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中心对称图形章节知识点§9.1~9.5,推荐文档

(完整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中心对称图形章节知识点§9.1~9.5,推荐文档
(完整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中心对称图形章节知识点§9.1~9.5,推荐文档

例2图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

A. B. C. D.

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小于90°)至图②所后的图案。

BC 绕点B

.O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是一种特殊的旋转,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

A....

例5图A....

A..

..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A....

上。图形中除了□ABCD外,

例1图

例3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的周长相等,且∠BAD=60°,

的位置,并要求扩建后的鱼塘为一个平行四边形。请问小飞家能实现这个梦想吗?如能,请你设计并画

例3图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AC于点F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

上的一个动点,例8图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

【免费下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补充习题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补充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A.手指B.弦柱C.空气D.琴弦 2.下列关于某中学生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身高1.65m B.心脏跳动一次时间5s C.体温27℃D.步行速度8m/s 3.如图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 4.2012年9月,中国的第一膄航母辽宁号服役,指挥员指挥航母的战斗机“歼—15”起飞的航母“style”动作令人振奋,选择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起飞的“歼—15”是静止的 A.“歼—15”上的飞行员B.大海 C.辽宁号航母D.航母上的指挥员 5.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6.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7.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露水晶莹 C.秋天,薄雾缥缈D.冬天,瑞雪纷飞 8.如图所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中,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于平面镜上,光线AO紧贴纸板射向镜面的O点,为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绕ON前后转动板E B.绕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AO与ON间的夹角 D.改变光线OB与ON间的夹角 9.如图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一个同学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 A.音调B.响度 C.音色D.音色和响度 10.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B.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 C.老鹰飞行时在地面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老鹰的双翅展开的长度约为30cm 11.下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答案.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初二年级物理月考试卷(2009.03) 一、选择题 1—5 CCDBB 6—10 CBAAA 11—15 ABAAA 二、填空题 16、①kg ②t ③g ④g/cm 3 17、1.0×103kg/m 3 1m 3水的质量为1.0×103kg 18、质量 19、原子核 电子 扩散 加快 20、2.5×10-4 ,250 21、摩擦 吸引 摩擦 22、大,小,没有,没有 23、不变、变小、变大 24、15:8 25、密度 26、900 ,0.9; 2×10-4 27、12122ρρρρ+ ; 122 ρρ+ 三、解答题 28、BCD A 29、引力, 斥力, 分子处在运动中, 变小, 分子间有空隙 30、向左调平衡螺母;向左移游码或拿掉最小砝码 31、(1)141 ; 65 ; 1.2 ; (2)偏大 32、60; 20; 3×103 (2)偏小,烧杯倒入量筒时没有安全倒尽,导致M 含金偏小 33、(1)0.5 (2)正比 (3)不同的 (4)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34、③取出另一只小烧杯,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总质量 ;④ 122m m m m ρ--水 35、V 石=V 2-V 1=150ml -100ml=50cm 3 33140== 2.8/V 50m g g cm cm ρ=石石石 M 总=ρ石V=2.8×103kg/m 3×30m 3=8.4×104kg 36、 M 液=136g V 液=10cm 3 ρ液=13.6g/cm 3 37、M 金=678g V 金=60cm 3 ρ金=11.3g/cm 3

四、附加题 1、30kg/m3 2、0.8×103kg/m3~0.82kg/m3 初中物理试卷 灿若寒星制作

最新苏教版初二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资料

2014新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_苏教版 第8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第二十一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1.生物无性生殖方式A (1)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是不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3)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是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中,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 无性生殖能保持植物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植物生殖的速度。植物依靠营养器官进行的生殖方式,叫营养生殖,方法有扦插、嫁接和压条。 2.植物嫁接的基本方法和原理B (1)嫁接时要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使两部分细胞愈合在一起,提高成活率。嫁接后的植株往往具有接穗特征。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过程A (1)将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等,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这种技术叫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短时间内生产出大批无病毒兰花苗,采用植物组织培养。 4.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A (1)有性生殖是指亲代产生生殖细胞,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传粉是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传粉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3)植物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5.花的结构和与果实发育的关系B (1)花的结构图: (2)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种子由子房里的胚珠发育而成。其中的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一颗花生中有3个种子,说明子房中有 3 个胚珠 子房壁——————果皮 珠被————种皮果实 子房胚珠受精卵———胚 受精极核——胚乳 6.果实或种子与传播相适应的结构特点A (1)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有风力、水力、人和动物、自身力量几种方式。其中,豌豆种子靠自身力量传播,蒲公英果实和虞美人种子靠风力传播,苍耳果实表面有倒刺靠人和动物传播,睡莲靠水力传播。 7.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B 8.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实例A (1)家蚕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如:蚕、蚊子、苍蝇、蜜蜂等都进行完全变态发育。消灭豆天蛾的最佳时期是幼虫期。

(完整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1、什么叫做质量? 答: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质量的物理量符号是m. 2、质量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如何换算? 答: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千克的单位符号是kg。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和吨(t)。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3、实验室常用什么器材测量物体的质量? 答:实验室里常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答: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2、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3、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线;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标尺示数值之和,即为所测物体的质量。使用托盘天平时注意事项:1、首先要认真观察天平的最大测量值(称量)和标尺上的分度值(感量),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往右盘里加减砝码时应轻拿轻放;2、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品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左盘里,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 5、为什么说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答: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物质状态和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6、若被测物体的质量小于标尺上的分度值(即天平的感量),该如何测量? 答:可采测多算少法(累积法)进行测量。(如邮票、大头针等m= m总/n) 7、常见物体质量的大约数值是什么? 答:一张邮票:50mg;一个成人:50kg;一只苹果:140g; 一元硬币:10g;一只鸡:1.5kg;一只鸡蛋:50g;一头大象:6t 8、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物质的种类有什么关系? 答:同种物质的不同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不同物质的不同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9、什么叫物质的密度?计算式及单位是什么? 答: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质量/体积。 ρ=m/V 式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米3,单位符号是:kg/m3 其它单位有:克/厘米3(g/cm3)、千克/分米3

(完整)八年级生物下册苏科版教案全

第21章遗传信息的延续性 第一节生物的遗传 教学目标: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说出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说明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理解生男生女的问题,学会分析色盲病的遗传方式,举例说出人类主要的遗传病,了解近亲结婚的危害和遗传病的预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性状的概念,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基因的传递过程,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难点:基因与性状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传递过程,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课前准备课前向学生发放一调查表,对自己家庭成员的某些性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为学生在上课时的讨论分析材料。调查表见书本: 调查前教师应注意:1.要求学生如实填写表格中的内容,不能为完成作业而随便填写。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2.向学生说明如何识别这些性状特征,特别对上眼睑这一特征中的双眼皮、单眼皮,应说明不是美容后的特征。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在了解生物界的丰富多彩之后,有些同学会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各种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是否会有共同的规律?(比如说,每种生物是怎样将自己的特征传给后代的?最初的生物是怎样发生又是怎样演变的?)生物能否孤立的生存,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等等。我们将在以后的生物课的学习中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1.遗传的现象: 对于“遗传”这一词,我们并不陌生。同学们可以在日常的观察中发现许多遗传的现象,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虎父无犬子;一代没好妻,三代没好子;种下的黄瓜不会成为葫芦;儿子的长相像爸爸,等等。 在课下,同学们对人的一些特征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了这些特征在上下代的连续性。生物体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具有许多相似特征的现象,叫做生物的遗传。这些特征在上下代的传递过程中有没有规津?我们先来分析这些特征。 【学生活动】(1)小组讨论。每小组选择一项特征,分析该特征在上下代传递中有几种方式,比如某同学的上眼睑是双眼皮,他的爸爸、妈妈也是双眼皮,这是一种传递方式。会不会还有其他的方式,大家可以根据本小组的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2)全班讨论。各小组介绍小组讨论的结果,所分析的特征有几种传递的方式;各种特征在上下代的传递中是否有共同点;将讨论的结果以列表的方式做出小结。 2、生物的性状与基因和染色体 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同种类的生物有不同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就是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在这些方面也会有所不同。这些特征,也就是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称为性状。同学们在自己身边到处可以遇到。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生物的性状。 观察图21-1生物的性状,讨论:图中观察到的是番茄、家兔的哪些特征?对同种生物来说,同一种特征在不同个体的表现都一样吗?联系生活实际,你还能举出同种生物具有的相似特征吗? 学生活动: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那么你能否举例说出那些属于生物的相对性状? 习题:1)、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D ) A、狗的卷毛和猫的直毛 B、菜豆的白花和菜豆的绿叶 C、豌豆的高茎和菜豆的矮茎 D、小麦的有芒和小麦的无芒 2)、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C)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数据的整理、收集、描述 知识概念 抽样与样本 1.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方式叫做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调查部分数据,根据部分来估计总体的调查方式称为抽样调查。 3.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4.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5.样本:被抽取的所有个体组成一个样本。 6.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频率分布 1、频率分布的意义 在许多问题中,只知道平均数和方差还不够,还需要知道样本中数据在各个小范围所占的比例的大小,这就需要研究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整理,以便得到它的频率分布。 2、研究频率分布的一般步骤及有关概念 (1)研究样本的频率分布的一般步骤是:

①计算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②决定组距与组数 ③决定分点 ④列频率分布表 ⑤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2)频率分布的有关概念 ①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②频数: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 ③频率:每一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样本容量n)的比值叫做这一小组的频率。 第八章:认识概率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1、确定事件 必然发生的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时,在每次试验中必然会发生的事件。 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有的事件在每次试验中都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叫做不可能的事件。 2、随机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放声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我们利用反复试验所获取一定的经验数据可以预测它们发生机会的大小。要评判一些游戏规则对参与游戏者是否公平,就是看它们发生的可能性是否一样。所谓判断事件可能性是否相同,就是要看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否一样,用数据来说明问题。 概率的意义与表示方法 1、概率的意义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 2、事件和概率的表示方法 一般地,事件用英文大写字母A,B,C,…,表示事件A 的概率p,可记为P(A)=P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1、确定事件概率 e(2)当A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时,P(A)=0 2、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不可能事件随机事 件必然事件 古典概型 1、古典概型的定义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师版教材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第1课时物体的质量 【基础巩固】 1.“物体”、“物质”、“质量”三个概念是不同的.课桌、凳子是_______,它们是由木头做成的,木头是_______,它们所用木头的多少不同,表明它们的_______不同.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太阳的质量约为2.0×1030 kg=_______t. (2)电子的质量为9.1×10-31 kg=_______ mg. 3.给下列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5_______.(2)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105_______. (3)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_______.(4)一辆自行车的质量约为0.025_______. 4.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_无关;将一小块冰放入杯中用天平称量总质量,当冰熔化成水后,再称水和杯的总质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_无关. 5.据CCTV报道,2012年5月25日美国发射的“龙” 货运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为空间站送去540千克的物资,成为 首艘造访空间站的商业飞船.以空间站为参照物,“龙”飞船是_______ (运动/静止)的;在运输的过程中物资的质量将_______(变大/变小 /不变). 6.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衡梁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将游码向左移动B.把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将游码向右移动D.把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进一些 7.小明做“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实验时,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侧,要使天平平衡,他接着应该( )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 8.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 C.用手直接加减砝码D.所测物体质量可以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 【拓展提优】 9.在“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_______移至标尺的“0”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若发现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左/右)端调节.图乙为一次正确测量时的情景,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g. 10.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在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所示,

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必记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必记知识点 班级__________ 小组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第8单元生物技术 第20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1、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2、酒酿(甜酒)、面包、馒头是酵母菌发酵的产物;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是酵母菌发酵的结果;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是醋酸菌发酵的结果;使牛奶变成酸奶、蔬菜变成有酸味的泡菜的细菌是乳酸菌。 3、酿制酒酿时,加入的酒曲中含有酵母菌;用冷开水冲洗蒸熟的糯米,是为了防止温度过高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酿制酒酿的适宜温度为25~30℃。 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馒头松软多孔是 乳等。现代发酵技术已进入到按照人的意愿创造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以生产人类需要的发酵产品的新阶段,现代发酵产品有抗生素、维生素等。 6、食品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采用一定的方法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 7、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现代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目前已广泛利用酶对食物进行保存,例如,利用溶菌酶对鱼、虾等水产品进行保存,对人体无害。长期食用添加了防腐剂的食品会危害 第21章现代生物技术 1、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 2、基因工程是按照人的意愿运用人工的方法,对生物的基因进行“移花接木”式改造的重组技术。转基因技术是指把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动植物体或它们的受精卵内,并在细胞中发挥作用的技术。被导入外源基因的动植物称为转基因动植物。 3、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及实例:①1982年美国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转入小鼠受精卵中培育出“巨型小鼠”。②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杀虫毒素基因成功转入烟草中。③我国科学家培育出了转基因黄瓜、番茄等。 胞(细胞膜和细胞质),母羊C提供胚胎发育的场所。多利羊和A羊几乎一样是因为多利获得了母羊A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多利羊的克隆成功,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身上的一个体细胞培育出与这一动物几乎相同的生命体。 6、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全能性:在多细胞生物中每个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只要条件许可,都可发育成完整的个体。 7、克隆技术在农业、医学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利用人体细胞克隆组织或器官,拯救濒危动物等。

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课程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第七章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正确用轴表示解集。 (3)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 知识梳理: (1)不等式及基本性质;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解法与应用; (3)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解的全体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3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 但是,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时,必须根据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正确地运用不等式的性质2,特别要注意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5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步骤:(1)审:认真审题,分清已知量、未知量的及其关系,找出题中不等关系,要抓住题设中的关键字“眼”,如“大于”、“小于”、“不小于”、“不大于”等的含义。 (2)设:设出适当的未知数。 (3)列:根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4)解:解出所列不等式的解集。 (5)答:写出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题意。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由几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不等式组中所有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类似,不同之处在与列出不等式组,并解出不等式组。 7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 当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的值确定时,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值;当已知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范围时,可以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确定另一个变量取值的范围。 基础知识练习: 1、用适当的符号表示下列关系:(1)X的2/3与5的差小于1;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要点 第22章遗传与变异 1. |性状是指生物学的 形态结构特征(如人的单双眼皮、 番茄的果色、兔子的毛色等) 和生理特性(如人的消化能力, 血压的高低、人 的血型等)。 2. 相对性状:指的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小贴士: 判断相对性状要诀: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条件要同时具备,如家兔的白毛和黑毛属于相对性状, 因为上述两个条件同时具备了,同种生物(都是家兔) ,同一性状(都是毛色)。但家兔的白毛和家猫的黑毛就不属 于相对性状,因为家兔和家猫是两种不同的动物;绵羊的长毛和细毛也不属于相对性状,因为前者是皮毛的长短, 后者是皮毛的粗细分属于不同的性状,不满足同一性状的条件。 3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说的是生物之间的遗传现象。“一娘生九子,连 母十个样”,说 的是生物之间的 变异现象。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是 普遍存在的。 4. 自然界中,生物的 亲代和后代之间相似的现象,叫 遗传],是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 5. 变异指亲代与子代间、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分|遗传的变异|、|不遗传的变异| (如太阳把皮肤晒黑) 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关系 6.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组成染色体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 和DNA.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能够控制生物性状的 pNA 片断 (染色体的蛋白质上没有遗传物质). 主要物质即DNA (脱氧核糖核酸)DNA 上又有许多 决定生物性状的基 本功能单位,这些小单位称为基因 因此,细胞核是细胞结构中的|遗传信息的中心。 7、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是基因。生物的每种性状通常是由 一对.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 成 对的两条染色体的 相同位置|。 8. 在生物的体细胞(精子、卵细胞外的其他细胞)中染色体总是成对存在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 一条来自母方。染色 体上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如人的体细胞中有 23对染色体,就包含23对DNA 分子 9. 在生物的|生殖细胞 (精子、卵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单在存在的,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 成单存在的,如人的精子或 卵细胞中有23条 染色体,就包含 23个DNA 分子 ★★小贴士:判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要诀 首先要分清哪类细胞,精子、卵细胞为生殖细胞,除生殖细胞外的其他细胞为体细胞(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与 体细胞相同),然后按照细胞类型写出相应的染色体数目 ,注意要写明单位(条还是对)。如人体中的红细胞、神经 元、口腔上皮细胞、乳腺细胞等的染色体数目都为 46条(或23对),人的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也为 46条(或23 对),但人的精子、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为 23 条 (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半)。 基因在细胞内的最确切位 置是在DNA 上 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 中,它上面含有起 遗传作用的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补充习题答案(2020)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补充习题答案(2020)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一、物体的质量 例.B 1.1500 0.35 2.kg t 3.大象、公鸡、老鼠、蜜蜂 4.水平台面 左 5.防止陆码生锈,影响测量精度 6.A 7.C 8.B 9.B 10.C 11.1600 0.5 12.D 二、测量物体的质量 例.BADECF 1.偏小 2.58.4 3.e、f、d、b、a、c 4.D 5.A 6.700枚 7.待测量太小,难以实行精确测量采用累积法实行测量 三、物质的密度 例.这种说法不准确.因为对同一种物质来说,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即密度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而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1.8.9 8.9X103 2.减小不变变大 3.C 4.D 5.A 6.B 7.D 8.C 9.(1)甲 (2)甲的密度为2.7kgjdm3;乙的密度为 0.9kgjdm3 10.0.92X103kgjm3 11.0.05t 四、密度知识的应用 例.54 20 铝 1.不是算出的密度与纯金的密度不相等 2.1.6 3.20 2.4X103 4.小 151 1.2X103 5.A 6.D 7.B 8.(1)100cm3 (2)250g 9.1000m 10.(1)①③② (2)582 60 72 1.2 五、物质的物理属性

例.D 1.铜、铁、铝等木头、塑料、纸等好差 2.橡皮筋、弹 弓等 3.状态、密度等 4.C 5.D 6.C 7.按照物质的状态,可分为:塑料直尺、橡皮、粉笔、纸、 铅球、面包、苹果(都是固态);墨水、煤油、牛奶(都是液态).其他分 类方法只要合理即可 本章练习 1.A 2.A 3.A 4.A 5.A 6.C 7.C 8.B 9.向左调节平衡螺母向左移动游 码或减少陆码后再移动游码 10.137.6 11.18.7X103 12.2 40 13.64 20 3.2X103 14.密度小、硬度大、绝缘性好等 15.变小变小不变16.7.8X103kgjm3 不是 17.(1)柑情排开水的质量:m =m m =36)柑情 的体积:排排总剩 0g 240g=120g (2v 情= v 排 = 120=120cm3 柑情 p水 1.0gjcm3 情 = 0.95gcm3 18.(1)因为米酒的密度小于酱油的密度,根据公式v 情 j v3情 120cm p 质量相同时,米酒的体积要大于酱油的体积 (2)0.96X103 (3)因为将 米酒从烧杯中倒人量筒中的时候,不能完全倒尽,烧杯中有残留的米酒,所以测得的米酒体积偏小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要点

第二十四章健康的生活 什么叫健康 1.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 ,而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都保持完善的状态。 ——拥有健康的身体,青少年强身健体的体育锻炼。 对疾病的抵抗力等,. 4. 另外要参加多种运动。 拥有健康的心理 6.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 将消极的情绪转化为积极的情绪。 :乐以忘忧、怒不可遏、夜不能寐、咬牙切齿中,只有第一个“乐以忘忧”所表达的情绪显示出了良好的心理状态。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有助于训练自己脑力的有:下棋(2)能够调节内心情绪的有:唱歌、写日记、听音乐 (3)能锻炼体魄,促进身体健康的有:打球、登山 11.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不应该抽烟、喝酒。 12.香烟中含有尼古丁(使人容易上瘾,一滴此物质可毒死一匹马,并且属于致癌物质)、焦油和一氧化碳(煤气主要成分) 5月31日,“禁烟”标志的含义是——禁止吸烟。 15.由于酒中含有酒精,因此大量饮酒,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引发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 17.酒是一柄双刃剑,少饮是健康之友(对成年人而言),多饮(酗酒)是罪魁祸首, ,主要包括努力做到饮食营养均衡,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睡眠9小时以上),科学地锻炼身体,养成正确的坐、立、行姿势,不吸烟、不喝酒。 拒绝毒品 主要指鸦片(19世纪,英国殖民主义者向我国大量输入的毒品)、 海洛因(俗称“白粉”)、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有些药品如杜冷丁被非法使用(滥用),也会成为毒品,

此外迪厅里常用的摇头丸也是一种毒品。 感染。 主要有三个方面:上当受骗、好奇心驱使、寻求刺激 25.青少年应及早认识毒品的危害,拒绝毒品,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26.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 食品安全 27.饮食对健康的影响,不只是营养均衡问题, 29.:食品添加剂、假食品、有毒食品等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 以及为防腐和加式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物质,是食品工业中不或缺的辅料。 31. 们自己要从口抓起,多食用绿色食品、天然食品,少食有损健康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腌制食品。 :①食品在生产、包装、贮运、销售和烹调等生产加工过程中,因使用杀虫剂、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或使用不合格食品添加剂等造成的污染。②由于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造成的污染(引起食物发霉、腐败变质的罪魁祸首主要是微生物)。③新型食品的安全问题,如未经检验的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目前尚无明确说法)、保健食品等。 环境污染 不仅来自装修污染,还来自空气污染、厨房油烟污染、吸烟污染以及生活垃圾污染等。 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或者内分泌系统造成伤害。 ,做到:提倡家居简单装修、选择安全环保的装修材料,保持家庭清洁卫生、室内禁止吸烟,经常开窗通风换气(这是除去装修污染性气体苯、甲醛等的最有效的方法),使用安全环保的生活用品,重视室内绿化等。 现代生活方式 37.生活方式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如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缺少运动导致的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长时间看电视或上网带来的电视、网络综合症等等。 38.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 39. 肥胖不仅影响人的形体美,而且会给人的生活带来不便,更主要的是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人体体重指数公式 BMI)——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反映人体胖瘦程度的重要指标。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 一、选择题 1.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CD, AD∥BC;②AB=CD,AD=BC;③AO=CO,BO=DO;④AB∥CD,AD=BC.其中一定能判断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共有 A.1组B.2组C.3组D.4组 2.将下列分式中x,y(xy≠0)的值都扩大为原来的2倍后,分式的值一定不变的是() A.31 2 x y + B.2 3 2 x y C. 2 3 2 x xy D. 3 2 3 2 x y 3.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普查的是() A.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B.了解全省学生的家庭1周内丢弃塑料袋的数量 C.为保证某种新研发的战斗机试飞成功,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D.了解扬州市中学生的近视率 4.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B.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矩形的对角线相等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5.如图,在周长为20cm的平行四边形ABCD中,AB≠AD,AC和BD相交于点O, OE⊥BD交AD于E,则ΔABE的周长为() A.4cm B.6cm C.8cm D.10cm 6.如果a= 32 + ,b=3﹣2,那么a与b的关系是() A.a+b=0 B.a=b C.a=1 b D.a>b 7.如图,?ABCD的周长为22m,对角线AC、BD交于点O,过点O与AC垂直的直线交边AD于点E,则△CDE的周长为() A.8cm B.9cm C.10cm D.11cm 8.反比例函数 3 y x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象经过点(1,-3) B.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C.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D.y随x的增大而增大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教师:王宗波 2013.2.24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两个班的生物教学任务。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贯彻落实区教育局提出的课堂教学质量年目标,出色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结合本学科特点,在总结上学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现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区教育局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年,努力践行三评三改工作要求。坚持我校以办学生满意学校,做学生喜爱老师为宗旨,开展一切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践行杨思教学法,继续落实课堂有效性教学任务,想方设法开展课堂检测活动。注重学生德育发展:坚持做到德育为先。重视自身师德建设,通过政治学习、榜样示范、阅读报刊杂志等不同形式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学情分析 今年所带的八年级两个班,根据上学期教学成绩看,知识掌握还不是很好。分析其主要原因:出在学生对生物学科重视不够,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课间听讲不认真;课间讨论问题不够积极主动;上课课本不齐;笔记完成较差;作业不做或是疲于应付;好玩,厌学;课后未对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学生基础普遍较差。从期末答卷情况不难看出:两个班的学生知识记忆不牢,知识积累太少,易混淆而答错题。尤其表现在缺乏一种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去。因此导致整体成绩不高。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主要介绍:本学期生物课程的主要内容为生命的生存及

发展。主要有六、七、八三个单元,其中第六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应为本册书的知识重点,其上半部分是上学期学习的内容,主讲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但是从生理学的角度上阐述的,而这学期的下半部分内容则是开始从生命的本质入手,以微观的遗传学的角度来讲述生命的延续,所以这部分内容更加的抽象难懂。生命进化的长河这章,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们了解到: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的进化过程,明确人类的由来。第七单元环境与健康,重点为人体的三大防线,让学生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明白人体对疾病是如何抵抗的。并且懂得传染病知识,掌握传染病预防方法。让学生们学会更加的珍爱生命。第二十四章健康的生活,注重增强学生们珍爱生命,关注自身及家人健康的意识及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学会一定的自救和他救的方法。第八单元为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主要内容为让学生们了解我们生存家园的现状,有两大问题即人口、环境污染与保护。培养学生们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目标任务 1、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学好生物课的思想意识,提高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2、做好课堂教学改革,努力落实课堂检测,提高教学质量。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培养学生们环保意识。 4、努力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优化课堂结构。努力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尝试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 5、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渗透德育教育,力争改变学生偏科观念和厌学情绪。 五、方法措施 1、严格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培养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2、与班主任和其他任科老师交流学生情况,全面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七章:数据的整理、收集、描述 知识概念 抽样与样本 1.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方式叫做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调查部分数据,根据部分来估计总体的调查方式称为抽样调查。 3.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4.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5.样本:被抽取的所有个体组成一个样本。 6.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频率分布 1、频率分布的意义 在许多问题中,只知道平均数和方差还不够,还需要知道样本中数据在各个小范围所占的比例的大小,这就需要研究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整理,以便得到它的频率分布。 2、研究频率分布的一般步骤及有关概念 (1)研究样本的频率分布的一般步骤是:

①计算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②决定组距与组数 ③决定分点 ④列频率分布表 ⑤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2)频率分布的有关概念 ①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②频数: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 ③频率:每一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样本容量n)的比值叫做这一小组的频率。 第八章:认识概率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1、确定事件 必然发生的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时,在每次试验中必然会发生的事件。 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有的事件在每次试验中都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叫做不可能的事件。 2、随机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放声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我们利用反复试验所获取一定的经验数据可以预测它们发生机会的大小。要评判一些游戏规则对参与游戏者是否公平,就是看它们发生的可能性是否一样。所谓判断事件可能性是否相同,就是要看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否一样,用数据来说明问题。 概率的意义与表示方法 1、概率的意义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 2、事件和概率的表示方法 一般地,事件用英文大写字母A,B,C,…,表示事件A的概率p,可记为P(A)=P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1、确定事件概率 e(2)当A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时,P(A)=0 2、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必然事件 古典概型 1、古典概型的定义 某个试验若具有:①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构有有限多个;②在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我们把具有这两个特点的试验称为古典概型。 2、古典概型的概率的求法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知识讲解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1.质量(m):物体所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1t=103kg=106g=109mg (千进位) 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因它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2)调节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 盘中央的刻度线;(3)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然后用镊子向右盘加减 砝码,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此刻右盘中砝码总质量与游码所示质 量之和,就等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轻拿轻放;(3)保持天平与砝码的干燥与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 定义:某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公式: 用ρ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 单位:kg/m 3,g/cm 3,1g/cm 3=1000kg/m 3;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密度决定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9.水的密度ρ=1.0×103kg/m 3 .它表示1 m 3水的质量是1.0×103kg 10.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m 和用量筒测出V ,据公式求出ρ。再查密度表。 (2)求不便直接测量质量:m=ρV 。 (3)不便直接测量求体积:V=m/ρ 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延展性沸点、熔点、范性等。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分子处在永不停息地的无规则运动中;(3)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5.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7.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m ρV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要点 第22章 遗传与变异 1.是指生物学的形态结构特征(如人的单双眼皮、番茄的果色、兔子的毛色等)和生理特性(如人的消化能力,血压的高低、人的血型等)。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 表现形式。 判断相对性状要诀: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条件要同时具备,如家兔的白毛和黑毛属于相对性状, 因为上述两个条件同时具备了,同种生物(都是家兔),同一性状(都是毛色)。但家兔的白毛和家猫的黑毛就不属于相对性状,因为家兔和家猫是两种不同的动物;绵羊的长毛和细毛也不属于相对性状,因为前者是皮毛的长短,后者是皮毛的粗细分属于不同的性状,不满足同一性状的条件。 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一娘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现象。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4.自然界中,生物的亲代..和后代..之间相似.. 指亲代与子代间、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分 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关系 6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组成染色体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DNA. (染色体的蛋白质上没有遗传物质). 中,它上面含有起遗传作用的 主要物质即DNA (脱氧核糖核酸)DNA 上又有许多 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功能单位,这些小单位称为 因此,细胞核是细胞结构中的 7、是基因。生物的每种性状通常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 对的两条染色体的 8. 精子、卵细胞外的其他细胞)中染色体总是成对存在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23对染色体,就包含23对 DNA 分子 9.精子、卵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单在存在的 卵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就包含23个DNA 分子 ★★小贴士:判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要诀 首先要分清哪类细胞,精子、卵细胞为生殖细胞,除生殖细胞外的其他细胞为体细胞(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然后按照细胞类型写出相应的染色体数目,注意要写明单位(条还是对)。如人体中的红细胞、神经元、口腔上皮细胞、乳腺细胞等的染色体数目都为46条(或23对),人的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也为46条(或23对),但人的精子、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为23条(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半)。 基因在细胞内的最确切位.... 置. 是在DNA 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