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集料混凝土种类
c15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

c15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摘要:一、轻集料混凝土概述1.轻集料混凝土定义2.轻集料混凝土特点二、c15 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原材料选择2.配合比设计原则3.c15 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三、c15 轻集料混凝土性能与应用1.力学性能2.耐久性能3.应用领域四、c15 轻集料混凝土施工技术1.施工准备2.施工方法3.质量控制正文:一、轻集料混凝土概述轻集料混凝土是一种以轻质骨料、水泥、掺合料、水及附加剂等组成的混凝土。
它具有轻质、高强、保温、隔热、吸声、抗渗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道路等领域。
二、c15 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原材料选择:根据设计要求,选择优质水泥、轻质骨料、掺合料、水及附加剂等原材料。
2.配合比设计原则:根据轻集料混凝土的特点,合理确定水泥用量,充分发挥轻质骨料的优点,保证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3.c15 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水泥:300-350kg/m;轻质骨料:600-700kg/m;掺合料:150-200kg/m;水:150-200kg/m;附加剂:适量。
三、c15 轻集料混凝土性能与应用1.力学性能:c15 轻集料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满足一般建筑结构的要求。
2.耐久性能:具有良好的抗渗性、抗碳化性、抗冻融性,保证了混凝土的耐久性。
3.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框架结构、轻钢别墅、桥梁、涵洞等建筑结构中,满足节能、环保、经济等要求。
四、c15 轻集料混凝土施工技术1.施工准备:确保原材料质量,合理配置混凝土,准备好施工设备。
2.施工方法:根据结构特点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浇筑方法,如泵送、输送等。
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

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轻集料混凝土是一种采用轻质骨料(如珍珠岩、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膨胀泡沫玻璃等)为主要骨料,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等为胶凝材料,并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具有轻质、高强度、保温隔热、隔声、耐久性好等优点的新型建筑材料。
轻集料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路桥、水利、地铁、隧道、堤坝、防洪等工程领域。
正确的配合比是保证轻集料混凝土品质的关键之一。
一、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原则1. 确定骨料种类和配合比轻集料混凝土的骨料种类有珍珠岩、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膨胀泡沫玻璃等。
不同骨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同,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也不同。
因此,在确定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时,需要根据不同骨料的性质,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强度、密度、保温隔热、耐久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骨料种类和配合比。
2. 确定胶凝材料种类和掺合比例轻集料混凝土的胶凝材料主要有水泥、矿物掺合料等。
不同胶凝材料的掺合比例对混凝土的强度、密度、收缩率等性能有不同的影响。
因此,在确定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时,需要根据不同胶凝材料的性质和掺合比例,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强度、密度、收缩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胶凝材料种类和掺合比例。
3. 确定外加剂种类和掺量轻集料混凝土的外加剂主要有减水剂、增稠剂、防冻剂、膨胀剂等。
不同外加剂的掺量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凝结时间、强度、温度稳定性等性能有不同的影响。
因此,在确定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时,需要根据不同外加剂的性质和掺量,综合考虑混凝土的流动性、凝结时间、强度、温度稳定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外加剂种类和掺量。
二、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主要有实验方法和理论方法两种。
1.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是通过对不同配合比的轻集料混凝土进行试验,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实验方法需要制备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渗透性等试验,从而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2. 理论方法理论方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最佳的配合比。
轻质混凝土

轻混凝土轻混凝土是指表观密度小于1950kg/m3的混凝土。
可分为轻集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和无砂大孔混凝土三类。
轻混凝土的主要特点为:1.表观密度小。
轻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表观密度一般可减小1/4~3/4,使上部结构的自重明显减轻,从而显著地减少地基处理费用,并且可减小柱子的截面尺寸。
又由于构件自重产生的恒载减小,因此可减少梁板的钢筋用量。
此外,还可降低材料运输费用,加快施工进度。
2.保温性能良好。
材料的表观密度是决定其导热系数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轻混凝土通常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降低建筑物使用能耗。
3.耐火性能良好。
轻混凝土具有保温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等特点,遇火强度损失小,故特别适用于耐火等级要求高的高层建筑和工业建筑。
4.力学性能良好。
轻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较小、受力变形较大,抗裂性较好,能有效吸收地震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故适用于有抗震要求的建筑。
5.易于加工。
轻混凝土中,尤其是多孔混凝土,易于打入钉子和进行锯切加工。
这对于施工中固定门窗框、安装管道和电线等带来很大方便。
轻混凝土在主体结构的中应用尚不多,主要原因是价格较高。
但是,若对建筑物进行综合经济分析,则可收到显著的技术和经济效益,尤其是考虑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节能效益,其技术经济效益更佳。
一、轻骨料混凝土用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和水泥配制而成的混凝土,其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称为轻骨料混凝土。
当粗细骨料均为轻骨料时,称为全轻混凝土;当细骨料为普通砂时,称砂轻混凝土。
(一)轻骨料的种类及技术性质1.轻骨料的种类。
凡是骨料粒径为5mm以上,堆积密度小于1000kg/m3的轻质骨料,称为轻粗骨料。
粒径小于5mm,堆积密度小于1200kg/m3的轻质骨料,称为轻细骨料。
轻骨料按来源不同分为三类:①天然轻骨料(如浮石、火山渣及轻砂等);②工业废料轻骨料(如粉煤灰陶粒、膨胀矿渣、自燃煤矸石等);③人造轻骨料(如膨胀珍珠岩、页岩陶粒、粘土陶粒等)。
轻集料混凝土

轻集料混凝土轻集料混凝土是用轻粗集料、轻细集料(或普通砂)和水泥配制成的混凝土,其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
1 轻集料混凝土的组成材料1.水泥一般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及粉煤灰水泥。
2.轻集料轻粗集料——粒径在5mm以上,堆积密度小于1000kg/m3;轻细集料——粒径不大于5mm,堆积密度小于1200kg/m3。
轻集料按原料来源分有三类:(1)工业废料轻集料——如粉煤灰陶粒、膨胀矿渣珠、自燃煤矸石、煤渣及其轻砂。
(2)天然轻集料——如浮石、火山渣及其轻砂。
(3)人造轻集料——如页岩陶粒、粘土陶粒、膨胀珍珠岩集料及其轻砂。
轻集料的堆放和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1)轻集料应按不同品种分批运输和堆放,避免混杂。
(2)轻粗集料运输和堆放应保持颗粒混合均匀,减少离析。
采用自然级配时,其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m,并应防止树叶、泥土和其他有害物质混入。
(3)轻砂在堆放和运输时,宜采取防雨措施。
在气温5℃以上的季节施工时,可根据工程需要,对轻粗集料进行预湿处理。
预湿时间可根据外界气温和来料的自然含水状态确定,一般应提前半天或一天对集料进行淋水、预湿,然后滤干水分进行投料。
在气温5℃以下时,不宜进行预湿处理。
3.水要求同普通混凝土。
2 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轻集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
为了使所配制的混凝土具有必要的强度保证率,混凝土试配强度应按下列公式确定:f'cu =f cu,k +1.645σ (1)式中 f'cu,k ——轻集料混凝土的试配抗压强度(MPa );f cu,k ——轻集料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即强度等级)(MPa ); σ——轻集料混凝土强度的总体标准差(MPa )。
生产单位如有25组以上的轻集料混凝土抗压强度资料时,总体标准差可用样本标准差cu f S 代替,计算公式为式(2):式中 fcu,i ——第i 组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MPa );cu f m ——n 组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的平均值(MPa )。
c15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

c15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原创实用版】目录1.轻集料混凝土的定义和特点2.C15 轻集料混凝土的含义3.C15 轻集料混凝土的配合比4.配合比的影响因素5.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和步骤6.C15 轻集料混凝土的应用领域正文轻集料混凝土是一种以轻质骨料(如浮石、陶粒等)部分或全部代替普通混凝土中的粗骨料(如碎石、砾石等),并采用普通混凝土的拌和料和拌和方法制成的混凝土。
它具有轻质、高强、保温、隔热、吸声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道路、水利等领域。
C15 轻集料混凝土是指强度等级为 C15 的轻集料混凝土。
在我国,轻集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分为 C15、C20、C25、C30、C35、C40、C45、C50 八个等级,其中 C15 表示混凝土的 28 天立方体抗压强度为 15MPa。
C15 轻集料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轻集料、水泥、水、粉煤灰、外加剂等组成材料的比例。
它的配合比需要根据工程特点、设计要求、材料性能等因素进行设计。
影响配合比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轻集料的类型和质量2.水泥的种类和强度等级3.粉煤灰的掺量和质量4.外加剂的种类和掺量5.施工条件和环境因素设计 C15 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的方法和步骤如下:1.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性能要求2.选择合适的轻集料、水泥、粉煤灰和外加剂3.根据材料性能和工程特点,初步设定配合比4.通过试验和调整,确定最佳配合比5.根据最佳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的拌和和施工C15 轻集料混凝土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建筑工程中的墙体、屋面、地面等;桥梁工程中的桥面、桥墩等;道路工程中的路面、路基等;水利工程中的大坝、渠道等。
lc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

lc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摘要:一、LC轻集料混凝土概述1.LC轻集料混凝土的定义2.LC轻集料混凝土的特点二、LC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原材料选择2.配合比设计原则3.配合比设计方法三、LC轻集料混凝土的应用领域1.住宅建筑2.公共建筑3.桥梁工程四、LC轻集料混凝土的发展趋势1.我国LC轻集料混凝土的发展现状2.国际LC轻集料混凝土的发展趋势3.LC轻集料混凝土的未来发展方向正文:LC轻集料混凝土是一种以轻质骨料、水泥、掺合料、水及附加剂配制而成的混凝土。
它具有轻质、高强、保温、耐火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住宅建筑、公共建筑、桥梁工程等领域。
一、LC轻集料混凝土概述LC轻集料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它具有轻质、高强、保温、耐火等特点。
在我国,LC轻集料混凝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LC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原材料选择:LC轻集料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轻质骨料、水泥、掺合料、水及附加剂。
其中,轻质骨料是LC轻集料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LC轻集料混凝土的性能。
水泥是LC轻集料混凝土的主要胶结材料,它的选择关系到LC轻集料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掺合料可以改善LC 轻集料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提高LC轻集料混凝土的综合性能。
水是LC 轻集料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LC轻集料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
附加剂可以改善LC轻集料混凝土的性能,提高LC轻集料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2.配合比设计原则:LC轻集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经济性、先进性、合理性、可行性等原则。
经济性是指LC轻集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先进性是指LC轻集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提高LC轻集料混凝土的性能。
合理性是指LC轻集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考虑原材料的性质和工程要求,使LC轻集料混凝土的性能满足工程要求。
可行性是指LC轻集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考虑施工条件,使LC轻集料混凝土的施工顺利进行。
LC50轻集料混凝土

LC50轻集料混凝土LC5.0轻集料混凝土LC5.0轻集料混凝土是轻质混凝土的一种,是以水泥、粉煤灰为主料加入多种添加剂(配合轻集料),通过将轻集料替代石子或陶粒作为填充骨料,配制而成抗压强度大于5.0Mpa,成型后是一种含有大量封闭孔隙的新型轻质保温隔热混凝土。
LC5.0轻集料混凝土是为了适应现代建筑工程高层化、大跨度化的发展而做出的改进,使用lc5.0轻集料混凝土替换普通轻集料混凝土符合了建筑对减轻荷载的要求,我国普通轻集料通常采用粘土陶粒,粘土大多取自于耕地,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而lc5.0轻集料混凝土采用聚氨酯骨料,轻集料质轻、多孔的独特结构。
具有轻质、保温、隔音和抗震、耐火性能好、综合技术经济效果好,较好的工作性能、良好体积稳定性、耐久性能,等优点,使之逐渐成为现代轻集料混凝土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高层建筑物减轻荷载的理想材料。
也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绿色建筑材料。
轻集料混凝土大量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其他工程,具有巨大的技术经济优势和非常广阔的前景。
因此,轻集料混凝土的生产和应用技术发展较快,主要向轻质、高强的方向发展。
减轻自重是现代建筑结构实现超高、大跨设计与施工的有效途径之一,而采用轻骨料混凝土可显著降低结构自重。
由于在生产轻骨料和配置轻骨料混凝土的时候,大量利用了粉煤灰、硅灰等工业固体废弃物,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轻集料混凝土新技术的发展,是具有绿色特质的轻集料混凝土.LC5.0轻集料混凝土产品特点:隔热性:由于lc5.0轻集料混凝土接纳聚氨酯为轻骨料,成型后含有大量封闭的空间,热阻约为通俗混凝土的10-20倍。
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整体性:与主体工程结合紧密,不会空鼓和脱层;隔音性:轻集料混凝土中含有大量的独立空间,且分布匀称,吸音能力为0.09-0.19%是通俗混凝土的5倍。
耐久性好:轻集料骨料耐腐蚀性能优异,与建筑物砼寿命;抗裂纹性:抗裂性是普通混凝土的8倍。
轻集料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轻集料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概述轻集料混凝土是一种通常由轻质骨料,如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膨胀藍泡等,以特定比例和方法混合水泥及其他外部添加剂而成的一种混凝土。
因其重量轻、保温性好等优良性能,常用在建筑、隔声围墙、因防护及其他工业领域。
本文将介绍轻集料混凝土的应用技术规程,包括材料控制、制作工艺、养护方法等方面。
材料控制轻集料轻集料是轻集料混凝土的关键材料,通常使用的轻集料有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等。
轻集料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或者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
在混凝土的配合中,轻集料的最大掺量根据混凝土的要求和轻集料的质量,一般不超过25%。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粘合材料,控制水泥质量对于轻集料混凝土的性能至关重要。
使用的水泥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或者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
在混凝土的配合中,建议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外部添加剂外部添加剂在混凝土的配合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加强混凝土的耐久性。
常用的外部添加剂有减水剂、增稠剂等。
制作工艺设计配合比设计配合比是指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和数量的计算。
设计配合比应符合相应的工程技术规范要求。
一般情况下,轻集料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搅拌制作轻集料混凝土的搅拌制作应采用混凝土搅拌机进行。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一般不应少于2分钟,同时应根据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和搅拌机的性能确定。
浇筑成型搅拌好的混凝土应及时浇筑。
在混凝土浇注之前,应先进行基础处理。
基础处理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
混凝土应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浇筑和振捣,并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充分的填振,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
养护方法轻集料混凝土的养护是混凝土的重要保养环节。
养护期间应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涂覆。
涂覆材料的选择应根据混凝土的要求进行。
涂覆层的厚度一般不应少于2毫米。
养护过程中要保持养护层的湿润,防止混凝土表面干燥裂缝,一般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完成养护。
轻集料混凝土的应用技术规程旨在保证轻集料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轻集料配制成的、容重不大于1900公斤/米3的轻混凝土,也称多孔集料轻混凝土。
轻集料混凝土按轻集料的种类分为:①天然轻集料混凝土。
如浮石混凝土、火山渣混凝土和多孔凝灰岩混凝土等。
②人造轻集料混凝土。
如粘土陶粒混凝土、页岩陶粒混凝土以及膨胀珍珠岩混凝土和用有机轻集料制成的混凝土等。
③工业废料轻集料混凝土。
如煤渣混凝土、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和膨胀矿渣珠混凝土等。
按细集料种类分为:①全轻混凝土。
采用轻砂做细集料的轻集料混凝土。
②砂轻混凝土。
部分或全部采用普通砂作细集料的轻集料混凝土。
按其用途分为:①保温轻集料混凝土。
其容重小于800公斤/米3,抗压强度小于5.0兆帕,主要用于保温的围护结构和热工构筑物。
②结构保温轻集料混凝土。
其容重为800~1400公斤/米3,抗压强度为5.0~20.0兆帕,主要用于配筋和不配筋的围护结构。
③结构轻集料混凝土。
其容重为1400~1900公斤/米3,抗压强度为15.0~50.0兆帕,主要用于承重的构件、预应力构件或构筑物。
轻集料混凝土具有自重轻、保温隔热和耐火性能好等特点。
结构轻集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高可达70兆帕,与同标号的普通混凝土相比,可减轻自重20~30%以上,结构保温轻集料混凝土是一种保温性能良
好的墙体材料,其热导率为0.233~0.523瓦/(米·开),仅为普通混凝土的12~33%。
轻集料混凝土的变形性能良好,弹性模量较低。
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和徐变也较大。
轻集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与其容重和强度成正比。
容重越小、强度越低,弹性模量也越低。
与同标号的普通混凝土相比,轻集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约低25~65%。
轻集料混凝土大量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其他工程,可收到减轻结构自重;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节约材料用量;提高构件运输和吊装效率;减少地基荷载及改善建筑功能(保温隔热和耐火等)等效益。
因此,在20世纪60~70年代,轻集料混凝土的生产和应用技术发展较快,主要向轻质、高强的方向发展,大量应用于高层、大跨度结构和围护结构,特别是大量用于制作墙体用的小型空心砌块。
中国从50年代开始研制轻集料及轻集料混凝土,主要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大型外墙板和小型空心砌块,少量用于高层和桥梁建筑的承重结构和热工构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