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太监李莲英(李莲英作为满清第一大太监)
历史解密李莲英是什么人当过光绪救命恩人竟和慈禧传绯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李莲英是什么人当过光绪救命恩人竟和慈禧传绯
闻
导语:清末大太监李莲英(18481911)(又作:李连英),原名李进喜,慈禧太后赐名连英,俗作莲英。
是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陪伴慈禧太后近五
清末大太监李莲英(1848——1911)(又作:李连英),原名李进喜,慈禧太后赐名连英,俗作莲英。
是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
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
亦是第一个叫慈禧太后为“老佛爷”的人。
咸丰五年净身为太监,翌年入宫。
同治六年,受封二总管。
宣统元年61岁时,为慈禧守孝百日后,隐退,宣统三年,亡,时年64岁。
要说他这一生,做了两件事就让人记住了他。
第一件事就是他曾是光绪帝的救命恩人。
光绪虽然是皇帝,却一点权力也没有。
庚子年慈禧太后带着光绪西逃,在返回到保定的时候一行人停下休息,当时慈禧太后的卧室铺陈华美,供给周备,当李莲英伺候慈禧太后睡下后,走到光绪的卧室,发现里面居然一个太监都没有,只有光绪一个人对着油灯枯坐。
光绪屋里除了坐褥和椅子靠枕外,竟然连被子都没有。
李莲英觉得光绪这皇帝做得真是太可怜了,他跪下抱着光绪的腿痛哭道:“奴才们真是罪该万死!”随后便赶紧把自己的被褥抱来,说“今夜已深,不能再传他们,这是他们为奴才所设被褥,请主子将就用之,奴才罪上加罪,也没有办法了。
”
光绪回到北京后,还经常念叨这事,说:“若没有李师傅,我恐怕都活不到今日。
”光绪的最后十年,经常被慈禧太后为难,李莲英也没有
生活常识分享。
史上最有名的太监是哪几位

史上最有名的太监是哪几位“太监”,一个永远都无法从历史中抹掉的名称,历史上也有很多著名的太监。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史上最有名的太监,欢迎阅读!盘点史上最有名的太监第一:司马迁。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司马迁家族自虞至周,都是世代相传的历史家和天文家。
司马错是秦惠王时伐蜀的名将,司马昌是秦始皇的铁官,到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又做汉武帝的太史令,恢复了祖传的史官恒业。
武帝与匈奴作战,李陵投降,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
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
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
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
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陛下。
” 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有意贬低李广利,便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叛徒强辩,是不是存心反对朝廷?”便把司马迁下了监狱,交给廷尉处理。
之后司马迁被判死刑。
汉朝的死刑可以免死,但有两个条件:一是要交50万钱,二是接受宫刑,宫刑是个奇耻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友。
司马迁本来想死,但想着自己的多年搜集的资料和自己的远大理想,因此选择了宫刑。
就这样,一个史官成为了“太监”,虽然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太监,但身体特征与太监无异。
之后,司马迁忍辱负重写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也因此名垂青史。
第二:蔡伦。
永平十八年蔡伦被选入洛阳宫内为做了太监,年仅一十五岁。
他读书识字,成绩优异,于建初元年被提拔做了小黄门,此后做事倍加努力认真,因而又被提作黄门侍郎,掌管宫内外公事传达及引导诸王朝见、安排就座等事。
章帝于公元88年卒,10岁的刘肇登基,即和帝,由窦太后听政。
蔡伦因替窦太后效力立功又被提拔为中常侍。
永元十四年和帝立邓绥为皇后,蔡伦投靠邓皇后。
邓绥喜欢舞文弄墨,蔡伦为投其所好,甘心屈尊兼任尚方令,主管宫内御用器物和宫廷御用手工作坊。
在此期间,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头、鱼网等蔡伦塑像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于元兴元年奏报朝廷,受到和帝称赞,造纸术也因此而得到推广。
大太监李莲英怎么死的,李莲英死亡之谜

大太监李莲英怎么死的,李莲英死亡之谜清末大太监李莲英,原名李进喜,慈禧太后赐名连英,俗作莲英。
是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
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
亦是第一个叫慈禧太后为“老佛爷”的人。
民间传说,李莲英来到北京,由于掌握了一套梳理新发型的技术,又托同乡太监沈兰玉介绍,进宫当了慈禧太后的梳头太监,并由此受到慈禧宠爱。
1966年的时候,人们曾打开过李莲英的坟墓,除了在他的坟墓中发现了大量的数不尽的奇珍异宝,还有一个惊人的发现:他的棺材里除一颗头颅和一条长辫子外,没有尸身。
就这一谜题,各学术界有了各种各样的猜测和推断。
·史料记载,李莲英的死因不明1984年7月的一天,一名中年女性来到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借阅档案。
这位女士名叫佟洵,她正着手准备毕业论文,选择的人物是清朝太监李莲英。
1985年,佟洵发表文章《李莲英死因之谜》。
文章中,不仅首次披露了1966年挖掘李莲英之墓的全过程,以及李莲英身首异处的真相,更提出了李莲英死于非命的观点。
唐益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
在唐益年眼中,李莲英根本不可能参与朝廷内的党派之争,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可能得罪了革命党人,无论是李莲英的财富地位,还是他离宫后岁过甲子的年龄,都不可能亲自出门讨要债务。
机警圆滑的李莲英绝不可能是被宫中仇敌所杀。
·被杀于后海1990年,《纵横》杂志刊登了一篇名为《李莲英身首异处之谜》的文章。
这篇文章出自北京文史研究馆已故研究员颜仪民。
他在文中不仅肯定了李莲英被人杀害,而且详细描述了李莲英被杀的细节:李莲英在出宫后,一直住在护国寺棉花胡同的一所自家宅院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一天,李莲英突然接到一张请帖,发帖之人是清末第一号实权人物,袁世凯的红人,九门提督:江朝宗。
请帖中说,要请李莲英在什刹海会贤堂吃饭。
面对这张非同一般的请帖,李莲英犹豫不定。
权衡半天,李莲英最后决定:准时赴宴。
不过,他万万没料到在回家的路上,遭遇了暗算。
历史上最坏的十大太监

历史上最坏的十大太监太监在古时候被称做宦臣,而且每个朝代的太监都和皇帝是最亲近的人,因此太监有很大的权力,太监也有好有坏。
我们一起来看看史上最坏的太监排行榜。
1. 赵高赵高是秦朝第一,有权势的太监他是当时的宰相,当时秦始皇死之后,赵高组织了沙丘政变立自己为新帝独揽大权,也加速了秦国的灭亡。
2. 张让张让是东汉末年全市最大的宦官,本人非常的贪婪,也是非常让人讨厌的,最后东汉灭亡之际张让也自杀了。
3. 刘瑾刘瑾是朱厚照身边的贴身太监,当朱厚照当上皇帝之后,刘瑾的权利也是大的惊人他当大太监的时候特别贪婪。
4. 魏忠贤魏忠贤是明朝晚期第一太监,他把持朝政,架空皇帝,也是十分最大恶极的在当时可以说是权势滔天。
5. 安德海安德海是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监,本人特别聪明,但是没有用到正道。
不仅干预朝政,还特别的贪婪腐败。
6. 李辅国李辅国是唐朝最坏的太监,他为了权利蛊惑太子李亨当皇帝,还把持朝政,最坏的是,他还谋害了张皇后和李系,想要维持自己的权利。
7. 王震王震本身没有什么才华,考试屡屡不中,因此他为了自己的前途净身入宫,开启了他的权力生活在朱启镇时期把持朝政,独断专权也是权利特别大。
8. 童贯童贯是北宋时期的大奸贼,他掌握了北宋的军权,当时可以说是权倾朝野的人物,整个北宋都被他和蔡京把持,但是期间并没有什么作为,而且还不断地迫害忠良。
9. 高力士高力士是一个比较中心的宦官,但是也是因为它的忠心迫害了很多贤臣,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个特别有争议的人物。
10. 李连英李莲英是慈禧太后晚期最重要的一个人物,虽说表面上他没有什么最大恶极的事,但是慈禧太后做出来的一些决定都是李连英在推波助澜。
大太监李莲英 居然是靠给女人梳头发上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大太监李莲英居然是靠给女人梳头发上位
导语:历史上第一大太监李莲英,居然是靠给女人梳头发上位的,那这位被梳头发的人肯定是当时手握重拳的慈禧太后了。
大太监李莲英上位的过程是这样...
历史上第一大太监李莲英,居然是靠给女人梳头发上位的,那这位被梳头发的人肯定是当时手握重拳的慈禧太后了。
大太监李莲英上位的过程是这样的。
相传慈禧太后是非常在意自己的头发的。
慈禧的头发犹如黑色瀑布一样,乌黑顺滑。
一头乌黑的头发自然少不了就每天的搭理与护养。
这就让身边的小太监为难了。
都是穷人家的孩子才去当太监,肚子都吃不饱,哪里还懂得护理头发呢。
那个时候皇宫里从太后到宫女都是一直不变的发式。
这样让爱美的太后非常反感,于是让身边的小太监给自己打造各种的发型。
无可奈何的慈禧太后听说在当时的京城里正流行一种既新颖美观、又高雅脱俗的发式后,跃跃欲试。
于是换了很多个宫女太监都不能梳出让太后满意的头发,有的人梳的造型不好看,有的松,有的紧,还有的干脆梳理不整理,这让太后非常恼火。
不能梳理梳让太后满意的头发的宫女太监都得接受天后的惩罚,很多宫女太监都是直接拉出去一顿痛打。
最后导致宫女太监们,只要是听说给太后梳理头发,都小心翼翼胆战心惊。
太后不光注重头发的书里的样式,还特别在意头发的保养,在梳头发的时候一旦发现自己的头发倍宫女太监梳掉了几根,火气更是很大。
很多小太监为了避免遭到痛打,练就了一身眼明手快的本事,只要头发掉了,能立刻跟变戏法一样处理掉,不让天后看到,不然肯定又是一顿毒打。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太监 李莲英

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太监李莲英“太监”另称“宦官”,为古代皇室役使的男性官员。
现代人把古代被阉割生殖器后的男性为“太监”。
在历史剧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剧中的太监都是服侍皇室的奴才。
那么,大家知道现实历史中的十大太监都是谁吗?一起和民族文化来看看!李莲英在清宫长达52年。
是慈禧太后最宠爱的贴身太监,也是清代品位最高、权势最大、财富最多、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个大宦官。
他对主子的奴才嘴脸,和对同类的凶狠残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朝中大员及外省督抚,无不对其巴结奉承,仰其鼻息;举凡国政朝纲、清廷要务,无不与闻,无不参预。
清宫太监趣闻太监狗仔队话说光绪年间刑部抓了个劫皇杠的天津混混吴秃子。
因为吴秃子平时黑白两道都结有交情,被抓后又表示不越狱,只等问斩,刑部于是不铐不镣,天天酒肉不缺,甚至八大胡同还有三个妓女主动上门来陪吴秃子,分文不取。
后宫的妃子为了解闷,常派心腹太监到刑部打探离奇案件,就像今天的狗仔队。
很快,吴秃子的种种传奇就到了慈禧耳朵里。
慈禧正好心情不错,听得新奇,决定御审吴秃子。
慈禧常以观世音菩萨自居,喜施小恩小惠,既说是御审,大半就不会死人。
御审那天,等把吴秃子带上来一看,慈禧愣了。
按照传说,这巨匪应该是头如麦斗,腰大十围的一条雄烈汉子,怎么带上来的是个又黑又矮的家伙呢?慈禧暗暗觉得上了当,不禁勃然大怒,亲自问起了罪。
谁知道吴秃子只求一死,回话时眼睛一翻,说:“告诉你,爷为嘛劫‘皇杠’。
听着,咱天津卫的好汉,要劫,就劫‘皇杠’,要奸,就奸皇妃!”说罢,仰天狂笑。
慈禧身边顿时大乱,身边一老宫女受不了这种刺激,“呃”的一声背过气去了。
太监们手忙脚乱地抢救,慈禧脸色发紫,大笔一挥,把吴秃子从“斩立决”改“凌迟”了。
装昏的李莲英李莲英本是慈禧最亲信的太监,可慈禧临终的时候,要他来见却见不到,去的太监报告:李总管说实在见不得老佛爷病体支离的样子,说完还哭昏了过去。
慈禧大为感动。
其实那根本就是李莲英的花招。
到慈禧面前,如果表现得不好,老太太会想,你。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太监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太监在中国古代,太监一直都是一个特殊角色。
他们虽然身份低微,但是却能够获得非常高的权力地位,成为许多皇帝的亲信,甚至掌控国家大权。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太监。
一、魏忠贤魏忠贤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太监。
他在靖难之役中为李自成军作战,后来投降明朝,被皇帝朱由榔收入花园。
魏忠贤非常聪明,很快就成为了朱由榔的亲信,被提拔为内阁大学士。
他利用自己的地位,削弱了皇帝的权力,掌握了朝廷大权。
最终,在崇祯皇帝自杀后,魏忠贤被处死。
二、李莲英李莲英是明朝的一位太监。
他很早就加入了皇宫,曾在万历年间担任驸马,是皇帝的亲信。
因为他和万历皇帝的亲王关系密切,所以在天启年间,他受到了万历皇帝的信任,成为内阁大学士。
他还曾担任内阁首辅,是明朝末年的权臣之一。
三、郑和郑和是明朝宦官,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航海家之一。
他在明朝末年担任了七次大西洋航海,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郑和曾经将中国的贸易范围扩大到了印度洋和非洲东岸,被誉为“中国下一位大发现者”。
四、卢九德卢九德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太监。
他曾是皇帝万历的亲信,被派往东北亲自镇压辽东。
在他的指挥下,明军最终击败了辽东的叛军,卢九德因此成为了明朝的名将。
后来他被任命为兵部尚书,成为朝廷中的一股重要势力。
五、杨廷和杨廷和是明朝末年的太监,也是明朝的一个著名将领。
他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成功镇压了黄巢起义。
后来他受命前往海外夺取矿山,被誉为“鸟巢掘金人”。
他开创了中国海外矿业开发的先河。
六、田仁做田仁做是明朝的一位太监,也是万历皇帝的亲信。
他利用自己的地位,积极参与朝廷政治,成为了明朝末年的重要官员。
他担任兵部尚书期间,曾在瓦剌作战中立下了不少功勋。
七、王振王振是清朝的一位太监,也是公认的清朝最高权臣之一。
他在康熙和雍正时期担任了内阁首辅,掌握了大清的政务。
他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政策,为清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八、凌霄凌霄是清朝时期的一位太监,他的出生和身世都非常普通。
李莲英不是太监吗 怎么还会有老婆孩子?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李莲英不是太监吗怎么还会有老婆孩子?
导语:李莲英是清朝着名的太监,也是最有权势的宦官之一,头戴二品红翎,权倾朝野,位列人臣,有着慈禧太后这么大的一个靠山,李莲英只要把握点分
李莲英是清朝着名的太监,也是最有权势的宦官之一,头戴二品红翎,权倾朝野,位列人臣,有着慈禧太后这么大的一个靠山,李莲英只要把握点分寸,活的不要太过于潇洒。
在清朝时期,朝廷对于清朝宦官有着很严格的规定,从顺治帝起,设置了敬事房,这个机构是专门用来管理太监的,因为前朝出现了太多宦官掌权,专权误国的行为,到了清朝,各皇帝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对太监的约束有着很严格的规定,最大的约束就是不能干预朝政,其它还包括不能吃酒赌博,言语高声等。
李莲英作为清末最为有名的太监总管,他的生活作息他的一举一动必然受到无数人的关注,盼着他好的,盼着他死的大有人在。
清朝太监制度如此严格,但是也必然会有人性化的一面,比如太监可以娶老婆。
据传言李莲英有一妻两妾,但是在文献资料中都没有任何的资料记载。
在古代,太监娶老婆主要有几种形式,一种是太监与宫女结合,这种叫对食(对食主要适用于一般的普通太监;另外一种是叫菜户,这种主要适用于宦官,就是比较有财力势力的太监,如太监总管)。
李莲英老婆与李莲英的关系被称为是菜户。
李莲英这种自小入宫的人没有正常的生理需求,他们生理上不是一个男人,但是他们的心里还是希望能是一个正常的男子,于是通过娶老婆这种形式来表明自己依旧是男儿身。
老婆这个名词已经上升为一个精神寄托的高度了。
李莲英9岁入宫当太监,其是没有生育能力的,所以李莲英是没有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太监李莲英(李莲英作为满清第一
大太监)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河北大城人,咸丰七年由郑亲王端华府送进皇宫当太监,被网友评为“满清第一大太监”。
李莲英兄弟四人,排行老二,父亲原是无业游民,由于经常帮助他一个没有子女的远方叔叔干活,后其叔父认其为子,并为其娶得一房妻子。
由于李莲英父亲勤劳耕作,李家的日子过得也很不错。
其叔父去世以后,李莲英家被迫迁往北京。
在北京李莲英父母亲做制皮工作,被称为“皮硝李”。
此时李家的生活状况不是很好,故李莲英入郑亲王端华府当太监。
民间传说,李莲英来到北京,由于掌握了一套梳理新发型的技术,又托同乡太监沈兰玉介绍,进宫当了慈禧太后的梳头太监,并由此受到慈禧宠爱。
还一种说法,李莲英是靠梳头发家的。
实际上李莲英不是特定给伺候慈禧太后梳头的。
由于慈禧太后的赏识和宠爱,他享受到了皇宫太监前所未有的权力和地位,金钱财富也滚滚而来。
但也正因与慈禧的这层特殊关系,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之一。
李莲英是聪明人,从安德海身上学到了官场的生存法则,一直恪守自己奴才的本分,恭敬侍主,不敢有半点骄纵之色,无论是对待长官还是下属,总是一张笑脸,对上赢得了好感,对下挣了名声,而且用心揣摩慈禧的喜好,刻意迎逢,千方百计的哄慈禧开心。
慈禧太后虽说是中国最后的强权人物,但也是人,是一个高处不胜寒的老年人,更重要的是一个女人。
李莲英实际上成为晚年慈禧生活中一刻也不能离开的“伴”。
李莲英为讨好慈禧要挖空了心思。
有一次慈禧过寿游颐和园。
李莲英为慈禧安排节目放生鸟鱼。
当打开鸟笼鱼篓后,鸟鱼相继出来,没过一分钟便又回来了。
李莲英马上说:“老佛爷洪福齐天,连鱼鸟都舍不得
走呢!”慈禧虽然知道其中必有隐情,听到李莲英的话也十分中听。
便大赏李莲英。
其实这都是李莲英训练出来的。
把鱼鸟饿一天然后打开让其飞出,然后又在笼篓里放入食物引其而归。
于是慈禧太后愈发喜欢李莲英,把他当作自己的心腹。
清朝祖制要求内官不得高于四品,这也是为了防止明朝内监干政的教训,所以清朝对内官的要求还是比较严的,定位也很清楚,就是伺候自己的奴才。
但是李莲英打破了几百年的惯例,可以算得上是粪坑里丢炸弹-分量十足。
朝廷也是一片非议,毕竟慈禧太后再牛也不能干过祖制。
而且万一李莲英结党擅权,扰乱朝政,就麻烦了。
实际上他们都小看了李莲英。
李莲英深知自己的奴才本色,更清楚地知道慈禧的为人,从此以后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敢有半点逾越只是老老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并没有半点不轨行为。
对上小心侍候,对失势的人李莲英也绝不落井下石。
光绪皇帝自从维新变法后,一直被关押在瀛台,慈禧太后三番四次想废了他,只是碍于中外势力。
慈禧看着不顺眼,底下的人就更是无礼,别说伺候了,搞得光绪跟在天牢没啥区别。
还是靠着李莲英的不断接济照顾,光绪才算维持住了最后一点人君的面子。
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等人慌忙西逃,路上自己都缺衣少食,光绪就更惨了,连睡觉的被褥都没有,还是李莲英把自己的衣物送给光绪皇帝使用,才算解决了燃眉之急。
光绪帝也很感激李莲英,一直叫李莲英为"谙达"(师傅)。
夸他忠心事主。
1894年,甲午战争战败,全国舆论一片哗然。
人们不敢直接批
评慈禧,就把矛头指向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同时捎上了李莲英。
监察御史安维峻上奏““和议出自皇太后,李莲英实左右之”,说对日本的决策看起来是皇太后决定的,实际已被李莲英左右了。
这句话成为人们抨击李莲英干预朝政的一大证据。
慈禧异常震怒,将安维峻革职充军。
虽说李莲英干预政事证据不足,但他贪财却是千真万确的。
许多想在地方上谋官位的人都走过李莲英的门路,这位大总管借此大肆收敛财物。
江宁织造是内务府设在南京的机构,负责办理绸缎服装并采买各种御用物品。
江宁织造每次织办服装衣料时,都要向宫中太监请示并领回画样,按图制作,李莲英趁机各种勒索钱财。
1909年,李莲英给慈禧办完丧事后,退休回家。
两年后去世。
中国最后一个权势太监,就像他侍候的那个王朝一样,最终还是迎来了自己的黄昏。
李莲英的死因至今还是史学界的谜团。
1966年,李莲英的墓地被挖开。
幸好清朝的太监权力远远小于汉唐明,不然小李子为祸更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