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应考指导
高考作文考前指导方法

高考作文考前指导方法高考作文是很多学生都需要注意的内容,那么你知道高考作文应该怎么写比较好?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高考作文考前指导方法,来欣赏一下吧。
高考作文考前指导方法一、切莫疏忽限制性高考作文总会有许多限制性:限意、限体、限时、限量,这些限制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考生切莫疏忽。
限意:这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是在开放的前提下,加大限制性,而限制主要是内容上的限制。
对于开放性的话题作文,虽然内容的选择相对自由,但也绝不是无边无际,可以随心所欲,我行我素。
考生在写作时必须仔细阅读作文试题提供的材料、情景和命题者的指令性文字,明确命题意图,写作目的和表述重点,抓住实质,决不能望文生义,想当然,以致偏题。
限体:近年的高考作文虽然尽量淡化文体界限以利考生临场发挥,但并不等于没有限制。
这种“限制性”在于要求考生首先要明确命题意图,进行构思选材谋篇,再根据自己的擅长选定相应的表达方法及文体。
限时:高考作文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完成的时间,但语文整卷的考试时间是确定的——2个半小时;因此,我们必须安排好作文的时间。
一般来说,从读题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行文标点到检查修改等全部程序在内,作文时间不应少于60分钟,否则会捉襟见肘,丢三落四,肯定写不出好文章。
限量:这几年的高考作文对字数要求均是“不少于800字”,因此考生在正式落笔之前,至少应先有个“腹稿”,即在构思文章内容时,每个段落的大致字数要胸中有底,不能忽略了字数的规定。
以800字为标准,那么全篇最少绝不得少于750字;当然文章也不宜太长。
二、切莫疏忽拟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眉目。
一个好的题目往往是内容的高度概括,它可以总领全文,同时也可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和注意力。
但是,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往往对此十分疏忽。
特别是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少有命题作文,而多是自拟题目的作文。
有些考生对拟题十分马虎,不是把“话题”信手拈手来权当作文题目,就是干脆漏掉作文题,结果被扣了分还不知道。
考生在高考中怎样才能避免犯类似错误呢?首先要从思想上予以重视,其次要掌握一些拟题的技巧。
高考写作指导与范文

高考写作指导与范文一、写作指导高考写作是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下面给出一些高考写作的指导。
1. 理清思路:在写作前,先确立清晰的思路,明确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并根据中心思想提炼出2-3个主要观点。
每一个观点都应支持或论证中心思想。
2. 注意文体特点:高考写作主要涉及议论文、说明文和文章。
议论文需要表达观点,说明理由,举例论证,总结概括。
说明文需要按照事物的发展过程进行解释说明,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文章需要具备丰富的描写细节,人物形象鲜明,环境氛围感染力强。
3. 独立构思:不要盲目套用模板,考生应该根据题目独立构思,并且合理安排篇幅。
要灵活运用各种文学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比喻等,增强文章的表达力。
4. 注意过渡:写作过程中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使文章从一个环节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可以使用一些过渡词语,如首先、其次、此外、而且等。
5. 语言准确得体:在写作中,语言要准确、得体,不要使用过于生涩的词汇和语句,注意语法和拼写错误。
二、范文假设有这样一个高考作文题目:“人与自然”。
下面给出一篇满分范文:人与自然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然而,在如今的社会现实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需要更多的关注和调整。
首先,人类应该认识到自然的重要性,并意识到保护自然的责任。
自然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是人类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自然资源逐渐遭受破坏和耗尽。
我们应该深知,只有保护自然,才能保护我们自己。
其次,人类需要改变对自然的态度,追求和谐与共生。
人类长期以来对自然的剥削和掠夺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物种灭绝等问题的产生。
今天,我们已经面临着空气和水的污染,气候变化等严重的环境问题。
人类不能再无视这个现实,而是要尽快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促进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最后,人类应该意识到自然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并采取行动来实现这一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希望人类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也要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
关于高考作文指导

关于高考作文指导导言高考作文是高中学生面临的一项重要考试科目,对考生的综合能力及语文素养有着很高的要求。
在备战高考作文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指导方法和技巧,以提高作文水平并获得高分。
本文将提供一些关于高考作文指导的建议和技巧。
了解高考作文要求首先,了解高考作文的题目类型和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高考作文一般分为命题作文和素材作文两种类型。
命题作文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主题或观点进行写作,素材作文则是根据给定的素材材料进行写作。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应该熟悉不同类型的题目,了解每种题目的写作要求和特点,以便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
提前练习写作写作是需要不断练习的一项技能。
在备考阶段,考生应该提前进行大量的写作练习,以提高写作的熟练度。
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作文题目,或是从历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中选取一些进行练习。
同时,可以尝试不同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以丰富自己的写作技巧。
掌握好作文结构良好的作文结构是作文成功的关键。
高考作文通常采用三段式结构,包括引子、主体和结尾。
引子部分应该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主体部分是对主题的论述和论证,结尾部分则是对整篇文章的总结和观点的呼应。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衔接,保持逻辑的清晰性。
注意语言表达高考作文不仅要求准确地表达出观点,还需要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
考生要注重选择适当的词汇和句型,以及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来增加作文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同时,要注意语法和标点的正确运用,避免语法错误和标点混乱影响文章的整体品质。
适当使用修辞手法在高考作文中,适当使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强作文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对比等等,通过这些手法可以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修辞手法,要保持适度和自然。
注重文采和行文流畅性高考作文中,流畅的行文和优美的文采是得高分的关键。
考生应该注重行文的连贯性,避免句子之间的突兀和断裂。
同时,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修辞语言,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指导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指导高考作文写作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作文是展现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因此,在备考高考的过程中,如何掌握作文的写作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本文将针对高考作文的写作技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一、面对题目高考作文的题目往往是非常开放的,考生有较大的自由度。
这就要求考生在审题时,要把握主题和紧扣考题,不能离题。
首先,要理解题目的含义,明确中心思想,建立写作思路,对话题进行限定,构思出合适的框架。
其次,不要胡乱发挥,不能离题。
要紧扣主题,并合理地扩展内容。
同时要注意文体与写作方式,尽量遵循文体的要求和写作方式的特点,避免病句和语法错误。
二、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是高考作文成功的关键,语言的准确性、精练性、形象性和感染力都需要同时兼备。
因此,考生要注重语法的正确性、词汇的丰富性和准确性,注意语句的结构性、逻辑性和连贯性,力求让文章的语言表现力更加优秀。
语言的运用不仅包括词语,还涉及到语气的运用。
在写作中,适当的使用夸张、反问、排比等修辞手法,可以让文章充满力量和感染力。
同时,还要注意书写的规范性、美观性和整洁性,切勿随意添加标点符号和缩略词。
这些都是影响作文评分的重要因素。
三、结构清晰高考作文的结构分为三部分:开头、中间和结尾。
要注意开头要有“引子”,明确文章的主旨,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中间要充分展开主题,有条理地阐述各个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用事实、论据、引用等方式加强论述。
结尾要总结前文,深化主题,提出思考和疑问,使文章留有余韵。
文章结构的清晰度不仅要体现在段落之间的衔接上,还要有一个清晰明了的主题句和明确的思路。
各段之间可以选用转折、承接、补充等衔接词和段首插入语,以更好地阐述主题。
四、文章逻辑在文章的组织过程中,逻辑性显得尤为重要。
要遵循客观事实和逻辑关系的联结,严格按照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因素的先后顺序,合理地组织文章的结构,使文章有连接性、逻辑性和完整性。
高中作文技法与应考指导

高中作文技法与应考指导
作文在书面考试中占据重要地位,是高考评判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作文的写作技巧与应考指导,则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明确作文的写作目的,并加强对自身思想内容和文情气氛的把握,并围绕主题进行点面结合,把握文章的主次关系,使文章有王法道纲,使文章有重点、结构严谨。
其次,要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
作文写作时,要尽量使用高级词汇,同时注意词语的准确性,注意句子的多样化,灵活运用复句,要使文章篇章有序。
此外,要注意文章的连贯性,要加强对连接词的运用,把文章中的句子和段落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语句互相衔接、层次清晰,使文章更加地笔致流畅。
最后,要记住三大法则:1、结构要完整、统一;2、句子要连贯、丰富;3、用词要准确、得体,要注意文章的语气、语调和文体,使文章富有诗意和古典气质。
在实际的考试中,考生要注意以下几点:1、认真阅读题目,了解所给的材料;2、把握好表达的重点,围绕中心进行论述;3、要注意文章的格式与长度;4、要注意文章当中的文言表达,使用些许古典语言,增加典雅气息;5、要考虑时间安排,给文章划分清晰明确的段落,做到文章有层次有重点,并保持文章的连贯;6、在开头和结尾要把文章进行概括和总结,使文章的结构有序。
通过以上的技巧,可以有效保证作文的质量,提高应考水平。
考生要真正把作文当成一个有价值的练习,充分利用时间,不断进步,
在考试中取得成功。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高考作文是考生们在高考中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考试内容。
一个优秀的作文不仅能展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还能提高作文分数,为考生争取到更多的高分。
下面是一些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审题准确在高考作文写作之前,学生首先要认真审题,确保理解题目的含义。
审题时要仔细阅读题目,弄清楚题目所要求的写作内容、写作角度和字数要求等。
只有准确理解题目,才能写出有针对性的作文。
二、合理组织结构一篇好的高考作文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结构,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开头要简洁明了地点题,引出话题,激发读者的兴趣。
主体部分要围绕中心思想展开,采用递进、对比、举例等方式,让文章内容紧凑连贯,层次清晰。
结尾要做到简明扼要,总结全文,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三、语言表达准确规范语言是作文的表达工具,要求考生用准确、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作文中要注意语法的正确性,句子的通顺流畅,词语的丰富多样,句式的变化灵活。
同时,要注意选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突出文章的文学特色,提高文章的质量。
四、逻辑思维严密在高考作文中,逻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要求考生的观点清晰,论述有条不紊。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论据的递进关系,层次的逻辑性,避免随意穿插不相关观点。
同时,在文章中要合理运用连接词或者短语引导句子之间的转折、对比、因果关系等,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严密。
五、思想深入独到高考作文不仅要求考生能够正确表达,还要求考生能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在选材上,要选择有深度和独到见解的话题,发散思维,展示自己的思考能力。
同时,在表达观点时要理性客观,避免片面性的观点,能够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
六、细心润饰文采作文写作完成后,要仔细润色,修订语言的表达和句子的结构,避免出现明显的错误。
此外,还要注意字数的掌握,确保在规定的字数范围内完成作文。
可以通过删减或者增加适当的内容来达到字数的要求,但一定要注意不要过度扩充,避免内容的冗杂和不切题。
高考作文指导四篇

高考作文指导四篇高考作文指导篇1 一、题材要鲜活,别总拿名人古人说事喻旭初说,高考作文题材要鲜活,不要动不动就拿名人、伟人、古人说事,说多了,毫无新鲜感,没人爱看。
选取鲜活的材料,会让人眼前一亮,感觉就大不一样。
要尽可能联系现实,这会使文章有生活气息,有时代色彩。
联系哪些现实呢?第一,关心弱势群体如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城镇低收入人群、找工作或正在创业的大学生、农村的留守老人与儿童、生活困难的残疾人等等。
怀着同情与关爱去写他们,能成好文章。
第二,歌颂特殊工作者如维护法律尊严的法官和律师、辛勤工作在反腐第一线的纪检干部、在灾难中救人的医生和护士、攻坚克难为国争光的科研人员、为农村或山区的教育奉献青春的教师、为城市美容的环卫工人、无私奉献的各种志愿者、热心公益事业的慈善家、坚守在艰苦边防哨所的战士等等。
以他们的事迹为素材写记叙文,或以他们的事迹为论据写议论文,表达得好,会很打动人。
第三,重视环境保护如美丽中国与生态环境、城市改造与科学规划,还有对当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等等。
如果叙述得清楚,分析得深透,有可能产生震撼力。
二、“取材鲜活”怎么落实到不同文体?1、如果写记叙文应尽可能选有动情点的人或事。
比如写在大城市就读的农民工子弟,写亟需关爱的农村留守儿童、不避寒暑长期在室外劳作的工人,最好能写自己或自己家庭中某件有别于他人的一段经历,如果能突出一两个生动的细节则更好。
2、如果写议论文必须注意论据材料的鲜活:(1)举别人很少举过甚至没有举过的事例,如救灾英雄、科技精英、仁术医生、公安干警、爱心人士、体育新星、中华达人、微博红人等等。
(2)引用别人很少引用甚至没有引过的古诗文或中外名言警句。
(3)摆出报刊上披露的有说服力的数据。
这一条极少有人重视,摆得好,会很引人注目。
要做到这一条,平时要注意搜集、积累。
要想“取材鲜活”,必须掌握以下原则:(1)多选有细节的小故事,少选浮泛的大事件;(2)多选贴近现实的,少选古代历史的;(3)多选有独特个性的,少选大家都熟悉的;(4)多选正面积极的,少选反面消极的。
如何指导高考作文范文_高考作文范文写作指导

如何指导高考作文范文_高考作文范文写作指导高考作文指导方法1.即使一种小小的情绪也能成为文章的中心,比如,夏日中午的一种惆怅和孤独;2.同一题材能表现不同主题,这要看你的笔力,你的写作重心;3.表现主题表明中心和文章立意,说法不同,但内容一样,这对于语文学习也很重要。
4.在作文评分标准中,题材的分值占了相当的比例,你应该高度重视;5.第一个出现的材料基本不是最好的,第二个会稍好一些,而独特优良的题材会在第三第四个才可能被挖掘到;6.把预选的题材写在纸上,作一比较,然后确定其中之一,这是一个选材的笨方法,但很实用;7.独特的经历是最好的题材,不要觉得丢人,也不要认为现丑,真情展露方为写作真谛;高考作文1:修心如莲树求禽兽以携,遭拒;结实以静候,则咸相食,其籽得传。
《劝学》有云:“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然他物何以愿为我所用盖因其腹中有物,非空也。
人,只有自我修行,价值昭彰,才可求他人赏识,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即是此理。
修心如莲,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田田的荷叶间一段绿波,愈令风荷芳行万里。
汉有昭君,不赂画工,寂寂深宫她沉婉若水。
修心如莲,终得一日,天理昭昭。
她的倾城姿容醉了天子,醉了使臣,以公主之位和亲匈奴。
识大体的智慧,济苍生的胸怀,沉着大气的风范,令她成为一首绝唱。
直至百千年后,人们仍可从杜甫的吟诵中瞥见那一抹惊鸿的倩影,惊艳了岁月。
是什么让一位红颜以扶柳之态名留青史是其内在的德。
修心如莲,凭自我价值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蜀有孔明,“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躬耕于南阳,不争虚名于诸侯。
然而一代名主刘玄德恭敬相邀,三请两拒,传为美谈。
如果他不是卧龙先生,只是一介凡夫俗子,又有哪个帝王会甘心低头细语呢羽扇纶巾间的豪情胆识是其吸引刘备的法宝。
修心如莲,孔明静候。
以兼济天下之大才赢得生前身后名。
姜子牙垂钓言:“愿者上钩。
”八十高龄遇文王。
可见,世人渴求的与年龄无关,与相貌无缘。
内在价值的升华才是一个人得到赞赏的根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应考指导(一)一、熟知评分标准,知己知彼。
【关于发展等级的补充说明】浙江省的作文发展等级分在通常的情况下这样给分:基础等级30分以下的作文,不给发展等级分;基础等级30分以上的作文,按如下规定给发展等级分:基础等级30—34分的作文,给发展等级四等分,即1—3分;基础等级35—39分的作文,给发展等级三等分,即4—6分;基础等级40—44分的作文,给发展等级二等分,即7—8分;基础等级45—50分的作文,给发展等级一等分,即9—10分。
当然,这个补充规定并不是不能违反。
如果遇到某篇作文在某一方面的确非常突出,即使它的基础等级分数相对低一点,发展等级分也可以给满分。
反之也一样,如果总体上觉得这篇作文的发展等级分应该少打一点,也可以适当减去1—2分。
二、选择适合自己的突破口,争取多得发展等级分。
三、增强文体意识,避免四不像。
四、从考题看标准,08年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都巿和乡村,是我们栖居的空间;都巿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
当我们从平凡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待。
请以“触摸都巿”或“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09年26.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
(60分)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
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10年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街食喂养衰老的母鸟,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反哺”。
人类社会也存在这类似的现象,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
千百年来,在以父辈对子辈施教为主流的正统传承方式下,文化帆布犹如潜流,隐而不显。
但在迅疾变化的当今世界,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
他们在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越来越明显的影响着年长一代。
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转换。
请针对上述现象及所反映的问题,以“角色转换之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你可以讲述古时,书法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11年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
钱学森、袁隆平、宗庆后、张艺谋、马化腾、刘翔……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行业的成功者,有无数崇拜者和模仿者追随其后。
他们做过什么,又是怎么做的,被写进了种种励志读本。
然而,他们的成功很难复制,因为时间在变,万物在变,一个人成功的路子也在变。
时间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春夏秋冬,四时更替。
物理时间随着时钟的指针分分秒秒均匀地流逝,而人生的时间,则由大大小小的悲喜堆叠而成过去,由错错对对的选择建构而成未来。
所以,人生的真谛不在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认识自己,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好该做的事!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我的时间”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择角度,明确立意。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12年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
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
”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博文引发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
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得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套作。
13年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菲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
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④不得抄袭、套作。
20XX年浙江省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及满分作文范维胜(浙江永嘉中学,特级教师)【作文题评析】作文题完整版: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
人们把此现象称为“反哺”。
人类社会也存在类似现象。
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
千百年来,在以父辈对子辈施教为主流的正统传承方式下,文化反哺犹如潜流引而不现,但在迅疾变化的当今社会,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
他们在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年长一代,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转换。
以“角色转化之间”为题,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文体除诗歌外不限,字数在800字以上。
(一)这个作文题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角色转换之间,都会有自己的认识和感悟,所以很容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和高考作文关注生活、关注人生的倡导是吻合的,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反省,从而调动起他们的情感思维,写出有生活气息的、鲜活的文章,从而体现出学生个体的写作能力,不失为一道好题。
在行文中,学生能否抓住“转换”这个侧重点,是立意是否准确的关键。
1、绝对不能被雏鸟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所误导,进而写孝,写子女对母亲的爱。
这些写不是不可以,但很危险,一是容易偏题,二是难以写出深度,最多是基本符合题意。
2、题目是“角色转换之间”,但材料往往会对题目起到引导作用,材料的关键词是“文化反哺”。
反哺,然后是文化。
3、所以,角色转换,从常理上讲,应该是可以双向转换,但,因为是反哺,写作过程中,应侧重于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影响,这是写作的重点。
4、这个题目对于那些关注社会,关注社会热点的同学有充分发挥优势的空间。
90后的张扬个性,可以在此题里彰显无疑。
5、马诺之类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拜金女肯定会大量进入高考作文里。
(二)这是一道很有思想深度的文题。
要写好这个题目,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审清题意,把握题旨“角色转化之间”,首先选取什么“角色”很关键,其次要重点分析“角色转化”的意义,在角色转化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彰显自身的价值,承担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选好角度,巧妙切入1.可以从材料入手,抓住关键词“文化反哺”,延伸开来。
可从年长一代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多发现年轻一代身上的闪光点,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的角度写。
也可从年轻一代的角度构思,写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尊重、理解和交流。
2.可以讲述故事,写角色转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3.也可以展示人物成长的轨迹,写他们的人生经历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三)浙江从自主命题以来,一直采用“材料+要求”的方式,材料起引导作用,要求起明确作用,两者的实质就是审题不为难学生——20XX年浙江高考作文也是如此。
在材料部分讲了自然和社会关于“角色转化”的信息,已经限定了写作的方向和思路。
具体到这个题目——“角色转换之间”,我们可以发现它的关键词语。
一是“角色”。
从材料里我们可以找到几组关系,雏鸟和母鸟、年轻一代和年长一代、父辈和子辈,总之,是“施教者和受教者”,我们不必拘泥于这几组关系,可以适当延伸,如果拘泥于此,思路反而打不开。
二是“转换”,涉及谁转换为谁。
如“父辈和子辈”,本来是父辈影响子辈,但随着时代变化,现代是子辈影响父辈。
这里我发现一个漏洞,那就是“影响”还是“转换”,如果按照话题,是“转换”,如果按照材料,是“影响”——这样容易引起学生跑题。
我估计命制者的意思是在当代,父辈要更多的站在子辈的角度去理解和接纳他们(所以,这个题目有点偏向于考生,是投考生之所好)。
到此为止,“角色转换”,内容已经比较显豁了。
1、标题作文重新回归。
浙江作文历来不注重命制形式,先是连续几年的话题作文,在其他省份都开始进行新材料作文的命制时,浙江还是稳重得波澜不惊。
到去年,才开始新材料作文的命制探索,但其实明眼人都知道,那不过是话题作文的延续。
今年的标题作文,似乎也暗示我们一个信息。
对此,我的看法是:花样不必多,教育要务实。
2、很多老师一直强化审题。
我一直坚持的观点是,我们浙江不会在审题上为难学生——当然也不能延伸为“弱化审题”。
浙江从自主命题以来,一直采用“材料+要求”的方式,材料起引导作用,要求起明确作用,两者的实质就是审题不为难学生。
今年的作文也是如此,在材料部分讲了自然和社会关于“角色转化”的信息,已经限定了写作的方向和思路。
这样的体贴学生,是一直值得我们这些基础教育工作者感激的。
对此,我的看法是:不要过多在审题上玩花枪,要在具体写作上对学生进行指导。
3、浙江高考作文命制其实一直有这样的导向:重视写作过程中的“写之中”,而不重视“写之前”。
写之前就是审题,写之中就是写作的构思范式、语言运用、材料运用等。
从最近几年的高分作文来看,获得高分的原因往往在于上面三者。
构思不在于新异,而在于稳定;语言运用不在于灵巧,而在于精准;材料运用不在于繁复,而在于真切。
对此,我的看法是:要讲表达的重点放在“我感受”“我经历”“我思考”上,要突出“我”,也就是个性。
【作文审题和评分标准】今年浙江省作文题题型比较新颖,采用了材料加命题的题型,严格意义上说,是有限命题作文,所供材料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寓言故事——自然反哺,一部分是命题者对寓言的延伸——文化反哺。
两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点是“反哺”。
材料由传说中鸟类的“反哺”类推到人类“文化反哺”,并且指出当今时代为“文化反哺”所提供的可能性,施教者和受教者的角色处于转换之间。
材料以自然现象领起,类似于中国传统诗歌的表现手法“起兴”,那么,这道作文题的真正意图指向就应该是人类社会的“文化反哺”现象。
但是在此次评卷中,指向文字表达、思想深度等写作素养,对作文审题立意方面并没有“死抠”:一类文,上限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