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7 月中央电大专科《中国文化导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导论试题和答案

中国文化导论试题和答案

中国文化导论选择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 C 】A.文化思潮 B.文化传统 C.文化观念 D.文化现象2.中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故其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 C 】A.地质灾害等 B.沙尘暴灾害等 C.洪涝灾害等 D.风灾等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进入【 D 】A.第一个温暖期 B.第二个温暖期 C.第三个温暖期 D.第四个温暖期4.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其占主导倾向的追求是【 D 】A.和睦 B.团结 C.和平 D.统一5.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 D 】A.原始采集业 B.原始捕捞业 C.原始狩猎业 D.农业6.中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 C 】A.三皇时代 B.五帝时代 C.夏代 D.商代7.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牧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 D 】A.教师 B.官吏 C.说客 D.辩士8.中国历史上,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高居粮食作物产量的全国第一位是在【 C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9.七巧板运用的原理是古算中的【 A 】A.出人相补原理 B.等差原理 C.中国剩余定理 D.秦王暗点兵10.我国古代医学诊断技术“四诊”指望、闻、问和【 D 】A.查 B.验 C.测 D.切11.我国的造纸术传人欧洲是在【 C 】A.公元6世纪 B.公元8世纪 C.公元12世纪 D.公元16世纪12.中国古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地位的朝代是【 B 】A.周代 B.汉代 C.隋代 D.唐代13.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 C 】A.选举政治 B.世袭政治 C.伦理政治 D.文官政治14.完整的宗法制度出现于【 C 】A.五帝时期 B.夏朝 C.周代 D.春秋时期15.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 D 】A.宗族祭祀与祖先崇拜 B.军事征伐与发展农业C.祖先崇拜与发展农业 D.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16.中国素称“礼义之邦”,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经典是【 A 】 A.《左传》 B.《周礼》 C.《论语》 D.《孟子》17.下列典籍中,运用类比思维最多的是【 D 】A.《周礼》 B.《庄子》 C.《周易》 D.《诗经》18.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 B 】A.知行合一 B.天人合一 C.重义轻利 D.文以载道 19.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人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

中国文化导论试题和答案

中国文化导论试题和答案

中国文化导论选择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 C 】A.文化思潮 B.文化传统 C.文化观念 D.文化现象2.中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故其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 C 】A.地质灾害等 B.沙尘暴灾害等 C.洪涝灾害等 D.风灾等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进入【 D 】A.第一个温暖期 B.第二个温暖期 C.第三个温暖期 D.第四个温暖期4.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其占主导倾向的追求是【 D 】A.和睦 B.团结 C.和平 D.统一5.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 D 】A.原始采集业 B.原始捕捞业 C.原始狩猎业 D.农业6.中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 C 】A.三皇时代 B.五帝时代 C.夏代 D.商代7.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牧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 D 】A.教师 B.官吏 C.说客 D.辩士8.中国历史上,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高居粮食作物产量的全国第一位是在【 C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9.七巧板运用的原理是古算中的【 A 】A.出人相补原理 B.等差原理 C.中国剩余定理 D.秦王暗点兵10.我国古代医学诊断技术“四诊”指望、闻、问和【 D 】A.查 B.验 C.测 D.切11.我国的造纸术传人欧洲是在【 C 】A.公元6世纪 B.公元8世纪 C.公元12世纪 D.公元16世纪12.中国古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地位的朝代是【 B 】A.周代 B.汉代 C.隋代 D.唐代13.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 C 】A.选举政治 B.世袭政治 C.伦理政治 D.文官政治14.完整的宗法制度出现于【 C 】A.五帝时期 B.夏朝 C.周代 D.春秋时期15.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 D 】 A.宗族祭祀与祖先崇拜 B.军事征伐与发展农业C.祖先崇拜与发展农业 D.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16.中国素称“礼义之邦”,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经典是【 A 】A.《左传》 B.《周礼》 C.《论语》 D.《孟子》17.下列典籍中,运用类比思维最多的是【 D 】A.《周礼》 B.《庄子》 C.《周易》 D.《诗经》18.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 B 】A.知行合一 B.天人合一 C.重义轻利 D.文以载道 19.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人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

《中国文化导论》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中国文化导论》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中国文化导论》章节测试题与答案1.1随堂测试1.【单选题】视频中概括出中华民族有(B)大美德。

A、五B、十C、六2.【单选题】“正”体现在品格上是(A)。

A、正直B、正确C、刚正3.【单选题】中华文化认为(A)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

A、礼B、仁C、智2.1随堂测试1.【单选题】(A)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

A、天人合一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2.【单选题】(B)把阴阳五行学说引入到儒学中。

A、孔子B、董仲舒C、老子3.【单选题】根据天人合一思想,人们不能违背(A)。

A、自然B、真理C、规律2.2随堂测试1.【单选题】(B)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A、个人主义B、人本主义C、集体主义2.【单选题】南朝的(B)写了《神灭论》。

A、范仲淹B、范缜C、董仲舒3.【单选题】人本主义思想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B)精神。

A、人本B、人文C、奉献2.3随堂测试1.【单选题】与西方文化不同,中国文化重(A)与统一。

A、和谐B、实践C、发展2.【单选题】(A)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

A、孟子B、孔子3.【单选题】秦汉之后,(B)思想正好适应了大一统的政治需要。

A、天人合一B、贵和尚中2.4随堂测试1.【单选题】刚健,其实就是()的意思。

AA、刚毅B、健壮C、刚强2.【单选题】有为在()心中是一种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AA、老子B、孔子3.【单选题】从战国到清代,()关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可以说深入人心。

BA、《论语》B、《易传》C、《孙子兵法》2.5随堂测试1.【单选题】文化基本精神有巨大的()统摄性。

BA、行动B、思想C、精神2.【单选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激励着人们尊重人的价值个尊严。

AA、以人为本B、刚健有力3.【单选题】当出现内乱时,()能在中华一体的民族认同基本团结起来。

AA、中华民族B、中国人民C、中华文化2.6随堂测试1.【单选题】()的完善,是儒家最基本的价值追求。

中国文化导论-随堂测验1-30--电大一体化平台参考资料

中国文化导论-随堂测验1-30--电大一体化平台参考资料

中国文化导论-随堂测验1-30--电大一体化平台参考资料电大一体化平台-中国文化导论-随堂测试30-参考资料请注意:本文档需要仔细核对题目后再进行下载。

预祝您获得好成绩!本次随堂测试共有3道单选题,总分为100分。

1.“正”体现在品格上是()。

A。

正直B。

正确C。

刚正参考答案:A2.中华文化认为()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

A。

礼B。

仁C。

智参考答案:A3.视频中概括出中华民族有()大美德。

A。

五B。

十C。

六参考答案:B电大一体化平台-中国文化导论-随堂测试2-研究资料本次随堂测试共有3道单选题,总分为100分。

1.根据天人合一思想,人们不能违背()。

A。

自然B。

真理C。

规律参考答案:A2.()把阴阳五行学说引入到儒学中。

A。

XXXB。

XXXC。

老子参考答案:B3.()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

A。

天人合一B。

儒家思想C。

道家思想参考答案:A电大一体化平台-中国文化导论-随堂测试3-研究资料本次随堂测试共有3道单选题,总分为100分。

1.人本主义思想丰富了中国文化的()精神。

A。

人本B。

人文C。

奉献参考答案:B2.南朝的()写了《神灭论》。

A。

XXXB。

XXXC。

XXX参考答案:B3.()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A。

个人主义B。

人本主义C。

集体主义参考答案:B电大一体化平台-中国文化导论-随堂测试4-研究资料本次随堂测试共有18道单选题,总分为90分。

1.指导中国人为人处世的主体思想的是()。

A。

道家B。

法家C。

儒家参考答案:C2.重视分析方法,严格确立了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程序和规则的是()。

A。

儒家B。

墨家C。

法家参考答案:B3.儒家推崇逻辑之学的是()。

A。

XXX及其后学B。

XXX及其后学C。

XXX及其后学参考答案:C4.中国古代文学中发展的最成熟的样式是()。

A。

诗歌B。

元杂剧C。

小说参考答案:A5.用“文”服务于政治,阐述政治主张,被唐宋文学概括为()。

A。

中和之美B。

文以载道C。

关注现实参考答案:B6.中国古代史学有哪些优良传统?()A。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化导论》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0)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化导论》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0)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化导论》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0)
盗传必究
选择题
1.儒家思想中所谓的“仁”,究其根本,是( )。

A.对普通百姓的统治手段
B.对人际关系的一种道德约束
C.对封建统治政治的要求
D.对士人的要求
2.在先秦跟儒学一样的显学,墨家思想中最强调的一点是( )
A.术
B.仁
C.博爱
D.兼爱
3.佛教在中国民间流行起来的时间是( )。

A.两汉之际
B.魏晋时期
C.东汉末年
D.隋唐时期
4.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 )。

A.敦煌
B.洛阳
C.河北
D.长安
5.体现元杂剧抒情性特征的手段是( )。

A.唱
B.念
C.做
D.打
6.清代时,清儒推尊汉儒,而攻击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呼其学为( ),以示与汉学区别。

A.理学
B.道学
C.考据学
D.宋学。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姓名:xxx班级:默认班级成绩:84.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孔子对季康子,“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由此推之孔子认为天下乱的源头是()。

(1.0分)1.0分•A、社会的贫困落后••B、民众的残暴无德••C、频繁的诸侯战争••D、在位者不能克己复礼•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2儒家对礼节最注意的两点分别是谦让和()。

(1.0分)1.0分•A、和睦••B、卫生••C、有序••D、周到•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3下列符合儒家忠恕之道的是()。

(1.0分)0.0分•A、克己复礼••B、欲而不贪••C、文行忠信••D、以直报怨•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B4乡射礼的步骤不包括()。

(1.0分)1.0分•A、预备阶段••B、各自结藕••C、在音乐伴奏下射箭••D、颁奖仪式•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5关于人性的善恶之辨,从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的角度看,基本上遵循的是()。

(1.0分)1.0分•A、性善论••B、性恶论••C、性觉论••D、性寂论•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6根据《五帝本纪》记载,五帝时期贴近于下列哪一个文化时段?()(1.0分)0.0分•A、旧石器时代早期••B、旧石器时代晚期••C、新石器文化早期••D、新石器文化晚期•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C7精神上的文化建构和族群凝聚靠什么实现?()(1.0分)1.0分•A、某种文化基础••B、某种生活习性••C、某种媒介、某种精神表现方式••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8建立性善论学说的是()。

(1.0分)0.0分•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D9根据《吕氏春秋·仲夏·古乐篇》记载,被称为黄钟之宫,律吕之本的黄钟调创作于()。

(1.0分)0.0分•A、黄帝时期••B、春秋时期••C、西周时期••D、秦始皇时期•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C10黄老政治思想的格局是()。

最新十次电大专科《中国文化导论》期末考试填空题题库

最新十次电大专科《中国文化导论》期末考试填空题题库

最新十次电大专科《中国文化导论》期末考试填空题题库(2014年7月至2019年1月试题)说明:试卷号:2210课程代码:01991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现代文员;专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11.战国时代,的出现和彼此的争鸣,为我国古代文化史书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诸子百家12.“自强不息”一语出自。

《易经》13.先秦百家思想虽然各有不同,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

六经14.与唐宋文化相比,汉代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

浑厚15.唐代儒学复兴最初是以古文运动的形态和的形式出现的。

以诗为文16.画家张择端的,为我们展现了北宋政治文化中心汴京的繁华。

《清明上河图》17.针对不断涌来且表现出高势能文化特性的西学,明代科学家在经过深入思索后,提出了的命题。

欲求超胜,必须会通18.洋务运动是官商知识阶层对西学入侵的应对,太平天国运动和是贫民百姓对西学入侵的应对。

义和团运动19.“五四”运动时期喊出的口号,为两千年封建文化敲响了丧钟。

打倒孔家店20.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色是,它对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走势、审美追求、价值观念都有极大的影响。

天人合一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11.人本文化成熟最初的表现,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

12.先秦百家思想虽然各有不同,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

六经13.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色是,它对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走势、审美追求、价值观念都有极大的影响。

天人合一14.魏晋时期,儒、佛、道三家思想融合,导致了的出现。

三教调和论15.跟唐诗一样,浸染着饱满的时代精神的,也集中反映了唐帝国文化的特质。

唐代书法16.清儒推尊汉儒,而攻击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呼其学为,以示与汉学区别。

宋学17.明代朱载靖用“新法密律”建立起科学的,其科学性至今仍得到肯定。

十二平均律18.散点构图和写意的笔调,形成了中国画的审美追求。

遗貌取神19.受西方实学精神的启发,明朝后期出现了科技浪潮,《天工开物》的作者指责传统的儒学道路为不学无术。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化导论》2029-203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10)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化导论》2029-203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10)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化导论》2029-203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10)
盗传必究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

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表现,它是( )。

A.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
B.从卜筮的方法可以看出C.从周人重“德”的风尚可以看出
D.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
2.“百家争鸣”是( )时期出现的文化现象。

A.魏晋
B.春秋战国
C.唐代
D.“五四”
3.以下著作中,属于道家的是( )。

A.《论语》
B.《庄子》
C.《孟子》
D.《商君书》
4.历史上最体现法制特色的王朝是( )。

A.秦
B.西汉
C.东汉
D.唐
5.在以下诸学派中,最为强调“孝道”的是( )。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6.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创造性地发挥了二程以来的( )思想,并将之视为最高范畴。

A.天理
B.天命
C.天人感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 7 月中央电大专科《中国文化导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2210
课程代码:01991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现代文员;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一、选择题
1.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B)。

A.《论语》 B.《左传》
C.《春秋》 D.《国语》
2.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A)。

A.《离骚》 B.《九歌》
C.《九章》 D.《天问》
3.在儒学中,作为天人共通契合点的是(C)。

A.道 B.仁
C.德 D.义
4.(D)是对原始儒学进行全面整理和升华的儒学大师。

A.孔子 B.孟子
C.苟子D.董仲舒
5.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C)。

A.《春秋》 B.<左传》
C.《史记》 D.《汉书》
6.佛教传人中国的时间大概是在(B)。

A.先秦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7.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承载者是(A)。

A.士人 B.君王
C.官僚 D.百姓
8.唐文化最集中的体现是(C)。

A.文化的融合 B.磅礴的气象
C.诗歌的繁荣 D.儒学的复兴
9.在文学史上,极具士人文化特征、堪与唐诗并称的文学样式是(C)。

A.唐文 B.宋诗
C.宋词 D.传奇
10.《四库全书》是(D)朝修订的。

A.汉 B.唐
C.明 D.清
二、填空题
11.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色是,它对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走势、审美追求、价值观念都有极大的影响。

天人合一
12.先秦百家思想虽然各有不同,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

六经
13.与唐宋文化相比,汉代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

浑厚
14.魏晋时期,儒、佛、道三家思想融合,导致了的出现。

三教调和论
15.佛教把一切现实世界中引发人内心欲望的东西,都称之为。

色相
16.唐代儒学复兴最初是以的形态出现的。

古文运动
17.明代朱载墒用“新法密律”建立起科学的,其科学性至今仍得到肯定。

十二平均律
18.针对不断涌来且表现出高势能文化特性的西学,明代科学家在经过深入思索后,提出了________ 的命题。

欲求超胜,必须会通
19.在清末思想启蒙运动中,提出了“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深刻命题。

严复
20.“五四”运动时期喊出的口号,为两千年封建文化敲晌了丧钟。

打倒孔家店
三、简述题
21.简述西周时期神本文化转向人本文化的表现。

答:殷商文化带有浓郁的神本色彩,殷人宗天、尚鬼、嗜酒,谋求在某种迷狂状态下与神共舞。

到西周时期,神本文化迅速地转向人本文化。

这种转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来:
第一,从当时青铜器的制式和纹样看出。

第二,从卜筮之法看出。

第三,从周人重“德”的社会风尚可以看出。

第四,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

22.简述唐代文化的主要成就。

答:唐代实行科举制,使大批寒士崛起,并在各个文化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创造了一代辉煌的文化。

唐代文化高度发达,诗歌是其集中体现。

懒起的寒士们以一种经天纬地的豪情和大气兼容前此以往的诗歌传统,形成了一种“既多兴象,复备风骨”的全新的唐诗气象。

诗至唐代,无论内容、风格、形式、技巧,都已全面成熟,达到难以企及的高度。

跟唐诗一样,浸染着饱满的时代精神的唐代书法,也集中反映了唐帝国文化的特质。

以张旭、怀索为代表的狂草奔放不羁,最能反映唐代书法的精髓和旗帜。

草书之外,篆、行、楷、隶诸体都各有大家,如唐诗的众体兼备一样。

诗、书之外,唐代的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23.简述明代市民文化发达的主要表现和意义。

答:明代商品经济的发达,使得市民意识全面成熟,市民文化日趋高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社会风尚。

一变前期的“简质”,而代之以“导奢导淫”之风。

第二,价值观念。

明代后期拜金之风强盛,商人的社会地位相应提高。

“好色”“好货”观念风行。

第三,市民文学。

明代市民文学取代了士大夫文学,占据了主导地位。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等作品均有明显的市民文化痕迹。

明代市民文化的发达,意义重大。

它不仅为我国民主意识的普及做了准备,而且还为东西文化精神的融汇埋下了伏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