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智能机器人设计与制作word

合集下载

智能机器人设计与制作报告

智能机器人设计与制作报告

智能机器人设计与制作报告引言智能机器人是当今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

它能够模拟人类行为并进行智能交互,拥有自主决策和学习能力。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智能机器人的设计与制作过程,包括硬件选型、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等方面。

设计与制作过程1. 硬件选型智能机器人的硬件选型对整个设计过程至关重要。

我们选择了一款具备强大计算能力和多传感器支持的单板计算机作为主控,如树莓派。

它的开源特性和强大的社区支持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定义功能。

同时,我们选择了高精度的摄像头、声音传感器、触摸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等来满足不同的交互需求。

2. 软件开发智能机器人的软件开发是建立在硬件选型的基础上的。

我们选择了Python 作为主要的开发语言,因为它具有简洁、易学且功能强大的特点。

我们使用Python 开发了机器人的主控程序,包括感知、决策和执行三个主要模块。

在感知模块中,我们使用了OpenCV 来处理图像和视频流数据,并实现目标检测和人脸识别等功能。

声音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接收环境的声音和距离信息,以便机器人能够做出相应的反应。

同时,我们还使用了机器学习算法来提高机器人的识别能力,并实现自动学习。

在决策模块中,我们使用了逻辑推理和规则引擎来解析和处理感知模块得到的数据,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我们通过编程和数据训练机器人,使其能够理解人类的语言和意图,并做出相应的回应。

在执行模块中,我们使用舵机和电机等执行器来控制机器人的身体动作。

根据决策模块的结果,机器人可以进行移动、抓取、旋转和摇头等动作,以实现与环境的交互。

3. 系统集成在软件开发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系统集成,将各个模块整合到一起,并进行功能测试。

我们使用Raspberry Pi 的GPIO 引脚来连接传感器和执行器,以实现硬件与软件的交互。

通过调试和测试,我们最终得到了一个具备智能交互能力的机器人。

结论通过对智能机器人的设计与制作过程的详细介绍,我们了解了智能机器人的核心组成部分以及相关技术的应用。

工业机器人结构设计【含全套CAD图纸和WORD说明书】

工业机器人结构设计【含全套CAD图纸和WORD说明书】

工业机器人结构设计00(陕理工机械工程学院机自专业000班,陕西汉中 723003)指导教师:000[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机器手硬件和软件的组成,即plc控制的机械手的系统工作原理,机械手各个部件的整体尺寸设计,plc控制的特点。

本文对机械手进行总体方案设计,确定了机械手的坐标形式和自由度,确定了机械手的技术参数。

同时设计了机械手的夹持式手部结构,设计了机械手的手腕结构,计算出了手腕转动时所需的驱动力矩和回转气缸的驱动力矩.设计了机械手的手臂结构。

利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对机械手进行控制,选取了合适的plc型号,根据机械手的工作流程制订了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控制方案,画出了机械手的工作时序图,并绘制了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控制程序.[关键词]工业机器人机械手The Industrial robot design000(Grade00,Class00,Major Mechanical Design,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415Dept。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 723003,Shaanxi)Tutor:000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the composition of industrial robots,robot hardware and software, system working principle that plc manipulator control,the overall size of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robot design, plc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paper,the robot overall program design,to determine the coordinates of the robot forms and degrees of freedom to determine the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the robot。

(完整word版)机器人实验报告

(完整word版)机器人实验报告

机器人实验报告机器人实验报告1. 首先观察机器人行走的每一个动作,并记录动作是怎么样执行的,并且记录舵机的位置。

打开robot软件接入机器人,进行对人形机器人调节每一个动作,达到行走的目的。

【实验器材】电脑、人形机器人、下载线、电源。

【实验步骤】一.检测仿生机器人设备能不能正常运行。

二.启动仿生机器人控制软件,并且连接机器人。

三.编辑人形机器人的动作。

1. 添加人形机器人的初始位置。

添加人形机器人的动作。

3. 添加人形机器人的循环动作。

4. 设置人形机器人的结束动作。

5. 保存和尚在编辑完的动作。

6. 演示人形机器人所编辑的动作。

7. 对不符合的动作进行修正。

【注意事项】1. 在用人形机器人时,首先要充满电。

在下载程序时不要动机器人。

3. 在编辑时两个动作不能跨度过大。

4. 在演示时以防机器人摔倒。

【实验结论】用控制软件的编程可以使机器人达到行走的目的。

【实验体会和心得】通过本实验加深我们对机器人的了解,更进一步的掌握了各部件之间的功能特性。

让我们在以后更多的实验中能灵活应用探究方法和操作能力。

除此,我们在机器人教学中培养了我们的兴趣,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了我们学习、探索、掌握和运用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兴趣,提高我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丰富我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我们的探究意识、进取意识、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特别是在机器人的编程和调试方面,我们通过亲手装配、实验、编程和实施机器人项目、直至达到我们所需要的结果。

这过程使们们获得发自内心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通过机器人实验我们觉得自己变得更从容、更自信、更具有成就感。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的能力在动手操作和探究方面都得到较大的提升。

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附送:机场不可撤销担保书机场不可撤销担保书。

二、本保证书保证归还借款人在字第号贷款合同项下不按期偿还的全部或部分到期贷款本息,并同意在接到贵行书面通知后十四天内代为偿还借款人所欠借款本息。

智能机器人的设计与制作

智能机器人的设计与制作

智能机器人的设计与制作引言近几年机器人已成为高技术领域内具有代表性的战略目标。

机器人技术的出现与进展,不但使传统的工业生产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且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飞速进展,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从自动化生产线到海洋资源的探索,乃至太空作业等领域,机器人可谓是无处不在。

目前机器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机器人已经在很多的领域代替着人类的劳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机器人帮助。

机器人工程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集工程力学、机械制造、电子技术、技术科学、自动操纵等为一体。

目前对机器人的研究已经呈现出专业化与系统化,一些信息学、电子学方面的先进技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目前机器人行业的进展与30 年前的电脑行业极为相似。

今天在汽车装配线上忙碌的一线机器人,正是当年大型计算机的翻版。

而机器人行业的利基产品也同样种类繁多,比如协助医生进行外科手术的机械臂、在伊拉克与阿富汗战场上负责排除路边炸弹的侦察机器人、与负责清扫地板的家用机器人,还有很多参照人、狗、恐龙的样子制造机器人玩具。

舞蹈机器人具有人类外观特征、可爱的外貌、又兼有技术含量,极受青少年的喜爱。

我从前年开始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在这过程中尝试过很多次的失败,也感受到了无比的乐趣。

图1.1、机器人1 绪论机器人技术作为20 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自20 世纪60 年代初问世以来,经历40 余年的进展已取得长足的进步。

未来的机器人是一种能够代替人类在非结构化环境下从事危险、复杂劳动的自动化机器,是集机械学、力学、电子学、生物学、操纵论、计算机、人工智能与系统工程等多学科知识于一身的高新技术综合体。

走向成熟的工业机器人,各类用途的特种机器人的多用化,昭示着机器人技术灿烂的明天。

1.1 国内外机器人技术进展的现状为了使机器人能更好的应用于工业,各工业发达国家的大学、研究机构与大工业企业对机器人系统开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简单的机器人制作教程

简单的机器人制作教程

简单的机器人制作教程这是一个最简单的机器人,一个振动机器人,即以偏心摆锤马达的震动效果作为挪动的动力,算是一种非常简单的BEAM机器人。

整个造型就像一只臭虫,由于振动时接近狂飙一样的不规则运动方式,所以起名为“暴走的臭虫”。

一、基本原理本项目的机器人依靠带偏心摆锤的震动马达发出的震动波进行移动。

1、驱动原理本项目机器人的动力依靠的是震动波,即用震动器带动整个机器人身体发生震动,在机器人的重量较轻,且支撑不是很平稳的时候,机器人就会发生位置的移动。

这里所谓震动器,其实就是我们手机中实现震机的震动马达,其原理就是通过旋转的马达带动一个位于偏心轮上的摆锤,由于摆锤的重心是位于旋转的轴上的一边,在马达转动的过程中,就会由于摆锤的重量不断循环的在转轴的周围产生一个离心的外力(即:交替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摆动),从而导致马达的震动。

2、电路原理本项目的电路非常简单,只是一个简单的电学电路。

这里我们采用类似电子表所使用的微型钮扣电池作为机器人的能源;采用手机震机用的震动马达作为动力源;采用LED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的眼睛;而控制控制机器人启动的开关则是选择一般的小型选择拨动开关。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的选择拨动开关有三个引脚,其中拨动开关可以使中间的引脚(上图之2)有选择的接通两边(上图之1和3)任意一侧的其中一个引脚。

同时,用于做眼睛发光的LED发光二极管的引脚是区分正负极的。

另外提一下,LED发光二极管是有一个启辉电压的,大概是2V多左右,只有供电的电压达到这个值时发光管才会发光。

本项目中,是使用了两只发光二极管作为眼睛的。

机器人开始启动的时候,发光二极管是会发光的,当发现其不亮的时候,就是说明电池的电能已经消耗了不少,电池的电压已经下降到发光二极管无法点亮的程度,这种时候震动马达还是会继续震动的。

因为震动马达启动的电压并不高,在电池的电压已经下降了很多的程度下震动马达还是可以继续工作。

其中注意:1、拨动开关选用1、2两个引脚;2、LED发光二极管的引脚是区分正负极的,要对应连接到电池的正负电极(下面有说明判别的方法);3、钮扣电池的外壳,只有一面金属部分的是负极,整个包住周围以及其中一面的金属部分是正极(见下图所示)。

《第二单元第1课智能机器人》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青岛版24第六册自编模拟

《第二单元第1课智能机器人》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青岛版24第六册自编模拟

《智能机器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智能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理解机器人的构成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作业实践,让学生熟悉机器人的编程和操作流程,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和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兴趣。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智能机器人相关教材内容,了解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基本构成和主要功能。

同时,学生需要理解机器人编程的基本概念,如传感器数据读取、执行器控制等。

2. 编程实践:学生需使用指定的编程软件(如Scratch或Python),编写简单的机器人运动控制程序。

这一步主要培养学生初步的编程能力,以及对机器人基本指令的熟悉程度。

3. 实物操作: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智能机器人平台上进行操作练习。

具体包括连接机器人各部分硬件、安装传感器和执行器,以及通过编程软件控制机器人进行简单的动作。

4. 创意设计:学生需设计一个简单的机器人项目,如自动扫地机器人或避障小车等,并绘制出项目设计草图。

这一步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部分:学生需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整理成笔记,并总结出自己对智能机器人知识的理解。

2. 编程实践部分:学生需编写至少两个简单的机器人运动控制程序,并确保程序能在模拟或实际机器人平台上正常运行。

3. 实物操作部分:学生需按照指导手册的步骤进行操作,并确保所有硬件连接正确、传感器和执行器工作正常。

4. 创意设计部分:学生需设计一个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的机器人项目,并在草图中详细标注出各个部分的功能和连接方式。

设计过程中,学生可参考教材中的案例和网上资源,但需保持原创性。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1. 理论学习部分:评价学生对智能机器人知识的理解和笔记的完整性。

2. 编程实践部分:评价学生编写的程序是否正确、能否正常运行以及程序的创意性。

3. 实物操作部分:评价学生的硬件连接是否正确、传感器和执行器是否工作正常以及操作过程的规范性。

(完整word版)机器人实验报告

(完整word版)机器人实验报告

机器人实验报告机器人实验报告1. 首先观察机器人行走的每一个动作,并记录动作是怎么样执行的,并且记录舵机的位置。

打开robot软件接入机器人,进行对人形机器人调节每一个动作,达到行走的目的。

【实验器材】电脑、人形机器人、下载线、电源。

【实验步骤】一.检测仿生机器人设备能不能正常运行。

二.启动仿生机器人控制软件,并且连接机器人。

三.编辑人形机器人的动作。

1. 添加人形机器人的初始位置。

添加人形机器人的动作。

3. 添加人形机器人的循环动作。

4. 设置人形机器人的结束动作。

5. 保存和尚在编辑完的动作。

6. 演示人形机器人所编辑的动作。

7. 对不符合的动作进行修正。

【注意事项】1. 在用人形机器人时,首先要充满电。

在下载程序时不要动机器人。

3. 在编辑时两个动作不能跨度过大。

4. 在演示时以防机器人摔倒。

【实验结论】用控制软件的编程可以使机器人达到行走的目的。

【实验体会和心得】通过本实验加深我们对机器人的了解,更进一步的掌握了各部件之间的功能特性。

让我们在以后更多的实验中能灵活应用探究方法和操作能力。

除此,我们在机器人教学中培养了我们的兴趣,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了我们学习、探索、掌握和运用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兴趣,提高我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丰富我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我们的探究意识、进取意识、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特别是在机器人的编程和调试方面,我们通过亲手装配、实验、编程和实施机器人项目、直至达到我们所需要的结果。

这过程使们们获得发自内心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通过机器人实验我们觉得自己变得更从容、更自信、更具有成就感。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的能力在动手操作和探究方面都得到较大的提升。

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附送:机场不可撤销担保书机场不可撤销担保书。

二、本保证书保证归还借款人在字第号贷款合同项下不按期偿还的全部或部分到期贷款本息,并同意在接到贵行书面通知后十四天内代为偿还借款人所欠借款本息。

机器人MicrosoftWord文档

机器人MicrosoftWord文档

机器人MicrosoftWord文档第8课机器人教学设计方新小学杨芬一、设计思路机器人是一个充满想象的题材,让学生大胆无畏的自由畅想机器人的功能,外形,并且能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创意的完成机器人的设计制作,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美术学习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人美版美术教材三年级下册第8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画一画、做一做机器人,使学生初步了解机器人的简单知识,了解机器人与人类的关系,并用综合技法完成作品,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开始从涂鸦期向理论技法学习的慢慢转变,对线条色彩有一定的运用基础,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对手工及综合制作有浓厚的兴趣。

机器人这个题材对于他们也很有吸引力,学生十分感兴趣。

四、三维目标根据我的教学理念,依据学生基本情况,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以下三点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简单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感受机器人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过程与方法:能大胆的发挥想象力,并用多种形式表现或制作机器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对热爱科学创造的热情。

五、教学准备课件综合材料(画纸、刮画纸、印章、等)六、教学过程1、导入:组织学生,谈话导入课题。

老师从小到大都非常羡慕一个人,就是他——大雄,羡慕他,并不是因为他长得帅,而是因为羡慕他拥有一个无所不能的叮当,能帮他解决各种问题,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和老师一样的想法?(问):假如你会有一个机器人,你最希望他帮你做什么?其实,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人类其实也发明很多机器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第八课机器人。

2、新授A、引导学生欣赏机器人图片,感受机器人的造型特点应与功能相结合。

看看现在在那些领域已经有了机器人,他们长什么样子。

B、启发学生大胆设计自己的机器人的造型。

我们发现,他们长什么样子一部分是根据功能来决定的,加上设计师的创意,(问)那你想设计制作一个什么样子的机器人?小组讨论,并汇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机器人的设计与制作WORD版本可编辑
智能机器人的设计与制作
引言
近几年机器人已成为高技术领域内具有代表性的战略目标。

机器人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不但使传统的工业生产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且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从自动化生产线到海洋资源的探索,乃至太空作业等领域,机器人可谓是无处不在。

目前机器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机器人已经在很多的领域代替着人类的劳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机器人帮助。

机器人工程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集工程力学、机械制造、电子技术、技术科学、自动控制等为一体。

目前对机器人的研究已经呈现出专业化和系统化,一些信息学、电子学方面的先进技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目前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与30 年前的电脑行业极为相似。

今天在汽车装配线上忙碌的一线机器人,正是当年大型计算机的翻版。

而机器人行业的利基产品也同样种类繁多,比如协助医生进行外科手术的机械臂、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负责排除路边炸弹的侦察机器人、以及负责清扫地板的家用机器人,还有不少参照人、狗、恐龙的样子制造机器人玩具。

舞蹈机器人具有人类外观特征、可爱的外貌、又兼有技术含量,极受青少年的喜爱。

我从前年开始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在这过程中尝试过很多次的失败,也感受到了无比的乐趣。

图1.1、机器人
1 绪论
机器人技术作为20 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自20 世纪60 年代初问世以来,经历40 余年的发展已取得长足的进步。

未来的机器人是一种能够代替人类在非结构化环境下从事危险、复杂劳动的自动化机器,是集机械学、力学、电子学、生物学、控制论、计算机、人工智能和系统工程等多学科知识于一身的高新技术综合体。

走向成熟的工业机器人,各种用途的特种机器人的多用化,昭示着机器人技术灿烂的明天。

1.1 国内外机器人技术发展的现状
为了使机器人能更好的应用于工业,各工业发达国家的大学、研究机构和大工业企业对机器人系统开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在美国和加拿大,各主要大学都设有机器人研究室,麻省理工学院侧重于制造过程机器人系统的研究,卡耐基—梅隆机器人研究所侧重于挖掘机器人系统的研究,而斯坦福大学则着重于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

德国正研究开发“MOVE AND PLAY”机器人系统,使机器人操作就像人们操作录像机、开汽车一样。

从六十年代开始日本政府实施一系列扶植政策,使日本机器人产业迅速发展起来,经过短短的十几年。

到80 年代中期,已一跃而为“机器人王国”。

其机器人的产量和安装的台数在国际上跃居首位。

按照日本产业机器人工业会常务理事米本完二的说法:“日本机器人的发展经过了60 年代的摇篮期。

70 年代的实用期。

到80 年代进人普及提高期。


并正式把1980 年定为产业机器人的普及元年”。

开始在各个领域内广泛推广使用机器人。

中国机器人的发展起步较晚,1972 年我国开始研制自己的工业机器人。

"七五"期间,国家投入资金,对工业机器人及其零部件进行攻关,完成了示教再现式工业机器人成套技术的开发,研制出了喷涂、点焊、弧焊和搬运机器人。

1986 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开始实施,智能机器人主题跟踪世界机器人技术的前沿,经过几年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成功地研制出了一批特种机器人。

20 世纪90 年代,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又在实践中迈进一大步,先后研制出了点焊、装配、喷漆、切割、搬运等各种用途的工业机器人,并实施了一批机器人应用工程,形成了一批机器人产业化基地,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1.2 机器人技术的市场应用
机器人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步伐有多快?据国际机器人联盟调查,2004 年,全球个人机器人约有200 万台,到2008 年,还将有700 万台机器人投入运行。

按照韩国信息通信部的计划,到2013 年,韩国每个家庭都能拥有一台机器人;而日本机器人协会预测,到2025 年,全球机器人产业的“蛋糕”将达到每年500 亿美元的规模(现在仅有50亿美元)。

与20 世纪70 年代PC 行业的情况相仿,我们不可能准确预测出究竟哪些用途将推动这个新兴行业进入临界状态。

不过看起来,机器人很可能在护理和陪伴老年人的工作上大展宏图,或许还可以帮助残疾人四处走走,并增强士兵、建筑工人和医护人员的体力与耐力。

目前,我国从事机器人研发和应用工程的单位200 多家,拥有量为3500 台左右,其中国产占20%,其余都是从日本、美国、瑞典等40 多个国家引进的。

2000 年已生产
各种类型工业机器人和系统300 台套,机器人销售额6.74 亿元,机器人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年收益额为47 亿元,我国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和品种将逐年大幅度增加。

1.3 机器人技术的前景展望机器人是人类的得力助手,能友好相处的可靠朋友,将来我们会看到人和机器人会存在一个空间里边,成为一个互相的助手
和朋友。

机器人会不会产生饭碗的问题。

我们相信不会出现“机器人上岗,工人下岗”的局面,因为人们随着社会的发展,实际上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和危险的环境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有更好的岗位去工作,去创造更好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机器人来做这些危险环境的工作,展望21 世纪机器人将是一个与20 世纪计算机的普及一样,会深入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所以很多专家预测,在21 世纪的前20 年是机器人从制造业走向非制造业的发展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智能机器人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目前国际上很多国家,也对机器人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的估计提出了新的认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机器人技术,涉及到多个学科,机械、电工、自动控制、计算机测量、人工智能、传感技术等等,它是一个国家高技术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语音识别处理是语音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计算机语音识别处理过程基本上一致,是一种基于统计模式识别的理论。

我国的语音识别研究起步于五十年代,近年来发展很快,其研究水平基本与国外同步,在汉语语音识别技术上还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可以预计,语音技术的发展前景无限。

2 机器人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2.1 机器人设计的内容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机器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机器人具有人类外观特征、可爱的外貌、又兼有技术含量,极受青少年的喜爱。

本课题要求设计一具有简单人体功能的、模拟舞蹈动作的类人型机器人,完成简单人的基本动作:可以前进后退,左右侧行,左右转弯和前后摆动手臂,行走频率为每秒两步,举手投足、转圈、头部动作灵活、并具备的语音功能。

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对小机器人进行语音控制,通过发出语音命令,控制机器人的。

机器人包括底座、头部、上身、下肢、以及电路控制板,分别控制手臂、头部和底盘运动的电机及传动机构等。

通过电路控制和机械传动,可使机器人动作。

知识范围涉及机构学、力学、电子学、自动控制、计算机、人工智能等。

具体赋予任务:
1、深入了解类人型机器人的功能及工作要求,查找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及参考书目;
2、学习掌握机构创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了解控制对象舞蹈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动作过程,进行简单舞蹈动作及相应机构设计;
3、根据机器人构成、工作原理、主要特点和技术指标,分析比较,加以论证,确定机器人运动控制最终方案,完成硬件电路设计,单片机控制程序设计;
4、制作舞蹈机器人模型,完成各种运动、动作模拟,调试成功。

5、规定的翻译、论文工作。

2.2 舞蹈机器人设计的数据和要求
1、机器人身高80~120 ㎝,表演时机器人随音乐翩翩起舞,动作协调、灵活;
2、表演各种的基本动作,具体动作可自行设计。

涵盖行进、转圈、举手投足、头部等动作;
3、整套动作持续4 分钟左右;
4、机器人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
5、灵活的多功能机器手臂:活动空间大,可360 度旋转。

6、采用电机驱动,运动准确可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