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_中国的土地资源

合集下载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
00:56:21
C
13
课堂小结
1.作用:
2.我国的基本国情: 3.构成不合理:耕地、林地比重 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 后备土地资源
耕地: 4.分布 林地: 草地: 难以利用的土地:
土地资源
00:56:21
14
其他 21.6%
草地 32.6%
林地 16.6%
4
建设用地 15.7%
00:56:21
耕地 13.5%
中国土地资源构成
中国的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的构地资源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
耕地、林地比重小,难 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 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三、 区域差异
• 1、耕地主要分布在哪里?
11
00:56:21
4.将下列地区与主要土地利用类 型用直线连接起来:
A.东北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内蒙古高原 D.塔里木盆地 E.大兴安岭
00:56:21
(1)林地 (2)旱地 (3)水田 (4)草地 (5)沙漠
12
5.读图回答
旱地 区 1、图中区域A表示_____, 水田(土地利用类型) 域B表示_____ A 秦岭-淮河 2、区域A和B大致以______ E _____为界线,这条分界线与 800 我国1月0°C等温线及_____ B D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东北 林区,D 为 3、区域C为_____ 西南 林区. _____ 草地 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在______ 4、区域E为____( 青藏 高原。 山地 耕地主 5、从地形来看,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 平原。 要分布在____ 湿润、半湿润 地区, 6、从干湿地区来说,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 干旱、半干旱 地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

第三章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第三章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浏阳市中学教师集体备课用纸
科目
地理
年级

班级
周次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题
第三章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辅备人
备课组
建 议
教学思路:先通过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认识和了解,再让学生自己归纳掌握土地资源分布特点和区域差异明显的特点。
课件构想:中国地形挂图,投影片“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草原自东向西的变化”、“水土流失与小草的哀求”漫画、及“三北防护林的分布”图。三大林区的录像。
平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高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山地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除了上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以外还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我国大约有几种土地利用类型?
哪些属于已经人工改造利用的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多少(%)?其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哪两种土地利用类型?
哪些属于适宜开垦利用的土地?又占土地总面积的多少(%)?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农业耕种的国家,水土流失已使一部分地区几乎变成不毛之地了。据估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仅黄河水系每年流失土壤就达16亿吨之多。如果将这些流失的泥土堆成高宽各1米的堤坝,就可以绕地球20圈以上。
(2)目前,我国沙漠、戈壁及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149.6万平方千米,占到我国国土面积的15.5%,也就是说我国的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超过1/7的土地已沙化。另外,尚有15.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正在沙化,其中包括393公顷农田和493万公顷草场。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的沙漠正在以每年1560平方千米的速度继续扩大。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3章第2节《中国的土地资源》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3章第2节《中国的土地资源》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
板书设计:
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一、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耕地
草地农业用地
林地
建设用地非农业用地
二、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1、总量丰富
2、类型齐全
3、比例结构不尽合理
4、人均占有量少
5、分布不均
三、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教学反思
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拓展和补充,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知识来推导、理解新知识,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规律。

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生活实际的关系。

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引导学生应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了解知识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课前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图片,教师整理并制作出精美课件;课堂上采用形式多样的教法和学法,特别是注意用自己的情感流露来感染学生,使他们触景生情。

从而课堂上学生的大脑始终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课堂气氛活跃。

并且随着
教学内容的层层深入,学生的情感也随着跌宕起伏,时而惊喜,时而忧思,真正达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探究问题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问题的设置富含智能培养因素和爱国主义教育因素,使学生能从图文中获得相关地理信息,并培养学生推理分析的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3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3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是本册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土地资源的保护。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实例,生动地展示了我国土地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

本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我国地理、气候等方面的知识,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学生可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土地资源的保护,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树立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

2.难点: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及其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实例、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学习任务,准备好问题清单。

3.准备好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土地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视频,呈现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

在呈现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是本册的一个重要章节。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以及土地资源的保护。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表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现象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但土地资源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对其认识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学会分析土地资源的问题,提出保护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表、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

2.难点:理解土地资源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图表教学法:利用图表和实例,直观地展示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分布,便于学生理解。

3.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土地资源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及相关资料。

2.图表、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3.教学视频或动画。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和分布的动画引入,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

呈现(10分钟)1.用PPT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2.通过图表展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引导学生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析一些土地资源利用不当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并提出解决办法。

巩固(5分钟)用PPT展示一些土地资源保护的措施,如退耕还林、还草、节约用地等,让学生了解这些措施的意义和效果。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表和实例,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一定的了解。

但土地资源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土地资源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掌握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表、分析实例,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的感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2.教学难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直观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和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状况。

3.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分享各自的观点和体会。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5.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第三章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第三章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中国的土地资源
二、类型齐全
中国的土地资源
1.耕地分布
• 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东北平原的耕地
中国的土地资源
• 北方旱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耕地
中国的土地资源
• 南方水田
插秧
中国的土地资源
2.林地分布
• 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
大兴安岭的樟子松 中国的土地资源
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
中国的土地资源
3.草地分布
• 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中国的土地资源
内蒙古草原
中国的土地资源
难利用土地——干旱荒漠
中国的土地资源
三、珍惜每一寸土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作业布置
中国的土地资源
• 《同步伴你学》P39-41
中国的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是人类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中国的土地资源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
人均土地不足世界平均的 1/3
960万平方千米 14亿人口
中国的土地资源
中国、美国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 为什么耕地总面积少于美国? 地形:山区面积广大,耕地面积少。 气候:降水分布不均,耕地面积少。 为什么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于美国? 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3.2 中国的土地资源-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湘教版)

3.2 中国的土地资源-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湘教版)

耕地:东部平原、盆地和丘陵
区域差异明显 草地:西部高原、山地
林地:东部湿润、半湿润山区
珍惜每一寸土地
问题:草场退化 水土流失 耕地减少 土地污染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课堂练习
1.我国耕地比重小的主要原因是( B )
A.国土面积不大 B.山地多,平地少,平原面积小 C.人口基数大 D.我国东部降水量普遍偏低
西南林区
降水较多的季风气候区,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
人工林和次生 林为主
东北林区
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西南林区
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
地区、喜马拉雅山南坡
东南林区
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 (东南丘陵、台湾山脉、
海南五指山)
02 我国土地资源分布 — 草地
探究3
5.歌词中描述了哪两种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C )
A.耕地、林地 B.草地、林地 C.耕地、草地 D.耕地、戈壁
内蒙古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大兴安岭
林地 草地 耕地
耕地
林地
草地
气候:东部季风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非季风区
地形:平原、盆地、低缓的丘陵 山地,崎岖的丘陵、高原 高原、山地
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
“空间分布不平衡”
我国土地资源质量的区域差异(自主阅读P70,完成下列表格)
地区
东 部
南方

风 区
北方
自然条件(热量、水分、光照)
十分珍惜、 合理利用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要确保粮食安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 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