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地籍测量

合集下载

第十章数字地籍测量

第十章数字地籍测量
2)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 3)技术设计书和有关规定。
2、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
过程检查、最终检查和验收制度
3、应提交检查验收的资料
1)项目设计书、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等; 2)文档簿、质量跟踪卡等; 3)数据文件,包括图廓内外整饰信息文件、原始数据
文件等
4)作为数据源使用的原图或复制的底图; 5)图形或影像数据输出的检查图或模拟图; 6)技术规定或技术设计书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 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数据、表册和图 等形式表示。
第一节 数字地籍测量的基本概念
数字地籍测量是利用数字化采集设备采集各种
地籍信息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再利用相应的应 用软件对采集的数据加以处理,最后输出并绘制各 种所需的地籍图件和表册的一种自动化测绘技术和 方法。
北京清华山维的EPSCM2002地籍测绘管理系统 南方公司的CASS系统 武汉瑞得的RDMS系统 WETOP地籍测绘管理系统
数字地籍测绘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数字地籍测绘系统
数据采集 地籍属性 数据通信 数据处理 图形处理 成果输出 数据管理 数据采集
全站仪 数字化仪 航测法数据采集
数据预处理、 坐标平差计算、
i
N-1
2、链-结点结构
线段的交点称结点,两结点间的线段称链。
要素2 (植被)
线段1
要素1
(道路)
点1 线段2
优点:减少数据的存储量 缺点:建立难度较大
点2
线段5
点3
点4 线段7
线段6
线段3 要素3
(居民地)
线段4
• 3、拓扑结构
• 结点:3条以上线段的交点称为结点(7)

浅析数字化地籍测绘技术的应用

浅析数字化地籍测绘技术的应用

浅析数字化地籍测绘技术的应用数字化地籍测绘技术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地籍进行测量、数据采集、图像处理等处理,最终形成数字化地籍信息的技术。

数字化地籍测绘技术的应用广泛,可以提高测绘效率、降低测绘成本、保障测绘质量,对于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国土资源管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数字化地籍测绘技术主要包括空间数据采集、数字地图制作、地籍信息管理和测量与分析等环节。

进行空间数据采集,可以利用卫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GPS)、航空摄影等手段获取地籍相应的数据,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等信息。

然后,通过数字地图制作,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形成地籍的电子地图,实现对地籍的空间表达和可视化。

通过地籍信息管理,将地籍信息与地图进行关联,建立数字化地籍数据库,方便管理、查询和使用。

通过测量与分析,利用测绘仪器和软件工具对地籍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处理,提取地籍的要素信息,如土地所有者、土地面积等,为土地管理和规划提供支持。

数字化地籍测绘技术的应用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数字化地籍测绘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测绘效率。

传统地籍测绘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而数字化地籍测绘技术可以通过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手段,减少人力投入,同时提高测绘的速度和精度。

数字化地籍测绘技术可以降低测绘成本。

传统地籍测绘需要购买昂贵的测绘仪器和设备,并且需要进行大量人力投入,而数字化地籍测绘技术可以通过使用便捷的测绘软件和工具,降低测绘的成本。

数字化地籍测绘技术可以提高测绘质量。

传统地籍测绘容易出现人为错误和误差,而数字化地籍测绘技术可以通过自动校正和数据验证,减少测绘的误差,提高测绘的质量。

数字化地籍测绘技术还可以实现地籍信息的共享与更新,方便各个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协同工作。

数字化地籍测绘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数字化地籍测绘技术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对测绘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而目前我国在数字化地籍测绘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技术短板。

数字化地籍测绘技术的应用还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如土地管理法、国土资源管理法等规定了土地信息的保护和使用,需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数字化地籍测绘。

地籍测量数字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数字地籍测量

生成图廓 图廓整饰
界址点成果表 分类面积统计表
分幅地籍图 宗地图
18
四、国内几种测图软件简介
野外采集模块
CASS 数 字 测 图 系 统
绘制编辑模块 高程模型模块 地籍处理模块
工程计算模块
图幅管理模块
19
地籍处理模块具有以下地籍测绘功能
1. 绘制带权属的界址线, 权属数据自动录入 地籍数据库。
硬件由计算机主机、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数据 记录器(电子手簿)、数字化仪、打印机、绘 图仪及其输出输入设备组成。
10
全站仪及其它测量仪器
数字化仪 扫描仪
电子平板(便携机)
PC卡
电子手簿 掌上电脑
成图软件
计算机
存盘 显示屏
打印机 绘图仪
11
二、数字地籍测量的硬件功能与使用
(一)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是数字地籍测量系统的核心。计算机的
一、野外数据采集的原理 (一)点的描述 1. 测点的三维坐标; 2. 测点的属性,即点的特征信息(地貌点?
地物点?……);有什么特征等。 3. 测点的连接关系,按照这个连接关系,即
可将相关的点连成一个地物。
22
(二)地籍信息编码的方法
其结构为:大类码+小类码+一级代码+二级代 码+识别码
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五、数字地籍测量的作业流程
地籍调查
全野外数据采集
航测法数据采集
模拟地籍图数字 化数据采集
数据预处理 与预处理
限差检验与平差
屏幕显示与编辑
……
生成图形数据 文件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各种数据文件存盘
数据输出

浅谈数字地籍的测量

浅谈数字地籍的测量

行 编辑 成 图。这 是早期 主要 的数 字地籍 测量 模式 。其优 点是 容易 掌 握 ,缺点 是 草图绘 制复 杂 ,容 易 出错 ,功效 不 高。 2全 站仪 +便携 式计算 机 +测 图软 件 这 是 一种 集 数 据 采 集和 数 据处 理 于 一体 的数 字 式地 籍 测 量 方 式 ,由全 站仪 在 实地采 集全部 地籍 要素 数据 ,由通 信 电缆将 数据 实 时传 输给 便 携式计 算机 ,数 据处理 软件 实时地 处理 并显 示所测 地籍 要 素 的符 号 和 图形 ,原 始 采样 数 据 和处 理后 的有 关 数据 均 记 录于 相应 的数 据 文件或 数据 库 中。由于 现场成 图 ,因而 这种模 式具 有直 观 、速度 快 、效率 高的优 点 。其缺 点为便 携式 计算机 价格 昂贵 、适
应野 外环境 的能 力较 差 。 3 . 全站 仪 +掌上 电脑 + 测 图软 件
这种 模式 的作业 方式 与上 一种相 同 。由于 掌上 电脑价 格低 廉 、 操作 简便 、现场 成图 、速度 快 、效 率高 ,其应 用前 景十分 广 阔。 4 . G P S — R T K 接收机 +测 图软件 利用 GP S — R T K 接收机 在 野外 实地 测量各 种地 籍要 素 的数据 , 经过 GP S 数 据处 理软件 进行 预处理 ,按相 应 的格式存 储在 数据 文件 中 ,同时 配绘 草 图 ,供 测 图软件 进行 编辑成 图。GP S — R T K 接收机 是 一种 实 时 、快速 、高 精度 、远距 离数 据采集 设备 。发展 于2 0 世 纪 9 0 年代 中期 。其显 著 的优 点是 控制 点大大 减少 。在平 坦地 区 ,一 个 控制点 可测 量几 十平 方公里 甚至 几百平 方公 里 ;在 复杂 地 区 ,也 比 前 三种 模式 的控 制点减 少 1 O 倍 以上 , 因此 其测量 效率 大大提 高 。其 缺 点 为必须 绘制 测量草 图 。一些 无线 电死角 和卫星 信号 死 角无法采 集 数据 ,必 须用全 站仪进 行补 充。 5 GP S — R T K 接 收机 +全站仪 +掌 上电脑 +测 图软件 这 种模 式将 克服 以前集 中数字 测量 模式 的缺点 ,发 挥 它们 各 自 的优 点 ,可 适应任 何地 形环境 条件 和任 意比例 尺地 籍 图的测绘 ,实 现全 天 候 、无障碍 、快 速 、高精度 、高效 率 的 内外 业一体 化采 集地 籍信 息 ,是未来 发展 的必 然方 向。这种 方法 的特点 是 : 是 自动 化程 度高 。数字 地籍 测量 的野外 测量 能够 自动记 录 , 自动 解 算处理 ,自动成 图 、绘 图 ,并向用 图者 提供 可处理 的数 字地 图 0数字 地籍 测量 自动化 的效 率高 ,劳动 强度 小 ,错 误几 率小 ,绘 制 的地 图精 确 、美观 、规范 。 二 是精 度 高 。模 拟 测 图 方法 的 比 例尺 精 度 决定 了图 的最 高 精 度 ,图 的质 量 除点位 精度外 ,往往 与图 的手工绘 制有 关 ,因此 ,无 论 所 采用 的测量 仪器 精度 多高 ,测量 方法 多精确 ,都 无法 消除手 工 绘制对地籍图精度的影响。数字地籍测量在记录、存储、处理 成 图的全 过程 中,观测值 是 自动传输 的 ,数 字地籍 图亳 无损 失地体 现 外 业测 量精 度。

数字化地籍测量研究

数字化地籍测量研究

数字化地籍测量研究摘要:基于目前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对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基本原理、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应用以及数字化地籍测量技术流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数字化;地籍测量;原理;应用;技术流程1.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基本原理外业数据进行采集所用的方法主要是全站仪记录或者全站仪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直接记录的方法;采集好的数据实现其传输主要是采用标准的数据传输线使其与全站仪和计算机连接起来,最后在windows下的超级终端下实现数据的传输;对于传输数据的处理主要是利用c语言编程来进行;利用一些相关软件根据草图来编绘图形,对图形进一步细化主要采用autocad来进行;最后使用数字化地基图绘图。

一般而言,在数字化地籍测量实施过程中,测量人员可以选用静态gps网作基本控制,导线(网)、动态gps作加密控制,支导线(点)补充测站点,全站仪、动态gps碎部数据采集,进而cass7.0辅助成图,绘图仪自动出图的作业方案。

2.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应用2.1gps-rtk技术的应用随着gps的普遍应用,各级控制点的坐标更加精确。

尤其是rtk 新技术的使用,使其仅依据一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就能够高精度的测定,根本不需要布设各级控制点。

应有rtk技术进行定位时要求基准站接收机实时地把观测数据及已知数据实时传输给流动站gps接收机。

实践证明,rtk技术定位效率更高。

2.2全站仪的应用随着计算机和电子测量基础的发展,全站仪增加了电子测距的功能,使其不仅能够测角而且还能够测距。

全站仪就是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它是一种可以同时进行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数据处理,由机械、光学、电子元件组合而成的测量仪器。

由于只需一次安置,仪器便可以完成测站上所有的测量工作,因此,被称为“全站仪”。

全站仪上半部分包含有测量的四大光电系统,即水平角测量系统、竖直角测量系统、水平补偿系统和测距系统。

通过键盘可以输入操作指令、数据和设置参数。

以上各系统通过i/o接口接入总线与微处理机联系起来。

浅析数字地籍测绘在地籍调查中的应用

浅析数字地籍测绘在地籍调查中的应用

浅析数字地籍测绘在地籍调查中的应用本文作者阐述了地籍测量的概念及特点,介绍了数字测量技术的作业过程,供大家参考。

标签:数字测量地籍测量测量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土地管理人员所使用的地籍图可以直接显示于屏幕,各项数据可以在计算机中随时查寻、变更。

现代地籍测量主要是指利用现代测绘技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境界、土地权属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的专门测量,它为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具有现时性的土地详查资料,并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

1地籍测量的概念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即利用测绘仪器准确测定表达地籍情况的信息,主要包括测绘地籍图、测算地块和宗地的面积、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等。

在进行地籍测量时,利用数字化采集设备(全站仪、电子记录簿等)来进行野外数据的获取,然后把数据导入到计算机,利用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和绘图软件生成地籍测量所需要得到的地籍资料。

根据其作业过程,笔者认为,数字地籍测量是以计算机为平台,利用数字化的采集设备采集野外数据,将数据存储在计算机里,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和绘图软件生成地籍图、表册等地籍资料的一种自动化测绘技术。

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在完成地籍测量的同时可以建立地籍图形数据库,为实现信息化地籍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数字地籍测量的特点2.1整体性强在进行数字地籍测量时,可根据河流、道路、街道、街坊等自然或人为线状因素进行测区划分,一旦测区整体控制网建立完成,可对整个测区内的任何位置进行自由实测,而不受图幅限制,减少了常规测量必须解决的接边问题,测量结果精度均匀,可靠性强。

2.2自动化程度高数字地籍测量在数据记录、计算处理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自动性,而且能够自动成图、绘图,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

同时,数字地籍测量能够自动用图者提供可处理的数据文件,便于与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相融合。

2.3精度高数字地籍测量除在点位精度上较传统地籍测量有很大改善外,同时,数字地籍测量过程中,自动化程度高,减小了人为因素如观测、记录、绘图等而造成的测量误差,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

第11章.数字地籍测量

第11章.数字地籍测量

数据输入
数据处理与成图
数据输出
数字地籍测量是利用数字化采集设备采集各种
地籍信息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再利用相应 的应用软件对采集的数据加以处理,最后输出 并绘制各种所需地籍图件和表册的一种自动化 测绘技术和方法。
1.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过程就是利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获取有 关的地籍要素信息数据,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存储在 相应的记录介质上或直接传输给数据处理设备的过 程。根据采样所使用的仪器以及作业方法的不同,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a. 全要素编码。
采用全要素编码方式可以让计算机自动处理采 集的数据,编码要求对每个测点进行详细说明, 即每个编码能惟一地、确切地标识该测点。通 常,全要素编码由若干位十进制数组成,有的 还带有“±”符号,其中每一位数字按层次分, 都具有特定的含义。
首先,参考图式符号将地形要素进行分类。如“0”表示测量控 制,“1”表示居民地,“2”表示独立地物,“3”表示道路, “4”表示管线和垣栅,“5”表示水系,“6”表示境界,“7” 表示植被,“8”表示地貌。然后,在每一类中进行次分类,如 居民地类又分为“01”——一般房屋,“02”——简单房屋, “03”——特种房屋,等等。另外,还要加上类序号(测区内 同类地物的序号)、特征点序号(同一地物中特征点的连接顺序 号)。
并在数据处理软件的控制下得到各种地籍图和表册。
扫描图形的自动跟踪矢量化
(4).航片量测法(数字摄影测量模式)
这种采集数据的方式是以航空像片为 数据采集对象,利用数字化航测技术在航片 上采集地籍数据,并通过电子坐标数据接口 与计算机串行接口相连接,由软件来处理采 集的数据,从而获得所需要的地籍图。
b. 提示性编码。

地籍测量第11章-数字地籍测量ppt课件

地籍测量第11章-数字地籍测量ppt课件
Cadastral Survey
第11章 数字地籍测量 11.2.2 地籍成果的绘制 绘权属地籍图
Cadastral Survey
第11章 数字地籍测量 11.2.2 地籍成果的绘制 • 绘制地籍图
Cadastral Survey
第11章 数字地籍测量 11.2.2 地籍成果的绘制 绘制地籍图 • 绘出权属图后,经过图幅整饰就可绘出地
地籍信息资料的采集 • 数字地籍测量应完成常规地籍测量的任务和内容,
应获取以宗地为单元的地籍要素的定位特征及其 他地籍属性资料。 • 地籍要素的定位特征可以在权属调查的基础上以 常规的地籍测量方法或在已有的地图资料中获取。 • 其他地籍要素应从地籍权属调查、土地分等定级、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其他社会调查资料中采集。
2. 数据传输:用数据通讯线连接电子手薄和计算 机,把野外观测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每次 观测的数据要及时传输,避免数据丢失。
Cadastral Survey
第11章 数字地籍测量
11.1.3 全站仪数字测图过程
3.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包括数据转换和数据计算。 数据处理是对野外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检查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把野外采集到的 数据编码,使测量数据转化成绘图系统所需 的编码格式。数据计算是针对地貌关系的, 当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后,生成平面图形、 建立图形文件、绘制等高线。
• CASS软件编码引导文件
Code,N1,N2,……,Nn
Cadastral Survey
第11章 数字地籍测量 11.2.1 地籍信息编码 地籍信息编码的一般原则 • 惟一性 • 易扩展 • 易识别 • 简单适用
Cadastral Survey
第11章 数字地籍测量 11.2.1 地籍信息编码 地籍信息编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是在权属调查所提供的调查底图、地籍调查表和实地界址点位标示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建立控制网、施测界址点坐标、测制分幅地籍原图、数字化地籍图、面积量算及反算边长、绘制宗地图和面积统计汇总等工作内容。

数字地籍测量是融合地籍测量内外业的综合作业系统,它在完成地籍测量的同时建立地籍图形数据库,实现地籍管理自动化。

關键词:地籍测量;数字化处理;管理自动化
1 数字地籍测量的基本概念
数字地籍测量是利用应用软件将地籍测量采集的数据加以处理,输出并绘制各种所需的地籍图件和表册。

其作业流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成果输出、数据库管理等。

采集的数据按照规定好的格式储存于数据库,地籍要素数据来源于仪器设备获取,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测记法、电子平板法、数字化法、航片量测法等。

对于不同的办法采集到的数据,在计算机上经过相应的预处理软件处理,将数据转化为某种标准的数据格式,经数据处理软件计算出各宗地面积,绘制地籍图。

计算机上的各种数据均需存储,建立地籍数据库,根据《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输出地籍测量所需要的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地籍调查表,平面控制测量的原始记录,数字化地籍图等成果。

2 数字地籍测量的基本原理
地籍要素包括反映隶属关系的地理名称,反映权属关系的界址点线,反映土地利用现状的地物,反映位置关系的定位坐标,反映数量关系的土地利用及占有面积,还有反映地物特征描述等。

建立地籍数据库的目录就是要把地籍要素数字化,地籍要素包含属性信息和图形信息。

数码文字可用来表示属性信息,编码、连接信息和平面直角坐标可用来表示图形信息,地籍信息编码就是用规定的代码表示指定的地籍信息。

一般遵循惟一性、易扩展、易识别、简单适用的原则。

目前地籍信息编码的方式有全要素编码、提示性编码和块结构编码。

(1)全要素编码由若干位十进制数组成,首先参考图式符号,将地形要素分类,如“1”居民地;“2”道路;“3”管线等,然后在每一类中进行次分类,如“01”一般居民房;“02”简易居民房等。

另外加上类序号、特征点序号。

全要素编码的优点是编码具有惟一性,易识别。

缺点是层次多,位数多,同一地物不按顺序观测,编码困难。

(2)提示性编码由几何相关性和类别组成的若干位十进制数,十位编码“1”水系,“2”建筑物,“3”道路等;个位编码孤立点“0”,与前点连接“1”,不连接“2”
等。

提示性编码的优点是形式简明,野外工作量少。

缺点是提示图形不详细,预处理和图形编辑工作量大。

(3)块结构编码是用三位整数把地形要素编码。

如“100”测量控制点“104”导线点等,每一点的记录除观测值还有点号、编码、连接点、连接线型等信息。

块结构编码的优点是点号自动累加,编码位数少,野外输入信息量少。

利用图式符号库解决复杂的线型“1”直线“2”曲线“3”圆弧线。

在数字地籍测量中,地籍要素间的层次关系和拓扑关系是数据结构应当反映的。

经过数据处理产生文、数、图等对应关系。

这样有助于在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分类。

目前,矢量数据结构在数字地籍测量中普遍使用。

在此结构中,点实体以表示其空间位置的坐标值的数字形式存放,线实体以有序的坐标值存放,面实体用表示其周边的字符串或相关点存放。

经常使用的矢量数据结构有:
(1)顺序结构,这种结构便于数控绘图和计算面积。

(2)链-结点结构,多边形中交点为结点,两结点之间的线为链,一条链可以与多个地物要素发生联系,这样无需多次数字化和储存,提高了数据质量,减少了冗余。

(3)拓扑结构,三条以上线的交点在拓扑学中被称为结点,两个结点之间的曲线或折线为链,由若干链组成的封闭图形称为区。

采用拓扑结构可以有效地存储地籍要素的点、线、面之间的关联、包含及邻接关系。

3 数字地籍测绘系统
计算机是数字地籍测绘系统的核心,地籍测绘系统主要由数字地籍测绘软件进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由数字化仪、全站仪、解析测图仪等设备输入数据,由打印机、数控绘图仪输出数据。

数字地籍测绘系统较成熟的有南方CASS,武汉RDMS,北京EPSW等。

南方测绘CASS系列数字测图系统采用AutoCAD为系统平台,充分吸收利用数字化成图,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数字地球(DE)的最新技术,数字化成图技术领先。

武汉瑞得的RDMS数字测图系统图形编辑及数据处理功能很强大,此系统使用的是最新的GIS图形平台,新加了显示三维图功能,用户还可以自己定义符合。

并且此系统支持图形操作的UNDO功能,图形的可视化操作得到全面实现。

EPSW电子平板测绘系统借助全站仪和便携式PC机实现实时成图,特别适合山区的测量。

因为它即测即显,编辑修改或检查数据图形可在现场操作。

EPSW 采用WINDOWS界面,图形编辑系统是独立的,可与AUTOCAD进行数据之间的交换,数据采集和数据库更新也可以使用它来完成。

通过数字地籍测量建立的地籍数据库系统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它可应用于城镇土地规划、城镇土地定级估价,盘活城镇存量土地、土地有偿使用、旧城改造、城镇土地管理利用和土地动态监测等国土资源管理基础工作中。

地籍数据库的建立对于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规范的地籍管理系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应用数字地籍测绘系统使土地管理更有规范的进行,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充分保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主要体现:(1)强化土地管理职能,完善土地管理措施;(2)实行计划管理,严禁乱占耕地;(3)充分利用本地水土资源;(4)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5)搞好土地动态监测;(6)加快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土地的有偿、有限期的使用。

参考文献
[1]地籍测量[M].测绘出版社.
[2]数字测量原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
[3]国土资源部.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S].
[4]武汉大学.地籍测量学[M].
[5]武汉瑞得信息工程公司.瑞得城镇地籍信息系统[Z].
作者简介:邹娟娟(1982,6-),女,汉族,大专,研究方向:测绘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