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分析有方,说理有法——作文讲评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备课教案说理与议论文写作教学要点总结

高中语文备课教案说理与议论文写作教学要点总结语文教育在高中阶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备课教案是教师精心准备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
说理与议论文写作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培养思辨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四个方面总结高中语文备课教案中关于说理与议论文写作教学的要点。
一、教学目标说理与议论文写作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论述和论证能力,使其能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内容1. 说理文写作技巧- 主题明确:要求学生明确写作的中心思想,避免在文章中偏离主题。
- 结构合理:引出中心思想的开头,清晰明了的中间段落和合理的结尾。
- 条理清晰:使用合适的分段和过渡词语,使文章条理清晰。
- 语言得体:运用恰当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给读者以良好的读写体验。
2. 议论文写作技巧- 观点明确:教导学生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充分论证。
- 论证有力:培养学生辨别和运用各种论证方法的能力,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 对立观点处理:引导学生辨别对立观点,并适当反驳或回应,展示自己的论述能力。
- 结构完整:确保文章有清晰的开头、中间段落和结尾,使文章结构合理。
三、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分析问题、提炼观点,并将观点转化为文字表达。
教师可以将一些热点话题和问题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就该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适当的论证。
2.讨论教学法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分析问题、辩证思考,针对不同观点展开讨论,并积极参与,提高说理和辩论的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争议性的话题,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最后进行总结性的讨论,帮助学生得出结论。
3.写作指导法通过具体的写作指导,教导学生从选题到构思、论证、组织材料等方面进行规范的写作训练。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范文,通过解读范文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规范写作,并进行适当的写作练习。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摘要】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关键词】高考作文;试题分析;教学建议。
【正文】一、试题分析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是“新时代·新方位·新使命”三个词作为线索的引导作文。
这个题目要求考生以“新时代·新方位·新使命”为切入点,展开文化自信、致知敬学、理性思辨等多维方面的内容,体现高考作文内容要有时代性、针对性、价值性等要求。
通过对2019年作文试题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特点:1. 题材广泛。
试题面向全体考生,没有明确的题材限制,可以给考生更大的发挥空间,考察的内容也更加丰富。
2. 背景鲜明。
题目中明确了“新时代·新方位·新使命”这一背景,体现了高考作文的时代感。
3. 要求明确。
试题对于考生的写作要求比较明确,要求考生展开多维方面的内容,做到有思想、有观点、有论证。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采用了开放性命题的方式,题材广泛,背景鲜明,要求明确。
这样的试题设计更加符合新时代的教育要求,能够更好地考察学生的观点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建议针对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的特点,可以给出以下教学建议:1. 强化语言基础。
高考作文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考察,因此需要学生扎实的语言基础。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文采和表达能力。
2. 拓展知识面。
作为开放性命题,试题没有明确的题材要求,要求考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教学中要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考能力。
3. 提高思辨能力。
试题要求考生有自己的观点和论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他们学会自主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述。
4. 注重实践能力。
试题要求考生联系实际,结合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等各个方面进行论述。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针对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的特点,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拓展知识面、提高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中语文_高三作文讲评提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风筝在天,线在手——作文讲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提高学生运用素材的能力一、【教师激情导入】二、【考题回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蜷伏于墙角。
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
我们可以卑微如尘,不可扭曲如蛆虫。
——曼德拉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三、【学生自评作文】我的作文优点:我的作文缺点:四、【学生活动】小组交流,代表展示※语段诊读(一)学生齐读岁月留痕,垂问风尽,卑微如尘,不堕似尘,万千法门,同归方寸。
作家刘醒龙卑微伏于中华版图,却愿以《潘虺》化腐朽为流萤,唤醒民族自省之心;日本小说家和田龙卑微伏于历史烟波,以《傀儡之城》见历史浩淼;“鬼才设计师”朱嬴椿卑微伏于方寸之地,蛰伏之中《不裁》见装帧之美。
他们跨越疮痍之间,摒弃空芜等待,虽卑微如尘,但不堕似尘,寓无声为有形,岁月不能风化其神,自由之心可纳天地。
卑微但不堕落是岁月的盘点,是深埋于流年的清斟.卑微如尘,不堕似尘,既然沿途风雨招摇,目断鸿蒙,响彻着心志桀骜不驯的呐喊,元音穿透满园春色。
问题诊脉:修改升格学生展示,学生评价★学生方法总结:※语段诊读(二)学生个读跟着历史的脚印,行走在岁月的纵横阡陌中,平凡之人闪现的光辉频频闪亮.一代才女林徽因纵疾病缠身仍以平凡之躯探寻古迹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军人李文波身处平凡之位,十几年如一日地坚守边疆,终立军人典范,感动中国千万人;补匠索拉利奥身处平庸之位仍追求画家梦想,倾注如火激情,终成吉普赛著名画家。
其人皆平凡之人,但未曾自甘堕落,得过且过,终于历史画册留下美名。
平凡中奋发向上是品透“人生若朝露,天道邈悠悠”的明智,是拥揽清泓、不甘于下的进取。
人生风雨载途,平凡之中奋发向上,挟得点点晶亮,光彩人生。
高中语文《作文讲评》公开课教学设计(经典、值得收藏)

(四)、最典型的反面事例
如若爱,那么请真爱。而非培养温室的花朵,而是给予他们力量,朝着美好的未来努力前行。著名歌唱家李双江的儿子李天一,从小聪颖过人。4岁学钢琴,8岁学书法,10岁加入中国冰球队,在钢琴书法等方面曾多次获得奖项。14岁时母亲送给他一辆价值40万的宝马,但他觉得档次太低,花了30万进行改装。15岁却因寻衅滋事罪被收容教养一年。16岁时解除教养回家。17岁时检察机关以涉嫌强奸罪正式批捕了李天一。难道李天一的事例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如果不是李天一仗着自己的家庭背景,养成蛮横无理的习惯,他也许会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乖孩子。如果他的父母不一味的迁就他,他也许会是一个著名的钢琴家。正是父母的迁就导致温室的花朵枯萎了,如若爱,请真爱吧!——房惠园
《作文讲评》公开课教学设计
课题
作文讲评
教学类型
复习
授课时间
授课老师
授课班级
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作文讲评,回顾旧专题知识,巩固强化写作方法。
2、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3、论证方法的恰当运用。
教学重点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开头的模式及论证方法的恰当运用。
教学难点
论证方法的恰当运用
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 写作的说理深刻技巧 学案

突破二十一鞭辟入里用“三观”,剥茧抽丝求深刻——说理深刻之技巧高三学生大都写论述文,而且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说理肤浅、说理不透的问题。
这些问题反映出考生在思维、见识、生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虽然一时解决起来也很困难,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这些方面作巨大努力,尤其在掌握说理深刻的思维方式及技巧方面,如果你真心下劲了,一定会或多或少地收到实效,使自己朝说理深刻的方向迈出结实的一步。
原题呈现(2018·全国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
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
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佳作展示打破常规坚持真理甘肃考生英美军方调查了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后,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这是一般人的思维,但沃德力排众议,认为更应该加强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些确实才是战机真正的薄弱地位。
沃德的思维异于常人,认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这给我们的启发是要打破常规,坚持真理。
袁隆平是著名的农学家,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
一九七零年,他在湖南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水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
后来他相继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号”和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被人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正如布莱克说“打破常规的道路指向智慧之宫”,没有袁隆平对常规的突破,中国农业如何会有如此大的成就?著名画家齐白石曾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没有满足,五易画风,不断改进自己作品的风格。
如果齐白石固守一种画风,又怎会创作出如此完美的作品?又怎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流派与风格?又怎会留给后世如此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因此,我们要打破常规,避免惯性思维,在不断实践中探寻真理。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为“立足自身、发现问题”,要求考生结合自身的经历、体验、思考,针对当前社会生活、学习中的热点问题,发现并探索问题背后的原因与解决办法。
题目富有启发性,注重考查学生的反思能力与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从题目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看到,这道作文题要求学生“立足自身”,这就意味着学生要从自身出发,深入思考和观察客观事实,同时把自身的经历、体验和见解结合起来表述出来。
而问题的发现也是一个主要方面,其可以涉及生活、工作、学习以及社会现实等方面,不局限于某一个方面。
题目还强调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和解决办法,这样才能更为客观地分析热点问题,并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有针对性的措施。
针对这样的作文要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学生提供教学建议:一、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在探究自我、了解自己、评估自我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自我意识、自我认同和自我形象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时,首先要对自身的经历、体验进行认识和评估,需要学生具备自我认知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注重自我反思,让学生能够建立一套可行的自我认知机制,同时激发学生对于发现问题的渴望,提高问题意识,从而有利于他们深入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
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应该克服直觉、片面、表象思维的局限性,能够系统、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的本质。
具体地说,学生需要掌握问题升级规律,例如将问题从表层逐渐深入到深层次,以发现问题的根源和内在因素,并且要正确分析一定时期内社会、家庭、学校等环境的影响。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以学科交叉的方式来分析问题,加深对于问题的理解,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一个思路清晰,论点严谨的文章需要基于实际操作能力的支持。
所以,我们建议在教学中加强实践训练,组织一些小组活动、案例研究等操作类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深度观察,发掘问题背后的原因,思考解决方案。
学会说理--作文讲评

论点: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观点)
“自古才子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 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 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 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材料)可见 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解决办法:在论点和论据之间加上一个衔接句,进行阐释。 在例子后面加上对例子的分析归论。
【例】
知识就是力量。(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 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阐释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 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材料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 (分析句)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椅上20 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 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材料句) 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 创造力的智慧。(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 够给人自由。(结论句)
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 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 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 (分析)假如当初马谡不狂妄自大,不盲目自信,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选 择有力地势防守,那么司马氏又怎么能在这次战争中轻易取胜呢?马谡自己 又怎么可能身首异处呢?可见,人不能盲目自信。
论点:背负着亲情、友情、爱情种种甜蜜的负担,即便是最最理 智的人也可能作出错误的判断。
“千古谁堪伯仲间”的诸葛孔明英明一世,却在街亭这一关键战役中重用本 无实才的好友马谡,致使其六出祁山而寸功未建,成为千百年来任人唯亲者之鉴。
学生:2019届高三作文专题讲评讲座课件

示例: 不要被“亲亲相隐”之类的伪伦理讨论所误导,那是键盘侠牵强
附会的乱阐释,这不是会让父亲受到严惩的告密,而是一种提起注 意的警示方式。也不要被“大义灭亲”之类的高调赞美所迷惑,这 是把你和父亲对立起来的高级黑。这不是什么“大义”,就是纯粹 而可爱的爱父之心,你“灭”掉的也不是亲情,而是父亲的陋习。 能意识到开车打手机的交通陋习,是原则;能在一再劝说无效后坚 持用其他方式去影响,是韧性;能在穷尽各种方式后想到报警,是 可爱和智慧;最终赢得了你父亲的理解,是完美的佳话。
思考:写给谁的?
示例: 我个人认为,将这起举报公开不太妥当。首先,小陈当时选择私
信举报,也许并不想被公开。女儿举报父亲这种事情,哪怕有理由, 也容易招致太多的流言蜚语。而且,把这起举报公开出来,把一切 都透明化,老陈父女的关系也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被女儿举报的老 陈该怎么对待女儿?亲戚该怎么看待这个举报长辈的晚辈?
思考:写给谁的?
示例: 不得不夸夸您懂事的女儿,她真是好样的!作为父亲的您,是不
是应该为女儿的原则点赞,为自己的女儿有如此强的安全意识和遵 守交通法规的行为感到欣慰。更何况,在我国多省市都已经严格实 行对道路行车中打电话的处罚规定;本来开车做事是件方便、高兴 的事,却因为违反一些交通安全规章,被警察罚钱,耽误事情,觉 得心里很委屈,那么,就请您文明驾驶。从自身做起,做中国好司 机,这些烦恼定会远离您,行万里路安全也会伴随您!
3.写作的话题或者论题,即“选择两三个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 关联”。
解说: 三人个性鲜明,属于不同的禀赋和性格类型,拥有不一样的精彩
人生,分别是矢志创新的科学家群体、爱岗敬业的大国工匠群体以 及乐活人生的自由职业人群的代表,呼应着科技创新、迈向制造业 强国、提高全民文化和环境素养、建设美丽中国等当代中国的宏大 主题,他们都是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风采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有方,说理有法
——作文讲评教学设计
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中学徐淑红
【教学目标】
1.用直接摘取引导语法或者关键词语解释法拟写观点。
2.拟写好文章的布局谋篇。
3.运用指引中的方法,参考给出示例,写好主体段落的分析说理。
【重点与难点】:写好主要段落的分析说理。
【学情分析】本学期作文教学从衔接2018年高考作文开始,选择有引导语的作文题目进行训练。
学生在关注引导语的同时基本上学会了用直接摘取引导语法或者关键词语解释法拟写观点。
但在论述的主要段落中,非常多的同学依然是用叙述文的方法来写议论文的论据,论证过程中,既没有分论点或总领句,分析议论也是一笔带过。
因此,本设计在衔接之前练习过的开头段落的写法、拟写好文章的布局谋篇之后,重点是写好主要段落的分析说理。
【知识链接】
1.什么是任务驱动型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属于材料作文的一种新型、特殊的形式。
题目除了提供具有真实性、对立性、现场感和层级发展的叙事体事件之外,增加任务指令的材料作文。
2.任务驱动型作文一般的构成部分
一般来说任务驱动型作文由三个部分构成:材料(事件、事实)、引导语和写作要求
3.任务驱动型作文每部分构成的作用
(1)材料(事件、事实):写作的基本内容
(2)引导语:规定写作的范围、中心
(3)写作要求:明确写作对象和写作目的
【题目改编自“2019 届原创预测同题异构作文”】
北京时间8月19日,雅加达亚运会游泳比赛拉开战幕。
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孙杨以1分45秒43的成绩毫无悬念摘得金牌,这是孙杨本届亚运会参加的第一个项目,也是他运动生涯中获得的第一枚200米自由泳决赛亚运金牌,这块金牌他用了八年的时间。
在亚运会200米自由泳颁奖仪式上,发生一段小“插曲”:在奏国歌升国旗仪式快要完成时,国旗杆突然掉落,孙杨的嘴型在屡次重复“one more time,然后马上找到工作人员交涉,要求重新进行升旗仪式。
工作人员对国旗进行调试,2分钟后,中国国歌又再一次响起。
此事一出就立马登上热搜榜首位。
阅读上述材料,对于当代的一些爱国行为,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教学过程
一、走好审题第一步
1.尝试说出本题目的材料(事件、事实)、引导语和写作要求和各自的作用。
(略。
见上面)
2.重点解读“引导语”,拟写出观点。
对于当代的一些爱国行为,我认为,爱国是一种义务与责任,做一个成熟理性的爱国者,这样才不负时代的使命。
二、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一)写作第一段:(方法:引述材料+过渡句+中心句)
(二)学会布局谋篇,写作1-4段的起首句(分论点)如:
第一段(总观点):
第一段:对于当代的一些爱国行为,我认为,爱国是一种义务与责任,做一个成熟理性的爱国者,这样才不负时代的使命。
(总观点)
第二段: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尊重爱护国旗,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与责任,也是爱国的一种具体表现。
(围绕材料论述)
第三段:爱国,能让人克服重重困难,不负时代重托,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做一个最坚定的爱国者。
(总领句的写法:关键词+作用、做法)
第四段:爱国需理性,需从你我做起。
(正面、反面、正反面论证皆可)
或:我们新时代的青少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是爱国的最好体现。
(怎么办)三、重温主体段落的五步法,学以致用,课堂练习,用五步法写好本篇文章的第三段。
(一)【方法指引】
1.造段5步法:观点句+解释观点+叙例+议论+小结。
(1)第一步,段的首句:一定要摆放这段的总领句或分论点。
开门见山,使阅卷老师明白你这一段要论证什么问题。
(观点句/总领句)如:换个角度(关键词),学会变通地看待问题,这样我们就可以把问题简化(作用),通过最简单的手段去解决(做法)。
又如:换个角度(关键词),让思维在转弯中(做法),迎来转机,帮助我们发现生活中不经意的美好。
(作用)。
再如:换个角度(关键词),让思维学会转弯(做法),迎来创新发展(作用)。
方法小结:关键词+影响、评价、作用/做法。
(2)第二步:阐释或引用名人名言。
从理论上对分论点进行论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理论
论证。
要注意名人名言与分论点有关系。
(阐释观点)
阐释段首句的角度示例:
例子1:(1)内涵+作用。
内在美实质上是指人从内在提高自身的素养。
(观点句)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远大的志向、坚强的意志、超群的能力(内涵)才能克服人生旅途中的风霜雨雪,书写出绚丽的人生画卷(作用)。
(2)知识就是力量。
(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内涵)
例子2:(1)名言+做法。
(见下面五步法的例子)
(2)名言+条件法。
沉稳从无欲而来。
(观点句)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
”无欲就是没有私欲,作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出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
(阐释句:名言+条件法)
例子3:假设法。
沉稳从志而来。
(分论点1,观点句)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
(阐释句)
沉稳从难而来。
(观点句)一个人若没有经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身陷蜜水与襁褓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一遇困境,便心浮气躁,岂能成所谓大事者哉。
(阐释句)总之:阐释观点可以从内涵、作用,也可以在观点句之后写名言,然后再进行阐述。
阐述观点的过程中除了从内涵、作用(意义、目的)方面来解说外,也可以假设不这样做会有怎样的结果。
等角度来写作。
(3)第三步:列举典型事例。
所举事例要紧扣分论点。
写法上简要叙述即可,不要过多描写。
(事例材料)人+事+果
(4)第四步:分析说理。
这是本段最重要的一步。
因为没有分析说理,只列举一个两个事例,不进行分析说理,那举出的事例就不能成为分论点的论据,也就没有说服力。
那么怎样进行分析呢?常用的有三种分析说理的方法: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条件分析法。
(看下面五步法的例子)(分析事例)
(5)第五步:本段小结。
照应本段开头,重申这一段的分论点。
可加上“因此”或“所以我认为”等字样。
这样一来,本小段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说理板块(结论句)
2.小结。
一个标准的议论段一般来说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解释观点的句子+叙例(论据)+议论+小结
【五步法示例】
(观点句)一个人只有拥有自己的底线,才拥有做人的傲骨。
(阐释观点)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福祸避趋之”。
故国山河破碎,江山风雨飘摇之际,多少铁血男儿,都坚守住人生的底线,坚守住中国文人不屈的铮铮傲骨与气节,坚守中国人的
爱国赤忱。
(名言+做法)
(事例材料)拥有底线,是屈原在汨罗江畔纵身一跃的至死不渝;拥有底线,是苏武被困匈奴十余载仍不肯叛国的忠心不二;拥有底线,是文天祥在押送途中仍长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傲骨。
一个人若连底线都可以逾越,只能说他枉为人。
失去底线,是秦桧那等小人的保己卖国;失去底线,是卫律之徒的背家弃国;失去底线,更是清政府那般的欺软怕硬。
(分析说理)拥有底线,屈原才能在污浊的世界中不会被污染,保持一颗纯洁的心;拥有底线,苏武才能在艰苦孤寂的境遇中屹立不倒;拥有底线,文天祥才能在威逼利诱面前坚守民族气节。
一个人如果没有底线,将会随波逐流、背信弃义、卖国求荣、苟且偷安,如秦桧、卫律之流。
(用假设法分析所举事例)
(结论句)拥有底线,才拥有屹立不倒的基础,才能建筑你的万丈人生;而没有底线的人,不是遗臭万年,就是化为历史的尘埃了。
(二)【实战训练】(表格形式设计目的:让学生有意识写好每格的内容)
训练1:
训练2:
(三)巩固练习:用五步法写好本次作文的第三段。
示例1:
示例2:
第一、二步相同
(四)当堂检测:(关于主体段落)指出不足,用五步法进行文段升格。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名人,例如钱学森,为了中国宁愿放弃自己在外面如此高薪丰厚的报酬,毅然带上所有他研究的东西,回到当时比较落后的中国来,即使重重困难,他也还是回到了中国这个大家庭中,毅然决然地为中国做奉献,吃苦也不怕。
对中国的发展献上自己的力量,最终他成功了,他确实为我们中国的发展献出了不可或缺的一份力量。
亮点:叙例还算简洁。
文段存在问题:没有总领句及对总领句的阐释。
分析说理很少,没有总结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