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物介绍解读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英雄豪杰

三国演义英雄豪杰

三国演义英雄豪杰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述了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战争和英雄豪杰间的故事。

无论是刘备、关羽、张飞等蜀国豪杰,还是曹操、赵云、夏侯惇等魏国豪杰,亦或是孙权、周瑜、黄盖等吴国豪杰,这些英雄人物都展现了他们的智勇才华和崇高的品德,成为了三国演义的精彩篇章。

下面我们将通过简要的介绍来了解一些三国演义中的英雄豪杰。

一、刘备:仁义之主刘备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创立者,被誉为至仁贤君。

他有着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领导才能。

刘备收留了诸多忠诚之士,如关羽、张飞等。

他希望能为民众谋福利并恢复天下的和平。

刘备的仁义之举深得百姓的拥戴和敬佩。

二、关羽:武艺高强、义薄云天关羽是刘备的忠义之臣,被誉为武圣。

他以英勇善战和忠诚守信而闻名于世。

关羽在长坂坡厮杀十八回合仍然能安然无恙,展现了他的武艺高强。

他曾经在曹军围困下不离不弃地保护了刘备,展现了他义薄云天的忠诚。

三、曹操:智勇双全、多才多艺曹操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者,是一个极富领导才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通过一系列政治手段巧妙地攻取了一片疆土,打下了魏国的基业。

曹操在军事上也显得十分出色,他曾领导魏军击败了袁绍、孙权等势力。

他的多才多艺使得他能够在政治、文化和军事上都得心应手。

四、孙权:智勇兼备、英明果断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人,是一个兼具智勇的名将和明主。

孙权继承了父亲孙坚的基业,并通过与刘备和曹操的矛盾斗争中崭露头角。

他每每在关键时刻做出英明果断的决策,如击败刘备后取得荆州。

孙权的智勇成为了他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五、张飞:虎将张翼德张飞是刘备麾下的重要将领,以其威猛勇猛著称。

张飞勇猛且善战,他在长坂坡单骑救援刘备,赢得了无数次战斗的胜利。

他虎背熊腰,同时又具备过人的智慧,是刘备的得力干将之一。

六、赵云:常山赵子龙赵云是刘备麾下的重要将领,被誉为是常山赵子龙。

赵云勇猛果敢,多次在战斗中表现出色。

他在长坂坡与张飞共同保护刘备,打退曹军的进攻。

赵云的忠诚正直和无所畏惧的英勇使得他成为刘备最信任的将领之一。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形象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形象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及其形象介绍
1.曹操: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建
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

他足智多谋、善于用兵,但在政治上较为残暴,
多有杀戮。

曹操性格复杂,有时冷静沉着,有时暴躁易怒。

2.刘备: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他以仁爱、礼义著称,善于用人,注
重发展民生。

刘备性格宽厚、仁慈,但在某些时候也显得过于谨慎、犹
豫不决。

3.孙权:东吴的建立者,他聪明机智、善于谋略,具有领导才能。

孙权性
格坚毅、果断,但有时也显得过于多疑、不易信任他人。

4.关羽:刘备的重要将领之一,以勇猛善战、义气深重著称。

关羽性格刚
烈、忠诚,勇猛无比,但也有些孤傲、不容他人。

5.张飞:刘备的重要将领之一,性格豪爽、勇猛无畏,但有时也显得过于
急躁、不够沉稳。

6.诸葛亮:蜀汉的丞相,被誉为“卧龙先生”,是三国时期最杰出的政治
家和军事家之一。

他智慧超群、谋略高超,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诸葛亮性格谦逊、谨慎,但有时也显得过于固执、不容他人异议。

以上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形象,这些人物各有特色,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和历史背景。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长篇小说,以三国时期的乱世为背景,描绘了魏、蜀、吴三个国家的战争和一系列英雄人物的生活、奋斗和命运。

下面对其中几位重要的人物进行一些分析:1. 刘备:刘备是蜀国的创始人,被人们尊称为刘皇叔。

他具有仁义之心,充满人民仁爱,尊重天命的精神,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

他与蜀将诸葛亮合作,共同建立起蜀国政权。

刘备虽然在战场上多次受挫,但始终不放弃对统一天下的理想追求,最终在赤壁之战后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2. 关羽:关羽是刘备的铁中铮铮的战友,也是《三国演义》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他忠诚、勇敢,在战场上卓有成就,形成了忠义、高尚的形象。

在《三国演义》中,他忠于自己的兄弟刘备,倾尽所有,以至于成为后世文化中忠诚义薄井井有条的榜样人物。

3. 曹操:曹操是魏国的创始人,也是《三国演义》中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他具有出色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指挥能力,曾经一度统一了大部分中原地区,给刘备蜀国和孙权吴国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曹操重视统治,善于用人,但他也采取残暴的手段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因此在小说中也被描绘成一个权谋之主。

4. 孙权:孙权是吴国的创始人,他相对于曹操和刘备较年轻,但却展现出了出色的统治才能。

他在战场上不如刘备和曹操,但他善于布局和运筹帷幄。

他与刘备、诸葛亮合作,共同抵抗曹操的进攻,并最终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吴国。

以上只是对《三国演义》中几位重要人物的简要分析,整部小说涉及众多的人物,每个人物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形象。

他们的形象塑造和角色定位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和历史的深刻思考,也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古代文学名著解读三国演义中的英雄

古代文学名著解读三国演义中的英雄

古代文学名著解读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部极负盛名的作品,它以动人的故事情节和丰富多彩的英雄形象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进行解读,探讨他们的背景、个性以及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一、刘备——仁者中的君子刘备是三国演义中最为宽厚仁义的英雄之一。

他出身寒微,但性格温和宽容。

作为刘备的代表形象,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仁。

刘备坚信“仁者爱人”,他重视待人的友善和善良之情。

他所建立的蜀国也以仁政著称,深得民心。

刘备的宽容和谦逊使他得到了许多英雄的支持,包括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他们一同打造了蜀国的辉煌。

刘备的仁德以及他对人才的重视也使得蜀国能够蓬勃发展。

二、关羽——义薄云天的忠诚关羽是三国演义中备受敬仰的英雄之一。

他以忠诚和勇气著称,被尊为“义薄云天”。

关羽兄弟三人桃园结义,立下了忠诚义气的誓言,无论面对任何艰难困境,他始终不离不弃。

关羽在三国时期为刘备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勇猛无敌的战斗力在战场上备受赞誉。

然而,关羽并非只是一个冷酷无情的战士,他对待平民百姓和战俘时总是心存慈悲,体现出他内心的仁义之情。

三、张飞——勇猛无畏的猛虎将军张飞是三国演义中英勇无敌的猛将之一。

他的形象鲜明,个性豪爽,气度宏伟,勇猛无畏。

张飞是刘备麾下的重要将领,以其勇猛的战斗力获得了军队和民众的尊敬。

在战场上,张飞的勇猛无惧成为了传说。

他以一敌十几的战绩,无数次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张飞的这种勇猛并非无脑冲锋,他注重战略谋划,善于用兵,不仅懂得急速的攻击,还擅长奇技淫巧。

四、赵云——独角犀牛的悲壮英雄赵云是三国演义中备受赞誉的英雄之一,他以其独特的个性和出色的战斗能力而著名。

赵云被称为“独角犀牛”,形象鲜明,代表了坚韧不拔和英勇无畏。

赵云出生在寒微家庭,但他的勇气和决心使他成为刘备麾下最为得力的将领之一。

他在战场上总是能够战胜强敌,立下赫赫战功。

赵云作为一个人物,不仅勇猛无比,更是个感情丰富的英雄,他对待军民时总是充满慈爱与怜悯。

(完整版)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完整版)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一诸葛亮:1、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胸怀坦荡的大智慧。

2、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代表。

3、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二刘备:1、刘备有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2、刘备性格的核心是“忠义"。

3、刘备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有着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杰.三、孙权:1、孙权称得上是一位有才智、谋略的统帅。

2、他还十分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从谏如流。

3、孙权还具有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坚韧品格.四周瑜:1、周瑜首先是一个足智多谋、才智过人的统帅。

2、但是他性格中也有着嫉贤妒能、气量狭小的致命弱点。

3、周瑜也是个忠心不二,在一定程度上能举贤任能的人。

五、曹操:1、首先他阴险、奸诈、好弄权术而又暴戾、狡诈、野心勃勃。

2、他还有着过人的胆识才干,谋略超群.3、求才若渴、用人惟才又自负猜忌。

一直是后人评说不尽的话题。

六、司马懿:1、司马懿是一个雄才大略、才智过人的将领.2、他又是一个善用权谋、阴险毒辣的封建政治家的典型形象。

而他的生性多疑、冷酷、残忍也给我们留下了深记得的印象。

七、曹丕:1、作为一个统治者,曹丕是个有一定的但识、谋略,又工于心计的人.2、他更是一个为了争权夺利可以不择手段,残害手足的凶残狠毒之人。

八、鲁肃:1、目光长元、有雄才大略的统帅。

2、他的性格中又有忠厚诚恳近乎愚钝、优柔寡断的一面,也常常被人加以利用.3、此外鲁肃还是一个胸襟广阔、举贤任能、爱情人才、处处以国家为重的社稷之臣。

《三国演义》——故事梗概【故事脉络】群雄蜂起,汉亡的前因后果——刘曹孙的起家——中原争霸的两家对决—-曹孟德气吞天下,孙刘联手抗敌的赤壁之战——刘备取蜀确立天下三分—-蜀吴矛盾激烈化,关羽败亡导致夷陵之战,强蜀开始衰落-—诸葛亮内外攻略,定蜀联吴——吴蜀北伐-—孔明病逝—-蒋费执政,三国各自出现内部危机—-姜维北伐,司马专政,吴内乱不止——二士争功,蜀国灭亡——晋八路灭吴,天下一统.(一)第一至第十四回这是整个故事的序幕和大背景。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分析三国演义,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展现了一个深入人心的英雄世界。

这部作品中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备独特的特点和魅力,成为读者心中不可磨灭的英雄。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探讨他们的个性、才能和影响力。

1. 曹操:雄才大略兼容一身的英雄形象曹操,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英雄形象。

他智勇双全,令人刮目相看。

在战争中,曹操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化人,善于借助文化力量来提升自己的形象。

尽管曹操有一些残暴和权谋的一面,但他的英勇和才华仍然使人们敬佩不已。

2. 刘备:仁德之君的英雄形象刘备,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之一,是一个备受推崇的英雄形象。

他以仁德之君的形象示人,一方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善良和仁爱精神,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他的政治智慧和领导才能。

刘备以诚信和仁爱赢得了许多忠诚之人的支持,并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他和他的忠臣们一起,为人们树立了一个理想的领导者形象,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3. 关羽:忠诚义气的英雄形象关羽,又称关云长,是三国演义中最具代表性的英雄人物之一。

他以其忠诚和义气闻名于世。

关羽是刘备的忠实战友,他无私地为刘备和他的家族付出了一切。

他的形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诚和义气的核心价值观。

关羽的存在使得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更加完整,也给读者带来了诸多感动和教益。

4. 张飞:勇猛果敢的英雄形象张飞,作为刘备的亲密战友,是三国演义中另一个备受瞩目的英雄形象。

他以其勇猛果敢的性格而闻名,并在许多战斗中展现出无比的勇气。

尽管张飞有时候言行粗糙,但他的忠诚和英勇仍然使人们对他产生深深的敬佩。

他的形象给读者带来了力量和勇气,也是三国演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 孙权: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孙权,是三国演义中代表三国时期东吴势力的英雄形象。

他既有着出色的智谋,又拥有卓越的军事能力。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评析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评析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评析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罗贯中创作。

这部作品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塑造出众多英雄人物。

他们的英勇、智慧以及复杂的人性使得他们深受读者的喜爱。

本文将对其中几位重要的英雄人物进行评析。

1. 诸葛亮诸葛亮被誉为中国古代的智者,他是刘备的重要谋士。

诸葛亮智慧卓绝,才能出众,被誉为"卧龙"。

他主持了刘备的治国事业,用他非凡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能为刘备出谋划策。

他提出了许多睿智的计策,如火烧赤壁之战等。

在他的指导下,刘备得以稳固自己的势力,并最终建立了蜀汉。

诸葛亮不仅智勇双全,而且深明大义,他始终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成为了一代伟人。

2. 关羽关羽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位重要英雄人物。

他狮子般的英勇和坚韧不拔的个性赢得了无数读者的敬佩。

关羽和他的兄弟刘备一同投靠了刘备的朋友张杰,并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

他的武艺精湛,勇猛无敌,被誉为"武圣"。

在战场上,关羽始终保持着无尽的战斗力,并多次取得了重要的胜利。

他的"义气"也是关羽人气高涨的原因之一,他对待朋友和敌人都表现出高尚的品德,让人钦佩不已。

3. 赵云赵云是蜀汉的一位武将,他被称为"子龙"。

赵云有着不凡的勇气和出色的战斗技巧,是刘备最得力的将领之一。

他参加了许多战役,如长坂坡、华容道等,都表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

赵云的忠诚和敬业精神令人敬佩,他不仅对刘备忠心耿耿,而且始终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

赵云拥有一身过人的武艺,但他从未骄傲自满,而是谦虚谨慎,一直努力追求更高的境界。

总之,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塑造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人性画卷。

他们或智慧出众,或英勇无畏,或忠诚如一。

这些英雄人物的形象给予了读者许多启示和教益,他们在困境中始终坚持正义的原则,以及对友谊、忠诚、勇敢的追求,这些价值观将深深地影响着读者。

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无疑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符号。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经典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小说中塑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他们各具特色,栩栩如生。

以下将分析部分主要人物形象。

1. 刘备:刘备是小说中最具仁义之君的形象之一。

他出身名门望族,为人宽厚仁义,富有气度和魄力。

刘备的仁政理念对形塑了他的人品形象。

他信奉孔子的仁爱之道,为人淳朴友善,广纳人才,以安抚民心。

他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能够实施军事和政治策略,使蜀国取得一系列胜利。

刘备的形象代表着道德高尚的君主形象,备受人民景仰和爱戴。

2. 关羽:关羽是刘备的义弟,被塑造成一个正直勇敢而又忠诚的武将形象。

他是忠义之人的代言人,对朋友和家人有着至高无上的忠诚。

他以忠义立名于世,声名远播。

小说中塑造了关羽威武的形象,不仅在战场上勇猛无畏,而且为人宽厚仁义,深受百姓爱戴。

3. 张飞:张飞是刘备的义兄,形象粗豪而又英勇。

他以其威猛的形象而闻名,勇猛无畏,嗓门大震。

虽然他性格暴躁,但他有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毅力。

张飞善于驱使士兵,作战勇猛,是刘备亲信将领和得力助手。

4. 曹操:曹操是三国演义中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他被塑造成一个雄才大略,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曹操崇尚法治,强权政治,对待敌人毫不留情,一方面他残暴,一方面他又具有仁爱之心。

小说中展现的曹操矛盾复杂的形象使人们对他评价褒贬不一。

5. 孙权:孙权是东吴的创立者和首领,也是三国中地位较高的人物之一。

孙权机智过人,善于经营政局,并通过联合刘备对抗曹操,在政治上展现出出色的智慧。

他形象高大雄伟,显示出一国之君的豪气和气度。

总之,《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栩栩如生。

他们以不同的性格和特点展现出了各自的魅力,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这些形象不仅是当时社会的缩影,也是中国人民心中崇高的人物典范。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历史,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99人物谱曹魏人物▶曹魏缔造者1.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从小聪明机警,有侠气。

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

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公元197年—211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

曾在赤壁被孙刘联军用火攻战败。

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阳。

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2.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三国时魏国的建立者。

公元220年—226年在位。

曹操的第二个儿子。

建安二十二年,被立为太子。

曹操死后继任为魏王,不久便废了汉献帝刘协,自己做了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爱好文学,为当时文坛领袖,现存有流传的诗歌四十多首,后人编辑出版有《魏文帝集》。

▶曹魏文官3.司马懿(字仲达),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

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熟悉兵法,多智谋,善于玩弄权术。

曾多次出师与诸葛亮斗兵法。

曹芳任皇帝时,他和曹爽同受曹睿遗诏辅政,后乘曹爽出城游猎时,发动政变,杀了曹爽,代为丞相,封晋王,执掌国政。

死后被孙子司马炎追尊为晋宜帝。

4.荀彧(字文若),颍川大家,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

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郭嘉等大量人才。

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5.郭嘉(字奉孝),是曹操初期的第一谋士,谋略高超(也可能是曹操为招贤而借奉孝之名流布的谣言所成其名),可惜英年早逝,让曹操大为叹息。

6.贾诩(字文和),早年跟随张绣,后来成为曹操最信赖的谋士。

7.荀攸(字公达),荀彧之侄,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

8.程昱(字仲德),本名程立,因梦中于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最早跟随曹操谋士之一,为曹操所倚重。

9.徐庶(字元直),荆州俊杰,谋略不下荀彧,曾投刘表,后投刘备任军师,帮助刘备接连打败了曹操。

后曹操的另一谋士程昱用计骗徐庶投靠曹操,徐庶因老母被曹操所骗自杀,而痛恨曹操,终生没有为曹操设一条计策。

10.许攸(字子远),本为袁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时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许攸因此背袁投曹,并为曹操设下偷袭袁绍军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袁绍因此而大败于官渡。

后因言语张狂被曹操大将许褚所杀。

11.刘晔(字子扬),年少知名,人称有佐世之才,是曹操手下举足轻重的谋士,他屡献妙计,对天下形势的发展往往一语中的。

刘晔历仕数朝,是曹魏的三朝元老。

▶曹魏武将12.夏侯惇(字元让),攻吕布时却被流矢射伤左目,被人称为“盲夏侯”,深受曹操信任,无人能及。

13.典韦(无字),曹操帐下的第一猛将,人称“古之恶来”。

14.许褚(字仲康),功劳最大,裸衣斗马超是其亮点,被称为“虎痴”。

15.张辽(字文远),五子良将之一,早期跟随吕布,后转投曹操,是三国时期少有的文武俱佳的武将,被称为曹五子良将之首。

16.徐晃(字公明),五子良将之一,樊城之战中击败关羽。

因于此役中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

17.张郃(字儁乂jùn yì),五子良将之一,早年跟随袁绍,是后期曹操帐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18.夏侯渊(字妙才),曹氏家族的猛将,是曹操帐下主力军,武艺及带兵打仗出类拔萃。

19.曹仁(字子孝),曹氏家族的第一猛将。

20.曹洪(字子廉),曹氏家族,最早跟随曹操将领之一,忠心耿耿,曾孤身舍命救曹操。

21.乐进(字文谦),五子良将之一,斩杀淳于琼。

屯兵襄阳,击退关羽、苏飞等人。

22.李典(字曼成),崇尚学习与高贵儒雅,有长者之风。

23.于禁(字文则),五子良将之一,后被关羽水淹三军,投降关羽,魏国早期重要将领。

【五子良将】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

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现代人将其称之为“五子良将”或“魏五子”。

东吴人物▶东吴缔造者24.孙坚(155年—192年,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人。

中平元年(公元一八四年),与朱隽一起剿灭黄巾军。

官职为别部司马、议郎、长沙太守等,并参加过诸侯联合讨伐董卓之战。

公元一九二年袁术派他前去攻打荆州刘表,被刘表部将黄祖射死。

25.孙策(175年—200年,字伯符),孙坚的长子,孙权的哥哥。

小时候与周瑜关系友好。

孙坚死后依附袁术。

公元194年率领一支人马去江南,铲平当地地方军队,成为江南最大的豪强。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打仗,孙策想秘密出兵袭击许都,尚未出兵,反被吴郡太守许贡手下的门人刺伤而死。

26.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三国时吴国建立者,公元229年—252年在位。

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人)。

东汉末年,继承哥哥孙策的事业,在张昭、周瑜、鲁肃等人的协助下,联合刘备,在赤壁大败曹操。

后又联合曹操攻击蜀国,杀刘备大将关羽,夺取荆州,并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

公元229年在湖北武昌(今湖北省鄂州)称帝,国号吴。

后迁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

死后追封为吴大帝。

▶东吴文官27.张昭(字子布),三国时期的治世之才,善丹青,被孙策、孙权倚重。

28.鲁肃(字子敬),汉族,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

他曾为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于周瑜死后代替周瑜领兵,守陆口。

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然而却无功而返。

建安二十二年(217),鲁肃去世,终年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

代表作:《榻上策》。

29.诸葛谨(字子瑜),孔明的兄长,《世说新语》称其“吴得一虎”。

30.步骘(字子山),三国时期孙吴重臣及将领,官至吴国丞相,被封临湘侯,有二子步协、步阐。

31.贺邵(字兴伯),吴国后期的一名能正直进言的大才。

32.顾雍(字元叹),三国孙吴丞相、政治家,是为吴国伯乐也,为孙权推荐很多大才。

▶东吴武将33.周瑜(字公瑾),汉末名将,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

洛阳令周异之子,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建安十四年领南郡太守。

建安十五年病逝,年仅36岁。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范成大誉之为“江左风流美丈夫”。

34.陆逊(字伯言),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

章武二年,陆逊在夷陵击败刘备所率蜀汉军,一战成名。

晚年因卷入立嗣之争、力保太子孙和而累受孙权责罚,忧愤而死。

35.太史慈(字子义),东汉末年武将,官至建昌都尉。

弓马熟练,箭法精良。

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于赤壁之战前病逝,死时才四十一岁。

36.吕蒙(字子明),将关羽干掉的东吴名将,陈寿评论“有国士之量”。

37.甘宁(字兴霸),三国时期吴国大将。

他为人暴躁记仇,少有气力,好游侠,为人勇猛刚强,忠心耿耿,勇往直前。

曾被孙权称为: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矣。

38.周泰(字幼平),孙策平定江东时即成为东吴的将领,曾经多次保护孙权免受敌军的攻击。

后来孙权为了表彰周泰为了东吴出生入死的功绩,而赐给他青罗伞盖。

39.凌统(字公绩),凌操之子,原来与甘宁有杀父之仇,后与甘宁成为东吴的顶梁之柱。

40.徐盛(字文向),相貌英俊,江南极少数文武全才之一。

41.丁奉(字承渊),孙权所看重的青年将领之一,位至大司马。

42.黄盖(字公覆),早期跟随孙坚老将,赤壁一战中火烧连环船的重要人物。

43.朱然(字义封),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原姓施,朱治的养子。

猇亭之战与陆逊合力大破刘备,之后朱然提出应该收兵防备魏国,魏国果然趁机攻吴。

曹真、夏侯尚、张郃等魏将围攻江陵六月之久,最终在朱然死守之下退军,朱然从此名震敌国。

44.朱治(字君理),吴国武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

为东吴武将朱然之嗣父。

45.程普(字德谋),东汉末年东吴的武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

他曾跟随孙坚讨伐过黄巾、董卓,又助孙策平定江东。

孙策死后,他与张昭等人共同辅佐孙权,并讨伐江东境内的山贼,功勋卓著。

程普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被人们尊称为“程公”。

46.韩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

韩当因为长于弓箭、骑术并且膂力过人。

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随从其征伐四方,功勋卓著,对江东基业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

官至昭武将军、冠军太守,加都督称号,封爵石城侯。

黄武六年(227年)卒。

【十二虎臣】东吴十二虎臣,三国时孙吴十二位将领的合称,这十二人以英勇善战而为人称道,按照正史《三国志》为其列传的顺序依次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

他们为孙吴基业的开辟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功勋。

《三国志》把此十二人合为一卷作传,盛赞他们为“江表之虎臣”,故名。

蜀汉人物▶蜀汉缔造者47.刘备(公元166年—223年,字玄德),蜀汉昭烈皇帝,公元221年—223年在位,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县)人。

少年孤独贫困,与母亲贩鞋子、织草席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

剿除黄巾军有功,任安喜县尉。

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为军师,率军攻占了荆州、益州、汉中。

于公元221年正式称帝。

在替关羽、张飞报仇时,大举进攻吴国,被东吴陆逊用火攻打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

世人也称他刘先主。

▶蜀汉文官48.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中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战略家。

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在天文、符咒、奇门遁甲上研究很深,更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诸葛连弩),可同时发射10箭;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制作孔明灯。

其不幸在七星续命时被打断,命陨五丈原。

有《将苑》(又名《心书》)《便宜十六策》《兵要》《心战》《兵法二十四篇》兵法流传,并有诸葛武侯文集(诸葛亮关于治军、用后、阵法的言论)流传,后人将之集成诸葛亮兵法。

有《隆中对》、《出师表》、《诫子书》、《诫外甥书》散文流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