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雏——庞统简介
历史趣谈:凤雏庞统葬身落凤坡究竟是自导自演还是被谋害?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凤雏庞统葬身落凤坡究竟是自导自演还是被谋害?导语:三国庞统庞统是刘备帐营中著名的一个谋士,正是庞统为刘备建议让刘备攻取蜀地,后来刘备在得以建立蜀汉政权。
所谓英年早逝,庞统在讨伐雒三国庞统庞统是刘备帐营中著名的一个谋士,正是庞统为刘备建议让刘备攻取蜀地,后来刘备在得以建立蜀汉政权。
所谓英年早逝,庞统在讨伐雒城时,遭遇了张任的埋伏,身中流箭而亡,享年36岁。
公元211年,刘璋部下法正私下对刘备说,让他借机攻打益州。
庞统剧照刘备犹豫再三,不知道如何是好,庞统得知刘备的疑虑后,便告诉刘备说,荆州饱受战乱,百姓们都已经流离失所了。
荆州大批土地早已荒芜没有人种植,况且荆州处于中间位置,东方有孙权,北方有曹操,如果攻下益州,在此地驻扎的话,也不会有多大的发展前途。
荆州和益州相比的话,益州的优势更加突出,益州的人口有百万,土地肥沃,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地域。
刘备听了庞统的意见之后,他十分担心自己攻打益州会失信于人。
庞统告诉刘备说,益州是个地大物博之地,如果刘备不去即时攻打的话,就会被别人抢了先机,到时候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刘备听了庞统的劝告之后,便让诸葛亮和关羽等人在荆州把守,自己和庞统率领军队前去攻打益州。
刘璋得知刘备率军进入了蜀地,便在涪城招待刘备。
庞统让刘备在席间借机要挟刘璋,由于刘璋身边有张任,刘备便没有实行这一计划。
后来,庞统以假装回荆州为由让刘备乘机杀掉刘璋将领,慢慢地攻获益州。
公元214年时,因为庞统身中流矢去世,刘备非常痛苦,认为损失了一位将才。
庞统去世后,刘备追封庞统为关内侯。
生活常识分享。
三国的历史故事-凤雏庞统归山

三国的历史故事-凤雏庞统归⼭ 我们都知道庞统是个容貌很丑陋但是很有才的谋⼠。
历史上称其的才智与诸葛亮齐名,。
下⾯我们就来看看三国的历史故事-凤雏庞统归⼭吧! 凤雏庞统归⼭ ⾦鸾⼭连着南屏⼭和⾚壁⼭。
在它的⼭脚下有座凤雏庵,相传是当年庞统隐居的地⽅。
庞统是襄阳⼈,为什么千⾥迢迢到这⾥来隐居呢? 传说,⾚壁⼤战以前,三国的⼈马都往这⾥⼀步步会合。
眼看要打⼤仗,附近的百姓都躲的躲,逃的逃,全⾛光了。
这时候,庞统却下汉⽔,过夏⼝,⾛长江,来到这座荒⼭上,搭个茅棚住了下来。
他托⾔隐居读书,其实要在这场⼤战中,选择真正的英雄,去辅佐他呢。
不久,⾚壁⼤战开始,庞统献了连环计,为⽕烧曹操的战船⽴了⼤功。
刘备看出了他是个⼈才,他也看准了刘备是个贤君,便做了他的军师。
庞统别号凤雏,原来⼀直没有得志,到这⾥才被⼈重⽤,好像凤雏长硬了翅膀⼀样,⾼⾼地飞起来了,所以他喜爱这块地⽅,胜过喜爱⾃⼰的家乡。
刘备进取四川的时候,庞统在战场上被打死了,就变成⼀只⾦光闪闪的凤凰,⼜回到了这块地⽅,栖居在⼀棵梧桐树上。
据说,“⾦鸾⼭”就是因此⽽得名的。
后来,当地的百姓知道庞统死了,就在他原来住过的地⽅盖了⼀座⽡房纪念他,这就是如今的凤雏庵。
⼈物简介 庞统(179年-214年),字⼠元,号凤雏,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
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
与刘备⼀同⼊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其中计。
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亡,年仅三⼗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靖侯。
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物评价 鲁肃:庞⼠元⾮百⾥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
杨戏《季汉辅⾂赞》:军师美⾄,雅⽓晔晔,致命明主,忠情发臆,惟此义宗,亡⾝报德。
诸葛亮:庞统、廖⽴,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
庞统⾃评:论王霸之馀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之长。
习凿齿:夫霸王者,必体仁义以为本,仗信顺以为宗,⼀物不具,则其道乖矣。
介绍庞统词的作文三年级

介绍庞统词的作文三年级在三国那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时代,有一位智谋过人却命运多舛的谋士,他就是庞统。
庞统,字士元,号凤雏。
说起他呀,那可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他长得不太好看,浓眉掀鼻,黑面短髯,看起来有点粗犷。
但可别以貌取人,他的智慧那可是相当出众。
我第一次知道庞统,是在看那部精彩的电视剧的时候。
当时,电视里正演到庞统去投奔刘备的情节。
只见庞统穿着一身朴素的衣裳,手里拿着一把扇子,神态自若地走进了刘备的营帐。
刘备一开始看到他的模样,心里还有些犯嘀咕,觉得这人相貌平凡,能有多大本事。
我当时在电视机前都替庞统着急,心想刘备你可别错过了这个大才啊!庞统的才华在很多事情上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就说他给刘备出的那些计谋吧,每一个都精妙绝伦。
有一次,刘备面临着敌军的强大压力,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庞统就站出来,详细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然后提出了一个声东击西的计策。
他说得头头是道,把每一个步骤,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方法都讲得清清楚楚。
那认真的样子,仿佛战场上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我仿佛能看到他眼睛里闪烁着的智慧光芒,听到他坚定有力的声音,感受到他对胜利的信心。
还有一次,庞统跟随刘备出征。
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
庞统却毫不畏惧,他骑在马上,冷静地观察着战局。
突然,他发现了敌军的一个破绽,立刻指挥士兵发起进攻。
他的声音在嘈杂的战场上依然清晰可闻:“冲啊!兄弟们,跟着我,破敌就在此刻!”士兵们受到他的鼓舞,个个奋勇杀敌。
那场面,真叫一个惊心动魄!最后,他们果然取得了胜利。
庞统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一刻,他就像一个胜利的将军,威风凛凛。
庞统这个人啊,不仅有智谋,性格还特别豪爽直率。
他不会拐弯抹角,有什么就说什么。
有一回,他和刘备讨论战略,刘备的想法和他不一致。
庞统可不管那么多,直接就把自己的观点一股脑儿地倒了出来,一点也不怕刘备生气。
他那副认真又急切的样子,让人觉得他真的是一心为了主公好。
可惜的是,庞统的命运实在太坎坷了。
凤雏为什么会死在落凤坡

凤雏为什么会死在落凤坡?
1、凤雏低估了落凤坡守将死在落凤坡。
庞统一气之下,为了尽快立功,便低估了西川的武将,所以庞统便选择小道率兵进攻,最后果然被伏击,庞统也死在落凤坡,这一切都是因为庞统的太低估和任性,所以才在落凤坡被张任一箭射死。
2、庞统人物解说
庞统年轻时,为人朴钝,未有识者,但他的叔父大名士庞德公对他却十分看重,认为他不同寻常,当时,颍川人司马徽清高雅正,素有善于鉴识人品的名声,庞统慕名前往拜见。
见面时,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于是庞统就坐在树下,跟他交谈起来,两人越谈越投机,就这样一个树上,一个树下,一直谈到深夜。
司马徽觉得庞统真正非同凡响,诚心诚意地褒扬庞统是南州首屈一指的人才,并且赞叹说庞德公确实有知人之明,庞统确有与众不同之处从此,庞统的名声渐渐显赫,庞德公将他与诸葛亮,司马徽并列,说孔明是卧龙,庞统是凤雏,司马徽是水镜。
高三历史常识:三国著名历史人物庞统简介

高三历史常识:三国著名历史人物庞统简介对于三国历史感兴趣的同学,可能会很轻松地说出三国的每一位帝王,但大家可能并不了解帝王身边的助手。
其实,掌握越多历史常识,对于我们的历史学习越有帮助,我们更容易理解历史书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三国着名历史人物庞统简介,我们一起来了解三国着名历史人物庞统。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
三国时刘备手下的重要谋士,与庞统同拜为军师中郎将。
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
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时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
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刘备在葭萌关屯驻已经一年。
庞统就战略问题,向刘备献上三条密计:“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
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
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
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刘备认为中计有道理,依计而行。
斩杨怀高沛,挥兵直指成都,一路势如破竹,所经过的地方都顺利攻克,很快便打到了涪城。
在涪城,刘备大会将士,置酒作乐,志得意满。
他乘着酒兴对庞统说:“今日之会,可谓乐矣。
”庞统却说:“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时刘备已醉,怒道:“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庞统起身而退。
刘备马上后。
历史趣谈:真实的凤雏庞统 正史与演义中的庞统大不相同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真实的凤雏庞统正史与演义中的庞统大不相同导语:正史和演义当中,对庞统的定位不同。
在演义中,诸葛亮也好,庞统也好,都是张良一流的谋士,可在正史中,诸葛亮“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正史和演义当中,对庞统的定位不同。
在演义中,诸葛亮也好,庞统也好,都是张良一流的谋士,可在正史中,诸葛亮“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在陈寿看来,诸葛亮是管仲和萧何一流的宰相之才——比起尊王攘夷的管仲、兴汉四百年的萧何还是要差一些。
而庞统呢,“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
在陈寿看来,庞统颇有才学,也比较会谋划,如果和魏国重臣相比,庞统当是荀彧(法正则是程昱、郭嘉)。
荀彧对于曹魏的功劳很大,可以说是兴魏第一人。
蜀汉地域狭小,仅有一州之地(蜀汉建国不久,荆州即失去),而夺取益州的第一功臣,当属庞统,于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庞统确实可以看成魏国的荀彧。
不过,在陈寿看来,庞统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谋士,蜀汉人才缺少,相对而言,法正更像是刘备帐下军师,出谋划策,和程昱郭嘉相同。
在正史当中,司马徽对庞统的评价叫做“南州士之冠冕”,在荆州诸贤当中,司马徽最看好庞统,认为是最优秀人才。
在诸葛亮的传记中,《襄阳记》记载,刘备拜访司马徽,询问天下大事,司马徽表示自己一介儒生,不懂得这些,可是“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司马徽自贬身份抬高诸葛亮和庞统。
不过,司马徽的评价有夸大嫌疑。
司马徽本是好好先生,评价人物从来都是好字当先,加上司马徽和诸葛亮庞统乃是忘年之交,关系莫逆。
庞德公是荆州名士,早年赞许司马徽为水镜先生。
司马徽和庞德生活常识分享。
卧龙凤雏冢虎和鬼才四人,究竟谁才是三国第一顶级谋士?

卧龙、凤雏、冢虎和鬼才四人,究竟谁才是三国第一顶级谋士?三国时期是一部风云变幻的战争史。
奇才谋士争相出现,而卧龙、凤雏、冢虎、鬼才和毒士是当时最为著名的谋士,标题没有提到毒士这里就不做分析了,首先我们先来了解其称号对应的名字。
卧龙——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为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因各种不同因素而失败,最后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
凤雏——庞统: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
冢虎——司马懿: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鬼才——郭嘉:郭嘉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
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
谥曰贞侯。
这四个人被誉为当时最为顶尖的谋士(郭嘉因过世太早,以下不做分析),至于谁才是第一,我认为是司马懿。
第一、格局不一样司马懿谋取的是天下,而其余三人,谋的却是帮主子夺天下。
第二、隐忍隐忍是为谋士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司马懿从曹操的猜忌,到曹丕的重用,到最后的连吴灭蜀,都在隐忍,在没有把握的战争中,宁可坚守不出,背负骂名。
而诸葛亮,因为刘备去世,身体得病,迫不及待的想完成天下一统,于是五次北伐,最终病逝在北伐过程中。
庞统从出山到死亡只为刘备献了一计,虽说一计定三国,但是年仅三十六岁就在此战役中死亡。
第三,用人方面诸葛亮不过拉拢一帮对他言听计从,俯首听命的人罢了。
为的是维持他在蜀国的强势地位。
他所推荐的人不过是一帮唯唯诺诺,人云亦云的人。
这些人在诸葛亮在世时,在诸葛亮的羽翼之下按诸葛亮意指行事表现尚可。
在诸葛亮死后,就露出本质。
蒋琬,费祎当政,上不能匡君辅国,连一个黄皓都解决不了,下不能为民请愿,发掘人才。
像魏延,李严这些有能力,有个性的人才,不甘于诸葛亮的摆布。
庞统个人简历

庞统个人简历庞统的道号为“凤雏”。
你知道他的生平事迹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庞统个人简历”,欢迎大家阅读,供大家参考。
更多内容还请关注哦。
庞统个人简历庞统(179-214年8月29日),字士元,汉族,荆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
才智与诸葛亮齐名,道号“凤雏”。
庞统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
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时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
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现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城西的鹿头山白马关处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庞统祠墓。
祠墓为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庞统中流矢卒后,蜀汉昭烈帝刘备所建。
人物经历个人才华早年便以“凤雏”(就是凤的雏,小凤凰,假以时日,一定会高翔于九天,清鸣于云中,这是别人给他这么一个绰号。
)之名与诸葛亮齐名于荆州。
当时徐庶曾对刘备评价他的经典言语是:“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也!”曾与东吴陆绩、顾劭等臧否人物,自谓曰“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
”(《庞统传》)。
赤壁大战后,庞统来投靠孙权。
但是,由于庞统太小看周瑜(孙权觉得,因为孙权平生最喜欢周瑜),所以孙权发誓不用他。
鲁肃就推荐他去刘皇叔(刘备,汉献帝的叔叔)那儿,庞统听取了建议,就来投靠刘备。
但未得重用,不过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
其后经诸葛亮、鲁肃极力推荐,刘备方才再度召见庞统,与之谈论军国大事,大为器重,于是拜庞统为治中从事,不久又与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
诸葛亮和鲁肃举贤荐能的宽广胸襟固然令人钦佩,但庞统本身具有的非凡才华,恐怕才是其最终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
更重要的是,庞统正是实现隆中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他的加盟,为刘备集团提供了进一步飞跃的契机。
按照“隆中对”的规划,取得荆州、站稳脚跟是第一步,其次是西取巴蜀,跨有荆益,然后兵分两路,消灭曹操,最终统一天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凤雏一般指庞统(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
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
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
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
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
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早年经历
庞统小时候为人朴实,但是表面看上去并不聪明。
时颍川司马徽为人清雅而擅长识人,庞统二十岁时前去拜见。
司马徽坐于桑树上采桑,而庞统坐于树下,俩人相互交谈一直从白天说到黑夜,司马徽对庞统大为惊异,说是南州士子没有人可以与庞统相比。
有了司马徽这句话,庞统渐渐为人所知。
时襄阳庞德公称庞统为“凤雏”,诸葛亮为卧龙,司马德操为水镜。
徐庶曾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庞统曾与东吴陆绩、顾劭等品评人物好坏,自称有辅佐帝王的才能。
庞统后来被本郡征为功曹,喜欢评价人物,培养别人的名声,所以被他评价的人,都往往超过该人实际的才能。
人们对此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去问庞统,庞统说:“方今天下大乱,正义之道逐渐衰退,善人少而恶人多,我想兴起这样的风俗以达到助长正道的目的,所以要宣扬好的榜样,改善世风,如果不这样做,善人会越来越少。
十个人当中如果可以改善五个人,就可以将此事完成一半,进而达到教育世人的目的,使有志向的人可以自己勉励自己,这样难道不行吗?”
东吴送丧
建安十四年(209年),孙刘联盟于赤壁之战打败曹操南下的几十万大军,而后周瑜又击退驻守在南郡的曹仁,曹操为了制造孙刘联军之间的矛盾,假天子之名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次年周瑜准备进攻西川,却突然暴病,死于巴丘。
庞统时为周瑜功曹,送丧至东吴,东吴人大多听说过庞统的名号,等到庞统准备回去的时候,一起送庞统到昌门,其中包括陆绩、顾劭、全琮等人,庞统知道他们的来意,于是告诉他们说:“陆绩可以说是一匹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劭可以说是一只驽牛能负重远行。
”对全琮说:“你好施慕名,好像汝南樊子昭,虽然智力不足,但也是一时佳人。
”陆绩、顾劭对庞统说:“如果天下太平了,希望和你一起品评四海之内的名士。
”于是东吴陆绩、顾劭、全琮等人于庞统深交而还。
事后,有人曾问庞统:“照您看,陆绩比顾劭好吗?”庞统说:“驽马虽然精良,但乘坐的只是一人罢了。
驽牛一天走三十里,所负载的哪里只是一个人的重量呢?”据说,顾劭去见庞统,住在庞统那里,两人谈论起来。
顾劭问:“您有善于知人之名,你说说,我和您相比,谁好一些?”庞统说:“讲到陶冶世俗,综合分析人物,我比不上您,但是,如果论给帝王出谋划策,我可就比您强一点了。
”顾劭认为庞统的话有道理,和他亲近起来。
投奔刘备
刘备占据荆州,领荆州牧,庞统以从事的身份试守耒阳县令。
在任期间不理县务,被免官。
东吴鲁肃写信给刘备,告诉刘备庞统不是百里之才。
诸葛亮也对刘备说起过庞统。
于是,刘备召见庞统,经过一番交流过后,刘备对庞统大为器重,任命他为治中从事,亲密程度亚于诸葛亮,后庞统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
有一次,刘备与庞统闲谈,问他:“你曾经担任周瑜的功曹。
听说那次我到吴国,周瑜曾上秘信给孙权,让孙权扣留我,不知是否真有此事?在谁的手下,当然就该忠于谁,你不必隐瞒。
”庞统回答:“确有此事。
”刘备慨然叹息:“当时我正在危急之中,有求于孙权,所以不能不去见他。
去了,竟差一点落到周瑜手中!”刘备还说:“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
孔明那时也劝我不要去,而且一再坚持,想来也是怕孙权扣留我。
我当时却认为孙权所要提防的是北面的曹操,应该希望有我做他的援手,所以才坚持去见他,一点也没有疑虑。
现在想来,这确实是一步险棋,并非万全之计。
”
献计征蜀
建安十六年(211年),法正奉益州牧刘璋之命到荆州,迎接刘备入益州共拒张鲁。
法正私下向刘备献秘计,请刘备借机谋取益州。
刘备犹豫再三,不能决断。
庞统进言,他说:“荆州荒芜残败,人物流失殆尽。
而且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有大的发展。
益州户口百万,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如果真能夺取此地,以为根基,可成就大业。
”刘备仍然担心:“如今与我水火不同的是曹操,曹操峻急,我便宽厚,曹操暴虐,我便仁慈,曹操狡诈,我便忠诚。
凡事与他相反,才有今天的成就。
如今为得益州,失信于天下,能行吗?”庞统说:“如今正当乱离之际,凡事不能墨守成规,要随机权变才好。
况且吞并弱小,攻击暗昧,逆取顺守,报之以义,正是古人所重视的。
只要事定之后,封还他一块土地,还有谁能说您有负信义呢?不趁现在攻取益州,到时就会被别人占了先机。
”刘备认为庞统说得有理,决定留诸葛亮、关羽等镇守荆州,而自己则带领庞统,率领数万兵士进入益州。
益州牧刘璋和刘备在涪城相会,庞统劝刘备于宴席中挟持刘璋,但刘备以自己初来蜀中恩信未立为由而拒绝。
刘璋隆重地招待刘备及其部下,增拨给刘备不少人马粮草和军用物资,连战略要隘白水关也交给他督理,命他率兵去进击张鲁。
刘璋交代完毕,就回了成都,刘备则率部到了葭萌关。
[8]
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刘备已经在葭萌关屯驻一年,庞统就战略问题,向刘备献上三条密计:“挑选精兵,昼夜兼行直接偷袭成都,可以一举而定,此为上计计也;杨怀、高沛是蜀中名将,手下有精锐部队,而且据守关头,我们可以装作要回荆州,引他们轻骑来见,可就此将其擒杀,而后进兵成都,此为中计;退还白帝,连引荆州,慢慢进图益州,此为下计。
如果犹豫不前,将会有大难,不能在此地久留。
”
刘备认为中计有道理,依计而行。
斩杨怀高沛,挥兵直指成都,一路势如破竹,所经过的地方都顺利攻克,很快便打到了涪城。
在涪城,刘备大会将士,置酒作乐,志得意满。
他
乘着酒兴对庞统说:“今天这场宴会应该快了吧。
”庞统却说:“把讨伐别国当作快乐,不是仁者之兵。
”时刘备已醉,怒道:“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难道不是仁义之师吗?你话说的不好,快点出去。
”于是庞统起身退出。
但是刘备马上后悔,请他回来。
庞统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坐下,不看刘备,也不道歉,只顾自己吃喝。
刘备问道:“刚才我们的讨论是谁的过失?”庞统说:“你我两人共同的过失。
”刘备大笑,酒宴上又恢复了欢乐的气氛。
战死雒城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带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阳。
不久,刘备包围雒城(现今的德阳广汉一带)。
庞统率众攻城,被飞箭射中,死去。
时年三十六岁。
刘备极为痛惜,一说到庞统就流泪。
为表彰他的功勋,任命他的父亲为议郎,后升任谏议大夫。
刘备追赐庞统为关内侯,定其谥号为靖侯。
庞统死后,葬于落凤坡,墓地只有简单的维护,据说这是刘备为其亲选的墓地,可府北看南,是一块风水宝地,现有墓碑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