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堡的建立及其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1)

合集下载

2024-2025年历史必修试卷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带答案)

2024-2025年历史必修试卷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带答案)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1.阿拉伯哈里发马蒙(813~833年在位)曾派学者访问君士坦丁堡,向拜占庭皇帝索取希腊古典著作,其中包括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等,他让学者把这些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并把从世界各地搜集来的文化典籍存放在巴格达学术研究中心智慧宫。

这表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 )A.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B.体现出文化领域开放性C.保存着最多的古代希腊古籍D.推进了文化的自主创新2.阿拉伯人征服波斯后,波斯语并未消逝,反而成为阿拉伯语吸收外来语和扩充词义的重要来源。

阿拉伯散文鼻祖、语法开山祖师都是波斯人。

他们的著作也都是用阿拉伯语写成,打上了“伊斯兰精神”的烙印。

材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 )A.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发展B.架起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C.重视本民族语言的保护D.继承和发展了波斯的文学3.他们源于中亚,后来到小亚细亚,逐渐接受伊斯兰教。

他们蚕食并最终灭亡东罗马帝国,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关于“他们”说法合理的是( ) A.最高统治者是哈里发B.实行政教合一的管理C.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D.最早将中国造纸术、印度数字传入欧洲4.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苏丹,既是宗教领袖,也是国家的主宰,掌握军队的最高指挥权并拥有全国最多的土地。

据此可知,奥斯曼帝国( )A.继承了东方专制制度B.注重加强对思想的控制C.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D.推行封建专制集权制度5.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在率军攻克君士坦丁堡后,采用罗马皇帝的头衔;保留了君士坦丁堡东正教会;采用东罗马的宫廷仪式与行政制度;效仿东罗马皇帝,发行带自己头像的金属货币,重用原东罗马贵族等。

这些做法( )A.意在以罗马帝国继承者自居B.说明奥斯曼帝国缺乏文化自信C.旨在巩固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吠舍只可以从本种姓内娶一个妻子。

婆罗门从首陀罗种姓中娶妻是不行的,一个婆罗门让首陀罗女为其生了孩子,这个婆罗门应该为此赎罪。

材料中的婚姻制度( ) A.增强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感B.造成了严格的等级秩序C.缓和了各阶层之间的矛盾D.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7.有学者指出,“日本人借用了汉字,但发展了他们自己的书写体系;借鉴了儒家学说,但更改了它的道德标准,调整了它的政治学说,以适应他们的社会结构。

初二历史君士坦丁堡的历史作用

初二历史君士坦丁堡的历史作用

初二历史君士坦丁堡的历史作用君士坦丁堡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它在古代和中世纪期间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作为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扮演着保护欧洲基督教文明、抵御外敌入侵以及促进文明交流的重要角色。

初二历史君士坦丁堡的历史作用君士坦丁堡于公元330年由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建立,建城之初即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闻名。

它坐落在欧洲大陆与亚洲大陆之间的波斯海峡之上,这使得君士坦丁堡成为了欧亚大陆重要的交通要道。

这座城市的巨大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政治和行政中心君士坦丁堡作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承载着重要的政治和行政职能。

城市的建设和规划体现了罗马帝国对于东部领土的重视,宏伟的建筑和宫殿展示了罗马帝国的威严和实力。

君士坦丁堡的政治地位巩固了罗马帝国对于东方地区的控制,并为后来的君士坦丁堡教皇国提供了根基。

2. 欧洲基督教文明的堡垒君士坦丁堡在罗马帝国皈依基督教之后,成为了基督教的重要中心。

后来,基督教东西方的分裂使得君士坦丁堡成为了东正教的中心。

该城市拥有许多重要的教堂和修道院,其中最著名的是圣索非亚大教堂。

君士坦丁堡的基督教传统与欧洲其他地区的基督教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对于保护和传播基督教信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抵御外敌入侵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使其极具防御性,为罗马帝国提供了安全的屏障。

城市被修建在一座被大海环绕的半岛上,加上巨大的城墙和锁链,形成了坚不可摧的防御体系。

这使得君士坦丁堡成功地抵御了多次敌对势力的入侵,包括东方匈人、波斯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等。

君士坦丁堡的防御作用不仅为罗马帝国提供了宝贵的时间,也为欧洲历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4. 促进文明交流和学术发展君士坦丁堡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文化和学术繁荣的城市。

古代图书馆、学院和艺术机构的建立,吸引了许多学者和艺术家前往此地。

这使得君士坦丁堡成为东罗马帝国学术、文化和艺术的中心,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扫清了道路。

伊斯坦布尔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

伊斯坦布尔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

伊斯坦布尔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伊斯坦布尔,古代拜占庭、君士坦丁堡,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地理位置位于两大洲之间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

这座城市坐落在欧洲与亚洲之间的波斯骆驼海峡,连接了欧洲大陆和亚洲大陆,因此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历史角色。

本文将深入探讨伊斯坦布尔如何成为东西文明的交汇点,以及这个城市对全球历史、文化和政治的影响。

一、地理位置伊斯坦布尔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东西文明的自然交汇点。

坐落在土耳其的西北部,伊斯坦布尔横跨了波斯骆驼海峡,将欧洲和亚洲分隔开来。

这个地理位置使得伊斯坦布尔自古以来就是商贸、文化和政治交流的中心。

它不仅是东西方之间的桥梁,还是文明的融合之地。

二、拜占庭帝国在古代,伊斯坦布尔是拜占庭帝国的首都,也被称为君士坦丁堡。

这座城市在公元4世纪由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建立,成为东罗马帝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拜占庭帝国融合了古典罗马文化和东方希腊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

伊斯坦布尔的建筑、艺术和哲学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鼎盛,为后来的文明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三、奥斯曼帝国在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成功征服了伊斯坦布尔,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标志着伊斯坦布尔成为伊斯兰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的交汇点。

这座城市不仅见证了伊斯兰文化的繁荣,还保留了许多拜占庭时期的文化遗产,如圣索菲亚大教堂。

四、文化交流伊斯坦布尔一直是文化交流的中心。

在拜占庭和奥斯曼时代,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商贸和文化交流的枢纽。

商人、学者和艺术家汇聚于此,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思想和创意。

这种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也催生了新的思想和艺术流派。

五、伊斯坦布尔的遗产伊斯坦布尔的历史遗产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意义。

圣索菲亚大教堂、蓝色清真寺和托普卡帕宫等建筑物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传统。

这些文化遗产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学者前来探索,并为伊斯坦布尔带来了巨大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浅谈十字军东征对东西方世界的影响

浅谈十字军东征对东西方世界的影响

浅谈十字军东征对东西方世界的影响宋宇轩摘要:十字军东征是在罗马天主教教皇准许下进行的,持续近200年,以维护基督教之名的一系列宗教性军事行动,是罗马对地中海东岸地区发动的侵略性远征。

当时原属于罗马天主教圣地的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手中,罗马天主教为了收复失地,便进行多次东征行动。

东征规模之大,影响之巨,绝无仅有,对世界多地社会和人民产生重大影响。

十字军的东征使得拉丁基督教世界出现危机,导致了欧洲兴起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从而走上社会改革的道路,而东方的阿拉伯国家却不复昔日辉煌。

关键词:十字军东征;东西方世界;影响中图分类号:K5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7-0108-03数千年来,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始终是人类无法避开的话题。

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而地中海地区的发展态势一直倍受全球瞩目。

回顾中世纪历史,十字军东征对东西方世界都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十字军东征涉及东西方多个地区,影响了中世纪的历史进程。

美国社会学学者维克多·李·伯克(Victor Lee Burke)在《文明的冲突:战争对欧洲国家体制的形成》一书第四章中,以十字军东征为线索,研究内部分裂战争与外部侵略战争对欧洲国家体制形成的影响。

我国历史学学者沈敏华、程栋在合著的《十字军东征》一书中,详细阐释了十字军东征的缘由、历次东征的过程与影响,以及十字军东征的后果和启示,可见中外学者对十字军运动的关注程度。

本文以多种史观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十字军东征的后果及其对东西方世界的影响,以期清晰地把握十字军东征的历史全貌。

一、十字军东征概况公元七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在统一阿拉伯半岛,侵袭拜占庭帝国,征服叙利亚、耶路撒冷、巴勒斯坦后,向非洲扩张。

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三大一神教汇合之地。

由于三教都把它视为圣地,因而也成为冲突的根源。

公元十一世纪中叶,信仰伊斯兰教的塞尔柱突厥人崛起,其利用哈里发这一新的权力基石,从各个方向向东欧边境地带进逼,使拜占庭帝国朝野上下都感知到他们的存在与威胁。

伊斯坦布尔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伊斯坦布尔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伊斯坦布尔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的文化中心,被誉为“东西方之城”。

作为跨越两个大洲的独特城市,伊斯坦布尔融合了来自东方和西方的多元文化,形成了独特而迷人的文化景观。

本文将探讨伊斯坦布尔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以及这种交融所带来的影响。

一、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伊斯坦布尔地理位置优越,连接亚洲和欧洲两个大陆,自古以来成为商贸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将罗马帝国的首都迁至伊斯坦布尔(当时名为君士坦丁堡),拉开了伊斯坦布尔的历史序幕。

后来,伊斯坦布尔相继成为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的首都,这种多个大帝国的交替统治,为伊斯坦布尔的东西方文化交融奠定了基础。

二、建筑风格的交融伊斯坦布尔融合了东方和西方的建筑风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景观。

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圣索菲亚大教堂建于6世纪,起初是拜占庭帝国的主教座堂,后来成为奥斯曼帝国的清真寺,现在则是一座博物馆。

这座建筑融合了拜占庭、伊斯兰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元素,体现了伊斯坦布尔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除了圣索菲亚大教堂,伊斯坦布尔还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如蓝色清真寺、托卡皇宫等。

这些建筑继承了拜占庭和奥斯曼时期的造型和风格,同时又吸收了欧洲的建筑技术和装饰元素。

这种东西方建筑风格的交融,使得伊斯坦布尔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城市之一。

三、文化艺术的融合伊斯坦布尔是一个文化艺术的繁荣之地。

在此交融的文化影响下,伊斯坦布尔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和文化人物。

其中最著名的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建筑家、工匠和艺术家。

他们汲取了东西方的文化精髓,创作了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如彩色瓷砖、装饰地毯等。

此外,伊斯坦布尔还拥有丰富的文化节日和活动。

其中最盛大的莫过于传统的“伊斯坦布尔艺术节”,这是一个汇集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和表演者的盛会。

在艺术节上,观众可以欣赏到来自全球各地的音乐、舞蹈、戏剧等演出,这使得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历史试题)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历史试题)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半期联考高一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学校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考生号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学界认为,人类文明产生过程中,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畜牧业同农业分离,第二次是手工业与农业分工离,第三次是出现了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

在出现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A.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B.出现了质量最好、最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C.不同地区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交换和贸易D.人类开始驯服猪、牛、羊等动物2.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入侵波斯帝国,历经10年征战,建立了疆域辽阔的大帝国。

下列对亚历山大帝国和波斯帝国表述错误的是()A.疆域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B.都实行行省制度C.都推行君主专制D.都任用希腊人担任重要职务3.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

埃及新王国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亚述帝国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

这些文明的扩展()A.推动了城邦国家的发展B.扩大了人类文明的交流C.促进了行省制度的完善D.形成了统一的社会风俗4.有学者指出,“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

”这里旨在强调()A.雅典民主制因外敌的入侵而消亡B.雅典民主传统仅通过著作流传后世C.雅典民主制对近代民主政治有重大影响D.雅典民主制战胜了中世纪的封建专制5.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00年左右的欧洲历史,被西方史学界称为“中世纪”,中国历史学家习惯上称之为西欧封建社会。

拜占庭帝国对欧洲及世界的影响

拜占庭帝国对欧洲及世界的影响

拜占庭帝国对欧洲及世界的影响1.引言拜占庭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由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24年建立,继承罗马文化和文明,是古代地中海地区最为灿烂的帝国之一。

拜占庭帝国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经济和历史遗产,而且对欧洲及世界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拜占庭帝国对欧洲及世界的影响。

2.文化影响拜占庭帝国继承了罗马帝国的经典文化,对西方文明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拜占庭帝国以文化和艺术的繁荣而著称。

在语言上,拜占庭希腊文化的传承对于世界希腊文化和后来的新希腊文化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在艺术方面,拜占庭帝国的艺术作品给世界艺术史上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影响。

拜占庭艺术以宗教画为主,展示了复杂、精细和华丽的绘画风格。

在建筑和雕塑方面,拜占庭帝国的建筑和雕塑风格对欧洲的文化、艺术和建筑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3.经济影响拜占庭帝国的经济一直是繁荣的,并有着广泛的国际贸易关系。

拜占庭帝国的国际贸易在东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达到了顶峰。

在贸易方面,拜占庭帝国与阿拉伯人、印度人和中国人都有广泛的贸易形式,确保了从中国到地中海的贸易路线通畅。

这使得拜占庭成为中东和欧洲之间的主要贸易中心,也让拜占庭帝国成为了地中海地区和欧洲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从此角度来看,拜占庭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对世界在后来的历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政治和军事影响拜占庭帝国的政治和军事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也是难以忽视的。

拜占庭帝国的成功和存续防御了亚洲民族的入侵。

来自于哥特人、匈牙利人、蒙古人的入侵,都被拜占庭的军队和政府击退。

此外,拜占庭的政治制度对欧洲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拜占庭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拥有高度的行政机构、清晰的军队组织以及完善的租界制度。

这些政治制度在欧洲的发展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拜占庭的传统对欧洲政治和军事思想的传承,使得拜占庭在许多方面都成为欧洲的主流。

5.宗教影响拜占庭帝国是基督教东方正教的发源地和中心地带,基督教的传播也得到了拜占庭帝国的支持。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课后 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课后 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中古时期的亚洲课后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天方夜谭》汇集了古代近东、小亚细亚和其他地区民族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形象地再现了中世纪时期阿拉伯文明以及周边文明的社会风貌和风土人情,生动地描绘了一幅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的复杂图景。

这反映出古代阿拉伯文明( )A.推崇帝国统治B.具有包容性C.以和谐为理念D.极富扩张性2、奥斯曼帝国征服君士坦丁堡后,政府不仅任命希腊正教的头面人物为希腊正教徒的大教主和文职首领(管辖希腊人及不同族群的东正教徒),还分别任命了亚美尼亚教派的主教和伊斯坦布尔的犹太教大拉比为各自的首领。

此举反映出( )A. 帝国统治模式的创新B. 不同文化与族群交融C. 因俗而治的统治特点D. 政教分离的政治特点3、阿拉伯帝国哈里发马门(813—833年在位)曾派学者访问君士坦丁堡,向拜占庭皇帝索取希腊古典著作,并将其译成阿拉伯文。

马门还在巴格达创立一所规模宏伟的智慧宫,不仅有穆斯林,还有基督教徒、犹太教徒及信仰其他宗教的学者在此工作。

马门的上述举措( )A.开创了多种宗教并行的局面B.促进了阿拉伯文明的崛起C.改变了帝国对外扩张的方式D.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4、9世纪时,阿拉伯帝国的一些金银兑换钱庄开始经营放款、汇兑业务、帝国商人设计出完善的支票和信息用票,支票持有者可以在帝国的各个城市兑换现金。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当时阿拉伯帝国( )A.商品经济较为活跃B.国际贸易特别兴盛C.工商业是主导产业D.纸币受到民众欢迎5、公元8世纪,日本在京城建立大学寮,学生为官员子弟,人数在四百人左右,设秀才、进士等科,以《周易》《尚书》《周礼》《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作为指定教科书,学生毕业后被称为“举人”,接受任官考试合格者被授予官职。

据此可知,日本( )A.照搬唐代的科举制度B.以唐制为蓝本实行改革C.在全国推广中华文化D.采用儒家思想培养官吏6、早在阿拉伯帝国成立之初,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同时,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吸收了古典希腊罗马的同时,也不排斥西亚和远东民族 的文化艺术”,⑧从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他们广泛接受东 方的文化和学术思想,尤其是古代犹太和波斯的民族文化, 其非理性化的神秘主义色彩与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理性和 批判性有着明显的不同。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君士坦丁堡 的自然科学领域,拜占庭人所使用的先进的医疗技术、医疗 设备,并建立起来的医疗制度,以及他们拥有的几乎与现代 社会同步的历法, 对当时的东西方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 响, 在推动西方世界科技进步的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东方 世界,而且,时至今日,人们还在从中受益。 当西欧各国处于粗俗无知的愚昧状态时, 君士坦丁堡 已经拥有了相当的文化繁荣。 黑海北岸的斯拉夫人,阿拉伯 人以及西南亚和非洲都与君士坦丁堡保持着文化和宗教上 的密切联系, 它的文化随着对外贸易联系的扩展对周边的 基辅罗斯、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 最重要的要算是宗教信仰方面的影响。 这些地区的王侯贵 族、富商大贾在与君士坦丁堡的长期贸易和战争中,熟悉并 且最终皈依了基督教(东正教),使基督教逐渐成为东欧和 北欧地区居民的主要宗教信仰。 伊斯兰教的兴起,也受到了 君士坦丁堡和基督教文化的深刻影响。 有伊斯兰信仰武装 的阿拉伯人不断在近东、西亚和北非地区扩张,占领了原属 于拜占庭帝国的大片领土, 但是他们也从对手那里学习到 了罗马的政治理论思想、古希腊和君士坦丁堡的历史文化, 从而将中世纪的阿拉伯文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另外,由 于君士坦丁堡所处的地理位置, 使得它与东方各国乃至更 远的中国都建立了经常性的经济文化联系。 拜占庭是中国 丝绸的重要进口大国, 君士坦丁堡的钱币和工艺品也曾通 过丝绸之路传至中国,对古代东方艺术产生了影响。 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拜占庭帝国又延续了近千年,成 为跨越古代、与其他中世纪国家并行发展的一大文明。 在整 个中世纪时期, 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都是东方与 西方、欧洲与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其丰富多彩、独具 魅力的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 —— —— —— —— —— —— —— —— 注 释: ①A.E.J.莫里斯.城 市 形 态 史 —工 业 革 命 以 前(上 册)[M].商 务 印 书 馆 ,2011.241. ② L.S.Stavrianos. A Global History [M].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201. ③ 科 瓦 略 夫 . 古 代 罗 马 史 ( 下 册 )[M]. 上 海 世 纪 出 版 社 , 2011.175. ④杰 里·本 特 利 ,赫 伯 特·齐 格 勒 .新 全 球 史 [M].北 京 大 学 出 版 社 ,2007.338-339. ⑤爱德华·吉本. 罗马帝国衰亡史 (上册)[M]. 商务印书馆, 1997.382. ⑥卡 尔·马 克 思. 历 史 学 笔 记 [M].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 , 2005.116. ⑦马 克 思 , 恩 格 斯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选 集 (第 九 卷 )[M].人 民 出 版 社 ,1976.14. ⑧石 云 涛 .三 至 六 世 纪 丝 绸 之 路 的 变 迁 [M]. 文 化 艺 术 出 版 社 ,2007.385. (责任编辑 王文江)
二、君士坦丁堡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多年的建设, 使君士坦丁堡成为了一座辉煌壮丽的城
- 13 -
市,空前繁荣。 吉本就曾说道:“一切凡能有助于显示一座大 都城的宏伟、壮丽的东西,一切有助于为它的居民提供便利 和娱乐的东西, 在君士坦丁堡这座城市的四墙之内无不应 有尽有。 ”⑤此后的近千年的时间里,君士坦丁堡一直是地中 海东部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对东西方世界的文化交流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比于西部的动荡而言,帝国的东部是相对稳定的,它 的多种经济成分受到的冲击相对小得多。 隶农经济和农村 公社经济逐渐发展壮大, 并且由于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发 展起来的东西方贸易更趋活跃, 形成了以亚力山大和安条 克城为中心的国际商业贸易区。 而拜占庭的旧址所在地由 于控制了东西方交通的汇聚点占据了极其重要的贸易和战 略地位。 经济优势的凸显提高了帝国东部的政治地位,帝国 晚期的罗马皇帝越来越倾向于居住在帝国的东部地区。
一、君士坦丁堡的起源与发展 君士坦丁堡的前身是拜占廷, 是古希腊时代建立的殖 民地。 在公元前 13 世纪时迈锡尼文明的聚落,然而关于这 一时期所知甚少。 ①公元前 8 至 6 世纪,希腊人继腓尼基人 之后,开始积极发展造船事业,并同腓尼基人展开激烈的商 业竞争。 接着又紧跟腓尼基人之后,开始了海外殖民活动。 希腊人在小亚细亚西部沿岸、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并通 过爱琴海岛屿、赫勒斯滂海峡(今天的达达尼尔海峡)、博斯 普鲁斯海峡一直达黑海沿岸,都建立了殖民城市,而君士坦 丁堡的前身— ——拜占廷就是希腊人最早的殖民城市之一。 公元前 7 世纪, 来自麦加拉的古希腊殖民者在连接黑 海和地中海、 隔开欧洲与亚洲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亚洲一 侧兴建了卡尔西顿城。 几年之后,他们又在卡尔西顿城的对 岸修建了一座新的城市, 并以他们的首领柏扎斯的名字命 名了这座城市,取名为拜占蒂翁,拜占庭是它的拉丁名字②。 由于它的地理位置特殊,拜占庭在随后的数百年里在政治、 经济、 军事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古罗马时 代, 拜占庭的发展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它与多个希腊 政权联合, 但是从来没有建立自己的霸权。 在公元前 150 年,拜占庭被纳入了罗马帝国,成为其边缘地带的一个自由 朝贡城市。 公元 196 年,罗马皇帝谢普提米乌斯?塞维鲁为 报复拜占庭支持他的敌人,将其夷为平地,直到 4 世纪初, 拜占庭都没有恢复过来。 ③由于拜占庭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 位置,以至于塞维鲁也不会轻易地废弃这座城市。 在它的遗 址的基础之上,塞维鲁重建了这座城市,并且扩大了城市的
第 35 卷 第 4 期 2014 年 4 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
Vol. 35 No.4 Apr. 2014
君士坦丁堡的建立及其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任 霏, 杨雅
(河北大学 历史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关键词: 拜占庭;君士坦丁堡;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K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013-02
拜占庭帝国(或称东罗马帝国)的历史始自公元 324 年 君士坦丁皇帝重新统一罗马 - 地中海世界。 在 6 年后的公 元 330 年,该国启用了位于亚欧大陆交接之处、黑海和爱琴 海之间的新都:君士坦丁堡。 这座城市雄踞博茨普鲁斯海峡 西侧,其原址为古希腊的殖民城邦拜占庭。 它扼守黑海和地 中海、欧洲和亚洲两大交通要道。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它很 快成为世界各地商人的汇聚之地, 而且它也一直是欧洲东 部的文化中心, 对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起到了关键 的纽带作用。
首先, 君士坦丁堡的商业繁荣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的深入。 君士坦丁堡三面环水,扼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黑海的 出海口,地跨欧亚两大洲,是联络欧亚交通和东西方文化交 流的桥梁和纽带。 在发现直通印度的道路之前,这座城市始 终是个巨大的贸易市场,日益成为东西方“奢侈和贫困的主 要中心”。 ⑥从君士坦丁堡的前身拜占庭建立以来,这里就是 世界各地商船的汇集之地, 城市中心地带建立的巨大商业 区和方形的塞奥多西广场,这是罗马军事大道的汇合点,也 是全国最大的集市贸易区。“在没有开辟通往印度的捷径以 前”,它是“广泛的贸易中心”。 ⑦城市之中作坊店铺林立,商 号钱庄相邻,店铺分区设立,鳞次栉比;东西方的商人汇集 于此,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交换活动非常活跃;街道上各种 肤色的商贾身着各国服装穿梭来往, 人们使用各种语言进 行交易和交流。 发达的对外贸易成为君士坦丁堡商业经济 的一大特色:向东,君士坦丁堡主要是与波斯、印度和中国 进行贸易,产自这些地区的香料、香水、宝石、稀有金属、檀 香、麝香、樟脑、生丝、棉花、丝绸和精美的羊毛织品等特产, 都会源源不断地运抵这里, 再从这里经由地中海转运到巴 尔干半岛以及西欧和北非各地;西面和北面,它与东欧和北 欧乃至西欧地区一直保持着良好频繁的贸易往来, 来自欧 洲的谷物、咸鱼、蜡、毛皮、食盐、蜂蜜、鱼子酱、琥珀、铁、铜 甚至是奴隶等商品, 都是通过君士坦丁堡的商路转运到世 界的其他地方。 而君士坦丁堡的出口的商品,包括布匹、金 银制品、雕刻的象牙、玻璃、玛瑙杯子、花瓶、镶嵌物、水果以 及醇美的佳酿和其他特制的奢侈品, 也不断满足着上述这 些地区的需求,极大地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生活。 在君士坦丁 堡的带动下, 拜占庭帝国的对外贸易达到了相当高的发展 水平。 在当时的条件下,君士坦丁堡的市场中,几乎能够见 到世界上其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品。 正是得益于君士坦 丁堡繁荣的商业和贸易, 才促成了东西方世界深入交流和 广泛沟通的局面的形成。
面积,增加了城市的防御设施,更名为安东尼尼亚。 以新的 名称命名的拜占庭得到了长时间的平稳发展。 百年之后,3 世纪危机和奴隶大起义席卷了几乎罗马帝国全境。 经历危 机和镇压起义之后的罗马帝国, 经济已经到达了崩溃的边 缘,特别是帝国的西部地区,人口锐减、农业停滞、商业凋 敝。 而各路军阀则开始混战以争夺最高权力,罗马帝国已然 是名存实亡。
摘 要: 作为罗马帝国的延续,拜占庭帝国在世界古代历史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其首都--君士坦丁堡的位置正好 处于东西方世界的交汇之处。 在整个中世纪时期,拜占庭都是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它还是基督教文化繁荣的重要 基地,对西欧的中世纪文化(也同样对阿拉伯和斯拉夫世界的文化)发展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有着重要影响。探寻君士坦丁堡城 市的起源和发展,总结拜占庭帝国的成就和历史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了解和探索古代地中海地区文明和东西方世界的文化交 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 在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带来的贸易繁荣的同 时, 君士坦丁堡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贡献和影响是不可 估量的。 拜占庭人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时期人们崇尚文学、 热爱艺术、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 并在前人取得的成就上再 创辉煌,给世人展现了一段独具特色却又崇尚古风、兼容并 蓄、既先进又古老的文化发展进程。 并且由于君士坦丁堡地 处欧亚交通的要道, 因此它与各种文化存在着广泛的交流 和影响,不断推动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它的东面是历史悠 久的波斯和亚美尼亚文化, 西南面的两河流域和巴勒斯坦 地区的古代文化积淀非常深厚, 南面不远处是著名的文化 中心亚历山大里亚。 拜占庭文化长期吸收并融合且不断影 响着周边地区和民族的文化。 在拜占庭帝国与这些国家和 民族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斗争的同时,他们之间的 文化交流也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 君士坦丁堡频繁的对外 经济交流, 使它的文化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优秀传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