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

合集下载

贵州草海赵家院子晚更新世泥炭层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贵州草海赵家院子晚更新世泥炭层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孔 凡 翠 , 2 , , , 杨 瑞 东 , 沙占 江
1 ) 中国科 学 院青海 盐湖 研究 所 , 西宁, 8 1 0 0 0 8 ; 2 ) 中国科 学 院大学 , 北京 , 1 0 0 0 4 9 ;
3 )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贵阳, 5 5 0 0 0 3 ; 4 ) 邹城市国土资源局 , 山东邹城 , 2 7 3 5 0 0
主要 由泥炭 和粘 土组成 , 未 成岩 。在草 海湖 盆 内 , 其
和微 量元 素地 球化 学 特 征 研究 , 探讨 了草 海 泥 炭沉 积 速率 , 晚更新 世 时期古 气候 演变情 况 , 沉积 物物 源 风化特 征 。
顶部有一层未炭化的腐殖层 , 下部与松坡组整合接 触 。孢 粉 资料显 示 , 此 期 间 以松 为 主 的 针 阔 叶混 交
指标显示 , 从4 2 . 3 7±1 . 2 7 k a B P到 1 5 . 6 4 - 0 . 1 k a B P时间段 内, 研究 区古气候经历 了由温 暖较湿润~一 温暖湿润—一 温凉干燥—一 温暖较湿润—一 温凉湿润 的演化 。沉积物物源经历 了较强烈的化学风化 , 下部泥炭层风化程度小于上
屯组为 本次研 究 主要地 层 。 南 屯组分 布 于现代 草海湖 近表 层及草 海 湖盆地 边 缘 的南 屯 、 铁厂、 赵 家院子一带低 洼谷地 中 ( 图
究 ,威宁 草海 在早 更 新 世 以来 发 育 五 层 泥 炭 层 , 其 中晚更 新世 晚期一 全新 世 泥炭发 育期 ( 7— 4 0 k a ) 是 本 区主要成炭 期 , 全 新 世 以来 发 育 最 盛 ( 林树 基 , 1 9 8 7 ) 。对草 海 泥 炭 沉 积 研 究 已 经 取 得 一 些 成 果

云南保山盆地生物气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

云南保山盆地生物气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
质 的碳 酸盐岩 、碎 屑岩 、泥质岩 类[ 。迄今 为止 ,对 于该 区源 岩 地 球 化 学 特 征 方 面 的研 究 程 度 还 比较 1 ]
低口] ,笔 者通过 大量 的实验 分析 数据对 保 山盆地 源岩 的地 球 化学 特 征进 行 总结 ,较 系 统地 探 讨 了该 区 的烃源 岩基本 油气地 球化 学特 征 ,加 深 了对该 区生 物气 资源及 生物气 成 藏条件 的认识 。


3 4 5 源自6 7 8
有机磷含 %
图 1 保 山盆 地 源 岩 有 机 碳 含 量 直 方 图
[ 稿 日期 ] 2 0 0 —1 收 0 7— 6 3 [ 者简 介 ] 沈 忠 民 ( 5 ) 作 1 4 ,男 ,1 8 年 大 学 毕 业 ,博 士 后 ,教 授 ,博 士生 导 师 ,主 要 从 事 石 油 地 质 及 油 气 地 球 化 学 方面 的 教 9 93
学及科研工作。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4期 9
沈 忠 民 等 :云 南保 山盆 地 生 物 气源 岩 地 球 化 学 特征 及环 境 指 示 意 义
离态烃 S mg g ( / )变 化 范围为 0 0 ~7 7 mg g . 4 . 2 / ,裂解烃 S ( g g ' / )范 围为 0 7 a r . 1~8 . 3 / ,S + 4 3 mg g S 2的变 化范 围为 0 8 . 1~9 . 5 / 。S 、S 、S +S 2 0 mg g 的值 差 异 较 大 ,主 要 受 岩 性 与 有 机 碳 含 量 的控
1 有 机 质 丰 度特 征
1 1 有 机碳 特征 .
研 究 中 ,测 定 了 盆地 西 部 凹 陷带 永 铸 街 次 凸 的 保参 1 、保 2井 、保 21 、保 8井 、保 9井 ,摆 井 -井

《内蒙古高原湖泊铁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环境意义》范文

《内蒙古高原湖泊铁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环境意义》范文

《内蒙古高原湖泊铁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环境意义》篇一一、引言内蒙古高原,作为中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单元,其湖泊资源丰富多样。

湖泊中的铁元素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不仅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对湖泊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环境有着深远影响。

本文将就内蒙古高原湖泊中铁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探讨,并分析其环境意义。

二、内蒙古高原湖泊概述内蒙古高原湖泊众多,分布广泛,这些湖泊的水文、气候、地质等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其湖泊铁的地球化学特征也具有多样性。

本节将简要介绍内蒙古高原湖泊的基本情况。

三、湖泊铁的地球化学特征(一)铁的存在形式与分布内蒙古高原湖泊中的铁主要存在于水相、悬浮颗粒物及沉积物中。

水相中的铁主要指以离子形式溶解于水中的铁,而悬浮颗粒物中的铁则是与黏土矿物等物质紧密结合的铁化合物。

沉积物中的铁则是以矿物的形式存在。

(二)地球化学循环与迁移转化湖泊中的铁元素参与了一系列复杂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一方面,铁在光合作用等生物过程中被吸收利用,另一方锰面,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等过程,铁在水体中发生迁移转化。

此外,湖泊的汇水区岩石风化也会影响湖水中铁的含量和分布。

(三)影响因素分析湖泊中铁的含量和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条件、水文学过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

例如,干旱或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湖泊,由于降水量较少,水体流动性差,铁元素往往更易在湖底沉积物中累积。

四、环境意义分析(一)生态意义铁元素对水生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它不仅参与了光合作用等重要的生物过程,还影响浮游植物、水生动物等的生长与繁殖。

适量的铁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而过量的铁则可能引起藻类大量繁殖等生态问题。

(二)水质指示意义湖泊中铁的含量可以作为水质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分析湖水中铁的含量及其变化趋势,可以判断湖泊的污染程度和生态环境状况,为水质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三)资源开发利用意义湖泊中的铁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

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

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

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
首先,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揭示地球内部的组成和成分。

通过对地壳、地幔和地核等不同地球圈中物质组成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的地球化学构造和演化过程。

例如,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镁和钙等元素构成,这些元素的分布和含量反映了不同地质过程的引起的岩石成因。

此外,地球化学特征还揭示了地球内部的地热活动和地球构造的特征,例如地球内部的岩石圈的活动、地震、火山喷发等。

其次,地球化学特征在环境演化和全球变化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

地球化学特征是了解地球历史和环境演化的重要线索。

通过对古生物化石、地层、岩石和化石等样品的分析,可以准确地重建地球过去的气候和环境变化,以及生物演化和地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通过对地球化学标记物的分析,如同位素比值和元素含量,可以推断过去的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和生物演化情况。

此外,地球化学特征还可以评估地球环境的污染程度和变化趋势,如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水体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含量等,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地球化学特征对资源评价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地下水、矿床和石油等自然资源中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判断资源的质量和可利用性。

例如,矿床的形成和富集与地球化学过程紧密相关,通过对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可以确定矿产资源的类型、分布和储量。

此外,地球化学特征还可以指导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例如根据土壤和植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进行农田肥料的优化施用和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地球化学指标揭示古环境变化的过程

地球化学指标揭示古环境变化的过程

地球化学指标揭示古环境变化的过程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物质组成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通过分析地球各种物质中的元素、同位素以及有机物,可以揭示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古环境变化的过程。

地球化学指标作为重要的研究手段,为我们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提供了关键的线索。

一、地球化学指标的种类及其应用地球化学指标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元素含量、同位素比值、有机质组分等。

每一种指标都承载着特定的信息,通过综合分析不同指标,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古环境变化的过程。

1. 元素含量:地球化学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会有所变化。

例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程度可以反映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程度。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测量沉积物中元素的含量,推测出古环境的变化情况。

2. 同位素比值:同位素是元素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核种。

同位素比值的变化往往与地质过程和生物活动相关。

例如,植物吸收不同同位素比值的碳,体现在大气中,可以通过分析大气中的同位素比值,了解古植被覆盖的变化。

3. 有机质组分:有机质是地球表面重要的碳储存库,其组分和组成方式直接反映了古环境的变化。

通过分析有机质中的各种化学组分,可以了解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二、地球化学指标在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实例1. 元素含量的应用:锰元素在海洋沉积物中的含量可以反映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的变化。

通过分析锰元素的含量,可以推测出过去海洋环境的亮度和湿度的变化情况。

此外,铅元素在湖泊沉积物中的含量可以作为工业活动和人类活动的指示物,用于研究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

2. 同位素比值的应用:氧同位素的变化可以揭示古气候变化的过程。

通过分析沉积物和古生物中氧同位素的比值,可以推测出古气候的湿度和海洋环流的变化。

碳同位素的变化可以反映古植物生理活动和生态系统的演化。

通过分析古植物中碳同位素的比值,可以推断出古植被类型和古环境的变化。

3. 有机质组分的应用:通过研究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组分和来源,可以了解陆地生态系统的变化。

《地球化学》章节笔记

《地球化学》章节笔记

《地球化学》章节笔记第一章:导论一、地球化学概述1. 地球化学的定义:地球化学是应用化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地球及其组成部分的化学组成、化学性质、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规律的学科。

它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与物理学、生物学、大气科学等多个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2. 地球化学的研究对象:- 地球的固体部分,包括岩石、矿物、土壤等;- 地球的流体部分,包括大气、水体、地下水等;- 地球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地球内部,包括地壳、地幔、地核等。

3. 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 地球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其时空变化;- 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化学过程;- 元素的迁移、富集和分散规律;- 地球化学循环及其与生物圈的相互作用;- 地球化学在资源、环境、生态等领域的应用。

二、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1. 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 野外调查与采样:包括地质填图、钻孔、槽探、岩心采样等;- 实验室分析:包括光学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原子吸收光谱(AAS)等;- 地球化学数据处理:包括统计学分析、多元回归、聚类分析等;- 地球化学模型:建立地球化学过程的理论模型和数值模型;- 同位素示踪:利用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研究地球化学过程。

2. 地球化学研究的意义:- 揭示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历史;- 了解地球内部结构、成分和动力学过程;- 探索矿产资源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 评估和治理环境污染问题;- 理解地球生物圈的化学循环和生态平衡;-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地球化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1. 地球化学的发展历程:- 起源阶段:19世纪初,地质学家开始关注矿物的化学组成;- 形成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维克托·戈尔德施密特等科学家奠定了地球化学的基础;- 发展阶段:20世纪中叶,地球化学在理论、方法、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现代阶段:20世纪末至今,地球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交叉,形成新的研究领域。

地球化学探索地球内部的化学反应与作用

地球化学探索地球内部的化学反应与作用

地球化学探索地球内部的化学反应与作用地球作为我们生存的家园,其内部的化学反应与作用对于地球的演化、地质过程以及自然资源的分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球化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内部化学成分和过程的学科,为我们揭示了地球内部的奥秘,本文将介绍地球化学在探索地球内部的化学反应与作用方面的重要成果。

一、地球内部的化学成分地球的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物质组成不同,其中化学元素的分布情况直接决定了地球内部的化学反应与作用。

地球化学家通过对地壳和岩石的取样研究,确定了地壳的主要化学成分,如氧、硅、铝等元素的含量,这对于理解地壳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至关重要。

同时,地球化学家通过地震波观测以及对火山岩石和钻孔样品的研究,揭示了地幔的化学成分。

地幔主要由铁、镁、铝等元素组成,这些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对于地幔的物理状态以及热对流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化学揭示出地幔中的化学反应与作用是地球内部热力学平衡的重要因素。

地核是地球内部的最深部分,由铁和镍等重元素组成。

对地核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环境以及地球磁场的起源和演化。

地球化学揭示了地核中的放射性元素衰变是地内部持续释放的重要能量,这种能量对地球热力学和地球动力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地球内部的化学反应地球内部的化学反应是地球演化和地壳形成的基础。

其中最重要的反应之一是岩石和矿石的熔融。

地球化学家通过实验模拟和地质观测发现,在地幔和地壳的高温高压环境下,岩石和矿石可以发生熔融,形成岩浆和矿脉等地质现象。

这些熔融反应不仅决定了地球表面的构造和地貌,还是形成矿产资源的重要过程。

此外,地球内部的化学反应还包括水的溶解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地球的水圈是地球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水的存在和循环与地球内部的化学反应密切相关。

地球化学家的研究表明,地下水通过与岩石相互作用可以发生溶解反应,改变岩石的化学组成并影响地下水的质量。

此外,地球内部的氧化还原反应也是关键的化学过程,相关研究对于了解地下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对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

不同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对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
律 。
2 不 同 水 动 力 环 境 的 化 学 组 成 沉 积 岩 形 成 的 全 过 程 都 有 不 同 类 型 的 水 的 作 用 , 此 了 解 水 的 元 素 组 成 及 变 化 特 点 对 恢 复 沉 积 因 环 境 是 十 分 重 要 的 。 的 类 型 很 多 , 同 类 型 的 水 元 水 不 素 组 成 不 同 。 沉 积 岩 影 响 最 大 的 是 海 水 、 气 降 水 对 大 及 空隙水 、 问水 和 地下 水 。 层
N a、 含 量 低 。 K
次 如 下 : 一、 、 g 、 O4 ( 酸 盐 ) Ca 和 Cl Na M 抖 S 硫 、 K , 海 水 成 C. 9 是 由 这 六 种  ̄ 5 组 成 。 即 j -的 9 , J - " 就 Na Cl比 值 来 看 , 于 0 4 6 0 5 7 之 / 介 .5 7 ~ . 5 3 间 , 见 海 水 中 Na含 量 变 化 很 小 。 而 K/ 可 C1比 值 变
1 常 量 元 素 的 分 布 .1
镍 : 质 页 岩 和 黑 色 页 岩 中 其 含 量 高 , 与 有 机 碳 这 质 的吸 附有关 。 镓 : 在 泥岩 中含量 明显 高 于砂 岩和 碳 酸岩 盐 , 其 在 碳酸岩 盐 中含 量很 低 。 总 的 来 说 , e,P,V ,C ,Co,Cu 等 元 素 在 砂 F r 岩 中 含 量 最 低 , 砂 岩 中 较 高 , 泥 岩 中 达 到 最 大 粉 在 值 , 泥 灰 岩 中 降 低 , 灰 岩 中 达 到 最 小 值 。 稀 有 元 在 在 素 Z ,Y ,Ii r ,Cs,B ,Ta n 也 有 同 样 的 变 化 规 e ,I
摘 要 : 积 地 球 化 学 是 一 门 沉 积 学 与 地 球 化 学 相 互 渗 透 、 互 结 合 而 产 生 的 新 兴 边 缘 学 科 。 是 以 沉 相 沉 积 物 和 沉 积 岩 为 研 究 对 象 , 于 不 同 时 期 , 同 地 段 的 物 理 化 学 条 件 不 同 , 形 成 的 岩 石 有 不 同 的 元 由 不 所 素 组 合 , 此 可 以 通 过 研 究 其 在 沉 积 — — 成 岩 过 程 中 所 含 元 素 及 稳 定 同 位 素 的 迁 移 、 集 与 分 布 规 律 因 聚 来 判 断 、 复 沉 积 古 环 境 。 本 文 总 结 了对 沉 积 环 境 有 指 示 意 义 的 常 见 沉 积 地 球 化 学 特 征 。 恢 关 键 词 : 积 地 球 化 学 ; 积 环 境 ; 素 特 征 ; 积 岩 沉 沉 元 沉 中 图 分 类 号 : 9 P5 6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O 6 7 8 ( 0 0 1 一 O 4 一 O 1O— 91 21 )6 O1 2 各 种 化 学 元 素 在 随 着 水 体 的 搬 运 过 程 中 , 于 由 本 身 的 性 质 ( 半 径 大 小 、 负 性 等 ) 及 存 在 环 境 如 电 以 的 影 响 ( 水 体 的 深 浅 、 体 的 盐 度 等 ) 在 不 同 的 条 如 水 , 件 下 , 种 化 学 元 素 分 离 、 积 、 合 , 得 在 不 同 的 各 沉 组 使 沉 积 相 中 有 不 同 的 组 合 及 含 量 , 相 同 的 相 中 则 有 在 大 致 相 似 的 组 合 及 含 量 [ 。 根 据 对 现 代 沉 积 的 研 究 1 ] 成 果 以及 对 一 些典 型 沉积 研 究 得 出 的 经验 规 律 , 可 以推 测 不 同 区域 的 岩 相 古 地 理 环 境 。地 球 化 学 数 据 能 间 接 反 映 沉 积 环 境 的 这 一 特 征 , 恢 复 沉 积 环 境 对 具有 一 定 的指示 意 义L。 2 ] 1 沉积 岩 中元 素 的分布 沉 积 岩 是指 在 地 壳 表 层 的 条 件 下 , 由母 岩 的 风 化 产 物 、 山 物 质 、 机 物 质 等 沉 积 岩 的 原 始 物 质 成 火 有 分 , 搬 运 作 用 、 积 作 用 、 岩 作 用 及 沉 积 后 作 用 经 沉 成 而 形 成 的 一 类 岩 石 。其 形 成 过 程 同 时 也 是 地 壳 中 元 素 再 分 配 和 重 新 分 布 的过 程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化学元素在地球上的分布、演化和环境意义的学科。

地球化学元素是指地球上存在的化学元素,包括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存在对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存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球化学特征是指地球上不同地区地壳中元素的分布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可以揭示地球的演化历史、构造特征和成矿作用等。

根据元素的分布特征,地球化学元素可以分为两类:亏损元素和富集元素。

亏损元素是指地球地壳中含量较低的元素,如锂、铝、钠、钾等。

这些元素在地壳中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大陆岩石中,而海洋中含量较低。

亏损元素的分布特征与地球的演化历史和构造特征密切相关,其研究可以揭示地球的演化历史和构造特征。

富集元素是指地球地壳中含量较高的元素,如铁、铜、铅、锌等。

这些元素在地壳中分布较为均匀,但不同地区的含量差异较大。

富集元素的分布特征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其研究可以揭示成矿作用的机制和规律。

环境意义是指地球化学元素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

地球化学元素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地球化学元素对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些元素如碳、氧、氮、氢等是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而另一些元素如钙、镁、钾、钠等则是生命体内的必需元素。

其次,地球化学元素对环境的污染和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些元素如汞、铅、镉、铬等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最后,地球化学元素对资源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些元素如铁、铜、铝、锌等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其开发和利用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是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对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特征和环境意义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地球的演
化历史和构造特征,为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