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式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_课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_课件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_课件1、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1.2 课程大纲1.3 课程要求2、软件开发基础2.1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2.2 需求分析2.3 设计与架构2.4 编码与测试2.5 部署与维护3、项目管理3.1 项目规划3.2 项目组织3.3 项目进度管理3.4 项目质量管理3.5 项目风险管理4、软件工程方法学4.1 瀑布模型4.2 敏捷开发4.3 增量式开发4.4 原型模型4.5 迭代模型5、软件需求工程5.1 需求获取5.2 需求分析与规格说明5.3 需求验证6、软件设计与架构6.1 结构化设计6.2 面向对象设计6.3 设计模式6.4 架构风格7、编程基础7.1 编程语言概述7.2 变量与数据类型 7.3 控制结构7.4 函数与模块7.5 错误处理8、软件测试8.1 测试类型8.2 测试策略8.3 单元测试8.4 集成测试8.5 系统测试9、配置管理与版本控制 9.1 配置管理概述9.2 版本控制工具9.3 分支管理9.4 团队协作10、软件部署与维护10.1 软件部署流程10.2 环境配置与安装10.3 软件维护与升级10.4 用户支持与问题解决附件:- 附件1:课程大纲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对原创作品享有的法定专有权利。
2、商标:作为企业标识,用于区别其产品或服务与其他企业的产品或服务。
3、专利:对发明的技术或设计在一定时间内的独占权。
4、许可证:获得他人授权使用其知识产权的证书。
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第1册课程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第1册课程设计课程介绍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的第一册,旨在向学生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和算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应的编程实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常用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以及培养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程目标1.掌握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和常用程序的使用;3.学会使用Visual Studio编写程序和调试;4.掌握常见数据结构和算法,并能运用于解决问题;5.能够独立设计并实现简单的程序。
课程安排第一周:计算机系统基础本周主要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软件和网络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初步了解计算机应用的一般流程和注意事项。
学习任务: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3.完成计算机系统的组装和调试实验。
第二周:程序设计基础本周主要涉及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程序设计思想、编程语言和编程工具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掌握常用的编程语言和编程工具。
学习任务:1.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2.熟悉Visual Studio的使用;3.完成简单的程序设计题目。
第三周:数据结构和算法基础本周主要介绍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础知识,包括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形结构和常见算法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了解不同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特点和应用,并掌握常见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学习任务:1.了解常见的数据结构和算法;2.掌握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操作方法;3.完成数据结构和算法相关的程序设计。
第四周:课程设计本周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项相关的题目进行课程设计,并完成相应的开发和测试。
2024年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课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课件一、引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使其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项目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通过实际项目案例,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项目化教学设计1.项目选择项目化教学的核心是选择合适的项目案例。
本项目选择的项目案例包括:办公自动化、多媒体制作、网站设计与制作、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等。
这些项目案例涵盖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各个方面,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项目分解将项目案例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对应课程中的一个知识点。
例如,在办公自动化项目中,可以分解为文档编辑、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等子任务。
通过完成这些子任务,学生可以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3.教学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项目案例进行讲解,明确项目目标和要求。
然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项目需求,制定解决方案。
接下来,学生按照解决方案,分步骤完成各个子任务。
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现场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对项目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价。
4.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两部分。
过程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等。
成果评价主要考察项目成果的质量,如文档规范、程序功能等。
通过综合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课件设计1.课件结构(1)项目背景:介绍项目案例的背景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点讲解:对项目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3)案例分析:分析项目案例中的关键环节,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实践操作:提供项目实践操作的视频教程,方便学生跟随操作。
(5)拓展阅读:推荐与项目相关的拓展资料,引导学生深入研究。
2.课件风格课件风格简洁明了,采用清晰的图文排版,突出重点内容。
同时,注重互动性,设置问答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024年度-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课件

26
07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27
课程重点内容总结回顾
操作系统
介绍了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 、分类以及常用操作系统等。
计算机网络
阐述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组成、分类以及TCP/IP协议 等。
计算机基础知识
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基本 组成、工作原理等。
21
数据库设计原则和案例分析
数据库设计原则
包括数据完整性原则、数据安全性原则、数据一致性原则和数据可扩展性原则等。在设计数据库时, 需要遵循这些原则以确保数据库的质量和可靠性。
案例分析
以一个实际的应用案例为例,介绍数据库设计的具体步骤和实现过程,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 辑设计、物理设计和数据库实施等阶段。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深入了解数据库设计的实际应用和注意 事项。
22
06
编程技术基础与实践项目开发流程讲解
23
编程语言概述及选择建议
编程语言分类
解释型语言与编译型语言;静态类型语言 与动态类型语言;
常见编程语言介绍
Python、Java、C、JavaScript等;
编程语言选择建议
根据项目需求、个人兴趣和语言特性进行 选择。
24
算法设计思想和方法论述
算法概念及重要性
MySQL、Oracle、SQL Server、 PostgreSQL等。
要点三
使用方法
通过SQL语言对关系型数据库进行操 作,包括创建表、插入数据、查询数 据、更新数据和删除数据等。同时, 也可以通过图形化界面工具(如 phpMyAdmin、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等)对数据库 进行管理。
《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教程》教学课件 项目七 局域网和Internet应用

在此画面中设置无线网络的基本参数 和安全选项,一般需要设置的选项如下。 在“无线状态”下拉列表框中选择 “开启”,这样才能让安装有无线网卡的电 脑使用无线方式连接到无线网络。 在“SSID”编辑框中为无线网络取一 个名称。 在“无线安全选项”设置区选择选择 “WPA-PSK/WPA2-PSK”单选钮,然后 在PSK密码文本框中输入无线网络密码。如 此一来,安装有无线网卡的电脑需要输入密 码才能连接到该无线网络。
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 择网络位置。例如,若要带笔 记本电脑外出,则可将网络位 置设置为“公用网络”,从而 最大程度地保证电脑的安全
进行了以上设置后,无线/有线混合局 域网中利用有线方式连接的计算机便 能彼此访问了(但还不能上网)。对 于利用无线方式连接的计算机,则还 需要将计算机加入到无线网络,然后 才能访问网络中的资源
单击“完成”按钮。稍微等待一会(有可能提示需要重 启宽带路由器,确认即可),宽带路由器就会自动连接 上Internet,此时局域网中的计算机便都可以上网了
经过以上设置后,局域网中利用有线方式连接的计算机便可以上 网了。但对于利用无线方式连接的计算机,则还需要将它们连接到无 线网络中,这样才可以使用局域网资源和上网。
同一网络中,各计算 机的名称不能相同
对于小型网络,可为所 有计算机设置一个相同 的工作组,方便访问
参考以上操作,为局域网中 的其他计算机设置不同的名 称,以及相同的工作组名称
四、设置网络位置
在Windows 7中可以为电脑选择网络位置,系统将根 据用户选择的网络位置(家庭网络、工作网络或公用网络) 自动为电脑设置访问控制和安全级别,从而使电IP地址和域名
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第2模块

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第2模块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成为每个人必备的基本技能。
本模块将带您深入探索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关键领域,帮助您提升计算机操作和应用的水平。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操作系统的相关知识。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高效的工作环境。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 Windows、Mac OS 和Linux 等。
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中,我们需要掌握文件管理、任务管理、系统设置等基本操作。
例如,如何创建、复制、移动和删除文件和文件夹,如何查看系统的性能和资源使用情况,以及如何安装和卸载软件等。
对于Mac OS 操作系统,其操作方式与Windows 有所不同,但原理是相似的。
而 Linux 操作系统则更多地应用于服务器和专业领域,需要掌握一些命令行操作来实现对系统的管理和控制。
接下来是办公软件的应用。
办公软件是我们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其中包括Word、Excel 和PowerPoint 等。
在Word 中,我们可以进行文档的编辑、排版、打印等操作。
学会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格式,插入图片、表格和图表,以及使用目录和页眉页脚等功能,可以让我们的文档更加美观和专业。
Excel 则是一款强大的数据处理工具,它可以用于制作表格、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
掌握函数的使用、数据排序和筛选、图表制作等技能,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数据处理效率。
PowerPoint 用于制作演示文稿,通过设计精美的幻灯片布局、添加动画效果和多媒体元素,可以让我们的演示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除了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网络应用也是计算机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获取信息、交流和娱乐的重要平台。
我们需要了解如何使用浏览器访问网页、搜索信息、下载文件等。
同时,还要学会使用电子邮件进行沟通和文件传输,以及利用即时通讯工具与他人进行实时交流。
网络安全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要学会防范网络病毒、钓鱼网站和网络诈骗,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课程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计算机应用基础关系到计算机各行各业的应用。
然而,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重视理论知识的授予,缺乏与实际应用结合的教学模式。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注重实践、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探索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项目实践能力,与实际应用更贴合。
本课程设计便是以项目化教学为理念,将计算机基础课程融入到实际的项目中,全方位开发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提高其计算机应用水平;2.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为学生未来的应用学习打下基础;3.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搭配与组装;2.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和维护;3.常见办公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基本操作;4.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实践;5.Java编程语言及其应用。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通过实践项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并掌握相关技能。
具体方法如下:1.项目制定与讨论: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项目制定,并进行讨论确定项目的难度和实现方式;2.分组实践:学生组成小组,在提供必要支持下进行项目实践;3.科技展示:学生及小组向全体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心得体会,交流经验;4.总结反思:总结项目过程、提炼经验、评价效果,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包括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参与小组建设等;2.项目成果:包括项目完成情况、质量、实用性等;3.个人作业:包括作业的完成度、质量、创意等;4.学习态度:包括对教学的态度、学习的投入程度以及课后的自我提高等。
六、参考资料1.《计算机原理基础》,邬普照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操作系统》,汤小丹,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3.《Java编程思想》,Bruce Eckel,机械工业出版社;4.《算法导论》(原书第3版),Thomas H. Cormen等,机械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

一、特色:基于项目化教学
从学习者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现代办公应用的实际问题出发,基 于“情景教学、项目引导”的项目化教学方式设计而成,突出对 学生计算机基本技能、实际操作能力及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现 “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特 点。
目录
1
特色:基于项目化教学
2
亮点:融入MOOC思想
3
创新:微信教学平台
二、亮点:融入MOOC思想
MOOC思想
《计算机应用基础》 微课视频课件
碎片化学习
课件采用模块化、 项目式设计,便 于系统扩展
可扩展性 易升级性
课件
建立《计算机应 用基础》微信教 学平台
移动化学习 社交化学习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件
二、亮点:融入MOOC思想
MOOC(慕课)
Massive(大规模的)、Open(开放的)、Online(在线的)、Course(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 多媒体教学课件
目录
1
特色:基于项目化教学
2
亮点:融入MOOC思想
3
创新点:微信教学平台
一、特色:基于项目化教学 1. 课件设计基于项目化教学
一、特色:基于项目化教学
2. 项目内容选取紧密贴合学生学习实际和以 后的工作需求
以学习者为中心,所 选的项目都是从学习 者成长过程(在校学 习、在外实习、参加 工作)中所遇到的现 代办公应用的实际问 题提取出来的,并经 过作者精心设计形成 经典项目。
课件应用介绍
传统改进式教学方式
课件
项目情境引入和项目分析
教师
项目讲解操作演示
基础差异 度大
自主完成项目及拓展训练
微信平台推送微课视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式教程
Windows7+office2010
前言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计算机入门课程,属于公共基础课,是为非计算机专业类学生提供计算机一般应用所必需的基础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课程。
本书满足普遍高等院校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宗旨,内容丰富,与时俱进,实用性强。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中一级Ms Office4的相关要求。
本书本着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和应对性的要求,用通俗的语言配以大量的插图详细介绍了Word 、Excel、Powerpoint等软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通俗易懂,图文并茂。
本文包含的嫩融如下:
模块一,初始计算机。
主要介绍计算机的组装、计算机系统安全与维护、Internet 的应用等内容。
模块二,操作系统window7.主要介绍Windows7的安装、调整计算机的设置管理文件、维护Windows7等内容。
模块三,Word 2010文稿编辑软件。
主要介绍Word的启动与退出,文档的创建、输入、打开、保存和打印,文本的选定、复制、移动、查找与替换等基本编辑技术,文字格式、段落设置、页面设置和分栏等基本排版技术,表格的制作、修改,表格中文字的排版和格式设置等内容。
模块四,Excel2010电子表格软件。
主要介绍Excel的启动与退出、表格的创建、编辑和保存等基本操作,工作表中函数和公式的应用,工作表格式的设置,页面的设置和打印,Excel图表的建立、编辑,排序、筛选等数据库操作。
模块五,Powerpoint2010幻灯片。
主要介绍演示文稿的创建、打开和保存,演示文稿师徒的使用幻灯片的编辑,幻灯片放映效果的设置,演示文稿的打包等。
模块六,常用工具软件。
主要介绍光影魔术手、GIF Animator、格式化工厂、制作电子相册、Nero-Burning rom等软件。
本书从实际出发,以应用为目的,力求概念清楚、层次清晰、内容新颖、结构完整,强调基本理论的学习和扩展应用,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内容翔实、示例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知识性和可读性较强。
书中列举了大量典型实例,并配以清晰的操作步骤,展示了编者多年的应用经验和技巧。
模块一初识计算机
1.知识目标
(1)了解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能识别计算机部件及名称;
(2)掌握计算机组装流程方法、计算机维护常识及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知识;(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方法及操作。
技能目标
(1)通过学习计算机组装,使学生深入了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培养和价钱每个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意识,相互协作解决问
题的意识,具有初步进行计算机硬件的组装与简单维护的能力。
(2)通过学习计算机安全与维护,使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使用与维护常识及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知识,掌握计算机的维护与方法,具备自己独立
维护计算机的能力。
(3)通过计算机Internet的应用,了解计算机网络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和相关
技术,具有良好的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呈现的能力,具备应用计算
机网络收集整理信息资料及传递信息资料的实际应用网络的能力。
2.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新知识的意识;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4)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意识和职业道德。
1946年2月由宾州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
计ji
算机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五大部件组成。
计ji
算机系统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中央处理器分为运算器和控制器、内存储器分为(ROM )只读存储器和(RAM )随机存储器、外部设备分为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其他设备。
外存储器:硬盘、软盘、光盘等、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其他设备:调制解调器等。
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分为操作系统、程序语言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服务程序:检查、诊断、排错。
应用软件分为通用软件和专用应用软件。
通用应用软件:如Office 2010办公软件等、专用应用软件:用户程序。
数据库管理系统,常见的如dBase 、FoxBase 、Visual FoxPro 、
Oracle 和Access.
面向计算机维护人员的软件如:
诊断调试程序、错误测试程序等。
操作系统(Opearating System,简称OS )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的软件集合,是最基本、最重要和最核心的系统软件,是用户和计算机之间的借口,用户只有通过操作系统才能使用计算机。
系统软件由一组控制计算机系统并管理其资源的程序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使用计算机和管理系统,也是为其他软件提供服务的软件。
微型机(PC=PERSONAL COMPUTER )
计算机执行的第一语言是机器语言。
随机存储器(RAM )是一种既可以写入又可以读出数据的存储器,通常用于存放程序、数据和中间结果。
特点是,只要电源不断且计算机工作正常,数据就可以保持,断电后其中的信息全部消失。
运算器是计算机处理数据行程信息的加工厂,它的主要功能是对二进制数码进码进行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所以也称它为算术逻辑部件(ALU)。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神经中枢shu
,由它指挥全机各个部件自动,协调的工作,就像大脑指挥躯体一样。
控制器主要由寄存器、译码器、时序节拍发生器、操作控
制器、指令计数器组成。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装置,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
存储器分为主存储器、只读存储器、主动存储器。
还分为外存储器和内存储器两种。
内存储器简称内存,位于主板上。
中央处理器可以直接访问嫩村中给的数据。
外存中的数据只有先调入内存后,才能被中央处理器访问和处理。
只读存储器(ROM)是一种只能从中读取数据,而不能以一般方式向其写入数据的存储器。
特点是,只要电源不断,ROM中固化的信息就建立好了,常用来存放基本输入/输入程序、系统设置信息、开机自检程序和系统启动自举程序等。
按存储器分类:
按存储器(RAM)又分为静态RAM(SRAM)和动态RAM(DRAM).
静态RAM利用触发器的两个稳定状态表示1和0.
动态RAM根据电容上有无电荷来表示1和0.
外存储器在主机的外部可配置外存储器,外存储器属于外部设备,外存储器的特点是容量大、价格低,且不受断电影响,常用于长期保存大量的数据和程序,常用的外存储器有键盘、硬盘、优盘、光盘等。
输入设备是外界向计算机输入设备的装置。
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设备主要有键盘、鼠标、扫描仪、书写笔等。
输出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将计算机处理后的各种内部格式的信息转换为人能识别的形式表达出来。
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等。
键盘(keyboard)是最常见的计算机输出设备,它广泛应用于微型计算机和各种终端设备上,计算机操作者通过键盘向计算机输出各种指令,数据,指挥计算机的工作。
计算机的运行情况输出到显示器,操作者可以很方便的利用键盘和显示器与计算机对话,对程序进行修改,编辑,控制和观察计算机的运行,目前,微机上流行的101见标准盘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