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甲烷化技术
《煤气的甲烷化》课件

催化剂的作用是降低反应的 活化能,使反应在较低的温 度下进行。
常用的催化剂为镍基催化剂 ,如Ni/Al2O3。
催化剂的活性受温度、压力 、气体组成及催化剂的物理 性质等因素影响。
煤气甲烷化反应机理
煤气甲烷化的反应机理主 要涉及碳氧键的断裂和氢 原子的加成。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CO 分子更容易与氢原子结合 ,从而加速反应进程。
投资成本
煤气甲烷化技术的投资成本较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和研发力度 。
市场竞争
煤气甲烷化技术在市场上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需要不断提高自身 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煤气甲烷化技术发展建议与展望
加强研发力度
拓展应用领域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煤气甲烷化技术的研 发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
积极拓展煤气甲烷化技术的应用领域,提 高其在化工、电力等领域的应用比例。
甲烷化技术是现代能源领域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具有高效、环保、可持续等优点。
甲烷化技术发展历程
早期的甲烷化技术主要应用于合成氨 工业,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保要 求的提高,甲烷化技术在煤化工和生 物质气化等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甲烷 化技术也在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提高 转化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
煤气甲烷化技术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转化 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环保要求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煤气甲烷化技术将更加注 重环保,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多元化应用
煤气甲烷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不仅局 限于燃气领域,还将拓展到化工、电力等领域。
煤气甲烷化技术面临的挑战
技术成熟度
目前煤气甲烷化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仍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和难题 需要解决。
加强国际合作
甲烷化工艺

经净化后由甲烷化合成天然气的大型商业化工厂。
碎煤加压气化后净化煤气通过镍催化剂在 2.4~6MPa、300-700℃下,将H2、CO合成 天然气的技术,在美国大平原建成第一期 工程规模389万Nm3/d (相当于日产原油2 万桶)合成天然气工厂。于1980年7月破土 动工,1984年4月完工并投入试运转,1984 年7月28日生产出首批合成天然气并送入美 国的天然气管网。该厂至今还在正常运行。
b.从公用系统引出另一股净化空气经 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稳定阀后压力300kPag, 并经仪表风过滤器过滤后分配至各气动控 制仪表设备。 c. 过滤分离器、闪蒸罐均设置超压安 全泄放空系统。 d.从三甘醇再生塔塔顶排出的气体中 大部分为水蒸气,经过排出管线进入尾气 冷却器,冷取至环境温度后进入尾气焚烧 炉下部的气液分离腔,分离掉游离液体, 液体进入站内污水池后集中处理,分离出 的气体经焚烧炉燃烧后,转化成无污染环 境物质后排入大气。
此处加入高压蒸汽后温度为285℃和220℃ 的原料气汇合使得原料气被稀释,减弱放 热反应。混合后的气体温度255℃进入进入 R6002-1;R6002-1的另一股出口气和E6006 第一锅炉进料水预热器换热后温度为296℃ 和220℃的原料气汇合后温度为262℃进入 R6002-2(气体调节催化剂为GCC--2、 6×4mm、27.1m3;甲烷化催化剂为MCR、 11×5mm、17m3)主要反应为: CO+3H2=CH4+H2O CO+H2O=CO2+H4 CO2+4H2=CH4+2H2O C2H6+H2=2CH4,
2、在氨厂典型的甲烷化炉操作条件下,每 1% CO转化的绝热温升为72℃,每1% CO2转 化的绝热温升60℃,反应炉的总温升可由 下式计算: ΔT=72×[ CO]入+60×[ CO2]入 式中 ΔT--分别为进口气中CO、CO2的含 量,%(体积分数) (二)、甲烷化系统的主要设备有哪些?
甲烷化工艺流程

甲烷化工艺流程
《甲烷化工艺流程》
甲烷化工艺是一种将甲烷转化为更有用化学物质的过程。
甲烷是一种富含碳和氢的简单有机化合物,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甲烷化工艺可以将甲烷转化为甲烷醇、甲醛、丙烷等更有用的化学品。
甲烷化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蒸汽重整:甲烷和水蒸汽经过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这一步骤是甲烷化工艺的起始阶段,产生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作为后续反应的原料。
2. 甲烷蒸氨:甲烷和氨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甲胺。
甲胺可以用于生产甲胺醛等化学品。
3. 碳氢化合物的加氢:甲烷和氢气通过催化剂反应,生成其他碳氢化合物,如丙烷、丁烷等。
4. 甲基化反应:甲烷和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甲醇。
这是甲烷化工艺中的重要步骤,因为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以上是甲烷化工艺的基本流程,通过不同的反应组合可以得到各种不同的化学品。
甲烷化工艺在化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不仅可以提高甲烷的利用率,还可以生产出更多有用的化学品,为化工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生物甲烷化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生物甲烷化技术及其应用前景甲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气体,其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甲烷的释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和利用甲烷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之一,而生物甲烷化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什么是生物甲烷化技术?生物甲烷化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废弃物等物质进行生物分解和发酵产生甲烷的一种技术。
主要有两种方式,即甲烷发酵和沼气发酵。
甲烷发酵是一种同气相反的化学反应,也称为反甲烷发酵。
在此过程中,甲烷氧化菌对甲烷进行氧化,产生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这种技术可用于处理含甲烷废气和液体废物。
沼气发酵是指在不氧环境下,利用多种微生物群对生物质进行分解和发酵,产生沼气的过程。
沼气主要由甲烷、二氧化碳等组成,可以用作燃料,也可作为肥料使用。
应用前景生物甲烷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巨大。
它可以处理多种有机废物,如农业废物、畜禽粪便、厨余垃圾等。
同时,这种技术还可以为生物质能源的开发提供新的途径,而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则对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废物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废弃物,成堆的秸秆随处可见。
然而,以往的处理方式并不是很有效,大量秸秆直接堆放在田间地头,长期露天存放容易导致火灾、占用土地等问题。
而生物甲烷化技术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和肥料,缓解了农业废物处理和土地资源的压力。
与此同时,畜禽粪便也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废弃物。
传统的排污处理方式通常采用化学除臭和厌氧消化等方法,但这些方法不够环保,同时产生的气体也难以处理。
通过生物甲烷化技术,可以将畜禽粪便转化为沼气和有机肥料,既解决了废弃物的处理问题,也提供了新的能源来源和农业肥料。
厨余垃圾也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废弃物,通过生物甲烷化技术转化为沼气,则可以在城市中极大地缓解垃圾处理问题,同时解决城市能源需求的问题。
结语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生物甲烷化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在环保和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生物甲烷化技术无疑是一种极有前景的技术,它可以有效地解决废弃物资源化的问题,同时也为能源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甲烷化技术

甲烷化技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甲烷化技术是煤制天然气的关键环节,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温度、压力和催化剂下合成甲烷的反应叫甲烷化反应。
煤制天然气的原理就是合成气的甲烷化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如下:一氧化碳和氢反应:CO +3H2 =CH4 +H2O △H= -206.2kJ/mol反应生成的水与一氧化碳发生作用CO +H2O =CO2 +H2 △H= -38.4kJ/mol二氧化碳与氢作用:CO2 +4H2 =CH4 +2H2O △H =-165.0kJ/mol以上反应体系为强放热、快速率的自平衡反应,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反应速率快速下降且向相反方向(左)进行。
另外甲烷化的过程属于体积缩小的反应,增加反应压力,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反应向甲烷合成向进行,增加压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装置体积,提高装置产能。
甲烷化反应为强放热反应,每转化1%的CO,体系绝热升温约72℃,因此煤制天然气工艺要解决一氧化碳转化率和反应热的转移问题。
该过程中发生的副反应:一氧化碳的分解反应:2CO =CO2 +C △H= -173.3kJ/mol沉积碳的加氢反应C +2H2 =CH4 △H = -84.3kJ/mol该反应在甲烷合成温度下,达到平衡是很慢的。
当有碳的沉积产生时催化剂失活。
反应器出口气体混合物的热力学平衡,决定于原料气的组成、压力和温度。
目前,甲烷化技术已经用在大规模的合成气制天然气上,最大的问题是催化剂的耐温和强放热反应器的设计制作上。
甲烷化工艺有两步法和一步法两种类型。
关于甲烷化技术的认识

关于甲烷化技术的认识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本文拟从甲烷化技术的原理、技术现状、对比及甲烷化技术在煤制天然气中的能耗占比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甲烷化技术的原理1、技术原理所谓甲烷化,是指合成气中CO、CO2和H2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及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化学反应生成CH4的过程。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CO+3H2=CH4+H2O+206.2 KJ/molCO2+4H2=CH4+2H2O+165KJ/mol因此,甲烷化过程是一个体积减小的强放热可逆反应,放热效应比甲醇合成更大(甲醇合成的放热分别为90.8KJ/mol和58.6KJ/mol)。
因此,甲烷化技术的关键在于以下两点:1)反应热的控制及回收;2)催化剂的性能及保护。
2、现有甲烷化技术2.1 技术概况现有甲烷化技术大致分为以下三大类,其技术特点如下表1所示:表1:甲烷化技术特点2.2 技术对比表1从上到下,技术越来越先进,能耗越来越低,但对催化剂、工艺、设备制造等的要求越来越高。
以合成气制天然气来说,目前仅绝热多段循环技术实现大型工业化运行,且均为国外技术,如Davy,拓普索、Lurgi,国内技术目前尚无大型工业化运行装置,仅在绝热多段循环技术与绝热多段无循环技术上完成了投料千标方/h规模的中试,分别为:西南化工研究院技术与华福联合体技术。
2.2.1 西南化工研究院技术2014年12月30日,由西南化工研究院与中海油气电集团合作研发的“煤制天然气甲烷化中试技术”,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
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该技术,具有低循环比甲烷化工艺、高性能甲烷化催化剂等优势,可生产高质量、低成本的合成天然气,并具备工业化条件。
2009年以来,煤制天然气甲烷化工艺技术及催化剂研究,先后完成350标准立方米/小时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模试;启动国内规模最大的2000标准立方米/小时煤制天然气甲烷化全流程1200小时中试试验,通过72小时满负荷连续运行考核;完成4000小时甲烷化催化剂寿命试验,建成了催化剂工业生产装置,以工业原料生产出了合格的催化剂产品。
煤制天然气甲烷化课件

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具有高效、环保、可实现煤炭资源的 高附加值利用等优点,但也存在投资大、技术复杂等挑战。
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最早起源于 20世纪初,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 ,技术逐渐成熟。
发展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 能源结构的调整,煤制天然气甲烷化 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煤炭清洁 利用的重要方向之一。
煤制天然气甲烷 化课件
目录
• 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概述 • 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原理 • 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设备 • 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经济分析 • 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安全与环
保 • 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未来发展
展望
01
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概 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是一种将煤炭转化为天然气的过程, 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煤中的碳、氢元素转化为甲烷(CH4 )。
煤制天然气甲烷化催化剂
煤制天然气甲烷化催化剂是实现 高效甲烷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常用的催化剂有镍基催化剂、铬 基催化剂和铁基催化剂等,其中 镍基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
定性。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活性组分和 载体对催化剂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甲 烷化效率和降低副反应的发生。
03
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设 备
04
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经 济分析
投资成本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
包括甲烷化装置、配套设 施和辅助设备的购置、安 装费用。
流动资金投入
涉及原材料、燃料、水、 电等物资的采购和储备。
土地费用
获取项目所需土地的使用 权所需要支付的费用。
运行成本分析
01
甲烷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第50卷第3期2021年3月应用化工AppOoed ChemocaOIndusieyVoO.50No.3Mae.2021甲烷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刘玉玺1,卿山s赵明2,梁俊宇2(1-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云南昆明650093;2-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51)摘要:甲烷化技术是从煤、焦炉气、电能等原料制取天然气的关键技术,有着重要的研究和实用价值%主要介绍了国内外甲烷化技术的发展概况,分析并比较了各项技术的工艺流程及其特点;对不同类型的甲烷化反应器以及操作工况对反应器影响的相关研究做了分析和总结;对甲烷化工艺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讨论。
以期能为今后我国开展电转天然气过程中甲烷化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甲烷化;合成天然气;电转气;甲烷化反应器中图分类号:TQ22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206(2021)03-0754-05Research progress of mettanation technologyLIU Yu-xi1,QING Shan1,ZHA0Ming2,LIANG Jun-yu(1.FacuOiyoaMeia O uegocaOand EneegyEngoneeeong,KunmongUnoaeesoiyoaScoenceand TechnoOogy,Kunming650093,China;2.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Yunnan Power Grid Co.,Lth.,Kunming650051,China)Abstract:Methanation technoOgy is a k—technoOgy to produce synthetic natural gas from coat,coke oa-en ga5,eOecieoceneegyand oiheeeawmaieeoaO,whoch ha5ompoeianiee5eaech and peaciocaOaaOue.Thoae--cte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methanation technoOgy a-home and abroad,analyzes and com-paee5ihepeoce5aOowand chaeacieeoioc5oaaaeoou5iechnoOogoe5,anaOyoe5and5ummaeooe5iheeeOaied ee-sexrch on dbferent types of methanation reactors and the influence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on reactors,and discusses the k—technical problems of methanation process.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f methanation technoOgy b the process of power to synthetic nature gas in China in the future. Key words:methanation;synthetic nature gas;power-to-fas;methanation reactor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使用安全性高,对环境的污染小,对我国大幅削减C02等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价值%由于能源资源禀赋呈现“富煤、缺油、少气”的特点,我国一直在积极研究煤制天然气、焦炉气甲烷化以及电转甲烷储能等甲烷化工艺技术,提升天然气自我供给能力%其中,电转天然气技术(power-to-gas)是解决太阳能、风能发电波动性、随机性的有效方法,也是一种消纳电力系统富余电量的有效方法%我国三北地区风力、太阳能资源丰富,西南地区的水力资源充足,电转气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富余的可再生电力,提供跨季节的存储能力和稳定的能源供应,具有良好发展前景%1甲烷化反应原理甲烷化技术就是利用催化剂使CO、CO2与H2进行反应,最终转化为CH4的工艺技术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烷化技术甲烷化就是利用催化剂使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加氢转化为甲烷的方法,此法可以将碳氧化物降低到10ppm以下,但需要消耗氢气。
一、加氢反应CO+3H2=CH4+H2O+206.16KJCO2+4H2=CH4+2H2O+165.08KJ此反应为强放热反应,有氧气存在时,氧气和氢气反应会生成水,在温度低于200℃,甲烷化催化剂中的镍会和CO反应生成羰基镍:Ni+4CO=Ni(CO)4因此要避免低温下,CO和镍催化剂的接触,以免影响催化剂的活性。
甲烷化的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增加而下降,作为净化脱除CO和CO2作用的甲烷化技术,反应温度一般在280~420℃之间,平衡常数值都很大,在400℃、2.53Mpa压力下,计算CO和CO2的平衡含量都在10-4ppm级。
湖南安淳公司开发的甲烷化催化剂起活温度210℃,使用温度为220~430℃之间。
进口温度增加,催化剂用量减少,压降和功耗有较大的降低。
这部分技术在国内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应用多年。
目前,甲烷化技术已经用在大规模的合成气制天然气上,因此最大的问题是催化剂的耐温及强放热反应器的设计制作上。
二、甲烷化催化剂甲烷化是甲烷蒸汽转化的逆反应,因此甲烷化反应的催化剂和蒸汽转化催化剂一样,都是以镍作为活性组分,但是甲烷化反应在温度更低的情况下进行,催化剂需要更高的活性。
为满足上述需要,甲烷化催化剂的镍含量更高,通常为15~35%(镍),有时还需要加入稀土元素作为促进剂,为了使催化剂能承受更高的温升,镍通常使用耐火材料作为载体,且都是以氧化镍的形态存在,催化剂可压片或做成球形,粒度在4~6mm之间。
催化剂的载体一般选用AI2O3、MgO、TiO、SiO2等,一般通过浸渍或共沉淀等方法负载在氧化物表面,再经焙烧、还原制得。
其活性顺序为:Ni/MgO<Ni/AI2O3<Ni/SiO2<Ni/TiO2<Ni/ZrO2稀土在甲烷化催化剂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抗积炭性能好、提高了催化剂耐硫性能。
近年来,为增强Ni基甲烷化催化剂的抗硫性和耐热性,对于Ni作为主活性组分,Mo作为助剂载型Mo—Ni双金属催化剂,人们进行了不少研究。
Mo的加入可以促进Ni的还原,抑制Ni的烧结,从而提高Ni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但是Mo 对催化剂抗硫能力的提高,却没有统一的认识。
目前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解释:①含Mo催化剂有较大吸附H2S的能力;②硫化Mo参与了催化甲烷化反应;③还原处理后生成的Mo.Ni合金是主要的抗硫活性相。
贵金属Ru、Rh、Pd等催化剂对CO、CO2甲烷化反应都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尤其是Ru催化剂,与Ni基甲烷化催化剂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一是具有较好的低温活性。
据报道,钌基甲烷化催化剂在90℃条件下,能使90%的CO、CO2有效地转化为CH4,这对需要通过消耗主能源、以加热方式提高反应温度、保证反应速率的装置,可以适当降低反应温度,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二是具有较快的反应速率和较高的选择性,钌基甲烷化催化剂在反应接触时问极短的情况下,CO、CO2甲烷化选择性、转化率依然很高。
由于反应接触时问较短可以允许空速较大,因此可以缩小甲烷化装置的规模,减少工程投资,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三是具有较高的抗积炭和抗粉尘毒化能力。
甲烷化催化剂使用前以氢气和脱碳后的原料气还原:NiO+H2=Ni+H2O+1.26kjNiO+CO=Ni+CO2+38.5kj催化剂一经还原就有活性,甲烷化反应就可以进行,有可能造成温升,因此应控制碳氧化物应控制在1%以下。
还原后的镍催化剂会自燃,要防止与氧化性气体接触。
硫、砷和卤素元素都能使催化剂中毒,即使有微量也会大大降低催化剂的活性和寿命,硫和砷都是永久毒物,不能恢复。
三、甲烷化反应机理和速率CO优先甲烷化的趋势,转化起活温度为180℃左右,CO2的起活温度为180~183℃,首先在甲烷化催化剂上分解为CO,然后按照CO反应机理进行甲烷化。
四、工艺与流程甲烷化的反应器有管壳型和绝热型,每转化1%的CO、CO2、O2的绝热温升为72℃、59℃和159℃。
甲烷化反应器的入口温度受羰基镍和起活温度的影响,入口温度为280℃左右。
为降低催化剂床层温度,主要是要想办法移走反应热。
目前有二种方式:甲烷化反应器分为外冷列管式和外循环式二种。
外冷列管式反应器就是将催化剂装在列管内,管外为冷却水,其操作温度较外冷循环式低,床层温差、压降小,但催化剂装填量多,转化率高;外循环式就是采用绝热反应器,将反应热从塔后换热移走,因此需要大量使用循环气来移走反应热,降低了CO和H2的分率,导致甲烷化反应速度减慢,但反应器内的温度较高,因此选择性高。
从反应工程的角度来看,外冷列管式的反应器优于外冷循环式。
外冷循环式是采用反应后的气体来稀释进口气体,将CO和H2稀释到含量很低,导致压缩功和压降显著增加,而且存在最大循环比,大约为10倍。
比如托普索采用三塔串联第一塔循环的绝热TREMP工艺:一般在250~700度,最高温度可达到700度。
反应热可以高压过热蒸汽方式进行循环,也可以直接用于涡轮机。
该工艺特点如下:●原料气中甲烷浓度越高,则循环比降低、蒸汽产量降低,但是产品质量提高。
所以富甲烷对甲烷化有利;●(H2 -CO2)/(CO+CO2)≥3±0.1 ,其中CO2在1~3%之间;●循环比为1~2之间,远远低于别的厂家;●H2S≤0.1PPb;●反应进口温度一般在260℃,出口温度在680~700℃。
还有美国Davy公司开发出的甲烷化催化剂具有变换功能,合成气不需要调节H/C可直接进行甲烷化,而且实现了工业化,特点如下:(1) CEG-LH催化剂已经经过工业化验证,拥有美国大平原等很多业绩。
(2) CEG-LH催化剂具有变换功能,合成气不需要调节H/C比,转化率高。
(3) CEG—LH催化剂使用范围很宽,在230~700℃范围内都具有很高且稳定的活性。
(4)甲烷化压力高达3.0~6.0 MPa,可以减少设备尺寸。
(5)每1000m3代用天然气可副产约3t高压过热蒸汽,能量效率高。
(6)高品质的代用天然气,甲烷体积分数可达94%~96%。
五、国内技术研究简介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煤气甲烷化增加热值的研究开发工作的进展较为迅速。
参与此研究工作的主要西北化工研究院、有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煤气公司等,其中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华东理工大学及西北化工研究院在低热值煤气甲烷化制取中热值城市煤气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
随着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新奥集团也开始了甲烷化催化剂及工艺的开发,目前也完成了模试。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进行了常压水煤气甲烷化、加压耐硫甲烷化及低压耐硫甲烷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常压煤气甲烷化的研究于1987年完成了工业性单管试验,l988年进行催化剂放大试验,1990年与鞍山焦耐院及青浦化肥厂合作建成了3.5万m3/天甲烷化示范工程,常压水煤气甲烷化技术主要包括精净化及甲烷化技术两部分,净化部是精脱硫和脱氧,精脱硫采用改性活性碳,可将煤气中总硫从l00—250PPM 脱至0.2PPM,脱氧应采用是贵金属脱氧剂,型号为0-345,可将煤气中氧含量由5000PPM脱至3PPM。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煤气甲烷化技术方面一是研究开发了活性非均布型的M348甲烷化催化剂,二是采用了列管式换热反应器。
M348甲烷化催化剂,有独特的反应自锁能力,可在H2/C0<3不加水的条件下,催化剂反应后不结碳,在温度330—360"C,空速1500~2000h-1,C0转化宰85—90%,生成甲烷的选择性>60%。
列管式换热反应器管长3米,采用导热油换热。
·耐硫甲烷化技术仅进行了实验室的开发和放大试验,其压力在1.0MPa,温度360"C,空速l000 h-1,C0转换率50%,生成甲烷的选择性>50%。
·华东理工大学在低热值煤气甲烷化制取中热值城市煤气方面进行了大量实验室工作。
·研究开发的耐硫甲烷化催化剂在上海奉贤化肥厂进行了SDM型耐硫甲烷化催化剂的侧线试验,试验运行l000小时,考察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对SDM-1型耐硫甲烷化催化剂及中科大的KD-306型耐硫甲烷化催化剂分别进行了500,300小时的单管试验,并进行了相关动力学的研究及反应器形式的研究,其压力在0.7-1.4MPa,温度360-540℃,空速400-2000h-1。
CO转化率75%,生成甲烷的选择性≥50%。
·中科大与东北煤气化研究所合作用KD-306型耐硫甲烷化催化剂分别在淮南化工厂及丹东煤气厂进行了升级试验,采用了循环工艺。
压力在1.5MPa,温度420~580℃,空速600~800h-1,循环比1.8-3.5的条件下,CO转化率40~60%,生成甲烷的选择性≥70%。
·上海煤气公司研究开发的SG-100型耐硫甲烷化催化剂立米级试验,试验运行了6000小时,甲烷化工艺采用多段式绝热固定床,压力在0.7MPa,温度400-550℃,空速300~400h-1,循环比0.3的条件下,CO转化率60~74%,生成甲烷的选择性50-63%。
·西北化工研究院的部分甲烷化增加煤气热值在“六五”、“七五”期间被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此研究基础上,承担了国家“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两段炉煤气甲化烷中试及催化剂研究”,1986年“耐硫甲烷化催化剂的研究”列为国家城建部科技攻关项目,l988年完成了耐高温甲烷化催化剂及多段固定床甲烷化工艺中闻试验,试验规模为1200m3/d,运行1200小时。
1988年完成了耐高温甲烷化催化剂及多段固定床甲烷化工艺中间试验,试验规模为l200 m3/d,运行1200小时,并通过国家科委和化工部的技术鉴定。
甲烷化工艺包括两部分净化工艺及甲烷化工艺,在半水煤气条件下试验结果表明甲烷化催化剂活性高,耐热性能好,起活温度低,经过l 200 h寿命试验,活性基本无变化,比表面积基本无变化,CO转化率≥90%,生成甲烷的选择性≥65%。
在秦皇岛煤气厂水煤气两段炉现场建立了日处理量为l2 000m3煤气的甲烷化中试装置,顺利完成1000h中间试验完成了中间试验,中间试验结果表明:(1)两段炉水煤气甲烷化工艺设计合理,粗脱硫、加氢净化,精脱硫三段净化工艺满足了甲烷化催化剂对原料气的要求,经部分变换调整了煤气中H2/C0比例,防止床层积碳,保证甲烷化过程的正常进行。
(2)该甲烷化采用四段绝热床一次通过,设备简单、投资省,操作容易、开停车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