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论文
公路工程热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论文(13篇)

公路工程热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论文(13篇)篇1:公路工程热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论文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材料准备1.1沥青材料根据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情况及路面类型等,选取沥青路面沥青标号。
同时应根据品种、标号分开存储沥青材料,其存储不能长期放置于自然温度下,要求在储罐内沥青存储温度必须控制在130~170℃之间,并直立堆放桶装沥青,随后将苫布覆盖其上。
1.2集料粗集料。
碎石、筛选砾石、破碎砾石等为沥青层选取的粗集料类型,高等级公路通常情况下不选用砾石、矿渣进行施工。
清洁、干燥及表面粗糙为粗集料选取的要求,如集料受热易出现变质情况时,则可检验通过拌和机烘干后的集料。
选取50毫米以上粒径的破碎砾石作为施工材料,其砾石含泥量必须控制在1%以下。
细集料。
天然砂、机制砂及石屑等为沥青路面的细集料。
清洁、干燥、无风化与杂质为沥青路面细集料的选择标准,同时还要必须确保其颗粒级配符合施工规定。
0.075mm以下含量的天然砂为细集料的清洁程度指标,以砂当量表示石屑、机制砂。
1.3填料选取石灰岩、岩浆岩内的强基性岩石等石料磨制的矿粉作为沥青路面选取的矿粉,并清除原石料内的泥土杂质,确保其干燥性与清洁性。
作为填料的应用时,粉煤灰用量必须控制在1/2以下,粉煤灰烧失量控制在12%以下。
混合矿粉后其塑性指数必须控制在4%以下,其他质量规定等同于矿粉。
通常情况下不会选取粉煤灰作为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填料。
1.4纤维稳定剂木质素纤维、矿物纤维等为沥青混凝土内纤维稳定剂的掺加材料,其中木质素纤维质量技术要求。
篇2:公路工程热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论文公路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不仅转变我国交通运输结构,更推动了经济建设发展,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热拌沥青路面施工作为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形式,其优点为平整度良好、行车舒适等,基于此,在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与推广。
为此,施工单位必须重视热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的.应用,规范施工流程,提升公路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浅论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论文

浅论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论文公路对于社会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了公路,那么社会的经济将会无法流通,这就严重的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开展,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对应于公路的建立十分的重要。
但是,在我国公路施工建立中,公路的质量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我们在进行公路施工建立的时候,一定先要从公路的基层施工做起,只有保证了基层施工技术的质量,才能有效的提高公路的强度和稳定性。
1.1在进行公路建立施工的时候,对于垫层质量的控制十分的重要,它的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着整个公路施工工程的质量。
因此,我们在进行路面垫层材料的选择时,一定要选择质量优异的垫层材料,,而级配砂砾就是我们公路施工中最好的选择。
不过除了对施工材料要进行严格要求以外,我们还要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进行一定的要求,要求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施工标准对其道路工程进行施工。
由此可见,我们在进行路面垫层施工的时候,必须要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路面垫层的质量,从而用于公路施工。
1.2在进行路面垫层施工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个方面:路槽的碾压、摊平、整形晒水碾压和垫层的养护。
由此看来,路面垫层的压实工作是垫层施工的主要内容,这主要是因为进行路面垫层施工的材料主要是由级配砂砾组成的,而这种材料在没压实成形时,是比拟松散的,这会对公路和车辆行驶平安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进行路面垫层施工的时候一定要将其进行压实。
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禁止车辆通行,这主要是由于当车辆在未成形的路面垫层中行驶的时候,将会对垫层造成严重的破坏,从而使得工期延长。
1.3我们在进行路基施工的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又很多,但是由于这些方法在不同的施工路段中使用,才能产生特定的效果。
所以,我们在进行路基施工的时候一定要严格的进行选取。
1.4目前在公路施工的时候我们常用到的施工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路拌法,另一种是厂拌法。
这两种分别用于道路施工的不同位置,路拌法主要是用于公路施工的下层,主要是为了保证工程的平整性和稳定性,而厂拌法主要用于道路施工的上了,主要是为了增强道路的强度,以便于进行高负荷承载。
沥青路面论文施工技术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施工技术论文: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探讨摘要:随着当前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公路建设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
由于沥青路面具有坚实性好、耐久性强、防渗性好以及能很好抗低温开裂等特点,为此,在我国公路的建设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成为了现代公路建设的一种主要施工工艺方式,其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由于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公路施工的质量。
为此,在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把握好施工技术,注意质量控制,尽可能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技术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1 对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及合同规定要熟悉了解。
相关技术人员和项目经理部主要负责人在施工准备时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熟悉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及合同规定,并进行详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对项目规模要有所掌握,同时将沥青混凝土的数量准确的计算出来,为施工计划的科学制定奠定基础。
1.2 人员配置。
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连续性较强,且每个施工工序较为紧密,为此,在配置人员时要实行双班制,尤其在比较关键施工环节上,更要由责任心强、技术较好的人员进行施工。
1.3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这项工作由工地试验室负责完成,由工地试验室准备原材料,送到业主指定的专业试验室去做。
这项工作要尽量提前,最好能在贮备原材料前完成。
因为有了配合比,就可以准确的确定材料的各种规格及数量。
1.4 拌和场设置。
在设置拌和场时需要对场地位置加以充分考虑,要考虑运输上的经济合理性,场地要尽可能的宽敞、平整,同时不会影响到周围的环境及居民,不会受到洪水的侵扰。
此外,还要注意在进场内的运输道路要平整并便于运输。
1.5 材料的准备。
沥青路面质量的好坏还会深受材料的质量优劣的影响。
为此,要重视对材料的管理,材料在采购时要随机进行抽检,选用物理力学指标达到技术标准要求的材料,且材料的数量要准备充足,这样才不至于对工期及路面铺筑的质量造成影响。
1.6 设备的安装调试。
所选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也会影响到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质量及产量,为此,要注意拌和设备的正常运行,要能满足工作的连续性要求以及工期的要求。
公路工程路面施工的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公路工程路面施工的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公路工程路面施工的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摘要: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下,公路事业随之取得显著进步,当公路工程进行路面施工时,应用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不仅可以提升路面施工质量,而且还能为公路工程的后期投入使用奠定基础,使其成为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主要施工技术。
对此,文章首先对沥青混凝土公路路面的施工准备进行分析,然后对其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具体阐述,最后研究加强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措施,确保公路工程整体质量得以提升。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0引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使公路工程成为当前的基础建设之一,在进行公路工程的建设时,施工技术整体水平情况与工程质量存在直接联系,因此,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严格按照相应规范标准进行,认真做好各环节的有效控制,防止出现任何质量问题,保证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满足合格水平。
由此可见,在公路工程进行路面施工时,加大对沥青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力度,对新技术和新工艺进行合理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工程整体施工效率。
1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准备在我国公路事业稳定发展的背景下,当进行公路工程的施工时,沥青混凝土路面逐渐成为其主要构成部分,施工技术水平更是关系到公路整体质量,因此,为了提升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要求施工企业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以促进公路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提高公路施工质量。
在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建设初期,其施工准备具体包括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时,对其配合比的设计,通常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即目标、生产、已经生产等几个阶段,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求,对其施工材料进行配合比的制定,确保材料具有较高的质量标准。
第二,检测试验。
一般情况下,在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检测试验时,其试验段是以150m长度为准,通过试验段的相关操作,以便获取有效数据,例如:混合料的初压与复压、终压温度等;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摊铺速度和系数等相应设定,确保各项验证均满足生产标准,能为更好的施工奠定基础。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论文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论文摘要:加强对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代化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控应改变传统的单一的事后质控思想,做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全过程控制。
不断提高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水平,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安全合格。
做好早期破坏的预防工作,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过程控制,促进我国沥青公路工程的长期发展,造福人类。
一、国内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现状公路工程的质量控制是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的,因为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最终质量,并对项目的使用价值具有现实的深刻影响。
因此,备受相关技术管理人员的关注。
施工质量控制具有鲜明的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特点,通常分以下三种基本方式。
一是事前控制,也就是工程正式施工前所开展的质量控制。
二是事中控制,也就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所开展的质量控制。
三是事后控制,也就是对不同施工阶段的项目产品所展开的质量控制。
根据国内关于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现行技术标准来分,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一般分为施工准备阶段、正式施工阶段、竣工阶段等三个控制阶段。
在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严控原材料和相关制品的质量,同时确定科学精确的工艺参数和材料组成参数。
在正式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为严格执行法律规定的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标准,不定期抽查和验收材料与制品的实际性能,确保施工质量合格。
二、沥青路面质量控制施工技术过程在控制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过程中,常用方法为按照不同的指标建立独立的控制图。
并在施工的过程中,根据进程把相关的检测数据一一绘入控制图以开展异常判断。
如果过程没有异常,则说明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如果过程发生异常,那么必须及时全面分析并提出改进意义。
三、结合工程实践探讨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策略1.工程实践某公路属于三级公路,在近期修建,全长21900m。
设计的行车道路面宽是6.0m,机非混行,采用6cm厚AC-16C沥青混凝土路面层。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研究论文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研究论文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研究论文1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应用条件就地热再生技术是利用表面加热、翻松铣刨旧沥青路面,并将相应量的骨料、沥青及再生剂等添加到旧沥青内,通过移动式现场拌和设备进行加热拌和,热铺成为新的沥青路面面层。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维护改造施工中,如选用就地热再生技术,必须确保沥青路面厚度在75毫米以上。
当50毫米为沥青路面处理厚度(沥青面层在75毫米以下)时,在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应用中下卧沥青路面少量基层结构将产生翻松现象,在拌和、摊铺施工中将增加施工的难度。
在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维护改造前期,应认真分析路面损坏程度,在进行损坏类型、程度等相关信息的确定。
在沥青路面维护中,就地热再生技术具有局限性,无法修复所有沥青路面。
在确定损坏程度后,可根据旧路面实际情况,进行与之相适应施工工艺的选择,表面再生、复拌与重铺为就地热再生技术的主要工序,为提升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施工要求进行有效施工,才能推动公路工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路面结构承载能力评价为确保施工质量,必须将沥青路面厚度控制在75毫米以上,才能使用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
如旧路面结构承载力需补强时,可选用一般道路设计方式进行补强厚度的确定,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大规范结构失效情况的出现。
如旧路面结构承载力能够对预期交通量进行满足,可选用以下3种方式进行施工:(1)所需再生厚度在20毫米以下的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可选用重铺、表面再生等方式进行施工,并处理薄热拌沥青混合料加铺层。
(2)如再生厚度在20到50毫米范围内时,可选用重铺方式,必要时则可选用表面再生与复拌方式进行施工,并与薄热拌沥青混合料加铺层相结合共同运用。
(3)如再生厚度在50毫米以上时,可选用复合维护、分期维护及热拌沥青混合料加铺层等方式进行施工。
(二)旧路面材料性能分析(1)芯样测试可选用表干法、水重法等进行试验,以此对旧路面材料的毛体积密度进行确定,并为配合比设计的确定提供可靠的保障。
公路施工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论文.doc

公路施工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沥青路面在公路路面当中是一种高级路面,被广泛的应用,但我国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容易出现一些早期破坏问题,严重影响人们对沥青路面的印象。
基于这种背景,本文研究了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期望沥青路面施工能够更加科学、标准,以便提高沥青路面质量。
1.1准备沥青路面施工前的准备包括很多方面。
其中最为重要的在于材料,放线次之,机具人员的准备等细节第三。
首先,材料。
一般沥青路面常用材料主要包括沥青材料、粗细集料、填料等。
施工前施工单位选定材料场地固定存在材料,必须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材料送到实验窒检验。
尤其是上述列举的几种材料,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验,合格前方能进行配合比设计。
其次,放线。
开工前工程承包方提交测量放样报告,应包括道路中线、边线、标高、宽度、外表平整状况。
基层恢复中线,在直线段内,每10到20m设桩,弯曲段每10m设桩。
两侧路肩边沿标示里程,对变坡点、调控点做出明确标示,并用石灰标示摊铺机行进路线,监理组织施工方进入现场复检,并路缘石上标注虚铺厚度标高,一般间隔10到20m,路口或转弯处应每5m设一个点。
第三,其他细节。
如机具必须按照工程特点进行选择,保证施工效率和质量。
施工前要做好维护保养,确保机具始终安康。
对进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平安交底,做好班前培训。
准备测温计或是红外线测温仪、3米直尺,所有路面井调整完毕,并用钢板覆盖好等。
1.2拌合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是沥青路面施工当中十分关键的环节,应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拌合。
拌合前需要检查相关机具,确保处于正常状态,控制材料用量,控制好加热设备。
拌合时间40s,干拌5s,湿拌35s。
施工前就需要准备好足够的沥青混合料,用运输车辆以及储料罐进行储藏,方便后续摊铺作业。
要注意提前存放在运输车中的混合料需要具备保温措施,应用保温蓬布。
如果出现超温料那么需要废弃,要始终保持混合料温度在允许范围内。
1.3运输运输环节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运输车辆,考虑摊铺速度以及拌合能力,配置合理的车辆数量,保证摊铺作业的顺利进行。
路面施工技术论文(2)

路面施工技术论文(2)路面施工技术论文篇二浅析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公路也有了很大发展,并且对公路行车安全、舒适性及行车速度等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对公路工程路面的施工技术及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公路工程就要不断加强施工技术提高及质量控制,以确保公路工程质量能够符合相关要求。
本文深入研究分析了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并对沥青路面原材料的选用、质量要求、混合料拌制及铺筑等施工技术方面进行探讨,为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公路路面由垫层、底基层、基层、面层等构成,通过在公路路基上采用不同的材料或混合料铺筑而成,是公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汽车的行驶提供道路平台,并确保了汽车行驶的安全性以及乘客的舒适性。
公路路面的使用性容易受到行车荷载和天气因素的破坏,因此为加强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必须提高和控制施工技术,充分发挥出沥青路面特有的优势。
沥青路面具有质量高、耐久性好的特点,其所使用的沥青材料矿料间粘结力强,加强了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得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公路建设[1]。
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原材料的选用公路沥青路面原材料必须根据公路所处地地质、气候特点和对材料性能的要求选用,并且在充分考虑车辆荷载、交通量增加等因素对路面影响的基础上,选用质量优的路用原材料。
路用原材料主要包括沥青、集料、填料等,选择时必须谨慎。
(1)沥青材料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当地气候和沥青温度、疲劳特性及混合料类型等各种因素,即使在混合料中沥青材料只占小部分,但合适的沥青材料有利于加强混合料的弹性和粘结性。
(2)集料是岩石破碎后的碎石材料,可根据其粒径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两种,占据沥青混合料的大部分,对其路用性能具有关键性作用。
为加强粗集料在混合料中的骨架作用,应选择干燥、无杂质且无风化的碎石,以保证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
为了使细集料可以在混合料中有效的镶嵌、挤压并减少空隙,应采用可满足吸水率、粘附性和坚固性设计要求的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析
摘要:沥青路面是目前我国公路建设中比较常用的结构形式,其具有表面平整、耐磨、行车舒适、噪音低等优点,因此沥青路面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且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是一个工序非常繁杂、工艺要求非常高的施工过程,进而确保公路沥青路面的综合使用性能。
关键词:公路沥青;施工;特点;问题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公路沥青路面的特点
我国公路交通建设不断快速发展,作为公路路面,既要具有一定的平整度、强度、粗糙度,还要兼顾低温抗烈性、高温稳定性、抗滑性、水稳定性、永久性等要求。
为满足公路日趋增长的交通量、高车速、渠化交通、轴载重型化要求,大量的公路路面建筑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也应运而生,目前,公路沥青路面是我国公路建设最重要的一种主要形式。
公路沥青路面具有以下特点:(1)公路沥青路面的表面平整、无接缝、坚实;(2)公路沥青路面有较好的耐久性,行车舒适;(3)公路沥青路面具有很好的的力学性能;(4)公路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防渗、抗高温变形、抗滑、耐疲劳、抗低温开裂等能力;(5)公路沥青路面的耐磨、施工期短、噪声低、养护维修简单。
为了公路沥青路面结构的平整度更高、抗滑性更好、稳定性更强、更耐久,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指标,有助于降低施工成本、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2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技术因素问题分析
2.1 沥青混合料路面压实问题。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压工序是决定沥青路面质量最关键的工序,也是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
根据以往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经验,许多公路沥青路面的路面缺陷、沥青路面的平整度不高、沥青路面的疲劳破坏、高温车辙、低温剥落、平面裂纹等现象,都与沥青路面压实工序密切相关。
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要公路沥青路面压实度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压实不好,无论配合比设计得多好,还是会产生车辙。
公路沥青混合料要在公路开放交通前达到稳定的状态,对沥青混凝土材料的压实,不能指望通车后车辆对路面的碾压,这与沥青表处的贯入式完全不同。
所以,公路沥青路面混凝土压实度是公路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公路沥青路面施工重要的质量技术指标。
2.2 公路沥青混合料离析问题。
公路沥青路面的主要用材就是沥青材料,是沥青材料具有很多的性能优势,但也有一些不足,导致公路沥青路面出现问题,比如:公路路面因沥青的老化而引起公路路面表层产生松散,导致公路路面破坏;公路沥青路面的温度稳定性差,当夏季高温时,沥青容易软化,导致公路路面易产生波浪和车辙等现象,当冬季低温时,沥青容易脆裂,经过车辆的重复荷载作用,导致公路路面产生裂缝。
所以,在生产公路沥青混合料,如果搅拌器的拌合时间不规范,没有严格按照工况条件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搅拌,就会产生温度离析和混合材料离析;在运输和摊铺机送料器的送料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大骨料的集中,比如:公路沥青混
合料在从贮料罐往运输车里传输过程中,因道路的不平整和高度等原因,都有可能导致大骨料滚落到车厢附近从而造成大骨料集中。
2.3 公路沥青路面厚度问题。
根据有关规范规定,一级公路面层和高速公路面层的总厚度极值10ram、代表值8ram,就目前的公路施工水平是很难达到这一质量标准是的。
目前我国公路沥青路面的基层大都采用的是二灰碎石半刚性基层,并且也没先进的公路施工工艺,公路的平整度也很难达到要求,厚薄不均匀。
一旦成型刚度大,就难以控制油面的厚薄,从公路现场的取芯情况来看,差异非常大,甚至有的公路沥青路面的厚度被评定为不合格。
所以,公路沥青路面的厚度也是公路施工施工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今后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进一步改进公路施工工艺,确保公路路面基层的平整度,提高公路沥青油面层厚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同时,在公路施工过程中,不能太注重经济效益,从而有意识的降低沥青路面厚度系数,要确保公路沥青路面厚度达到设计要求。
2.4 公路沥青路面摊铺问题。
公路沥青路面摊铺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沥青混合料摊铺的平整度:当高温沥青混合料卸料时,摊铺机和自卸车很容易发生碰撞,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摊铺的平整度。
摊铺沥青混合料时本应该保持连续,摊铺机受摊铺机待料的影响,不能保持连续作业,所以就不能配足和摊铺能力相符合的混合料,造成摊铺机的停机,再次启动摊铺机时铺层则会出现波状起伏,从而影响路面的平整度。
基层平整度也会影响沥青面层的
平整度,如果基层的标高不准或者平整度不好,就会导致使油面摊铺厚度不均匀,经过碾压后公路表面就会出现不平整;(2)沥青混合料摊铺的速度:在摊铺沥青混合料的时候,应保持缓慢均匀的摊铺速度,并且摊铺速度一般应控制在2~4m/min,具体要根据供料情况,同时要以不停机为原则。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速度是非常不恒定的,由于摊铺层的初始密度不均匀,从而导致沥青混合料经碾压后因局部厚度的变化而影响整体的平整度。
3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非技术因素问题分析
3.1 自然因素引起的问题。
公路沥青路面使用的沥青因其化学物理性质决定了其始终会受到气候、温度的影响。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基本都是露天操作,并且不分季节性,公路施工现场也非常开阔,从而更容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
气候温度会对公路沥青路面的耐久性造成影响,因为沥青分子由于热能而加速运动,沥青的施工加热不但会引起轻质油分挥发,而且会加速沥青的化学反应,造成沥青的技术性能降低;当公路沥青路面的温度降低时,沥青的粘滞度增高,从而强度也增大,并且强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有的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
气温下降,公路路面结构就会产生温度梯度,在路面面层产生拉应力,如果拉应力超过了沥青混凝土强度,路面面层就会开裂。
沥青材料结构比较复杂,它主要由一些高分子碳氢化合物的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
此外,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和沥青路面的透水性密切相关,从公路沥青路面耐久性的角度考虑,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越大越不耐久。
3.2 公路工程建设管理问题。
受经济利益的影响,许多施工单位往往只注重自身的经济利益,忽视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
所以,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健全并行之有效的工程管理机制。
在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一切行为都进行动态管理,不但可以让公路施工单位实行按实际完成合格量进行支付,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工程监理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
让所有人员做到各司其职,各司其能,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确保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顺利完成工程建设。
结束语:公路沥青路面虽然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还是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公路不同的结构层、不同的材料,采取不同的施工方式,确保公路沥青路面质量。
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公路的使用寿命,在施工中必须加强公路路面施工质量管理,确保公路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平整度,从而促进我国公路交通建设事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宜圣.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施工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0(9):198,232.
[2]徐富国.浅谈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4):280- 280.
[3]张士军.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影响施工的技术因素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1(22):157- 157.
[4]张伟.沥青路面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探析[j].华
章,2011(7):278- 278.
[5]郭雨佶.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离析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外公路,2003,23(1):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