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高二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测验题

高二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测验题姓名:班别: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每题2分,共40分)1、所谓“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
生态系统的定义中,其揭示的哲学观点是()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自然界的本原是物质C.自然界不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D.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的观点2、海啸袭击了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沿海地区,造成了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这说明()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B.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有联系C.关键的部分的性能与状态对整体起着决定作用D.量变引起质变3、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从哲学上讲,这是因为A.整体离不开部分,但部分可以离开整体B.部分高于整体,但也应服务于整体C.部分对整体没有太大的影响D.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4、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和宏观调控,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绝不能把他们割裂开来,否则不利于改革和发展大业。
这说明事物内部两个方面之间()A.无任何联系B.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C.相互排斥相互对立D.相互转化5、“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没有到处都可以套用的‘模式’和万古不变的教条。
”对于此说法不符的选项是()A、辨症施药、对症下药B、不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使用一种方法去解决所有矛盾,注定要失败的C、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解决矛盾的方法也是普遍适用的D、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2004年12月3日至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回答6~8题6、在200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200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明确提出了“双稳健”,即既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又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这一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从实际出发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③要把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绝对性统一起来④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D.①②④7、“中部崛起”的提法,首次出现在2005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当中。
哲学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2.doc

哲学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66分)1.“词不离句,句不离章”是记英语单词的一个有效办法。
对此,下列理解不止确的是()A.事物Z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B.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C.认识事物也是有规律可循的D.任何两个事物Z间都有直接联系2.孩子:“爸爸,小华的爸爸游泳游得可好了,你怎么不会呢?”爸爸:“小华的爸爸总是吃鱼,所以就会游泳,我不常吃角,怎么会游泳呢?”孩子:“可是,爸爸你总吃鸡,你会下蛋吗?”这则笑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联系是客观的③主观想象的联系不能够代替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④并不是每一个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Z中A.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③④3.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
下列体现人与口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②天地与我并牛,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④徳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人者不能廨见。
(《论衡》)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4.由丁•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彩响,特别是延缓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的经济也必将造成彩响,但只要我们政策对头,我们一定能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令①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③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前进性和1111折性的统一④正确的意识决定着客观事物的方向和进程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④5.有一位苦名教育家这样说过:高等教育是一支人乐队,名牌人学是乐队里的人钢琴,但不要只把眼光盯在人钢琴上.大提琴、小提琴都是好乐器。
这里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B.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C.新事物一定战胜IU事物D.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6.2008年5月23日至24日,俄罗斯总统梅徳韦杰夫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胡锦涛就更好更快地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从政治、经济、文化及地区、国际事务方面提出四点建议。
111哲学生活三四单元测验题

《哲学生活》第三、四单元测验试题谢谢!也祝你节日快乐,学习进步!谢谢!也祝你节日快乐,学习进步!1.金融风暴已经震动全球经济,受其影响,印度经济神话破灭,股票和房地产面临崩溃;冰岛面临“国家破产”危险;全球金融危机给英国的奥运筹备工作蒙上了一层阴影;各国纷纷出台了各自的救援方案。
上述材料说明()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C.量变引起质变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2011·广州模拟)“蚂蚁效应”理论是说,一群蚂蚁选择了一棵百年老树的树底安营扎寨。
为建设家园,蚂蚁们挪移一颗颗泥沙,又咬去一点点树皮……有一天,一阵微风吹来,百年老树轰然溃倒,最终零落成泥。
下列与“蚂蚁效应”的哲学寓意相符合的是 ( )A.巢覆卵破B.因噎废食C.吐故纳新D.绳锯木断3、(2011·杭州模拟)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施肥浇水全凭经验和感觉。
某教授对传统经验进行系统分析,去伪存真、总结概括,研究、开发出“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指导农民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了少施氮肥、增产增收的显著成效。
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显著成效,说明( )①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的发展②量的积累不一定引起质的变化③适度量变才能推动事物发展④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电信、计算机和有线电视三大网络“三网融合”,在2010年至2012年为试点阶段,2013年至2015年为推广阶段。
总结推广试点经验,文化和信息两个产业的融合必将产生“1+1>2”的效果。
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C.部分对整体的功能和状态起决定作用D.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5.对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塑化剂,我们完全躲开是不可能的,其是否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主要取决于“量”的多少。
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①矛盾具有普遍性②矛盾具有特殊性③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④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6.(2011·湛江质检)近一个时期以来,人民币面临着不断升值的压力。
政治哲学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政治哲学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1.不断地尝试失败,于是你积累了经验;不断地尝试成功,于是你积累了信心。
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积累、迸发,再积累、再迸发,最终实现完美的自我。
这句话说明了( )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②只要注重量的积累,就一定能实现质变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④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质变比量变更重要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2.日食本来是一种十分平常的天文现象,然而有人却把日食与一些自然灾害联系起来,认为日食是一种“凶兆”,预示着可能会有地震等灾害发生。
但据统计,20世纪中国境内一共观测到16次日全食现象,同期中国境内发生了7次大地震,却没有一次发生在日全食或日环食的当年。
可见()①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或结果②联系是多样的,天象奇观与地质灾害之间必然存在着直接联系③联系是客观的,大家不能将主观臆造的联系强加于客观事物④联系是具体的,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客观联系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3.20世纪30年代,喜旱莲子草(革命草)作为饲料引入我国。
后来迅速蔓延,造成本土植物种类及以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迅速减少,水体严重污染,蚊虫大量滋生等诸多问题。
这表明①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②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③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④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在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中,某小区居民全员参与共建文明小区。
居民举止与社区文明的关系体现的哲学原理是()A.部分影响整体B.部分依赖整体C.部分与整体相互转化D.部分与整体同等重要、不可分割5.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2014年3月,国务院支持、确定福建省成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孩等多个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这表明A.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B.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6.数学也是一种美,欧拉给出的公式:V+F-E=2,堪称“简单美”的典范。
哲学生活第三单元检测试卷

第三单元检测试卷(本试卷共100分)第1卷(选择题,共60分)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2分) 2020年6月下旬以来,发生于四川省资阳市等地由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人一猪链球菌感染,导致30多人死亡。
据此回答l~4题。
1.调查表明,引起这次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直接因素为宰杀、加工病死猪或者吃过病死猪肉导致血液感染。
农民也知道吃死猪肉的危险,也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但是,正如当地一位官员对记者感叹:“农民收入太低,有病不愿看.小病硬是拖成了大病。
”一场疫情折射了农村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从哲学上看( )A.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导致疫情的爆发B.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C。
人为事物的联系呈现着“人化”的特点,是主观的D.割裂事物的联系会使人们只看现象,忽视本质2.猪链球菌病属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链球菌分布广泛,常存在于健康的哺乳动物和人体内。
在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和外部环境变化诱导下,会引起动物和人发病,而且在不同的环境下能够迅速变种和传播。
这说明( )A.人定胜天B.人类永远不可能认识世界C.事物的联系和变化发展都是复杂的D.猪链球菌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3.医学科学工作者针对新疫情的进展加紧研制和试验新疫苗。
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必须学会到( )中去认识事物、改造事物A.事物之间的联系 B.事物的规律性C.事物的内部 D.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中4.产生了新的疾病,人们就要寻求新的医治方法。
人与疾病之间的斗争表明( ) A.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无限发展的B.人是自然的奴隶C.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能力是有限的D.人的认识总是落后于事实5.信访曾经在很长时期内是人民群众反映民意的主要渠道。
但近年来,电台直通车、电视对话、网上交流正逐渐成为政府和老百姓沟通的新的途径,各地的电子政务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蓬勃发展起来的。
哲学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哲学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哲学与日子》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单项挑选题1.20XX年7月1日起,中国挪移将加拿大、俄罗斯等62个国家和地区纳入国际漫游资费的“1元/2元/3元区”,大幅落低国际漫游的资费。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联通和电信谈判的进度,促进另外两家运营商进一步下调国际漫游的资费。
这讲明()A.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B.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C.主观随意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D.一切事物都与其身边的事物相联系2.武汉一些政府部门将20XX年7月2日至8月31日的工作时刻调整为每天6小时,上下午各3小时,缘故是“天气热”,让公务员能多点歇息。
面对酷暑,公务员别是首先解群众之忧,而是别顾会造成百姓办事的别便,领先减少自身的为民服务的时刻,这必定会导致脱离群众的恶果。
这种做法()A.否定了联系的客观性,在主观臆造并别存在的联系B.否定了联系的偶然性,只关注事物的局部而忽视了整体C.否定了联系的多样性,没有分析事物存在和进展的条件D.否定了联系的客观性,没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3.由深圳创世纪公司和深圳市杰出人才冯树英联合攻关的F型杂交小麦技术,实现了小麦三系配套,突破了世界性的技术难题,每亩可增产15%。
这充分讲明()①人们可以依照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②人们可以突破规律的限制能动地建立新联系③建立新联系的实践是故意识有目的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④人们可以经过实践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A.①④ B.②④C.①② D.③④4.某药品讲明书中对于药物相互作用的一栏写道:(1)与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或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合用,可引起严峻嗜睡;(2)与茶碱合用,本药清除率下落,会增加本药的别良反应。
这讲明() A.联系具有偶然性B.联系具有多样性C.矛盾具有同一性D.物质决定意识5.(2014·温州模拟)求真务实别能也不会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彼时的“真”别能代表此刻的“真”;彼事的“实”别能代表此事的“实”。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整理:桂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从哲学的角度看,宋人的错误在于( )①把事物之间的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②把事物之间的间接联系当作直接联系③把狭隘的经验上升为普遍的规律④把自在事物的联系当作人为事物的联系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2.-条锁链,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其强度;一只木桶,最短的一片决定其容量;一个人素质,最差的一面决定其发展。
这段话主要是强调( )A.要重视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区别B.要看到整体的统率和决定地位C.要重视局部对整体的制约作用D.要注意整体和部分的相互转化3.我国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
在医学上,他们被称之为“药源性致死”,也就是说,他们不是病死的,而是吃药吃死的。
这当中,40%死于抗生素滥用。
抗生素可以挽救人的生命,而不合理的滥用却会助长细菌产生耐药性。
这说明( ) A.事物间联系条件不同,事物状态也不同B.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人们无法改变C,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D.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对此无能为力4.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
从哲学角度看,以上论述( )①运用了科学的系统化方法②把握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③坚持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④强调了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下列四句理财名言分别体现的哲理依次为( )①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②抓住时机促成质变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要把握联系的条件性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④①③D.④①③②6.医学研究表明,长期让闹钟来叫醒处于深度睡眠的人.会导致人的记忆认知功能减退,还会增加患高血压和心脏病的风险。
这说明( )A.量变是渐进的、显著的变化B.要重视量的积累C.量的变化必然引起质的变化D.量变中包含质变7.只要你每天比别人多努力一点,你就会比别人走得更远。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测试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
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A.联系的多样性B.联系的客观性C.联系的主观性D.联系的普遍性2.2012年是龙年,人们认为“龙年结婚、龙年生子,有福气”的说法。
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年份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A.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B.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不会产生客观的联系C.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D.联系是客观的,于人的活动无关3.要继续推进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打破行政区划局限,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
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做法()①坚持了整体与部分的统一②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道理③说明我国重视局部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④遵循了系统优化的方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4.一个木板长短不等的桶能装多少水,既不取决于最长木板的长度,也不取决于各木板的平均长度。
这就是著名的“木桶原理”,也叫“短板效应”。
从哲学上看,“木桶原理”A.启示我们要充分重视部分对整体的统率作用B.启示我们要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C.说明部分不可缺少,可以用部分代替整体D.说明只要搞好局部,就能推动整体的发展5.惩治腐败我们要更加注重治本,更要注重预防,拓展从源头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
之所以要注重预防,是因为()A.世界是普通联系的B.错误的思想决定错误的行为C.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会引起质变D.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6.当社会历史发展某个阶段,必须及时出台“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这一做法符合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规律②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③新事物与旧事物是毫无联系的④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长期的过程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专家指出,月饼高糖、高热量,不仅不利于健康,有时还是健康的杀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测试题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所选答案填答案卡上。
每小题2分,共60分。
1、谚语:当一扇门对你关闭时,另一扇窗也为你开启。
这一谚语符合( ) A.二元论 B.重点论 C.实践论 D.两点论2、2009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
这表明 ( )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画家通过对水、墨等物质材料的加工、组合,创作美术作品,表现个人内心世界。
这表明,美术作品的创作是( )①创造物质材料新的必然联系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②建立系统和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赋予作品以精神内涵③建立物质材料之间的具体联系,以表现内心世界的主观联系 ④依据物质材料的固有联系,建立作品与内心世界的具体联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下列关于发展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A.任何事物都经历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B.发展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状态和性质的改变C.发展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总体性质和趋势D.发展标志着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5、“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该诗蕴涵的主要哲理是( )A.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结合 D.严冬过去就是春天的到来6、当今,各地城市建设除了追求“人文、生态、宜居”的目标,还注重展现个性魅力、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
这种城建思路体现的哲理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7、“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图”(如右图),该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
其内涵主要有( )①一分为二的观点 ②绝对同一的观点 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观点 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观点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8、民间俗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中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②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A. ①②B. ①④C. ②④D. ③④9、iPhone手机一上市,就掀起了人们的抢购热潮,除了打电话外,人们还可以利用它宽带上网、视频通话、玩网络游戏、收发邮件、传输音像、收看网络电视等。
这说明 ( )A.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新的事物 B.必须创造规律促使现有事物的变化发展C.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肯定中有否定 D.人们可以创造一定条件建立多样性联系10、现代家居设计中,最能体现设计感的往往是部分而非整体,一个“点睛之笔”的创意设计往往能让人眼前一亮,并能迅速提升整个居室的层级。
这表明 ( )A.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整体B.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影响整体的功能C.整体和部分相互转化,关键部分会发挥整体的功能与效果D.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往往大于整体的作用11、老子云:“图(打算)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开始)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 ①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②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③当量变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2、有一次楚王上山打猎,进入猎区后,他发现一只鹿,正要放箭,忽然,又见右边树林里奔出四只大象。
他急转箭头,却又见一只白天鹅从头上飞过。
此刻,楚王眼花缭乱,不知射什么好。
待定下神来,猎物早已逃得精光。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 ( )A.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B.在认识事物时要分清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C.做工作要有发展的眼光,防止把事情静止化D.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注重统筹兼顾13、嫦娥工程第一步:绕,即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实现首次绕月飞行;第二步:落,即发射月球软着陆器,并携带月球车进行探测;第三步:回,即发射月球采样返回器,表面软着陆采样,将样品带回地球。
与“嫦娥工程三步走”体现的哲理一致的选项是 ( )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14、在今天,如何对待包括儒家学说在内的传统文化,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应该是 ( )①以全面肯定的态度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②以辩证否定的观点分析传统文化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把批判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④根据新时期的需要重新解读和构建传统文化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5、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以及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循环经济体现了现代的思维模式和活动方式,其哲学依据是 ( )①普遍联系是客观匿界的基本特征 ②系统与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④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被发现和利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2011·全国新课标)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
某公司深入研究秸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
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②③ D.③④17.(2011·全国新课标)民间谚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
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谚语的哲学道理是①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②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8. (2011·北京)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强,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
上述事实表明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③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④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19. (2011·天津)“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图”(见图2),该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
其内涵主要有①一分为二的观点②绝对同一的观点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观点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观点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20. (2011·广东)某研究机构发表报告说,他们将14种酶、1种辅酶、纤维素原料和加热到32摄氏度左右的水“一锅烩”,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燃料电池的氢气。
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科技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遍的规律B.研究过程表明没有世界观指导的科研活动是可能的C.该实验室一种无意识活动到有意识活动的辩证发展过程D.实验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1. (2011·广东)观察图8(改编自陈耶门《沉默集》),请你从矛盾同一性的寓意出发选择漫画标题,最贴切的是A.目标:奋斗的方向B.信念:勇者的利器C.障碍:跨越的支点D.天才:勤奋的结晶22.(2011·安徽)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
这表明①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③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和发展的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3.(2011·安徽)图2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把握事物的联系,利用客观规律B.坚持实践的观点,重视直接经验C.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事物本质D.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24.(2011·安徽)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
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①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②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③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④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5. (2011·浙江)考古学好比望远镜,可以让我们远望人类的起点和整个历史,考古遗物则如同显微镜,可以让我们透视具体的历史事件。
这意味着①没有对个体的透视,整体就难以把握②没有对整体的理解就无法认识③没有时间认识就没有来源④没有认识的指导时间就不能深入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 ②④26. (2011·浙江)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漫画《羡慕》(作者:周中华)中双方改变处境的努力最终失败的原因是①只注意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忽视其曲折性②只注意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忽视其前进性③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同一性,而忽视其斗争性④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斗争性,而忽视其同一性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27.(2011·江苏)宋朝张先《木兰花》中云:“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
下列诗句与题诗所含哲理相近的是A.月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 B.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28.(2011·江苏)平面与圆锥面相截,截口的几何特性随平面与圆锥轴线的交角而变化。
交角是直角时,截口是圆;稍变一点,圆变成了椭圆;再变,过了一个关键点,椭圆就变成了抛物线。
截口的这种变化过程包含的哲理是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②整体与部分是辨证统一的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④质量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9. (2011·江苏)当今,各地城市建设了除了追求“人文、生态、宜居”的目标,还注重展现个人魅力、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