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一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一高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一高中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D. 力是物体速度改变的原因答案:ACD2.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会:A. 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B. 在有外力作用下改变C. 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改变D. 在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答案:A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A. v = atB. v = at^2C. v = a * t^2D. v = 2at答案:A4. 重力加速度g的值在地球表面:A. 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B. 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C. 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D. 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答案:D5.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系统内物体的总动量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B. 系统内物体的总动量在有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C. 系统内物体的总动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不变D. 系统内物体的总动量在有外力作用下会改变答案:A6. 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这个定律是由谁提出的?A. 牛顿B. 爱因斯坦C. 伽利略D. 法拉第答案:A7. 光年是:A. 时间单位B. 长度单位C. 速度单位D. 质量单位答案:B8.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不能被创造B. 能量不能被消灭C. 能量可以被创造D. 能量可以被消灭答案:AB9.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的来源是:A. 重力B. 摩擦力C. 支持力D. 拉力答案:D10.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8 m/sB. 3×10^5 km/sC. 3×10^4 km/sD. 3×10^6 km/s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a与作用力F和物体质量m的关系是:a = _______。
(完全版)高一物理试卷及答案

(完全版)高一物理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 物体做直线运动,当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时,物体的()。
A.速度减小B.速度增大C.加速度增大D.以上都对答案:B2. 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做曲线运动?()A.速度方向不变,加速度方向不变B.速度方向不变,加速度方向变化C.速度方向变化,加速度方向不变D.速度方向变化,加速度方向变化答案:D3. 下列哪种物理量是标量?()A.速度B.加速度C.力D.以上都对答案:A4. 下列哪种物理量是矢量?()A.质量B.时间C.位移D.以上都对答案:C5. 一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哪个物理量是不变的?()A.速度大小B.速度方向C.加速度大小D.加速度方向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1. 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是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_______。
答案:相同2.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_______。
答案:不同3.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_______量。
答案:矢4. 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_______量。
答案:矢5. 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方向_______。
答案:时刻改变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1.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m/s,加速度为1m/s²,求3s末的速度。
答案:5m/s2. 一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为10m/s,半径为5m,求向心加速度。
答案:2m/s²3.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²,求2s内的位移。
答案:4m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物体做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条件。
答案: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是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不同。
2. 请简述速度和加速度的区别。
答案: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矢量量,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矢量量。
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变化时,物体做变速运动。
(完整版)高一物理试题及答案

新课标高一物理同步测试(1)——运动的描述一、选择题 (每题 4 分,共40 分 )1.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
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搬动。
若是以地面为参照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A. 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 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2.以下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质上其实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看法没有多马虎义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若是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没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3. 某人沿着半径为R 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 1.75 圈时,他的()A. 行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 3.5π RB.行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 2 RC.行程为 3.5π R、位移的大小为 2 RD.行程为 0.5πR、位移的大小为 2 R4.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经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以下列图,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 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 A 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小分队行军行程s 甲> s 乙B.小分队平均速度v 甲> v 乙C.y-x 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 图象D.y-x 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t 图象5.某中学正在举行班级抗衡赛,张显然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 5 s 末的速度为10.4 m/s, 10s 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 10.4 m/s B 10.3 m/s C 10.2 m/s D 10m/s6.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A. 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 ,以 790 m/s 的速度击中目标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1C.汽车经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D.小球第 3 s 末的速度是 6 m/s.7. 以下列图为甲、乙两质点的v-t 图象。
物理高一试题及答案

物理高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C.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力是物体静止的原因答案:B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所受合力越大,加速度越大B. 物体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C. 物体所受合力不变,加速度也不变D. 物体质量不变,加速度与合力成正比答案:A3. 以下关于惯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属性B. 惯性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改变的属性C. 惯性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属性D. 惯性是物体静止的属性答案:B4.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间转换,但总量不变C. 能量只能在特定形式间转换,总量不变D. 能量只能在特定形式间转换,总量会减少答案:A5.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299,792,458 m/sB. 299,792,458 km/sC. 299,792,458 km/hD. 299,792,458 m/min答案:A6. 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是()。
A. 无线电波B. 微波C. 红外线D. 可见光答案:A7. 下列关于电磁感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只有当磁场变化时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B. 只有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C. 只有当导体切割磁力线时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D. 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A8.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间转换,总量会减少C. 能量只能在特定形式间转换,总量不变D. 能量只能在特定形式间转换,总量会减少答案:A9. 以下关于原子核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组成C. 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D. 原子核由中子和电子组成答案:A10. 根据相对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一物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试题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C.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D.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答案:C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它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但力本身并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的运动可以由惯性维持。
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B.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C.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D.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答案:A解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3. 以下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错误的是()A.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 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C. 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D. 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答案:D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定律,它描述了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4.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v=at,其中a为加速度,t为时间。
若物体在第2秒末的速度是8m/s,则加速度a为()A. 4m/s²B. 8m/s²C. 16m/s²D. 32m/s²答案:A解析:根据速度时间公式v=at,将第2秒末的速度8m/s代入公式,得到a=8m/s÷2s=4m/s²。
5.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力F作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撤去力F后,物体将()A. 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C.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 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答案:B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高一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8 m/sB. 3×10^5 km/sC. 3×10^4 km/hD. 3×10^3 m/s2. 以下哪个选项是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A.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 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C.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秒内通过的位移为s,则第2秒内通过的位移为()A. 2sB. 3sC. 4sD. 5s4.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能量守恒定律的?()A. 能量可以被创造B. 能量可以被消灭C.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D. 能量可以被转移,但总量不变5. 根据库仑定律,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如果两个电荷量分别为Q和q,距离为r,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F为()A. F = kQq/r^2B. F = kQq^2/rC. F = kQ^2q/r^2D. F = kQq/r6.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的公式为()A. F_c = mv^2/rB. F_c = mv/rC. F_c = mv^2D. F_c = mv7.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内能的增加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与对外做的功之和。
如果系统吸收的热量为Q,对外做的功为W,则系统内能的增加量ΔU为()A. ΔU = Q + WB. ΔU = Q - WC. ΔU = -Q - WD. ΔU = -Q + W8.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电磁感应现象的?()A.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B. 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C. 稳定的磁场产生电场D. 稳定的电场产生磁场9. 根据相对论,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其质量会()A. 保持不变B. 减少C. 增加D. 先增加后减少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波的干涉现象的?()A. 两个波相遇时,振幅相互抵消B. 两个波相遇时,振幅相互叠加C. 两个波相遇时,频率相互抵消D. 两个波相遇时,波长相互叠加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公式为 \( F = ma \) 。
高一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D. 力是物体运动的维持因素答案:C2.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A.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状态B.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 物体在受到平衡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 物体在受到非平衡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答案:B3. 以下哪种情况物体的动量是守恒的:A.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B.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C.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与速度方向垂直D.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与速度方向不垂直答案:A4.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B. 能量的总量在任何物理过程中都是不变的C. 能量可以从低质量物体转移到高质量物体D. 能量可以从低能量状态直接转化为高能量状态答案:B5.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299792458 m/sB. 299792458 km/sC. 299792458 m/minD. 299792458 km/min答案:A6.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A. 彩虹B. 透镜成像C. 影子D. 光的全反射答案:C7.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简谐运动:A. 单摆的摆动B. 弹簧振子的运动C. 匀速圆周运动D. 弹簧振子的振动答案:C8.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范畴:A. 热量的传递B. 做功C. 能量的转化D. 能量的守恒答案:D9. 以下哪种物质的比热容最大:A. 水B. 铜C. 铁D. 空气答案:A10.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A.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并全部转化为功而不产生其他效果B. 不可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自发地传递到高温物体C. 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度增大的方向进行D.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其数学表达式为:\[ F = ma \]。
高一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 加速度为零时,物体的速度一定不变。
C. 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D. 速度和加速度没有直接关系。
答案:B2.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B. 物体的速度不为零,加速度为零。
C. 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反。
D. 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变,加速度方向变化。
答案:B3.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
B.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C. 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
D. 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速度一定改变。
答案:A4.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速度为v,则它的加速度a为:A. a = v/tB. a = v^2/tC. a = vtD. a = v^2/t^2答案:A5. 一个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
B. 角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C. 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
D. 向心力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
答案:B6. 关于功的定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功等于力和力的方向的乘积。
B. 功等于力和力的作用点的位移的乘积。
C. 功等于力和力的作用路径的乘积。
D. 功等于力和时间的乘积。
答案:B7. 一个物体从高度h自由落下,不考虑空气阻力,落地时的速度v与高度h的关系为:A. v = √(2gh)B. v = 2ghC. v = ghD. v = h/g答案:A8. 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在任何情况下,一个系统的机械能总是守恒的。
B. 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时,系统的机械能才守恒。
C. 机械能守恒定律只适用于保守力场。
D. 机械能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封闭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高一物理同步测试(1)——运动的描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
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
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
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A. 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
2.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3. 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2R
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2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2R
4. 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
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
B.小分队平均速度v甲>v乙
C.y-x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图象
D.y-x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t图象
5. 某中学正在举行班级对抗赛,张明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5 s末
的速度为10.4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 10.4 m/s B 10.3 m/s C 10.2 m/s D 10m/s
6. 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
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
D.小球第3 s末的速度是6 m/s.
7.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
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
定越来越大
8. 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
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C.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9. 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10. 出行,是人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出行的工具五花八门,使用的能源也各不相同。
某品牌电动自行车的铭牌如下:
车型:20吋(车轮直径:508 mm)电池规格:36 V 12 Ah(蓄电池)整车质量:40 kg 额定转速:210 r/min(转/分)
外形尺寸:L 1800 mm×W 650 mm×H 1100 mm 充电时间:2~8 h 电机:后轮驱动、直流永磁式电机额定工作电压/电流:36 V/5 A 根据此铭牌中的有关数据,可知该车的额定时速约为()
A. 15 km/h
B. 18 km/h
C. 20 km/h
D. 25 km/h
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24分)
11.有一只小老鼠离开洞穴沿直线前进,它的速度与到洞穴的距离成反比,当它行进到离洞穴
距离为d1的甲处时速度为v1,则老鼠行进到离洞穴距离为d2的乙处时速度v2=____________
12.某一施工队执行爆破任务,已知导火索的火焰顺着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0.8 cm/s,为了使
点火人在导火索火焰烧到爆炸物以前能够跑到离点火处120 m远的安全地方去,导火索需要m才行。
(假设人跑的速率是4 m/s)
13.足球守门员在发门球时,将一个静止的质量为0.4 kg的足球,以10 m/s的速度踢出,若
守门员踢球的时间为0.1s,则足球的平均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_m/s2;足球沿草地作直线运动,速度不断减小,设加速度大小恒为2m/s2,3s后足球运动到距发球点20 m的后卫队员处,则此过程中,足球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m/s,后卫队员接到球时,足球的速度为______m/s
14.我国列车第四次提速后,出现了“星级列车”。
T14次列车从上海始发,途经蚌埠、济南
等城市,最后到达北京。
T14次列车时刻表如下,由其时刻表可知,列车在蚌埠至济南区间段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__km/h
T14次列车时刻表
停靠站到达时刻开车时刻里程(km)
上海┅┅18:00 0
蚌埠22:26 22:34 484
济南03:13 03:21 966
北京08:00 ┅┅1463
三、实验题(12分)
1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
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
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 s打一个点。
(1)打点计时器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可用表达式v G=____________进行计算,式中各量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式计算出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为v G=____________m/s
四、计算题(共24分)
16.(8分)明明同学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明明讲的故事情节,聪聪画出了兔子和
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请你依照图象中的坐标,并结合物理学的术语来讲述这个故事.在讲故事之前,先回答下列问题.
(1)小李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是否在同一地点同时出发?
(2)乌龟做的是什么运动?
(3)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过几次?
(4)哪一个先通过预定位移到达终点?
17.(8分)亮亮星期天跟妈妈去商厦购物,亮亮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发现,乘自动扶梯
上楼,如果站在扶梯上不动,扶梯可以在3 min内把他送到楼上去.若扶梯不动,他可用1.5 min沿扶梯走到楼上.试计算亮亮在仍以原来的速度沿扶梯向上运动,同时扶梯也开动的情况下,需用多长时间才能到楼上?
18.(8分)一架飞机水平匀速的在某位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
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
1.D
2.D
3.C
4.A
5.D
6.B
7.A
8.A
9.D 10.C
提示:1 min 内,车子前进的距离(即车轮转过的周长)为210×3.14×0.508 m=335 m ,所以,车的额定时速约为335×3600/(60×1000)=20 km/h 。
故C 选项正确。
本题属于图表信息题,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11.v 2 = d 1v 1/d 2 12.0.24 13.100;6.7;4 14.103.66
提示:列车运动路程s =996 km-484 km=482 km ,运行时间t =4.65 h ,则平均速率 v =482/4.56 km/h=103.66 km/h 。
本题属于基础知识的直接应用。
以生活为背景,物理方法简单,但数据处理容易出错。
15.(1)T
FH
v G 2
,FH 表示F 、H 两点间的距离 (2)v G = 1.30 m/s
16.解析:(1)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是在同一地点,但不是同时出发,兔子出发的时间晚。
(2)乌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3)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过2次。
(4)乌龟。
17.解析:设沿着扶梯从楼下到楼上的距离为x ,扶梯的运动速度为v 1,亮亮的速度为v 2,站在扶梯上不动,扶梯把他送到楼上去的时间为t 1,扶梯不动,他沿扶梯走到楼上去的时间为t 2,则有
x =v 1t 1 x =v 2t 2
亮亮和扶梯同时运动时,x =(v 1+v 2)t 解以上三式得 t =1 min
所以,亮亮以原来的速度沿扶梯向上运动,同时扶梯也开动的情况下,需用1 min 时间才能到楼上.
18.解析:如图所示,设飞机在人头顶正上方时到地面的高度为h ,发动机声传到地面所用时间为t ,声速是v 0,有h =v 0t ,
在这个时间t 内,设飞机又飞出x ,飞机速度是v ,有x = vt , 两式相比得v ∶v 0=x ∶h =cot60°=0.58,即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0.5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