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普鲁士蓝解析
普鲁士蓝和滕氏蓝的化学式

普鲁士蓝和滕氏蓝的化学式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种让人眼花缭乱的化学色彩——普鲁士蓝和滕氏蓝。
这俩名字听起来是不是很有范儿?其实,它们的化学式也很有趣。
准备好了吗?咱们就像聊八卦一样,来点轻松的化学知识。
1. 普鲁士蓝的秘密1.1 普鲁士蓝的化学背景普鲁士蓝,听到这个名字,大家是不是想象到一片蔚蓝的天空或者清澈的湖水?对了,普鲁士蓝其实就是那种深沉的蓝色。
它的化学式是Fe₄Fe(CN)₆₃,这个式子看起来很复杂,但其实就是铁和氰化物的组合。
这里面有两个主要的铁元素,一个叫做铁(II),另一个是铁(III)。
如果你能记住,这就像一个派对里有两位贵宾,一个是主角,另一个是来助兴的。
1.2 普鲁士蓝的历史趣事普鲁士蓝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它的发明者是德国的化学家迪伦。
他当时试图发明一种新的红色颜料,结果搞出了个蓝色的“意外之作”。
真是科学界的笑话呢!从此之后,普鲁士蓝就被广泛使用在绘画和染料中。
可以说,它从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色彩界的明星。
2. 滕氏蓝的魅力2.1 滕氏蓝的化学公式说到滕氏蓝,它的名字就像一款高档的葡萄酒,听起来就让人心情愉悦。
滕氏蓝的化学式是Na₄Fe(CN)₆·10H₂O,这里面的成分同样是铁和氰化物,不过它的构造稍微不同。
滕氏蓝多了一些水分子,这就是为什么它看起来更清澈,颜色更淡。
想象一下,你喝酒时,酒水的颜色也是由各种因素决定的,滕氏蓝的色彩变化同样受到成分的影响。
2.2 滕氏蓝的应用滕氏蓝不仅在化学实验中有它的一席之地,它的作用可不止于此。
它常常被用作医疗中的诊断试剂,也就是说,它在帮助医生检测一些疾病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
简而言之,滕氏蓝就是医学界的小帮手,为了健康,它一直默默奉献。
3. 普鲁士蓝与滕氏蓝的不同3.1 化学性质的对比如果把普鲁士蓝和滕氏蓝比作两位性格迥异的朋友,你会发现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普鲁士蓝在化学反应中比较稳定,适合长期保存,而滕氏蓝由于含有水分子,可能会在某些条件下发生变化。
普鲁士蓝的紫外吸收光谱

普鲁士蓝的紫外吸收光谱一、引言普鲁士蓝,或称为铁蓝,是一种鲜艳的蓝色颜料,广泛用于绘画和工业生产中。
它的独特颜色主要归因于其分子结构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
本篇文章将对普鲁士蓝的紫外吸收光谱进行深入探讨。
二、普鲁士蓝的结构与性质普鲁士蓝是一种铁离子,其分子结构包含多个共轭π键。
这些π键在紫外光的激发下会产生电子跃迁,从而导致光谱吸收。
其分子结构决定了普鲁士蓝对紫外光的强烈吸收,使其呈现鲜艳的蓝色。
三、实验方法为了研究普鲁士蓝的紫外吸收光谱,我们采用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在实验中,我们将普鲁士蓝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然后测量其在不同波长紫外光下的吸光度。
四、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表明,普鲁士蓝在紫外区域有显著的吸收峰,主要集中在200-300nm波长范围内。
这表明普鲁士蓝对紫外光有强烈的吸收,这是其呈现蓝色的主要原因。
此外,我们还发现,随着波长的增加,吸收强度逐渐降低。
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普鲁士蓝的分子结构在紫外光的激发下产生电子跃迁的观点。
五、结论本篇文章通过实验研究,深入探讨了普鲁士蓝的紫外吸收光谱特性。
研究结果表明,普鲁士蓝对紫外光有强烈的吸收,主要集中在200-300nm波长范围内。
这一特性使得普鲁士蓝成为一种理想的颜料,可用于制造具有防紫外线性能的涂料和织物。
对于进一步的应用研究,我们可以探索普鲁士蓝与其他化合物的协同作用,以提高其防紫外线性能。
同时,我们还需关注普鲁士蓝的生产过程,以实现环保和可持续性。
六、展望未来,我们期望进一步研究普鲁士蓝与其他化合物的相互作用,以优化其在防紫外线领域的应用。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普鲁士蓝的紫外吸收机理。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作为颜料的性质,还可为开发新型防紫外线材料提供理论基础。
同时,我们也期待着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普鲁士蓝的生产过程能够得到优化,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41-普鲁士蓝

日期 @地点
普鲁士蓝的制造:
牛血 烘焙 草木灰 水渍取 过滤
清凉 溶液
蒸发浓缩
黄色 晶体
三 氯 化 铁
3K4Fe(CN)6+ 4FeCl3 → Fe4[Fe(CN)6]3 + 12KCl
普鲁士蓝
日期 @地点
普鲁士蓝的结构:
普鲁士蓝是经典的配合物。其配体为六个氰基,中心离子 为二价铁离子。氰基与二价铁离子共同通过配位键组成六 氰合铁(II)酸根(整体显-4价)作为普鲁士蓝的内配位 层(内界)。而外层的三价铁离子与钾离子作为普鲁士蓝 的外配位层(外界)通过离子键与六氰合铁(II)酸根以 离子键的形式相连接。结构方面,普鲁士蓝为六面立方结 构。氰基作为立方的各条棱连结处于顶点的铁离子,其中 相同价态的铁离子在各面上均互为对角,而每间隔一个立 方,钾离子会被包裹在其中。
日期 @地点
普鲁士蓝的来历:
18世纪有一个名叫狄斯巴赫的德国人,他是制造和使用涂料的工人,因此对 各种有颜色的物质都感兴趣。总想用便宜的原料制造出性能良好的涂料。有一天 他制造出了一种蓝色的涂料。 狄斯巴赫的老板是个唯利是图的商人,他感到这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于是, 他对这种涂料的生产方法严格保密,并为这种颜料起了个令人捉摸不透的名称— —普鲁士蓝,以便高价出售这种涂料。德国的前身普鲁士军队的制服颜色就是使 用该种颜色,以至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仍然沿用普鲁 士蓝军服,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方更换成土灰色。 直到20年以后,一些化学家才了解普鲁士蓝是什么物质,也掌握了它的生 产方法。原来,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牛血中含有碳和氮两种元素,这两种物质 发生反应,便可得到亚铁氰化钾,它便是狄斯巴赫得到的黄色晶体,由于它是从 牛血中制得的,又是黄色晶体,因此更多的人称它为黄血盐。它与三氯化铁反应 后,得到六氰合铁酸铁,也就是普鲁士蓝。
普鲁士蓝染色试剂盒学习课件.docx

普鲁士蓝染色试剂盒(PERLS STAIN,伊红法)
产品简介:
Perls 普鲁士蓝是非常经典的组织化学反响,是显示组织内三价铁的一种敏感、传统优良的方法,其染色原理为:亚铁氰化钾溶液使三价铁离子从蛋白质中被稀盐酸别离出来,三价铁与亚铁氰化钾反响,生成一种不溶解的蓝色化合物即三价铁的亚铁氰化物普鲁士蓝,所以该反响被称为普鲁士蓝反响。
三价铁的亚铁氰化物是一种很稳定的化合物,在反响后可用红色染色剂进展复染,如核固红、伊红、中性红等。
含铁血黄素〔Hemosiderin〕是一种血红蛋白源性色素,为金黄色或棕黄色颗粒,因其含铁、金黄色,故称为含铁血黄素。
当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在溶酶体酶的作用下,血红蛋白被分解为不含铁的橙色血质和含铁的含铁血黄素。
Perls 普鲁士蓝反响〔Prussian blue reaction〕又称为含铁血黄素染色,即经过亚铁氰化钾和稀酸处理后可以产生蓝色,常见于吞噬细胞内会间质内,主要显示三价铁盐。
Perls stain 常用于显示局部组织内各种出血性病变,常见于吞噬细胞内。
在判断含铁血黄素沉积时,用Perls 反响可以得到证实,该染色方法可以很好的区分含铁血黄素和其他色素。
该染色液稳定性好、可以长期保存、不易产生沉淀、应用范围广、可以进展复染。
普鲁士蓝染色试剂盒〔Perls stain,伊红法〕,其复染液采用伊红染色液,也是常用的复染液,该复染液染色时间较核固红染色液要短。
保存:RT避光保存,有效期 1 年。
关键词:普鲁士蓝染色试剂盒(PERLS STAIN,伊红法)
普鲁士蓝染色试剂盒(PERLS STAIN,伊红法)相关染色产品:。
高性能普鲁士蓝类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当前,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电网智能化已成为能源领域的重要方向,作为平衡能源供给和消费的关键环节,电化学储能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
钠离子电池具有与锂离子电池相似的工作原理,显著的资源和成本优势促使其有望在规模储能领域实现广泛应用。
开发高性能正极材料对于钠离子电池的发展与应用至关重要。
作为一类三维开框架结构材料,普鲁士蓝类似物可以实现钠离子可逆脱嵌,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工作电位。
同时,资源丰富、合成简便和环境友好等优势使得其在钠离子电池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围绕普鲁士蓝类似物中极具应用前景的Na2MnFe(CN)6(MnHCF)和Na2FeFe(CN)6(FeHCF)两类材料展开了研究,通过PEDOT导电聚合物包覆提升了MnHCF的循环和倍率特性,结合合成温度和反应液成分调控实现了富钠FeHCF的制备。
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MnHCF具有组成元素资源丰富、工作电位高、富钠结构易得等显著优势。
然而,其差的电子导电性导致了严重的电化学极化问题,同时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存在相变和过渡金属溶出等问题,造成电极循环性能较差。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原位聚合法成功制备了MnHCF@PEDOT复合材料,一方面抑制了循环过程中的相变和过渡金属溶出,另一方面促进了电容存储行为,实现了循环和倍率性能的显著提升。
MnHCF@PEDOT在0.1 C时比容量高达147.9 mAh g-1,在20 C大倍率条件下仍保持90.2 mAh g-1,在10 C倍率1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达78.2%。
甚至在-10 ℃的低温下,MnHCF@PEDOT仍可提供87.0 mAh g-1的高比容量,500次循环后仍保持82.2%。
(2)FeHCF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普遍存在初始钠含量低的瓶颈问题。
本文系统研究了反应液中合成温度、NaCl浓度等对FeHCF初始钠含量、形貌、结构和循环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提升合成温度有助于降低样品的缺陷含量、提升初始钠含量。
普鲁士蓝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普鲁士蓝染色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利用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组织中铁元素分布的方法。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原理普鲁士蓝是一种亚铁氰化铁,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可以与组织中的铁元素结合形成蓝黑色沉淀。
在酸性条件下,切片内的高铁盐与亚铁氰化钾反应生成亚铁氰化铁,进而与组织中的铁元素结合,形成蓝黑色沉淀。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观察到组织中铁元素的分布情况。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人肝组织切片- 亚铁氰化钾- 氯化铁- 核固红染液- 固定液- 20倍样本体积的固定液- 石蜡切片- 冰冻切片- 显微镜2. 实验仪器:- 烧杯- 移液器- 离心机- 显微镜- 显微摄影仪四、实验步骤1. 样本准备:- 将人肝组织切片置于20倍样本体积的固定液中固定24小时以上,常温运输。
- 固定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组织结构变形,切勿冷冻结冰。
- 石蜡切片常温运输,冰冻切片-20℃运输。
2. 染色:- 将固定好的切片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亚铁氰化钾溶液,在室温下进行染色。
- 染色时间约为30分钟。
3. 核固红染色:- 将染色好的切片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 加入核固红染液,室温下进行染色。
- 染色时间约为10分钟。
4. 脱水封片:- 将染色好的切片用无水乙醇进行脱水处理。
- 最后用中性树胶封片。
5. 显微镜观察:- 将封片后的切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使用显微镜观察。
- 观察组织中铁元素的分布情况,记录观察结果。
五、结果与分析1. 铁元素、含铁血黄素呈蓝色,细胞核呈红色。
2. 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肝组织内存在蓝色颗粒,为铁元素、含铁血黄素的沉积。
3. 铁元素主要分布在肝细胞内的线粒体、溶酶体等细胞器中。
六、讨论1. 普鲁士蓝染色是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染色方法,可用于观察组织中铁元素的分布。
2. 实验过程中,固定时间的控制对组织结构的影响较大,应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固定。
3. 染色过程中,亚铁氰化钾和氯化铁的浓度、染色时间等因素会影响染色效果,应进行优化。
普鲁士蓝制备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学习普鲁士蓝的制备方法;2. 掌握普鲁士蓝的合成原理及反应条件;3. 了解普鲁士蓝的物理性质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普鲁士蓝是一种蓝色的铁氰化物,化学式为Fe4[Fe(CN)6]3。
它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无机颜料,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物理性质。
本实验采用单铁源水热法合成普鲁士蓝。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电子天平、烧杯、滴定管、搅拌器、高压反应釜、干燥箱、磁力搅拌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
2. 试剂:FeSO4·7H2O、K4[Fe(CN)6]、NaOH、H2O(去离子水)、无水乙醇、丙酮等。
四、实验步骤1. 配制溶液:准确称取FeSO4·7H2O 1.5g,溶解于50mL去离子水中,配制成0.03mol/L的FeSO4溶液。
2. 氰化:向FeSO4溶液中加入0.1mol/L的K4[Fe(CN)6]溶液,使Fe2+与Fe3+的摩尔比为3:1。
3. 调节pH值:用NaOH溶液调节溶液pH值至8.5。
4. 水热反应:将上述溶液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在150℃下反应24小时。
5. 冷却: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6. 过滤、洗涤:将反应产物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
7. 干燥:将洗涤后的产物在60℃下干燥24小时。
8. 研磨:将干燥后的产物研磨成粉末。
9. 分析与表征:对产物进行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红外光谱分析:普鲁士蓝的特征吸收峰为Fe-C和C-N键的振动,与理论值吻合。
2. X射线衍射分析:普鲁士蓝的晶体结构为三方晶系,晶胞参数为a=0.984nm,c=1.502nm。
3. 扫描电镜分析:普鲁士蓝粉末颗粒大小约为100-200nm,表面光滑。
4. 普鲁士蓝的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产物质量稳定。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采用单铁源水热法成功制备了普鲁士蓝,产物质量稳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证实了产物为普鲁士蓝。
普鲁士蓝对金属离子吸附的分子机制研究

普鲁士蓝对金属离子吸附的分子机制研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金属离子对环境的污染问题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如何有效地去除水中的金属离子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而普鲁士蓝作为一种优良的吸附材料,其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中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普鲁士蓝的组成和结构入手,对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普鲁士蓝的组成和结构普鲁士蓝是一种国际上公认的优良吸附材料,其主要成分为配位化合物,化学式为Fe4[Fe(CN)6]3。
普鲁士蓝的结构与铜钵环结构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它同样具有钵环结构,中心是红色氧化亚铁阳离子。
而其它环中央则是一种淡蓝色的四配位铁离子,使用氰离子作为配体与中央铁离子配位,各个钵环相互连接,最后形成一种类似网格状的结构,这种结构非常复杂,孔径大小和结构都是有规律的。
二、普鲁士蓝对金属离子吸附的机制普鲁士蓝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机制是一种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综合过程。
物理吸附是指分子之间的虚拟键相互吸引,吸附形成后原序分子结构不发生改变。
而化学吸附则是指在吸附过程中,表面活性位点与吸附物种之间的化学键相互作用形成吸附态。
普鲁士蓝的结构具有很强的亲吸性,其内部结构的空间构型,正好与重金属的离子半径相适应,可以提供较大的空间和充足的配位位点供离子吸附。
同时,普鲁士蓝的有机离子可以与吸附的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络合物。
这种络合物在水中相对来说非常稳定,具有很好的抗水解性。
三、普鲁士蓝对不同金属离子的吸附普鲁士蓝对不同的金属离子具有不同的吸附性能。
其中,重金属阳离子 (如Pb2+、Cd2+、Hg2+、Ag+、Cu2+、Ni2+等) 是其吸附对象,这是因为重金属离子相对离子半径较大,因此可以与普鲁士蓝结构中的配位位点配位形成络合物而得到吸附。
此外,普鲁士蓝对铵离子的吸附性能也非常优良。
通过控制金属离子的吸附量以及普鲁士蓝的制备工艺,普鲁士蓝可以用来检测金属离子浓度,然后对污染水体进行净化。
四、普鲁士蓝的应用普鲁士蓝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生物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鲁士蓝的来历:
18世纪有一个名叫狄斯巴赫的德国人,他是制造和使用涂料的工人,因此对 各种有颜色的物质都感兴趣。总想用便宜的原料制造出性能良好的涂料。有一天 他制造出了一种蓝色的涂料。 狄斯巴赫的老板是个唯利是图的商人,他感到这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于是, 他对这种涂料的生产方法严格保密,并为这种颜料起了个令人捉摸不透的名称— —普鲁士蓝,以便高价出售这种涂料。德国的前身普鲁士军队的制服颜色就是使 用该种颜色,以至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仍然沿用普鲁 士蓝军服,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方更换成土灰色。 直到20年以后,一些化学家才了解普鲁士蓝是什么物质,也掌握了它的生 产方法。原来,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牛血中含有碳和氮两种元素,这两种物质 发生反应,便可得到亚铁氰化钾,它便是狄斯巴赫得到的黄色晶体,由于它是从 牛血中制得的,又是黄色晶体,因此更多的人称它为黄血盐。它与三氯化铁反应 后,得到六氰合铁酸铁,也就是普鲁士蓝。
YOUR LOGO
普鲁士蓝
2
普鲁士蓝简介:
普鲁士蓝,又名柏林蓝、贡 蓝、铁蓝、亚铁氰化铁、中国 蓝、滕氏蓝、密罗里蓝、华蓝。 英文名称Prussian blue ,化学 名六氰合铁酸铁是一种古老的
蓝色染料,可以用来上釉和做
油画染料。
日期 @地点
普鲁士蓝的性质
耐溶剂性: 极好 热稳定性 : 中等-好 140°C 耐碱性: 差 耐晒性: 极好 色彩: 颜色强烈、浓厚。 吸水性: 由吸水性(在水中接近4%可见),普鲁士蓝 难以润湿。 可燃性:易燃。燃烧中产生HCN、 NH3、CO、和CO2气 体。 用途:主要用于印刷油墨。还可用于工业涂料和汽车 产品涂料
铊可置换普鲁士蓝上的钾后形成不溶性物质,使其随粪便排出,对治疗经口急慢性 铊中毒有一定疗效。 1994年12月,1995年3月,清华大学92级化学系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专业2班学生 朱令中铊毒,生命危急,后被医院用普鲁士蓝救活。
普鲁士蓝染色肝细胞
日期 @地点
问题与拓展
• 什么是类普鲁士蓝化合物? • 类普鲁士蓝都有什么样相同的性质?
日期 @地点
结构式:
空间结构:
原子显微镜照片:
日期 @地点
普鲁士蓝与其他颜色的对比:
普鲁士蓝在生活上的应用
身着普鲁士蓝军装的德意志士兵
日期 @地点
普鲁士蓝色调的军装
普鲁士蓝的衣服现身时装秀
日期 @地点
以普鲁士蓝为主色调的车
日期 @地点
普鲁士蓝色调家居
普鲁士蓝包包
日期 @地点
普鲁士蓝在医学上的应用
日期 @地点
普鲁士蓝的制造:
牛血 烘焙 草木灰 水渍取 过滤
清凉 溶液
蒸发浓缩
黄色 晶体
三 氯 化 铁
3K4Fe(CN)6+ 4FeCl3 → Fe4[Fe(CN)6]3 &点
普鲁士蓝的结构:
普鲁士蓝是经典的配合物。其配体为六个氰基,中心离子 为二价铁离子。氰基与二价铁离子共同通过配位键组成六 氰合铁(II)酸根(整体显-4价)作为普鲁士蓝的内配位 层(内界)。而外层的三价铁离子与钾离子作为普鲁士蓝 的外配位层(外界)通过离子键与六氰合铁(II)酸根以 离子键的形式相连接。结构方面,普鲁士蓝为六面立方结 构。氰基作为立方的各条棱连结处于顶点的铁离子,其中 相同价态的铁离子在各面上均互为对角,而每间隔一个立 方,钾离子会被包裹在其中。
日期 @地点
YOU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