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病理学试卷B

动物病理学试卷B
动物病理学试卷B

学班号

: 1

云南农业大学2005 —2006 学年第 二 学期期末考试 课程名称试卷(B 卷) (课程代码 3061007 )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哪项不是动脉性充血的病变特点( ) A .色泽暗红色 B .温度增加 C .机能增强 D .体积轻度增大 2.透明血栓的主要成分是( ) A.白细胞 B.纤维蛋白 C.结缔组织 D.血小板 3.疣性心内膜炎时二尖瓣上的疣状物是 ( ) A .肿瘤 B .血栓 C .水肿 D .坏死物 4.下列哪种组织器官常发生贫血性梗死( ) A.心 B.肺 C.脾 D.肠 5.全身性营养不良时,最早发生萎缩的器官或组织是( ) A .脂肪组织 B .心肌 C .脑 D .子宫平滑肌 6.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标志是( ) A .细胞质嗜酸性增强 B .细胞质脂质增多 C .细胞核溶解 D .细胞核异型 7.高渗性脱水具有的特点是( ) A .无渴感 B .细胞水肿 C .尿量增多 D .脱水热 8.下列组织再生能力较强的是( ) A .中枢神经 B .结缔组织 C .平滑肌细胞 D .心肌细胞 9.肉芽组织的主要成分是( ) A.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 B.嗜中性白细胞、坏死组织 C.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 D.淋巴细胞、胶原纤维 第1页(共 页)

10.二期愈合的伤口应该是( )

A.组织缺损多、创口边缘不整齐、有感染 B.组织缺损少、创口边缘整齐、无感染

C.组织缺损少、创口边缘整齐、有感染 D.组织缺损多、创口边缘不整齐、无感染11.化脓性炎症时,外周血中常见增多的细胞是()

A.嗜酸性白细胞

B.嗜中性白细胞

C. 嗜碱性白细胞

D.淋巴细胞

12.神经母细胞瘤是()

A.良性肿瘤 B.恶性肿瘤

13.脂肪变性时细胞内积聚的主要是( )

A.脂褐素 B.脂蛋白 C.甘油三酯 D.类脂

14.少量细菌入血,没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者称为( )

A.菌血症 B.败血症 C.病毒血症 D.毒血症

15.在休克的发展过程中,微循环变化大多表现为()

A. 缺血淤血凝血

B. 淤血缺血凝血

C. 缺血凝血淤血

D. 凝血缺血淤血

二.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生物学死亡期是死亡的可逆阶段。()

2.组织器官水肿时,体积增大,弹性降低,颜色变浅,机能减退. ( )

3.炎症局部的症状是变质、渗出和增生。()

4.漏出液的蛋白质含量小于2.5%,较澄清,在体外不容易凝固。()5.固膜性炎仅可发生在黏膜。 ( )

6.膨胀性生长是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7.死后凝血块表面可呈淡黄色鸡脂样,湿润有光泽,有弹性,易与血管分离.( )

8.血液流到体外称出血,流到体腔称积血。()

9.卵巢纤维瘤、平滑肌瘤、马立克氏病属于恶性肿瘤。()

10.渗出性出血是由于血液渗透压升高所致。()

三.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病理生理学是从方面,病理解剖学是从方面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2.流感病毒是流行性感冒发生的 ,而寒冷是流感发生的 ,又可是冻伤的。

第2页(共页)

3.坏死分为、和三种类型。

4.体液在组织间隙积聚过多称为,称为浮肿。

5.血栓被肉芽组织包裹的过程称为。

6.炎症时渗出到血管外的白细胞称为。

7.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化脓性炎可表现为、、和脓性卡他。8.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途径有转移、转移和转移。

9.肿瘤的硬度取决于以及。

10.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首先是进行缓冲,使血液中浓度增高,引起呼吸。

11.发热是机体在的刺激下,体温调节中枢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其经过可分为、和退热期。

12.应激反应的症候群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它们分别是、、。四.画图,并说明其形态特征(每小题2分,共6分)

1、嗜酸性白细胞

2、浆细胞

3、郎罕氏细胞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坏疽

2.假性肥大

3.完全再生

4.化生

第3页(共页)

5.癌

6.休克

六.问答题(共21分)

1.简述低渗性脱水及其主要临床表现。(5分)

2.淤血性水肿的发生机理是什么?(4分)

3.肉芽组织的结构及功能?(6分)

4.简述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6分)

第4页(共页)

第5页(共页)

第6页(共页)

第7页(共页)

第8页(共页)

第9页(共页)

第10页(共页)

第11页(共页)

第12页(共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