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审题教案(教师版)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作文的审题方法和立意技巧;2.掌握高考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3.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应试能力。
二、教学内容1.高考作文的审题方法和立意技巧;2.高考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3.高考作文的范文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过程1. 高考作文的审题方法和立意技巧(1)审题方法高考作文的审题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2.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和要求;3.确定文章的主题和立意;4.确定文章的文体和语言风格。
(2)立意技巧高考作文的立意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立意要符合题目要求,突出主题;2.立意要有独特性,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3.立意要有深度,有思想性和文化内涵;4.立意要有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2. 高考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1)写作技巧高考作文的写作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文章的结构和段落;2.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3.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4.注意语言的节奏和韵律。
(2)注意事项高考作文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注意时间的掌握,不要超时;2.注意字数的控制,不要过长或过短;3.注意语言的规范性,不要出现错别字或语法错误;4.注意思路的连贯性,不要跑题或重复。
3. 高考作文的范文分析和评价高考作文的范文分析和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段落;2.分析文章的语言和修辞手法;3.分析文章的立意和思想内涵;4.给予文章的评价和建议。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高考作文的审题方法和立意技巧;2.练习法:通过练习和作业,让学生掌握高考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3.分析法:通过分析范文,让学生了解高考作文的范文分析和评价。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学生是否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思维活跃;2.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作业、作业质量如何;3.考试成绩:学生是否能够在考试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教案一、审题。
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写作的关键。
审题要求考生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含义,把握好题目的要求,明确写作的方向和内容。
审题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离题,确保文章的内容紧扣主题。
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含义,把握好题目的要求。
2. 确定文章的写作方向和内容,明确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3. 避免离题,确保文章的内容紧扣主题。
二、立意。
立意是写作的灵魂,也是写作的重要环节。
立意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写作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明确文章的意图和立意。
立意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文章的内容紧扣主题,表达清晰,意义深刻。
立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写作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明确文章的意图和立意,确保文章的内容紧扣主题,表达清晰,意义深刻。
3. 避免主题模糊,内容散乱,意义不明,确保文章的立意明确,内容有深度。
三、教案。
审题立意教案是一种写作指导方法,旨在帮助考生提高审题立意的能力,确保文章的内容紧扣主题,表达清晰,意义深刻。
教案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考生掌握审题立意的技巧,提高写作水平,取得更好的成绩。
教案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审题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考生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含义,把握好题目的要求。
2. 立意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考生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写作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明确文章的意图和立意。
3. 案例分析和示范,帮助考生掌握审题立意的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四、写作。
写作是根据审题立意的要求,按照文章的结构和逻辑,组织文章的内容,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写作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文章的内容紧扣主题,表达清晰,意义深刻。
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根据审题立意的要求,按照文章的结构和逻辑,组织文章的内容。
2. 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确保文章的内容紧扣主题,表达清晰,意义深刻。
3. 避免语言不通顺,逻辑不清晰,内容散乱,确保文章的语言流畅,逻辑清晰,内容有深度。
高中作文审题实录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准确审题的能力,提高作文得分率。
2. 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作文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作文质量。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作文审题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从多个角度审题,提高作文得分率。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作文审题的重要性,强调审题在作文得分中的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在作文审题方面的经验和困惑。
(二)讲解审题方法1. 教师讲解作文审题的基本方法,包括:(1)审题意:明确题目要求,把握作文主题。
(2)审题义:分析题目关键词,挖掘题目内涵。
(3)审题型:了解题目类型,掌握写作方向。
(4)审题材:根据题目要求,确定作文素材。
2. 教师结合实例,讲解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审题。
(三)实战演练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作文题目,进行审题练习。
2.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四)交流分享1. 学生分享自己的审题心得,互相借鉴。
2. 教师点评学生的审题成果,指出优点和不足。
(五)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作文审题的关键点,强调审题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审题方法,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审题,完成一篇作文。
2. 教师批改作文,反馈学生审题和写作方面的不足。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审题和写作方面的进步,提出改进方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作文审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作文得分率,为今后的写作奠定基础。
如何正确审题写作——高考作文审题教案

如何正确审题写作——高考作文审题教案高考作文是考生必须备战的一个关键项,错过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错失入场券。
其中,正确地审题和写作的能力就尤为重要。
科学、合理地进行审题,把握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不仅可以提升作文质量,也可有效提高作文得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份高考作文审题教案,掌握这些基本技巧,您的作文水平必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教案一:审题出关键词正确的审题是写好一篇作文的第一步,而审核出关键词就是审题的最初目的。
关键词是指决定论点和文章主题的核心词汇,它们是文章的灵魂,影响着文章的基调、文体和立意。
正确的审题关键词,就是文脉题意的把握,这对于高考作文来说尤为重要。
如何寻找关键词呢?最常见的方法是在题目中根据语义词寻找,通常有以下几类:主题词:即文章标题中的核心词汇,它既反映了文章的题目,也为文章撰写划定了范围,是作文中最为基础、重要的关键词。
谓语词:谓语动词一般表示面向题目的主张观点,是文章的凝聚力量所在,也能作为关键词。
修饰词:修饰词强调了题目中的一个具体方面、角度,形容词和副词被称为描绘词,是词汇选择的重要手段。
比喻词:比喻词可以把题目中的某种相似形式直接找到,类比透过一个具体形象表现出来。
通过以上方法寻找关键词,我们可以清晰地把握文章的要点,撰写出高分作文的基础。
教案二:作文架构考生在审题的基础上,需要明确一篇作文的结构。
根据高考作文的要求,通用的架构是三段式。
三段式依次包含引言段、正文段、结论段。
其中,引言段注重问题的阐述,正文段注重问题的展开,结论段注重问题的总结。
经典的三段式作文结构可以升华文章主旨,使文章意义更加深刻、清晰。
引言段:引言段是文章的开端,也是为后续文章内容做铺垫。
在引言段中,考生需要明确阐述和提出作文主题,表达出自己对于问题的认识、观点。
引言段的引言句要注意循序渐进,既要扼要概括题意,又要引入主题,注意虚实结合,不当泛泛而谈。
正文段:正文段是文章的展开和论述部分,要求考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阐述、论证,是文章的最大篇幅所在。
高三作文审题指导教案

高三作文审题指导教案窗外是灰蒙蒙的天,远处高楼的影子在云层间若影若现,看起来好像好像像一颗颗若有所思的珍珠。
我的心也彷如被这若隐若无的灰沉沉包裹着,沉甸的的,焦躁着。
高三,这个令无数人谈之色变的词汇,好似一道劲气之力的屏障,将我与自由的空气阻隔一切一切,也拦阻了我对未来的能无穷憧憬。
教室里,老师的声音像一阵悦耳的声音的风铃,却咋才能也根本就不可能不没能被消解我心头那飘动在心头的很哀伤。
一篇篇作文,一个个话题,每一个字都像是刺耳的针,扎在我的心上,叮嘱着我即将到来的挑战,也再三叮咛着我准备巳经死去的自由。
我翻阅着书本,几个裹起的课本,这个个黑压压的的笔记,仿若大部分一座座高山,护住着我抵达理想的道路。
我是想明白了,是想深入,却仿佛陷入了泥潭,越拚命死命挣扎越陷入其中无可自拔。
窗外的风吹来我的脸颊,得到一丝沁凉。
我闭角落,感觉换取着风的气息,借着在道无形之力的风中在这里有一丝灵感。
忽然,脑海中一闪而逝一道闪电,一个念头掠过。
我准备着将自己的感受,将自己的理解,用文字表达回去吧,将那些痛苦阴郁的、一片迷茫的都倾泻而来回去。
我拿起笔,又就就开始多抄。
我将自己的思考,将自己的情感,将自己的喜怒哀乐,都融进文字洞府洞府之中。
我是想用文字,所描绘出生命的色彩,用文字,有记录的轨迹,用文字,怎样才能表达出对未来的憧憬。
那一刻,我恍如感觉上得到了一股力量在心中涌动,一丝感觉温暖着我的心田,照朝我飞快继续前进的道路。
我很清楚,高三的作文认真审题,不但是对文字的考验,更是对心灵的洗礼。
它要我们沉下心来,去感受,去认真的思考,去这里有自己的声音。
也许是你你,这是高三作文审题的意义,倒是是我的意义。
我将加油哈啊很只有努力,用文字资料记录我的成长,用文字照向我的未来。
我可能,只要你你心中有光,如果不是道路会会如此漫长,我也恐怕会永远肯定不会会可至彼岸。
高三作文审题教案设计

高三作文审题教案设计
今天语文课,老师讲了高三作文的读题,听起来像是在讲一个秘密。
我鬼祟地留下来记录了好几页纸,不过老师说,读题目像解谜游戏,找不到最最重要的信息就无法打开写作的大门。
我脑子里全是金鱼在游来游去,它们像在问:“读题目是神马?”老师说,认真审题就像看一幅画,要找重点、找细节,还要找出画里想要表达什么。
她举了好几个例子,比如“描写家乡”的作文,肯定不能只写家乡的风景,也要写家乡的人、家乡的文化、家乡人的故事,让读者能感受到家乡的独特魅力。
我忽然想起,以前写童话故事时,就很不喜欢把小动物们写得很有趣,那像是它们真的能说话一样,还会编各种各样的故事。
现在想想,这肯定也是读题的一种,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力融入到文章里。
老师还说,要一遍遍读题目,并且理解那里每个字应该有完全相同的含义,感觉起来像“阅读理解”这个词,真包涵了很多内容,它可以是读书,也可以是看电影,也可以是听音乐,甚至也可以是看风景。
我突然发现,认真审题就像玩拼图游戏,把所有相似的信息碎片拼凑在一起,才能形成完整的画面。
作文就像一个花园,读题目就像是你选择种什么花,用什么花盆,需要多少阳光和水。
我好像越来越喜欢语文课了,因为它教会我观察世界、思考问题、用文字表达我的内心。
高三的作文读题,对我来说,就像探索一个未知的神秘世界。
我很困惑,有一天,我也能像老师一样,把作文写作的秘密分享给别人。
高考命题作文审题教案

高考命题作文审题教案第一章:高考作文审题的重要性1.1 作文审题的作用理解作文要求,确保写作方向正确确定文章主题和立意提高作文得分潜力1.2 高考作文审题常见问题忽略作文要求,离题或偏题对题目理解不深入,导致文章内容肤浅审题不准确,难以发挥个人特色第二章:审题技巧与方法2.1 理解作文指令分析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和短语2.2 抓住题目核心从题目中提炼出核心思想或观点确定文章的立场和论述方向2.3 分析题目背景和语境考虑题目背后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理解题目所涉及的语境和情感色彩第三章:审题实战演练3.1 例题解析:以一道高考真题为例,详细解析审题过程分析题目要求,理解作文指令抓住题目核心,确定文章立意考虑题目背景,丰富文章内容3.2 学生练习:提供几道高考真题,让学生进行审题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审题过程,记录思考过程和结论教师点评并指导,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第四章:审题策略与拓展4.1 审题策略抓住题目中的对比、因果、转折等关系词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思考题目,拓展思路4.2 审题拓展结合个人经历和素材,丰富文章内容借鉴优秀范文和经典文章,启发思考和创意第五章:提高审题能力的方法5.1 积累词汇和素材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积累各类素材,为写作提供更多选择5.2 练习写作和反思多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技巧和思维能力5.3 学习优秀范文和经典文章分析优秀范文和经典文章的审题和构思过程借鉴其写作技巧和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审题能力第六章:审题误区与防范6.1 常见审题误区误解题目意图,导致文章偏题过于关注细节,忽略文章主旨盲目追求创新,脱离题目要求6.2 审题误区防范策略仔细阅读题目要求,确保理解准确把握文章主旨,避免偏离主题审题时保持冷静,理性分析题目要求第七章:审题训练与提升7.1 审题训练方法定期进行审题练习,培养敏锐的审题能力分析优秀作文的审题过程,学习借鉴教师点评和指导,提升审题水平7.2 审题能力提升策略注重词汇积累和素材搜集,丰富写作内容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思考题目,拓宽思路第八章:高考作文审题实例分析8.1 实例分析:分析近年高考真题的审题过程解读题目要求,分析作文指令提炼题目核心,确定文章立意考虑题目背景,丰富文章内容8.2 学生练习:提供近年高考真题,让学生进行审题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审题过程,记录思考过程和结论教师点评和指导,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第九章:高考作文审题策略与技巧9.1 审题策略与技巧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确定文章立意运用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方法,深入剖析题目灵活运用各类写作手法,突出文章亮点9.2 审题策略与技巧的应用根据不同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审题策略和技巧结合个人特长和素材,发挥自身优势注重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提高作文质量回顾和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经验10.2 审题提升策略制定学习计划,持续提高审题能力注重实践和反思,不断提升写作水平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迎接高考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第二章的审题技巧与方法第二章中提到的审题技巧与方法是掌握作文审题的关键。
高中作文审题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审题的基本方法,提高审题能力。
2.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题目、分析题目、立意作文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作文审题的基本方法。
2. 题目的理解与分析。
3. 立意作文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准确把握题目要求。
2. 如何从多个角度分析题目。
3. 如何立意新颖、深刻的作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作文审题的重要性。
2. 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新课讲授1. 作文审题的基本方法a.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含义。
b. 分析题目,找出关键词和关键句。
c. 根据关键词和关键句,确定作文的立意。
d. 检查题目要求,确保作文符合题目要求。
2. 题目的理解与分析a. 关键词分析: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理解其含义。
b. 关键句分析:找出题目中的关键句,理解其含义。
c. 题目类型分析:判断题目属于哪种类型,如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
3. 立意作文的能力a. 从多个角度思考,确保立意新颖。
b. 结合实际,确保立意深刻。
c. 考虑题目要求,确保立意符合题目要求。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审题并立意作文。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作文审题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作文。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所学知识,审题并立意作文。
2. 完成一篇作文,注意立意新颖、深刻。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作文审题方面的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创新思维。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文质量,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三:薛谭跟秦青学唱歌,还没有把秦青的全部技艺学到手,就以为自己学的很好了,便告别老师回家。秦青也没有阻拦他,而是在城外的大路旁给薛谭饯行。秦青轻轻打着拍子,高唱了一支动人心弦的歌。他高亢的歌声振动了林间的树叶,美妙的音响留住了天上的行云。这时,薛谭才醒悟过来,赶忙向老师道歉,要求留在老师身边继续学习。
立意:永不满足 再接再厉 追求是无止境的 永远积极进取
2、以果溯因法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材料二: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2006年全国卷]
以“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这一话题为例为例,来说明什么才算是“贴合题意”:
在围绕这个话题写作时,要达到“切合题意”题意的要求,除了必须达到“符合题意”的要求之外,还应该达到:①在写作过程中将“美好的心灵”十分具体突出地凸现出来,从而使“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题意明确而鲜明。②在用美好的心灵观照世界的过程中,要能够写出考生自己的良好价值取向,在情操、道德、意志等方面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3、人或物的角度(多角度立意)
(材料中涉及几个人或物,就至少有多少个立意角度)
找角度一般可以这样界定:
(1)要明确材料出现了几个对象(人或物),主要对象是什么,次要对象是什么。
(2)看每个对象有什么言行或者表现,并简单对其作个判断,这些言行或者表现“对与不对或好与不好”,是“表扬与批评或弘扬与摒弃”。
4、审题立意有哪些方法?
例题评析:
材料一: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例作片段展示:
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们对一个身体有先天残疾的人不能采取宽容的态度,枭也想有悦耳动听的歌声,一如残疾的朋友也想和正常人一样过着正常人的生活,但是人们为什么这么苛刻,非要去歧视别人,打击别人呢?枭已经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并且想通过迁徙躲避这种歧视,而别人为什么不能看到这一点,非得将歧视进行到底呢?学会宽容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进修的功课,只有宽容,社会才能和谐,时代才能进步与发展。
审题要点
1、找对象(找出材料涉及的的对象)
2、分主次(分清对象的主次)
3、抓关键(抓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比如议论句等)
4、辨是非(揣摩材料的情感 倾向,辨析事件的是非曲直)
5、查原因(分析事件的结果和可能的原因;辨析人事物等方面的关系)
四、讲一讲:(我特别自信)
通过做下面的一道题,归纳做题方法和步骤。
审材常见病症:
1. 脱离材料 随意而为
2. 朦胧感知 似是而非
3. 抓一鳞而弃全鱼
4. 抓现象而弃本质
材料作文的审题忌一步到位,还没有读懂材料,头脑中冒出一个念头就写,往往偏离题意。
3、你认为审题原则是什么?
(1).整体性原则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一、揭示目标:
二、学一学:(我非常聪明)
审题立意: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参照高考的评分标准
1、切合题意(一类文)(50-41)
切合题意,就是“十分符合题意”、“非常符合题意”,它要求无论是作文的内容,还是作文的中心都必须与作文题目十分吻合,不能够有半点的偏差与模糊,而且立意还必须体现出一定的新意或高度,体现出考生较高的思维能力;它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必须是积极向上的,能给人以丰富深刻而有益的启示,体现出作者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课题: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授课时间:2010年11月26日执教者:李彩霞
学习目标:
1、依据课程标准,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了解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原则。
3、掌握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掌握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课型:
“六·四·二”模式”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学Leabharlann 过程教学过程
活动形式
据说,在东南沿海一带,渔民在捕到螃蟹后,将螃蟹放进一个上小肚大的竹篓里面,第一只螃蟹放进去时,渔夫就用重物将口封住,当第二只、第三只放进去后,渔夫就不再盖重物了,因为,第一只即将爬出篓口的螃蟹,会被第二只、第三只螃蟹拉到篓底。如此下去,即使篓口没有盖盖子,但也没有一只蟹能够爬出去。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故事要叙述,有什么观点要阐发,有什么情感要抒写,请围绕上面这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剖析:
1、抓关键词(句)法
【实战演练】: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多向性原则
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
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
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力求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
2、符合题意(二类文)(40-31)
3、基本符合题意(三类文)(30-21)
4、脱离材料立意(说明:没有从材料进行切入写作,观点不能从材料中合理得出,判为四类文)(20-0)
三、议一议:(我潜力无穷)
1、我们写作时审题了吗?
2、我们审题时有哪些误区?
审题时只是简单地把材料读一遍,写感受;或是任意地找一个词或一句话,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