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药物联合使用的原则及禁忌!用不好会加重副作用!
糖尿病药物联合用药原则

糖尿病药物联合用药原则
糖尿病药物联合用药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并发症、合并症
等情况,针对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
2.多靶点治疗原则:糖尿病是一个多靶点的疾病,不同药物有
着不同的靶点作用,因此联合使用不同靶点的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3.药物相互作用原则:联合用药时,要注意不同药物之间的相
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或药物失效。
4.低剂量用药原则:联合用药时,应尽量使用较低剂量的药物,以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负担。
5.安全性原则:选择安全性较高的药物进行联合用药,并定期
监测患者的血糖和不良反应等情况。
6.药物选择原则:联合用药时,应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
血糖特点选择具有互补作用的药物,并避免重复使用相同机制的药物。
总的来说,糖尿病药物联合用药的原则是个体化治疗、多靶点治疗、药物相互作用、低剂量用药、安全性和药物选择。
同时,在联合用药中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糖尿病人服降糖药物应注意四点.docx

糖尿病人服降糖药物应注意四点
近年来,糖尿病呈高发趋势,发病率逐年上升,使用降糖药物的人群越来越多。
但有患者经常出现血糖控制不够理想的情况,这是为何呢?原来使用降血糖药物的疗效如何,除了应该注意是否选用了最佳的治疗药物外,还应注意使用方法。
一、不能漏服药物
现在,糖尿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他们平时可能不只患有糖尿病,还可能患有其他疾病,因此服用的药物较多,往往容易出现漏服的情况,从而导致血糖升高,因此应该注意不能够漏服药物。
二、不能随意联合用药
药物之间会相互作用,若联合使用不当,会影响降糖药物的疗效。
很多情况下,使用者并不知道其相互作用,因而影响了疗效。
如地塞米松、去炎松、倍他松等药物若与降糖药同时服用,会产生对抗作用,降低治疗效果。
这些药还会减少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加速糖元异生等作用。
糖尿病患者若应用这些药可引起血糖明显升高,病情恶化,所以不要随意联合使用。
三、不能随意增减剂量
任何药物,只有达到一定的剂量,才能发挥作用,糖尿病药物也是如此,剂量过大,会导致低血糖,影响患者健康,而剂量过小,又容易出现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情况,因此不能随意增减剂量,应该按照医生要求使用。
四、需要定期监测血糖
使用降糖药物,是否达到一定的疗效,应该通过监测血糖来判断,因此服用降糖类药物的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必要的血糖监测,以便及时了解药物是否达到疗效,并为调整降糖药物提供依据。
一般来说,开始服用、或者是重新更换药物或调整剂量时,应该在早、中、晚的餐前或餐后2 小时监测血糖。
疗效稳定后,至少一个月应该检查一次餐前或餐后血糖,以便了解药物的疗效及血糖的稳定性。
网址: 第 1 页,共 1 页。
糖尿病联合用药注意事项

糖尿病联合用药注意事项糖尿病是很常见的慢性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
目前来看,糖尿病一般选择药物方式治疗,但是研究发现单独使用一种药物的整体疗效并不是很显著,因此,很多时候糖尿病患者需要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药物疗效,血糖控制理想,但是不同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原理不同,用法用量也存在差异,需引起患者重视。
糖尿病联合用药中的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通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很多时候需要联合用药方可达到治疗目的。
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可能性明显增加,如果使用不当,不仅会影响药物疗效,而且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加重病情,这是在联合用药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胺碘酮+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糖尿病出现高血脂以及心房纤颤的情况下,通常会选择胺碘酮药物控制房颤,配合阿托伐他汀药物调节血脂。
然而,阿托伐他汀是一种亲脂性药物,多经由肝脏实现代谢;胺碘酮能够阻滞其代谢,导致副作用加重。
因此,建议改用普伐他汀,因为普伐他汀属于亲水性药物,可经由肝、肾这两个通道实现排泄,更加安全。
2 调脂药联合用药辛伐他汀是一种可以降低胆固醇的药物,非诺贝特是一种降低甘油三酯的药物。
如果从理论方面来看,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胆固醇与甘油三酯。
但是,实际上两者药物联合用药过程中,可能增加辛伐他汀诱发横纹肌溶解症的几率。
因此,年龄超过50岁的中老年患者,如果肝肾功能低下,建议不要联合应用上述两种药物。
必须联合用药的情况下,建议辛伐他汀的药物用量减少1/2。
3 瑞格列奈+吉非贝齐联合用药糖尿病合并有高血脂的情况下,很多时候选择瑞格列奈药物控制血糖,选择吉非贝齐药物调节血脂。
但是,研究表明吉非貝齐可以促使瑞格列奈血药浓度增加达到2.4倍左右,两种药物若是联合应用,发生低血糖的几率较高,需引起注意。
4 维生素C+胰岛素联合用药有一些基层医院采取胰岛素+5%葡萄糖+维生素C方案静脉滴注治疗发烧或者是感冒的糖尿病患者,其实是不合适的。
因为胰岛素是一种弱碱性药物,而维生素C属于弱酸性药物,维生素C会导致胰岛素失活,引起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病情。
糖尿病患者的药物相互作用与禁忌

糖尿病患者的药物相互作用与禁忌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作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疾病。
糖尿病患者一般需要长期使用药物来维持血糖水平,但在药物治疗中,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本文将着重讨论糖尿病药物的相互作用和禁忌,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药物治疗。
一、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由于它们之间相互作用而导致药物效果的增强或减弱,甚至产生新的不良反应。
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严重影响药物的疗效。
1. 胰岛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替代治疗的关键药物之一。
但胰岛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需要引起重视。
例如,一些非甾体抗炎药、降压药、利尿剂和某些抗生素等药物可以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进而干扰胰岛素的疗效。
另外,一些药物也可能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例如,某些抗生素、某些心血管药物等会引起血糖降低。
因此,在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的同时,必须谨慎选择其他药物,并遵循医生的嘱托。
2. 口服降糖药物的相互作用除了胰岛素,糖尿病患者还常常需要口服降糖药物来稳定血糖。
然而,一些口服降糖药物在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发生相互作用。
例如,格列美脲类药物与普鲁帕尼酮(Prulifloxacin)同时使用可能增加低血糖的风险;二甲双胍(Metformin)与碘造影剂同时使用可能引起乳酸酸中毒等。
因此,在服用口服降糖药物时,糖尿病患者应咨询医生并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二、药物禁忌药物禁忌是指因为某些特定原因,对某些患者或特定情况下的患者不能使用某些药物。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了解药物禁忌以及适用的禁忌症对于安全用药非常重要。
1. 胰岛素的禁忌胰岛素的禁忌症包括对胰岛素过敏、低血糖等。
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之前必须先进行过敏试验,以确定是否存在过敏反应。
此外,胰岛素在临床上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血糖的监测,避免出现低血糖反应。
糖尿病药物联合用药原则

糖尿病药物联合用药原则糖尿病药物联合用药原则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控制血糖水平,许多糖尿病患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
然而,糖尿病药物联合用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药物联合用药原则,探讨其在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性。
1. 确定联合用药的指导原则我们需要明确糖尿病药物联合用药的指导原则。
联合用药旨在提高血糖控制的效果,并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基于这个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联合用药原则:1.1 血糖控制目标:根据不同的血糖控制目标,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药物。
对于血糖控制较差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联合用药,以加强降糖效果。
1.2 药物作用机制:不同类型的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在选择联合用药方案时,应尽量选择作用机制互补的药物。
胰岛素和二甲双胍可以联合使用,既可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又可以减少肝脏对葡萄糖的产生。
1.3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
在选择联合用药方案时,应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尽量避免可能的不良反应。
2. 联合用药的主要原则在明确了糖尿病药物联合用药的指导原则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联合用药的主要原则。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原则:2.1 个体化治疗:糖尿病是一种个体差异很大的疾病。
不同患者的药物反应和治疗需求也不同。
在联合用药时应考虑患者的个体化特点,制定适合其的治疗方案。
2.2 渐进治疗:联合用药的原则之一是渐进治疗。
这意味着在初始治疗后,当血糖控制不佳时,可逐渐增加或调整药物剂量,以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标。
2.3 安全性考虑: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服用药物。
在联合用药时,应注意药物的安全性。
某些药物可能增加低血糖的风险,此时应谨慎考虑与其它可能引起低血糖的药物联合使用。
3. 药物联合应用的常见案例为了更好地理解糖尿病药物联合用药原则,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常见的药物联合应用案例来进行探讨。
糖尿病患者正确服用降糖药以及常见不良反应

糖尿病患者正确服用降糖药以及常见不良反应
一、掌握正确的降糖药服用方法
针对口服降糖药,类型不同则服用的时间不同,剂型不同服用的方法也不同,如缓释片只需每日早晨服用一次即可,而二甲双胍如制成肠溶片可避免对胃的刺激,使其不一定非要餐后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规律用药不但可以平稳保持血糖水平,还能使耐药情况发生减少。
正确的服用时间与方式是口服降糖药能充分发挥疗效的前提。
二、降糖药常见不良反应
1.磺酰脲类
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不适、恶心、腹痛、腹泻。
大剂量氯磺丙脲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错乱、嗜睡、眩晕、共济失调。
长效的磺酰脲类易导致持久性的低血糖症,因此老人及肝、肾功能不良者最好选用短效药物。
2.二甲双胍类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便秘、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及胃部不适等消化道症状,也会出现皮疹及流感样症状。
3.胰岛素增敏剂
会引起轻中度水肿、贫血、低血糖、肝功能异常及血脂增高等。
根据国家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罗格列酮有引起心脏病发作和卒中的风险。
三、联合用药注意事项
1.与噻嗪类利尿剂、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合用会使血糖升高,抵消降糖药作用。
2.与普萘洛尔、磺胺类药、阿司匹林等合用会引起严重的低血糖反应。
3.与苯妥英钠等肝药酶诱导剂合用会降低降糖药的疗效。
4.与吲哚美辛合用会引发高血糖。
5.与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类合用可拮抗降糖药作用。
6.与加替沙星合用会引起原因不明的血糖波动等。
降糖药联合用药原则

降糖药联合用药原则降糖药联合用药原则原则一:降血糖时千万别忽视药物引起的低血糖,严重的低血糖可能会危及生命。
一次严重的医源性低血糖或由此诱发的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一生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所带来的益处。
低血糖有可能诱发心率失常、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对老年人及从事某些特殊职业的人,如驾驶、高空作业来说尤其危险。
血糖的显着波动还会损伤血管、加速动脉硬化等,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这些都会严重地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原则二:对长期使用胰岛素注射的患者,尤其是对本身就伴有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体重增加也是一大困扰。
众所周知,体重增加会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但很多人大概还不太清楚的是,体重增加会引起或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直接影响血糖控制的效果。
原则三:关注肿瘤高危人群。
由于糖尿病患者本身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较正常人偏低,这类人群患某些癌症的几率可能相对高一些。
已经患有癌症的糖尿病患者,或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糖尿病患者,应该在向医生咨询后选择适宜的胰岛素药物以避免癌症的威胁。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或者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慢性综合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的发生是外周胰岛素抵抗和细胞功能缺陷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糖尿病患者经过饮食和运动治疗以及糖尿病保健教育后,血糖的控制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时,需采用药物治疗。
糖尿病联合用药应记住三原则:疾病早期小剂量、联合用药;同类药禁止联用;磺脲类与格列奈类禁止联用。
最常用的联合疗法是磺酰脲类药物与二甲双胍合用,两种药物对于抗高血糖有相加作用,但不会增加任何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
阿卡波糖与磺酰脲类药物合用,其疗效与磺酰脲类药物和二甲双胍合用相当,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的合用也有效。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合用耐受性良好,对空腹血糖浓度和HbA1c水平以及对肥胖型病人由胰岛素介导的降糖疗效有加成作用。
合用胰岛素与磺酰脲类奏效的先决条件是存在明显的内源性胰岛素分泌不足。
糖尿病药物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内附联合用药和保健品配搭方案)

糖尿病药物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内附联合用药和保健品配搭方案)转载请注明作者与来自第一药店·药店人(yaodianren520)1磺脲类(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服用方法:必须严格在饭前服用,剂量必须合适。
注意事项:•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
•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并不与之合用。
•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2双胍类(二甲双胍)服用方法:餐中服用可减少胃肠反应。
注意事项:•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的机会极少,仅有胃部不适、厌食、腹泻和皮疹。
•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心衰、缺氧患者慎用。
3促胰岛类释放剂(瑞格列奈)服用方法:餐前15分钟服用。
注意事项:•服用本品可引起低血糖。
•胃肠道反应,皮肤瘙痒、发红,荨麻疹等。
•妊娠或哺乳妇女;12岁以下儿童;严重肾功能或肝功能不全的患者禁用。
4α-葡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服用方法:服药时要和第一口食物同时摄入,才能发挥效果。
注意事项:•主要副反应为胀气,鼓肠和轻泻,小剂量开始用药可减轻,用药中且可适应。
•孕、哺期禁用,肠炎、肠梗阻、肝肾功能不全禁用。
合并其他疾病用药注意事项•伴有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优先考虑用双胍类、胰岛素增敏剂和糖苷酶抑制剂。
•伴有胃肠道疾病:不要使用双胍类和糖苷酶抑制剂。
•伴有慢支、肺气肿等肺通气不良疾病:慎用双胍类。
•伴有肝病:慎用胰岛素增敏剂。
•伴有轻度肾功能不全:优先使用阿卡波糖。
联合用药是治疗糖尿病的最佳选择。
联合用药可使每单药的选用剂量减少,副作用也减小。
每单药间有互补性,能更好适应患者多变的病情。
常用的联合用药组合1.磺脲类+双胍类(或葡糖苷酶抑制剂)如达美康+二甲双胍缓释片:能够增强降糖效应,适用于单用一种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糖尿病患者。
2.双胍类+葡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增敏剂)如二甲双胍缓释片+拜糖苹:主要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同时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且不会发生低血糖反应,降糖效果较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糖药物联合使用的原则及禁忌!用不好会加重副作用!
可以最多联合使用几种降糖药
2种药物的联合降糖效果可能大于每种药物降糖效果的叠加,这就是药物的协同作用,可以说是1+1>2,因此临床上联合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很常见。
临床上使用的口服降糖药物有十余种,是不是可以无数量限制地联合应用呢?
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是安全的,同时也是经济的,效果也很好,临床上广泛采用。
也可联合使用3种不同作用机制的口服降糖药物,这是血糖较难控制的糖友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3种口服降糖药物也不能控制好血糖,就不建议使用4种或5种降糖药物联合使用了。
药物过多则安全性无法保证,从费用上看也不划算,不如使用胰岛素更经济更有效。
常见的联用药物组合
价格实惠的组合: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具有降血糖和防治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
双胍类药物具有降血糖、调节血脂水平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将这两类降糖药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地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除了降糖的效果较好以外,此方案最大的优点是所用药物的价格低廉。
需要注意的是,此方案引起低血糖的几率略高,故糖友在使用此方案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血糖。
此外,由于这两类药物都是经肾脏排泄的,故糖友在使用此方案治疗期间,还应密切监测肾功能,一旦发现肾功能出现异常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的联用方案:磺脲类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
餐后高血糖是糖尿病最主要的表现之一,也是对糖尿病患者危害最大的一种症状。
因此,餐后血糖过高的糖友应尽早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
磺脲类药物具有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是餐后高血糖患者首选的降糖药之一。
α—糖苷酶抑制剂能延缓肠道吸收葡萄糖的速度,故也具有较强的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
出现餐后高血糖的糖dc 将这两类药物联合使用,不但可取得比单独使用磺脲类药物更强的降低餐后血糖的效果,还能减少磺脲类药物的用量,从而可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α—糖苷酶抑制剂在单独使用时不会引起低血糖反应,但此药在与磺脲类药物联合使用时却容易引起低血糖反应,因此,糖dc 在使用此方案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血糖。
适合肥胖的糖友使用的联用:双胍类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
肥胖症会加重糖友脂质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的症状。
因此,此类糖友应使用具有改善脂质代谢紊乱作用的降糖药联用方案进行治疗。
在各种降糖药中,α—糖苷酶抑制剂具有改善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
将此药与双胍类药物联合使用,不仅会明显降低糖友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水平,而且可有效地改善其脂质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的症状,故非常适合伴有肥胖症的糖友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糖友在联合使用这两类药物时,可出现恶心、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
故此类糖友在选用此联用方案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具有保护胃黏膜、促进肠蠕动作用的药物,以减轻胃肠道不适的症状。
常用的类别组合还包括以下几种
1.胰岛素促泌剂+双胍类。
这是最常用的二联组合。
2.胰岛素促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类。
3.胰岛素增敏剂+双胍类。
4.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促泌剂。
不能联用的降糖药物
同类降糖药物
最多见的就是同时用两种促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如:格列齐特与
格列吡嗪,或者同时服用瑞格列奈与格列美脲。
作用机制基本相同的同类药物原则上不能联合使用,因其降糖效果没有增加,但发生副作用的风险却会大大增加。
如α-糖苷酶抑制药类中的阿卡波动糖和伏格列波糖等等。
胰岛素促泌剂有2类,也不建议这2类同时使用,如磺脲类中的格列XX就不能与格列奈类的药物联合使用,因为二者都是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不建议什么作用机制相似且没有互补作用的药物联合使用,如GLP-1受体激动药和DPP-4抑制药。
胰岛素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均可引起水肿的副作用,应尽量避免联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