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项税额转出的处理
进项税额转出后财务处理流程

进项税额转出后财务处理流程《进项税额转出后财务处理流程》
嘿,大家好呀!今天咱就来讲讲这个进项税额转出后的财务处理流程。
就说有一次啊,我们公司买了一批办公用品,那发票上的进项税额可是明明白白的呢。
结果呢,后来发现其中一部分办公用品是用于员工福利了,哎呀呀,这可就得做进项税额转出啦。
那具体咋操作呢?首先啊,咱得找到相关的凭证,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找到那根救命稻草一样。
然后呢,在财务系统里一顿操作,把该转的税额给转出来。
这就好比是给这笔钱搬了个家,从原来的地方挪到另一个地方去。
接着呢,要把这个转出的税额记录清楚,可不能马虎,不然以后查起来都不知道咋回事儿。
就好像是给这笔钱贴上一个标签,让大家都知道它的来历。
然后呢,再去调整相关的账目,让一切都顺顺当当的。
这就像是给整个财务大厦重新整理一下,让它更稳固。
之后呢,还得跟税务那边对接好,免得出现啥岔子。
这就像跟税务部门打个招呼,说:“嘿,这边有点小变化哦,您留意着点。
”
你看,这进项税额转出后的财务处理流程虽然有点麻烦,但只要咱一步步来,细心点,就不会出啥大问题。
就像走迷宫一样,只要找对了路,就能顺利走出来啦!
总之呢,搞清楚这个流程,咱的财务工作才能做得稳稳当当的,公司的发展也能更顺畅呀!哈哈!。
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的规定及会计处理

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的规定及会计处理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的非正常损失(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
)及改变用途等,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扣除。
因这些货物的增值税税额在其购进时已作为进项税额从当期的销项税额中作了扣除,故应将其从进项税额中转出,从本期的进项税额中抵减,借记有关成本、费用、损失等账户,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或将其视同销项税额。
另外,按我国现行出口退税政策规定,进项税额与出口退税税额的差额,也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处理。
一、购进货物改变用途转出进项税额的会计处理 为生产、销售购进的货物,企业支付的增值税已记入“进项税额”,若该货物购进后被用于免税项目、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不开发票,只填写出库单),应将其负担的增值税从“进项税额”中转出,随同货物成本记入有关账户。
这类业务同在购入时就已明确自用不同,若购入时就明确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等,应将其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记入购进货物及接受劳务的成本,不记入“进项税额”。
这类业务与“视同销售”也不相同,视同销售是指将经过自己加工的、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上述目的,或者未将加工货物对外投资和赠送的(可开具发票),因而应记入“销项税额”。
[例1]甲企业8月份购进生产经营用钢材112吨,单位售价3500元/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钢材进价392000元,进项税为66640元,价税合计458640元,已通过银行结算。
货物已验收入库。
9月份,本企业基建需要从仓库中领用上月购入钢材28吨。
做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 114660 贷:原材料——钢材 9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6660 [例2]某食品加工厂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共有职工100人,其中生产工人90人,厂部管理人员10人。
8月份,公司决定以其外购食用植物油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每人发放2桶植物油。
进项税额转出分录

进项税额转出分录进项税额转出分录是企业在购买固定资产或者进行固定资产改造、大修期间产生的进项税额,需要进行账务处理,并将其转出到固定资产账户。
本文将详细介绍进项税额转出分录的相关知识。
1. 进项税额转出分录的基本原则进项税额转出分录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单方面反映:进项税额转出分录只涉及企业自身的会计处理,不涉及其他单位或个人的会计处理;(2)费用确认准则:根据费用确认准则,将进项税额转出分录确认为费用;(3)真实性和准确性:进项税额转出分录需要确保记录与实际发生的经济事项相符,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2. 进项税额转出分录的内容进项税额转出分录的主要内容包括:借记进项税额转出账户,贷记进项税额账户。
具体的分录如下:借:进项税额转出账户贷:进项税额账户3. 进项税额转出分录的具体操作步骤(1)根据购买固定资产或进行固定资产改造、大修的发票,确定进项税额的金额;(2)根据进项税额的金额,编制进项税额转出分录;(3)在会计账簿中,将进项税额转出账户借方科目填写为进项税额的金额;(4)将进项税额账户贷方科目填写为进项税额的金额;(5)核对分录,确保分录准确无误;(6)经过会计核算后,进项税额转出分录生效。
4. 进项税额转出分录的应用场景进项税额转出分录主要适用于购买固定资产、进行固定资产改造、大修等与固定资产相关的场景。
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或进行固定资产改造、大修时,有权将相关的进项税额转出到固定资产账户中。
这样做有助于企业合理控制成本,并减少固定资产的净额。
总结:进项税额转出分录是企业在购买固定资产或进行固定资产改造、大修期间产生的进项税额,需要进行账务处理,并将其转出到固定资产账户。
分录的内容包括借记进项税额转出账户和贷记进项税额账户。
在具体操作步骤中,需要根据发票确定进项税额的金额,并编制相应的分录,最终经过核对后生效。
进项税额转出分录主要适用于与固定资产相关的场景,有助于企业合理控制成本并减少固定资产的净额。
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的账务处理

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的账务处理一、背景介绍增值税是一种按照货物的增值金额课征的一种税收方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征收增值税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将购买货物或服务支付的增值税金额申报为进项税额,用于抵扣应纳税额,从而降低企业的税负。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在购买行为中所产生的进项税额可能无法完全抵扣应纳税额,因此需要进行进项税额转出的操作。
二、进项税额转出的原因1. 销售不动产或其他应税资产:如果企业将不动产或其他应税资产出售,根据国家税务局的相关规定,该销售所产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无法抵扣应纳税额,需要进行转出。
2. 不符合增值税抵扣条件的费用:增值税抵扣条件包括:费用与纳税人的销售货物、提供应税服务或者不动产租赁等生产经营行为具有直接关联性,以及费用的金额应在后续发票开具时已经付款的规定。
如果某些费用不符合这些条件,企业所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无法抵扣,需要进行转出。
3. 免税货物或应税货物差异:如果企业购买的货物或服务中存在免税项目或者应税项目价税分离的差异,即货物或服务中含有税收的一部分,需要进行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转出。
4. 进口货物或贸易增值税扣缴:对于进口货物,企业在清关的过程中支付的进口环节价税分离的增值税金额也需要进行转出。
同时,对于贸易公司等从事商品批发或零售的企业,对于供应商代收的贸易增值税也需要进行转出。
三、进项税额转出的操作步骤1. 登记进项税额转出科目:在企业的会计科目中,需要新增一个用于登记进项税额转出的科目,例如“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2. 记账:根据进项税额转出的原因,将对应的进项税额转出科目进行记账处理。
记账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记账,一种是通过期末结转。
直接记账是在原始凭证中选择对应的科目进行记账,而期末结转则是将进项税额转出科目的累计余额在每个会计期末结转到下一个会计期间。
3. 缴纳增值税款项:根据转出的进项税额,企业需要缴纳相应的增值税款项给国家税务局。
关于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关于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分录怎么做在企业的财务处理中,进项税额转出是一个较为常见但又需要谨慎对待的事项。
要准确地完成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处理,首先需要理解其概念和适用场景,然后掌握正确的会计分录编制方法。
进项税额转出是指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进项税额不能再抵扣,需要从进项税额中扣除并转出。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进项税额转出呢?比如,企业购进的原材料由于管理不善导致被盗、丢失、霉烂变质,这些非正常损失的原材料对应的进项税额就需要转出。
再比如,企业将购进的货物用于建造固定资产、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等,这些改变了用途的货物对应的进项税额也需要转出。
接下来,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分录编制。
假设企业购进一批原材料,价款为 10000 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300 元。
后来由于管理不善,该批原材料损失了一半。
首先,购进原材料时的会计分录为:借:原材料 1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00贷:银行存款 11300当发生非正常损失,需要转出一半的进项税额时,会计分录如下: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5650贷:原材料 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650这里转出的进项税额= 1300×50% = 650 元。
再举一个例子,企业将购进的一批商品用于职工福利,商品价款5000 元,增值税进项税额 650 元。
购进商品时的会计分录为:借:库存商品 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50贷:银行存款 5650用于职工福利时,进行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分录为: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5650贷:库存商品 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650需要注意的是,进项税额转出的计算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如果是购进货物的非正常损失,通常按照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乘以损失的比例来计算转出的进项税额;如果是改变用途,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等,通常是按照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全部进项税额进行转出。
进项税额转出8种情形(案例)账务处理大全

进项税额转出8种情形(含案例)及账务处理大全我国增值税实行进项税额抵扣制度,但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非经营性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抵扣的进项税额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转入有关科目,不予以抵扣。
(一)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如何处理?答:纳税人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不含固定资产)、劳务、服务,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应当将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转出;无法确定该进项税额的,按照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转出的进项税额。
例: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
2016年5月1日购进洗涤剂准备用于销售,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列明的增值税额1万元,当月认证抵扣。
2016年7月,该纳税人将所购进的该批次洗涤剂全部用于职工食堂。
纳税人将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用于集体福利的,应于发生的当月将已抵扣的1万元进行进项税额转出。
会计处理如下: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贷: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二)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如何处理?答: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发生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被盗、丢失、霉烂变质,或因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的依法没收、销毁、拆除情形,其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所抵扣的进项税额应进行转出。
例: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提供设计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
2016年5月购进复印纸张,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列明的货物金额10万元,运费1万元,并于当月认证抵扣。
2016年7月,该纳税人由于管理不善造成上述复印纸张全部丢失。
纳税人购进货物因管理不善造成的丢失,应于发生的当月将已抵扣的货物及运输服务的进项税额进行转出。
应转出的进项税额= 100000* 17% +10000 *11% =18100元会计处理如下: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贷: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三)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如何处理?答:纳税人在产品、产成品发生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被盗、丢失、霉烂变质,或因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的依法没收、销毁、拆除情形,其耗用的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以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所抵扣的进项税额应进行转出。
进项税额转出报税处理

进项税额转出报税处理一、背景介绍进项税额是企业在采购、服务和资产购置等过程中支出的增值税,按照税收制度需要,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出报税。
进项税额转出报税是企业在报税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实现税收的公平和效能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进项税额转出的条件和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的规定,进项税额转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和限制:1. 合规性:进项税额必须是合规且真实的,符合国家税收法规的规定。
企业在采购、服务和资产购置等过程中发生的税额必须是通过正当渠道获得并按照法定程序报销。
2. 有效性:进项税额转出必须是在报税期内进行的有效操作。
根据国家税务局的规定,企业需要按照规定时间和流程将进项税额转出,逾期操作或未操作的进项税额无法享受转出的待遇。
3. 相关支出:进项税额只能与企业的纳税义务相对应的支出相关。
即企业购进的货物、服务或者不动产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并产生相应的增值税税额,才能转出为可报税的进项税额。
4. 证明文件:进项税额转出需要有相应的证明文件。
根据国家税务局的规定,企业需要提供支持进项税额转出的合法有效证明文件,例如发票、费用报销凭证等。
三、进项税额转出的报税处理流程1. 收集进项税额证明文件:企业在报税过程中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进项税额证明文件,包括发票、费用报销凭证等。
这些证明文件是企业享受进项税额转出待遇的依据,因此要确保文件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2. 登记进项税额信息:企业需要将收集到的进项税额证明文件登记在进项税额转出报税处理系统中。
登记时需要填写发票的相关信息,包括发票的发票号码、购方名称、购方税号、开票日期、销售方名称、销售方税号、货物或服务名称、金额等。
3. 核对进项税额信息:登记完进项税额信息后,企业需要对进项税额进行核对。
核对的目的是确保进项税额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例如发票号码是否正确、金额是否一致等。
4. 计算进项税额转出金额:根据核对后的进项税额信息,企业可以计算出可转出的进项税额金额。
四种进项税额转出的账务处理(含案例)

四种进项税额转出的账务处理(含案例)实务中“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况一般是被税务部门稽查的原因。
对于税务部门不让抵扣的进项税直接计入相关成本即可,不属于进项税额转出,而是直接反分录或红冲,这里小编给大家总结的进项税额转出都是原已经抵扣的进项税如何计算转出。
01用于免税业务或职工福利纳税人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不含固定资产)、劳务服务,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应当将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转出;无法确定该进项税额的,按照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转出的进项税额。
【例题】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
2022年5月1日购进一批洗涤剂用于其他商品买赠销售,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价款1万,发票上列明的增值税额0.13万元,当月认证抵扣。
2022年7月1日,A公司将所购进的该批洗涤剂由于活动撤销,全部用于职工福利。
解析:用于买赠的商品,进项税是可以抵扣的,所以当月认证抵扣是没有问题的。
但日后改变了产品用途,用于职工福利,则需要重新分录,调出进项税额。
分录如下: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1.13 贷:库存商品 1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0.1302管理原因造成的非常损失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发生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被盗、丢失、霉烂变质,或因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的依法没收、销毁、拆除情形,其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所抵扣的进项税额均应做转出处理。
以下两种情况不转出进项税:1、正常的损耗。
如运输途中损耗、挑拣的损耗、储存中正常的挥发损耗、有一定保质期,但无法销售也没有办法使用的损耗。
都属于正常损耗,正常的损耗都计入当期营业成本、库存成本、生产成本中。
2、非管理原因造成的损失。
如地震、大风、洪水等自然灾害与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货物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对应的进项税依然可以抵扣不必转出。
【案例】A公司为一般纳税人,2022年3月2日采购了一批需加工的货物,价款100万元,运费10万元,以上均为不含税价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进项税额转出的处理★
(1)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形
①外购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
②购进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
③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④因进货退出或折让而收回的增值税
⑤因购买货物而从销货方取得的各种形式的返还资金
(即购货方从销售方取得的平销返利收入)
(2)进项税额转出的计算方法(难点)
【例1】某企业将库存材料用于本厂厂房基建,实际成本为50000元,应转出的进项税额为:应转出的进项税额=50000×17%=8500元
——①实际成本法
A.适用范围:
a.外购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
b.外购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
B.计算方法:
应转出的进项税=实际成本×外购货物的增值税税率
【例2】某服装厂因管理不善造成产品仓库被盗,共损失产品账面价值80000元,当月总的生产成本为420000元,其中耗用外购原材料的价值为300000元,则应转出的进项税额为:
(1)损失产品成本中所耗外购货物的购进额=80000×(300000÷420000)=57144元;(2)应转出进项税额=51744×17%=9714元。
——②成本比例法
A.适用范围: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B.计算方法:
•应转出的进项税额=损失产品的实际成本×外购货物占产品成本的比例×外购货物的增值税税率
【例3】某制药厂既生产应税药品,又生产免税药品,2010年2月外购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20000元,税款3400元,当月销售应税药品取得收入80000元,销售免税药品取得收入20000元,应税药品和免税药品均耗用外购原材料,但无法准确划分。
计算应转出的进项税额。
应转出的进项税额
=3400×[20000÷(80000+20000)]=680(元)
——③收入比例法
A.适用范围:纳税人兼营免税项目或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而无法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B.计算方法:
应转出的进项税=当月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
【例4】某食品厂2月份从农民手中购进鸡蛋2000个,收购凭证上注明价款1000元,用作生产蛋糕的原材料。
3月份该厂将该批鸡蛋全部发给职工,该厂应如何进行税务处理及会计
处理?
•3月份:
2月份:
【例5】某企业月末盘存发现上月购进的原材料被盗,金额50000元,其中含分摊的运费4650元。
其应转出的进项税额是:
(4)(50000-4650)×17%+4650÷(1-7%)×7%
——④还原计算法
A.适用范围:
a.外购免税农产品进项税额转出
b.运费进项税额转出
B.计算方法:
【例6】某商场2012年1月从某粮油加工厂购进一批食用植物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30000元,增值税为3900元;2012年3月,该商场从粮油加工厂取得返还资金为11300元,计算该商场2012年3月应转出的进项税额。
应转出的进项税额
=11300÷(1+13%)×13%=1300(元)
——⑤平销返利换算法
A.适用范围:纳税人外购货物从销售方取得的各种形式的返还资金
B.计算方法:
应转出的进项税额=当期取得的返还资金÷(1+所购货物增值税税率)×所购货物增值税税率
思考:甲企业2012年9月将当年2月份购进并已经抵扣进项税额的一台生产用设备用于本企业兼营的饭店专用,该设备的原值100万元,已提折旧20万元,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额17万元。
1.该笔业务是否应当做进项税额转出?
2.如果需要转出,进项税额转出的金额是多少?
【例7】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2012年2月购入办公用电脑30台,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90000元,增值税15300元,2012年9月该企业将该批电脑全部发给本厂职工,该批电脑已提折旧2000元,发给职工时支付清理费1000元。
计算该项业务应转出的进项税额。
•应转出的进项税额=(90000-2000)×17%=14960(元)
——⑥净值计算法
A.适用范围: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转出
B.计算方法:
应转出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净值×适用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