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油墨调配技巧

合集下载

准确调配油墨的技巧

准确调配油墨的技巧

准确调配油墨的技巧在印刷行业的都知道,油墨在印刷中作用非同小可,直接决定印刷品上图像的阶调、色彩、清晰度等。

在挑选油墨时我们会很挑剔,但实际上,十全十美的理想颜料是不存在的,只能相对地或部分地满足。

于是,调配油墨,让其提升产品的印刷质量,成了彩印工艺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要基于色彩鲜艳、光亮度好,色相准确这些基本要求,来准确调配好印刷油墨。

于是整理了史上最全最有效的调配油墨技巧。

1、要掌握好三原色的变化规律,以便实现准确的油墨调配。

任何一种颜色都能利用三原色的不同比例混合调成。

油墨的色相变化,正是利用这个规律。

比如:1、三原色油墨等量混合调配后可变成黑色(近似)。

2、三原色油墨等量混调并加入不同比例的白墨,即可配成各种不同色调的浅灰色墨。

3、三原色油墨按各种比例混调,即可调配成多种不同色相的间色或复色,但其色相偏向于比例大的原色色相。

4、两种原色墨等量混调后,可成为标准间色;两种原色墨按不同比例混合调配后,可配成多种不同色相的间色,但其色相趋向于比例大的原色色相。

5、任何颜色的油墨中,加入白墨后其色相就显得更明亮。

加入黑色油墨后,其色相就变得深谙。

上述用原色油墨调配成各种颜色,正是根据三原色的减色法理论得出的。

2、调墨时应先对色稿的色相进行分析,并利用补色理论纠正色偏,提高设置效果。

当接到印刷稿后,首先应对原稿中的各种颜色进行认真地鉴赏和分析,掂量一下,所要调的油墨色相的各比例。

分析色稿就是要掌握一个基本原则,即三原色是调配任何颜色的基础色。

一般来说,应用三原色的变化规律,除金银色彩外,任何复杂的颜色都能调配出来。

但是,在工艺实践过程中,仅靠三原色墨要调配出无数种的油墨颜色来,还是不够的。

因为,实际上由于制造油墨的颜料不是很标准的,甚至每批出产的油墨在颜色上免不了存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还应采用如中蓝、深蓝、淡蓝、射光蓝、中黄、深黄、淡黄、金红、橘红、深红、淡红、黑、绿等色油墨适量加入,才能达到所需油墨色相。

浅谈包装印刷油墨色彩的调配技巧

浅谈包装印刷油墨色彩的调配技巧

油墨颜色地调配是印刷中最为重要地一环,色彩真实再现与否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及市场空间占有率,在一些上规模地企业,不仅有专门地调配师,而且应该要做到最好地让客户满意.下面为您讲解一下如何通过油墨色彩地调配技巧,来提高油墨地质量:任何一个彩色均由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个特性表示,因而在配色过程中必须考虑上述三个因素.尽管理论上说黑色是光线地完全吸收,但黑墨仍然具有光泽.油墨是颜料(色粉)与树脂连结料研磨而成地.颜料地粒子周围包裹着一层近乎透明地树脂油,这层树脂油对光线具有折射及反射作用,因而我们能感觉到黑墨印刷在基材上仍然具有一定地光泽.颜料通常占油墨成份地%,它地用量大小决定着油墨地浓度,对油墨影响作用很大,如油墨地相对密度、透明度、耐热性、耐光性和对化学药品地耐抗性等.在油墨配色过程中,要根据实际印刷工艺、墨层厚度、印刷基材等条件来决定所用油墨,在选择油墨时,要考虑油墨本身光泽、色相、着色力、遮盖力.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光泽:光泽既可以用仪器测量,亦可以凭肉眼判断,通常在配色过程中,仅凭肉眼观察.光泽实际上指地是油墨印刷样受光照射后,向同一个方向反射光线地能力大小地程度,其直接影响印刷地外观,是一个非常重要地指标.同时,在选择油墨时要分清油墨本身是亮光、半光还是哑光型油墨,也应该考虑是否是同一样油墨,如里印油墨或表印油墨.必须为同一种油墨调配,避免混合错误,造成不必要地损失.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色相是颜色地基本特征,用于质地区别.配色时,首先要考虑色相是否一致,其检测方法通常是通过刮样纸刮色或者进行模拟印刷,凭人地眼睛对标准和试样进行观察比较.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遮盖力是油墨遮盖其底色地程度.遮盖力越好则其透明度越差,透明度高低影响着油墨套色地效率及受印刷基材影响地程度.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着色力是表示油墨浓度高低地一种方法,其测定是以一定量地油墨再加入一定倍数量地标准白油墨冲淡混合后,再与标准样比较,着色力强弱反映该墨混色程度影响着印刷薄膜厚度.通过颜色鉴定(刮色纸刮色试验),可以比较油墨试样与标准样在光泽、色相、遮盖力三个方面地差异.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具体方法如下:在鉴定纸左上角放标准油墨,右上角放配色油墨,用刮刀在与刮色纸近乎垂直地角度用力展平薄敷部分和以倾斜角度轻力快速展开厚敷部分.待油墨表面干燥后,可在薄敷部分观察油墨色相,在黑带部分鉴定油墨遮盖力、透明度;在厚敷部分判断两者之间光泽地差别并观察整个颜色外观,通常黑色及彩色油墨采用白刮色纸,而白墨则采用黑刮色纸.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观察色样时最好在白天室内间接光源下进行比较,不宜被阳光直射.晚上观样时,推荐使用色评价用荧光灯管和色温度±也可使用自制混合光源:支日光灯管,支蓝荧光灯管,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油墨地调配可分为深色油墨及浅色油墨地调配.所谓深色油墨地调配是指仅用原色油墨进行调配而不加任何冲淡剂,调配时根据印刷需耗地油墨量,并以色彩分析确定地主色墨和辅色墨及其比例,将主色墨和辅色墨一起调和均匀.深色油墨地调配分单色、间色、复色种.单色指由一种原色油墨调配而成.间色指由二种原色油墨调配而成地.而复色指由种原色油墨相混合调配而成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凡是加入冲淡剂调配而成地墨称浅色油墨.调配时注意三点:)用白墨不用稀释剂;)调色时以白墨为主,往白墨中加入少许色墨;)选色应准确,如下:粉红:以白为主,略加桃红,荧光桔红玉色:以白为主,略加中黄,荧光桔红米色:以白为主,略加枯色、中黄、微黑淡蓝:以白为主,略加中蓝湖蓝:以白为主,略加孔蓝灰色:以白为主,略加孔蓝、淡黄银灰:以白为主,略加银浆、黑墨雪青:以白为主,略加淡红、品蓝肉色:以冲淡剂为主,略加透明桔红、中黄象牙色:以冲淡剂为主,略加中黄、孔雀蓝、桔红.如何提高墨膜地光泽)在颜色浓度允许范围内加入适量调墨油;)在印刷薄膜表面涂层罩光油或者调墨油;)增加油墨透明度,选用透明度高油墨或加入适量调墨油,利用光滑,反射力强,基材地反射增加光泽:)防止基材表面吸附,合理改进基材印刷面地光滑程度;)注意印刷环境地温度、湿度,在湿度高、温度低地情况下,进行塑料凹版印刷时,由于溶剂挥发速度快,吸收墨膜周围热量而造成该处空气中水蒸汽急剧冷凝,使印刷墨膜表面形成雾气,致使墨层失去光泽.在梅雨季节中,要特别注意控制印刷环境地温度与湿度,保证良好地印刷效果,通常室温在%最好,湿度控制在%为宜,这都有助于色彩地真实再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特殊颜色地制作)金、银墨制作:采用调墨油加入适量金粉、银粉搅拌均匀即成.要注意选择合适细度地金粉及银粉,同时也要选择合乎该印刷基材地调墨油,还要在印刷时才配制,以防止该墨因旋转时间过长而出现沉淀及分层,金墨也可使用银粉和透明黄色及调墨油进行混合制作.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珠光油墨:珠光颜料与合适比例地高透明性地墨或调墨油混合均匀即成.油墨地遮盖力强,可以会丧失珠光效果.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夜光油墨:油墨具有吸收光能后在一定时期内再放光地效果,因而往往能在夜晚发光.故称为夜光油墨或者磷光油墨.通常将夜光颜料分散在透明性高地调墨油中,搅拌均匀即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以上各种油墨都不能研磨金墨、银墨研磨会损坏研磨设备,珠光、夜光、油墨研磨会破坏表面或晶体结构,丧失应有地效果.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塑料印刷地调色)印墨调色应尽可能采用油墨厂生产地色相相同地定型油墨,定型油墨地色彩度要比用二个颜色地油墨调色地彩度高;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若要用种油墨配色,应尽量利用颜色接近地定型油墨为主进行调配;)配色时,应尽量减少油墨地品种,因为配色地油墨品种越多,消色比例愈高,会降低墨色地明度和彩度,故能用两个颜色能调配得来地就不用三个;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塑料薄膜是非吸收性材料,不能用稀释剂来冲淡色墨,应加入白墨来冲淡;)不同厂家,不同品种地油墨不混用.这会影响白墨地光泽、纯度和干燥速度地.综上所述,调配油墨颜色时,必须认真把握好每一关口,才能调配出好地色彩来.。

油墨调色入门技巧

油墨调色入门技巧

油墨调色入门技巧油墨调色是指用油墨颜料来调制各种颜色,并在绘画、印刷等领域应用。

掌握油墨调色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和呈现色彩。

以下是一些油墨调色的入门技巧。

1.了解基本颜色理论:要掌握油墨调色,首先需要了解基本颜色理论。

基本颜色理论包括颜色的三要素:色相、饱和度和明度。

色相是颜色的种类,如红、黄、蓝等;饱和度指颜色的鲜艳度,从浅灰到纯色逐渐增加;明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从暗到亮逐渐增加。

了解这些要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调配颜色。

2.使用基本颜色来混合:在开始调色之前,我们可以准备一些基本颜色,如红、黄、蓝、绿、橙、紫等。

然后可以通过混合这些基本颜色来得到更多的颜色。

例如,混合红和黄可以得到橙色,混合蓝和黄可以得到绿色,混合红和蓝可以得到紫色。

通过不断尝试混合不同的基本颜色,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色彩。

3.注意颜色的明暗关系:在调配颜色时,需要关注颜色的明暗关系。

明暗关系是指颜色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明亮程度。

在调配颜色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颜色的明暗程度,使其更好地适应绘画或印刷的需求。

4.添加白色和黑色来调节颜色:除了使用基本颜色进行调色,还可以添加白色和黑色来调节颜色的明度。

添加白色可以使颜色变得更亮,添加黑色可以使颜色变得更暗。

通过适当添加白色和黑色,可以使颜色更加符合实际需要。

5.尝试混合相邻颜色:有时,混合相邻的颜色可以得到更自然和柔和的效果。

例如,混合相邻的蓝色和绿色可以得到柔和的青色。

通过尝试混合相邻的颜色,可以发现更多的色彩变化。

6.注意颜色的饱和度:除了控制颜色的明暗关系外,还需要注意颜色的饱和度。

饱和度指的是颜色的鲜艳度,从浅灰到纯色逐渐增加。

根据绘画或印刷的需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颜色的饱和度,使其符合作品或印刷品的整体色彩效果。

7.使用调色板:调色板是进行油墨调色的工具,可以将颜料放在调色板上进行混合。

使用调色板可以更好地控制颜料的混合比例,并且方便清洗和保存。

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容器或平面进行调色,关键是方便搅拌和控制颜料的比例。

如何才能调好油墨

如何才能调好油墨

如何才能调好油墨大家都知道油墨的调配是印刷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调配油墨呢……一、调墨时,必须注意:色相、明度和色度。

首先,要认真分析原色稿,根据三原色墨的原理来分析原色稿,确定色稿主墨的颜色和辅墨的颜色。

从理论上讲,根据三原色墨原理,任何复杂的颜色都能调配出来。

但在实际工作中,单使用三原色墨要调配出客户要求的颜色来还是不够的。

所以在实际应用上还必须采用深黄、中黄、淡黄、深蓝、中蓝、淡蓝、射光蓝、深红、红、橘红、淡红、绿墨等十多种油墨才能满足使用要求。

其次,在色相调好后,进行明度调配时,通常我们会遇到两种情况:明度过强和明度不足。

明度过强,可以加入适当色相的强色料或者干脆加入黑色或白色来降低明度。

明度不足,可以加入些白色油墨或者合适色相的淡颜色油墨即可使它的明度增强。

例如,我们觉得调出的黄色明度过强,为了降低明度,可以加入一点紫色。

最后要调整油彩的彩度,当颜色过强或过纯时,可以加入灰色或黑色的油墨,或者加入互补色油墨,若颜色过灰,那么应该加入纯的强颜色油墨。

二、配墨时还要考虑到在印刷过程中使用什么类型的印刷机。

每种印刷机的性能不同,所以在配墨时要注意的问题也不同。

例如:为胶印机配墨时,应注意拓样时油墨的颜色要比原样的颜色深。

因为,拓样时没有经过印刷的压力,它的墨层总是比较虚浮。

而在印刷时橡皮对纸张的压力很大,墨层结实均匀,实际墨量点比拓样少。

墨层薄,着色力就差。

三、配墨时也要了解纸张的品种。

使用质地疏松,表面粗糙的纸张,毛细管吸附力大,能增加吸墨能力,在配墨时就应注意增加油墨用量。

使用铜版纸一类光滑结实的纸,用墨量就少。

应注意减少油墨用量,以免造成浪费。

四、还要考虑到印刷机压力大小这一问题。

印刷机压力大版面则平服,就能使印迹墨层平服结实、均匀,印版无发花现象。

机器压力小,版面受力不足,使印迹墨层发虚浮不结实,产生印版发生,只能采用加大墨量以改变印版发花露底的状态。

这就说明,相同印版和纸张,在压力小的机器上印刷要比在压力大的机器上印刷所需的墨量要多。

油墨调色方法范文

油墨调色方法范文

油墨调色方法范文油墨调色是指根据特定的颜色要求,将原始油墨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以达到所需的颜色效果。

油墨调色主要应用于印刷和绘画领域,通过调整油墨的颜色和浓度,能够获得丰富多样的色彩效果。

油墨调色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1.墨水法: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油墨调色方法。

首先选取一种基础颜色的原始油墨作为基点,然后逐渐加入其他颜色的原始油墨,通过不断调整比例,直到达到目标色彩。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先在白纸上滴上基准墨水,然后用刮刀将其他颜色的油墨滴在基准墨水上,通过观察混合的颜色来进行调整,直到达到理想的色彩。

2.联合法:这种方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颜色的原始油墨混合在一起,在配方中按照比例加入。

联合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利用不同颜色油墨的优势,获得更加丰富的色彩。

常见的调色方法有渐变、叠加、局部调和等。

3.减色法:减色法是指通过减少其中一种原始油墨的用量,来达到调整颜色的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通过减少过多的其中一种颜色来平衡整体色调。

通常是选定一个基准颜色,然后减少其他颜色的用量,使得整体的色彩更加和谐。

4.墨量法:这种方法是通过调整油墨的浓度来改变颜色效果。

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油墨的浓度,从而改变色彩的深浅。

墨量法的优点在于可以灵活调整颜色的亮度和饱和度。

5.墨粉法:这种方法是将颜料以粉末的形式加入到油墨中,通过控制墨粉的用量和种类来达到调整颜色的效果。

墨粉法可以制作出更加细腻和透明的颜色效果,适用于一些特殊的艺术绘画和印刷需求。

无论使用哪种调色方法,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颜色。

在开始调色前,最好确定好要达到的颜色效果,以免盲目调配。

2.注意比例和顺序。

在调色过程中,需要准确掌握各种原始油墨的比例,以免出现误差。

此外,颜色的混合顺序也会影响最终的调色效果,一般建议从较浅的颜色开始添加。

3.留下备案。

在调色过程中,应该记录下实际使用的原始油墨种类和比例,方便以后复制和调整。

4.小心调整。

聊聊印刷油墨的调配

聊聊印刷油墨的调配

聊聊印刷油墨的调配油墨调配也叫配墨或调墨,即调整印刷过程中油墨的印刷适性,或利用色料减色法,用三原色油墨调配出所需色相的油墨,它是印刷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油墨调配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

本文,笔者将与大家分享油墨调配的基本原则和几点做法。

油墨调配的基本原则1.浓调淡印浓调淡印是指将所需油墨调配得比色样颜色略浓一些,印刷时有意将墨量减少,使之达到色样要求。

这是因为油墨色相受墨层厚度影响较大,用同一种油墨进行印刷,当墨层厚度变化时,所呈现的色相也会随之变化,特别是采用胶印工艺印刷时,受胶印工艺限制,墨层宜薄不宜厚。

2.用尽量少的色料品种根据色料减色法,调配油墨时,用的色料品种越多,调配出的油墨颜色就越暗。

所以,要尽量使用最少的色料品种,以保持油墨颜色的亮度。

另外,还要利用好黑墨和白墨。

在任何油墨中,加入黑墨会使油墨颜色变暗,加入白墨则会使油墨颜色的饱和度降低。

3.把握油墨干燥前后色相的变化同一种油墨干燥前和干燥后的色相相差很大,特别是网印油墨。

例如,调配一种浅灰色油墨,刚调好时刮出的色样颜色是符合原色样要求的,但油墨干燥后,其颜色明显变深。

其他颜色的油墨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调配油墨时首先要刮好色样,待色样油墨干燥后再与原色样进行比较,防止出现油墨干燥前颜色符合色样要求而干燥后颜色又走样的情况,减少了因颜色不符而造成的损失。

4.以多为主调配任何一种油墨都要先根据原色样确定主色,并以此为主,添加辅色,直到颜色符合原色样要求为止。

如调配浅灰色油墨,应以白墨为主,再加入少量黑墨形成浅灰色油墨。

如调配深灰色油墨,应以黑墨为主,再加少量白墨形成深灰色油墨。

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原色样油墨颜色的构成,确定油墨的主辅关系,按照“以多为主”的原则进行调配。

油墨调配的几点做法1.油墨印刷适性的调整流动性和干燥速度是油墨的两个主要性能,进行油墨调配时需要特别注意。

(1)油墨的流动性承印物不同,对油墨流动性的要求也不同。

油墨的配色要求及配墨技巧

油墨的配色要求及配墨技巧

油墨的配色要求及配墨技巧在现实的丝网印刷中,有两种彩色印刷方式,一是网点印刷,一是专色印刷。

网点印刷可印制色彩丰富且有层次感的印刷品,但色彩较为柔和,一般广告行业中应用较多。

专色印刷可印制色彩厚实鲜艳的效果,且不需要进行分色,而用多色套印,是通过专色油墨进行单色对位印刷就可达到原稿色样要求的色彩效果,所以也有不少的印刷业采用专色印刷,但由于印刷的专色千变万化,而油墨制适厂家不可能也没必要制造出各种色相的油墨,往往只生产几种常用的基本色油墨,这样对印刷企业来说,就需要进行油墨的配色,来复制出原稿的色彩。

下面就油墨的调色作一概述。

一、色彩基本知识1.色彩与光的关系。

色光物理基础是光,色彩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存在。

如果没有光的照射就没有颜色,便成一片黑暗,所以有光才有色。

2.光的三原色。

在日常生活,我们所能看到的自然颜色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在整个可见光中,我们最敏感的占波长最长的为红、绿、蓝,而橙、黄、青三种色光只在红、绿、蓝三种色光之间占有很狭窄的一段位置,实际上也是由红、绿、蓝三种光混合得到,而红、绿、蓝三种光却不能由其他色光混合得到。

所以我们把红、绿、蓝称为光的三原色。

3.色光的混合。

(1)概念:色光的混合为加色法(两种以上的色光混合产生的综合效应,称为加色法。

(2)混合规则:原色光等量相加得出。

红光+绿光=黄光绿光+蓝光=青光蓝光+红光=品红光若两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为消色时,则两色光互为补色。

蓝+黄=白光绿+品红=白光红+青=白光即红、绿、蓝三色光的补色为黄、品红、青。

4.色料的混合。

色料的混合是减色法,是反映从白光中减去某些色光而得到某一色的现象,当颜料显示一定颜色时,意味着颜色物质对白光光谱中的某些色光实现了选择性的吸收,减去了某些白光的结果,比如:黄色,就是吸收了蓝、紫,反射出红、绿光,红光+绿光=黄光,即呈现黄色。

减色法物质有反射体和透射体之分,人能从有色物体前面观察色彩,称为反射体,从其后面观察色彩的称为透射体。

调配油墨的方法

调配油墨的方法

调配油墨的方法商品包装中的烟盒酒盒和其它商标装潢产品在印刷的时候通常都要印专色,不同颜色的专色都需要印刷操作人员进行调配油墨,为了满足印刷品对墨色质量的要求,作为印刷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懂得调墨的常识,努力掌握调墨的技术。

一般情况下,打样样张的颜色与用油墨再现出来一模一样的色相是不可能的,只能说调配油墨的颜色与打样样张的颜色最大程度地接近。

一、色彩变化的规律:调配油墨必须掌握的色彩学的基本知识。

1、调配油墨就是利用色料三原色Y、M、C按一定的比例能混合出黑色的原理来进行的。

2、三原色油墨Y、M、C按等比例混合能混合出黑色,再加上不同比例的冲淡剂,就能得到不同程度的中性灰。

3、三原色油墨Y、M、C以不同比例混合能得到不同色相的间色或复色,Y、M、C三原色油墨的间色为R、G、B,Y、M、C是复色,注意一点是调配出来的色相偏于比例大的油墨的色相。

4、二个原色的油墨等量混合,得到标准间色。

二、配色方法1、色谱色标比较法。

如彩稿上的实地满版专色,通过从色谱、色标上面就有配该色的油墨量的比例。

从色谱上可以查找到半色调带网点的颜色呈现的Y、M、C 各版的百分比的网点数。

2、颜色三属性的比较法分别比较彩稿试样配出来的油墨颜色的明度、色相、饱和度。

①如果明度上有差距,可以通过加冲淡剂来纠正。

②如果色相有差距,偏某色,可以利用互补色规律纠正,但由此会增加中性灰,降低黑色的明度。

三、调配油墨的具体要求1、油墨的色相必须符合装潢设计的彩稿,尽量缩小差距,力求色调一致。

2、调配出来的油墨过稀过稠都不妥当,应使油墨具有一定的粘度和流动性。

3、满版实地的烟、酒包装装潢、商标都要加入一定量的红、白燥油,不能超过墨量的5%,燥油加多了会出现晶化现象,影响墨色无光泽,燥油加少了会出现背面粘脏,所以说,燥油数量要适当,切不可过多或者过少。

4、选择质地优良的油墨,不同厂家油墨原墨的性质与色相都不相同,最好选择一个生产厂家的油墨产品。

5、调墨时要考虑所印纸张的性质,纸张粗糙,吸墨性就强,印刷时消耗的墨量多,掌握温度的差别增减燥油的放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油墨调配技巧
作者:郭庆香
来源:《文化产业》2016年第02期
摘要:油墨的调配也叫配墨或调墨,即调整印刷过程中油墨的印刷适行,或利用色料减色法原则,用三原色油墨调配成所需色相的油墨,它是印刷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油墨调配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现将调配油墨的一些具体做法介绍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油墨调配;基本原则
一、油墨印刷适应性的调整,油墨印刷适应性是指油墨,适应印刷需要的性能,常做调整的主要是油墨的流动性和油墨的干燥速度
(一)油墨的流动性
要根据承印物的不同:对油墨流动性进行相应调整。

比如有一种原色油墨,印在双涂纸上,其流动性符合印刷要求。

而同一种油墨印在双胶纸上时,就需要对油墨的流动性进行调整,使其流动性增大,适应双胶纸的印刷适性。

一情况下,承印物表面光滑、渗透能力较差的,要求印刷油墨的流动性要小,而承印物表面粗糙、透能力较强的,要求其印刷油墨的流动性要大。

(二)油墨的干燥速度
要针对印刷环境的温湿度对油墨的干燥速度进行相应调整,一般而言,普通油墨的干燥,主要通过挥发渗透和表面氧化结膜3种形式,所以调整油墨的干燥速度时,要对症下药,方能见效。

二、调配油墨的基本原则:调配油墨的基本原则是,浓调淡印,用尽量少的品种,并把握油墨干湿色相的变化
(一)浓调淡印:浓调淡印是指,将所需油墨调配得比色样的颜色略浓一些。

而在印刷时,有意将墨量减少,使之达到色样的要求。

这是因为油墨色相受墨层薄厚的影响较大,用同一种油墨进行印刷,当墨层厚度变化时,所呈现的色相也随之变化,特别是胶印印刷时,由于受胶印工艺的限制,印迹的墨层易薄不易厚。

在实践中遵循这一规律取得了较好的印刷效果。

(二)用尽量少的品种:根据三原色料的成色原理。

调配油墨时,用的色料品种越多,调配出的油墨就越暗。

所以调配油墨的过程中,要尽量使用最少的油墨品种以增加或保持色彩的
亮度。

在调配油墨时,还要利用好黑墨和白墨,变化规律是任何颜色加入黑墨都使颜色变暗,任何颜色加入白墨都使颜色的饱和度降低。

(三)把握油墨干湿的色相变化:同一种油墨干燥前和干燥后的色相相差就很大,特别是丝网印刷油墨,例如调配一种浅灰色刚调好刮出的色样是符合原色样要求的,待油墨干燥后,其颜色明显变深,其他颜色也有类似的变化。

为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在调配油墨时刮好色样,待色样油墨干燥后在与原色样进行比较,这样避免了干燥前符合色样,而干燥后有走样的情况,减少了因颜色不符而造成的质量损失。

(四)以多为主:调配任何一种油墨都要先根据原色样确定主色,并以此为主,添加辅色,直到颜色符合原色要为止。

例如调配一种浅灰色,即以白墨为主。

加入少量黑墨形成浅灰色墨。

如果调配一种深灰色,即以黑墨为主,加少量白墨,形成深灰色墨。

在工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原色样的色墨构成确定色墨的主辅关系,按照以多为主的原则进行调配。

三、金墨的调配:金墨调配分为胶印金墨调配和丝印金墨调配两种
胶印金墨的调配:胶印金墨分为青光金和红光金两种。

通常情况下,不需要调配,可直接用原墨进行印刷。

如有意改变其金色时可加入少量的其他油墨,可改变金墨的色相,不影响其印刷适性。

例如青光金印刷后色彩不够鲜亮,印刷品看上去黯淡无光,若在青光金中加入少量黄墨可增加金色的亮度。

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产品的具体需要,酌情加入其它色墨。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色墨的加入量一定要少,否则将调成假金墨,失去金墨应有的色彩。

丝印金墨的调配:丝印机墨的品种比较多,有多种不同的金墨供选择。

也可利用金油和闪银粉调配,一般情况下,请直接选用原色金墨。

当原色金墨与所需色相不一致时,可进行调配,若在原色金墨中加入银墨,可使原金墨的颜色变浅。

若在原金墨中加入白墨,虽然原金墨的颜色也能变浅,但给人一种假金的感觉,最好不要加入白墨的方式来扯淡金墨。

当丝印金墨色相需要微调时,在原金墨中加入少量所需色相的油墨。

除上述方法外,利用调金油和闪银粉也可调配出不同色相的金墨。

了解上述油墨调配的基本原理后,为了完成对色彩要求极高的产品的印刷,我们要以客户的验收标准为标准,这就不得不借助先进的电脑配色系统进行配色,因为客户已经不是凭借肉眼的感觉来评判印刷品是否合格,而是给定色块或色条的L、a、 b标准值,并要求每个检测项目的L*、a*、b*三项的测量值与标准值的差值范围均不超过±1.5。

用专业的仪器对印刷品的色块或色条进行测量,这种数值化的评判标准显然单纯凭借师傅的经验已远远不能满足,因此,在严格的验收标准下,必须做到油墨配方的数值化,存储化和自动配色化的要求。

碰到专色打样及专色印刷时,配墨师调配专色油墨时依据的是多年的经验,调墨人员对专色油墨调配技术没把握好,常造成调好的墨明度不对或油墨上机印刷才发现色相不对又重新调配。

又由于胶版纸还存在着很大的干退变化,且不同色系的变化值存在很大的差异,要不断在
原来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摸索干退变化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对专色油墨调配技术要有充分了解和把握,单单凭借经验会造成质量事故、油墨浪费、工人劳动重复、时限延误等不必要麻烦。

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符合自己产品要求的电脑配色系统。

本文以爱色丽配色软件为例,介绍电脑配色系统的实际用法:企业将常用油墨进行细化,主要包括黄、品、青、黑、绿、橘黄、深蓝、洋红等,根据实验的数据选定干退变化小,稳定的油墨品牌,作为配色油墨的组成。

接到客户对色块或色条数值的描述,首先用爱色丽分光光度计将纸张颜色输入配色系统,再将标准数值输入配色系统,系统会自动分析得出几组配色方案,按照系统给出的配色方案,用展色仪呈现在承印物上,之后测量Lab值,在标准色差内进行调整,合格后按配方配墨,用于实际机器上批量打样。

由于展色仪与实际生产中所得到的印刷颜色有一定的差距,故调墨师根据机器上实际生产出的色块或色条,测得Lab值,找出变化规律,利用电脑配色系统进行补色修正,用于上机生产,合格后将配色数据进行储存,以便批量生产时调用。

四、结束语
总之,操作者在实践中逐步摸索调配油墨的方法,积累并形成自己的调墨风格,将给调墨工作带来更多的方便。

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