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铁路隧道新奥法设计施工理念

合集下载

新奥法原理及施工要点

新奥法原理及施工要点

新奥法原理及施工要点摘要:新奥法原理修建隧道已成为一种主要施工方法。

尤其在施工场地受限制、地层条件复杂多变、地下工程结构形式复杂等情况下用新奥法施工尤为重要。

本文介绍了新奥法原理及其施工要点。

关键词:隧道新奥法施工Abstract: the new Austrian law principle to build a tunnel has become a main construction method. Particularly in the construction site is restricted, complicated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underground structure form complex of New Orleans with construction method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new Austrian law principle and key points of construction.Key words: New Orleans tunnel construction method一、隧道设计施工的两大理论(1)松弛荷载理论其核心内容是:稳定的岩体有自稳能力,不产生荷载:不稳定的岩体则可能产生坍塌,需要用支护结构予以支撑。

这样,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荷载就是围岩在一定范围内由于松弛并可能塌落的岩体重力。

这是一种传统的理论。

(2)岩承理论其核心内容是:围岩稳定显然是岩体自身有承载自稳能力:不稳定围岩丧失稳定是有一个过程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或限制,则围岩仍然能够进入稳定状态。

由以上可以看出,前一种理论更注意结果和对结果的处理:而后一种理论则更注意过程和对过程的控制,即对围岩自承能力的充分利用。

由于有此区别,因而两种理论体系在过程和方法上各自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隧道新奥法施工原理

隧道新奥法施工原理

隧道新奥法施工原理新奥法是一个具体应用岩体动态性质的完整的力学概念(或者说是一种隧道工程概念) , 是按科学制定的并已为实践所证明的原则和思想去修筑隧道。

其主要意图是充分调动岩体自身的承载能力, 使隧道施工更安全,更经济, 科学性过去的隧道修筑方法高, 因而不能单纯地将它看成是一种施工方法或支护方法, 也不能片面理解, 将仅用锚喷支护或运用新奥法部分原理施工隧道, 就认为是采用新奥法修建。

事实上锚喷支护并不能完全表达新奥法的含义, 新奥法的内容及范围是相当广泛、深入的。

因此, 新奥法应遵循一系列原则。

关于新奥法原理, 有的列了 22 条, 有的归纳了7 条, 还有的归纳了5 条。

但其基本精神1 条, 运用各种手段(开挖方法、支护、测量及地层预处理等)控制围岩, 最大限度地保护和调动围岩的自身能力。

介绍如下:(1)隧道是衬砌混凝土和围岩的整体化结构物, 从根本上讲, 起到隧道支护作用的是围岩。

(2)开挖作业多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 并尽量采用大断面或较大的断面开挖, 以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保证围岩起到支护作用,在开挖时必须不破坏围岩的原有强度, 极力防止围岩松弛。

尽可能避免围岩处于单轴或二轴应力状态。

(3)隧道开挖后, 尽量利用围岩的自身能力, 充分发挥围岩自身的支护作用。

采用喷射混凝土及时封闭开挖表面, 能有效地防止围岩松动。

(4)根据围岩的特征采取不同的支护类型和参数, 及时施作密贴于围岩的柔性喷射混凝土和锚杆初期支护, 以控制围岩的变形和松驰。

防止得越好, 安全性和经济性就越高。

(5)衬砌要在恰当的时候进行, 控制时间, 太早或太迟都不行。

支护的刚度要适宜,太硬不行, 太柔软也不行, 同时必须使用能发挥围岩强度的支护形式。

(6)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 使断面及早闭合, 以有效地发挥支护体系的作用, 保证隧道的稳定。

(7)为了把握衬砌时机, 要正确了解围岩的时间因素, 在事先进行室内试验的同时, 在隧道内进行变位测定, 掌握各类围岩的稳定时间和变形速度。

新奥法施工特点及在铁路隧道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新奥法施工特点及在铁路隧道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新奥法施工特点及在铁路隧道施工中的实际应用1. 引言在铁路隧道的施工中,采用新奥法施工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选择。

这种技术具有独特的特点,能够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新奥法施工的特点及其在铁路隧道施工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全面评估,并进行深入探讨。

2. 新奥法施工的特点新奥法施工是一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 高效:新奥法施工采用机械化、自动化设备,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大大缩短工期。

2) 精准:通过先进的测量和定位技术,新奥法施工能够实现毫米级的精准施工,确保隧道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3) 安全:在新奥法施工中,人员作业减少,机械设备替代了部分人力劳动,减少了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4) 强韧:新奥法施工采用的材料和设备具有很强的耐磨、耐压、耐腐蚀等特性,能够适应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工程环境。

3. 新奥法施工在铁路隧道中的实际应用在铁路隧道的施工中,新奥法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隧道掘进:新奥法施工技术在隧道掘进中可以实现快速、精准的掘进工作,保证隧道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2) 支护加固:通过新奥法施工,可以采用先进的支护加固设备和材料,有效地加固和保护隧道的结构稳定性。

3) 排水排砂:新奥法施工技术在排水排砂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能够快速、高效地排除隧道内的水沙,并确保隧道的畅通及安全。

4) 施工管理:新奥法施工技术还可以实现对整个隧道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和监控,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确保施工进度和安全。

4. 个人观点和理解新奥法施工技术在铁路隧道施工中的应用,是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充分利用,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质量和安全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新奥法施工在铁路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有望为隧道施工带来更多的革新和突破。

对新奥法施工技术的深入了解和应用,对提高铁路隧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5. 总结和回顾本文对新奥法施工技术的特点及在铁路隧道施工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全面评估,并进行了深入探讨。

隧道施工中“新奥法”是一种施工方法还是施工原则?请简要说明!_百度知道

隧道施工中“新奥法”是一种施工方法还是施工原则?请简要说明!_百度知道

新奥法
新奥法即新奥地利隧道修建方法的简称。原文是New Austria Tunnelling Method简写懔NATM。安与法国称为的收敛——约束法或有些国家所称的动态观测设计施工方法的基本原则相一致。在我国常把新奥法称为“锚喷构筑法”。采用该方法修建地下隧道时,对地面干扰小,工程投资也相对较小较成熟的施工经验,工程质量也可以得到较好的保证。使用此方法进行施工时,对于岩石地层,可采用分步或全断面一次开挖,锚喷支护和锚喷支护复合衬砌,必要时可做二次衬砌;对于土质地层,一般需对地层进行加固后再开挖支护、衬砌,在有地下水的条件下施工必要降水后方可施工。
光面爆破设计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包括炸药的选择,起爆器材的选择,起爆方法的选择等,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光爆参数的选择。这其中,又以最小抵抗线、周边眼密集系数和周边眼线装药密度为光面爆破的三大要素。在爆破过程中,还要考虑工程计划进度,施工机械的供应情况等等,只有在各方面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光面爆破才能全面的体现其优越性。但,工程中不能只用计算出的结果,还要经过工程类比和试验的方法来调整光面爆破参数,才能让实际效果与设计的预期效果相符合。
全断面开挖法有较大的作业空间,有利于采用大型配套机械化作业,提高施工速度,且工序少、干扰少,便于施工组织和管理。缺点是由于开挖面积较大,围岩相对稳定性降低,且每循环工作量相对较大,因此就要求施工单位应具有较强的开挖、出渣与运输及支护能力,茅荆坝?:v类围岩中采用了全断面开挖,达到了预期效果。
全断面施工开挖工作面大,钻爆施工效率较高,采用深眼爆破可加快掘进速度,且爆破对围岩的振动次数较少,有利于转帐岩稳定。缺点是每次深孔爆破震动较大。因此要求进行精心的钻爆设计和严格控制爆破作业。
随着我国隧道工程的增多,新奥法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新奥法的重要环节:光面爆破,也越来越得到广泛施工单位的采用。用光爆方法施工,岩层能较精确地沿设计轮廓断裂下来,使岩面平整,规则,并使围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不遭受明显的破坏。由于其显著的优越性,光面爆破已经成为我国推广应用新奥法中公认的三大技术措施之一。

隧道工程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理

隧道工程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理

隧道工程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理1. 隧道工程的背景说到隧道工程,大家脑海中是不是立刻浮现出那些神秘而又深邃的地下通道?没错,隧道就像一条条穿梭于大地腹中的“血管”,把城市和乡村连接得紧密无间。

而新奥法,嘿,这可是现代隧道施工的“绝活”。

这个方法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其实原理简单,大家只要耐心听我一一道来,保证你听得明明白白,绝不会让你觉得无聊。

2. 新奥法的基本原理2.1. 原理概述新奥法,全名是“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法”,乍一听是不是有点拗口?其实,它的核心理念就是根据地质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尽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简单来说,就是根据不同的“地底情况”,选用最适合的“打洞方式”。

比如,面对松软的土壤,可能需要用到喷射混凝土,而在坚硬的岩石中,就得用上更为坚固的工具。

这就像我们打麻将,根据手里的牌,灵活出牌,总不能一味坚持一个套路,对吧?2.2. 施工步骤这新奥法的施工步骤也很有意思,通常分为几个大步骤。

首先,开挖阶段就像是人们在深夜“挖宝”,要小心翼翼,不要惊动地层的“安眠”。

然后,喷射混凝土就像为隧道穿上保护衣,增强稳定性,避免“塌方”这种事儿发生。

接下来,支护结构的设置就像是在给隧道“打针”,加强它的承载能力,确保安全无忧。

最后,随着施工的推进,隧道内部的细节装饰也是不能少的,照明、通风这些设施可是让隧道“活”起来的关键。

3. 新奥法的优势3.1. 灵活性和适应性新奥法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灵活性,换句话说,它能像变色龙一样,根据环境变化而调整策略。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复杂的地质环境,像那些经常出问题的山体滑坡地区,施工难度大,但是新奥法能让你轻松应对。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野外露营,周围环境千变万化,能随时调整自己的帐篷位置,这就能大大提升生存几率。

3.2. 安全性和经济性安全性也是新奥法的一大亮点。

在隧道施工中,稳定性是头等大事。

新奥法强调施工中的实时监测,就像一个“卫士”在随时守护着施工队员的安全。

隧道新奥法施工 新奥法施工技术

隧道新奥法施工 新奥法施工技术

新奥法施工技术
新奥法施工技术
五、新奥法施工
3、分部开挖法
分部开挖法包括环形开 挖预留核心土法、侧壁导坑 法、中洞法、中隔壁法等。
1)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 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常
用于Ⅵ级围岩单线和V-Ⅵ级 围岩双线隧道掘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③ ②
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示意图
新奥法施工技术
新奥法施工技术
五、新奥法施工
短台阶法可缩短支护闭合时间,改 善初期支护的受力条件,有利于控制围 岩变形。缺点是上部出渣对下部断面施 工干扰较大,不能全部平行作业。
1
1
2
2
L
>(1~1.5)L
短台阶法示意图
新奥法施工技术
五、新奥法施工 3)超短台阶法
新奥法施工技术
1 1
2
2
L
3~5m
超短台阶法示意图
适用于Ⅴ-Ⅵ级围岩,一般为3-5m的台阶长度。 超短台阶法上下断面相距较近,机械设备集中,作业时相互干扰 大,生产效率低,施工速度慢。
新奥法施工技术
新奥法施工技术
五、新奥法施工
1、全断面开挖法
➢ 适用条件 (1)I-Ⅲ级围岩,在用于Ⅲ级围岩时,围岩应具备从全断面开挖到
初期支护前这段时间内,保持其自身稳定的条件。 (2)有钻孔台车或自制作业台架及高效率装运机械设备。 (3)隧道长度或施工区段长度不宜太短,根据经验一般不应小于
1km,否则采用大型机械化施工,其经济性较差。
新奥法施工技术
新奥法施工技术
新奥法施工技术
一、新奥法的优点
(1)经济、快速
若以面积A为100m2,设计衬砌量B和超挖

隧道新奥法施工的原理及常见施工方法

隧道新奥法施工的原理及常见施工方法
隧道新奥法施工的原理 及常见施工方法
管德鹏
云南.保山.2011.10
新奥法的发展
• 新奥法的发展可谓历尽坎坷。1951~ 1953 年建成的伊泽雷阿尔斯电站的压力隧洞, 采用锚杆支护取得成功。径向设置 的锚杆与隧道的围岩及喷射混凝土一起形成了一个拱圈。 可以说, 锚喷支护的发展直接为新奥法理论奠定了基础。新 奥法自1958 年申请专利以来, 在奥地利、德国、日本、中国、 英国、美国、意大利、法国、瑞士、巴基斯坦、希腊、韩 国等国家得到了应用。应用的隧道类型有: 水工隧洞、公路 隧道、铁路隧道、地铁隧道以及几乎所有其它的地下工程。 新奥法开始在岩质较好的地层中应用, 后来随着经验的不断 丰富, 较差地层中也开始应用新奥法并获得成功。
新奥法的发展
理论研究表明,塑性强化区和弹性区是围岩承载的主体,塑性软化区 是支护的对象。 围岩处于塑性软化变形阶段时,岩石已破碎,围压较低,围岩变形处于非 稳定状态,其承载力来源于破裂面的摩擦力。软化区的承载力具有双重作用, 一是有利于自身的稳定,但必须通过施加支护才能实现软化区围岩的稳定; 二是软化区对强化区围岩具有作用力,增大了强化区围压,提高围岩强度, 促进强化区围压进入稳定状态。 因此软化区工作状态对强化区的承载力有重要影响。 强化区围压较软化区大,围岩结构面处于紧密挤压状态,围岩变形处于稳 定状态,是主要的承载区之一。强化区对弹性区围岩具有支撑作用,增大了 弹性区围压,提高了岩体屈服强度,促使弹性区的形成。弹性区围压高于软 化区、强化区,使得围岩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岩体应力和变形关系服从胡克 定律,是主要承载区之一。
动态管理决定乾坤or如何对待图纸的问题?
新奥法的基本要点及解读
• 为了充分发挥岩体的承载能力,应允许并控制岩体的变形。 一方面允许变形,使围岩中能形成承载环;另一方面又必 须限制它,使岩体不致过度松弛而丧失或大大降低承载能 力。在施工中应采用能与围岩密贴、及时筑砌又能随时加 强的柔性支护结构,例如,锚喷支护等。这样,就能通过 调整支护结构的强度、刚度和它参加工作的时间(包括闭 合时间)来控制岩体的变形。 • 必须理解:这是对硬岩的要求。 • 必须延伸:软岩不允许变形,必须采用刚性支护

新奥法理念隧道施工技术的若干思考

新奥法理念隧道施工技术的若干思考

新奥法理念隧道施工技术的若干思考1、施工要点介绍新奥法即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简称,是奥地利学者拉布西维兹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以隧道工程经验和岩体力学的理论为基础,将锚杆和喷射混凝土组合在一起作为主要支护手段的一种施工方法。

1)由于岩体是隧道结构体系的主要承载单元,在施工中必须保护岩体,减少对它的扰动,避免过度破坏岩体的强度。

施工中断面分块不宜过多,开挖应当采用光面爆破、预裂爆破或机械掘进;2)为了充分发挥岩体的承载能力,应允许并控制岩体的变形。

一方面允许变形,使围岩中能形成承载环;另一方面还要限制它,使岩体不致过度松弛而丧失或大大降低承载能力。

3)施工的各个阶段,应进行现场量测监控,及时获取可靠的、数量足够的量测数据,例如,坑道周边的位移或收敛、接触应力等,并及时反馈用来指导施工和修改设计;4)为了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性能,施工中应尽快使之闭合,而成为封闭的筒形结构,隧道断面形状要尽可能地圆顺,以避免拐角处的应力集中;5)为了敷设防水层,或为了承受由于锚杆锈蚀,围岩性质恶化、流变、膨胀所引起的后续荷载,可采用复合式衬砌。

2、工程概况某隧道是全线的重点、难点和控制性工程之一。

施工过程采用新奥法施工理念进行施作,小断面平导洞出碴采用隧道挖装机配合无轨运输;二次衬砌采用定型大模板整体式液压台车一次性衬砌,泵送混凝土入模;控制测量采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在掘进开挖施工过程中,采用TSP203雷达检测系统、红外探水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结合实施。

特别是DK183+991~DK184+695段受地表溶蚀槽谷影响,围岩溶蚀严重,地质条件极为恶劣。

施工中严格按照四方现场拟定的方案,按上下台阶分部开挖,同时加强围岩变形观测,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工程质量稳定可控,为全线顺利铺架奠定了坚实基础。

3、隧道施工过程3.1洞室开挖对隧道周边围岩进行超前预加固后进行分步平行开挖,V~VI级围岩地段采用三台阶分布平行开挖法,施工顺序见图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中国铁路隧道新奥法设计施工理念
中国铁路在建设过程中,隧道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

为了更好
地设计、施工隧道,中国铁路不断地推进技术革新与创新。

其中,新
奥法设计施工理念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技术,也是铁路隧道工程领域的
一项重要成果。

一、新奥法的概念
新奥法,全称“奥地利法”,是指奥地利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经
验总结成的一套设计、施工方法及管理体系。

该方法自上世纪50年代
开始提出并推广,包括了从土体力学、岩土工程、安全技术等多个方
面的技术,是目前国际上非常成熟的隧道设计施工方法之一。

二、新奥法的优点
相较于传统的设计施工方法,新奥法有着非常多的优点。

具体而言,它能够更好地助力施工进程,提升施工效率。

同时,新奥法也能
够更好地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1.高效率:新奥法采用的连续铸造方法及新型支护材料,大大提
高了施工效率。

铸造速度快,且工艺流程简便,减少了施工周期和成本。

2.保质保安:新奥法结构设计合理,工序安排合理。

通过先进的
软硬件系统与技术支持,建立了科学的风险控制及应急管理体系,最
大限度地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三、中国铁路隧道工程在新奥法上的应用
中国铁路从2014年开始引进新奥法技术,先后应用于大大小小120余个工程,其中包括了长江大桥南岸隧道、昆明至安宁铁路锦和隧道和赣南高铁南昌至赣州段多条隧道等重点工程。

通过新奥法的应用,可以看到不断提升的施工效率和质量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铁路也对新奥法进行了一些本土化的改良。

比如在隧道口板的设计上,引入了额外的支护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出
现挤土现象。

同时,也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了工程监管,保证了工程的
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新奥法技术在中国铁路隧道工程上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保障了工程质量。

随着铁路建设不断的推进,我们相信新奥法在未来中国铁路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