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共站址天线安装隔离度要求
WCDMA-GSM共址时的干扰及其隔离度分析

Greenvpn
20801865
WCDMA/GSM 共址时的干扰及其隔离度分析 作者:陈行 马璐 文章首先分析了 WCDMA 与 GSM 系统共站址时的主要干扰类型,给出了各种干扰的数 学计算模型, 然后详细阐述了 WCDMA 与 GSM 系统相互之间的干扰情况, 得出了 WCDMA 与 GSM 共址时所需的隔离度及天线隔离要求,并给出了工程中的解决方案 1、引言 随着我国电信市场的日渐开放,3G 牌照发放的日期也逐渐临近,对 GSM 网络运营商而 言,WCDMA 网络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工程涉及面广、周期长、投资大,在建设初期为 降低运营成本,尽快启动市场,基站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应进行共站址建设。 这样就必然增加了 WCDMA 系统与同址或邻近的 GSM 系统互相产生干扰的机会, WCDMA 系统与 GSM 系统的电磁环境兼容问题将会暴露出来。 本文将分别对共站产生干扰 的机制、隔离度计算进行剖析,并提出工程上消除干扰的解决方法。 2、主要干扰的数学模型 对被干扰系统来说有三种性能损失需要考虑:接收机灵敏度降低、IMP 干扰(即互调干 扰)和接收机过载。从干扰站接收的杂散辐射信号将导致接收机灵敏度降低,而从同址站接 收到的所有载频的合成造成了 IMP 干扰,接收机过载的原因是接收机收到的总信号功率太 大。为了将这些性能损失降到最小而不修改现有发送和接收单元,在同站址的 GSM 系统和 WCDMA 系统之间需保持适当的隔离。 这三种性能损失对应的主要干扰分别为杂散干扰、互调干扰和阻塞干扰。下面我们分别 阐明这三种干扰的数学模型。两个共址射频站间相互干扰的原理如图 1 所示: 图 1 两个共址射频站相互干扰的原理框图 与两个同址站间相互干扰计算相关的重要射频器件,有干扰站的发射放大器、发射滤波 器、发射天线和被干扰站的接收滤波器、接收机、接收天线等。这里定义 A 点到 B 点的射 频电平之差为天线隔离度。 2.1 杂散干扰 接收机灵敏度降低是由于接收机噪声基底的增加而造成的。如果干扰基站在被干扰基站 接收频段内的杂散辐射很强, 并且干扰基站的发送滤波器没有提供足够的带外衰减 (滤波器 的截止特性不好) ,将会导致接收机噪声门限的增加。从干扰基站的天线连接处输出的杂散 辐射经两个基站间的一定隔离而得到衰减, 因此被干扰基站的天线连接处接收到的杂散干扰 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IB=CTX-E 杂隔-10log(WA/WB) (1) 其中,IB 为被干扰基站天线连接处接收到的干扰电平;CTX 为干扰基站天线连接处输出 的杂散辐射电平;E 杂隔为天线隔离度;WA 为干扰电平的可测带宽;WB 为被干扰系统的 信道带宽。 2.2 互调干扰 互调干扰是由于系统的非线性导致多载频的合成产生的互调产物落到相邻 WCDMA 系统 的上行频段, 使接收机信噪比下降, 主要表现为 WCDMA 系统信噪比下降和服务质量恶化。 由两个相同强度的载波产生的三阶互调干扰可表示如下: IMP3(dBm)=3PIN-2× TOI(2) PIN 为被干扰基站接收机输入端的干扰载波电平; TOI 为接收机输入端定义的三阶截止点 (dBm) ,与接收机本身的特性有关。因此为了尽量减小三阶互调干扰,应降低 PIN, 而根据 式(3) : PIN=CA-EIMP3-LR_B(3)
天线隔离度

5G NR天线隔离度5G NR(2.6GHz频段)与其它无线系统共址时,需预留足够的干扰隔离距离规避干扰,同时多系统共址时需要预留不同天馈系统间的安装和维护空间,因此建议:(1)5G NR(2.6GHz)系统与D频段TD-LTE系统邻频,需要时隙对齐避免交叉时隙干扰。
(2)5G NR大规模天线阵与GSM/NB-IoT(900MHz)CDMA 1X/NB-IoT(800MHz)/FDD LTE(900MHz和1.8GHz)/WCDMA/FDD LTE(2.1GHz)/TD-SCDMA(A频段)/TD-LTE(F频段)/5G NR(3.5GHz)/5G NR(4.9GHz)定向天线之间间距要求:并排同向安装时,水平隔离距离≥0.5m;垂直距离≥0.3m。
(3)5G NR大规模天线阵与DCS定向天线之间间距要求:并排同向安装时,水平隔离距离≥0.9m;垂直距离≥0.3m。
(4)如果安装空间有限,可以适当缩减隔离距离,以不影响天馈系统安装和维护为宜。
同时隔离距离不应该小于下表所示数值:表 10.1-1 5G NR(2.6GHz频段)与其它移动通信系统共站站时的隔离距离要求1.15G NR(2.6GHz频段)与其他无线电台(站)的干扰协调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谱划分方案,在5G NR系统使用的2600MHz频段(2500~2690MHz)附近,有低端和高端无线系统存在。
(1)低端:2483.5~2500MHz频段,分配给移动、固定、无线电定位、卫星移动(空对地)、卫星无线电测定(空对地)使用。
(2)高端:2690~2700MHz频段,分配给卫星地球探测、射电天文以及空间研究业务;2700~2900MHz频段,分配给航空无线电导航、无线电定位业务使用。
在2.6GHz频段低端,主要是5G NR与北斗一代导航系统的干扰。
在2.6GHz 频段高端,主要是5G NR与航空无线电导航系统的干扰。
(1)5G NR与北斗一代导航系统的干扰协调5G NR与北斗一代导航系统的干扰主要是5G NR基站和终端对北斗系统终端的干扰。
WCDMA共站址天线安装隔离度要求

WCDMA共站址天线安装隔离度要求概述随着运营商的增加和新移动系统的应用,同一站点出现几种制式共存的情况也将大大增加,由于基站天线的距离近,不同系统之间将产生干扰,如何避免、减少不同系统共站址时相互之间的干扰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共站址干扰主要是由一个系统基站天线发射的(杂散、互调)信号被(同站址)另一个系统基站天线接收到,而形成了干扰(或阻塞)。
根据WCDMA与其它移动系统的隔离度要求,本文给出了共站址时WCDMA天线的安装要求,可作为共基站建设时天线安装的指导或建议。
1 共站址隔离度分析1.1 WCDMA BS与其它系统共站址协议分析根据文献[1]~[5],WCDMA与GSM 900MHz、DCS 1800MHz、PHS BS、CDMA2000 BS 或TD-SCDMA BS共站址时,考虑其它系统杂散对WCDMA接收灵敏度的影响小于0.1dB,得到的隔离度要求如下表所示:表1根据协议WCMDA与其它系统共站址时隔离度要求根据协议分析,由上表可以看出,WCDMA和其它系统基站基本不可能做到共站址。
如果要共站址,必须对其它系统基站在WCDMA接收频段的杂散辐射进行滤波。
1.2 WCDMA BS与其它系统共站址建议值表2WCMDA与其它系统共站址时隔离度建议值说明:根据协议WCDMA与GSM、DCS、CDMA2000系统间要求的隔离度非常高,在实际情况中,一般要求隔离度在40dB以上,所用60dB是考虑到可能各家的GSM、DCS、CDMA2000系统设备杂散不一致而留了干扰余量。
2 共站址天线安装要求2.1 各种系统所使用的天线情况各系统频段内天线均包括:1.全向单极化:增益11dBi(GSM、DCS、CDMA、WCDMA),10dBi(PHS)2.定向单极化:水平波瓣宽度65°、90°,增益15dBi(GSM、DCS、CDMA、WCDMA),增益18dBi(DCS,WCDMA)3.定向双极化:水平波瓣宽度65°,增益15dBi(GSM、DCS、CDMA、WCDMA),增益18dBi(DCS,WCDMA)其中PHS系统是如下的形式:由多个天线单元构成,天线的下倾角比较大,一般在100以上。
天线隔离度要求

天线隔离度要求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天线隔离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决定了不同天线之间的相互干扰程度。
天线隔离度要求越高,意味着天线之间的相互干扰越小,系统的性能也就越稳定。
在实际应用中,天线的隔离度通常由多个因素决定,包括天线的工作频率、极化方式、安装位置和高度等。
一般来说,工作频率越高,天线之间的隔离度要求也越高。
此外,不同极化方式的天线也会对隔离度产生影响,例如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天线之间的隔离度通常比相同极化方式的天线之间的隔离度要高。
安装位置和高度也会影响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一般来说,天线之间的距离越远,隔离度越高。
为了满足天线隔离度要求,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可以选择具有高隔离度的天线产品,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其次,可以通过调整天线的安装位置和高度来增加天线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隔离度。
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附加的抗干扰技术,例如采用跳频技术、扩频技术等来降低天线之间的干扰。
总之,天线隔离度要求是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天线隔离度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隔离度

水平隔离度Lh用分贝表示公式如下:Lh=22.0+20log10(d/λ)-(Gt+Gr)+(Xt+Xr) (1)其中:22.0为传播常数d为收发天线水平间隔λ为天线工作波长Gt、Gr分别为发射和接收天线的增益Xt、Xr分别为发射和接收天线的前后比垂直隔离度Lv用分贝表示公式如下:Lv=28.0+40log10(d/λ) (2)其中:28.0为传播常数d为收发天线水平间隔λ为天线工作波长WCDMA/GSM共址时的干扰及其隔离度分析2007-06-20 04:53:00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WCDMA与GSM系统共站址时的主要干扰类型,给出了各种干扰的数学计算模型,然后详细阐述了WCDMA与GSM系统相互之间的干扰情况,得出了WCDMA与GSM共址时所需的隔离度及天线隔离要求,并给出了工程中的解决方案1、引言随着我国电信市场的日渐开放,3G牌照发放的日期也逐渐临近,对GSM网络运营商而言,WCDMA网络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工程涉及面广、周期长、投资大,在建设初期为降低运营成本,尽快启动市场,基站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应进行共站址建设。
这样就必然增加了WCDMA系统与同址或邻近的GSM系统互相产生干扰的机会,WCDMA系统与GSM系统的电磁环境兼容问题将会暴露出来。
本文将分别对共站产生干扰的机制、隔离度计算进行剖析,并提出工程上消除干扰的解决方法。
2、主要干扰的数学模型对被干扰系统来说有三种性能损失需要考虑:接收机灵敏度降低、IMP干扰(即互调干扰)和接收机过载。
从干扰站接收的杂散辐射信号将导致接收机灵敏度降低,而从同址站接收到的所有载频的合成造成了IMP干扰,接收机过载的原因是接收机收到的总信号功率太大。
为了将这些性能损失降到最小而不修改现有发送和接收单元,在同站址的GSM系统和WCDMA系统之间需保持适当的隔离。
这三种性能损失对应的主要干扰分别为杂散干扰、互调干扰和阻塞干扰。
下面我们分别阐明这三种干扰的数学模型。
电信版_不同系统间的天线隔离度

不同系统间的天线隔离度在共建铁塔中,在很小的范围内集中了大量的无线系统,需考虑GSM900MHz、GSM1800MHz、CDMA800MHz、WCDMA 2GHz、CDMA 2GHz 、TD-SCDMA 2GHz系统间的干扰隔离要求,PHS不在本指引讨论的范围。
各系统间频率要求如下:系统上行频段(MHZ) 下行频段(MHZ)GSM900(中国移动) 885-909 930-954GSM900(中国联通) 909-915 954-960GSM1800(中国移动) 1710-1735 1805-1830GSM1800(中国联通) 1745-1755 1840-1850CDMA800 825-835 870-880WCDMA 1920-1935 2110-2125CDMA2000 1940-1955 2130-2145TD-SCDMA 1880-1920,2010-2025 附录中隔离度计算,是根据各系统的行业规范规定的杂散辐射、阻塞电平,接收机灵敏度等指标为基准,实际工程中,各个厂家的设备在这些指标上往往优于规范的要求,因此最终的隔离要求要比以下结果小,可根据设备实际的性能参数进行详细计算。
本附录中GSM900和GSM1800是指杂散辐射等指标能满足YDT 883-1999《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及无线指标测试方法》规定的设备,对于较早购买的不满足此标准的设备,需要的隔离度较大。
相同制式之间的干扰隔离度,是指不同运营商相同制式网络之间的隔离要求。
1) GSM900与GSM900隔离度移动GSM900(上行885~909,下行930~954),联通GSM900(上行909~915,下行954~960)。
1) GSM900基站对GSM900基站的杂散干扰R99协议中GSM900系统对共站的带外杂散辐射要求:<-96dBm/100kHz=-93 dBm/200kHz,当允许的灵敏度恶化1dB时,GSM900系统在885~915MHz频段允许接收到的杂散干扰功率为-123dBm/200kHz,理论计算GSM900基站对GSM900基站杂散干扰需要的隔离度为:MCL= -93-(-123)=30 dBm2) GSM900基站对GSM900基站的阻塞干扰GSM900系统的发射功率是43 dBm,GSM900系统允许的阻塞电平是8dBm,理论计算规避GSM900基站对GSM900基站阻塞干扰需要的隔离度为:MCL=43-8=35 dBm2) GSM900与GSM1800隔离度GSM900(上行885~915,下行930~960),GSM1800(上行1710~1735,1745~1755下行1805~1830,1840~1850)。
WCDMA网络规划原则(无线网)

WCDMA网络规划原则--无线网部分(试行)目次一. 无线网络规划总体原则 (1)二. 基站建设方案制定原则 (2)1. 无线网络设计指标、质量目标 (2)2. 无线网络覆盖区域选择 (3)3. R99/R4/R5/R6载频使用原则 (3)4. 基站建设原则 (3)4.1. 基站设置原则 (3)4.2. 基站设备类型选择 (4)4.3. 天线挂高设置原则 (4)4.4. 天馈线设计原则 (5)4.5. 塔放应用原则 (5)三. 基站查勘及配套改造方案制定 (5)1. WCDMA与GSM共站可行性分析 (5)1.1. 共用机房条件分析 (7)1.2. 共用电源条件分析 (7)1.3. 共用传输条件分析 (7)1.4. WCDMA与其他系统天线隔离度要求 (8)1.5. 小结 (8)2. WCDMA设备情况简介 (9)3. 基站配套改造方案 (10)3.1. 机房空间改造方案 (10)3.2. 基站电源系统核实改造方案 (11)3.3. 室外天馈改造 (13)四. 室内覆盖系统改造及建设原则 (16)1. 总体原则 (16)2. 系统设计的一般性技术指标 (17)3. 具体建设原则 (17)3.1. 信号源的选取 (17)3.2. 干线放大器的使用原则 (18)3.3. 无源器件的选取和改造 (18)3.4. 馈线的改造 (18)3.5. 电梯覆盖的改造 (19)3.6. 天线布局的改造 (19)3.7. 保证原GSM分布系统覆盖 (19)一.无线网络规划总体原则中国联通WCDMA网络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市场竞争,为用户提供高速数据接入服务,增强用户粘性,提高公司在3G时代的市场竞争力。
1、WCDMA网应采用“统一规划,重点区域网络覆盖一步到位,其他区域滚动发展”的建设方式。
(1)WCDMA基站规划立足长远,根据技术特点与网络远期负荷、目标边缘速率基站布局规划,尽量避免在后续工程中,无线网络结构和基站整体布局发生较大变动,以及大量网元设备被更换的情况。
WCDMA基站天线的选择

WCDMA基站天线的选择【摘要】WCDMA基站天线的选择在无线通信网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网络性能和覆盖范围。
本文介绍了WCDMA基站天线的类型、技术指标、安装位置、选取原则,以及调试和优化方法。
正确选择和优化WCDMA基站天线可以有效提高网络性能,增加覆盖范围,提升用户体验。
WCDMA基站天线的选择是建设和维护无线通信网络的关键。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指导,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WCDMA基站天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和优化WCDMA基站天线,从而提升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水平。
【关键词】WCDMA基站天线、选择、网络性能、类型、技术指标、安装位置、选取原则、调试、优化、无线通信网络、关键、提高、覆盖范围1. 引言1.1 WCDMA基站天线的选择的重要性WCDMA基站天线的选择在无线通信网络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通信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基站天线直接影响着网络性能和覆盖范围。
正确选择适合的基站天线可以提高网络的容量和覆盖范围,减少通信中的干扰和误码率,从而提高用户的通信质量和体验。
WCDMA基站天线的选择不仅涉及到技术和性能方面的考量,还需要考虑到网络的布局和覆盖需求。
不同类型的基站天线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和场景,例如城市、郊区或农村地区。
在建设和优化无线通信网络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WCDMA基站天线,以实现最佳的网络性能和覆盖效果。
WCDMA基站天线的选择对于建设和维护无线通信网络至关重要。
只有正确选择并优化基站天线,才能提高网络性能,满足用户需求,实现通信网络的稳定运行和持续发展。
在进行基站天线选择时,务必认真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网络的高效运行和用户的满意度。
1.2 WCDMA基站天线的选择对网络性能的影响WCDMA基站天线的选择对网络性能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通信质量和覆盖范围。
在WCDMA系统中,选用合适的基站天线可以提高网络的容量和覆盖范围,减少信号干扰,增强信号的传输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CDMA共站址天线安装隔离度要求概述随着运营商的增加和新移动系统的应用,同一站点出现几种制式共存的情况也将大大增加,由于基站天线的距离近,不同系统之间将产生干扰,如何避免、减少不同系统共站址时相互之间的干扰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共站址干扰主要是由一个系统基站天线发射的(杂散、互调)信号被(同站址)另一个系统基站天线接收到,而形成了干扰(或阻塞)。
根据WCDMA与其它移动系统的隔离度要求,本文给出了共站址时WCDMA天线的安装要求,可作为共基站建设时天线安装的指导或建议。
1 共站址隔离度分析1.1 WCDMA BS与其它系统共站址协议分析根据文献[1]~[5],WCDMA与GSM 900MHz、DCS 1800MHz、PHS BS、CDMA2000 BS 或TD-SCDMA BS共站址时,考虑其它系统杂散对WCDMA接收灵敏度的影响小于0.1dB,得到的隔离度要求如下表所示:表1根据协议WCMDA与其它系统共站址时隔离度要求根据协议分析,由上表可以看出,WCDMA和其它系统基站基本不可能做到共站址。
如果要共站址,必须对其它系统基站在WCDMA接收频段的杂散辐射进行滤波。
1.2 WCDMA BS与其它系统共站址建议值表2WCMDA与其它系统共站址时隔离度建议值说明:根据协议WCDMA与GSM、DCS、CDMA2000系统间要求的隔离度非常高,在实际情况中,一般要求隔离度在40dB以上,所用60dB是考虑到可能各家的GSM、DCS、CDMA2000系统设备杂散不一致而留了干扰余量。
2 共站址天线安装要求2.1 各种系统所使用的天线情况各系统频段内天线均包括:1.全向单极化:增益11dBi(GSM、DCS、CDMA、WCDMA),10dBi(PHS)2.定向单极化:水平波瓣宽度65°、90°,增益15dBi(GSM、DCS、CDMA、WCDMA),增益18dBi(DCS,WCDMA)3.定向双极化:水平波瓣宽度65°,增益15dBi(GSM、DCS、CDMA、WCDMA),增益18dBi(DCS,WCDMA)其中PHS系统是如下的形式:由多个天线单元构成,天线的下倾角比较大,一般在100以上。
2.2 需要考虑的各种组合方式1.WCDMA全向天线与其它系统全向天线间:WCDMA-GSMWCDMA-DCSWCDMA-CDMAWCDMA-PHSWCDMA-WCDMA由于只考虑WCDMA系统与其它系统的隔离度,不考虑其它系统之间的要求。
2.WCDMA全向天线与其它系统定向天线间:WCDMA-GSMWCDMA-DCSWCDMA-CDMAWCDMA-WCDMA定向天线包括各种增益及单极化与双极化。
只考虑WCDMA系统与其它系统的隔离度,不考虑其它系统之间的要求。
3.WCDMA定向天线与其它系统定向天线间:WCDMA-GSMWCDMA-DCSWCDMA-CDMAWCDMA-WCDMA定向天线各种增益的组合和两系统天线间相对角度,定向天线还有单极化和双极化之分。
只考虑WCDMA系统与其它系统的隔离度,不考虑其它系统之间的要求。
2.3 天线间相对角度和距离的定义图1非共抱杆时两天线安装示意图图2中左边天线和右边天线均为0度时表示两天线面对面(最大辐射方向),均为180时表示两天线背对背。
左边天线逆时针方向旋转,右边天线顺时针方向旋转。
上图只是示意图,也可能是WCDMA天线在右边。
图2非共抱杆时两天线位置关系图图中a为天线的水平方向角,与图2中的角度表示一致。
两天线主瓣相对时两天线方向角均为0度,两天线主瓣相背时两天线方向角均为180度。
d为两天线抱杆间的水平距离。
图3共抱杆时两天线安装示意图图3中角度表示两天线逆时针方向旋转。
2.4 两全向天线安装方式若无特别说明均指单极化天线;若无特别说明,天线安装于同一水平面。
根据文献[7]的分析,得到两全向天线共站址时天线安装方式:两天线非共抱杆和共抱杆两种安装方式。
主要考虑下面三种要求:异系统两全向天线间的隔离度要求异系统两全向天线间互耦对方向图的影响WCDMA两全向天线间的分集要求2.4.1 两全向天线水平间距要求1. 两系统间隔离度要求表3WCDMA与其它系统两全向天线非共抱杆时两全向天线之间的安装要求2. 方向图互相不影响的要求原则:1 天线被遮挡的区域小于第一菲涅尔区的1/52 遮挡物收到的信号能量少于发射信号的1/10要求:两天线水平间距超过6λ,两天线间的方向图影响较小,要求间隔大于2m。
其中λ为较低频率系统的信号波长。
3. WCDMA全向天线分集距离要求WCDMA两全向天线分集距离要求为2.5m以上。
4. 综合各种要求建议安装方式1) WCDMA 与其它系统两全向天线非共抱杆安装时,为了满足40dB 的隔离度要求和两天线的方向图相互影响较小,建议按照下图进行两天线安装。
2) WCDMA 两全向天线分集距离要求为2.5m 以上。
图4 两全向天线共站址非共抱杆时安装方式说明:◆ 图中数字表示系统所在频段。
◆ 在两相同频段天线使用水平间距获得隔离度时,要达到40dB 的隔离度是比较困难的,不建议使用此种方式。
◆ 异系统全向天线使用水平间距隔离时,两系统天线的底部要求在同一高度线上。
◆ 天线间间隔在2m 左右时,对低频天线的方向图有一定的影响,天线方向图的不圆度有小的变化。
2.4.2 两全向天线垂直间距要求1. 两系统间隔离度要求表4 WCDMA 与其它系统两全向天线共抱杆时两全向天线之间的安装要求WCDMA -WCDMA 天线2. 方向图互相不影响的要求垂直安装时两全向天线间互耦对方向图的影响可忽略。
3. WCDMA全向天线分集距离要求无法支持分集,不考虑同一系统使用垂直分集。
4. 综合各种要求建议安装方式1) WCDMA与其它系统两全向天线共抱杆安装时,为了满足40dB的隔离度要求和两天线的方向图相互影响较小,按照下图进行两天线安装。
2) WCDMA两全向天线分集无法支持,所以不考虑同一系统使用垂直分集。
图5 两全向天线共站址共抱杆时安装方式说明:◆ 图中数字表示系统所在频段。
◆ 天线垂直安装时,天线间的隔离度较大,互耦对方向图的影响也比较小。
◆ 由于垂直安装的全向天线无法支持分集,不考虑同系统同一运营商天线分集垂直安装。
2.5 全向天线与定向天线安装方式若无特别说明,均指单极化天线; 若无特别说明,天线安装于同一水平面。
根据文献[7]分析,得到全向天线与定向天线共站址时天线安装方式:非共抱杆方式和共抱杆安装方式。
主要考虑下面种要求:◆ 异系统全向天线与定向天线间的隔离度要求 ◆ 异系统全向天线与定向天线间互耦对方向图的影响 ◆ WCDMA 系统天线的分集要求-WCDMA 天线 -WCDMA 天线-WCDMA 天线-WCDMA 天线 0.1m 0.1m 0.1m 0.1m2.5.1 全向天线与定向天线水平间距要求1. 系统间隔离度要求1)定向天线90度垂直极化表5全向天线与定向90度垂直极化天线非共抱杆时两天线之间的安装要求2)定向天线65度垂直极化6全向天线与定向65度垂直极化天线非共抱杆时两天线之间的安装要求表说明:定向天线为65度双极化天线时,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的安装要求参考表62. 方向图互相不影响的要求原则:1 天线被遮挡的区域小于第一菲涅尔区的1/52 遮挡物收到的信号能量少于发射信号的1/10要求:1 如果全向天线在定向天线主瓣方向,定向天线的方向图将展宽,全向天线的方向图将在定向天线方向产生凹陷。
此时要求天线间的距离为:9m(30倍定向天线宽度的距离)2 在其它方向,定向天线对全向天线的影响大于全向天线对定向天线的影响,在定向90度方向,间距要求为:2m左右;在180度方向,间距要求为:3m左右。
3. WCDMA全向天线分集距离要求同一系统不可能出现同时使用全向天线与定向天线提供分集的情况。
4. 综合各种要求天线安装方式1)异系统或者同系统不同运营商之间天线非共抱杆时,为了满足一定的隔离度和方向图相互不影响的要求,方向角建议按照表5和表6要求安装,但是水平距离要求大于3m。
因此一般不建议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采用非共抱杆安装方式。
2)同系统同一运营商不可能出现同时使用全向天线与定向天线提供分集的情况。
2.5.2 全向天线与定向天线垂直间距要求1. 系统间隔离度要求表7全向天线与定向垂直极化天线共抱杆时两天线之间的安装要求注:两天线垂直安装时定向天线的方向角对两天线间的隔离度影响不大说明: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共抱杆安装时,定向天线无论是单极化或者双极化,还是垂直极化65度或者垂直极化90度,对两天线的垂直安装要求基本上一致。
2. 方向图不相互影响的要求垂直安装时天线间互耦对方向图的影响可忽略。
3. 分集距离要求同一系统不可能出现此同时使用全向天线与定向天线的情况。
4. 综合各种要求天线安装方式1)异系统或者同系统不同运营商之间天线共抱杆时,为了满足一定的隔离度和方向图相互不影响的要求,建议按照表7安装。
2)同系统同一运营商不可能出现同时使用全向天线与定向天线提供分集的情况。
2.6 两定向天线安装方式若无特别说明均指单极化天线;若无特别说明,天线安装于同一水平面。
根据文献[6]和[7]的分析,得到两定向天线共站址时天线安装方式:两天线非共抱杆和共抱杆两种安装方式。
主要考虑下面三种要求:异系统两定向天线间的隔离度要求异系统两定向天线间互耦对方向图的影响WCDMA两定向天线间的分集要求2.6.1 定向天线与定向天线水平间距要求1. 系统间隔离度要求1)定向65度垂直极化天线表8WCDMA与其它系统两定向65度垂直极化天线非共抱杆时两天线之间的安装要求2)定向90度垂直极化天线表9WCDMA与其它系统两定向90度垂直极化天线非共抱杆时两天线之间的安装要求从上两表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定向65度双极化天线和定向90度单极化天线,为了满足一定的隔离度要求,对方向角和水平间距的要求基本上一致。
说明:定向天线为65度双极化天线时,定向天线和定向天线的安装要求参考表8。
2. 方向图互相不影响的要求原则:1 天线被遮挡的区域小于第一菲涅尔区的1/52 遮挡物收到的信号能量少于发射信号的1/10要求:1 如果定向天线在另一定向天线的主瓣方向,被遮挡的定向天线的方向图将展宽,并在遮挡定向天线方向产生凹陷。
此时要求天线间的距离为9m(30倍定向天线宽度的距离)。
2 两定向天线非共抱杆同高度安装时,两定向天线一般是平行放置的,天线方向图不受影响要求天线间单距大于0.2m即可。
3. 分集距离要求同系统同一运营商两单极化天线之间的分集距离按2.5m来要求。
4. 综合各种要求天线安装方式1)异系统或者同系统不同运营商之间天线共抱杆时,为了满足一定的隔离度和方向图相互不影响的要求,按照表8和表9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