文化常识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董卿《中国诗词大会》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
----寄同学们一、语言文字运用(共4题;共17分)1.(2018•天津)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 AB. BC. CD. D2.(2018·江苏)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3.(2018·江苏)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三国演义》中,曹操攻陷徐州后,派遣张辽劝降陷入困境中的关羽,关羽提出了“卸甲”的三个条件,这一情节突出了关羽的忠义形象。
B.《茶馆》中,秦仲义说:“只有那么办,国家才能富强!”他说的“那么办”是指通过收回房子、卖掉土地等途径,筹集资金来开办工厂。
C.《风波》中,七斤曾经在喝醉后骂有些遗老臭味的赵七爷是“贱胎”,并在革命后很快剪掉了辫子,这体现了他是一个具有新思想的农民。
D.《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圣地亚哥奋力捕到的大马林鱼被鲨鱼给毁了,回到港口后,男孩遗憾地对他说,以后他们俩不能一起捕鱼了。
E.《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太太的性情极好,从不向丈夫要钱,她有着天使般的温柔,她的善良和忍让反衬了葛朗台的冷漠和贪婪。
4.(2018·江苏)简答题(1)《红楼梦》“散余资贾母明大义,复世职政老沐天恩”一回中,贾母得知府中库藏已空、入不敷出的实情后,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以渡难关。
请结合这一情节,分析贾母的形象特点。
(2)巴金的《家》中,梅表姐因躲避炮火再次来到高家,她在花园里看见觉新站在树下,她“嘴唇微微动一下,像要说话”,最终还是“转过身默默地走了”。
2018年高考全国18套语文试卷文言文试题汇编

2018年高考全国18套语文试卷文言文试题汇编全国卷Ⅰ三、(9分,每题3分)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8—10题。
宋均字叔庠,南阳安大家也。
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通《诗》《礼》,善论难。
至二十余,调补辰阳长。
其俗少学者而信巫鬼,均为立学校,禁止淫祀,人皆安之。
迁上蔡令,时禁人丧葬不得侈长,均曰:“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
今有不义之民,还没有循化,而遽罚过礼,非攻之先。
”竞不愿实行。
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
均曰:“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
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
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
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阱,除削课制。
”后来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
中元元年,多蝗,其飞至九江界者,辄东西散去,由是名称远近。
浚道县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众巫遂取百姓男女,岁岁改易,既而不敢嫁娶,前后守令莫敢禁。
均乃下书日:“自今此后,为山娶者皆娶巫家,勿扰良民。
”于是遂绝。
永平元年,迁东海相,在郡五年,坐法免官。
而东海吏民思均恩化,为之作歌,诣闲乞还者数个人。
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
每有驳议,多合上旨。
均尝删剪疑事,帝认为有奸,震怒。
诸尚书惊恐,皆叩首赔罪。
均顾厉色曰:“盖忠良执义,无有二心。
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
”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杜尉。
数月,出为河内太守,数化大行。
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朝夕问起居,其为民爱若此。
以疾上书乞免,帝使中黄门慰劳,固留养疾。
司徒缺,帝以均才任宰相,均流涕而辞。
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认为苛察之人,身戎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逃亡所由而作。
及在尚书,恒欲叩首争之,以时方严切,故遂不敢陈。
帝后闻其言而追悲之。
建初元年,卒于家。
8.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DA.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失:过失。
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募:招求。
C.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祠:祭祀。
2018年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编100题(含答案)

2018年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编100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
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法。
B.微服,是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口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访。
C.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
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行辈,即排行和辈分。
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
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受禅,是古代王朝更迭时,无血缘关系的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B.邑,就是封邑,君主把自己国土中的某一地方的土地奖励给某一个人。
C.总管,官名,为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军事长官或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的职称。
D.谥,在此处是大臣死后,朝廷赐予的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把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称为“中国”。
B.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在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的名义节制兵马。
C.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D.古代的官员因为年龄或别的原因辞官不做了,称“致仕”或“休致”,也指官员退休。
5.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禅位、践阼等等。
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

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2018高考语文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接下来,店铺跟你分享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一起做一做这些古代文化常识题吧。
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part1】81.(3分)A(称自己往往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8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一般对平辈或尊辈要称字。
B.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
C.礼部是六部之一,掌管典礼、科举、学校等,礼部侍郎是礼部的最高长官。
D.崩,也称做驾崩、山陵崩,是古代表示帝王或皇后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
82、C(礼部最高长官为礼部尚书)8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的一种大学,始设予汉代,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
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面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
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国于监。
B.冠,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也称弱冠,表示成年。
冠礼在宗庙L}I进行,一般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
C.进士,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之称,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D.书是对帝王的呈文,有不同的称呼,如章、奏、表、疏、封事等,封事是预防沿漏的意思,是一种秘密的奏议。
83.C(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8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郎,古代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官员的统称。
战国始有,本文中是指为为君主侍从之官。
B、迁,移动、搬换、转变之意,在古代也可指官职的变动。
C、奉钱即资助之钱,如《史记•萧相国世家》中“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的“奉钱”即是此意。
D、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疏”原意是疏通的意思,引申为对问题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文言文分类文化常识积累判断148题一、官职沿革(一)官职制度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
(√)2.我国古代常取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3.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各部长官称尚书。
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拓展] 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
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称侍中,尚书省长官称尚书令。
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副职称侍郎。
4.(2016·全国卷Ⅱ)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 5.(2016·全国卷Ⅲ)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 [拓展] “礼部”,在明代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司,分别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等事务。
6.(2015·全国卷Ⅰ)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 7.“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8.“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 [拓展] “征辟”是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
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别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下召举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称为“征辟”,为汉代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
皇帝征召的士人,多授予博士或待诏的称号,公府辟除的士人一般通称掾吏。
9.官员遇父母亡故,一般均解除官职,守丧三年,期满后起复,称为丁忧。
(√)[拓展] “丁忧”又称“丁艰”,古代指父母之丧。
古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在家守丧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以尽孝道。
10.(2017·全国卷Ⅰ)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 11.“起复”“夺情”都是指古代官员守丧期满后,被重新起用,回到原职。
(×)[拓展] “起复”是指起用了丁忧未满之人,或是降职、革职之后重被任用;“夺情”是指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仕。
明清两代,官员守孝期满而起用叫“起复”;而丁忧期间,朝廷或官府有重要政务需要守孝者回去供职的,则称“夺情”。
12.“终养”又称“归养”,是指因亲人年老或病重而辞官侍奉。
(√)13.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称“致仕”,也称“休致”。
官员年老有病,由本人提出申请,获准后致仕,国家据其职位,给予一定的赏赐。
(√)[拓展] 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形成于春秋时期,汉代承先秦,并进一步完备。
汉代丞相以下皆须致仕,称“归老”“乞骸骨”。
自魏晋以后,历代相沿。
14.(2017·全国卷Ⅲ)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 15.(2016·全国卷Ⅱ)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 [拓展] 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委婉语。
16.(2016·全国卷Ⅲ)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二)皇室官职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7.统治天下的君主、帝王均称为“皇帝”,又称为“天子”。
古人认为君主、帝王是上天的儿子,其政权是受天命建立的。
(×)[拓展] “皇帝”始于秦王嬴政。
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其臣下依据三皇之名,上尊号为秦皇。
嬴政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称为“始皇帝”。
此后,历代封建君主均称为“皇帝”,俗称皇上。
18.自秦代开始,皇帝的正室称皇后,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祖母称太皇太后,历代相沿不变。
(√)19.(2016·全国卷Ⅱ)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20.皇帝指定的皇位继承人称为“皇太子”。
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但也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
帝王之女皆称公主,始于战国。
汉代以皇帝之女称“公主”,帝之姐妹称“长公主”。
公主封地称邑,以后各代基本上都沿用汉代的这种称谓。
(√)21.(2016·全国卷Ⅰ)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 22.(2015·全国卷Ⅰ)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 [拓展]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
其他儿子不能称太子。
23.(2015·全国卷Ⅱ)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24.驸马历代专指皇帝的女婿,非实官,清代称为“额驸”。
(×)[拓展] 驸马,是驸马都尉的简称。
西汉武帝时始置,主要职责是掌管皇帝副车之马,原为皇帝的近侍官。
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才加此称号,已非实官。
(三)中央官职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25.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名称为“三公”。
但朝代不同、时期不同,三公之官名称不同,职掌也不同。
(√)[拓展] 三公,始于周朝,或以司徒、司马、司空为三公,或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秦汉称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唐宋沿用此称。
明清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已无实际职权,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誉。
26.秦代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丞相位最高,尊称为相国,通称为宰相,秉承皇帝旨意辅佐朝政;太尉掌管全国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事务。
(√)27.(2016·全国卷Ⅰ)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 28.太师,西周始置,原为高级武官,军队的最高统帅。
春秋时晋楚沿用,战国后废,汉又设置,位在太傅之上。
(√)29.司徒,春秋时负责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制定贡赋。
汉时,主管教化。
(√)30.枢密使,唐代宗时以宦官掌机密,其后掌权的宦官以枢密使的名义干预朝政,所以,至唐昭宗时开始改为士人任职。
(√)31.中书令,历代多为宦官担任,负责宣诏命。
司马迁获刑后,曾任此职。
(×)[拓展] 中书令,汉武帝始置,西汉后期改为中谒者令,魏晋为中书省的长官之一。
南北朝时期,中书令多为有文学名望的人。
至唐代,非有特殊资望者不授此官。
宋制略同。
元代中书令权位尤重,明代废除。
32.参政,唐初以参知政事为他官参与宰相事务的官职名,宋以资历较浅之官与宰相同议朝政,称为参知政事。
(√)4[拓展] 参政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均为中央最高政务长官。
宋代范仲淹、欧阳修和王安石等都曾任此职。
33.尚书,始置于战国,历代相沿,是执掌文书的官员,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地位很重要。
(√)34.侍郎,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为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 35.(2017·全国卷Ⅲ)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
(×)36.我国战国时期中央就设有监察官,称为御史,一直沿袭至清代。
主要职责是对百官进行纠察弹劾。
(√) [拓展] 西汉时建立了独立的监察机构——御史府,后改称御史台。
历代御史台的长官称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等。
明代把御史台改为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清代沿袭。
37.我国历代都有史官。
掌文史星历,兼管国家图书。
虽然名称各异,但职能大体相似。
(√)38.“补阙”原意为补救过失,在唐代属于门下省。
主要职责是对皇帝进行规谏,大事可以廷议,小事则上封奏,并举荐人员。
(×)[拓展] 唐代门下省称为“左省”,中书省为“右省”,故补阙在门下省为“左补阙”,在中书省为“右补阙”,与“拾遗”合称“遗补”。
39.“有司”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
如:“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40.(2016·全国卷Ⅰ)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 (四)地方官职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41.秦统一后,郡县制正式形成,成为后来各个朝代地方行政单位的基础。
郡的长官称郡守,由朝廷任命;郡下设县,县内以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
汉承秦制,把郡守改称“太守”。
和郡平行的还有“国”,也称“诸侯王国”,设官全仿中央。
(√)42.唐代县以上的行政单位称州或郡,长官是刺史或太守。
首都或陪都所在地的州叫府,长官叫尹或少尹。
唐初中央派官员出巡各州,监察地方行政,称为黜陟使,有权罢免或提升地方官吏。
职权和汉代的州刺史相似。
(√)43.宋代的州由中央派官员前往管理,称为“知州”,与之平行的还有府、军、监。
州、府、军、监以上的行政单位是路。
路设经略安抚司掌军权,以经略安抚使为长官。
(√)44.明清省下设道,长官是道员,称分守道、分巡道,俗称道台。
道下设府,长官称知府,掌一府之政。
府下设州,长官称知州;州下设县,长官称知县。
(√)45.知县为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仅管理一县行政,无权管理兵事。
(×)[拓展] “知”是主持的意思,唐代称佐官代理县令为知县事,宋初用京官知县事管理一县的行政,有戍兵驻县,更并管兵事。
明清沿用不改。
46.司马,西周始置,主要掌管军政和军赋。
司马常作为官员的贬降之职。
如《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47.提辖,主管军队武装、训练、督捕盗贼、维护地方治安等。
宋代州郡多设提辖兵马一官。
(√) (五)官职任免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48.“征、辟、任、除、拜、授、迁”都是指任用官员,用法相同。
(×)[拓展] “征”是皇帝特聘;“辟”是官府或高官聘用;“任”又称“保”,指高官保任其子弟为官;“除”有“除旧官,任新官”之意,就是改任;“拜”“授”是正常授官,有时是平级调任,有时是升职;“迁”指官职晋升或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