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 光的反射与光的折射人眼球的作用
眼睛的视物原理物理

眼睛的视物原理物理眼睛是人类感知外界的一种重要器官,其视物原理物理涉及到光的传播、折射以及眼睛的结构与功能。
下面将从光的传播和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两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光的传播是眼睛视物原理的基础。
光是一种电磁波,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眼睛通过在不同介质之间的光的折射现象来聚焦光线,从而形成清晰的图像。
当光线从空气射入眼睛时,首先要经过角膜,角膜是眼球外部最前方的透明薄膜,其外曲面比内曲面更曲,因此能够使光线向内凸。
在通过角膜之后,光线会进入到虹膜和瞳孔。
虹膜是眼球中颜色的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改变瞳孔的大小来调节眼睛对光线的透过量。
瞳孔是眼球中心的一个孔,它能够收缩和扩张以控制光线的进入量。
在强光条件下,瞳孔会收缩,以减少进入眼睛的光线量;而在弱光条件下,瞳孔会扩张,以增加进入眼睛的光线量。
这样就能够保持视觉的清晰度和视野的灵活性。
光线通过瞳孔之后,会进入到晶状体。
晶状体是眼球中的一个透明结构,具有弹性,在靠近眼睛的地方形成凸面。
当眼睛对远处物体进行观察时,晶状体会变得扁平,光线会被聚焦在视网膜上。
而对于近处的物体,晶状体会变得更加圆形,光线也会被聚焦在视网膜上。
这就是眼睛对不同距离的物体进行视觉聚焦的原理,也被称为调节。
最后,经过上述过程,光线会到达视网膜。
视网膜是眼球后部壁的一层感光神经细胞层,包括锥细胞和杆细胞,它们能够将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
视网膜上有许多组成图像的像素,这些像素信息最终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并在视觉皮层中处理成我们所看到的图像。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眼睛对于颜色的感知与光的颜色相关。
光线由不同波长组成,波长越长,光线看起来就越红色;波长越短,光线看起来就越蓝色。
人眼中有三种感光细胞,分别对应红、绿和蓝三种颜色,它们的相对活跃程度决定了我们对光线颜色的感知。
综上所述,眼睛的视物原理物理涉及到光的传播和折射,以及眼睛结构和功能的相互配合。
通过角膜、虹膜和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部分的协同作用,人眼能够通过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来产生清晰的视觉图像,并将其传递到大脑中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理解。
中考复习新导引·科学专题26 光的折射 人眼球的作用

练一练 练习2(2014·永州)应用如图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 律制成的光学设备是( A ) A. 投影仪 B. 放大镜 C. 照相机 D. 潜望镜
星蓝海学习网
练一练 练习3(2014·济宁)下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 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C ) A. a B. b、d C. c D. a、b、c、d
星蓝海学习网
练一练 练习1(2015·泉州)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 示意图。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 是( B ) A. 近视眼 凸透镜 B. 近视眼 凹透镜 C. 远视眼 凸透镜 D. 远视眼 凹透镜
星蓝海学习网
练一练 练习2(2016·自贡)如图所示的透镜是 凸 透镜, 用这种透镜制作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 远视 眼。(选 填“近视”或“远视”)
到的都是倒立、 放大 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成像特
点制成了 幻灯机(投影仪、电影放映机等) (写出一
个即可)。
星蓝海学习网
练一练 (2)和其他小组交流后发现,当蜡烛在距透镜15 cm~30 cm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 cm以外处.但是,当它们把蜡烛放在C位置时,在光 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 因是像距 太大(超出了光具座的长度范围)。
星蓝海学习网
练一练
(1)小明的推测是 折射光线消失 。 (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 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 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 光斑消失 , 证实了自己的推测。 (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 现象吗?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 不会,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
星蓝海学习网
复习内容光的反射和折射眼和视觉课件

中的鱼游弋在蓝天白云之间,他做出以下的判断,其中
正确的是( D )
A. 这是光的反射现象,白云和鱼都是虚像
B. 这是光的折射现象,白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C. 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而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实像
D. 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而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虚像
25
21、如左下图所示,光线斜射到两种透明物质的界面上,
9.坐在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
的粉笔字,是因为发生了光的___漫________反射,
而在黑板某部分出现的“反光”现象是由于光线射
到这部分时发生了_____镜___ 射。
9
10、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 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
如图所示,人从侧面看去( ) B
35、下图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
矫正做法的是 [ B ]
A .②① B .③①
C .②④
D .③④
43
36、眼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
(D )
A、玻璃体 B、晶状体 C、视网膜 D、瞳孔
37、中午阳光灿烂,当你从教室内走向操场时,你的 瞳孔变化情况是Fra bibliotek(B )
A、变大 B、缩小 C、不变 D、无法判定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10
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看成平面镜?
生活中的镜子、玻璃、光亮的地板、平静
的水面等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平面镜的两个作用 成像
11
2.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所成的是 虚 像, 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 , 3)像和物的大小 相等 。
光的干涉与折射在人类眼睛中的作用解析

光的干涉与折射在人类眼睛中的作用解析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受到光的存在与作用。
而在人类视觉系统中,光的干涉与折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光的干涉与折射在人类眼睛中的作用进行解析和探讨。
一、光的干涉原理光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相遇时发生叠加的现象。
它基于光的波动性质,在不同光波之间产生干涉条纹。
这种干涉现象通过光的波长和相位差的变化来表现。
在人类眼睛中,光的干涉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现象和效应。
1. 波长差引起的颜色变化光的干涉会导致波长差,进而引起颜色的变化。
当不同波长的光叠加并产生干涉时,我们可以观察到色散效应,例如在彩虹中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光。
这种现象在人类眼睛中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色彩感觉。
2. 干涉条纹的形成当多个光线相遇并在眼睛中叠加时,根据波峰和波谷的相位差,会形成明暗交错的干涉条纹。
这种干涉现象被广泛应用于干涉仪器,例如干涉显微镜和干涉测量装置等。
通过观察和分析干涉条纹的变化,人类可以获得有关物体表面形状、薄膜厚度等信息。
二、光的折射原理光的折射是指当光在介质之间传播时,由于光速的改变而发生的方向偏转。
折射现象源于介质的光密度差异,包括平面折射、球面折射和棱镜折射等。
在人类眼睛中,光的折射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1. 眼睛的折射系统人类眼睛中的角膜和晶状体等结构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折射系统。
当光线通过眼睛折射系统时,光线会发生折射和聚焦,最终被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
这种折射过程使得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周围的物体,并获得良好的视觉感知。
2. 聚焦能力和视力问题光的折射在眼睛中起到了聚焦光线的作用。
如果折射系统发生异常,例如晶状体曲率改变或者角膜不规则等,就会导致视觉问题,如远视、近视和散光等。
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眼镜、隐形眼镜和激光手术等方式进行矫正,以使光线能够正确聚焦在视网膜上,提供良好的视觉质量。
3. 光的折射和空间感知视觉系统中的光的折射也对我们的空间感知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眼睛中的光的折射,我们能够感知到物体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信息。
初中物理眼睛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眼睛知识点总结一、视觉的原理1.1 光线的传播光线是一种电磁波,它在真空中传播时速度为3.00×10^8 m/s。
当光线遇到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这些现象是解释眼睛工作原理的基础。
1.2 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穿过另一种介质时,它会发生折射现象。
光线在折射时会按照斯涅尔定律发生偏折,这一概念对于理解眼睛的成像原理非常重要。
1.3 眼睛的成像原理人的眼睛通过晶状体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使得物体的成像能够被大脑识别。
学生需要了解晶状体的凸透镜原理,以及光线在眼睛中的传播过程。
二、眼睛的结构与功能2.1 眼睛的构造眼睛主要由角膜、晶状体、虹膜、睫状体、玻璃体等部分组成。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不同部分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它们在光的传播和成像原理中的作用。
2.2 视网膜的感光作用视网膜是眼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感光细胞,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再发送到大脑中进行图像的处理和识别。
学生需要理解视网膜的感光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2.3 调节眼睛的问题眼睛可以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率来实现对不同距离物体的成像,这一过程叫做眼睛的调焦。
学生需要了解眼睛是如何通过调节晶状体来适应不同的观察距离的。
三、视力的问题3.1 近视和远视通过学习光的折射原理,学生可以理解近视和远视是由于眼睛对光的折射能力出现问题所导致的。
他们需要了解透镜的成像原理,以及如何通过适当的调节来纠正这些视力问题。
3.2 白内障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睛疾病,它会使得晶状体变得混浊,影响视力。
学生需要了解白内障是如何影响眼睛的成像原理,并且学习如何通过手术等方式来治疗这种疾病。
四、保护眼睛的方法4.1 光污染问题在现代社会,人们不可避免地面临包括电脑、手机、电视等在内的各种光污染问题。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正确使用这些电子产品,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眼睛。
4.2 眼睛保养除了避免光污染外,眼睛的正常使用和保养也是保护视力的关键。
学生需要学会正确的用眼习惯,包括保持合理的用眼距离、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凝视屏幕等方法。
眼睛的构造与光的折射

眼睛的构造与光的折射人类的眼睛可以说是一项非常神奇的设计,它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在科学上也是一项很有趣且复杂的研究领域。
而我们平常所看到的物体是通过光的折射和照射来实现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眼睛的构造和光的折射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第一部分:眼睛的构造人眼是由很多不同的部分组成。
首先,角膜是眼睛的最外层,它具有透明和突出的形状,使得光线可以进入眼球。
接下来是瞳孔,它是眼睛的黑色中心,可通过收缩或扩张调节光线的进入量。
随着光线向内部的穿过,它们将照射到晶状体上,晶状体与瞳孔协同工作,可调整光的焦距。
最后是视网膜,视网膜是人眼内部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是通过光线的照射而产生信号的地方,可让我们看到外部的世界。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部分也是人眼非常重要的构造。
比如说玻璃体和眼球外层的硬膜和眼眶,它们共同组成了人眼的完整结构。
正是由于如此多的构造和部件,人眼才有了我们熟悉的外观和功能。
第二部分:光的折射光被折射是指光在经过不同介质时,其传播方向的变化。
其中,每个介质在传播速度上都有所不同,这使得光在进入另一个介质之前发生折射。
同时,折射还会导致光的弯曲和反向传播。
知道了光的折射,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眼睛工作原理。
当光线照射到角膜上,它们将通过角膜的透明层,并进一步穿过瞳孔。
在晶状体的帮助下,光线将被聚焦在视网膜上,就像一个放大镜一样。
第三部分:眼睛的工作原理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眼睛的构造和光线的折射。
接下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当光线通过视网膜时,视网膜的感受细胞将接收到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将通过视神经传输到大脑的视觉皮层,变成我们所看到的图像。
这整个过程只需要几毫秒的时间,这就是我们看到事物和世界的方式。
结语总的来说,人眼和光的折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能够让我们看到周围的世界。
同时,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眼睛是我们身体中最神奇的器官之一。
如果你对眼睛的工作原理和光的折射感兴趣,那么你可以通过了解更多的信息,深入探索这个主题,并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奇妙。
简述人体瞳孔对光反射及近反射的发生机制与临床检查意义。

简述人体瞳孔对光反射及近反射的发生机制与临床检查意义。
人体瞳孔是人眼中的一个重要部位,它对光线的反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
光线照射到人体的眼睛时,瞳孔会自动调节大小,以保证光线进入眼睛的数量和质
量都能够达到最佳状态。
这种自动调节大小的机制被称为“瞳孔对光反射机制”。
瞳孔对光反射机制是由视神经和脑干中的反射中枢共同控制的。
当光线照射到
眼睛时,光线会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会向脑干中的反射中枢
发送信号。
反射中枢会根据信号的强度和频率来控制瞳孔的大小,以达到最佳的光
线进入眼睛的状态。
除了对光反射的调节作用之外,人体瞳孔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对近
反射的调节作用。
近反射是指人眼在看近处物体时,瞳孔会自动缩小,以保证近处
物体的清晰度和锐度。
这种自动调节大小的机制被称为“瞳孔对近反射机制”。
瞳孔对近反射机制同样也是由视神经和脑干中的反射中枢共同控制的。
当人眼
看近处物体时,眼球的肌肉会收缩,这些肌肉会向脑干中的反射中枢发送信号。
反
射中枢会根据信号的强度和频率来控制瞳孔的大小,以达到最佳的近视状态。
在临床检查中,人体瞳孔对光反射和近反射的机制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
检查瞳孔的大小和反应,医生可以判断人体神经系统的状态和功能是否正常。
例如,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医生可以通过检查瞳孔的大小和反应来判断病情的严重
程度和治疗效果。
同时,在眼科检查中,医生也可以通过检查瞳孔的大小和反应来
判断眼部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光的反射和折射在人眼中的作用

光的反射和折射在人眼中的作用光的反射和折射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人眼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眼睛是我们感知外界信息的窗口,而光的反射和折射则直接影响着我们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认知。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光的反射和折射在人眼中的作用。
一、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遇到边界面发生改变方向的现象。
在人眼中,光的反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光的反射使我们能够看到物体。
当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一部分光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进入我们的眼睛,形成物体的像。
这样,我们才能通过眼睛看到周围的环境。
此外,光的反射还使我们能够看到物体的颜色。
物体的颜色是由于它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反射能力不同而形成的。
比如,一个红色的苹果能够吸收大部分的光,只反射红色光线,因此我们看到它是红色的。
这种光的反射和吸收的作用使我们能够区分不同物体的颜色,进而认识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
二、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密度的不同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在人眼中,光的折射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当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由于水的折射率大于空气,光线会发生折射,改变传播方向。
这使得我们看到水的位置会发生错觉,水中的物体看起来较浅或较偏离真实位置。
光的折射还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能看到物体的形状。
当光线经过一个凸透镜时,它会发生折射并聚焦在一个点上,形成物体的像。
这使得我们能够看到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进而进行深度和距离的判断。
三、光的反射与折射在人眼中的结合作用光的反射和折射在人眼中相互结合,共同影响着我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
通过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等光学元件的作用,光线经过折射进入眼内,然后反射在视网膜上,形成像。
这个过程使得我们能够通过眼睛看到清晰的图像。
同时,光的反射和折射还使我们能够感知物体的位置、形状、颜色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眼睛接收到的反射和折射的光线,我们能够判断物体的位置关系、形状特征,以及分辨物体的颜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3 单元(四)——波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与光的折射、人眼球的作用一、知识梳理1、光的反射与光的直射考点概念类型(用图形表示,便于更直观理解)定律和规律现象光的反射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到另一种物质的表面上时,光会改变传播方向,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
这就是光的反射。
辨别镜面射和漫反射:项目不同点相同点反射面光线特点镜面反射(图甲)平整光滑若入射光线平行,则反射光线。
都遵守光的。
漫反射(图乙)粗糙不平反射光线。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平面内(即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两侧(即二线分居);角等于角(即两角相等)。
始终垂直于某平面的虚线,公正无私,像个法官一样,故取名为法线。
波光粼粼、平面镜反射(镜中花)、水中倒影(水中月)、黑板反光、光的折射光从一种物质射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入射角、折射角大小比较及垂直入射情况分析: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内(三线共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的两侧(二线分居);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等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入射角;当光从水、玻璃等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入射角(当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
透过水滴、放大镜、矿泉水瓶看到字体变大,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
如:太阳(恒星)、萤火虫、水母及电灯、烛焰等。
珍珠、月亮及所有行星不是光源。
2、光的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3、什么是光线?光线是真实存在的吗?答: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
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
4、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快慢相同吗?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有多大?答:为3×108米/秒。
5、光年是时间单位吗?答: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是天文学中的单位;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
1 2 34 5例如造成黑板反光例如电影银幕需要2、人眼球的作用物体距离结构 成像位置 像的特点凸透镜 物体距离三者2倍焦距以外(即u>2f )凸透镜 光屏上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镜头胶卷上(底片上)平面镜 1、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如图,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
观察比较蜡烛和它所成的像的大小、位置关系等,可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注意事项:(1)、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2)、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透光,便于观察镜后的物体,以确定像的位置; (3)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让相同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是为了确定点燃蜡烛在玻璃板后的像的位置。
(4)、玻璃板要尽量薄一些,防止玻璃板的前后两表面各成一个蜡烛的像,不便于观察、比较; (5)、实验时,玻璃板放置要与水平面垂直;(6)、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并且要适当降低背景的明亮程度,便于寻找蜡烛的像点。
2.平面镜成像特点(1)成像特点: 、 、 的虚像,物像连线与镜面 。
(2)用途:① ;②改变光的 。
凸透镜1、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 a .实验装置如图b .注意:开始时应使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三者处于 ,并使三者正对。
物距(u ) 像的性质像距(v ) 物体与像和镜的位置应用 u >2f 2f >v >f 两侧 u =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 =2f 两侧 2f >u >f 倒立 放大 实像 v >2f 两侧 幻灯机u =f 不成像 u <f正立放大虚像同侧放大镜2、凸透镜成像规律正常眼睛晶状体和角膜视网膜上3、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及矫正类型成因矫正方法近视眼晶状体或眼球,来自远处景物的光线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
戴 (使像后移至视网膜)远视眼晶状体或眼球前后径,来自近处景物的光线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
戴 (使像前移至视网膜)二、当堂训练1.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对于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与物体大小相等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小新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 )A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 .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D .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3.嘉嘉在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的实验中,他先让一束光线EO 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此时,在纸板上会出现反射光线OF ,由此,他得出结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之后,他将纸板沿NO 向后折,发现在NOF 面上 。
你认为他之前得出的结论 (填“成立”或“不成立”。
)4.小明利用身边的器材做一个实验,实验过程中,小明把一枚硬币放在桌子上的空碗里,头部保持不动,并将桌子上的碗慢慢向远处推移,直到看不到硬币为止,然后缓慢向碗中倒水,直到又重新看到碗底的硬币。
(1)小明重新看到碗底硬币的现象是由光的 (填“反射”或“折射”)现象造成的。
这时小明看到碗底的硬币实质是硬币的 (填“实像”或“虚像”)。
(2)若用MN 表示水面,则下面四幅图中,能够合理解释该实验现象的是图 。
5.[2011台州26]如果物体离眼睛近,来自它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是发散的;如果物体远离眼睛,来自这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发散程度便会降低。
因此,我们把来自遥远物体上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视作平行,如图甲所示。
(1)我们作上述推断的前提是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是沿_______传播;(2)当物体远离眼睛时,眼球中晶状体的曲度会减小。
图乙表示物体在眼球中的不同成像情况,其中表示视觉正常的人观看远处物体的是________。
6.观察下图,我们可以得出:无论是从岸边看水下物体,还是从水中看岸上物体,最后物体的像的位置都会 。
w有经验的渔民在叉鱼时,要向看到的鱼的___方投叉,才能叉到鱼.从物理走向生活下第26题图乙 A B C来自近距离物体上某点的光线 物体远离,来自这点的光线 来自遥远物体上线某点的光线第26题图甲7.[此题需要强调平面镜成像特点,对称性]如图所示,平静的水面上有一座石桥,桥孔看上去是圆形的。
当水面上升时,看到桥孔的形状是下图中的( )8.[2011湖州12]下列民谚俗语与对应的科学知识不吻合的是()A.小小秤砣压千斤一一杠杆原理 B.镜中花,水中月一一光的折射C.酒香不怕巷子深一一分子运动 D.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一增大压强9.[2011温州10]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反射原理来解释的是()10.[2011绍兴4,小孔成像平时练习不多,重视]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 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
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11.[2011义乌5]从水面上看斜插入水中的筷子,水下部分向上弯折了。
这是()A.光的反射现象B.光的折射现象C.光的直线传播D.平面镜成像12.[2011衢州4]下列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透过树林的阳光镜中的人像倒映在湖中的桥看见海面下的冰山A B C D13.[2011衢州13]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14.[2013湖州]下列各图与图示说明相符的是A.小磁针静止时指向B.光透过均匀玻璃砖C.该滑轮组最省力绕法D. 家庭电路电灯接法15.[2011宁波22]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电视画面在观众的视网膜上成一个 ▲ (填“倒立”或“正立”)、缩小的实像。
16.[2011嘉兴25]乌镇的许多民居都依水而建,游客乘船游览别有情趣。
请你观察右图,并将下列两条科学知识填写完整。
(1)漂浮在水面上的小船受到的浮力 ▲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受到的重力。
(2)房子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 ▲ 而成的像。
17.[2012义乌28]魔术是深受同学们喜爱的节目,其中包含着许多科学原理。
图甲是某同学自制的一只魔术箱,表演时他将开口的方形空箱面展示给观众,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结果纸币“不翼而飞”。
原来魔术箱中有一块平面镜(如图乙),它与箱底的夹角为 度,使观众觉得箱子里没有东西。
观众不能看见平面镜后面的纸币是因为光具有 性质。
18. [2011•南京]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 处恰好看不到它.(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 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 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 19.[2012湖州6]如图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D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FFOA .向上飞行的足球所 受重力的示意图GB .家庭电路 的连接图火线 零线C .同名磁极周 围的磁感线NN 第13题图第16题图(第15题图)20.[2012绍兴7]图中人手持的是一枚( )A.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B.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C.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D.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21. [2012衢州4]乙同学把刚买的矿泉水随手放在科学书上,发现“学”字变大(如图),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D.平面镜成像22.[2012金华24]汽车已进入普通家庭,小明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发现,前窗玻璃大多是倾斜的,这是因为前窗玻璃倾斜时,根据▲成像特点,夜间车内乘客或其它物体所成的像在玻璃的前上方,避免干扰司机视觉;而汽车前灯安装在离地面较近的车头位置,有利于司机更好看清前方道路状况,这是因为在同一种物质中光是▲。
23.[2012嘉兴23]今年6月6日,天空再次上演了金星凌日的奇观,即从地球上看去,有一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
⑴金星凌日现象可以用▲原理来解释⑵如图为太阳及八大行星示意图。
据图分析,你认为在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还能看到▲凌日现象第26题图24.[2008台州15]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规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B.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C.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D.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25.[2013金华、丽水]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平面镜成像B.塔在水中的“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手的影子第7题图26. [2013衢州]如图所示,小柯采用透明玻璃板、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应相同B. 透明玻璃板摆放应该与纸面垂直C.若把光屏放在B位置,蜡烛的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D.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观察效果更好27.[2013温州]钻石是一类金刚石,其璀璨夺目的效果离不开切割加工技术.下图乙是不同加工方式所得的钻石样品及其检验的光路示意图.在相同光照条件下,从正面观察,哪种钻石样品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