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奇效千年中药的方
中医奇效良方案例

中医奇效良方案例引言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中医往往能够发挥出非常神奇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个中医奇效良方案例,展示中医在疾病治疗中的独特魅力。
1. 活血祛瘀养颜方1.1 方剂组成•丹参 15g•红花 10g•当归 12g•茯苓 12g•白花蛇舌草 10g•透骨草 10g1.2 方剂制备方法将以上药材清洗干净,加水煎煮30分钟,滤出药液。
1.3 方剂用法每日一剂,分为早晚两次饮用。
1.4 方剂功效活血祛瘀,调节气血,改善肤色,延缓衰老。
2. 脾胃健脾降火方2.1 方剂组成•甘草 10g•白术 15g•炙黄芪 15g•泽泻 12g•炒薏苡仁 15g•苍朮 10g2.2 方剂制备方法将以上药材清洗干净,加水煎煮30分钟,滤出药液。
2.3 方剂用法每日一剂,分为早晚两次饮用。
2.4 方剂功效健脾降火,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口干口苦等症状。
3. 肾虚补肾壮阳方3.1 方剂组成•巴戟天 10g•海狗鞭 10g•山药 15g•杜仲 12g•淫羊藿 12g•枸杞子 15g3.2 方剂制备方法将以上药材清洗干净,加水煎煮30分钟,滤出药液。
3.3 方剂用法每日一剂,空腹时饮用。
3.4 方剂功效补肾壮阳,改善性功能障碍,增强体力和精力。
4. 肺热咳嗽平喘方4.1 方剂组成•珍珠母 10g•鱼腥草 12g•浙贝母 10g•桔梗 12g•老鸭肺 200g•花粉 15g4.2 方剂制备方法将以上药材清洗干净,一起炖煮2小时,滤出药液。
4.3 方剂用法每日一剂,分为早晚两次饮用。
4.4 方剂功效清热利咽,平喘止咳,适用于肺热咳嗽、气喘等症状。
总结中医奇效良方是中医传统智慧的结晶,经过千百年的实践证明,这些方剂具有独特的疗效。
无论是调理身体、改善肤色,还是治疗疾病,中医奇效良方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在使用中医方剂时,还需根据自身体质和病情咨询医生的建议,以确保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民间治疗咳嗽的偏方

民间治疗咳嗽的偏方咳嗽是很多疾病的症状,感冒、肺炎、风寒、咽炎等等的疾病都会导致咳嗽,咳嗽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它的治疗方法也比较的多,咳嗽偏方有哪些呢?本文是店铺整理咳嗽偏方的资料,仅供参考。
咳嗽偏方1、陈皮9克,白萝卜200克。
将白萝卡切片和陈皮一同加水煎服。
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适用于咳嗽痰喘,胸腹部胀满。
2、白萝卜1个,蜂蜜适量。
将白萝卜挖洞,放入蜂蜜,火上烤热,1日分3次吃。
或加生姜3片,水煎或熬膏服。
专治风寒咳嗽及久咳不愈者。
3、黑木耳,冰糖各9克。
开水炖服,每日1剂。
适用于阴虚肺燥引起的慢性咳嗽,痰少、咽干。
4、甘草6克,蜂蜜30克,醋10滴。
甘草开水冲泡,再加蜂蜜和醋,早晚服。
每日1剂,连服数日。
能清热解毒,润肺去痰。
5、佛手50克,蜂蜜适量。
将佛手洗净,切成小薄片,放于大茶杯中,加入蜂蜜,滚开水冲泡。
加盖10分钟,当茶饮。
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咳嗽气喘。
6、雪梨一个,葱白7根(连须)。
将雪梨洗净,葱白切段,加水500毫升,煮至300毫升,捡出葱白,加入白糖,继续煮沸,分2次食梨喝汤。
适用于支气管炎,风热咳嗽。
7、白萝卜1个(约200克,切片),白胡椒10粒(捣碎),桔皮3克,生姜3片。
将上药加水同煎2次,每次用水250毫升,煎20分钟,两次药汁混合,分1~2次服下。
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泡沫状,畏寒、胸闷。
8、醋60毫升,鸡蛋1个。
以醋炖蛋,一次服用,连服月余。
能润肺止咳,用治久咳不愈者。
9、胡萝卜200克,红枣12克,洗净,加水3碗,煮取1碗,1日1剂,随意饮用。
能清热解毒、健脾化滞。
适用于肺结核咳嗽、百日咳、消化不良民间治疗咳嗽的偏方大蒜色白入肺,性味辛温,最善除肺经之风邪。
故治疗伴咽痒的咳嗽往往有奇效!其用法如下,皆有所验,选一即可!方法一:最简单的就是买剥一粒大蒜,含在口中,时轻咬一下,蒜味一出,慢慢咽下,一粒含一小时,咽痒立减,咳嗽可愈。
方法二:取大蒜十几瓣,捣成泥状放入杯中,加冰糖适量,用开水冲泡,温服当茶饮,每日1次,咳嗽严重者每日2次,此方具有快速止咳化痰的特效。
川贝止咳中药止咳良方

川贝止咳中药止咳良方川贝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治疗咳嗽症状。
川贝具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被誉为中药界的“神草”。
本文将介绍一些使用川贝的中药止咳良方,供读者参考。
1. 川贝蛤蚧汤川贝蛤蚧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适用于干咳无痰或少痰的咳嗽患者。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 川贝5克- 蛤蚧10克- 淡竹叶10克- 甘草5克制作步骤:1. 将上述材料加入适量清水中,放入砂锅中煎煮30分钟。
2. 过滤药液,分成3次服用,每次服用前可以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味。
2. 川贝石膏姜汤川贝石膏姜汤适用于痰多咳嗽、咳嗽有痰涎的患者。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 川贝5克- 石膏30克- 干姜10克- 麦冬10克- 核桃仁10克制作步骤:1. 将上述材料加入适量清水中,放入砂锅中煎煮40分钟。
2. 过滤药液,分成2次服用,每次服用前可以加入适量的冰糖调味。
3. 雪梨川贝炖梨雪梨川贝炖梨是一种适用于干咳少痰的止咳良方。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 雪梨1个- 川贝砂1克- 冰糖适量制作步骤:1. 将雪梨洗净,去皮去核,留下一个小口,使内部可以加入药物。
2. 将川贝砂放入雪梨内,加入适量冰糖封口。
3. 放入蒸锅中蒸熟,一般需要约30分钟至40分钟。
4. 取出雪梨,将炖汁倒入碗中,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蜂蜜。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川贝中药止咳良方,不同人的体质和症状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在使用前咨询中医或中药师的意见。
同时,使用中药时应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用药,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总结:- 川贝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 川贝蛤蚧汤适用于干咳无痰或少痰的咳嗽患者。
- 川贝石膏姜汤适用于痰多咳嗽、咳嗽有痰涎的患者。
- 雪梨川贝炖梨适用于干咳少痰的止咳良方。
- 在使用中药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并严格按照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用药。
止咳良方

止咳良方[学者]下面的方子(3付)以下数字单位g:玉竹15 蜜麻黄10 杏仁10 黄岑10 甘草10五味子10 蜜紫菀15 蜜款冬花10 蜜枇杷叶10百部10 桔梗10 百合15 乌梅10 蝉蜕6要煮之前先泡1小时,大火煮开,小火煮10分钟即可。
煮两遍加起来,分成早晚2次喝。
镇咳宁胶囊1盒一日三次一次两粒宣肺止嗽合剂1瓶一日三次一次15ML 不兑开水喝以上2种药吃完隔半个小时喝中药取鲜藕汁半两,蜂蜜半汤勺,芝麻油3滴,一起搅均,一次服下,1日2次,连用2-3天。
疗效佳。
中医认为,干咳有燥热和阴虚咳嗽之分。
治疗均宜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建议一、成药有:养阴清肺口服液(丸、膏)或百合固金丸。
二、偏方:1、妙方奇效,具体内容:取大蒜一头,去皮后拍碎,加冰糖二两与半碗水约250ml煮开后晚间食用。
3天见效!2、生黑芝麻3钱(约半汤匙),冰糖适量,共捣碎,用滚开水冲成半碗汤,早晨空服,3天痊愈(因人而异),忌吃鱼腥、过咸食物。
3、川贝母12g,雪梨2个,猪肺250g,冰糖少许。
将川贝母洗净,雪梨去皮洗净切成数块,猪肺洗净,挤去泡沫,切成片。
将川贝母、雪梨、猪肺一起放入砂锅内,加冰糖少许,清水适量,置文火上熬煮3小时后即成。
服用时吃梨、肺,饮汤。
此方适应于肺结核的干咳、咳嗽、咳血,以及老人干咳无痰、一般人的燥热咳嗽、口干痰黄等症,具有除痰、润肺、补肺的功效。
4、雪梨炖冰糖。
用料:雪梨1~2个,冰糖30~60克。
制法服法:将雪梨去皮、核,与冰糖置瓷杯内,隔水炖至冰糖溶化。
食梨饮汁,晚饭后食用。
功效主治:梨子润肺清热、生津止渴,与冰糖同用,增强润肺止咳作用。
治疗肺燥咳嗽,干咳无痰,唇干咽干。
注意事项:咳嗽有痰者不宜,脾虚痰湿者慎用。
5、沙参玉竹莲子百合汤。
用料:沙参50克,玉竹、莲子、百合各25克,鸡蛋1个。
制法服法:将沙参、玉竹、莲子、百合洗净,同鸡蛋连壳一起下锅,同炖半小时,取出鸡蛋除壳,再同炖至药物软烂。
(可加糖调味)功效主治:本汤所取中药均是润肺养阴,健脾和胃之品,特别是鸡蛋,不但食疗价值高,且能补阴除烦,益血安神,可治肺胃阴伤,失音咽痛之症,所以本膳能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千年古方三拗汤,止咳、化痰、平喘

4g
仁 不 去 皮 尖 、甘 草 不 炙 ,故 取 名 为 “三 拗 汤 ”。
三拗 片 作 为济 川药 业 的独 家 品种家、庭国 巾医药 嚣熊
三拗 汤 作为 经 典 中药 复 方 ,是历 代 医 家 医保产 品 ,凭 借在止咳 、平喘 、祛 痰方面
家通 过 长 期 临 床 实 践 总 结 得 出 的 智 慧 结 晶 , 的确 切疗 效 ,先 后荣 获 国 家教 育部 “科 学
济川药 业的产品三拗片便是 由经典古方三拗 指 南 》,成 为儿童 、成人治 疗 “咳”“喘”“痰”
汤化 裁而来 ,三拗 片在三拗汤基础上加上一 的优选药物。 0 味 生 姜 。 生 姜 具 有 发 汗 解 表 、温 肺 止 咳 的 功
效 。加入生姜增 强了原方宣肺散寒的功效 。
编 辑 I申 申
平喘 、止 咳化痰 的功效。
临 床研 究表 明 ,三拗 片 可 以有 效 缓解
急 性支 气 管炎 及慢 性 支气 管 炎急 性发 作期
三 拗 汤 ,源 于 东汉 医 圣 张仲 景 ,收 录 的 “咳 ”“喘 ”“痰” 等 症 状 ,对 咳嗽 变 异
于北 宋 《太 平惠 民和剂 局方 》, 由麻 黄、杏 -I生哮 喘、慢 性 咽 炎 引起 的 咽 干、咽 痒 、干
201 8年 7月第 7期 匿】见病防治
此 外 ,生 姜 还 能 温 中止 呕 ,能 调 和 方 中麻 黄
对 胃肠 道 的 刺 激 。
组 方 中麻 黄 宣肺 散 寒 平 喘 ;杏 仁 降气
化痰 ,止 咳平喘 ;生姜散 寒解 表 ,化痰止 咳 ;
甘 草缓 急 止 咳 ,调 和诸 药 ,全 方具 有 宣肺
在 呼 吸 系统疾 病 的治 疗 中得 到 了非 常 广泛 技 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 201 6
【中医小方】民间治疗咳嗽偏方大全

【中医小方】民间治疗咳嗽偏方大全咳嗽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有声为咳,有痰为嗽,既有声又有痰者称为咳嗽。
它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有把呼吸道过多的分泌物或异物随着气流排出体外的作用。
发病多见于老年人和幼儿,尤以冬春季节为最多。
以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百日咳、支气管扩张等病中医学将咳嗽立为一种病种,并分成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两大类。
由风寒燥热等外邪侵犯肺系引起的咳嗽,为外感咳嗽。
外感咳嗽有寒热之分,其特征是:发病急,病程短,常常并发感冒。
因脏腑功能失调,内邪犯肺,致肺失肃降,引发咳嗽,为内伤咳嗽。
内伤咳嗽的特征是:病程缓,病程长,因五脏功能失常引起(一)通用方方1【原料】甘草、桔梗各6克【用法】水煎,代茶饮。
【功效】祛痰止咳。
适用于咳嗽【原料】苦杏仁9克,川贝母3克,梨汁1小杯,糖适量。
方2【用法】杏仁用水泡软后捣碎,加水200毫升,煎汤去渣,加入川贝母、梨汁、糖,研成杏仁乳。
日服2次,每次15毫升【功效】祛痰止咳。
用治咳嗽咳痰。
方3【原料】杏仁4.5克,冰糖6克【用法】杏仁研成末,冰糖化成水,调匀后分3次冲服【功效】化痰止咳。
适用于咳嗽不止。
方4【原料】经霜冬瓜皮15克,蜂蜜少许【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功效】化痰止咳。
用治咳嗽。
方5【原料】鲜大青叶、蜂蜜各适量。
【用法】捣绞取汁半杯,调蜜,炖热温服,日服2次【功效】化痰止咳。
用治肺炎咳嗽方6【原料】茶叶7克,生姜10克【用法】将去皮生姜与茶叶一并煮成汁,饭后饮服。
【功效】温肺止咳。
适用于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病症。
方7【原料】紫菀20克,款冬花20克,百部50克。
【用法】先将诸药晒干或烘干,研末过筛,1日3次分3天服完,服用时用乌梅1~2枚,生姜2片煎水送服【功效】化痰止咳。
此方治疗久咳效果很好。
对痰中带血者,可加阿胶(烊化)冲服效果更佳方8【原料】干柿子、蜂蜜各适量。
【用法】将干柿子烧灰,研为末,炼蜜为丸,每服9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功效】化痰止咳。
中药治疗咳嗽的土方秘方

中药治疗咳嗽的土方秘方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由许多因素引起,如感冒、过敏、支气管炎等。
中药已经被广泛用于治疗咳嗽,并在许多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中药治疗咳嗽的土方秘方,并详细说明其功效和使用方法。
土方秘方一:川贝母鸭梨汤材料:川贝母、鸭梨、冰糖川贝母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它有润肺止咳、化痰散结的功效。
鸭梨含有丰富的水分和营养物质,能够润肺止咳、清热解毒。
冰糖有滋阴润燥的作用。
制作方法:1. 将川贝母用温水浸泡片刻,使其变软;2. 将鸭梨洗净去皮并去核,切成小块;3. 将鸭梨块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和川贝母;4. 开小火煮沸后改为慢炖,直至鸭梨煮烂;5. 最后加入适量的冰糖,搅拌均匀溶化即可。
服用方法:每日服用一次,可分为两次温热饮用。
持续服用数天,直至咳嗽症状缓解。
土方秘方二:蜂蜜柚子茶材料:蜂蜜、柚子、红糖蜂蜜具有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的功效。
柚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能够增强免疫力,缓解咳嗽症状。
红糖有理气活血的作用。
制作方法:1. 将柚子洗净切成薄片,去籽;2. 取一杯热水,加入适量的蜂蜜和红糖,搅拌均匀溶化;3. 将柚子片放入杯中,倒入蜂蜜红糖水,搅拌均匀。
服用方法:每日服用一次,可在早上或晚上空腹时饮用。
持续服用数天,直至咳嗽症状缓解。
土方秘方三:板蓝根薄荷糖浆材料:板蓝根、薄荷叶、冰糖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作用,适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咳嗽。
薄荷叶有清热解毒、宽中理气的功效。
冰糖用于提味和调节口感。
制作方法:1. 将板蓝根用温水浸泡片刻,洗净备用;2. 将薄荷叶用清水冲洗干净,切碎备用;3. 取一小锅,加入适量的水和板蓝根;4. 开小火煮沸后改为慢炖,直至汤汁浓缩;5. 过滤板蓝根汁,倒回小锅中,加入切碎的薄荷叶和适量的冰糖,搅拌至冰糖溶化,煮开一会儿即可。
服用方法:每日服用两次,每次10毫升,温热饮用。
持续服用数天,直至咳嗽症状缓解。
总结:中药治疗咳嗽的土方秘方虽然在很多家庭中被广泛应用,但仍需注意以下几点:1. 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秘方,如湿咳、痰多可选择川贝母鸭梨汤;燥咳、嗓子疼可选择蜂蜜柚子茶;感冒引起的咳嗽可选择板蓝根薄荷糖浆。
民间治咳嗽的52个偏方咳嗽断根方

民间治咳嗽的52个偏方咳嗽断根方咳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咳嗽的原因也有很多,所以咳嗽的治疗方法也不叫多。
治咳嗽的偏方:1、杏仁生姜饮【组成】杏仁、生姜、紫苏、红糖各10克。
【做法】将杏仁和紫苏共捣成泥状;生姜洗净,切片,同杏仁、紫苏泥共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滤去渣滓后,加入红糖,待其溶化即。
【用法】每日2~3次。
【功效】散寒止咳,主要用于治疗由风寒引起的咳嗽。
2、萝卜蜂蜜饮【组成】白萝卜5片,生姜3片,大枣3个,蜂蜜30克。
【做法】将白萝卜、生姜、大枣共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沸30分钟,滤去渣滓,加入蜂蜜,再次煮沸。
【用法】每日1~2次,温服。
【功效】化痰止咳,主要用于治疗咳嗽,尤其是伤风咳嗽。
3、生姜萝卜饮【组成】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苦杏仁6~10克,白糖少许。
【做法】将上述所有材料共捣碎,放入锅中,加入400毫升水,文火煎至100毫升时,加白糖调味即可。
【用法】每日1剂,分数次服完。
【功效】散寒、化痰、止咳,主要用于治疗风寒引起的咳嗽。
4、款冬杏仁茶【组成】款冬花、杏仁各10克,旋覆花5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杏仁去皮、尖,捣碎,同其他材料共放入杯中,加入白开水,闷泡30分钟。
【用法】每日1剂,代茶饮用。
【功效】疏风散寒、主要用于治疗风寒咳嗽症见咳嗽声重、咽痒等。
5、生姜方【组成】生姜10克,饴糖适量。
【做法】将生姜洗净,切成丝,放入杯中,加入开水,闷泡10分钟后,加入饴糖,待其溶化即可饮用。
【用法】代茶饮。
【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寒咳嗽。
6、橄榄方【组成】鲜橄榄4个,冰糖适量。
【做法】将鲜橄榄洗净,用刀从中劈开,连同冰糖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至出味即可。
【用法】每日1剂,可分数次服完。
【功效】清热止咳,主要用于治疗风热咳嗽。
7、橘红汤【组成】橘红60克,生姜30克,蜂蜜250克。
【做法】先将橘红、生姜共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15分钟,取其药液;按上法共煎3次;将3次煎取的药液同放入锅中,文火煎至浓稠时,加入蜂蜜,再次煎沸即可关火,待凉后装瓶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止咳奇效千年中药方治咳中草药逐个数一般感冒较易控制,但咳嗽却往往拖得长久。
有权威机构对止咳药市场做了全国性调查,结果发现无论是全国还是、等中心城市,蜜炼川贝枇杷膏、蛇胆川贝液、复方甘草合剂、等中药止咳化痰药,均位于销量前列。
中药止咳化痰药占领大部分市场,原因在于疗效确切,咳嗽以后吃中药已经成为许多人的首选。
人为什么会咳嗽?人体的呼吸系统,尤其是呼吸道,是很脆弱的,因为直接与外界相通,因此容易感受空气里面异物的侵袭,而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
通过咳嗽反射能有效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或进入气道的异物。
但咳嗽也有不利的一面,剧烈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如长期,频繁,剧烈咳嗽影响工作,休息,甚至引起喉痛,音哑和呼吸肌痛,则属病理现象。
咳嗽同时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如咳嗽无痰或痰量很少为干咳,常见于急性咽喉炎、支气管炎的初期;急性骤然发生的咳嗽,多见于支气管异物;长期慢性咳嗽,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在中医看来,咳嗽乃因外感六淫,脏腑伤,影响于肺所致有声有痰之证。
千年中药止咳奇效梧桐叶中医有说“梧桐先知秋气”之说,《民间方药集》亦言:“镇咳祛痰,除风湿,治麻木。
外用止刀伤出血”,因此,此药放在开篇,是旨在告诉大家此药在组方中主要作为药引之用,一般加入药用治疗方中,用量3克,先煎或是同煎即可。
木蝴蝶又名千纸、兜铃、三百两银药(《滇南本草》),玉蝴蝶(《聿青医案》),云故纸(《兽医常用中药》),是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广西、。
此外,,、凉山彝族自治州亦产少量。
性味苦、寒,入肺、肝经,功用主治润肺,舒肝,和胃,生肌。
治咳嗽,喉痹,音哑,肝胃气痛,疮口不敛。
治干咳不止常配夏枯草。
此药在中医界甚为出名,治疗咳嗽的名家皆有钻研,使用此药入方可治疗燥咳及肺气肿。
选方:①治急性气管炎、百日咳等:木蝴蝶一钱,安南子三钱,桔梗一钱五分,甘草一钱,桑白皮三钱,款冬花三钱。
水煎,加冰糖三两,溶化于药液,制成糖浆,一日数回,频频服之。
(《现代实用中药》止咳糖浆)②治肝气痛:木蝴蝶二、三十,铜铫上焙燥研细,好酒调服。
(《纲目拾遗》百部又名嗽药(弘景),百条根、野天门冬、百奶(《氏经验方》),九丛根(《草木便方》),九虫根(《分类草药性》),为百部科植物蔓生百部、直立百部或对叶百部等的块根。
性味甘苦,微温,入肺经。
功用主治温润肺气,止咳,杀虫。
治风寒咳嗽,百日咳,肺结核,老年咳喘,蛔虫、蛲虫病,皮肤疥癣、湿疹。
选方:①治肺寒壅嗽,微有痰:百部三两(炒),麻黄,杏仁四十个。
上为末,炼蜜丸如芡实大,热水化下,加松子仁肉五十粒,糖丸之,含化大妙。
(《小儿药证直诀》百部丸)②治寒邪侵于皮毛,连及于肺,令人咳:桔梗-钱五分,甘草(炙)五分,白前一钱五分,橘红一钱;百部一钱五分,紫菀一钱五分。
水煎服。
(《医学心悟》止嗽散)③治卒得咳嗽:生汁,百部汁。
和同合煎,服二合。
(《补缺肘后方,)④治暴咳嗽:百部根渍酒,每温服一升,日三服。
(文仲)⑤治久嗽不巳,咳吐痰涎,重亡津液,渐成肺痿,下午发热,鼻塞项强,脚胁胀满,卧则偏左其嗽少止,偏右嗽必连发,甚则喘急,病必危殆:百部、薏苡仁、百合、麦门冬各三钱,桑白皮、白茯苓、沙参、黄耆、地骨皮各-钱五分。
水煎服。
(《本草汇言》百部汤)款冬花异名冬花(《万氏家抄方》),款花(《疮疡经验全书》),看灯花(《本草崇原集说》),为菊科植物款冬的花蕾。
性味辛、温,入肺经,功用主治润肺下气,化痰止嗽。
治咳逆喘息,喉痹。
选方:①治暴发咳嗽:款冬花二两,桑根白皮(锉)、贝母(去心)、五味子、甘草(炙,锉)各半两,知母一分,杏仁(去皮尖,炒,研)三分。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圣济总录》款冬花汤)②治久嗽不止:紫菀三两,款冬花三两。
上药粗捣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人生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日三、四服。
(《圣惠方》紫菀散)③治喘嗽不巳,或痰中有血:款冬花、百合(蒸,焙)。
上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每服一丸,食后临卧细嚼,汤咽下,噙化尤佳。
(《济生方》百花膏)桔梗异名符蔰、白药、利如、梗草、卢如(《吴普本草》),房图、荠苨(《别录》),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
性味苦辛、平,入肺、胃经。
功用主治开宣肺气,祛痰排脓。
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
选方:①治肺痈,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桔梗一两,甘草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则吐脓血也。
(《金匮要略》桔梗汤)②治痰嗽喘急不定:桔梗一两半。
捣罗为散,用童子小便半升,煎取四合,去滓温服。
(《简要济众方》)杏仁又名杏子(《伤寒论》),木落子(《石药尔雅》),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等味苦的干燥种子。
性味苦、温,有毒,入肺、大肠经。
功用主治祛痰止咳,平喘,润肠。
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
阴虚咳嗽及大便溏泄者忌服。
选方:①治肺寒卒咳嗽:细辛半两(捣为末),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如膏)。
上药,于铛中熔蜡半两,次下酥一分,入细辛、杏仁,丸如羊枣大。
不计时候,以绵裹一丸,含化咽津。
(《圣惠方》)②治咳逆上气:杏仁三升,熟捣如膏,蜜一升,为三分,以一分杏仁捣,令强,更一分捣之如膏,又一分捣熟止。
先食已含咽之,多少自在,日三。
每服不得过半方寸匕,则痢。
(《千金方》杏仁丸)③治久患肺喘,咳嗽不止,睡卧不得者:杏仁(去皮尖,微炒)半两,胡桃肉(去皮)半两。
上件入生蜜少许,同研令极细,每一两作一十丸。
每服一丸,生汤嚼下,食后临卧。
(《氏家藏方》杏仁煎)④治上气喘急:桃仁、杏仁(并去双仁、皮尖,炒)各半两。
上二味,细研,水调生面少许,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丸,生、蜜汤下,微利为度。
(《圣济总录》双仁丸)注意本药有小毒,用量宜少。
百合异名白百合(《日华子本草》),蒜脑薯(《纲目》),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细叶百合、麝香百合及其同属多种植物鳞茎的鳞叶。
性味甘微苦、平,入心、肺经。
功用主治】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治肺费久嗽,咳唾痰血;热病后余热来清,虚烦惊悸,神志恍惚;脚气浮肿。
(1)润肺止咳:用于肺燥或阴虚之咳嗽、咯血,常配川贝。
(2)清心安神:用于热性病后余热不清、虚烦不眠、神志恍惚,常配地黄。
选方:治咳嗽不巳,或痰中有血:款冬花、百合(焙,蒸)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每服-丸,食后临卧细嚼,汤咽下,噙化尤佳。
(《济生方》百花膏)梨异名快果(弘景),果宗、玉乳、蜜父(《纲目》),主要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秋子梨等栽培种的果实。
性味甘微酸、凉,入肺、胃经。
功用主治生津,润燥,清热,化痰。
治热病津伤烦渴,消渴,热咳,痰热惊狂,噎膈,便秘。
选方:①治卒咳嗽:㈠梨一颗,刺作五十孔,每孔置椒一粒,以面裹于热火灰中煨令熟,出,停冷,去椒食之。
㈡梨,去核,纳酥蜜,面裹烧令熟,食之。
㈢梨,捣汁一升,酥一两,蜜一两,地黄汁一升。
缓火煎,细细含咽。
凡治嗽皆须待冷,喘息定后方食,热食之反伤矣,令嗽更极,不可救。
如此者,可作羊肉汤饼饱食之,便卧少时。
(《孟诜方》)②治痰喘气急:梨,剜空,纳小黑豆令满,留盖合住,系定,糠火煨熟,捣作饼,每日食之。
(《摘元方》)③清痰止嗽:梨,捣汁用,熬膏亦良,加汁、白蜜。
皮又名红橘、大红袍、川橘,性温,味苦、辛,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多痰。
选方:治咳嗽痰多:皮10克,大米50克。
皮洗净切细,煎水去渣滤汁;大米淘净入锅,加入皮汁和清水适量,煮稀粥服食,每天1次。
或将皮研为细末,取3~5克调入煮好的稀粥服食,早晚各1次。
具有补气健脾、化痰止咳功效,适用于咳嗽痰多、胸膈满闷等症。
无花果异名阿驲、阿驿、底珍(《酉阳杂俎》),天生子(《滇南本草》),映日果(《便民图纂》),优昙钵(《志》),蜜果(《群芳谱》),文仙果(《草木便方》),奶浆果(《野生植物》),品仙果(《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桑科植物无花果的干燥花托。
性味甘、平,入肺、胃经。
功用主治健胃清肠,消肿解毒。
治肠炎,痢疾,便秘,痔疮,喉痛,痈疮疥癣,利咽喉,开胃驱虫。
用于食欲不振,脘腹胀痛,痔疮便秘,消化不良,痔疮,脱肛,腹泻、乳汁不足,咽喉肿痛,热痢,咳嗽多痰等症。
选方:①治咽喉刺痛:无花果鲜果晒干,研末,吹喉。
(《本草》)②治肺热声嘶:无花果五钱,水煎调冰糖服。
(《中草药》)罗汉果异名拉汗果、假苦瓜(《广西药植名录》),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的果实。
味甘、性凉、无毒,入肺、脾二经。
功用主治清肺润肠。
治百日咳、痰火咳嗽,血燥便秘。
选方:治百日咳:罗汉果一个,柿饼五钱。
水煎服。
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或紫花前胡的根,性味苦辛、凉,归经入肺、脾经,功用主治】宣散风热,下气,消痰。
治风热头痛,痰热咳喘,呕逆,胸膈满闷。
选方:治肺热咳嗽,痰壅,气喘不安:前胡(去芦头)一两半,贝母(去心)、白前各一两;麦门冬(去心,焙)一两半,枳壳(去瓤、麸炒)一两,芍药(亦者)、麻黄(去根节)各一两半,大黄(蒸)一两。
上八味,细切,如麻豆。
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煎取七分,去滓,食后温服,日二。
(《圣济总录》前胡饮)川贝异名虻(《诗经》),黄虻(《管子》),苘(《尔稚》),贝母、空草(《本经》),贝父、药实(《广雅》),为百合科植物卷叶贝母、乌花贝母或棱砂贝母等的鳞茎。
性味苦甘、凉,入肺经。
功用主治润肺散结,止嗽化痰。
治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结,肺痿,肺痈,瘿瘤,廉疬,喉痹,乳痈。
选方:①治肺热咳嗽多痰,咽喉中干:见母(去心)一两半,甘草(炙)三分,杏仁(汤浸去皮、尖、炒)一两半。
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
含化咽津。
(《圣济总录》贝母丸)②治伤风暴得咳嗽:贝母(安心)三分,款冬花、麻黄(去根节)、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各一两,甘草(炙锉)三分。
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圣济总录》贝母汤)③治伤寒后暴嗽、喘急;欲成肺萎、劳嗽:贝母一两半(煨令微黄)。
桔梗一两(去芦头),甘草一两(炙微赤、锉),紫菀一两(洗去苗土),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二十丸;如弹子大,绵襄一丸,含咽亦佳。
(《圣惠力》贝母丸)④治小儿咳嗽喘闷:贝母(去心,麸炒)半两,甘草(炙)一分。
上二味捣罗为散,如二、三岁儿,每一钱匕,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入牛黄末少许,食后温分二服,更量儿大小加减。
(《圣济总录》贝母散)⑤治百日咳:川贝母五钱,黄郁金、葶苈子、桑白皮、白前、马兜铃各五分。
共轧为极细末,备用。
1.5~3岁,每次二分;4~7岁,每次五分;8~10岁,每次七分,均一日三次,温水调冲,小儿酌加白糖或蜜糖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