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绘制

合集下载

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等高线的绘制方法等高线是地形图上表示地形地貌特征的重要记号,它是根据特定的高程范围,在指定区域内沿着特定的高程过程画出的曲线图。

它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某一高程等级的地形形态状况,被称为地形图上的“表情符号”。

等高线的绘制也是地形图制作的重要环节,一般通过计算机来生成等高线。

具体的绘制方法如下:(一)数据准备。

首先要准备必要的原始数据,一般是测量得到的地形高程数据,或者是测量得到的数据表,以及制图的相关参数。

(二)绘图参数的确定。

首先要确定制图的高程范围,即所要表示的高程范围,制图时一般以递增的方式来表示,如200m, 300m,400m…等。

同时,需要确定地形等高线的技术参数,比如等高线步长和间断步长等。

(三)数据插值。

在此阶段,将原始数据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插值处理,以实现数据之间的线性插补,使原始数据变成足够多的数据点,从而实现更加准确的等高线绘制。

(四)分区等高线的绘制。

在插值处理之后,基于预先确定的绘图参数,开始将数据点拟合成相应的等高线条,以完成等高线的绘制。

(五)等高线平滑处理和缩放处理。

有时画出的等高线会弯曲过于曲折,这时就需要进行等高线平滑处理,使其更加平整,以及缩放处理,让图上所表示的形状可以更清楚。

(六)修正结果。

完成绘图之后,可以根据原始地形图和绘制结果,检查识别出的等高线是否符合实际的地形状况,若发现出入,则需要进行细微的修正,并调整技术参数,直到最终 achieve desired results 。

等高线的绘制是数字地形图制图的重要环节,若想拟出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等高线,除了正确的数据准备和确定制图参数之外,还需要综合考虑插值、等高线绘制、平滑处理等,以及结果的检查和修正等环节,以确保绘制精度。

如何进行地形测量和等高线绘制

如何进行地形测量和等高线绘制

如何进行地形测量和等高线绘制测量地形和绘制等高线是地理学和地图制作中常用的技术。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农业和环境保护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进行地形测量和等高线绘制,以及相关的工具和技术。

一、地形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地形测量是通过测量对象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位置,获得地面表面高程信息的过程。

有许多方法可以用于地形测量,其中最常用的包括全站仪法、GPS法和激光测距法。

全站仪法是一种精确测量地面高程的方法。

它通过测量目标点和测量设备之间的水平和垂直角度,以及测量设备与目标点之间的斜距,计算出目标点的坐标和高程信息。

GPS法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地面高程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接收卫星发出的信号,确定测量设备的位置,进而计算出目标点的坐标和高程信息。

激光测距法是使用激光设备测量地面高程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测量激光束的反射时间和角度,计算出目标点的坐标和高程信息。

以上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实际情况和需求。

在实际测量中,通常会结合使用多种方法,以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

二、地形测量的工具和仪器地形测量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工具和仪器,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地形测量工具和仪器包括全站仪、GPS接收器、激光测距仪、水准仪、三脚架等。

全站仪是地形测量中最常用的仪器之一,它可以同时测量目标点的水平角度、垂直角度和斜距,从而计算出目标点的坐标和高程信息。

GPS接收器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地形测量的关键设备。

它可以接收卫星发出的信号,确定测量设备的位置,并计算出目标点的坐标和高程信息。

激光测距仪是使用激光束进行地形测量的工具。

它可以发射激光束并测量激光束的反射时间和角度,从而计算出目标点的坐标和高程信息。

水准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面高程的仪器。

它根据水平面的原理,测量目标点和水准仪之间的高差,从而得到目标点的高程信息。

三、等高线绘制的基本步骤和技巧等高线是地图上标示地形高程的一种常用方式。

如何进行地形图和等高线的绘制

如何进行地形图和等高线的绘制

如何进行地形图和等高线的绘制地形图和等高线是地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能够直观地显示出地球表面的地理特征和地势变化。

绘制地形图和等高线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分析地形,为地质勘探、建筑设计、区域规划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地形图和等高线绘制的基本方法和要点。

地形图是以等高线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地理图,能够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示地面高度和特征。

绘制地形图的第一步是收集地形数据。

可以从航空遥感、卫星影像、地面测量等多种途径获取地形数据。

其中,航空遥感和卫星影像是常用的获取大范围地形数据的方法,而地面测量则适合小范围和高精度的地形数据获取。

在收集地形数据时,需要注意数据的来源和准确性,以保证绘制出的地形图具有科学可信的基础。

收集到地形数据后,下一步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首先要进行地形数据的编辑和筛选,去除异常和错误数据,保留有效和可靠的地形数据。

然后,需要对地形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产生可用于绘制地形图的数据。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可以包括等高线提取、地形参数计算、地势分级等。

等高线提取是指根据一定的算法和阈值将地形数据中的等高线特征提取出来,形成等高线数据。

地形参数计算是指通过对地形数据进行统计和计算,得到地形特征的定量指标,如平均高程、坡度、坡向等。

地势分级是将地形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或区域,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描述地形特征。

有了经过处理和分析的地形数据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地形图的绘制了。

绘制地形图的主要方法是等高线绘制和着色绘制。

等高线绘制是地形图的核心,通过连接等高线点,形成密集或稀疏的等高线线条,反映出地面高程变化的规律和特征。

在等高线绘制中,要注意等高线的间距和间隔,以及等高线的分级和标注。

等高线的间距和间隔决定了等高线的稀疏程度和分布密度,一般情况下,地形陡峭的区域等高线的间距和间隔可以适当缩小,以便更好地显示地形变化。

等高线的分级和标注主要是为了方便地理解和测量地形,可以根据地形的变化特点和要求,划分适当的等高线等级和标注形式。

等高线的绘制

等高线的绘制

等高线的绘制在地形图中,等高线是表示地貌起伏的一种重要手段。

常规的平板测图,等高线是由手工描绘的,等高线可以描绘得比较圆滑但精度稍低。

在数字化自动成图系统中,等高线是由计算机自动勾绘,生成的等高线精度相当高。

等高线的绘制步骤:1、展高程点:单击绘图处理菜单下展高程点,选择数据文件,然后根据命令提示区:注记高程点的距离,直接回车表示不对高程点注记进行取舍,若采集的高程点太密,可输入点间距进行取舍。

2、建立DTM:单击等高线菜单下的建立DTM,根据对话框提示建立DTM 的方式可以由数据文件生成,还可以由图面高程点生成。

注:建模过程考虑陡坎,则在生成等高线时就会自动处理,建模过程考虑地性线,则应记录外业测量时哪些点是地性点,先用地性线连起来。

3、修改三角网a、删除三角形:如果在某局部内没有等高线通过的,则可将其局部内相关的三角形删除。

删除三角形的操作方法是:先将要删除三角形的地方局部放大,再选择“等高线”下拉菜单的“删除三角形”项,命令区提示选择对象:这时便可选择要删除的三角形,如果误删,可用“U”命令将误删的三角形恢复。

b. 过滤三角形:可根据用户需要输入符合三角形中最小角的度数或三角形中最大边长最多大于最小边长的倍数等条件的三角形。

如果出现CASS7.0在建立三角网后点无法绘制等高线,可过滤掉部分形状特殊的三角形。

另外,如果生成的等高线不光滑,也可以用此功能将不符合要求的三角形过滤掉再生成等高线。

c. 增加三角形:如果要增加三角形时,可选择“等高线”菜单中的“增加三角形”项,依照屏幕的提示在要增加三角形的地方用鼠标点取,如果点取的地方没有高程点,系统会提示输入高程。

d. 三角形内插点:选择此命令后,可根据提示输入要插入的点:在三角形中指定点(可输入坐标或用鼠标直接点取),提示高程(米)=时,输入此点高程。

通过此功能可将此点与相邻的三角形顶点相连构成三角形,同时原三角形会自动被删除。

e. 删三角形顶点:用此功能可将所有由该点生成的三角形删除。

测绘技术中如何进行等高线绘制

测绘技术中如何进行等高线绘制

测绘技术中如何进行等高线绘制测绘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涉及到地理信息、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综合学科。

其中,等高线绘制作为测绘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被广泛应用于地形图、城市规划、农田设计等领域。

本文将从测绘技术的原理、设备的选择、数据处理及应用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探讨如何进行等高线绘制。

一、测绘原理等高线绘制的基础是测量地形地貌的高程信息。

高程指的是地面某一点相对于某一参考面的垂直距离。

通常,我们采用全站仪或GPS等测绘设备进行高程测量,通过对多个地点进行高程测量,可以获取一系列的高程数据,进而描绘出地形的起伏和变化。

二、设备选择不同的任务和环境需要选择不同的设备来进行等高线绘制。

全站仪是一种多功能的测量仪器,可以同时进行方位角和高程的测量,适用于小范围的地形测量。

而GPS则是一种全球定位系统,适用于大范围地形测量,可以快速获取大量的高程数据。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设备,比如激光测距仪、航空摄影测量等,可以用于特定的测绘任务。

三、数据处理等高线绘制的关键在于高程数据的处理。

首先,需要对采集到的高程数据进行分类和平差,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需要选择合适的等高线间距和等高线精度,以满足实际需求。

最后,通过插值算法,将离散的高程数据转化为连续的等高线线条,以形成地形地貌的可视化。

四、应用领域等高线绘制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城市规划、农田设计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GIS中,等高线绘制可以用于地形分析、洪水模拟、地质勘探等方面,为地理数据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在城市规划中,等高线绘制可以用于确定城市的地貌特征,规划市区的交通、排水和绿地布局等。

在农田设计中,等高线绘制可以帮助农民了解土地的利用状况,科学合理地进行田块的划分和农作物的种植。

结语测绘技术中的等高线绘制是一项复杂而有意义的任务。

它需要准确的测量数据、专业的设备和科学的数据处理方法。

通过等高线绘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形地貌的特征,为城市规划和农田设计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测绘技术中的等高线绘制方法与技巧

测绘技术中的等高线绘制方法与技巧

测绘技术中的等高线绘制方法与技巧测绘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为我们提供了准确的地理信息,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地表的特点。

其中,等高线绘制是测绘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通过绘制连接相同海拔高度的曲线,将地形表达出来,为地理空间分析和规划提供了基础数据。

本文将从等高线的概念、绘制方法和技巧三个方面探讨等高线绘制的应用。

一、等高线的概念等高线是连接同一等高面上各点的曲线,也叫等势线。

它在绘制地形图和地形剖面时非常常用,能够直观地反映地形的陡峻程度、山脊和谷地的位置以及坡度。

等高线的间距越密集,表示地形的变化越剧烈,反之则表示地势较为平缓。

二、等高线的绘制方法1. 传统测绘方法传统测绘方法主要利用地面地形测量,使用水准仪等测量设备进行高程测量。

通过在地图上选择高程基准点,然后在地面上进行实地测量,最后利用等高线绘图仪进行等高线图的绘制。

这种方法的绘制精度较高,但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复杂的操作。

2. 数字测绘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测绘方法逐渐取代了传统测绘方法。

它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通过获取地表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实现了快速、准确的等高线绘制。

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绘图精度。

三、等高线绘制技巧1. 合理选择等高距等高距是指连续的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选择合适的等高距对于准确表达地形非常重要。

在平坦的地形上,等高距可以选择较大的值,以减少绘制的曲线数量;而在陡峭的地形上,等高距需要选择较小的值,以便更好地表达地势的变化。

2. 注意等高线的连接和交叉等高线的绘制需要注意曲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相邻等高线之间应该有一定的交叉或重叠。

尤其是在山脊和谷地的交汇处,等高线需要平滑地连接起来,以避免造成视觉上的断裂。

3. 避免过度绘制在绘制等高线时,有时候容易出现过度绘制的问题,即在地形变化不大或平坦的区域过多地绘制等高线。

这不仅会导致图件上等高线过于密集,也会给人造成混乱和困惑。

《等高线的绘制》课件

《等高线的绘制》课件
《等高线的绘制》PPT课 件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深入探讨等高线的绘制技巧,掌握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并为您提供可视化的演示和详细的示例,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等高线图。
什么是等高线图?
等高线图指的是表示地形和地貌的一种图形方法,通过连接地点上具有相同 海拔高度的点,形成一系列的等高线,以直观地显示出地形的高低变化。 等高线图常用于地理科学、建筑规划和水资源管理领域。
总结
1 等高线绘制的要点 2 等高线在不同领
准备好地形数据和绘
域的应用
3 接下来的学习建议
深入学习和实践等高
图工具,按照一定的
等高线图广泛应用于
线绘制技巧,并应用
间距和密度绘制相同
地理科学、建筑规划
于实际项目中,不断
高度的点,并用曲线
和水资源管理等领域,
提升自己在等高线图
将它们连接起来。
为研究和设计提供重
方面的专业能力。
要的参考依据。
等高线的应用
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
等高线图是地图制作和 地理信息系统中常用的 表达地形和地貌的方式, 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 和分析地理现象。
地形分析和水文分析
等高线图在地形分析和 水文分析中发挥重要作 用,帮助研究人员分析 地形特征和水文过程, 预测洪水和地质灾害。
建筑地形设计和景 观规划
建筑师和景观规划师使 用等高线图来设计建筑 和规划景观,以确保地 势起伏的合理利用和环 境的和谐统一。
如何绘制等高线?
1
准备工作
在绘制等高线之前,需要准备好地形数据和测量仪器,以及绘的等高线间隔,在地图上标识出相同高度的点,并用曲线将它们连接起 来,形成等高线。
3
绘制等高线的技巧
掌握等高线的密度和间距、曲率和形态、阴影效果等技巧,可以提高等高线图的 质量和可读性。

测绘技术等高线绘制规范要求

测绘技术等高线绘制规范要求

测绘技术等高线绘制规范要求导语:测绘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等高线绘制作为测绘的一项重要技术,更是需要严格的规范要求来保证绘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论述测绘技术等高线绘制的规范要求。

一、等高线绘制技术简介等高线绘制技术是指利用测量数据,将同一等值高度的点连接而成的线条进行绘制。

这项技术常用于地形图、地质图等地理信息系统中,用于反映地形和地貌的变化。

等高线绘制在城市规划、环境监测、水文地理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二、等高线绘制规范要求1. 数据收集与处理:等高线绘制的第一步是数据收集与处理。

在野外测量时,需要使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或GPS等,获取地面高程等数据。

在处理数据时,需要注意对于异常数据的排除,以及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的确定。

2. 插值算法选择:等高线绘制中,数据的插值算法选择对于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常用的插值算法有三角网插值法、反距离加权法等。

在选择插值算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并结合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

3. 分级绘制:等高线绘制中,根据地形和地貌的变化情况,需要进行分级绘制。

通常,等高线按照10米或20米为一个等级进行绘制。

较为陡峭的地形可能需要更高的等级,而较为平缓的地形则可以采用较低的等级。

分级绘制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反映地形的变化和特征。

4. 标识与注释:等高线绘制的另一个要求是必须进行标识与注释。

这些标识与注释可以包括高度数值、等高线间距、等高线等级等信息。

这些信息的添加可以使地图更易阅读和理解,并为相关专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

5. 等高线绘制的精度要求:等高线绘制的精度要求是十分严格的,通常在国家标准中规定了相关的精度要求。

等高线线型的最大误差一般不得大于标准初测精度的3倍,绘图符号与等高线线型的标识要清晰明了。

通过严格的精度要求和标准,可以确保等高线绘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语:测绘技术等高线绘制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其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地理信息系统和相关领域的工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136 等高线修剪对话框
首先选择是消隐还是修剪等高线,然后选择是整图处理还是手工选择需要修剪的等高线,最后选择地物和注记符号,单击确定后会根据输入的条件修剪等高线。

(2)切除指定二线间等高线
功能:切除两线间的等高线。

一般用于切除穿公路等地形的等高线。

操作过程:依提示依次指定两线即可。

注意:两条线应该是复合线,并且不能相交。

(3)切除指定区域内等高线
功能:切除指定区域(封闭复合线)内等高线。

操作过程:依提示指定封闭复合线。

(4)取消等高线消隐
功能:取消等高线的消隐,使等高线正常显示。

操作高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

提示:选择实体:选择已做消隐处理的实体。

21.等高线注记(1)单个高程注记
功能:在指定点给某条等高线注记高程。

操作过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

提示:选择需注记的等高(深)线:指定要注记的等高线。

依法线方向指定相邻一条等高(深)线:依法线方向指定临近的一根等高(深)线。

【注意】:等高线应含有高程信息,如果没有应该用“批量修改复合线高”加入复
合线高。

(2)沿直线高程注记
功能: 在选定直线与等高线相交处注记高程。

(直线必须是line命令画出的) (3)单个示坡线
功能:给指定等高线加注示坡线,特别在等高线稀疏区。

操作过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

提示:选择需注记的等高(深)线:在等高线上指定位置。

依法线方向指定相邻一条等高(深)线:依法线方向指定临近的一根等高或等深线。

【注意】:高程注记通常字头由低向高,而示坡线通常由高向低,等高线应含有高
程信息,如果没有应该用“批量修改复合线高”加入复合线高。

(4)沿直线示坡线
功能: 在选定直线与等高线相交处注记示坡线。

(直线必须是line命令画出的) 22.等高线局部替换(1)已有线
功能:手工修改生成的等高线。

操作过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

提示:选择要处理的等高线:选择需要进行替换的等高线。

选择新等高线段:选择事先画好的修改后的线段(如图1-137
所示),替换效果如
图1-138所示。

图1-137 替换前图1-138 替换后(2)新画线
功能:手工修改生成的等高线。

操作过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

提示:选择要处理的等高线:选择需要进行替换的等高线。

当选择要进行替换的等高线后,用鼠标直接绘制需要替换的等高线,然后选择拟合方式。

23.复合线滤波
功能:减少复合线上的结点数目,便于部分修改复合线形状。

减少存储空间。

操作过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

提示:请选择:(1)只处理等值线 (2)处理所有复合线 <1>:如选1,则提示如下:
请输入滤波阀值 <0.5米>:输入结点保留间隔,系统默认为0.5
请选择要进行滤波的等值线:选择需要处理的等值线。

处理完后用“清理图形”,再另
存为一个文件,数据将压缩80%以上。

24.三维模型(1)绘制三维模型
功能:在屏幕上绘制已经建立的DTM模型的三维图形。

操作过程:执行此菜单后,在弹出对话框中输入高程点数据文件名。

提示:输入高程乘系数<1.0>:系数越大,则高低的对比越大。

系统自动内插各点高程,然后根据方
格各节点高程建立三维曲面。

是否拟合? (1)是 (2)否 <1>如果山的形状比较圆滑,输入“1”,如果山的形状比较险峻,输入“2”,完成后回车,系统将视点自动设为(1,1,1)。

要改变观察视角,可选用“显示”下的“三维显示”的角度、视点、坐标轴三种方式之一进行。

(2)低级着色方式
功能:将三维模型进行半色调着色处理。

(3)高级着色方式
功能:将三维模型进行全面的着色处理,得到美观的着色效果图
操作过程:执行此菜单后,会弹出一个对话框,一般直接敲[RENDER]按钮或修改了其
它的选项后再敲[RENDER]按钮即可。

(4)返回平面视图
功能:回到平面视图显示方式,同时删除三维图形。

25.坡度分析
CASS2008中提供了实用的坡度分析技术,根据坡度值用相应的颜色填充三角网(如
图1-139所示),配合三维模型功能,全面解析测区实地空间立体模型。

图1-139 坡度颜色设置
坡度分析可方便地检查DTM模型中存在的错误,如高程异常等(如图1-140
所示)。

图1-142 坡度分析效果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