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饮食观.
大食物观调研报告

大食物观调研报告大食物观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近年来,大食物观逐渐盛行起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大食物观进行调研,了解人们对大食物观的认知和态度。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我们在不同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和职业的人群中随机选取了500名受访者,并使用多项选择题和开放性问题来获取他们的观点和意见。
三、调研结果1. 对大食物观的认知调研显示,大多数受访者(60%)对大食物观有所了解,但还有40%的受访者对其一无所知。
通过进一步询问,我们了解到大食物观指的是超出人体需求的大量食物,常常导致食物浪费和健康问题。
2. 大食物观的現象大多数受访者(80%)承认曾经在餐厅用餐时浪费食物。
他们普遍表示,过大的份量、难以消耗的菜肴和餐饮门店的推销策略是导致浪费的主要原因。
此外,近一半的受访者(48%)也表示在家庭的日常饮食中存在食物浪费现象。
3. 对大食物观的态度在被问及对大食物观的态度时,大多数受访者(70%)表示他们十分关注食物浪费问题,并试图采取措施减少浪费。
这些措施包括点菜时适量点餐、将剩菜打包带走、合理规划家庭饮食等。
然而,也有30%的受访者认为食物浪费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他们没有太多的意识去减少浪费。
四、结论大食物观是目前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其中包含了食物浪费和对健康的威胁。
尽管大多数人对大食物观有一定的认知,并且关注食物浪费问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不重视或无力减少食物浪费的态度。
因此,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食物浪费意识,促进绿色消费和可持续发展。
五、建议1. 餐饮行业可以通过控制食物份量、提倡打包带走等方式,减少餐饮浪费。
2. 家庭可以科学规划饮食,适量采购食材,合理利用剩菜剩饭。
3. 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大众对大食物观的认知,引导人们养成合理饮食和减少食物浪费的习惯。
大食物观的生成逻辑及践行路径

大食物观的生成逻辑及践行路径
大食物观是一种以食物为核心的生态文明观念,它强调以食物为核心,以食物安全、营养均衡、环境友好、社会公平为目标,构建一种新的食物文明,实现食物安全、营养均衡、环境友好、社会公平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成逻辑
1.以食物安全为核心,构建安全的食物生产体系,提高食物安全保障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营养健康。
2.以营养均衡为核心,构建均衡的食物消费体系,提高营养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营养健康。
3.以环境友好为核心,构建可持续的食物生产体系,提高食物生产的环境友好性,保护生态环境。
4.以社会公平为核心,构建公平的食物分配体系,提高食物分配的公平性,保障人民群众的社会公平。
二、践行路径
1.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2.推进营养均衡,推广营养均衡的饮食模式,提高营养质量,改善人民群众的营养状况。
3.推进环境友好,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
4.推进社会公平,加强食品价格监管,改善食品分配结构,提高食品分配的公平性,保障人民群众的社会公平。
大食物观下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迁带来的挑战与对策

大食物观下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迁带来的挑战与对策近年来,我们的餐桌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还记得小时候家里是怎么吃饭的吗?那时候不管是什么节假日,家里一桌子菜都好像少不了的。
爸爸妈妈总是强调:“多吃点,这样才有力气。
”就这样,大家围着桌子吃得热火朝天,一不小心就吃了好几碗饭。
可是现在看看,家庭的食物消费结构可是发生了不少变化。
越来越多的外卖箱子堆在门口,外面的餐馆和快餐店成了我们日常的“食堂”,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被打乱了。
饭局越来越少,代餐、简餐成了我们生活的新宠。
也许有人会觉得,没关系嘛,吃得简单点,反正省时省力。
可问题是,这背后隐藏了不少挑战,不仅关乎健康,还关乎我们传统的饮食文化。
不得不说,这种“大食物观”下的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压力。
咱们的健康状况就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你说这外卖吧,方便归方便,但是上面的油盐糖味道,哎呀,光是想一想都让人肚子咕咕叫了。
你看看那些披萨、炸鸡、汉堡、方便面,虽然一口接一口停不下来,但吃多了对身体可真不好,长时间的暴饮暴食,身体也没办法消化那么多负担,尤其是油腻食物中的不健康脂肪和盐分。
慢慢地,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这些现代人的“标配”,就成了大家生活中的常客。
再看看我们身边的年轻人,常常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吃饭已经变成了随便凑合一下的事儿。
这种随便吃吃、速食文化,势必让我们健康的警钟响了起来,大家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饮食习惯。
偶尔吃点快餐、外卖并没什么不对,但如果真把它当作常态,可能就会对我们的身体带来大大小小的麻烦。
再说说我们传统的饮食文化,这大食物观的冲击可是巨大的。
以前,家里做饭可是件大事,大家都围在一起,不仅是吃饭那么简单,更多的是一种沟通和联结。
饭桌上,爸爸会讲笑话,妈妈会唠叨,孩子们也会争着抢菜,热热闹闹的,一顿饭吃得肚子饱,心里也暖暖的。
可是现在呢,大家吃得越来越快,越来越简单,像外卖这种东西,我们一边吃一边看电视、刷手机,根本没空注意到饭桌上的氛围。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意思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意思《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追求极致与持之以恒的生活态度一、引言人生百味,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这句话古老而深刻。
这是我国传统的一句名言,也是一种哲学观念。
它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能浪费食物,要珍惜每一分寸的时间和机会,做事要有恒心。
这句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不饱食以终日在古代我国,不饱食以终日意味着要珍惜食物,不浪费粮食。
粮食对于古代我国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因为它与民生消费和国家的荣辱息息相关。
而在当今社会,不饱食以终日则更多地引申为要珍惜资源,不浪费食物,适量就餐,减少餐桌浪费。
1. 现代人的饮食观念不饱食以终日的观念在当今社会也同样重要。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饮食习惯也受到了影响。
过量食用会影响健康,浪费食物也是对资源的不尊重。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饮食观念,避免过量食用,合理安排饮食。
2. 提倡节约型生活提倡不饱食以终日,也是为了倡导节约型生活。
我们需要珍惜每一份食物,避免过量消费,减少食品浪费,保护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不弃功于寸阴1. 时间的珍贵不弃功于寸阴,是在告诉我们时间的珍贵。
时间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资源,对每个人而言都是有限的。
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要珍惜每一寸时间,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
2. 坚持不懈的精神不弃功于寸阴也是在告诉我们要坚持不懈,有恒心。
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需要付出努力和汗水,要有耐心,不要轻易放弃,坚持到底,用时间和汗水换取成功。
四、总结与回顾1. 对于不饱食以终日,我们需要珍惜食物,适量食用,提倡节约型生活,保护环境资源。
2. 对于不弃功于寸阴,我们需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坚持不懈,用时间和汗水换取成功。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它教会我们珍惜资源,合理安排时间,严格要求自己,从而追求更高的生活境界。
青少年对健康饮食的认知与培养

青少年对健康饮食的认知与培养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生活压力的增加,青少年越来越容易受到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的影响。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地认识和培养健康饮食习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任务。
首先,我们需要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什么是健康饮食。
健康饮食并不是一味追求瘦身或者遵循某种极端的饮食流行,而是指合理平衡的营养摄入。
青少年应该知道自己需要从五大食物类别中获取足够的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除了正餐,零食也应该是健康的选择,例如水果、坚果和酸奶等。
通过正确的认识,青少年可以养成正确的饮食观念。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实际的操作来培养青少年的健康饮食习惯。
例如,父母可以带领孩子去超市选购食材,让他们了解新鲜食材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邀请青少年参与到烹饪中来,让他们亲手制作一餐健康的饭菜。
通过亲身的经历,青少年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到健康饮食的乐趣和好处。
除了认识和培养,我们还应该注重青少年对健康饮食的持续践行。
青少年处于自我意识和追求个性的阶段,他们往往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来推广健康饮食的理念,通过分享一些有关健康饮食的信息和心得体会来鼓励他们坚持自己的选择。
此外,学校和教育机构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应该在教学中加入健康饮食的相关知识,例如通过开设课程或举办讲座等方式来引导青少年关注饮食健康。
同时,学生食堂也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健康食品,让青少年能够有更多选择。
最后,我们要记住培养青少年健康饮食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
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关注青少年的饮食健康问题。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我们才能够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并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总之,青少年对健康饮食的认知与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入手。
通过正确认识、实际操作、持续践行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和培养健康饮食习惯,为他们的健康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饮食观念

中国饮食观念
中国饮食观念是指中国人对饮食的态度、习惯和价值观。
中国饮食观念的核心是"饮食文化",它反映了中国人对食物、饮食
方式和饮食习惯的认知和追求。
1. 调养身体:中国人讲究饮食与健康的关系,认为食物具有养生和调理身体的功效。
例如,人们常常会选择食材搭配,以达到平衡膳食的目的,比如根据不同的季节或个人体质选择食物。
2. 保持平衡:中国饮食观念注重饮食的均衡,认为各种食物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价值,不宜偏食或偏倚某种食物。
人们喜欢将主食、蔬菜、肉类、鱼类等食物搭配食用,以保持对营养的全面摄取。
3. 尊重食材:中国饮食观念中,人们尊重食材的原味和纯正。
食物的新鲜、原味是被看重的,烹饪时追求原汁原味,而不过分添加调料和添加剂。
4. 注重烹饪技巧:中国人非常重视烹饪技巧和食物的外观。
中餐烹饪追求菜品的色、香、味、形的完美结合,尤其重视菜品的刀工和火候。
烹饪时常采用炒、煮、烧、蒸等烹饪方法,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和养分。
5. 礼节与环境:中国人在饭桌上非常注重礼节和仪式感。
在家庭聚餐或正式场合,人们常常遵循一定的规矩和礼仪,譬如有长辈在场时要等长辈盛食,尊重顺序。
同时,人们也注重饭桌的环境整洁和卫生。
总的来说,中国的饮食观念强调均衡营养、调理身体、尊重食材和注重烹饪技巧,同时注重社交礼仪。
这种观念体现了中国人对健康、生活品质和文化传统的追求。
如何树立大食物观

如何树立大食物观
念 Fast food
1. 提高营养意识:让人们了解正餐更丰富营养,可以改善各项营养指标。
利用宣传手段,提醒消费者,应该重视均衡营养饮食。
2. 鼓励消费习惯变更:向消费者推介更宜人的健康食品,如蔬菜水果、低盐低糖等,来替代快餐类食品。
3. 丰富正餐内容:开发把家庭餐桌做成有趣的聚餐环境,可以是身体
健康的营养搭配,也可以是品尝各国美食的大餐之夜。
4. 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控制快餐店的食材来源,要求采用新鲜健康的
食材,健全包括卫生、营养、价格的检测体系,并制定严格的管理规程。
5. 传播健康理念:通过传播媒介,通过少吃快餐和多吃正餐等理念,
让更多人意识到自身饮食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青年 饮食观

青年饮食观
对于当代青年来说,由于生活节奏较快,工作压力较大,往往没有太多时间用于烹饪和饮食。
然而,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青年人需要建立科学的饮食观。
以下是一些建议:
1.保持均衡营养:青年人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
可以通过合理搭配肉类、蔬菜、水果、坚果等食物来获得这些营养素。
同时,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
2.定时定量饮食:每天要保持固定的吃饭时间,并且每餐要尽量吃饱但不过饱。
这样可以帮助身体维持稳定的代谢状态,有利于健康。
3.控制热量摄入:根据个人情况合理控制每餐的热量摄入,以避免能量过剩或不足。
注意食品的热量密度,避免吃过多高热量食物。
4.多喝水少喝饮料:多喝水可以帮助身体排毒和保持身体水平衡,而少喝饮料可以减少糖分和咖啡因的摄入。
如果需要喝饮料,可以选择低糖或无糖的饮料。
5.细嚼慢咽:吃饭时应该细嚼慢咽,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感受到饱腹感,避免过量进食。
同时,细嚼慢咽也有助于消化和吸收。
6.避免过度饮酒:青年人应该避免过度饮酒,因为酒精对身体有害。
如果需要喝酒,应该适量饮用,并且不要在空腹时饮酒。
7.饮食多样化:尽量选择多种不同的食材,避免偏食或挑食。
这样可以保证获得足够的营养素,并且降低食物过敏的风险。
8.注意食品安全:在烹饪和储存食物时要注意食品安全,避免食
物中毒和其他食品安全问题。
尽量选择新鲜、无污染的食物,避免食用过期或质量不可靠的食物。
总之,青年人需要建立科学的饮食观,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来保持身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油 紅花子油 大豆沙拉油 葵花油
單元不飽和脂肪
可能有助於降低血液的膽固醇
橄欖油 花生油 菜籽油 芝麻油 苦茶油
如何減少鹽份的攝取量
鹽份? 鈉 --廣泛存在於天然食物中,奶類及蛋豆魚 肉類為天然食物的主要來源 --加工類食品及調味品含鈉量高 --1茶匙鹽=2湯匙醬油=5茶匙味精 1公克鹽=6c.c.醬油=3公克味精 =5c.c.烏醋=12c.c.蕃茄醬
如何減少鹽份的攝取量
適當烹調 慎選食材 慎選調味品 利用蔬菜熬高湯 減少加工食品、零食、速食等
如何減少糖份的攝取
減少含糖飲料 注意食品標示 減少罐頭及包裝食品 注意休閒食品的選擇 必要時可使用代糖
膳食纖維的分類及功能
水溶性纖維 食物來源 燕麥 糙米 大麥 豆類 蔬菜 水果 功能 1.調整醣類和脂 肪的代謝 2.降低膽固醇, 預防心臟病 非水溶性纖維 食物來源 小麥麩 全穀麵包 穀類 蔬菜 功能 1.吸收水份,預 防便秘 2.促進腸胃蠕, 縮短食物在大 腸中滯留的時 間,減少有害 物質的吸收
降低1.5-2.4倍得心臟病的機會
降低2-4倍得糖尿病的機會 降低2-5倍得大腸癌的機會 可使心臟病患者降低1/5的死亡率
什麼時候做運動?
每週至少三次
每次30分鐘以上 飯前、睡前半小時、飯後一小時內不做運動, 其餘時間都可以做
什麼叫適當的運動?
做完後感覺舒服不會太喘也不會太累 運動後— 可說話,唱不出歌 運動適量 可說話,可唱歌 運動量不夠 說不出話,唱不出歌運動超量
現代人的飲食觀
成大醫院營養師兼主任 台南市營養師公會理事長 郭素娥
您對健康的期望是-
沒病沒痛就好 良好的身體機能 身體的健康及心靈的健康
國人健康的隱憂
頭號殺手—癌症 隱形殺手—高血壓
國人十大死亡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惡性腫瘤 腦血管疾病 心臟疾病 糖尿病 事故傷害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病 自殺 高血壓性疾病
行政院衛生署
如何增加纖維攝取量
多吃蔬菜、水果 天天五蔬果 多以五穀根莖類為主食 多食用全穀類食物 以豆類及其製品取代部份肉類
如何增加鈣的攝取量
深綠色蔬菜 小魚 乳類製品 高鈣食物勿和高纖維食物同時食用 其他:芝蔴、骨頭熬湯、避免過量的茶與咖啡、 運動、曬太陽
運動的好處多多
癌症排行榜
肝癌 肺癌 結腸直腸癌 胃癌 口腔癌 食道癌
肺癌 肝癌 結腸直腸癌 女性乳癌 子宮癌 胃癌
歸根究底
體重過重、肥胖 血脂肪過高 高血壓 抽煙 過度飲酒 活動量少 家族遺傳
體重管理(BMI=22± 10%)
身體質量指數(kg/m2) (體重/身高/身高) 體重過輕 正常範圍 異常範圍 BMI 18.5 18.5BMI24 過重:24 BMI27 輕度肥胖:27BMI30 中度肥胖:30BMI35 重度肥胖:BMI≧35 男性:≧ 90cm 女性:≧ 80cm 腰圍 (cm)
讓肌肉更有耐力的運動
仰臥起坐、上下樓梯 伏地挺身 1.使肌肉發揮最大的力
量及持久力
2.減少肌肉疲勞及背部疼痛
讓肌肉及關節柔軟度更好的運動
伸展操、傳統健身運動
體操 1.放鬆緊繃的肌肉及僵硬的 關節,使能輕易自如 2.減少發生扭傷、拉傷、肌 肉酸疼的可能性
各種運動的熱量消耗(kcal/kg/hr)
活動 拖地 羽毛球 柔軟體操 上樓梯 爬山
(kcal/kg/hr)
活動 排球 籃球 騎腳踏車 (8.8km/hr) 走平路 跑步8km/hr
(kcal/kg/hr)
4.9 5.2-10.0 5.0 10.0-18.0 10.0
3.5-8.0 6.0-9.0 3.0 5.6-7.0 10.0
抽煙對身體的影響
3.避免使用半成品
4.增加蔬菜量 5.選好油
如何減少脂肪的攝取量
二、以前處理降低脂肪量
1.烹調前先去外皮、肥肉 2.將肉類切成細條、丁或片狀 3.減少裹粉用量
如何減少脂肪的攝取量
三、以烹調方法降低脂肪量 1.少油炸(過油) 2.高湯的熬煮
脂肪酸的分類
飽和脂肪 -C- C - C- C - C- C-
單元不飽和脂肪 -C- C = C- C - C- C多元不飽和脂肪 -C- C= C– C - C= C - C-
飽和脂肪
升高血液中的膽 固醇,導致心臟 疾病 安定性較好
豬油 牛油 棕櫚油 椰子油
多元不飽和脂肪
有助於降低心臟 疾病的危險 過多時會降低好 的膽固醇 不穩定易被氧化
什麼運動比較好?
有氧運動的特色
1.大肌肉的全身性運動。 2.持續性的運動。 3.具有節律性(Rhythmic)的運動。 4.運動強度可以根據個別能力調整的運動。
心肺耐力運動
跑步、快走、游泳、單車、舞蹈、 跳繩、球類運動、傳統健身運動
1.增強心、肺及血液循環功能 2.預防高血壓、心臟疾病、增 強抵抗力、預防感冒
癌症:尤其是肺癌(10倍)及其他癌症 腦中風 心臟病 慢性肺病(支氣管炎、肺氣腫及氣喘) 消化性潰瘍 白內障 味覺嗅覺差 壽命減短 皺紋、黑斑、皮膚老化
均衡的飲食—每日飲食指南
奶類(1-2杯) 五穀根莖類(3-6碗)
蔬菜類3碟
水果類2份
蛋豆魚肉類(4兩)
油脂類(3湯匙)
如何減少脂肪的攝取量
一、選擇適當的材料:
1.選擇脂肪較少的肉類
白肉 紅肉 海鮮 雞鴨 豬牛羊 2.選用低脂產品:低脂奶、低脂沙拉 醬、水漬鮪魚罐頭 等
血濁?血油?
理想值 總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 膽固醇(壞) 高密度脂蛋白 膽固醇(好) 三酸甘油酯 邊際高危險值 高危險值
200 130
200~239 130~159
≧ 240 ≧ 160 男 35 女 45
150Βιβλιοθήκη 200~400> 400
國民飲食指標
維持理想體重:22x身高(公尺) x身高(公尺) 均衡攝取各類食物 三餐以五穀為主食 多選用高纖維食物 少油、少鹽、少糖的飲食原則 多攝取鈣質豐富的食物 多喝白開水 飲酒要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