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菊》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8咏物抒怀诗含解析

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8 咏物抒怀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古人很喜欢咏物,据统计,仅《全唐诗》已存咏物诗626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
咏物诗最多的在盛唐时期。
一、主要特点1、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屠隆在《论诗文》中认为:咏物诗“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
如:古诗中虞世南的《咏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和李商隐的《蝉》等咏物诗。
又如左河水的《咏棉花》:“不恋虚名列夏花,洁身碧野布云霞。
寒来舍子图宏志,飞雪冰冬暖万家。
”短短四句托物言志特征明显。
2、充分运用形象思维无论是虞世南想表达高洁也好,骆宾王想表达怨情也好,李商隐想表达孤清也好,都不是直说,都是通过对蝉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出来的,这就不生硬,不直白,能够让人有生动的想象。
写诗,必须注重形象思维,必须写得鲜活生动,只有这样,才是文学作品而不是报告也不是论文。
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诗歌都或多或少具有此类特点。
3、形象思维都是经过理性思维烛照过想通过一首诗表现什么样的思想内涵,作者是应当明白的。
在形式上怎么才能表达好这样的思想内涵,用什么样的构思和章法安排,这也离不开理性思想。
当然,这样的思维,有些是在潜意识中完成的。
写诗,不仅要有对诗的感觉,而且要掌握写作的要领,对所写内容本身的规律及诗的文本要求,要有熟悉的掌握。
只有从理性上理解了,认识了,才能从形象上更好地感觉和表现。
4、诗都是物情交融的产物上述三首诗都写到蝉,也都表达了情。
虽然有的是直接表达,有的是曲折表达。
咏物诗,必须有物,没有物就称不起咏物诗。
但只简单写物不行,还要有人的思想情感作其灵魂。
《菊花》元稹阅读答案

《菊花》元稹阅读答案《菊花》原文阅读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阅读习题1. 第一句“绕”字写出菊花的景象,第二句“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的情态。
(2分)2. 说说诗人“偏爱菊”的原因。
(2分)答:3.(1)诗中第二句中“遍绕”“日渐”表现了怎样的情景?(2)这首诗寄托诗人怎样的人生追求?《菊花》阅读答案1.第一句“绕”字写出菊花满院盛开。
第二句“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入迷、留连忘返(各1分)2.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品格。
(2分,用“此花开尽更无花”回答得1分)3.(1)表现作者喜爱、痴迷、流连忘返的情景。
(2分)(2)寄托了作者对坚贞不屈,独立孤傲个性的欣赏,对高洁隐逸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2分)《菊花》阅读赏析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
难怪宋人周敦颐因陶渊明后真隐士不多,要大发“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感慨了。
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
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遍布屋舍四周,他沿着竹篱,忘情地欣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日已西斜。
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
第二句的“绕”字则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
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
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图。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
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
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
我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李商隐《菊》原文、译文及赏析(通用)

李商隐《菊》原文、译文及赏析菊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译文】暗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
它们既有陶渊明篱边菊花的色彩,又有罗含宅中的香味。
菊花不怕露水的沾湿,可是害怕夕阳的来临。
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
【注释】①融融:光润的样子。
②冶冶:艳丽的样子。
③陶令:指陶渊明,因其主彭泽县做过县令,故称陶令。
④罗含:(公元293年一公元369年)字君长,号富和,东晋桂阳郡耒阳(今湖南未阳市)人。
博学能文,不慕荣利,编苇作席,布衣蔬食,安然自得。
被江夏太守谢尚赞为“湘中之琳琅”。
桓温称之为“江左之秀”。
官至散骑廷尉。
年老辞官归里,比及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时人以为德行之感。
⑤禁:禁受,承当。
⑥重露:指寒凉的秋露。
⑦怯:胆怯、担心。
⑧残:一作“斜”。
⑨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泛:指以菊花浸酒。
⑩白玉堂:指豪华的厅堂,喻朝廷。
升:摆进。
【创作背景】唐文宗开成四年(公元839年),李商隐通过吏部考试,释褐授官,做秘书省校书郎,但他在秘书省仅仅几月就被调到地方,担任宏农县尉(今河南省灵宝县)。
到任不久,又遭受一次打击,因为他把狱中死囚改判活罪,触犯了观察使孙简,被罢官,正碰上姚合代孙简任观察使,又要他还任。
李商隐和姚合关系不错,但他内心深处对自己屈居县尉一事,始终不快,不甘久居,一心想入朝任职。
开成五年,他的岳父王茂元入朝为官,他便告假携眷到长安居住,以求汲引。
此年九月四日,为谋求新的出路.他又辞去宏农县尉。
到会昌四年。
在杨弁之乱过后,他又移家永乐(今山西芮城县)。
他自述此时自己“遁迹丘园”,“前耕后饷”,“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重祭外舅司徒公文》)。
这首诗即作于此时。
【赏析】《菊花》诗的末联“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与本诗末联所抒发的感概,可以说同中有异。
在〈菊花〉诗中,笔者曾经说到,李商隐对于升君白玉堂一事,已觉无望,却想到自我毁灭,成为菊花酒,这样便可以浮在用黄金铸成的鹦鹉杯,升上用白玉砌的殿堂。
【诗词阅读及答案】郑谷《菊》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诗词阅读及答案】郑谷《菊》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水湿润的秋香弥漫着池塘的堤岸,源头并不羡慕华生的身高。
[注释]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⑴.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清晨菊花盛开的景象,湖畔满是露水湿润的秋香,给人无限的美感和情趣。
请用你的想象力描述这首诗呈现的场景。
⑵.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
[答](1)沾满晨露的丛丛秀菊湿润晶莹,含露绽放,散发出缕缕幽香,飘满了水池岸边。
(想象合理,描写形象,能再现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即可计分,否则酌情扣分)(2)例1:诗人通过比较将菊花与华生进行了比较,突出了菊花虽然生长在地势低洼的地方,但其高贵、干净、安静的品质,并毫不犹豫地将其香味带给人们。
示例2: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菊花人格化,用不羡更形象地表现出菊花不慕高位、不慕荣利的品质。
阅读练习二:⑴ 湿的和饱的在这首诗中使用得很好。
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3分)⑵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对本诗主旨的理解。
(4分)答复:⑴湿字描写菊花花瓣缀满露珠,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的神态。
满字形象贴切,表现出菊花幽幽清香。
一湿一满写出了菊花高洁的神韵风采。
(分析湿满各1分,总写菊花特点1分。
)(2)前两句首先从不同的人对菊花的不同态度中指出菊花的高贵与洁净,后两句则以比较的方式写道,虽然池塘边的菊花生长在沼泽和低洼地,但它高贵而安静,并毫不犹豫地把它的香味带给人们。
整首诗把人比作菊花,赋予菊花高贵的气质和高尚的品格,不求高官,不求荣利。
(诗歌分析得2分,高尚纯洁品质总结得2分)译文:儿孙们,别把菊花和蓬蒿相提并论,重阳节人们采撷枝枝菊花插戴于鬓上。
秋天的早晨,菊花满是露水,湿润晶莹,一缕缕淡淡的清香飘满池畔,但它从不羡慕虽踞高位却毫无用处的瓦松。
欣赏:这是一首吟诵诗。
作者吟唱菊花,但每句话都不离菊花。
从菊花的出现并不惊人,他写下了人们对菊花的热爱,然后写下了菊花的高尚品格,指出了他吟唱菊花的主要目的。
菊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Tears are salty and sweat is salty, but I prefer sweat.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菊的阅读练习及答案菊的阅读练习及答案1①我爱秋天,是因为有菊的缘故。
秋天,有着嶙峋风骨的落叶乔木,把冷灰的天空撑得格外高远。
视野开阔了,心情舒畅了,再加上芦白枫红,以及一簇簇、一丛丛艳艳菊黄,简单明净的色彩,让人眼睛不觉为之灿亮。
②篱下的小雏菊,早在秋风刚起的时候就已开了。
那一篱丝瓜,在夏天时繁盛茂密的黄花阔叶,已经枯干败落,萎萎瑟瑟地披垂着,还没来得及除下来,小雏菊已经迫不及待地在枯枝败叶间探出头,浅笑盈盈地迎风招展了。
③暮春时节种下一畦黄菊,一畦白菊,整整齐齐地各成两路纵队排过去,都已绽蓄含苞,将来开放了,必然会有一番“沙场秋点兵”的豪壮气派。
很多人种菊,都喜欢把它养成盆植,一定要把多余的枝梗蓓蕾摘去,一株只留三五朵,育成之后,高低有致,硕大饱满,必需竹枝铁线支撑,恰像被固定了姿态的模特儿,看着总有太多的不自然不舒坦,菊的孤傲之气拔俗之姿,也显得千篇一律了。
④其实,若不以一己的偏见来界说,菊花真是宜瘦宜肥。
尤其难得的是花与叶都让人喜欢。
一幅古意盎然的菊图,我最爱的便是那些疏密有致的枝叶。
浓淡的墨色,写出了菊的高逸,流露出隐士一般超然隽冷的气质。
⑤菊的确是群芳中的隐士,只合开放在山野舍间。
如果要围住一园高逸,最好是木栅短篱,在篱阴树影下,在竹篱茅舍旁,益显菊花的隐逸高洁。
而不宜矗立起水泥柱,堆砌起洋灰墙,否则一园清趣,都要减色了。
世人爱菊,虽不分今古,但是感觉古人要心痴些。
骚人墨客艺菊赏菊,写菊咏菊,重阳的菊酒菊宴,以菊瓣酿酒和菜而食,是渴盼涤洗心胸,让卑浊的臭皮囊,多少也能有一些菊的冰姿吧?今人爱菊,把“不随百草出,能后百花荣”的菊花,看做秋天寂寂花市里的宠儿,送礼馈赠,人情往来,甚至庆生送死,竟也要菊花折节以就,渊明有知,岂能不悲?⑥虽然菊事不再匆匆一秋,俯仰即过,一年四季均有菊可赏,但是我总觉得在春色撩人的春天,或溽暑袭人的夏季,绝没有那种闲情逸趣来品赏菊花。
菊花古诗阅读答案

【篇一:两首咏菊诗阅读答案】
丛绕舍似陶①家,遍绕篱边日渐
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②枝枝近鬓毛③。露
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④高。【注释】①陶:指东晋陶渊明。②九日:重阳佳节。③鬓
毛:鬓边。④瓦松:生于瓦楞之间既无观赏何时何地又无实用何时何地的植物。9.这两首诗
《题菊花》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裁,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咏菊》唐黄巢(三首)
(一)
孤高不合压群芳,枉把香魂贮入霜。
一季寒姿难妩媚,半篱瘦骨太苍凉。
拈来漉酒调诗韵,插罢临风怨夕阳。
何必索居标别格,也和泥土共枯黄。
(二)
孤标不与百花同,浅淡芳香是性空。
酒亦闲温还寂寞,风因错拂自朦胧。
歌咏菊花,共同表现了菊花怎样的品质?(2分)10.《菊花》一诗中,用“”一
词真切地表现出诗人赏菊入迷的情景。《菊》诗不着一菊字,却又句句不离菊,诗人主要运用的手法来刻画菊,表达诗人对菊的赞美之情。(2分)参考答案:9.坚贞不屈,高洁傲岸10.遍
绕对比
【篇二:菊花古诗词集锦】
酒》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金盖复牙半,何为心独愁。
《菊》晋袁松
灵菊值幽崖,擢颖凌寒飙。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咏菊唐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重阳夕上赋白菊》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菊花》唐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二)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力父亲不到门。
唐寅《菊花》阅读答案及赏析

唐寅《菊花》阅读答案及赏析【阅读理解题目】:菊花[明]唐寅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1)从题材看,这是一首诗,表达的是之情。
(3分)(2)这首诗刻画了“菊”的形象,这在表达情感时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分)【参考答案】:(1)羁旅思乡(或“羁旅”“思乡”亦可。
从第三句可以感知)(1分)游子思归(或:游子思乡)(2分)(2)菊花是情感的触发点。
(1分)这首诗通过遥想故园菊花的开放,感知到了秋天的来临,从而触发了思乡之情。
(2分)【问题】菊花唐寅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感遇李白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1.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各是什么?(2分)2.两诗都刻画了“菊”的形象,但在表达情感时他们的作用却不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分)【参考答案】:1.第一首表达的是游子思归之情,第二首表达的是怀才不遇的无奈之感。
(2分)2.第一首通过遥想故园菊花的开放,感知到了秋天的来临,从而触发了思乡之情,菊花是情感的触发点。
第二首是托物言志,以菊自喻,通过写菊的“茎疏叶微”,虽“自有芳菲”却“徒沾清露”,正当盛时却无人采摘,来象征自己不得赏识的际遇。
(5分)【赏析】:这是一首托物寄兴的诗,没有什么艰涩的意象,很清新淡雅,并且浅近直白。
诗人借菊花以自比,在诗词中属于香草美人笔法。
首联诗人先描写故园中的菊花淡放的情形,开得并不张扬,而是淡淡的幽然的开放,而且开得那么突然,所以颔联写它就好像是一夜的霜降后从天空坠落一般。
写出了菊花高傲的品质,不铺排张扬,但是却内涵丰沛,在单淡然中凸现其品质。
后两句是诗人的托物起行,以菊花自比。
颈联写到多少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估计诗人自己也在内吧,尾联写尽借篱落看秋风,篱落是指篱笆,记的范成大在他的一首诗中提到篱落,“日长篱落无人问”。
《菊花》阅读练习及解析答案

菊花①菊花原产地是中国。
菊花又名鞠,还有黄花、九华、金蕊、金精、帝王花等三四十个称谓。
菊花大多开放在秋寒之季,飒飒冷风中,百花凋落,唯有菊花灿然绽放,让人心生敬意。
②菊花分类的标准多种多样。
依花径可将菊花分为大菊和小菊;依花期可分为春菊、夏菊、秋菊、冬菊(寒菊)和四季菊;依花色可分为黄、白、粉、紫、橙、褐、绿以及间色和复色等。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菊花都是黄色的。
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③菊花的适应性强。
它喜爱阳光,也耐寒冷。
在光照充足的地方,菊花长得更健康、更茁壮,而在少光、寒冷的地方,菊花也能生长。
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
它更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但潮湿的环境中也能寻觅到它的芳容。
用播种或扦插的方式,菊花都可成活。
菊花良好的适应性,使其在中国自华南至东北地区均能栽植。
菊花是很多城市绿化的首选花卉。
④菊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菊花端庄素雅,晚香凝秀,花姿飘逸,淡意疏容,是著名的观赏植物。
“重阳日赏菊”始于晋代陶渊明,现在已成为我国的一种文化传统。
秋季,我国许多城市常常举办规模不等的“菊展”供市民欣赏。
⑤菊花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菊花作为药材使用,距今已有 2 200多年的历史。
中医学认为,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
它的这一功效,历来为广大民众所认可。
例如,有人经常饮用菊花茶,就是为了达到明目润喉的目的。
⑥菊花自古就受人喜爱,国人爱其质朴的形象,更爱其高洁的品格。
菊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后来也风靡世界,是中国送给世界的一份美丽的礼物。
(选文有改动)(1)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第③~⑤段,说说菊花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含标点在内不能超过3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菊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①。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②,升君白玉
堂。
【注】①《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从生,以为德行之感焉。
”②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③白玉堂:指豪华的厅堂,喻朝廷。
7.下面诗所押韵脚与本诗最相似的一首是()(3分)
A.《秋词》
B.《商山早行》
C.《野望》
D.《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8.诗的首联和颔联分别描写了菊花怎样的特点?(3分)
9.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一)9分
7. (3分)B
8. (3分)首联:色美(花色淡紫,花瓣嫩黄,色彩鲜明而和谐),颔联:味香(它有罗含宅中菊的香味)、品高(将菊花的色香同陶潜、罗含等有德行的人联系起来,赋予其高贵的品格)(答出要点即可)
9.(3分)借物抒怀借菊寄托自己渴望入朝的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