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制备

合集下载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加工方式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加工方式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加工方式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UHMWPE)是一种具有极高分子质量的聚合物材料。

由于其出色的耐磨性、化学稳定性和高强度等特点,UHMWPE在许多领域,如工程材料、生物医学和液晶显示器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结合不同的加工方式,探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制备过程和应用领域。

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制备(1)直接压制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之一是直接压制法。

该方法将预聚合物颗粒通过熔融挤出和压制的方式制备成片状或棒状材料。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相对较低的特点,但由于纤维晶核的形成过程较为困难,在晶体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2)注射成型法:注射成型法是另一种常见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备方法。

它通过将预先制备好的UHMWPE颗粒加热熔融后注射到模具中,加压冷却成型。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出复杂形状的产品,并且在成型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等参数来调节材料的性能。

(3)环状浸渍法:环状浸渍法是一种相对较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备方法。

它通过将聚合前体溶液浸入冷却液中,形成环状晶体。

然后通过复合、分离和后处理等步骤,制备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

这种方法制备的UHMWPE材料具有更高的分子量和更好的损伤耐受性,但制备过程相对复杂。

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应用领域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工程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工程材料领域具有出色的耐磨性和化学稳定性。

它可以用于制造输送设备的零部件、轴承、导轨等耐磨件,同时还可应用于船舶零部件、冶金设备和采矿行业等领域。

(2)生物医学:由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它在生物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于人工关节、骨科器械和医用缝线等方面。

其材料的低摩擦系数和高强度也使其成为人工心脏瓣膜和血管支架等重要医疗器械的理想选择。

世界上主要的11种聚乙烯PE生产技术

世界上主要的11种聚乙烯PE生产技术

世界上主要的11种聚乙烯(PE)生产技术聚乙烯(Polyethylene,PE)是一种重要的塑料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根据不同的聚合方式和反应器类型,世界上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聚乙烯生产技术。

以下是世界上主要的11种聚乙烯生产技术。

1. Ziegler-Natta 聚合法Ziegler-Natta(简称Z-N)聚合法是聚乙烯生产中最早、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利用钛(Zr, Ti)或锆钛催化剂,在适当的溶剂中,将乙烯聚合成聚乙烯。

这种方法生产的聚乙烯颗粒形状均匀且颗粒尺寸较大,适用于制备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

2. 高压聚合法高压聚合法是最早的聚乙烯生产技术之一,使用高压条件下(约1000-3000 atm)的自由基聚合反应。

该方法需要较高的压力和温度,并且仅适用于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生产。

高压聚合法生产的LDPE具有较低的结晶度和较高的熔体流动性。

3. 化学改性法化学改性法是通过在聚合过程中引入特定的单体或添加剂,改变聚乙烯的性质和特性。

例如,聚合过程中加入α-烯烃单体,可以制备出丁基聚乙烯(PBE),其具有较高的柔韧性和耐冲击性。

化学改性法可以在聚乙烯生产中实现产品特性的定制化。

4. 溶剂法溶剂法是一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其中乙烯在溶剂介质中聚合。

溶剂法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溶剂的选择实现多种聚乙烯类型的合成,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超低密度聚乙烯(ULDPE)。

溶剂法生产的聚乙烯具有较高的透明性和较低的结晶度。

5. 塑料加工挤出法塑料加工挤出法是将聚乙烯颗粒通过挤出机进行预熔和挤出形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产品。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管道、薄膜、线材等各种聚乙烯制品。

塑料加工挤出法具有生产效率高、工艺稳定等优点。

6. 压缩成型法压缩成型法是一种将聚乙烯粉末加热到熔化状态,然后在特定的模具内施加压力,使其冷却和凝固成为所需形状和尺寸的产品。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塑料片、块状制品等。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制备与应用研究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制备方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简称UHMWPE,是一种分子量高达数百万的高分子材料。

目前常用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溶液聚合法该方法通过将乙烯溶解在反应溶液中,经过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得到UHMWPE。

该方法的优点是对反应条件较为宽松,但难以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2.固态加工法该方法是将乙烯通过高压聚合法制备出UHMWPE颗粒,经过热挤压、注塑等固态加工过程制备成所需的UHMWPE制品。

该方法的优点是制品性能稳定,且能够制备超过1000万的大分子量。

3.杂化聚合法该方法是将溶液聚合法和固态加工法相结合,通过引入苯环单体等杂化剂,使聚合反应更为充分,制备出较高分子量的UHMWPE。

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应用由于UHMWPE具有极高的分子量和热稳定性,以及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因此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医疗领域UHMWPE在医疗领域中用于制备关节假体和人工心脏瓣膜等医疗器材,其高分子量和生物相容性能够满足这些器材的高要求。

2.工业领域UHMWPE在工业领域中主要应用于输送机械、轻工机械、造纸机械等设备的轴承、轮套、拉杆、齿轮等零部件中,以提高机械零件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耐疲劳性。

3.防护领域UHMWPE在防护领域应用广泛,如制备高强度的防刺防割服装、防护盾、防弹装备等,其超高的分子量和良好的力学性能能够有效保护人身安全。

4.航空航天领域UHMWPE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用于制备高速飞机的结构材料、降落伞、太空服等,其超高分子量和热稳定性能够满足极端环境下的工作要求。

5.汽车工程领域UHMWPE在汽车工程领域中用于制备制动片、导向轮、变速器齿轮等汽车零部件,以提高汽车的耐磨性、降低噪音等级、延长使用寿命。

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未来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外对UHMWPE的制备、性能以及应用等方面都深入研究,为其在更多领域中的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材料需求的提高,UHMWPE的研究方向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分子结构精细化设计为了进一步提高UHMWPE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方面的性能,需要对其分子结构进行逐步精细化设计,通过各种方法将其性能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聚乙烯的合成方法

聚乙烯的合成方法

聚乙烯的合成方法
聚乙烯的合成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
1.乙烯聚合法:
这是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合成聚乙烯的方法。

该方法是以乙烯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

催化剂可以是金属催化剂(如铁、钴、镍等)或有机催化剂(如配位催化剂)。

该方法具有反应速度快、适应性广、成本低等优点。

2.高压聚合法:
这是一种利用高压反应器进行聚合的方法。

该方法的特点是在高压(一般在1000-3000大气压)下进行反应,通过调节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等条件,可以控制聚合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分子量。

3.低温聚合法:
这是一种以低温下进行聚合反应的方法。

该方法的特点是反应温度低(一般为-70以下),可以控制聚合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分子量,适用于合成高分子量的聚乙烯。

4.离子聚合法:
这是一种利用阳离子或阴离子进行聚合反应的方法。

该方法的特点是使用特定的催化剂,通过离子反应来促进聚合反应,可以控制聚合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性质。

5.掺杂聚合法:
这是一种在聚合反应中加入掺杂物的方法。

掺杂物可以是金属催化剂、有机催化剂或其他活性物质,通过掺杂可以改变聚合反应的速率、产物的性质和分子量分布等。

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根据具体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聚乙烯的合成。

聚乙烯生产工艺流程

聚乙烯生产工艺流程

聚乙烯生产工艺流程聚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合成塑料,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电子、汽车和医疗等领域。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聚乙烯的生产工艺流程。

聚乙烯的生产过程一般采用热裂解法,即通过加热乙烯单体分子进行聚合反应。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1. 乙烯气体制备:通过石油、天然气或煤炭等原料的加热解聚,生成气态的乙烯。

乙烯是聚乙烯生产的主要原料。

2. 压缩与净化:将乙烯气体经过压缩、冷凝和净化等过程,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纯物质,提高乙烯的纯度。

3. 聚合反应:将净化后的乙烯气体送入反应器中,与聚合催化剂接触反应。

聚合催化剂通常是金属催化剂,如钯、镍等。

在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下,乙烯分子之间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乙烯链。

4. 聚合物处理:聚合反应后得到的聚乙烯物料进入聚合物处理区域,通过冷却、固化和切割等工艺,将聚乙烯物料处理成颗粒状,以便后续加工使用。

5. 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对聚乙烯颗粒进行检测,包括粒径、分子量、熔点等指标,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6. 包装与运输:将符合质量要求的聚乙烯颗粒进行包装,并通过合适的运输手段,将产品送往下游合作伙伴进行使用。

以上是聚乙烯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不同厂家和地区可能会略有差异。

此外,聚乙烯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等因素,如合理利用废热、减少废水和废气的排放等。

聚乙烯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塑料,其生产工艺流程也在不断改进和优化。

例如,近年来出现了新型催化剂和反应器设计,能够提高聚乙烯的产率和质量,并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聚乙烯生产工艺流程还将继续发展和创新。

总之,聚乙烯的生产工艺流程涉及乙烯气体制备、压缩与净化、聚合反应、聚合物处理、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以及包装与运输等环节。

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工艺,可以获得高质量的聚乙烯产品,并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聚乙烯生产工艺

聚乙烯生产工艺

聚乙烯生产工艺聚乙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塑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包装材料、电线电缆、日用品、建筑材料等领域。

聚乙烯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聚合反应、聚合物颗粒的处理和产品后处理三个过程。

以下将介绍聚乙烯的生产工艺。

首先,聚乙烯的生产通常采用高压聚合工艺。

这种工艺的原理是将乙烯与催化剂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聚合反应,生成聚乙烯。

乙烯是聚乙烯的主要原料,一般由煤矿、石油加工厂等化工企业生产。

催化剂是促进乙烯聚合反应的物质,常用的催化剂有三种:氧化铝催化剂、过渡金属催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催化剂。

在聚合反应中,乙烯分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形成高分子链状结构。

其次,聚合物颗粒的处理是聚乙烯生产的第二个步骤。

聚合物颗粒是聚合反应生成的聚乙烯分子经过冷却后形成的颗粒状物质。

这些颗粒通常被称为粒料,可用于制备聚乙烯制品。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聚乙烯颗粒进行烘干,以去除水分和挥发物。

然后,将烘干后的颗粒通过挤出机加热到熔化状态,再通过模具冷却成型,最终得到所需的聚乙烯制品。

最后,产品的后处理是聚乙烯生产的最后一个步骤。

在某些情况下,聚乙烯制品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满足特定的要求。

例如,聚乙烯薄膜可以通过涂层、印刷等工艺进行表面处理,以增强其功能性。

聚乙烯管材可以通过埋地或暴露在户外环境下进行额外的抗氧化、耐热处理,以增强其耐久性。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用途的聚乙烯制品,如聚乙烯纤维、聚乙烯泡沫等,还需要进行特殊加工工艺,以获得所需的形态和性能。

总之,聚乙烯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聚合反应、聚合物颗粒的处理和产品后处理三个步骤。

这些步骤通过控制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等参数,实现聚合反应的进行,进而得到所需的聚乙烯制品。

聚乙烯的生产工艺在近几十年间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改进,使得聚乙烯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聚乙烯合成方法及合成路线

聚乙烯合成方法及合成路线

聚乙烯合成方法及合成路线聚乙烯,也称聚乙烯乙烷,是一种热塑性树脂,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医疗、电子等领域。

聚乙烯的合成方法多样,其中以乙烯为原料进行聚合反应是最主要的一种方法。

聚乙烯合成方法1.聚合反应乙烯聚合反应是通过将乙烯气体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聚合,生成长链烃分子的过程。

常用的催化剂包括钛、锆、铬等金属化合物。

聚合反应通常在高压高温下进行,产物为聚乙烯颗粒。

2.溶液聚合溶液聚合是将乙烯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通过引入催化剂进行聚合反应。

溶液聚合适用于生产高分子量、均聚度较高的聚乙烯。

3.浆料聚合浆料聚合是将乙烯与催化剂悬浮在合适溶剂中,通过溶剂挥发将乙烯聚合成聚乙烯。

浆料聚合通常应用于生产各种规格的聚乙烯颗粒。

4.气相聚合气相聚合是将乙烯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在气相中发生聚合反应。

气相聚合适用于大规模生产聚乙烯,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聚乙烯合成路线1.传统路线传统的聚乙烯合成路线是以乙烯为原料,通过聚合反应制备聚乙烯颗粒。

该路线生产工艺成熟,产品质量稳定,是市场主流的生产方式。

2.生物可降解路线生物可降解聚乙烯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将生物原料转化为乙烯,再进行聚合反应制备具有生物可降解性质的聚乙烯。

这种路线具有环保性好的特点,逐渐受到关注。

3.再生聚乙烯路线再生聚乙烯是利用回收的废旧聚乙烯制备新的聚乙烯颗粒。

这种路线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对原生资料的依赖,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聚乙烯的合成方法和合成路线中,不断推陈出新,为聚乙烯的生产提供了多样选择,满足了不同需求和环境的要求。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聚乙烯的合成方法和合成路线会更加多元化和环保化。

1。

聚乙烯的合成与生产工艺

聚乙烯的合成与生产工艺

聚乙烯的合成与生产工艺聚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也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塑料之一。

它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医疗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聚乙烯的合成过程以及生产工艺。

聚乙烯的合成聚乙烯的主要合成方法是乙烯的聚合反应。

乙烯是一种简单的烯烃,其化学式为C2H4,结构简单,但是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聚乙烯的合成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1.高压聚合法:高压聚合是一种传统的聚乙烯生产方法。

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乙烯分子可以发生聚合反应,生成线性聚乙烯。

这种方法生产的聚乙烯具有高密度和高强度。

2.低压聚合法:低压聚合是一种新型的聚乙烯生产方法。

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在较低压力下将乙烯聚合成聚乙烯,可以控制聚合程度和分子结构,生成不同性能的聚乙烯。

3.Ziegler-Natta催化剂聚合法:Ziegler-Natta催化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乙烯聚合的催化剂,可以控制聚乙烯的分子结构和分子量分布,生产出高性能的聚乙烯。

聚乙烯的生产工艺聚乙烯的生产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乙烯的制备:乙烯可以通过石油裂解、天然气裂解或乙醇脱水等方法制备。

2.聚合反应:将制备好的乙烯引入反应釜中,在适当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存在下进行聚合反应。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高压聚合或低压聚合的方法。

3.聚合物的处理:经过聚合反应后得到的聚乙烯需要进行后续的处理,包括溶剂抽提、干燥、造粒等步骤,以获得符合要求的成品聚乙烯。

4.成品包装:经过处理的聚乙烯颗粒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袋装或装袋,以便运输和使用。

在聚乙烯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密切控制反应条件、催化剂的选择以及后续处理工艺,以确保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聚乙烯产品。

总的来说,聚乙烯的合成与生产工艺涉及多个环节,需要严格控制每个步骤,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聚乙烯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将会不断提高,为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更优质的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 1004240220毕业设计题目年产2000吨环氧树脂生产工艺设计与Aspen plus软件应用学院专业班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0-2班学生姓名李娜性别女指导教师王丽华职称讲师1.毕业设计选题论证书共 1 页2.毕业设计任务书共 5 页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共 2 页4.毕业设计进度检查表共 1 页5.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定意见共 1 页6.毕业设计评阅人评阅意见共 1 页7.毕业设计答辩记录及成绩共 1 页8.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评审意见共 1 页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选题论证书毕业设计题目年产2000吨环氧树脂生产工艺设计与Aspen plus软件应用指导教师姓名王丽华职称讲师是否新题是是否首次指导毕业设计否选题依据选题的性质是真实课题的工程设计。

难度比较大,计算部分较多,设计工作量较大,符合本科毕业设计的要求。

选题是在符合专业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运用学习的专业知识结合生产实际、科学研究、现代文化和经济建设,独立完成一整套环氧树脂生产工艺设计;选题的性质是真实课题的工程设计。

难度比较大,计算部分较多,设计工作量较大,符合本科毕业设计的要求。

设计内容及成果要求(1)工艺先进性、合理性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的论述;(2)工艺选择、比较;(3)全部工艺计算及主、辅设备选型;(4)非工艺部分的论述;(5)编写设计说明书字数不少于20000字,译外文资料中文字数在3000-5000字之间,并附外文原文;(6)完成整套工艺流程设计,绘制工艺流程图,主要设备装配图,车间平面图及厂区布置平面图。

系(教研室)意见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意见主任签字:年月日组长签字:年月日备注:(1)外聘教师在(系)教研室名称栏注明实际所在单位;(2)若本页填写不下可另加附页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年产2000吨环氧树脂生产工艺设计与Aspen plus软件应用学号:1004240220 学生姓名李娜专业班级高分子1002班学院材料指导教师(签字)职称讲师指导教师单位沈阳建筑大学设计地点丙2-404 起止日期2014 年 2 月24 日至2014 年 6 月10 日1.设计原始条件、主要技术指标与技术参数(或其它数据资料)(1)生产规模:年产2000吨;(2)企业性质:使用年限20年以上,考虑扩建;(3)产品种类:E51型环氧树脂;(4)厂址:沈阳;(5)工厂地形:平坦;(6)水文地质:无不良地质现象;(7)运输方式:铁路为主,公路为辅;(8)能源:电——厂区附近电网供给;水——厂区供给;(9)原料:双酚A;环氧氯丙烷;氢氧化钠;甲苯;2.设计内容(任务)设计一个年产2000吨环氧树脂的生产工艺。

要求进行工艺流程的确定、ASPEN原始数据的选择和确定、工艺计算、设备选型、应用ASPEN软件模拟工艺流程,主要车间工艺流程布置、工厂总平面布置、撰写说明书、绘制工艺布置图等。

3.设计工作及成果基本要求(1)文献检索,查阅与设计相关的文献资料,在此过程中了解掌握PVC工艺设计的一般过程、相关知识和行业现状,为设计打下基础。

(2)撰写开题报告,根据查阅文献所获得的信息,从目的、意义、可行性等方面撰写开题报告。

(3)外文文献翻译,根据设计的内容,查阅相关的外文文献,翻译成中文,要求注明原文出处,并附非可编辑的原文。

外文文献翻译(3000字以上)。

(4)根据任务书中要求的环氧树脂的反应参数,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输入参数,并用ASPEN软件模拟出环氧树脂冷却阶段的工艺流程。

(5)工艺流程的确定,参考目前的主流工艺流程,结合自己的设计理念,确定从原材料进场开始到成品出厂的详细工艺流程。

(6)进行物料平衡计算,根据技术参数中提供的数据,将完成设计任务所需要的各种原料的总量及在每一工艺流程的处理及存储量计算出来。

(7)热量平衡计算,根据物料平衡中计算得出的每个流程的原料处理量,对溶解釜、反应釜、蒸发器进行热量平衡计算。

(8)设备选型,根据物料平衡、热量平衡计算出的数据,对溶解釜、反应釜、蒸发器及冷凝器等设备进行选型。

(9)主要车间的工艺布置,根据计算结果,结合工艺流程,进行车间布置。

(10)全厂总平面的布置,根据主要车间的设计,同时考虑辅助车间和道路交通、防火等要求进行总平面的布置。

(11)撰写设计说明书,说明书内容包括中英文摘要(400字/词以上);绪论(本课题设计的背景及意义);相关计算(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设备选型等);工艺流程描述;技术经济分析;参考文献(要有外文文献)等内容。

(12)绘制设计图纸:根据设计结果,绘制主要车间工艺和厂区总平面图,图纸不少于8张,图号1号,手绘至少1张,其余CAD制图,要求规范、整洁。

4.时间进度安排:时间计划完成内容第一周布置设计题目,下达设计任务,下厂进行毕业实习第二周毕业实习,写实习报告第三周查找文献,收集资料,确定工艺方案第四周撰写开题报告第五周物料衡算,能量衡算第六周反应器选型与设计计第七周撰写设计说明书,学习Aspen plus及CAD软件等第八周撰写设计说明书,学习Aspen plus及3D MAX软件等第九周撰写设计说明书,学习Aspen plus及3D MAX软件等第十周画设备图第十一周手绘工艺流程图第十二周画车间布置图第十三周画厂区布置图第十四周制作厂区漫游视频第十五周应用Aspen plus软件第十六周总结整理设计说明书第十七周准备答辩,答辩5.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1]. 陈英男,刘玉兰.常用化工单元设备的设计.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 陈平,刘胜平,王德中环氧树脂及其应用[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3]. 任华,孙建中,吴斌杰,等.一种新型含萘环结构高耐热型环氧树脂的合成[J] .浙江大学学报,2007,41(5):125~126[4]. 李攀敏,钟朝位,童启明,庞祥.电子风封装用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优化[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1,30(8):48~51[5]. 张娜,谭美军,刘雷.高耐热环氧树脂研究现状[J].包装室,2010, 31(13):117~121[6]. 赵景丽,李河清.国内提高环氧树脂耐热性的研究发展[J].工程塑料应用,2005,33(8):19~20[7]. 李丽娟,王同捷,沈大理,鲍子娜.2009-2010年国外环氧树脂工业进展[J].热固性树脂,2011,26(01):49~57[8].郑亚萍,宁荣昌,陈立新.纳米材料对环氧树脂耐热性的改性研究[J].热固性树脂,2006 ,21(1):36~45[9].夏新年,徐伟箭,熊远钦,等. 含马来酰亚胺酚醛树脂在环氧改性中的应用[J].湖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7,34(4):48~51[10]. 周菊兴编.合成树脂与塑料工[M].第1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215~323[11].Munger C G.Understanding Protective Coating failures.Part1.Plant Engineering[12]. Mibu, Nobuko. 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P].CAS 305567,2005系(教研室)意见学院审批意见经论证,该毕业设计任务书人才培养方案要求。

主任(签字):经审核,下发该任务书。

主管院长(主任)(签字):(任务书下发)日期:年月日备注:系(教研室)意见填写“符合”或“不符合”;学院审批意见填写“同意”或“不同意”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名称年产2000吨环氧树脂生产工艺设计与Aspen plus软件应用学生姓名李娜学号1004240220 专业班级高分子1002班一、所选题目在其领域的发展现状、设计的目的和意义1、所选题目在高分子领域的发展现状:(1)国内发展现状:中国研制环氧树脂始于1956年,在沈阳、上海两地首先获得了成功。

1958年上海、无锡开始了工业化生产。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一些新型的脂环族环氧,到70年代末期中国已形成了从单体、树脂、辅助材料,从科研、生产到应用的完整的工业体系。

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环氧树脂,是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缩水甘油基的化合物。

(2)国外发展现状:1891年德国的Lindmann用对苯二酚和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了树脂状产物。

1909年俄国化学家Prileschajew发现用过氧化苯甲醚和烯烃反应可生成环氧化合物。

1934年Schlack用胺类化合物使含有大于一个环氧基团的化合物聚合制得了高分子聚合物,并作为德国的专利发表。

1938年后的几年间瑞士的Pierre castan及美国的S.O.Greenlee 所发表的多项专利都揭示了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经缩聚反应能制得环氧树脂;用有机多元胺类或邻苯二甲酸均可使树脂固化,并具有优良的粘接性。

这些研究成果促使了美De Voe-Raynolds公司在1947年进行了第一次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环氧树脂的制造。

不久瑞士的CIBA公司、美国的Shell公司以及De Chemical 公司都开始了环氧树脂的工业化生产及应用开发工作。

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环氧树脂在电气绝缘浇铸、防腐蚀涂料、金属的粘接等应用领域有了突破。

于是环氧树脂作为一个行业蓬勃发展起来了。

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环氧树脂是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类包含有许多类型的热固性树脂,如缩水甘油醚、缩水甘油胺、缩水甘油酯以及脂肪、脂环族环氧树脂等。

优良的电绝缘性能、物理机械性能、使用工艺的灵活性以及各种材料的粘接性能,是其他热固性塑料所不具备的。

因此它能制成复合材料、涂料、胶粘剂、浇铸料、注射成型材料与模压材料,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得到宽泛的应用。

二、设计主要内容本设计介绍了年产2000吨的环氧树脂的车间设计,从技术、工程经济、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内容主要包括:设计依据,工艺路线论证,工艺流程设计,全流程物料衡算,全流程能量衡算,工艺设备选型与计算,车间布置设计,三废处理及其综合利用,劳动组织,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工程经济,工艺细节改进设计等内容。

三、设计方案及思路1、学会工艺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包括查阅文献、选择课题、设计工艺流程、进行工艺计算、撰写设计报告等工作。

2、了解环氧树脂合成工艺技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学会工艺选择和设计、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设备计算和选型的基本方法。

4、学习Aspen Plus软件在合成工艺中冷却阶段的应用,学习3D MAX软件制作3D漫游视频。

5、培养开展化工设计的基本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化工设计的协作意识和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严谨、求实、进取、踏实的工作作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