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保护层

合集下载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标准厚度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标准厚度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标准厚度一、引言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是混凝土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保护钢筋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从而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因此,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标准厚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定义、作用、要求等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标准厚度的规定。

二、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定义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是指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距离,即钢筋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它是混凝土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保护钢筋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从而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三、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作用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钢筋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防止腐蚀和锈蚀,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2.保护钢筋不受机械损伤,如撞击、挤压等,从而保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3.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避免因钢筋腐蚀而引起的混凝土开裂、脱落等问题;4.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外观美观,提高结构的建筑质量。

四、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要求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不得小于规定值;2.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强度应符合规范要求;3.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和抗老化性能;4.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裂缝、脱落等缺陷。

五、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标准厚度的规定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标准厚度的规定主要是根据混凝土结构的使用环境、设计要求、钢筋直径等因素综合考虑的。

1.混凝土结构的使用环境混凝土结构的使用环境是影响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标准厚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混凝土结构的使用环境的不同,标准厚度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海洋环境中,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标准厚度一般要比在一般环境中要大。

2.设计要求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求也是影响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标准厚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设计要求的不同,标准厚度也会有所不同。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标准厚度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标准厚度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标准厚度一、前言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结构形式,而钢筋是混凝土结构的主要骨架。

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稳定,必须对钢筋进行保护,而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是影响混凝土结构寿命和安全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标准厚度。

二、钢筋保护层的定义钢筋保护层是指混凝土外表面到钢筋表面之间的距离,它是保护钢筋不受腐蚀、延长混凝土结构寿命的重要措施。

通常,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

三、钢筋保护层标准厚度的相关规定1.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我国目前最权威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其中规定了钢筋保护层的标准厚度。

按照规范,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应符合以下要求:a. 钢筋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倍,但不小于20mm。

b. 钢筋保护层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 没有暴露在空气中的情况下,最小厚度为15mm;(2) 在受潮或风化的环境中,最小厚度为20mm;(3) 在海洋气候和重度污染的环境中,最小厚度为25mm。

2. JGJ/T 11-2017《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JGJ/T 11-2017《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是中国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的标准,其中也规定了钢筋保护层的标准厚度。

按照规范,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以下要求:a. 钢筋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倍,但不小于25mm。

b. 钢筋保护层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 没有暴露在空气中的情况下,最小厚度为20mm;(2) 在受潮或风化的环境中,最小厚度为30mm;(3) 在海洋气候和重度污染的环境中,最小厚度为40mm。

3. 其他标准除了GB50010-2010和JGJ/T 11-2017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标准也规定了钢筋保护层的标准厚度。

例如:a. GB/T 50367-2006《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规范》b. DBJ08/T 215-2004《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c. JGJ/T 162-2017《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这些标准的规定基本一致,都要求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倍,并根据不同使用环境和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混凝土中钢筋分布及保护层厚度、碳化深度检测评定

混凝土中钢筋分布及保护层厚度、碳化深度检测评定

混凝土中钢筋分布及保护层厚度、碳化深度检测评定钢筋在混凝土中的分布是混凝土结构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因为它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

不同的结构要求钢筋的分布也会不同。

在确定混凝土中钢筋分布的同时,也要关注其保护层厚度以及碳化深度,因为它们是影响钢筋锈蚀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混凝土中钢筋分布及保护层厚度、碳化深度检测评定的相关解析。

一、钢筋分布在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是用于承受拉力的重要构件。

因此,钢筋的分布必须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以及结构安全要求。

在混凝土工程中,钢筋的分布可分为水平、垂直及弯曲钢筋三种类型。

1.水平钢筋水平钢筋是安装在混凝土中层内的钢筋。

采用水平钢筋可以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弯和抗剪能力,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

水平钢筋的分布密度要求根据具体结构及其所处的工程环境进行调整。

通常,水平钢筋分布密度规范为每平方米纵向和横向分别不小于0.1%的截面积,但根据设计需求,必要时分布密度可以增加。

2.垂直钢筋垂直钢筋是沿着混凝土结构纵向或横向安装的钢筋,主要用于承受构件之间的剪力和支撑曲梁等。

垂直钢筋还可以用于控制裂缝的宽度和数量。

垂直钢筋的分布密度主要取决于紧密度和结构要求。

3.弯曲钢筋弯曲钢筋是在混凝土结构中折叠成弯曲状态使用的钢筋。

它主要用于保持结构的几何形状,在混凝土中承受局部荷载,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

弯曲钢筋的分布规律主要取决于工程设计及其结构要求,以及钢筋在混凝土中的弯曲半径等参数。

二、保护层厚度保护层是指钢筋与混凝土间的混凝土表层。

它是起到保护作用的一层,能够防止钢筋受到外部环境的侵蚀和误伤,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层厚度需要根据结构要求和环境条件进行评估。

一般情况下,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混凝土表层暴露面积以外的钢筋直径的总和。

根据规范,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20mm。

在建筑工程中,保护层厚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参数。

因此,在工程进入施工阶段后,需要通过测量来确保保护层的设计厚度是否达到规范要求。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标准值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标准值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标准值混凝土是一种广泛使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而钢筋则是混凝土的主要加强材料。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是指混凝土中钢筋与混凝土表面之间的距离,它的作用是保护钢筋不被腐蚀、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标准值。

一、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定义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是指混凝土表面与钢筋表面之间的距离,主要作用是保护钢筋不被腐蚀。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是根据混凝土结构的使用环境和钢筋直径来确定的。

二、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标准值1. 普通混凝土结构的标准值(1)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在20年及以上,钢筋直径小于等于25mm,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标准值为20mm。

(2)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在20年及以上,钢筋直径大于25mm,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标准值为25mm。

(3)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在20年以下,钢筋直径小于等于25mm,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标准值为30mm。

(4)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在20年以下,钢筋直径大于25mm,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标准值为35mm。

2. 水泥路面结构的标准值(1)水泥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在20年及以上,钢筋直径小于等于25mm,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标准值为15mm。

(2)水泥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在20年及以上,钢筋直径大于25mm,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标准值为20mm。

(3)水泥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在20年以下,钢筋直径小于等于25mm,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标准值为20mm。

(4)水泥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在20年以下,钢筋直径大于25mm,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标准值为25mm。

3. 混凝土墙体结构的标准值(1)混凝土墙体结构的使用寿命在20年及以上,钢筋直径小于等于25mm,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标准值为20mm。

(2)混凝土墙体结构的使用寿命在20年及以上,钢筋直径大于25mm,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标准值为25mm。

(3)混凝土墙体结构的使用寿命在20年以下,钢筋直径小于等于25mm,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标准值为30mm。

钢筋保护层规范

钢筋保护层规范

钢筋保护层规范
钢筋保护层是指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一层保护层,在实际工程施工中,钢筋保护层的规范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钢筋保护层的规范要求。

钢筋保护层厚度方面,根据设计要求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确定,一般不应小于以下数值:
1. 钢筋直径小于等于25mm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
2. 钢筋直径大于25mm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倍。

钢筋保护层的质量要求:
1. 保护层内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缺陷,保护层应与混凝土紧密粘结;
2. 保护层表面不得有脱落、剥离等现象,应平整光滑;
3. 钢筋保护层应符合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求,不得出现保护层厚度不一致、分层、掺杂杂物等情况。

钢筋保护层的施工方法:
1. 在浇筑混凝土时,应在钢筋周围设置保护层,采用专用模板或保护套筒保持钢筋的位置和间距;
2. 混凝土浇筑时要采用振捣等措施,确保混凝土充分填充钢筋周围,消除气孔和空隙,从而保证保护层的质量;
3. 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应通过模板、铁丝等工具进行测量,保证施工的准确性;
4. 在混凝土表面施工不能满足保护层厚度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预埋保护铺装等方法提高保护层的厚度。

钢筋保护层的检验和验收:
1. 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可以通过测量、检验等方法进行检查;
2. 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应有明显的脱落、剥离等现象;
3. 钢筋保护层应与混凝土紧密粘结,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缺陷;
4. 对于保护层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整改。

综上所述,钢筋保护层的规范要求在混凝土结构中具有重要作用,合理的保护层厚度、高质量的施工和严格的检验机制可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

混凝土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计算方法

混凝土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计算方法

混凝土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计算方法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由水泥、砂子、石子等材料混合而成。

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是建筑结构的重要指标,其中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对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计算方法。

二、保护层厚度的定义保护层厚度是指混凝土中钢筋与混凝土表面之间的距离,也称为钢筋的保护覆盖层厚度。

保护层的主要作用是保护钢筋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防止钢筋锈蚀,同时还能保护钢筋的加工和锚固性能,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三、保护层厚度的影响因素1.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度: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度越高,保护层的厚度就可以相应地减小。

2.钢筋的直径和数量:钢筋的直径和数量越大,保护层的厚度也相应地增加。

3.结构的使用环境:如结构所处的气候、温度、湿度、空气污染程度等环境因素会影响保护层的厚度。

4.结构设计要求:如结构的受力性质、使用寿命等要求会影响保护层的厚度。

四、保护层厚度的计算方法保护层厚度的计算方法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下面介绍常用的两种计算方法。

1.按混凝土等级计算法此方法根据混凝土等级来确定保护层的厚度。

根据我国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的规定,保护层厚度的计算公式为:h=(a+b)/2+δ其中,h为保护层厚度,a为钢筋直径,b为混凝土配筋中最大骨料粒径,δ为保护层厚度修正值。

保护层厚度修正值的计算公式为:δ=K1×K2×K3×K4×K5×K6×K7K1:混凝土强度等级修正系数K2:混凝土配合比修正系数K3:钢筋直径修正系数K4:混凝土保护层结构形式修正系数K5:混凝土覆盖层厚度修正系数K6:钢筋数量修正系数K7:结构使用环境修正系数以上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详见GB50010-2010。

2.按钢筋直径计算法此方法根据钢筋直径来确定保护层的厚度。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名词解释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名词解释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混凝土外围到钢筋表面的距离,它是混凝土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保护层的厚度能够有效地保护钢筋不被腐蚀,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和安全性。

保护层厚度可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耐久性和结构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合理设置保护层厚度是至关重要的。

1. 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混凝土保护层主要的作用是保护钢筋不被外界环境中的侵蚀物质侵蚀。

一旦钢筋被腐蚀,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开裂和破坏,严重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合理的保护层厚度可以有效地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并减少维护和修复成本。

保护层还能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性能,使得结构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更好地保持稳定。

2.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标准根据相关国家标准,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应该符合设计要求,并且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检查。

一般来说,保护层的厚度至少应符合以下标准:- 对于普通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混凝土保护层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下为20mm。

- 对于暴露在潮湿或盐雾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应在普通混凝土结构基础上增加。

- 对于高强度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3.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测量方法保护层的厚度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测量,包括超声波探伤、电磁感应、测厚仪等。

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地测量保护层的厚度,并能够快速发现混凝土结构中的缺陷和隐患。

4.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施工控制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保护层的施工和控制。

施工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确保保护层的厚度达到设计要求,并且要求采用合适的材料和工艺进行施工。

5.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设计和调整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结构所处的环境条件和使用要求,合理确定保护层的厚度。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需要对保护层的厚度进行调整,这就需要设计师和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交流和协调,确保最终的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概念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概念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概念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是指混凝土结构中覆盖在钢筋表面的一层混凝土。

其作用是保护钢筋免受外界环境的腐蚀和损害,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寿命。

保护层的厚度和质量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钢筋是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它负责抵抗混凝土中的拉力,使混凝土结构能够承受外部荷载。

然而,钢筋容易受到环境中的氧气、水分和其他化学物质的侵蚀,从而导致钢筋的腐蚀和损坏。

钢筋腐蚀会使钢筋的截面积减小,破坏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从而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保护层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钢筋与外部环境接触,从而保护钢筋免受腐蚀和损害。

保护层能够阻挡氧气、水分和其他化学物质的侵入,减缓钢筋腐蚀的速度。

保护层还能够缓冲和分散外界荷载的作用,保证混凝土结构在受力时能够均匀分配荷载,提高结构的抗震和承载能力。

保护层的厚度是保证混凝土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重要参数。

一般来说,保护层的厚度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求和环境条件来确定。

如果保护层厚度不足,容易导致钢筋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增加钢筋腐蚀的风险;如果保护层厚度过多,不仅会浪费材料,还会增加混凝土结构的自重和配筋难度。

保护层的质量也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保护层应具有一定的抗渗和抗冻性能,以避免水分渗入混凝土内部并导致冻胀破坏。

此外,保护层应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能,能够抵抗外部挤压和碰撞,保护钢筋不受损坏。

为了确保保护层的质量和厚度,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质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保护层,如覆盖膜、挡板等。

此外,还需要注意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例和抗渗措施,以保证保护层的品质。

总之,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是混凝土结构中的关键部分,它能够保护钢筋免受腐蚀和损害,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寿命。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确定保护层的厚度和质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和维护保护层的完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的保护层
摘要: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为防止钢筋锈蚀,并保证钢筋和混凝土牢固黏结在一起,钢筋外面必须有足够厚度的混凝土保护层。

对于此混凝土保护层也有所规定,它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也不应小于粗骨料最大粒径的1。

25倍,所以要确定好适当的厚度。

对所选的混凝土也要根据环境条件的影响(露天,雨天或者室内),其质量的影响,还有设计使用年限,确定其耐久性等等,进行设计及施工。

其实此保护层在不同构件中的厚度都是有所差别的,比如是基础中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或者是辅助钢筋,还是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保护层厚度。

因此,这种必要的保护层主要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环境因素、混凝土的选择等因素都有很大的关系,明确这些方面至关重要。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的作用碳化厚度耐久性要求影响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并不外露而被包裹在混凝土里面。

由钢筋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称为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如下:
1.维持受力钢筋及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能够受力是因为其与周围混凝土之间的黏结锚固作用。

受力钢筋(尤其是变形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咬合作用是构成握裹力的主要的成分。

钢筋周围混凝土的握裹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凝土握裹层的厚度,是成正比的。

为了保护受力钢筋的抗力能够正常发挥,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其直径。

2.保护钢筋免遭锈蚀
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相比,其突出优点是耐久性好。

这是由于混凝土的碱性环境使包裹在其中的钢筋表面形成钝化膜而不宜锈蚀。

但是,由于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离析、泌水、沉陷而形成的毛细孔道和裂隙;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或受力后引起的裂缝使大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或其他酸性介质得以渗入混凝土内部,中和了混凝土的碱性而使其变成中性的碳酸钙,这个过程称为碳化。

碳化随时间由混凝土表面向内部发展,其速度与混凝土的质量及环境有关。

当碳化到达钢筋表面以后,钢筋由于失去钝化膜的保护,可能因电化学作用而锈蚀,从而引起锈胀裂缝,甚至削弱钢筋截面,最终降低锚固作用和承载能力。

碳化的时间与保护层厚度有关,因此一定的保护层厚度是保证结构耐久性所必须的条件。

调查表明,我国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普遍较差。

由于传统的混凝土强度偏低,抗碳化能力不强,加之保护层厚度偏小,一般使用单位又缺乏合理的维护检修,甚至对结构粗暴使用。

因此,我国不少混凝土结构不能保证在50年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有的使用功能和承载能力。

大多数工业建筑使用25~30年后即需大修;对于有害介质环境中的建筑,使用寿命仅15~20年。

民用建筑及公共建筑的室外构件,如阳台等也往往出现钢筋锈蚀现象,甚至酿成事故。

因此,从耐久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我国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应适当增加。

3.对构件受力有效高度的影响
从锚固和耐久性的角度,钢筋在混凝土保护层中的厚度应该越大越好;然而从受力的角度而言,则正好相反。

保护层厚度越大,构件截面有效高度就越小,构件的受力将受到影响。

因此,确定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综合考虑锚固、耐久性及有效高度三个因素,在能保证锚固和耐久性的条件下可尽量取较小的保护层厚度。

而规范给出的保护层最小厚度正是保护层厚度的最低限度取值。

确定保护层厚度的原则:
1.粘结锚固作用及握裹层厚度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主要是依靠钢筋横肋与混凝土咬合齿之间的挤压作用。


内外许多学者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握裹层中,尤其是咬合齿附近的应力状态,且进一步用强度准则分析了握裹层混凝土的变形、裂缝和破坏过程。

得出的结论是:随着与钢筋表面距离的加大,咬合齿侧压力的承载面积迅速扩大。

因此随着保护层厚度的增加,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强度增大。

这已为大量试验研究所证实。

但握裹层混凝土中应力很快扩散衰减,因此有效的握裹层仅在钢筋表面有限的范围内。

分析和试验都表明,在带肋钢筋的混凝土咬合齿附近集中了较大的挤压应力,往往形成内裂区。

裂缝多为肋前斜裂缝及肋面挤压破碎,其范围在2倍肋高左右,再向外侧以环向拉应力形成提供环箍作用的混凝土约束层。

在钢筋握裹层中配置的构造钢筋大大加强了这种环箍约束作用。

因此应力随着直径的加大而迅速扩大衰减。

从粘结锚固机理看,钢筋周围握裹力主要集中在厚度约为钢筋直径的范围内,尤其是混凝土强度较高及配有约束钢筋时更是如此。

因此,从设计的角度看,一般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钢筋间距有不应小于同样的数值。

在实际设计时,钢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并非越大越好。

这一方面是因为这样做必然加大构件截面,减小有效高度,因而不经济;另一方面当保护层过厚时,构件一旦开裂,将导致比较宽的构件表面裂缝。

因此,为了避免一旦开裂而形成较宽的裂缝,对于保护层过大的情况还应进行裂缝宽度的验算加以控制;或采用在保护层中配钢筋网片的方法,控制可能的开裂和裂缝宽度。

2.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曾就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进行过综合调查。

调查内容为不同气候地区、不同建筑物的混凝土碳化及规律;钢筋锈蚀情况及影响;腐蚀性介质对结构寿命的影响以及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现状的评价。

调查表明,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有三个:环境条件;混凝土的自身质量;结构的使用年限。

(1)耐久性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混凝土的碳化和脱钝,受力钢筋的锈蚀与锚固作用削弱,都与周围环境中的有害介质及物理、化学作用有关。

环境条件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最主要因素。

传统设计只含糊地将其区分为“室内正常环境”及“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两类。

这样过于简单粗糙的考虑不能反映环境条件的重要影响。

因此,在确定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时,应区别对待不同条件下的保护层厚度。

(2)混凝土的质量
混凝土强度等级是其组成成分和性能的综合反映,可与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建立关系。

一般情况下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比较密实,炭化速度和有害介质入侵的速度慢,耐久性相对较好。

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可以相对较小。

在确定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时,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可以反映为混凝土强度等级这一基本设计参数。

(3)设计使用年限
我国绝大多数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因此,在确定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时,一般均按50年考虑。

对于安全等级较低的临时建筑,虽然其设计使用年限仅为5年,基本可以不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但从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和受力角度而言,太薄的保护层厚度不妥,故仍应保持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要求。

对于安全等级较高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重要建筑物,应提出更为严格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要求。

保护层的其他构造要求还有:
1.露天悬臂构件
处于二、三类环境中的悬臂板,其上表面应另作水泥砂浆保护层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这是由于该处的负弯矩钢筋受力开裂后,裂缝开口向上,特别容易受到腐蚀物的侵入。

悬臂结构的多余约束少,一旦钢筋锈蚀,容易造成在悬臂根部折断的严重后果。

因此应特别加强保护钢筋免受侵蚀的措施。

2.厚保护层中的表面配筋
大型建筑和大型土木工程中,混凝土保护层可能达到40毫米以上,在框架顶层端节点的角部受力主筋的弯狐处,也可能形成厚度很大的混凝土保护层。

在新规范中规定: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大于40毫米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

常用办法是在构件表面配置焊接的或绑扎的细直径构造钢筋网片。

3.100年使用年限时的要求
对处于一类环境中设计工作寿命为100年的房屋结构,保护层厚度应增加40%,并且还应采取表面保护及定期维修等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