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线特点经度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本初子午线
地球概论复习资料60651

地球概论复习提纲地球概论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天球第一节地球和地理坐标概念: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地极:地轴通过地心,它同地面相交的两个断点,是地球的两极,分别叫北极和南极。
经线: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同地面相割而成的圆,都是经圈,它们在南北两极相交,并被等分为两个半圆,这样的半圆叫经线。
纬线:一切垂直于地轴的平面同地面相割而成的圆,都是纬线.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条经线,被公认为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纬度(线面角):本地法线同赤道面的交角就是所在地的纬度。
一地的纬度,就是这个地点相对于赤道面的南北方向和角距离.经度(两面角):一个是本地子午线平面,另一个是本初子午线平面两个平面的夹角,即为本地经度。
理解: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
理论上“亦东亦西”,实际上“非东非西”。
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
地理坐标系第二节天球和天球坐标概念:天穹:人们所能直接观测到的地平之上的半个球形的天空。
天球:天球就是一地心为球心,以任意远为半径的一个假象球体。
地平圈:地平圈是通过地心,且垂直于当地铅垂线的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天赤道:天赤道是地球赤道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黄道:黄道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白道:月球轨道在天球中的投影。
天顶、天底(Z、Z’):地平圈的两极是天顶和天底。
天南极、天北极(P、P'):天赤道的两极是天北极和天南极。
黄北极、黄南极(K、K,):黄道的两极是黄北极和黄南极。
子午圈:通过南点和北点的平经圈卯酉圈:通过东点和西点的平经圈天球大圆的两极:地平圈--天顶(Z)、天底(Z’)子午圈--东点、西点天赤道一一天北极(P)、天南极(P’)卯酉圈--南点、北点黄道一-黄北极(K)、黄南极(K,)六时圈-一上点(Q)、下点(Q')天球大圆的交点:子午圈和地平圈--南点、北点子午圈和天赤道--上点、下点子午圈和卯酉圈--天顶、天底子午圈和六时圈一一天北极、天南极天赤道和地平圈一一东点、西点天赤道和黄道一一春分、秋分第1页共6页地球概论复习提纲记忆:天球坐标对照表计算:北极高度二地理纬度二天顶赤纬恒星时二赤经+时角地平坐标:E、S、W、N四点高度均为0,方位分别为270°、0°、90°、180°。
地理复习:第一专题《经纬网》

航线如何选择,最短航程为多少?
N
先正北后正南
40。N 75。W
12210km
30。N 105。E
⑵若两地经度之差不等于180度
过两地的大圆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 程为过两极地区。
北半球向东走:先向 东北 ,再向 东南 走。
60°N 40°N
A
B
60°E 90°E 120°E
南半球向东走:先向 东南 ,再向 东北 走。 南半球向西走:先向 西南 ,再向 西北 走。
7.读下图判断: (1)A点在C点的 东北方向,在B点的正东 方向
(2)A到B的最短航线方向是 先西北再西南 。
C AB N
S
此图为东半球,说 出三线的经度?
4.应用 (1).判方向:根据经度判断东西方位
①两相比较的点同是东经,则数值大的在东 面, 数值小的在西面;
如A.D两点中,A在东,D在西
·E ·c ·B ·D ·A
②两相比较的点同是西经,则数值大的在西面, 数值小的在东面;
如B.C两点中, B点在西,C在东
·E ·c ·B ·D ·A
A、600千米 C、1200千米
C
B、900千米 D、1500千米
6.从甲地(50°N,80 °E)到乙地(50 °N, 150 °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C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走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甲
80 ° E
乙 50°N 150 ° E
③两相比较的点分别位于东经和西经,要用两 地东西经度之和的大小来辨认
若两地经度和<180°,则东经 度的地点在东,西经度的地点 在西,如C.D两点,D点在 东,C点在西
子午线 经线 地球周长

子午线也叫经线,是在地面上连接两极的线,表示南北方向。
经线和垂直于它的纬线构成地球上的坐标既经纬网。
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位置都可以用一条经线和纬线的交叉点来表示。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科学家把开始计算经度的一条经线「0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1884年的10月1日,在美国的华盛顿召开了国际会议。
10月23日,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向全世界各国政府正式建议,采用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子午仪中心的,作为计算经度起点的本初。
从0°经线算起,向东划分0°~180°,为东经度,向西划分0°~180°.为西经度,1953年,格林尼治天文台迁移到东经0°20′25″的地方,但全球经度仍然以原址为零点计算。
在英国伦敦有一条本初,0度。
子午线本初又称“首”或“零”也就是0°经线,是地球上计算经度的起算经线。
本初制定和使用是经过变化而来的。
本初从本初起,分别向东和向西计量地理经度,从0度到 180度。
1884年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会议决定,采用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旧址)埃里中星仪作为时间和经度计量的标准参考,称为本初。
1957年后格林尼治天文台迁移台址,国际时间局利用若干天文台在赤道上定义了平均天文台经度原点,它由这些天文台的经度采用值和测时资料归算而得。
1968年起把通过国际习用原点和平均天文台经度原点的作为本初。
本初是地球上的零度经线,它是为了确定地球经度和全球时刻而采用的标准参考,它不像纬线有自然起点——赤道。
19世纪以前,许多国家采用通过大西洋加那利群岛耶罗岛的。
那条相当于今天的西经17°39′46〃经线。
19世纪上半叶,很多国家又以通过本国主要天文台的为本初。
这样一来,在世界上就同时存在几条本初,给后来的航海及大地测量带来了诸多不便。
于是1884年10月13日,,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天文学家代表会议决定,以经过英国伦敦东南格林尼治的经线为本初,作为计算地理的起点和世界标准“时区”的起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3)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 ( 赤道 ) 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 1.地球仪地球仪: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地球缩小,制作成的地球模型。
2.经线和经度(1)经线:连接南北两极, 而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指示南北方向。
经线也称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
0度经线:国际上规定,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2)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 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3)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 ”表示 ; 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 ”表示。
(4)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 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 大于20°W或大于160°E )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 小于20°W或小于160°E ) 3.纬线和纬度(1)纬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 与地轴垂直而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指示东西方向。
(2)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 ( 0?纬线 ) 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3)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始线,定为0?。
赤道以北称为北纬,用”N ”表示 ; 赤道以南称为南纬,用”S ”表示。
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4)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纬度0°~30°称为低纬度,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纬度60°~90°称为高纬度。
4.经纬网经纬网:地球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
经纬网的判读

A C B
60 40 20 0 20 40
A C B
120 140 160 180 160 140
20
40°W 20°N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20°W 10°S C_____________ 20°E 0°纬线
0 10 20
140°E 40°N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160°E 0°纬线 C_____________ 160°W 20°N
左西右东、上北下南 地理方位一定是________
自西向东 地球自转方向一定是_____
西经20度
东经160度
160E 180 140W 100W 60W 20W 0 40E 80E 120E 160E 20E 60E 100E 140E 160W 120W 80W 40W
20W 0
40E 80E 120E 160E180 140W 100W 60W 20W 160W 120W 80W 40W 20E 60E 100E 140EFra bibliotek0 20
1、某地地理坐标为北纬40°、东经170° 它属于( D ) A南半球 西半球 高纬度 B北半球 东半球 中纬度 C南半球 东半球 低纬度 D北半球 西半球 中纬度 2、某人发现自己的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 南侧是中纬度,北侧是低纬度,他此时的位置是 ( ) B A西经20°, 北纬30° B西经20°, 南纬30° C东经160°,北纬30° D东经160°,南纬30°
10东 ° 0° 10° 20°
南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0° ⑴就东西半球而言, 西半球 C点位于____, 30° 就南北半球而言,D 北半球 点位于____。 ⑵从低、中、高纬度 20° 划分来看,C点位于 中纬度 D点位于 ____, 低纬度 ____。 西北 东南 ⑶C在D的____方向, D在C的____方向。
经度的划分规律

经度的划分规律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球上经度的划分规律,包括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划分、时区划分、纬线划分和东西半球划分等方面。
1.本初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上计算经度的起点,即0°经线。
它穿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是一条穿过地球表面的假想直线。
2.东西半球划分
东西半球划分是根据地球自转和公转原理,将地球分为两个半球,每个半球因经度不同而分为不同的时区。
3.时区划分
时区是按照经度划分的方法,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包含着不同的日期和时间。
每个时区跨经度15°,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
4.纬线划分
纬线是地球表面与赤道平行的圈线,其长度因地点而不同。
在地图上,纬线通常使用不同的颜色和符号进行标注。
5.东西半球划分
根据地球自转和公转原理,将地球分为两个半球,即为东西半球划分。
地球上经度的划分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地球的经纬度、时区等地理概念,为地理学习和研究提供基础性的认知框架。
(全国通用)初中地理必备识图速记手册与变式演练专题:经纬网(附答案)

专题01 经纬网图一、普通经纬网图: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四点的地理坐标。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
(2)A点位于C点的______ 方向;B点位于C点的______ 方向。
(3)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___,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 。
(4)A、B、C、D四点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__,四季分明的是______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 。
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C两地的经纬度:A、________;C、________。
(2)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__地,,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地,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地。
(3)A地位于C地的________方向。
(4)从低、中、高纬度来看,B地处于________纬度地区;C地处于________纬度地区。
(5)从五个温度带看,A地处于________带;B地处于________带。
二、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难点):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箭头在图中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2)填注图中每条经线和纬线的度数;(3)写出图中A、B两点的经纬度: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
三、解题技巧:1、面对普通经纬网地图,第一步判断经纬度及半球。
2、面对极地为中心的地图,关键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方向来判断方向。
然后根据方向判断经纬度及代号。
1、经线特点:南北为经线,________,指示________。
2、纬线特点:东西为纬线,独成________,________为最长,指示________(纬度越小,长度越长)。
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

分界线 半球划分分界线
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 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向西至东经160° 之间为西半球;西经20°向东至东经160° 之间为东半球
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是向东、向 西逐渐增大,最后增至180°
东西半球划分 经纬网定位
认识经纬网的基本类型, 熟练掌握判别经纬度, 利用经纬网确定某点位置。
1. 与0°经线相对的是_18__0_°经线; 与20°W经线相对的是_16__0_°__E经线。
2.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
这两条线东西经_相__反_,度数之和为_1_8_0_°。
东西半球 的划分
东西半球的 分界线是 20°W 160°E
160°E
20°W
东西半球的划分:
西经20°以东 东经160°以西 是东半球 西经20°以西 东经160°以东 是西半球
7置是: 50°S,60°W
70O
60O
50O
40O
40O
50O
B
60O
60° 35° 25° 15° 0° 15°25°35°45°
40° 1
4
10 7
20°
5
0° 20° 2 40° 60°
6 3
11 8
9
12
综合运用 能力提升
A的地理坐标(55°,S 15)0°W B的地理坐标(75°,S 1)70°W
仔细观察两相 对的经线之间 的关系
西经150° 西经120°
东经150°
北极
东经120°
任何一条 经线和它 相对的那 一条构成 一个经线 圈
这两条经 线的度数 之和是 180度, 东西经相 反
西经90°
西西经经60° 西西经经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线特点
1)所有的经线长度 都相等(半圆)。 2)两条正对的经线形 成一个经线圈。
南极点
N
经线特点
3)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 南北两极点。(任何两条 经线的间隔宽度均不等) 4)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绝 对的)。
S
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经度
本初子午线(0°经 线)的确定。 经度实质——本地 经线平面与本初子 午线平面的夹角 (两面角)。
B
1
A
2
10°N
3
赤道
100°E
110°E
2、读图回答: 1) 填出图中A点所在的经纬度
西南 2) A在B的_______ 方向
A
S 60°
30° S
B
130°W
160°W 170°E
3、某军事演习,在29°S,160°E的地方向南发射一枚炮 弹,炮弹的射程为100千米,问炮弹落点在( D ) A.东半球 中纬度 B.东半球 低纬度 C.西半球 中纬度 D.西半球 低纬度
甲
乙
80°E
东半球:200W—00—1600 E
西半球:200W—1800—1600E
3.定距离——同一经线上一个纬度的水平距离111km。
例
L1:200W L2:1600E L3:700E
N
N
L1
L3
L2
L5
L6
S
L4
S
L4:200W
L5:1600E
L6:1100W
此图为西半球,说 出三线的经度?
此图为东半球,说 出三线的经度?
初高中衔接知识
地球—经纬网
地球—经纬网
地球仪
经线
纬线
经纬网
一、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 两极略扁赤道略 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 极半径:6357千米 赤半径:6378千米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40076千米
二、经线与经度
北极点
经线
定 义——在地球仪 上,连接南、北两 极的线,又称子午 线。
40°
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是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两条正相对的经 线组成经线圈,度数之和为180 °,东西经不同。
用途 划分半球: 赤道把地球分成南、北半球。 划分纬度带: 低纬度 0°——30° 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 划分五带: 热、温、寒带 判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定距离: 赤道上一个经度的水平距离约 111千米。其他为111千米×cos ( 为纬度)
三、纬线与纬度
纬线
定 义——
在地球仪上,同 赤道平行的线;也就 是与经线(圈)垂直 的线。
特 点—— 1.都是闭合的圆圈——纬线圈。
2.赤道最长,往两极纬线圈越
来越小,两极为点。 3.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 4.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相对 的)
N
纬 度
实 质——
本地点到球心连线与赤道平面 的夹角(线面角); 赤道0°,南北极点90°。 书写方法—— 北京:北纬40°(或40°N) 划分方法——由赤道到南极 和北极各分作90°; 识 别——数字向北越来越大 为北纬;数字向南越来越大 为南纬。
0°
经度划分—— 从0°经线起,向东、 向西各分作180°; 书写方法—— 北京:东经116° 或116°E 识 别—— 数字向右(东)增加 为东经;数字向左(西) 增加为西经。
0
0
1800 1200W
600E
用途
1.判断方向 2.划分地球——20°W和160°E的经 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160°E
A
29°S
D
B
C 30°S
4、
冬至日(12月22日)凌晨4点(地方时)一架飞机从 甲地(60°N,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 8小时后抵达乙地(60°N,80°E) 根据题意回答: D.向东北
1).飞机出发时的航向( A ) A.向北 B.向南 C.向西北
2).飞机途中航向( D ) A.一直不变 B.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D.先向北后向南 3).这架飞机若以同样速度沿 60°N纬线航行抵达乙地大致需要 ( B ) 100°W A.16小时 B.12小时 C.20小时 D.24小时
90°
60° 30° 0° 30° 60° 90°
四、经纬网运用 1、经纬网: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 构成经纬网 2、应用 1)判断方向;
2)判读地理坐标;
3)计算实际距离和比例尺;
4)最短航向的判读;
课堂巩固练习
1、某人在赤道以北1110千米的地方A出发向正南、正 东、正北、正西分别走了1110千米,终点地是B,问A、 B在A的正西 B的位置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