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译文
咏雪文言文的译文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初中语文 文言文《咏雪》原文、译文(通用)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全文文言文翻译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飘泊无依似梦迷。
译文:
《咏雪》全文文言文翻译:
白茫茫的雪花纷纷扬扬,犹如何处飘来的景象。
似乎可以用撒盐于空中的情形来比喻。
然而,这样的比喻还不足以形容雪的轻盈,不如将那随风飘起的柳絮与之相比。
柳絮在风中飘荡,无所依托,宛如梦境般迷离不定。
雪之纷纷,似若天上星辰坠落人间,洋洋洒洒,漫天飞舞。
其状若何?或似细沙漫天,或如盐粒撒空,种种景象,难以一一枚举。
然而,这仅仅是一种比拟,实难尽雪之美。
吾尝观之,雪落之时,风轻云淡,天地间一片洁白。
此时之景,实乃自然之奇观,令人叹为观止。
然雪之轻盈,非比寻常,其飘然若仙,宛如柳絮随风,无依无靠,随风飘荡。
柳絮之飘,无拘无束,似梦似幻。
而雪之飘,亦如柳絮,随风起舞,飘泊不定。
二者虽不同,然皆有飘然若仙之姿,令人陶醉其中。
世人常言:“雪中送炭,情意更深。
”此言不虚。
雪中送炭,非但能驱寒暖身,更能见人心之善。
而柳絮随风,虽无固定之所在,然其飘然之姿,亦能给人以美好之联想。
是以,吾欲以诗咏雪,以抒胸臆。
白雪纷纷,飘然若仙,柳絮随风,梦似迷离。
此乃天地间之奇观,亦为人生之佳境。
愿世人共赏此美景,体味其中之韵味,陶冶情操,感悟人生。
总之,雪之飘洒,柳絮之飘荡,皆是大自然之杰作,令人赞叹不已。
吾以此诗咏雪,愿与众人共赏这冬日里最纯净的美景,共同感受那飘然若仙、梦似迷离的意境。
文言文《咏雪》的翻译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咏雪》译文:忽然间,就像一夜之间春风吹来,千树万树都仿佛开满了梨花。
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湿润的罗帐,狐皮裘衣也不再能温暖,锦缎被子也显得单薄。
将军的角弓因为寒冷而无法拉弓,都护的铁甲冷得难以穿上。
浩瀚的沙漠边,百丈厚的冰层横亘,愁云惨淡,万里长空凝结成一片。
中军设宴款待归来的客人,胡琴、琵琶和羌笛奏响,欢声笑语。
傍晚时分,大雪从辕门纷纷落下,狂风卷起红旗,却因寒冷而冻结,无法翻动。
轮台东门,我送你离去,离去时雪漫天山路。
山回路转,再也看不到你的身影,只留下雪地上马蹄踏出的痕迹。
此诗通过对大雪纷飞的景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诗中情景交融,以雪喻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韵律感。
以下是逐句的详细翻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突然之间,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千万棵树上都好像开满了梨花。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雪花飘散进入珍珠般的帘幕,湿润了罗帐,狐狸皮做的裘衣也不再能保暖,锦缎被子显得单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将军的角弓因为太冷而无法拉开,都护的铁甲冷得难以穿上。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浩瀚的沙漠边,百丈厚的冰层横亘,愁云密布,万里长空凝结成一片。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中军设宴款待归来的客人,胡琴、琵琶和羌笛奏响。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傍晚时分,大雪从辕门纷纷落下,狂风卷起红旗,却因寒冷而冻结,无法翻动。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轮台东门,我送你离去,离去时雪漫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山回路转,再也看不到你的身影,只留下雪地上马蹄踏出的痕迹。
咏雪文言文翻译文义

原文: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去岁花时破严寒,金樽珠翠掌中看。
今朝独向空阶立,昨夜夜半东风还。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扬扬,宛如巨席覆盖。
片片吹落轩辕台,雪花纷纷飘落,如同散落于轩辕台之上。
幽州思妇十二月,十二月时,幽州的思妇们。
停歌罢笑双蛾摧,她们停止了歌唱和欢笑,眉头紧锁,显得愁容满面。
去岁花时破严寒,去年花开之时,虽然严寒,但花朵依然绽放。
金樽珠翠掌中看,她们手持金杯,观赏着璀璨的珠翠。
今朝独向空阶立,今日独自一人站在空旷的台阶上。
昨夜夜半东风还,昨晚半夜东风又起。
译文:
《咏雪》
燕山之上的雪花,其大如席,一片片飘落,仿佛覆盖了轩辕台。
在幽州的十二月,那些思妇们,停止了歌唱与欢笑,她们的眉头紧锁,显得愁眉不展。
去年花开之时,尽管严寒,花朵却依然绽放,她们手持金杯,观赏着手中璀璨的珠翠。
然而,今日,她们独自一人站在空旷的台阶上,回忆着昨夜夜半时分,东风再次吹起。
这首诗以咏雪为题,实则抒发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孤寂的感慨。
雪花之大,如席如席,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壮丽;而雪花飘落,又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
幽州思妇的愁容,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忧伤。
金樽珠翠与空阶独立,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时光流转中的悲欢离合。
整首诗以雪为线索,将诗人的情感娓娓道来,给人以深深的感触。
初一上册语文咏雪全文与翻译

初一上册语文咏雪全文与翻译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注释】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史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内集:家庭聚会。
与儿女讲论文义(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讲:讲解)(论:讨论)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速,大)(欣然:高兴的样子)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可拟:差不多能够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因:凭借)(“因”在这里有特殊含义)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
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相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咏雪文言文汉语翻译

咏雪文言文汉语翻译文言文的翻译是我们常做的题型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咏雪文言文汉语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咏雪 / 咏雪联句南北朝: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 咏雪联句译文及注释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太傅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注释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子侄辈。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骤:急,紧。
欣然:高兴的'样子。
何所似:像什么。
何,什么;似,像。
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未若:倒不如。
因:凭借。
即:是。
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结语:文言文的翻译要多做一些练习,多熟练一些通假字的使用。
咏雪文言文古诗全文翻译

原文:
白雪纷纷何所似?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宛若飞花舞蝶飞。
皑皑如银铺地白,
冷冷似玉凝天寒。
幽香暗送梅花韵,
傲骨凌霜独立端。
瑞雪兆丰年,
天地共欢颜。
农夫笑颜开,
麦苗得润沾。
译文:
纷纷扬扬的雪花,究竟像什么?
仿佛空中撒落的盐粒,可以相比拟。
但不如那随风飘舞的柳絮,
宛如翩翩起舞的蝴蝶飞。
洁白的雪花,如银铺满大地,
寒冷的气息,似玉凝于天际。
暗香浮动,如同梅花韵致,
傲然挺立,凌霜而不屈。
瑞雪预示着丰收的年景,
天地之间,共享欢乐。
农夫们脸上露出笑容,
麦苗得到了滋润,生机盎然。
这首诗以雪为题材,通过对雪的描绘,展现了雪的美丽、纯洁和象征意义。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雪的意境之中,感受到了雪的韵味和诗人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世说新语》两则
1.咏雪
咏雪の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の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咏雪の解字
(1)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史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2)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3)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因:凭借)(“因”在这里有特殊含义)(4)讲论文义(讲解诗文)(讲:讲解)(论:讨论)
(5)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不久,一会儿)(骤;迅速)(欣然:高兴的样子)
(6)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这儿当“子侄辈”讲,即年轻一辈)
(7)内集:家庭聚会。
(8)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9)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10)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11)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12)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2.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の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の译文
陈太丘跟朋友相约同行,约定在正午碰面。
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
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只有七岁,正在门外嬉戏。
朋友就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答道:“我父亲等您很久,而您没到,他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简直不是人做的事啊!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开了。
”元方答道:“您跟父亲约好正午见,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想拉元方的手。
陈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大门。
陈太丘与友期の解字
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地名;长,长官。
与:和
元方:即陈纪,字元方,是陈寔的长子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会,约定时间。
行,出行。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正午。
至:到。
舍去:不再等候而离开了。
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时年:这年(那时)。
戏:玩耍,游戏。
尊君在不(fǒu):您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非:不是。
相委而去:丢下别人而离开。
相委,丢下别人;相,副词,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委,放弃,抛弃。
君:古代尊称对方,现可译为“您”。
家君:家父。
惭:惭愧。
引:拉,这里指表示友好的动作。
顾:回头看。
信:诚信,信用。
礼:礼貌。
引之:拉住。
不:同“否”。
注:曰:说!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宋文学家。
宋武帝刘裕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继于叔父临川王刘道规,袭封临川王,征为侍中。
文帝时,转散骑常侍、秘书监,徙度支尚书,迁丹阳尹,加辅国将军。
后任尚书左仆射,加中书令,出为荆州刺史,再转任南兖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
后因疾还京,卒年四十一,谥康王。
他爱好文学,“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
由于他熟悉两晋士大夫的言行,又参阅了有关论述,加上手下才学之士的帮助,终于编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轶事小说──《世说新语》。
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分类记载汉末到东晋期间士大夫阶层的一些言谈和轶事。
南朝梁刘峻(字孝标)为这部书作注,引书多至近四百种,又增加了许多材料。
所记故事都不长,但是写得生动,往往三言两语,也能让读者看到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一些人物的精神面貌。
全书语言精练,辞意隽永,对后代笔记文学影响很大,此外,还有《幽明录》等志怪小说。
原籍南朝宋国彭城,世居京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