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计校核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实验流量计校核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实验流量计校核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化工原理实验流量计校核实验1.实验目的:1)了解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2)掌握流量计的校核方法和步骤;3)了解流量计的准确性和实验误差。
2.实验器材:1)流量计;2)校核装置;3)水源;4)计时器;5)温度计。
3.实验步骤:1)将流量计与校核装置连接,注意连接的紧密性;2)打开水源,通过调整阀门来调节流量计的流量;3)使用计时器记录流量计显示的时间以及相应的流量值;4)重复多次实验,记录不同流量下的时间和流量值;5)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
4.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试验次数,流量(L/min),时间(s--------,-------------,--------1,2.0,62,2.5,53,3.0,44,3.5,45,4.0,3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得到每组试验的平均流量值以及相对误差。
平均流量=(流量1+流量2+流量3+流量4+流量5)/5相对误差=,测量值-理论值,/理论值*100%假设理论流量值为4.0 L/min,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试验次数,流量(L/min),相对误差(%--------,-------------,-----------1,2.0,50.2,2.5,37.3,3.0,25.4,3.5,12.5,4.0,0.通过计算,可以发现随着流量的增加,相对误差逐渐减小。
而在流量为4.0 L/min时,相对误差为0%,说明流量计在该流量下工作正常,相对误差最小。
5.实验分析与讨论:1)实验结果表明,流量计的测量结果与理论值相比存在一定的误差。
主要原因包括流量计的固有误差以及实验条件的变动。
2)实验中的误差可能来自于流量计的制造误差、读数误差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使用更精确的流量计或者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3)实验中,水的温度变化对流量计的测量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水温的变化会导致水的密度和粘度的变化,从而对流量计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流量计校核实验报告

流量计校核实验报告一、引言流量计是一种用来测量液体或气体流动速度的仪器。
在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流量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保证流程的稳定和精确控制至关重要。
因此,流量计的校核实验显得尤为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流量计进行校核,验证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二、实验目的1. 校核流量计的准确性;2. 确定流量计的线性特性;3. 分析流量计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三、实验原理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了一种常见的流量计——涡街流量计。
涡街流量计利用流体通过流量计时,产生的旋涡频率与流体流速成正比的原理来测量流量。
通过测量涡街流量计的输出信号和已知流量的对比,可以得到流量计的准确性和线性特性。
四、实验设备和材料1. 涡街流量计;2. 流量校正装置;3. 流量计校核仪;4. 计算机。
五、实验步骤1. 将流量计安装在流量校正装置上,并与计算机连接;2. 打开流量计校核仪软件,设置实验参数和流量范围;3. 依次调节流量校正装置,使流量计显示不同流量值;4. 记录流量计显示值和流量校核仪的读数;5. 对于每个流量点,重复多次实验,记录多组数据;6. 分析数据,计算流量计的准确性、线性特性、稳定性和重复性。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流量计的准确性较高,相对误差在允许范围内;2. 流量计的线性特性良好,输出信号与流量值呈线性关系;3. 流量计的稳定性较好,输出信号的波动较小;4. 流量计的重复性较好,多次实验结果接近。
七、实验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误差来源:1. 流量校正装置的误差;2. 流体的温度和压力变化对流量计的影响;3. 流体的湍流等非理想流动状态。
八、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流量计校核,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流量计的准确性满足要求,可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2. 流量计具有良好的线性特性,可以准确测量不同流量范围;3. 流量计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以稳定可靠地工作。
实验二 流量计校核

1、循环水箱
2、涡轮流量传感器
3、流量调节阀
4、离心泵
5、孔板流量计
6、压差计I
7、压差计II 参数测量:
(1)流量测量:用涡轮流量计测量。
涡轮流量计由一次仪表涡轮流量传感器和二次仪表转速数字显示仪组成。
实验中,记录涡轮流量传感器的仪表常数和不同流量时二次仪表的示数,然后由下式计算流量:
)
仪表常数(脉冲数)
二次仪表示数(脉冲数)
(流量s /s /s /l V s
(2)压差计I :所测压降反映孔板孔口前后的压力变化,即为表观损失。
相应的压差示数 R 0 用于计算孔流系数;
(3)压差计II :所测压差反映孔板前后被测管段的压降,包括直管阻力和局部阻力,应扣除其中的直管阻力部分才得到真实的孔板流量计的永久损失。
五、实验步骤
1、先检查U 形压差计的平衡阀是否打开,排气阀是否关闭,调节阀及仪表是否关闭。
然后启动泵,打开仪表开关。
2、全开流量调节阀,打开排气阀,进行管路和测压管排气。
完毕后,关闭排气阀,最后关闭平衡阀。
3、在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之间合理布点,测取8~12组数据。
4、实验完毕后,关闭仪表,停泵,打开U 形压差计平衡阀。
节流式流量计校核实验报告

节流式流量计校核实验报告节流式流量计是工业现场流量计中常用的一种类型,它的原理是通过在流动介质中设置节流构件,使得流体在流经构件时产生的压力差和流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通过测量压力差可以计算出实际流量。
本文主要针对节流式流量计的校核实验进行详细描述。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节流式流量计校核原理的正确性,并且检测流量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准确测量流量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1. 节流管原理实验中使用的节流管原理是:当液体从背压高的管道中通过节流部件时,其压力将降低,压力差和流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可以通过测量压力差来计算出实际流量。
节流管流量计的主要优点是简单、实用、准确、可靠,而且不受流体特性的影响。
2. 经典的可压缩流体节流管公式媒质在流程管道内通过喉口(节流口)时,由于管道截面积的变化,媒质流速增加,从而造成压力降。
可压缩媒质经过喉口时,在喉里产生的压力降与流量之间存在如下的经验式:Q=C·A2·εPV/[(P1-P2)·ρ·(1-K2/K1)0.5],其中Q为流量;C、A2为孔口系数和跨截面积;ε为喉管系数,因物理参量不同而有不同数值;PV为压缩因子;ρ为介质密度;P1和P2分别为喉前和喉里的背压;K1和K2分别为喉前和喉里的绝对压力。
可压缩流体节流管公式是节流式流量计中常用的理论公式,也是本实验的基础公式。
三、实验器材1. 节流管(DN50、DN25);2. 压力变送器,精度为0.1%;3. 差压变送器,精度为0.1%;4. 流量计;5. 断面仪;6. 计算机;7. 电平计;8. 测温仪。
四、实验步骤1. 外观检查节流管及流量计等器材,检查是否有裂纹变形和缺陷,确认器材完好无损;2. 安装好流量计和节流管,注意流量计的读数与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的接线正确无误;3. 调整压力、温度等仪器设备的设置参数,确保差压和压力信号准确稳定;4. 开始实验,逐步调整节流管左右压力和背压,记录不同条件下的读数和压力差;5. 用计算机和测量仪器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出实际流量,并进行对比分析和判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6. 将实验所得数据进行整理、编制,并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流量计的校正试验报告

流量计的校正试验报告1.引言流量计是用于测量流体流量的一种仪器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
校正是保证流量计准确性的关键步骤,通过与标准流量计对比,可以获得准确的校正系数,提高流量计的测量精度。
本报告对型号流量计进行了校正试验,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2.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获得流量计的校正系数,验证其测量准确性,并评估其使用范围和误差范围。
3.实验装置与方法3.1实验装置本次实验使用了一台标准流量计和待校正的流量计。
标准流量计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3.2实验方法3.2.1准备工作:根据流量计的规格和要求,对实验装置进行搭建和安装。
确保实验装置与流量计的连接完好,并消除可能的泄漏隐患。
3.2.2校正试验:按照流量计的使用方法,将标准流量计和待校正流量计依次安装在实验装置上。
调整实验装置的流量设置,使其在一定流量范围内变化。
记录标准流量计和待校正流量计的输出数值,并计算相应的流量值。
重复多组实验数据,以减小误差。
3.2.3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流量计的校正系数和误差范围。
比较待校正流量计的实际测量值与标准流量计的测量值,分析误差的原因和程度。
4.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获得了待校正流量计的校正系数及其误差范围。
在流量范围为100-1000 L/min时,待校正流量计的校正系数为0.98,并且误差范围在±0.05 L/min内,满足使用要求。
但在较低流量范围下(10-100L/min),校正系数下降至0.92,误差范围扩大至±0.1 L/min。
分析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流量计的机械结构和算法设计造成的。
5.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实验,获得了待校正流量计的校正系数,验证了其测量准确性,并评估了其使用范围和误差范围。
实验结果显示,在较高流量范围内,待校正流量计表现良好,具备高精度和稳定性。
然而,在较低流量范围内,该流量计的性能下降,误差范围较大。
建议在实际应用中,针对流量范围进行选择,并在低流量范围内进行补偿或选择其他型号的流量计。
流量计校核实验报告

流量计校核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校核流量计的测量准确度和灵敏度。
实验设备与材料:
1. 流量计
2. 参考流量计
3. 水泵
4. 滑动尺
5. 计时器
6. 液体
实验原理:
流量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流体流量的仪器。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流量计和参考流量计分别测量液体流量,并比较两者的测量结果。
通过对比测量结果,我们可以评估流量计的测量准确度和灵敏度。
实验步骤:
1. 将流量计和参考流量计连接到水泵和液体容器。
确保流体可以从容器通过流量计流出,并进入参考流量计。
2. 打开水泵,并调节流体的流速。
使用滑动尺测量流量计和参考流量计的流量。
3. 用计时器计时,记录每个测量时间间隔内的流量。
4. 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到获得足够的测量数据。
5. 比较流量计和参考流量计的测量结果,并计算出它们之间的误差。
实验结果:
通过对比流量计和参考流量计的测量结果,我们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
流量计的测量结果可能偏高或偏低,具体取决于流量计的准确度和灵敏度。
在本实验中,我们测得的平均误差为5%。
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评估流量计的测量准确度和灵敏度。
当使用流量计进行流量测量时,需要考虑到其误差范围,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实验结果对流量计进行校准,以进一步提高其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流量计的流量校正实验报告

流量计的流量校正实验报告
《流量计的流量校正实验报告》
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研究中,流量计是一种常用的仪器,用于测量流体的流量。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流量计的测量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为了确
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对流量计进行流量校正实验。
流量校正实验是通过比较流量计测量结果和标准流量值之间的差异,来确定流
量计的准确性和精度。
在实验中,首先需要准备标准流量源,以确保实验数据
的可靠性。
然后,将流量计与标准流量源连接,进行一系列不同流量值的测量。
通过对比实际测量值和标准流量值,可以得出流量计的误差值,并进行相应的
校正。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影响流量计准确性的因素,如流体温度、压力、
粘度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流量计的测量结果与实际流量值存在偏差,因此
在实验中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和调整,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流量校正实验的结果将为工程师和科研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帮助他们更
准确地进行流体流量的测量和控制。
同时,流量校正实验也为流量计的制造商
提供了改进产品性能的重要依据,以满足不同领域用户的需求。
总之,流量计的流量校正实验是确保流体流量测量准确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实
验得到的校正数据将为工业生产和科研实验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推动流量计
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改进。
流量计校核实验报告

流量计校核实验报告流量计校核实验报告一、引言流量计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仪器设备,用于测量流体的流量。
为了确保流量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校核实验。
本报告旨在详细描述流量计校核实验的过程、结果和分析,以便进一步提高流量计的测量精度。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校核流量计的测量准确性和稳定性,验证其是否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
同时,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实验设备和方法1. 实验设备本次实验使用的流量计为电磁流量计,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
配套的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仪器也是必不可少的。
2. 实验方法(1)选择合适的流量计校核点,包括低流量、中流量和高流量三个点位。
(2)根据流量计的使用要求,确定合适的校核流体,并保证流体的稳定性和纯度。
(3)按照流量计的使用说明书,正确连接流量计和控制系统,并进行预热和调试。
(4)逐个调节流量计的校核点,记录流量计的读数和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
(5)重复多次实验,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四、实验结果经过多次实验和数据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 流量计在低流量点位的测量误差较大,偏离实际流量较多。
2. 流量计在中流量点位的测量误差相对较小,基本符合要求。
3. 流量计在高流量点位的测量误差有所增加,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五、结果分析1. 低流量点位的测量误差较大可能是由于流量计的灵敏度不够,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进。
2. 中流量点位的测量误差较小可能是由于流量计在此范围内的测量精度较高,但仍需注意维护和保养。
3. 高流量点位的测量误差增加可能是由于流量计的饱和现象,需要增加流量计的容量或采用其他措施来提高测量精度。
六、改进措施1. 针对低流量点位的测量误差较大问题,可以考虑更换更灵敏的流量计,或者增加流量计的校核点位,以提高整体的测量精度。
2. 对于中流量点位的测量误差较小问题,需要加强流量计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清洁和校准流量计,确保其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量计校核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孔板流量计和文氏流量计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掌握流量计标定方法之一——称量法;
3、测定孔板流量计和文氏流量计的孔流系数,掌握孔流系数随雷诺数的变化规律;
4、测定孔板流量计和文氏流量计的流量与压差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常用的流量计大都按标准规范制造,出厂前厂家需通过实验为用户提供流量曲线:或给出规定的流量计算公式用的流量系数,或将流量读数直接刻在显示仪表上。
如果用户遗失出厂的流量曲线;或被测流体的密度与工厂标定所用流体不同;或流量计经长期使用而磨损;或使用自制的非标准流量计时,都必须对流量计进行标定。
孔板流量计和丘里流量计是应用最广的节流式流量计,本实验就是通过测定节流元件前后的压差及相应的流量来确定流量系数。
(一)孔板流量计
孔板流量计的构造原理如图1-1所示,在管路中装有一块孔板,孔板两侧接出测压管,分别与U 形压差计相连接。
孔板流量计是利用流体通过锐孔的节流作用,使流速增大,压强减小,造成孔板前后压强差,作为测量的依据。
若管路直径为1d ,孔板锐孔直径为0d ;流体流经孔板后所形成缩脉的直径为2d ;流体密度为ρ。
在截面积I 、II 处,即孔板前导管处和缩脉处的速度和压强分别为1212u u p p ,与,,根据柏努利方程可得:
222112
2u u p p ρ
--=
(1) 或
= (2)
由于缩脉位置因流速而变,截面积2S 又难于知道,而孔板孔径的面积0S 是已知的,测压器的位置在设置一旦制成后也是不变的。
因此,用孔板孔径处流速0u 来代替式(2)中的
2u ;又考虑到实际流体因局部阻力所造成的能量损失,故需用系数C 加以校正。
式(2)就
可改写为:
图1-1 孔板流量计构造原理图
= (3)
对于不可压缩流体,根据连续性方程式又可得: 0
10
S u u S
= (4) 将式(4)代入式(3),整理后可得:
0u =
(5)
令0/C C = 则式(5)可简化为
0u C = (6)
根据00u S 和即可算出流体的体积流量:
3
000(
/)s V u S C H
m s
== (7) 或
30(/)s V C S m s = (8)
式中:R ——U 形压差计示数(液柱高度差),m ;
R ρ——压差计中指示液的密度,3
/kg m ;
0C 称为孔板流量系数。
它由孔板锐孔的形状、测压
口位置、孔径与管径比
1
d d 和雷诺准数R
e 所决定。
具体数值由实验测定。
当孔板的
1
d d 一定后,R
e 数超过某个数值后,0C 就接近于定值。
一般工业上定型的流量计,就是规定在0C 为定值的流动条件下使用。
(二)文丘里流量计 孔板流量计装置简单,但其主要缺点是阻力损失大。
文丘里流量计针对孔板流量计的问题,使流量计的管径逐渐缩小,然后逐渐扩大,以减少涡流损失,其构造如图1-2所示。
扩大管与收缩管接合处,即管截面积为最小处,称为文氏管喉。
管喉处流速应为:
0V u C = (9)
图1-2 文丘里流量计构造原理图
或
0V
u C = (10)
根据0u 和管喉截面积V S ,可得流体的体积流量:
s V V
V C S = (11)
式中V C 称为文丘里流量计的流量系数,其数值随雷诺数而改变。
流量系数的具体数值亦由实验测定。
在湍流情况下,当喉径与管径比
0111
~42
V d d =时,C 约为0.98。
三、实验装置与流程
实验装置中,所采用的流量计都是自行制做的。
装置中各有关尺寸如下: (1)孔板流量计锐孔直径0 6.86d mm = (2)文氏流量计喉部直径 6.8V d mm =
(3)实验系统管道全部为内径17mm 的白铁管; (4)称量罐为¢260×410mm
(5)指示液密度:3
13600/H g kg m ρ=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1) 检查装置上各部件是否齐全、完好。
熟悉装置上的各个设备、仪表和部件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2) 向储水桶内加水,到浮标所定位的水面。
图1-3 流量计实验流程示意图
1-进口阀 2-孔板流量计 3-文氏流量计 4-出口阀
5-称量罐 6-放空阀 7-U 型管压差计
(3) 调节电子秤水平,打开开关,将电子秤预热15分钟左右。
(4) 关闭装置上的各个阀门,全开泵出口旁路阀。
2、实验操作
(1) 启动水泵,打开回水阀,使管线中水能回储水桶,循环运行。
(2) 打开U型管压差计上排气(水)阀和管路系统排气阀,缓慢打开转子流量计出阀门,同时关小泵出口旁路阀,流量调至最大,待管路上见不到气泡,关闭相应排气阀。
(3) 流量调至零,观察U型管压差计压差读数是否为零,若为零则转入测试阶段;若不为零,则重新排气,即重复以上(2)操作。
(4) 调节转子流量计流量,由小到大(或反之),每调节一个流量,维持读数稳定约10分钟,称量,记时,并读取孔板和文丘里流量计的压差值及水温。
依次测取8~10组数据。
称量顺序:每次称量前将电子秤置零,全开进计量桶的阀门,关闭回水阀,按下秒表开始记时,待称量桶盛水16kg左右时,读取时间,并记录。
将称量桶内的水排净。
再测另一组数据。
可在等待排水的时间内调节下一个流量并维持稳定。
(5) 实验完毕,关闭流量计处阀门,全开泵旁路阀,停泵,一切复原。
3、注意事项
要特别注意安全用汞。
实验前后和实测中切勿碰撞玻璃管,避免操作中跑汞。
实验终了或实验前必须全开原出口旁路,实验中流量计阀要缓慢开、闭。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将所有原始数据及计算结果列成表格,并取其中一组列出计算过程;
2、在合适的坐标系上绘出流量与测量压差之间的关系曲线(即流量标定曲线)、流量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曲线;
3、计算孔板和文氏流量计的孔流系数;
4、讨论实验结果。
六、思考题
1、为什么实验前应排除管路及导压管中积存的空气?如何排除?
2、什么情况下的流量计需要标定?本实验是用哪一种方法进行标定的?
3、实验中需要测定哪些数据?影响实验结果准确度的因素有哪些?
4、流量计的流量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七、附录
计算公式: 称量流量: m 3/s 孔板压差:
文丘里压差:
孔板流量系数:
2
5220
10696.300686.04
4
m
d S -⨯⨯=⨯==ππ
文丘里流量系数:
2
5
2200106317.30068.04
4
m d S -⨯⨯=
⨯=
=π
π
流速:u=Vs/A=4Vs/(π×0.0172) m/s 雷诺数 Re=d i u ρ/μ
水
=流体密度称量时间称量重量称量ρ⨯⨯=t 18
)(V s
Pa R p 81.9⨯⨯∆=∆(ρ汞-ρ水)孔板孔板
Pa R p 81.9⨯⨯∆=∆(ρ汞-ρ水)文氏
文氏
水
孔板
ρp
V
C s ∆=2S 0
水
文丘里
ρp
V C s
∆=2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