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语文三年级第18课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8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饶、优”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12个生字。

会写“位于、部分”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3个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能发现第5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5.能选择一幅图,写几句话描述图上的景观。

【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2.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教学难点】1.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

2.能选择一幅图,写几句话描述图上的景观。

二、教学策略1.识字本课生字“岩”“虾”可以借助图片指导识记。

比如,出示“岩石”“大龙虾”的图片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理解字和词语的意思。

教师也可通过让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生活情景识记“浅、厚”等生字。

其他的生字,还可结合字理进行识记。

比如,“瑰”中的“王”表示“玉”,“瑰”有“珍奇”的意思。

在教学多音字“参”时,可以出示“人参、海参”等图片让学生认一认,理解“参”在“人参、海参”等词语中读shēn,在“参加、参与”等词语中读cān,在“参差不齐”等词语中读cēn。

2.写字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大部分为熟识的部件组成的字。

指导书写时要重点提示容易少一笔或多一笔的地方。

比如,“优”字要提醒学生最后一笔是点;要引导学生将“贵”字上面的部件和“虫”进行比较,发现区别;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挺”字最右边的部件,发现与“王”的区别。

另外,要注意指导本课左右结构的字中笔画发生的变化。

比如,“鼓”字中左边部分的最后一横,“数”字中“女”的第一笔,都要变成提。

3.课文理解(1)可以让学生以圈画原文、完成表格的形式对西沙群岛的风景和物产进行归类梳理,明确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这3方面来写的。

2024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8富饶的西沙群岛.docx

2024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8富饶的西沙群岛.docx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段,注意在读中想象海水的美丽样子。
3.了解西沙群岛的“物产丰富”。
(1)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第3-5自然段,看看西沙祥岛的“物产丰富”都体现在哪些方面,从文中找出有关西沙群岛的物产丰富的句子。
(2)学生交流,教师归纳板书:珊瑚、海参、虾、鱼、鸟蛋。
(3)课件出示西沙群岛海底动态图。引导学生观图并说说对珊瑚、海参、大龙虾、鱼等的认知,重点引导他们抓住“有的……有的……”体会珊瑚的形态各异,并适时引导学生借助对画面的感知展开想象,说说珊瑚可能还会有其他哪些样子。同时引导学生随文理解“蝠动”(泛指像虫类爬行的样子),体会海参样子的可爱。
(1)抽取动植物形状的词语卡片,指名朗读。注意“参”是多音字,在“海参”一词中读“shēn”。学生齐读词语。
(2)师生巩固词语朗读小游戏。
(3)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根据朗读情况进行范读指导读课文,看看在作者的眼里西沙群岛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试着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可爱)。想一想,说一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可爱”的?
导学
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课件播放西沙群岛风光图片,引导学生交流对西沙群岛的了解,教师适时出示课文第一句话:“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2.过渡引题:西沙群岛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还是一个富饶的地方(补充板书:富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那里走一走,看一看吧。
3.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指导读准词语“富饶”一词的读音,同时引导他们借助生活认知说说对“富饶”的理解。
3.能够用课文中的排比句式进行句子练习,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用课文中的排比句式进行句子练习,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
能够用课文中的排比句式进行句子练习,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优秀9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优秀9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优秀9篇)《富饶的西沙群岛》优秀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两个方面,向读者展现了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赞美与热爱。

三年级阅读教学上的要求,重点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为了落实这些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已有的阅读基础,在设计此课第一课时的教学时,尤其注意这三个方面目标的训练,精心预设了由内容与词语归类双结合的词语教学;以“海水五光十色”为教学重点,铺开对句子的赏析,并指导学生围绕一句话把句子写具体,力求使学生的语言有量的积累与质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认读“饶、威、武”等10个生字;在语境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富饶、五光十色、瑰丽”等词语的意思。

2、能围绕自己喜欢的内容与同伴交流,初步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

3、学习“海水”的描写方法,掌握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并积累优美的词句。

三、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收集西沙群岛的风光图片,及文字介绍材料。

四、教学过程(一)聊聊西沙群岛的概况1、课始播放西沙群岛的风光图片,让学生欣赏。

2、(板书:西沙群岛)这个名字很有意思。

我们可以把它分作两个部分,先看“群岛”,你从这个词语中了解了什么?对于西沙群岛你又了解些什么?3、朗读:“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设计说明:让学生把课前收集的资料,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交流,对课文的内容进行适度地拓展,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学习课文埋下了伏笔。

】(二)谈谈对西沙群岛的初步印象1、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的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读完后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或句子反复地读上几遍。

2、集中学习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句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共3课时 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共3课时  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

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3.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西沙群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4.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5. 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语言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3.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堂讲解→实践活动→总结提升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语言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写一篇短文。

2. 课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目标】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

会写“蓝、赖”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2.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2.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准备】1.让学生自读课文,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风光片或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多媒体出示祖国地图。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请看这是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师简介西沙群岛:它是祖国南海上的一群岛屿。

它由许多小岛组成,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2.多媒体播放风光片。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播放完)美吗?如果我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二、初读课文1.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学生质疑)2.学生自由读课文。

a.明确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提出的问题,在读懂的地方可以用笔注一注。

b.学生自由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a.检查生字新词。

b.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读画出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三、重点探究1.凸现重点。

a.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描写西沙群岛可爱的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说说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板书:海水(面)、海底、海滩、海岛)b.课文可以怎样划分段落?c.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轻声读一读,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饶”“瑰”“磷”“滩”等生字,会写“蓝”“透”“耀”等生字新词;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三、四自然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感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课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课文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个方面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2. 生字词:饶、瑰、磷、滩、蓝、透、耀等。

3. 课后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进行词语搭配练习,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感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4. 品读感悟:教师带领学生品读课文,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5.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本课的理解和感悟。

6. 课后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富饶的西沙群岛2. 板书内容:- 海水:五光十色- 海底生物:瑰丽无比- 海岛上的鸟:鸟的天下七、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

本课主要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物产。

文章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意识和审美情感。

1. 语言能力: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掌握并运用文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和句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推理,理解并体会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3. 文化意识: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并关注我国的西沙群岛,增强学生对祖国河山的认识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意识。

4. 审美情感:通过欣赏课文的生动描绘和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美、欣赏美、创造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掌握: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丰富物产的认识。

(2)语言能力的提升:重点词汇和句型的学习和运用,如“富饶”、“五光十色”、“祖国的宝岛”等。

(3)想象力和观察力的培养:通过课文描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欣赏美丽的西沙群岛。

(4)审美情感的培养:感受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2. 教学难点:(1)对课文描述的理解:学生对于西沙群岛的自然环境和物产可能缺乏直观的认识,难以理解课文的描述。

(2)词汇和句型的掌握:课文中出现的一些词汇和句型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如“五光十色”、“祖国的宝岛”等,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讲解。

(3)想象力的发挥:学生可能难以通过课文描述想象出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发。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通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精读课文二三四段,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学习作者的写法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重点和难点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2.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观看西沙群岛的视频,并配以老师的讲解:在我国的南部有一片辽阔无边,碧波涛涛的海洋,它就是南海。

南海上的一座座岛屿犹如颗颗珍珠镶嵌在辽阔的海面上。

这就是西沙群岛,它是我国的海防前哨,有祖国南大门之称。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这片海,走近富饶的西沙群岛。

2.板书课题。

伸出你们会学习的小手,跟我一起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18.《富饶的西沙群岛》,孩子们你们知道富饶是什么意思吗?指名说。

师:富饶就是财富多、物产丰富。

带着理解再读一遍课题吧。

二、整体感知,尝试自学1.出示学习目标。

师:同学们,心中有目标,学习才能高效,默读我们的学习目标。

看明白了吗?生:明白了。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找一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3.检查词语。

师:孩子们书声琅琅,词语迫不及待的要跟大家见面了,自己先试着读一读。

谁能领着大家读读?(评价:小老师落落大方,字正腔圆,掌声鼓励。

)男女生交替读词语,男生先读。

谁知道蠕动的意思?(生:像蚯蚓爬行那样运动)师:你会联系实际来理解词语,真了不起!那栖息是什么意思?(生:停留、休息的意思,多指鸟类。

)同学们理解词语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了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字典来理解之外,字理识字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法。

接下来一起来看一下“武”字的演变:在甲骨文中,上半部分是戈代表着兵器,下半部分是人的脚趾,合起来意思是人拿着武器准备出发去打仗。

而在小篆中,“武”字基本上继承了甲骨文的字形,演变到隶书时人们逐渐意识到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危害,于是把“戈”上的撇移到了左上方,变成了横,有止戈为武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教学资料,欢迎老师您参考使用!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本课主要从几方面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①海水五光十色。

②海底有岩石,珊瑚、海参、大龙虾。

③鱼多且美。

④鸟多。

二、要学习的技巧有:写颜色的词,写数量多的词。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的修辞手法。

要求学生多读,通读,深刻体会以上两点。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片段
◆品读重点语句,感悟内容,领悟写法
师: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海底的鱼,让我们一起潜入海底去看看吧。

(找一名学生读第4自然段,其他学生闭着眼睛来感受内容)
师:听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生1:鱼太多了!
生2:鱼好美呀!
师:默读第4自然段,从哪看出鱼多呢?用“_____”画出来。

从哪看出鱼美呢?用“”画出来。

(学生读文,边读边画,汇报学习结果)
生1:我从“成群结队”看出鱼多。

生2:我从“多得数不清”看出鱼多。

生3:我从“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知道鱼多。

师:西沙群岛的海里真的有一半是鱼吗?
生:不是的,突出鱼多。

师:这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在生活中,你见过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吗?
生:天太冷了,我都快被冻成冰块了。

师:人怎能成冰块呢?这就是夸张,突出了天冷,我们学的古诗“飞流直下三千尺”就是夸张,继续汇报。

生:我从“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句话体会到鱼美。

师:这段中有句话既写出了鱼多,又写出了鱼美,你能找到吗?
生:第一句话。

(学生齐读)
师:这句话放在整段的开头,叫总起句,也叫中心句,这段文字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接下来同学们就仿照这种写法来小练笔。

(课件出示:小练笔:围绕中心把话写具体、写完整()(选一个内容写)
1.春天的景色真美啊!
2.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啊!
3.花坛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

赏析:教师围绕本段,先让学生在文中画出体现鱼多、鱼美的句子,通过品读这些句子,突出了西沙群岛“物产丰富”这一特点。

然后教师又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的问题,一是“西沙群岛的海里真的一半是鱼吗?”二是“哪句话既写出了鱼多,又写出了鱼美?”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加之教师点拨,让学生体会到了夸张这一方法在表达上的效果,以及围绕中心句展开描写的写作方法,达到了读、悟、写的结合,课堂效果很好,令人回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