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施工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要求(内部使用文件)

浅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A及以上者,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其内容应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现场条件概述、临时配电方案、临时配电系统设计、防雷装置设计、防护与安全用电及防火措施、临时用电工程图八部分。
1.编制依据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应包括相关工程施工图纸.相关规范标准的名称及常用参考资料。
包括:(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业主或其他相关方的要求。
(3)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4)《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6) 甲方提供的各项资料、施工现场固有的设备资源。
2.工程概况(1)建设概况1)正式工程的地理位置、结构形式及造价、建筑面积;2)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情况;3)地上、地下有关管网和道路情况;4)本工程特点(重点描述施工现场临时有电相关的内容).(2)施工用电统计统计各施工阶段用电量.在基础、结构、装修等阶段连续施工时,可按其中最大用电量的施工阶段进行统计;用电量统计采用表1格式。
表1 主要机械设备用电量统计3.现场条件概述(1)场地条件描述施工现场地理环境,排水状况,地下管线(电力电缆、水管、油气管线等)的规格、埋设标高、走向及位置,施工现场周围道路、建筑物等。
(2)现场电源建设单位在施工现场提供电源形式(变压器或配电室或总配电箱),位置及容量。
4。
临时配电方案应根据前2、3节所述的工程实际与临时供电需求,结合规范标准中的相关规定确定本工程临时配电方案:(1)配电室(总配电箱)布置根据建=建设单位提供的临时电源形式、位置,描述配电室(总配电箱)的现场位置、从临时电源到配电室(总配电箱)的进线方式。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编制要求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编制要求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临时用电组织设计(方案、措施)编制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第3条“临时用电管理”的要求,临时用电组织设计(方案、措施)应按以下条文编制:3.1临时用电组织设计3.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
3.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1现场勘测;2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或配电室、配电装置、用电设备位置及线路走向;3进行负荷计算;4选择变压器;5设计配电系统:1)设计配电线路,选择导线或电缆;2)设计配电装置,选择电器;3)设计接地装置;4)绘制临时用电工程图纸,主要包括用电工程总平面图、配电装置布置图、配电系统接线图、接地装置设计图。
6设计防雷装置;7确定防护措施;8制定安全用电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3.1.3临时用电工程图纸应单独绘制,临时用电工程应按图施工。
3.1.4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变更时,必须履行“编制、审核、批准”程序,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经相关部门审核及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变更用电组织设计时应补充有关图纸资料。
3.1.5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1.6请各项目部对照以上要求,逐条进行编制。
总师室也将按照以上要求,逐条进行审核。
同时,请各项目部注意和纠正目前施工现场存在的以下问题:1、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编制不规范或者未编制(1)部分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由非专业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比如施工员、安全员或者电工进行编制,根本不能用于指导现场施工。
有的仅写出方案,或者是编制、审核、批准不符合程序。
(2)编制内容简单、针对性不强。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规定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应包括8项内容,但是有的仅2~3项;有的无机械设备台数统计,就直接计算出用电量,计算结果毫无根据;有的没有架空线路和外电防护,而是把规范中的规定照抄照搬;有的临时用电组织设计仍在引用JGJ46-8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备案)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1、洛川县尚平苑小区1#住宅楼工程设计施工图;2、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3、施工现场勘察、调查的资料数据;4、电器材料、设备产品性能说明书、有关技术资料;5、现行国家标准、规范JGJ46—2005二、编制目的:本方案是施工现场用电安装、敷设、使用、维护、管理的依据,是保证工程正常进行的根本。
所以对本现场的电力供应,必须在施工前做出周密合理的安排,制定出最佳的电力方案及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以保证施工正常用电。
三、编制原则:适应及满足工程整体和阶段性施工的需要设计合理、便于安装、检查及维修、搬迁拆除;1、遵守现行的用电国家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2、采用三相五线制,把零线N和专用保护线PE在供电电源处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四、临电施工要求:1、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专用保护线工作接地线从配电室的零线或第一线融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
2、保护零线的截面,应不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同时必须满足机械强度要求。
保护线架空敷设的间距不大于12米时,保护零线必须选择10m㎡的绝缘铜线,截面16mm2与电气设备和连接的保护零线应力截面2.5m㎡的绝缘多股铜线,保护零线的统一标志为绿色、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不准使用绿色、黄双色线作负荷线。
3、保护零线单独敷设,不作它用。
重复接地应与保护零线相连接。
4、架空护导线截面的选择要求;4-1、导线中的负荷电流不大于其允许截流量。
4-2、线路末端电压偏移不大于额定电压的5%。
4-3、单相线路的零线截面与相线相同、三相四线制引出的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截面不小于相同截面的50%。
5、电缆干线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本工程采用埋地穿PVC 管敷设,上部严禁乱挖乱铲。
6、配电箱、开关箱做到防雷、防尘,金属箱体作保护接零选择线端子板连接,各种部件必须按规定的位置紧固在电器安装板上,不得歪斜和松动,连接线应采用绝缘导线,接头不得松动,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
工程临电方案编制依据

工程临电方案编制依据一、依据1.《建筑施工企业临时用电管理办法》临时用电方案编制应遵循《建筑施工企业临时用电管理办法》的规定,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临时用电方案。
2.《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临时用电方案编制应参照《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中有关临时用电的规定,确保临时用电方案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3.《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临时用电方案编制需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保障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用电问题。
4.《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临时用电方案编制还应符合《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关于施工现场用电安全的相关规定,防止因电力设施问题造成的事故和灾害。
二、临时用电方案编制依据1.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在制定临时用电方案时,首先需要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包括施工项目的性质、规模、工程量和施工周期等,并据此确定临时用电方案的需求和范围。
2.用电设备的选型和布置根据施工现场的特点和用电需求,选用适合的用电设备,并合理布置,确保用电设备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3.电力负荷的计算根据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和工艺设备的数量和容量,计算出电力负荷,从而确定临时用电设备和供电容量。
4.现场电力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制定临时用电方案时,必须严格遵循电力设施的安全使用规定,确保施工现场的电力设施安全、可靠和耐用。
5.供电方式和电源选择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用电需求,确定供电方式和电源选择,包括临时用电设备的供电方式和供电点选择等。
6.用电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措施在临时用电方案编制中,需要制定相应的用电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措施,包括用电设备的操作要求、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等。
三、临时用电方案编制实施步骤1.确定临时用电方案编制的责任人和组织机构,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确保临时用电方案编制工作有序进行。
2.调查现场情况,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用电需求和特点,收集有关数据和资料,为制定临时用电方案提供依据。
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负荷计算
2.计算负荷方法的确定:
计算负荷的方法很多,我国常用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和 二项式法。需要系数法一般用于计算用电设备组中设备容量 相差不大的情况;当用电设备组中设备数量较少且存在大容 量设备时用二项式法计算能较好的符合实际。因此临电系统 通常也采用需要系数法进行计算。
需要系数就是用电设备组在最大负荷时有功功率与其设 备容量的比值。
单相设备接于相电压时的负荷计算: 等效三相设备容量Pe应按最大负荷相所接的单相设备容 量Pmax的3倍计算,即Pe=3Pmax,若上表18-24号用电设备分 别接入A、B、C相,17、18号设备接于A相则PA=7+6=13KW, 19、20号设备接于B相则PB=0.72+12=12.72KW,21、22、23、 24号设备接于C相则PC=0.36+3.2+5+8=16.6KW,PC>PA>PB, 故Pe=3Pmax=3PC=3×16.6=49.8KW
负荷距:就是千瓦米,在末端电压降落小于5%的情况下,线路能把1千瓦的 负荷送达的最远距离。
△U%= ∑Pjs*Ljs/C *S
Pjs-计算负荷,KW
S-导线截面,mm2
Ljs-电缆长度,m
C-与供电系统电压及导线材质相关的计算系数
10
基本组成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应包含下列内容:
1.现场勘查; 2.确定电源进线、变电
18
负荷计算
Jc-电动机铭牌暂载率
Pn-电动机铭牌额定功率(KW)
电焊机:统一换算成暂载率Jc=100%下的额定功率,一般
交流焊机铭牌给出额定视在功率Sn和功率因素cosφ,直流
焊机铭牌给出额定功率Pn,若Jc不等于100%,则按下式换算: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194-93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二、工程概况:1)改造后功能布局如下:2)外檐项目拟对建筑外墙修缮加固,若有拆除部位需按现状恢复,现状铝板及石材幕墙更换,现状主入口处楼梯间二层至八层外墙新增石材幕墙,增加屋面保温层,重做屋面防水,并对外门窗、雨水管进行维修更换,对台阶、坡道、散水等损坏的部位进行修缮。
3)结构加固依据《抗震鉴定标准》、《鉴定报告》及国家相关规范对整楼进行全面抗震加固补强及修复,包括但不限于《鉴定报告》中提到的结构加固内容。
4)消防工程主体建筑增设一部室内封闭楼梯间;在室外既有的地下消防水箱间旁,新增消防水箱间;并在屋顶增设水箱间。
5)电梯工程项目拟在建筑室内安装2部垂直电梯,其中1部电梯为更换现状电梯,另1部电梯为新增电梯。
1部为消防电梯兼作无障碍电梯,另1部为客梯,载重量均为1T。
6)给排水工程给水系统:本工程所在地市政水压0.20MPa,水源为两路DN200市政给水管,满足生活及消防的市政给水管网要求。
中水系统:本工程所在地市政水压0.20MPa,水源为DN150市政中水管。
中水系统为市政直供,室外设置水表井。
污水系统:室外化粪井前管道根据室内污水系统调整情况进行调整;室外化粪井后管道利旧,不改造。
雨水系统:室外雨水系统均为利旧,不改造。
消防给排水系统:本工程为高层公建,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并在室内配置建筑灭火器。
7)暖通系统本工程供暖热媒及补水由首层换热站提供,供回水温度80~60℃。
辐射供暖系统末端分配器前设置混水设备,混水后供回水温度为50~40℃。
施工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临时用电施工方案一、编制目的1、规范施工临时用电工程、加强用电管理、实现安全用电。
2、为本工程临时施工用电的安装提供必要的作业指导。
二、编制依据1、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JGJ46-2005)3、施工安全标准的强制性条文(建设部、建标【2002】219号)三、施工临时用电概况1、本工程是蓟县安置区A地块八期9栋高层住宅楼,分为3#、4#、5#、6#、7#、10#、11#、14#、15#住宅楼。
2、现场采用TN-S系统(即三相五线制)380V/220V低压供电,设2个总配电箱,内设计量表、电压表、电流表。
3、根据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布置情况,采用铜芯电力电缆埋地敷设,埋设位置及线路走向见临时配电系统图及施工用电现场平面图。
配电系统设置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四、临时配电系统图及施工用电现场平面图1、配电系统图(总配电箱)2、分配电箱系统图总开关(不带漏电)分开关(不带漏电)3、开关箱系统图4、现场电力平面布置图五、电源计算1、主要设备表1-12、施工用电量计算2.1总负荷计算和总电流计算(1)各机组负荷计算A、起重机组1)设备容量:由于其属于反复短时工作制机械,所以先将暂载率Jc=40%统一换算到Jc=25%时塔式起重机组的设备容量:Pe1=2∑Pn×JC=2×(170KW+448KW)×4.0=781.45KW2)计算负荷Pjs1=Kx×Pe1=0.5×781.45KW=390.73KWQjs1=Pjs1×tj¢=390.73KW×1.02=398.54KvarB.钢筋加工机组Pe2=93KWPjs2=Kx×Pe2=0.8×93KW=74.4KWQjs2=Pjs2×tj¢=74.4KW×0.75=55.8KvarC.电焊机组1).设备容量:由于其属于反复短时工作制机械,所以先将暂载率Jc=50%统一换算到Jc=100%时电焊机的设备容量:Pe3= Jc×∑Pn×cos¢=5.0×85.8×0.4=24.37KW2).计算负荷Pjs3=Kx×Pe3=0.35×24.37KW=8.5KWQjs3=Pjs3×tj¢=8.5KW×2.29=19.5KvarD.混凝土加工机组Pe4=13.2KWPjs4=Kx ×Pe4=0.7×13.2KW=9.24KW Qjs4=Pjs4×tj ¢=9.24KW ×1.02=9.42Kvar E.木工加工机组 Pe5=18KWPjs5=Kx ×Pe5=0.7×18KW=12.6KWQjs5=Pjs5×tj ¢=12.6KW ×1.02=12.85Kvar F.电气照明 Pe6=33KWPjs6=Kx ×Pe6=0.8×33 KW=24.6KW Qjs6=Pjs6=24.6Kvar(2)总负荷计算(Kx 为有功 、无功同时系数取0.8)Pjs 总= Pjs1+Pjs2+Pjs3+Pjs4+Pjs5+Pjs 6 =520.07KW Qjs 总=Qjs1+Qjs2+Qjs3+Qjs4+Qjs5+Qjs6 =520.71Kvar 总的有功功率Pjs 总=Kx ×∑ Pjs 总=0.8×520.07=416.06KW 总的无功功率Qjs 总=Kx ×∑ Qjs 总=0.8×520.71=416.57Kvar 总的视在功率Sjs=22总总Qjs Pjs += 2257.41606.416+=589KVA (3)总的计算电流计算Ijs=Sjs/3Ve=589/3×0.38=895(A)2.2根据计算总的视在功率为589KVA总的计算电流为895A。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实施指南》4、《建筑工程临时用电设计与实例手册》二、工程概况:1、建设单位:****泵业有限公司2、项目名称:****泵业有限公司无泄漏泵生产项目3、建设规模:总面积4865.17平方米。
4、项目地址:**市开发区双D港5、建设工期:计划开工时间2010年6月18日,竣工时间:2010年12月18日。
三、电源进线、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的位置及线路走向说明:1、本工程临时电采用三相五线制,电源采用YJV-3×952+2×1202电缆从变压器配出引至总配电箱内,从总配电箱配出25㎜2—35㎜2电缆至各分配电箱内。
2、宿舍电源采用YJV-3×702+2×352从总配电箱配出至宿舍分配电箱内。
本工程临时电采用TN-S系统。
四、临时用电设备及照明负荷明细:照明设备名称:根据上述两个统计表(按94“建筑安全”推荐公式)进行施工用电总量估算: S(KW)=K(αηCOS P∑1K 1K 2+∑32K P )式中S —工地用电量(KVA ) K —备用系数;K 取1.05∑1P —全工地动力设备的额定输出功率总和(KW) ∑2P —全工地照明用电功率总和(KW)η —动力设备平均效率 (取0.85)COSα—电源功率因数 (平均取0.6)K1—全部动力同时使用系数 (取0.5)K2—动力负荷系数 (取0.75)K3—照明设备同时使用系数 (取0.7)∑1P=82.5(kw)∑2P=37(kw)S总=1.05[0.5×0.75×82.5/(0.85×0.6)+37×0.7]=120.3225(kw)按S总选择变压器五、变压器容量、导线截面和电器的类型、规格:本工程总箱电源采用YJV-3×952+2×452铜芯电缆,总配电箱开关选用250A透明开关下配两个100A漏电断路器,分箱选用由一个100A透明开关控制40A—100A透明开关的四回路电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编制依据计算依据:
一、施工合同、施工图纸、地勘报告及施工组织设计及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相关资料。
二、主要标准、规范、规程
(一)相关现行法律、法规、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
(二)检查标准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 146-2004
(三)规范、规程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施工劳动保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JGJ184-2009
《安全帽》 GB2811
《安全网》 GB5727
《安全带》GB6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