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鉴赏——8第四章舞蹈鉴赏(上)(1)

合集下载

舞蹈艺术赏析

舞蹈艺术赏析

第二节 舞蹈的功能


一、古代社会舞蹈的功能 ①交流情感的作用:加入了情感的手势,起到了 传情达意的功能。 ②祭祀作用:例:“六代舞”(周代)系列祭祀 舞蹈,达到人与神的交流。 ③娱乐:为了庆祝战争的胜利或某种节目。 ④狩猎:猎人们边说边跳,利用形体把狩猎的过 程和胜利的喜悦心情表现出来。从中年青人可以 生动地从中知道如何去获得狩猎的成功。 ⑤性爱的功能:在原始社会中,两性相爱,都是 通过舞蹈这种形式来表达的,这在当时非常普遍。

三、构思与结构
构思是指怎么编舞,怎么表现内容,明确用 什么形式手段和怎样去表现。结构是指舞蹈作品 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是作品表现主题思想和 塑造人物的重要艺术手法,这就像写一篇文章, 为了明白、准确地表达中心思想,要分段落、层 次,讲究起承转合,从而使主题能够明确的体现, 内容能清晰完美地表达,使作品达到完美和谐, 又能符合人们的欣赏要求。

舞蹈是一种时间性、空间性、综合性的 动态造型艺术。

舞蹈的艺术审美特征(动态性、抒情性、 虚拟性、综合性)

舞蹈是长于抒情的艺术,舞蹈抒情寓于多 种表达方式之中。 ①直接抒发 为塑造人物形象,直接地抒发编导们 要表达的某种内心感情,去强烈地感染观 众。如彝族舞蹈《阿惹妞》,编导就是抓 住爱情历史悲剧这一最富有激情的传统题 材,抓住人物最动情的时刻,以情动舞, 把无形的情化为可见的形象。
2、艺术教育作用
舞蹈是人们以劳动和生活为基础遵循美的规 律所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包含着无穷的艺术 之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在优秀的作品 中,一切形式因素都是为内容来服务的。鉴赏中 通过对舞蹈作品的反复领悟、探究、剖析形式美 的技法,不仅直接培养了舞蹈艺术鉴赏力,为自 己的表演和创作寻找到方向,而且也是一种受教 育的过程,是开阔眼界学习并借鉴他人舞蹈艺术 重要手段之一。

通识课《舞蹈艺术鉴赏》复习

通识课《舞蹈艺术鉴赏》复习

通识课《舞蹈艺术鉴赏》复习舞蹈艺术鉴赏复习1、舞蹈的界定和艺术特征舞蹈,艺术的一种,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创造出可被人具体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作者(编导和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

舞蹈在一定的空间(舞台或广场)和时间内,通过连续的人体动作过程、凝练的姿态表情和不断流动变化的队形画面,结合音乐、舞台美术(服装、布景、灯光、道具)等艺术手段来塑造舞蹈的艺术形象。

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2、民间舞是指由人民群众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积累、传承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征的,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舞蹈。

生活中的民间舞,均具有群众性、自娱性和即兴性三大特性,是人人都可参与的广泛的群众文艺形式。

但经过专业加工后的艺术化了的民间舞,则呈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貌。

3、山东三大秧歌山东秧歌是山东的民俗艺术,各处流行,风格多种多样,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并称为“山东三大秧歌”,或称“山东三大民间舞蹈”。

“鼓子秧歌”流传在黄河下游的商河、阳信、惠民、无棣等县,在风格上可说与黄河中游陕西、甘肃、山西的锣鼓一脉相承。

传说起源于北宋,是农民在打谷场上庆丰收的舞蹈。

参加舞蹈的角色有伞、鼓、棒、花、丑五种,使用的道具分别为绸伞、圆形鼓、双棒、绸巾。

“海阳秧歌”流行于胶东半岛的海阳、莱阳、乳山等县市,以海阳市最盛,几乎村村都有秧歌队。

海阳市早年流行的秧歌叫“逗秧歌”,又名“小架秧歌”,后来在秧歌的舞蹈中加入了武术的套路,称为“大架秧歌”,外人称之为“海阳大秧歌”。

“胶州秧歌”,相传起源于胶州城北部的东小屯村。

当年,村里有马、赵两姓人家,因生活所迫,每逢农闲共同到周围地方演出,年久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流传至今,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舞蹈艺术赏析

舞蹈艺术赏析

2、艺术教育作用 舞蹈是人们以劳动和生活为基础遵循美的规律所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包含着无穷的艺术之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在优秀的作品中,一切形式因素都是为内容来服务的。鉴赏中通过对舞蹈作品的反复领悟、探究、剖析形式美的技法,不仅直接培养了舞蹈艺术鉴赏力,为自己的表演和创作寻找到方向,而且也是一种受教育的过程,是开阔眼界学习并借鉴他人舞蹈艺术重要手段之一。
五、当代舞蹈的功能 1、自娱自乐、抒发情怀 舞蹈是一种彻底和谐的艺术,既净化了心灵,又锻炼了身体。 2、交流情感、增进友谊 舞蹈是为了表达人的情感而创造出来的,舞蹈语言是一种通过人体律动来传达人类信息的情感语言。具有强烈的传感作用。富有浓厚的情感因素。例:戴爱莲的《荷花舞》,通过荷花来表达人们爱和平自由,同时表现出人们高尚、纯结、像荷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舞蹈作为一种形象的情感语言,是任何语言文字无法比拟的,它具有特殊的交流传感作用。
②间接抒发 在舞蹈作品中,编导借助于动物的情态、植物的特征、自然界景物中的形状变化等,以借助比兴手法,赋予作品以浓郁的感情色彩。如女子群舞《小溪,江河,大海》,《荷花赋》以及独舞《金蛇狂舞》等,就是出于这类作品。在这些舞蹈中,编导把生活中感受到的主观感情真情、激情与客观外界的景物达成有机的统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地反映我们生活的讲情画意。
第二节 舞蹈的功能
一、古代社会舞蹈的功能 ①交流情感的作用:加入了情感的手势,起到了传情达意的功能。 ②祭祀作用:例:“六代舞”(周代)系列祭祀舞蹈,达到人与神的交流。 ③娱乐:为了庆祝战争的胜利或某种节目。 ④狩猎:猎人们边说边跳,利用形体把狩猎的过程和胜利的喜悦心情表现出来。从中年青人可以生动地从中知道如何去获得狩猎的成功。 ⑤性爱的功能:在原始社会中,两性相爱,都是通过舞蹈这种形式来表达的,这在当时非常普遍。

舞蹈鉴赏

舞蹈鉴赏

鉴赏舞蹈的一般步骤: 欣赏舞蹈的第一步呢,是先分清它是属于哪一类的。

舞蹈主要有以下几个种类:古典舞蹈、民间舞蹈、现代舞蹈、当代舞蹈和芭蕾舞。

例如《扇舞》、《秦王点兵》就是古典舞。

第二步就是要知道每一种舞蹈有什么特点。

古典舞蹈:是在民族民间舞蹈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

世界上国家和民族都有各具独特风格的古典舞蹈。

欧洲的古典舞蹈,一般都泛指芭蕾舞。

民间舞蹈: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

它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

由于各国家、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生活劳动方式、历史文化心态、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现代舞蹈: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一种舞蹈流派。

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当时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当代舞蹈(新创作舞蹈):即不同于上述三种风格的新风格的舞蹈,它是根据表现内容和塑造人物的需要,不拘一格,和吸收各舞蹈流派的各种风格、各种舞蹈表现手段和表现方法,兼收并蓄为我所用,从而创作出不同于已经形成的各种舞蹈风格的具有独特新风格的舞蹈芭蕾舞鉴赏(2)——天鹅湖芭蕾在俄罗斯大放异彩,尤其是《天鹅湖》,更是精美绝伦,从十九世纪末产生以来,流传极广,久演不衰。

它集芭蕾精翠于一剧,使人们观此一剧而能知芭蕾全貌。

它以欧洲古老的传说为题材,以柴可夫斯基创作的《天鹅湖》音乐为舞蹈的灵魂,表达了善与恶斗争的主题。

(有情节不同的版本)传说奥杰塔公主被魔法师罗德伯特变成天鹅,在湖边与王子齐格弗里德相遇后,公主告诉王子:只有忠诚的爱情才能使她摆脱魔法师的统治,王子发誓永远爱她。

艺术鉴赏——8第四章舞蹈鉴赏(上)

艺术鉴赏——8第四章舞蹈鉴赏(上)

• 舞蹈肢体语言的动作造 型来源于生活,譬如中 国戏曲舞蹈中的卧鱼, 起源于北方乡间村妇的 坐炕纺棉花,而虎跳、 商羊腿、蝎子步、拉山 膀等,都是对鸟兽动作 和自然实物的模拟美化 的结果。
卧鱼
• 卧鱼是京剧演员的一种基本功,也叫 “卧云”。一般是女演员的表演身段。
• 演员斜托掌式右别步站立,然后两腿 缓缓卷屈,下蹲,成盘卧姿势。臀部 着地,右腿贴于地面,然后向右拧身, 以右背部贴地。左手手背贴于左腰部 位。右手则伸至后脑位置枕于脑后。 在地面做这个姿势片刻,然后两脚用 力蹬地,站立起来,但是仍然要保持 开始的姿势—斜托掌右别步站立姿势。
• 舞蹈的韵律美是一种时间性审美,它是人的一切感觉 器官对方向、速度、力度、幅度变化的反应。
• 舞蹈节奏又可以分为内节奏和外节奏两种。 • 内节奏也可称作情感节奏,如欢快、忧愁、悲伤等的
感情变化在人体动作上的反应。 • 外节奏可称作形式节奏,即舞蹈外形式的节奏表现,
如动作的快慢、旋转的速度、跳跃的力度,以及队形 的开合变化等。
女。《追鱼》、《鱼美人》、《蛇舞》等。 • 三人舞,有抒情性和情节性两类。前者如《高山流水》、
《渔舟唱晚》等,后者如《惊变》等。 • 群舞,又可称集体舞,凡三人以上的均可称群舞。 • 组舞,由若干段舞蹈组成的一个比较大型的舞蹈作品。
每个舞段有相对独立性,但又统一在共同的主题之中。 • 此外,尚有将诗歌、音乐与舞蹈界和起来的音乐舞蹈史
4、舞蹈形象的表情美
• 舞蹈通过动作的运动表现形象,而形象展示的 最终极意义在于感情,所以说舞蹈艺术的美学 本质是抒情性的。
• 从审美上说,舞蹈艺术的抒情性本质是因其艺 术样式本身所决定的。
《千手观音》舞蹈欣赏
欣赏
例文:无声的梵唱——舞蹈欣赏《千手观音》

舞蹈鉴赏课件演示文稿

舞蹈鉴赏课件演示文稿

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人与人、自然、社会之
间的内部自身矛盾、冲突,以此手段可以创造出可
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来表达作家的审美情
感、审美理想和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广义)

舞蹈在一定时间、空间内通过连续的人体动作过
程、凝炼的姿态、表情和不断流动变化的队形、画
面,综合音乐、舞美的艺术手段来塑造舞蹈艺术形
6、宣传教化、团结群众 《百兽率舞》体现了舞蹈的教育功能,特点一
是以舞蹈的特性和人的特性决定的,从古至今从未 消失,人的根本性意识就是他有自娱意识。
⑤性爱的功能:在原始社会中,两性相爱,都是通过舞
蹈这种形式来表达的,这在当时非常普遍。
第二十一页,共94页。
“六代舞”
▪ 周代的《六代舞》是西周雅乐的主要内容,关于 他的演出仪式用途都有名文规定,不能随便使用, 周代将这些乐舞用于礼仪祭祀。
▪ 可分为文舞、武舞两大类,其中《云门》、 《大章》、《大韶》、《大夏》属于文舞; 《大濩》、《大武》则属于武舞。
蹈表演是一种视听觉的高级艺术享受。在鉴赏
过程中,舞蹈作品积极影响着鉴赏主体,唤起
鉴赏者的情感活动;鉴赏者又要根据自己的艺
术修养和生活经验与之相结合,并尽可能发挥
主观能动性,即鉴赏者的介入,努力领会和揭
示鉴赏舞蹈艺术作品的形式美与思想意蕴,并
通过想象和联想去丰富和补充舞蹈舞蹈作品的
形象,使其更完整生动和鲜明,从而使鉴赏成
▪ 2、舞蹈是长于抒情的艺术,舞蹈抒情寓于多种表达
方式之中。
第十五页,共94页。
▪ ①直接抒发
为塑造人物形象,直接地抒发编导们要表达的某种内
心感情,去强烈地感染观众。如彝族舞蹈《阿惹妞》,
编导就是抓住爱情历史悲剧这一最富有激情的传统题材, 抓住人物最动情的时刻,以情动舞,把无形的情化为可 见的形象。

舞蹈鉴赏1

舞蹈鉴赏1

舞蹈鉴赏舞蹈是一种集艺术与运动于一体的综合性表现形式,它以身体语言为媒介,传递出人类的各种情感、感觉和思想。

在舞蹈中,舞者以肢体的运动为表达方式,以感性的语言演绎出对生命、对自我、对世界的认识、思考和感悟。

舞蹈艺术带给我们视听上的享受、心灵上的陶冶,同时也是一种对人体极限挑战的运动形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对舞蹈艺术进行鉴赏探究。

一、舞蹈艺术的起源舞蹈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中国,那时的舞蹈被视为一种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是人们与神灵沟通的方式之一。

在中世纪欧洲,舞蹈的形式逐渐多样化,出现了一些具有明显民间特色的舞蹈,如表演在五月节庆典上的莫里斯舞。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舞蹈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18世纪的巴黎成为了贵族社交生活的一部分,形成了现代芭蕾舞的雏形。

现代舞的出现与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运动息息相关,它打破了芭蕾舞中对身体动作的限制,更加注重对感觉、思想和情感的表达。

二、舞蹈艺术的分类舞蹈艺术在形式、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舞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古典芭蕾舞:它是一种源于法国宫廷的古典舞蹈形式,以优美的舞姿、优雅的姿态和繁复的技巧为其主要特色。

其舞者通常需要进行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以保证完美的身体协调性和均衡感。

(二)现代舞:它是一种不极度强调技术要求和舞蹈动作的自然流畅性的舞蹈形式,注重对情感和个性的表达。

其舞者可采用多种身体姿势和动作方式,在表达自我的同时展现出身体的柔韧和力量。

(三)爵士舞:是一种起源于美国民间舞蹈的舞蹈形式,在表现形式和舞蹈动作方面融合了原创性舞蹈和现代流行舞蹈的特点,具有流畅、轻快、活泼、热情等特征,是一种更多色彩和音乐以及自由挥洒的舞蹈形式。

(四)民间舞:民间舞包括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传统舞蹈形式,它反映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形态、崇拜和习惯,是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间气息的舞蹈形式。

三、如何欣赏舞蹈艺术欣赏舞蹈艺术需要具备一定的舞蹈知识和审美能力,同时也需要放松自己,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舞蹈艺术的体验。

舞蹈鉴赏1

舞蹈鉴赏1

我对舞蹈艺术的理解科目舞蹈鉴赏教师000000姓名0000000学号0000000000院系00000000000000000002013年12月15日我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大学是培养我们综合素质的地方,不仅体现在学习上,例如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我们的审美观,道德情操,等等。

所以,每年学校都会开设一些选修课,公共艺术课程给学生选择,其中包括音乐鉴赏,舞蹈鉴赏,小说鉴赏,戏曲鉴赏,戏剧鉴赏等。

我自认为我在艺术方面不是很擅长,有所欠缺,需要进一步提高,所以思考再三,我选了舞蹈鉴赏课。

之前的我,在电视上看舞蹈节目时,并不知道如何去看,该看什么,更谈不上鉴赏了,只知道她们身材很好,衣服很漂亮,不能感受到舞蹈艺术的美,在老师给我们上完第一节鉴赏课后,我对舞蹈的认识相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

舞蹈是时空表现艺术和动态造型艺术,它以艺术化的人体动作,即通过人体富有协调性、韵律感、审美化的动作、姿势、造型、动作组合和动作过程来表达内心情感,是人类审美意识和情感表达在人体动态形式中的对象化,是舞蹈艺术劳动的具体成果。

动作是舞蹈艺术最基本的语言。

在舞蹈艺象的特定情境中,构成动作的姿态、节奏、速度、空间走向、动作力度与情感强度的统一所体现的情感倾向,以及动作在运动中的“力效”,在音乐、舞美等多种手段的配合下,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展示无数复杂的心境和情感冲突,使舞蹈艺术在连绵不断的起伏跌宕中展示内容,表现人物情感,创造各具特色、生动鲜明的舞蹈艺象,具有造型美、流动美、情感美的巨大欣赏价值。

舞蹈表演要求以简代繁,以少总多,讲究生动传神,即强调通过外在形象的塑造传达出内在的神韵,抒发主体的胸臆情怀。

从整体追求上看,含蓄蕴藉,追求神似,注重当众展现人物的灵魂和情感,注重整体效果的传神写意。

虚拟的动作表演重在动作的高度美化和感情的充分抒发,创造出剧情需要的舞台环境和氛围,使舞蹈表演更加自由,拓宽表现生活的领域,超越有限的“实境”,营构无限的“虚境”,创造出一种超脱、空灵、古朴、高雅的审美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依据审美视角和归纳方 法的不同,舞蹈的分类 大致有以下四种,即按 舞蹈的社会作用、风格 特点、表现形式和内容 体裁四种分类方法。
1、依舞蹈的社会作用分类
• 按社会作用分类,舞蹈可分为自娱性舞蹈和表演性舞 蹈两类。
• 自娱性舞蹈诗为了自我娱乐而跳的舞蹈,如“交际 舞”、“秧歌”、“霹雳舞”等。主要特点是:不是 为了表演,而主要是为了群众自身的娱乐,因此舞蹈 动作一般较简单、易学,参加人数和活动场地也不拘, 较随便。
汉代 乐舞
汉代乐舞《盘鼓舞》
唐代乐舞
唐代乐舞
4、宋以后的舞蹈
• 宋代舞蹈主要是宫廷队舞、民间队舞和百戏中的舞蹈 三种。
• 宋代队舞继承了唐代表演性舞蹈的精华并加以发展, 它加强了故事情节,丰富了内容,并把“大曲”和诗 歌朗诵结合起来,更有利于感情抒发。唐代有名的 《拓枝舞》、《剑器舞》等,在宋代也都发展成了队 舞。
• 表演性舞蹈,就是专门为了观众欣赏而表演的舞蹈, 一般亦可指舞台表演的舞蹈,因此也称艺术舞蹈。如 民族民间舞蹈等。主要特点是:专门为了表演,即为 审美者而舞,因此舞蹈动作与自娱性舞蹈相比,一般 更为美化,技巧性更强,并且能充分利用灯光、布景、 服饰等各种舞台造型艺术。
交 际 舞 欣 赏
交 际 舞
4、舞蹈形象的表情美
• 舞蹈通过动作的运动表现形象,而形象展示的 最终极意义在于感情,所以说舞蹈艺术的美学 本质是抒情性的。
• 从审美上说,舞蹈艺术的抒情性本质是因其艺 术样式本身所决定的。
《千手观音》舞蹈欣赏
欣赏
例文:无声的梵唱——舞蹈欣赏《千手观音》
二、舞蹈的分类与类型
• 对舞蹈艺术进行分类是 一门学问,也是认识和 鉴赏舞蹈的基础。
• 始于周代的礼乐并举,还使舞蹈承载了教育、娱乐、 健身和信仰传播等多种功能。
3、汉唐舞蹈
• 汉、唐是我国封建社会伎乐舞蹈的两大高峰期。 • 汉代乐舞是一个广收并蓄,融合众技的时代,舞蹈受
杂技、幻术、角抵、排忧的影响,丰富了传情达意的 手段,扩大了舞蹈的表现能力,如《盘鼓舞》。 • 两汉时代著名的歌舞有:《东歌》、《东舞》、《赵 舞》、《荆艳》等, • 唐代可谓集历代乐舞之大成,宫廷的乐舞机构有了大 发展,设有太常寺、教坊、梨园、宜春院等,集中了 大量技艺高超的乐舞伎人,重视舞蹈技巧的培养和训 练。 有《破阵乐》、《上元乐》、《剑器》、《凉 州》等。
• 舞蹈的韵律美是一种时间性审美,它是人的一切感觉 器官对方向、速度、力度、幅度变化的反应。
• 舞蹈节奏又可以分为内节奏和外节奏两种。 • 内节奏也可称作情感节奏,如欢快、忧愁、悲伤等的
感情变化在人体动作上的反应。 • 外节奏可称作形式节奏,即舞蹈外形式的节奏表现,
如动作的快慢、旋转的速度、跳跃的力度,以及队形 的开合变化等。
• 绸舞——中国汉族民间舞蹈。以舞蹈者舞动绸带而得名。
• 花鼓灯——中国汉族民间舞蹈。流传于淮河两岸。
• 花鼓——又称花鼓子、打花鼓、地花鼓、花鼓小锣等,主
要流行于安徽、浙江等地。
• 高跷——又称高跷秧歌。流行于中国大部分地区,舞者双
足踏木跷起舞。
• 跑旱船——亦称旱龙船、船灯、采莲船灯,广泛流传于中国
交 际 舞
秧歌
欣赏两段
秧歌
秧歌
杰克逊霹雳舞太空步 欣赏
霹 雳 舞
2、根据舞蹈风格特点分类
• 根据舞蹈风格特点分类可细分为:古典舞、民间舞,以及属 于亚舞蹈的教育、体育舞蹈。
• 古典舞是在民间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艺术的提炼、加工 和创造,逐渐形成的一种古典风格的传统舞蹈。特点是有严 格的程式和整套的规范性技术。如《剑舞》、《弓舞》等。
诗,如《东方红》和《中国革命之歌》。幼儿的歌舞表 演,也可说是音乐与舞蹈结和的初级品种。
4、依据不同舞蹈体裁分类
• 按此标准可分为抒情性舞蹈、叙事性舞蹈和戏剧性舞 蹈三类。
• 抒情性舞蹈也叫情绪舞,主要用来抒发感情,如《春 江花月夜》、《采桑晚归》等。
• 叙事性舞蹈也称情节舞,即有一定的情节线索和简要 故事。一些寓言舞蹈,如《好猫咪咪》;讽刺舞蹈, 如《丑表功》等。
• 4、舞蹈美有差异性。例:非洲的民间舞蹈和亚欧地区的 踢踏舞,特别注重舞蹈美的节奏意义,有的舞蹈还直接以 鼓伴奏,来加强舞蹈的节奏感。芭蕾偏重于舞蹈美的空间 造型——舞蹈的姿态造型。现代舞则破除形式上的严格规 范,追求对内心感情的自由表现。
爱尔兰踢踏舞大河之舞7 欣赏
澳大利亚踢踏舞组合
欣赏
芭蕾舞 天鹅湖片断 芭蕾舞 天鹅湖片断
各地,躲在年节喜庆日子里表演。
• 大头和尚——亦称大头舞、跳罗汉、罗汉舞,流行于中国
各地。
6、中国百年舞蹈
• 中国近现代舞蹈大致可分为
清末民初的舞蹈 “五四”运动以后的新舞蹈 社会主义时期的舞蹈
三个阶段。
宋代舞蹈
《霓裳羽衣》舞排练
宗教舞蹈
元代的 戏曲舞蹈
5、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 中国民间舞蹈的分布由中国各民族分布情况自然形成。 一般是本民族的民间舞蹈,在本民族居住区内流传。 同时也因民族的语言、信仰、习俗的相近以及民族的 杂居、迁徙,出现一些跨民族的舞蹈形式。
• 民间舞蹈的参加者即是表演者,在舞蹈的进行中互相 学习,即兴创作。歌、舞、乐三者的结合,使中国民 间舞蹈的一大特点。使用道具也是中国民间舞蹈的重 要特点之一。

沧源岩画 原始武舞图
跳大神
跳大神
旱龙船
旱龙船
2、先秦舞蹈
• 中国舞蹈在周朝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变革, 舞蹈与祭祀“联姻”的形式虽然被沿袭下来,但功能 却逐渐从娱神转向娱人。祭祀乐舞已成为奴隶主享用 的娱乐形式。
• 集古舞之大成的周代礼乐,包括黄帝的乐舞《云门》、 唐尧的乐舞《大咸》、虞舜的乐舞《大韶》、夏禹的 乐舞《大夏》、商汤的乐舞《大口》及周武王的乐舞 《大武》,总称为六代舞,用于祭祀,反映了周代 “功成作乐”,舞以象功德宏伟气概。
欣赏 欣赏
现代舞 我们就是未来
欣赏 欣赏
一、舞蹈的基本艺术特征
• 舞蹈的基本艺术特征分为舞蹈动作的空间美、 舞蹈艺术的动态美、舞蹈表演的韵律美和舞蹈 形象的表情美。
1、舞蹈动作的空间美
• 舞蹈动作的空间美讲的是舞蹈艺术的空间造型 性。空间造型时舞蹈肢体语言最本质的艺术特 征之一,也是舞蹈艺术形象本身的审美内容之 一。人们常说舞蹈艺术是流动的雕塑。
第四章 舞蹈鉴赏
• 1、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的人体动作姿态为表 现手段,表达人物的审美感情和反映生活审美属性的一种 艺术形式。
• 2、舞蹈美的特征在于舞蹈的内容通过其形式(动作、韵 律等)直接体现,即内容积淀于形式之中,使形式富有情 感意蕴和意境。
• 3、舞蹈审美由舞蹈动作的节奏、动律、线条和神韵构成, 具体表现为空间的美、动态的美、韵律的美和表情的美。
女。《追鱼》、《鱼美人》、《蛇舞》等。 • 三人舞,有抒情性和情节性两类。前者如《高山流水》、
《渔舟唱晚》等,后者如《惊变》等。 • 群舞,又可称集体舞,凡三人以上的均可称群舞。 • 组舞,由若干段舞蹈组成的一个比较大型的舞蹈作品。
每个舞段有相对独立性,但又统一在共同的主题之中。 • 此外,尚有将诗歌、音乐与舞蹈界和起来的音乐舞蹈史
• 龙舞——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因舞蹈者持中国传说
中的龙形道具而得名。
龙舞
龙舞
• 狮子舞——也称舞狮、狮灯等。狮子是人民心中吉
祥的化身,因此每逢年节喜庆之日都要跳狮子舞。狮 子舞分文、武两类。文狮重表演,舞狮重武功和技艺。
• 秧歌——流行于中国北方汉族地区,主要在传统的农历正月十
五元宵节于广场上表演。各个地区的秧歌有着不同特点。如:辽 宁秧歌“浪”;河北秧歌“俏”;山西秧歌“疯”等。
• 戏剧性舞蹈,统称为舞剧。舞剧又可分为多幕舞剧、 独幕舞剧以及大型舞剧、小型舞剧等等。根据艺术风 格和主要手段特点,又分为芭蕾舞剧、民族舞剧、歌 舞剧数种。
三、中国舞蹈的起源与发展
1、舞蹈的起源
• 人类在有意识记忆之前,就有舞蹈。 • 中国原始舞蹈的主要形式是有关狩猎、劳动的舞蹈。 • 在原始社会,由于人们崇拜图腾和迷信鬼神,逐渐产
维吾尔族的“赛乃姆”
蒙古族的“安代舞”
瑶族的“长鼓舞”
藏族的“锅庄”
艺术体操
冰 上 舞 蹈
舞刀
3、根据舞蹈表现形式特点分类
• 依此可以分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等。 • 独舞,也称单人舞,如《水》、《希望》、《敦煌彩塑》
等。 • 双人舞,由两个演员演出,可一男一女,也可两男或两
• 卧鱼分别有左右两式,但是要领相同, 只是动作的姿势是相反的。
《贵妃醉酒》之杨玉环 两个欣赏
梅 兰 芳 大 师 饰 演 的 杨 贵 妃
2、舞蹈艺术的动态美
• 舞蹈动作的空间美指的是静态的动作空间造型, 舞蹈艺术的动态美则是指舞蹈动作过程中所呈 现出来的运动审美感受。
• 空间美主要指舞蹈动作的空间意义,动态美则 主要指舞蹈动作的实践意义。
生了沟通人神之间的“巫舞”。 • 可见巫师祭祀乐舞的主要演员,可以看作是中国最早
的职业舞蹈家。 • 巫舞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祈神降福许愿类,如《发
功曹》、《造云楼》等;筹神还愿类,如《旱龙船》、 《跳大神》等。
• 《舞蹈纹彩陶盆》新石器时期 彩绘陶盆
• 这只陶盆在青海大通县孙家寨一座马家窑型墓葬中被发现, 其唇部及内外壁均有彩绘:主题纹样由三列相同的舞蹈场 面组成。每组五人,手拉手跳舞,排列整齐,动作协调, 面向左侧,两腿略有弯曲,呈踏歌状,下体的尾饰甩向左 侧。场面欢快热烈,描绘简略稚拙,却又清晰动人。
• 民间舞指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 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如汉族的“秧歌”,维吾尔族的 “赛乃姆”,蒙古族的“安代舞”,瑶族的“长鼓舞”,藏 族的“锅庄”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