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防跌倒坠床的宣教及防范措施
医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防范措施

医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防范措施
1、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评分中度以上者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床头悬挂安全警示标识,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防范。
2、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必须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并做好交接班。
3、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昏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动作缓慢或由护士(按铃呼叫护士)陪伴。
4、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注意防滑。
5、外出检查有专人陪同,检查前更换外出鞋,行动不便者准备轮椅。
6、夜间应开启床头灯,保持病室、走廊和地面清洁、干燥、平整、完好、通道内不随便堆放物品,以免影响人、车通行。
后勤保洁员拖地后应放置“小心地滑”的警示牌。
7、晚夜班加强巡视,必要时为病人准备床栏并拉起。
8、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和特殊药物者(如安眠药、降糖药、降压药等)加强观察。
9、一旦患者出现跌倒、坠床等事件,应立即通知管床或值班医生,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护士长接到报告后要及时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如实上报。
10、当班护士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救治及伤情的判断,遵医嘱落实各项治疗和护理。
11、护士长组织对意外事件发生的过程及时调查研究,组织科内讨论,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
护士长将讨论结果和改进意见或方案报送院办。
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

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一、跌倒的防范措施1. 评估患者风险(1)对新入院的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包括年龄、性别、病史、药物使用、营养状况、步态和平衡能力等。
(2)对有跌倒风险的患者进行定期评估,动态调整防范措施。
2. 健康教育和宣传(1)向患者及家属宣传跌倒的危害和防范知识,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2)在病房、走廊等显眼位置悬挂跌倒防范的宣传标语和海报。
3. 环境改善(1)保持病房地面干燥、整洁,避免使用湿滑的地面材料。
(2)确保病房内的照明充足,特别是在夜间。
(3)合理设置病房内的家具,避免摆放过多的障碍物。
4. 设备和辅助工具(1)为有跌倒风险的患者提供拐杖、助行器等辅助工具。
(2)在病房内安装扶手、呼叫铃等设施,方便患者起身和求助。
5. 药物管理(1)合理使用抗凝药、降糖药等可能引起跌倒的药物,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2)教育患者遵医嘱用药,不得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
6. 人员培训(1)加强对医护人员跌倒防范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2)定期组织跌倒防范的演练和考核,确保医护人员掌握相关技能。
二、坠床的防范措施1. 评估患者风险(1)对新入院的患者进行坠床风险评估,包括年龄、病史、意识状况、药物使用等。
(2)对有坠床风险的患者进行定期评估,动态调整防范措施。
2. 环境改善(1)保持病房床铺整洁,避免床单、被套等物品滑落。
(2)确保床铺高度适中,方便患者上下床。
(3)在床边安装防护栏,防止患者不慎坠床。
3. 人员陪护(1)对有坠床风险的患者,安排专人陪护,特别是夜间。
(2)教育家属加强看护,防止患者独自行动。
4. 设备和辅助工具(1)为有坠床风险的患者提供床栏、约束带等辅助工具。
(2)在病房内安装呼叫铃,方便患者求助。
5. 药物管理(1)合理使用镇静药、抗焦虑药等可能引起意识模糊的药物。
(2)教育患者遵医嘱用药,不得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
6. 人员培训(1)加强对医护人员坠床防范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宣教及防范措施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宣教及防范措施以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宣教及防范措施为标题住院患者跌倒坠床是医院中常见的安全问题之一,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患者再次受伤或延长住院时间。
为了减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风险,医院需要进行相关的宣教,并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来确保患者的安全。
宣教是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重要环节。
医院应当通过多种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跌倒坠床风险的认识。
可以通过制作宣传海报、播放宣传视频、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跌倒坠床的原因、危害以及预防方法。
同时,医护人员也应当在日常工作中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并给予相关建议。
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系统。
在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用药情况等,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的跌倒坠床风险等级。
根据不同风险等级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防范措施,如高风险患者应当安排专人陪护、床边放置护理铃等。
医院应当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医护人员应当了解跌倒坠床的危害,掌握相关的预防知识和技巧。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如何正确协助患者起床、走动、上厕所等,如何正确使用辅助设备,如何及时发现患者跌倒坠床的迹象等。
在实施防范措施时,医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床边环境的改善。
医院应当保持床边的通道畅通,避免堆放杂物。
床边的地面应当保持干燥,避免滑倒。
床铺的高度应当适中,方便患者起床和下床。
2. 安装护栏和便利设施。
对于需要特殊照顾的患者,医院应当安装护栏,防止他们不慎摔落。
同时,为患者提供便利设施,如床头柜、手扶椅等,方便患者随时找到支撑物。
3. 定期巡视和沟通。
医护人员应当定期巡视患者,特别是高风险患者,确保他们的安全。
同时,医护人员还应当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解决问题。
4. 提供适当的辅助设备。
对于需要辅助设备的患者,医院应当及时提供,如拐杖、助行器等。
住院患者防跌倒坠床的宣教及防范措施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01
跌倒坠床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损 伤甚至生命危险,因此预防跌倒 坠床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至 关重要。
02
通过有效的宣教和防范措施,可 以减少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从 而降低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和不 良事件,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宣教内容应包括跌倒坠床的常见原因、易发人群、危险因素等,以及如 何避免跌倒坠床的措施和方法。
宣教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发放宣传册、举办讲座、播放视频等,以便患 者及家属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降低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率
通过宣教和采取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率。患者及家属了 解跌倒坠床的风险和预防措施后,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采取防范措施,避免意 外发生。TLeabharlann ANKS谢谢技能。
对在职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防跌 倒坠床培训和考核,提高防范意
识和应对能力。
鼓励护理人员主动学习相关知识 和技能,提高专业水平。
建立跌倒坠床应急预案
制定详细的跌倒坠床应急预案, 包括应急处理流程、人员分工和
报告程序等。
对护理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的培训 和演练,确保在发生意外时能够
迅速、准确地采取应对措施。
02
CHAPTER
防跌倒坠床宣教内容
告知患者及家属跌倒坠床的危害
跌倒可能导致骨折、软组织损伤、脑部损伤等严重后果,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 坠床可能导致头部、颈部、脊柱等部位受伤,甚至危及生命。
告知患者及家属跌倒坠床可能带来的长期影响,如心理创伤、活动能力下降等。
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防护用具
如何正确使用床栏、约束带等 防护用具,确保患者安全。
预防跌倒坠床健康宣教

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健康宣教
跌倒可能造成脑出血、骨折及不同程度的创伤等伤害,延缓原发病恢复,严重者甚至生命危险。
1.无论家属是否在旁边,请您拉起双侧床档(晚上睡觉时务必拉起床档)。
2.让呼叫器放在伸手可及之处,当没有家属在身边时,用呼叫器通知护理人员。
3.将日常物品放于患者易取处。
4.如果您需要上厕所,勿将门关紧。
必要时请家属陪同如厕。
地上有水注意慢行,防止跌倒。
5.若无法如厕时,请在床上使用便盆、尿壶或床边便盆椅。
6.当您下床活动时,请先观察四周环境,以确定无障碍物及地面无水渍,确定您会正确移位,上下床时须缓慢改变姿势,待无眩晕感再缓慢下床(可扫码观看“下床三部曲”视频)。
7.当感到头晕、不适时,请卧床休息。
8.若您在走廊活动时,一定要靠近走廊两侧的扶手,活动时需有人陪伴。
9.当您下床活动时,袜子不要穿的太厚,以免鞋脱落而
有滑到危险。
10.请穿防滑鞋(拖鞋)、平底鞋及橡胶底(抓地力强)、大小合适的鞋子。
11.请穿长度合适的裤子。
12.请将物品收于床头柜或橱柜内,以保持走道宽敞。
13.对于烦躁患者,我们会使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
14.我们会和您一起维持病室内和洗手间的灯光明亮及地板干燥。
15.若发生跌倒/坠床,不要随意搬动患者,及时向医护人员求助。
住院患者防跌倒坠床宣教及防范措施

住院患者防跌倒坠床宣教及防范措施在医疗机构中,住院患者的安全是医护人员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其中,防止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坠床事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确保患者在医院的安全,医院需要进行相关的宣教,并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本文将就住院患者防跌倒坠床宣教及防范措施进行探讨和介绍。
一、宣教内容1. 跌倒坠床的危害性:宣教过程中,需要向住院患者及其家属普及跌倒坠床事件的危害性,包括可能造成各种身体损伤和并发症,如骨折、脑震荡、内出血等。
通过清晰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帮助他们了解这一风险的严峻性。
2. 跌倒坠床的风险因素:宣教过程中,需要向住院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跌倒坠床的常见风险因素,如年龄、脑血管疾病、嗜睡药物使用等。
同时,告知患者如果具备以上风险因素,应当加倍注意自身安全,以防发生意外。
3. 使用辅助设备:在宣教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和教授使用辅助设备的正确方法。
这些设备包括助行器、拐杖、轮椅等,能够为患者提供额外的支持,减少患者行动时的不稳定性。
4. 安全走廊和病房标志:医护人员应向住院患者和家属宣教医院内走廊和病房标志的含义和作用,例如“滑道”、“防滑地面”、“慢走”等提示。
这些标志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认识医院内的危险区域,提高他们,尤其是患者自身对危险的警觉性。
二、防范措施1. 定期评估:医院应该对每位住院患者进行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
评估应包括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用药情况等方面的综合考虑。
根据评估结果,医护人员可以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2. 床边警示:为了防止住院患者夜间发生坠床事件,医院应配备床边的警示装置。
这些装置可以在患者离开床铺时发出警报,提醒患者和护理人员注意安全。
3. 提供安全教育:医护人员应定期对住院患者开展安全教育,向他们普及跌倒坠床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同时,还可以进行模拟演练,让患者亲自参与,增加他们对危险情境的警觉性。
4. 康复训练:对于存在跌倒坠床风险的住院患者,医院可以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
住院患者防跌倒坠床的宣教及防范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 防跌倒坠床措施,确保其有效性
和可行性。
将评估结果作为案例,在医护人 员培训和患者教育中进行宣传和 教育,提高大家对防跌倒坠床的
重视程度。
THANKS.
住院患者防跌倒坠床的 宣教及防范措施
汇报人: 2023-11-27
目录
• 防跌倒坠床宣教 • 防跌倒坠床风险评估 • 防跌倒坠床防范措施 • 防跌倒坠床宣教及防范措施的效果
防跌倒坠床宣教
01
宣教对象及内容
宣教对象
住院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特别是高龄、有跌倒史、服用影响意识或行动药物 的患者及其家属。
评估结果应用
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类 管理,高危跌倒坠床患者应重点
关注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对于中危或低危跌倒坠床风险的 患者,应定期进行再评估,并根 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防范措施。
对于任何发生跌倒坠床的患者, 应立即进行临床再评估,重新确 定风险等级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
施。
防跌倒坠床防范措
03
01
02
03
观察法
观察患者及家属在日常生 活中对防跌倒坠床措施的 执行情况。
问卷调查法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防跌倒 坠床知识及措施的问卷调 查,了解他们的知晓率和 满意度。
统计法
收集医院跌倒坠床事件的 发生数据,分析事件发生 率和采取措施后的效果。
效果评估结果反馈与改进
定期进行防跌倒坠床宣教及防范 措施的效果评估,并将评估结果 反馈给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家属。
宣教内容
防跌倒坠床的重要性和危险因素,如环境因素、患者自身因素等;跌倒坠床的 预防措施,如使用床栏、呼叫器等;跌倒坠床发生后的应对措施,如紧急呼叫 医护人员等。
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坠床十知道

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坠床十知道
一、行动不便、虚弱无法自我照顾、视力下降及病情危重的病人请家属在旁陪伴,协助活动。
二、改变体位时应遵循“三部曲”,即平躺睁眼30秒--坐起30秒--站立30秒--行走,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引起头晕致跌倒,特别是夜间。
三、对于躁动不安、意识不清的病人应有专人陪伴并拉起床栏。
四、服用降压药、安眠药等特殊药物时,如出现头晕、双眼发黑、下肢无力、行走不稳和不能移动时,立即原地坐(蹲)下或靠墙,同时呼叫他人帮助。
五、保持地面干燥,如地面湿滑时,不要赤脚行走或暂时不要行走。
六、将物品收纳于柜中,保持过道通畅。
七、将生活用品放在容易取到的位置。
八、病房保持灯光明亮,以便行动更方便。
九、穿合适的裤子,穿防滑的鞋子。
十、在您需要协助而家属又不在身边时,请按呼叫器通知医护人员。
尤其是在您入厕时,务必有专人陪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十一、跌倒/坠床后的护理处置
4
协助并配合医师进行进一步处理
5
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不论有无受伤 ,科室应于24小时内填写意外事件报 告单并交至护理
谢谢!
3
二、认识跌倒/坠床
1、病人跌倒事件在急性医疗照顾环境中很常见
2、跌倒事件导致的结果会影响病患、病患的家庭及社会的
负担
3、跌倒导致伤害时易引起医疗纠纷,延长住院天数及增加
医疗费用 4、根据研究调查,65岁以上的老人,有75%曾有跌倒的记录
三、跌倒/坠床的危害
1 . 一般损伤,如软组织损伤
2 .严重损伤
眩晕、惊厥、偏瘫、足部疾病及畸形等 呼吸道疾病、血氧不足、贫血、脱水 泌尿系统疾病或其他因伴随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而匆忙 去洗手间、排尿性晕厥等
(一)疾病因素和对策
(一)疾病因素和对策
对策:
1、做好评估,筛出高危人群 2、治疗原发疾病
3、观察病情,寻找规律,制定适合个体的安全计划
(二)药物因素和对策
(二)药物因素和对策
对策: 1、使用镇静剂睡前排尿,上好床栏,加强巡视; 2、使用利尿剂者,密切观察电解质及24小时出入量的变化; 3、使用胰岛素,应备好高糖食物,做好宣教; 4、第一次使用易导致跌倒药品、药物品项或剂量调整时须特别 注意; 5、减少易导致跌倒药品的合用,密切注意药品副作用及交互作 用的发生; 6、使病人本身与陪护者了解跌倒严重后果,产生跌倒防范意识; 8、告知正服用可能增加跌倒风险的药物及注意事项; 9、教病人如何防范跌倒的措施。
(四)动作与体位因素和对策
1、突然体位改变 2、颈部变动 3、站立排尿
对策:
避免过急过快的体位改变,起床三部曲。
(五)基础设施因素和对策
1、脚刹(床铺、轮椅、平车)未刹 2、摇把 3、床栏 4、呼叫铃放置过远 5、扶手缺失(卫生间、走廊)
对策:
1、定期检查基础设施的完好情况 2、指导正确使用床栏 3、呼叫铃放在易取的地方,教会使用
骨折、脑出血甚至死亡
3 .延长住院日期,增加住院费用
4 . 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
5 . 影响医疗机构的信誉
四、跌倒/坠床伤害严重度分级
严重度1级 严重度2级
不需或只需稍微治疗与观察,如:擦伤、挫伤、 不需缝合之皮肤小撕裂伤等。 需要冰敷、包扎、缝合或夹板等的医疗或护理 的处置或观察,如:扭伤、大或深的撕裂伤、 小挫伤等。 需要医疗处置及会诊,如:骨折、意识丧失、 精神或身体机能改变等。
(六)环境因素和对策
对,是这 样的啦! 1、照明过暗 2、地面(不平、潮湿、易滑) 3、杂物堆积 4、裤子过长 对策: 1、确保安全的住院环境 2、指导病人穿防滑鞋、系好鞋 带,长短适宜的裤子 3、避免使用插线板
六、跌倒/坠床的高危人群
年龄超过65岁
肢体功能 障碍
意识障碍 睡眠障碍
贫血 体位性低 血压
(三)生理年龄因素和对策
对策:加强安全宣教
放慢起身、下床速度,避免睡前饮水过多以致 夜间多次起床 晚上床旁尽量放置小便器 避免在无人陪伴的时候独自离床活动或上厕所 去除麻烦他人或逞强的思想
(三)生理年龄因素和对策
对策: 选择适当的辅助工具,使用合适长度、顶部面积 较大的拐杖。将拐杖、助行器及经常使用的物件 等放在触手可及的位置。
。
(二) 评估的时机
1. 新入院或转入时 2.病人年龄≥65岁 3.病情变化时应重新评估 4.住院期间有跌倒未遂史 5.应用易引起跌倒的药物时
(三)跌倒/坠床的预防措施
预防
选择性预防 1 指导病人渐进下床
常规预防 1 保持病房地面清洁干燥 2 3 4 提供足够的灯光 病房床旁走道障碍清除 将常用物品放置在便于病人取 放处
2
提醒家属需陪伴在旁,离开时需 告知值班护士
应注意轮椅及便盆座椅的固定 指导床上使用便盆或尿壶的方法 躁动病人使用约束带,上床栏 悬挂防止跌倒、坠床的标志
3 4 5 6
5 指导呼叫器的使用
十、住院病人跌倒/坠床的防范管理
1 2 3 4
提供安全、防跌倒的环境
全面评估病人情况 ,做好沟通与记录
加强病房巡视 ,严格交接班 做好防跌倒的知识宣教
(三)生理年龄因素和对策
♪ 步态和平衡功能:步态的稳定性下降和平衡功能受损是引发老年人跌倒的 主要原因
♪ 感觉系统: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前庭及本体感觉,通过影响传入中枢 神经系统的信息,影响机体的平衡功能
♪ 中枢神经系统:CNS的退变影响智力、肌力、肌张力、感觉、反应能力、 反应时间、平衡能力、步态及协同运动能力,使跌倒的危险性增加 ♪ 骨骼肌肉系统:老年人骨骼、关节、韧带及肌肉的结构、功能损害和退化 是引发跌倒的常见原因,老年人股四头肌力量的减弱与跌倒之间的关联具 有显著性
晨间护理时应检查脚刹,用物固定位置摆好
指导患者不要自行调节输液速度,不要憋尿
无自主行走能力的人应有人陪伴 保持厕所地面干燥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高危人群上厕所应有人陪同
(一)跌倒/坠床的评估
危险因素评估: 年龄是否大于65岁或低于9岁 过去一年内有无跌倒史 有无肢体偏瘫或活动时需辅助工具 自理能力,尤其是如厕是否需要协助 有无头晕、贫血、体位性低血压情况 使用镇静安眠药、利尿剂、降糖药等药物
住院患者防跌倒/坠床 的宣教及防范措施
在厕所跌
在病房跌
跌倒/坠床的发生无所不在
我们还能做什么?
检查时跌
起床走路跌
一、跌倒/坠床的定义
跌倒是患者突然或非故意的停顿,倒于地面或比初始位置 更低的地方。 跌倒是一种突发的,不自主的体位改变,导致身体的任何 部位(不包括双脚)意外“触及地面”,但不包括由于瘫 痪、癫痫发作或外界暴力作用引起的摔倒。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跌倒的分类,分为以下两类: 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 同一平面的跌倒
6
严重度3级
五、跌倒/坠床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疾病因素 生理年龄因素
环境因素
药物因素
基础设施因素
动作与体位因素
♪ 神经系统疾病:卒中、帕金森病、脊椎病、小脑疾病、前庭 疾病、外周神经系统病变 ♪ 心脑血管疾病:体位性低血压、脑梗死、小血管缺血性病变 等 ♪ 影响视力的眼部疾病:白内障、偏盲、青光眼、黄斑变性等 ♪ 心理及认知因素:痴呆、抑郁症 ♪ 其他:
八、跌倒/坠床的主要场所和对策
1、病床旁 37.2% 2、厕所 44.1%
原因分析: 床旁、厕所是改变体位最多的地方 无行走能力的人下床最易在床旁跌倒 床位未固定 床栏未上 厕所地面潮湿、拥挤
八、跌倒/坠床的主要场所和对策
对策:
增加床间距 1.0-1.5m,高危人群上床栏
5
保持病区地面干燥、清洁,有水渍要 及时清除
十一、跌倒/坠床后的护理处置
原则
不要轻易跌倒/坠床后的护理处置
1
立即观察病人意识、瞳孔及测量生命 体征
2
检查有无受伤、受伤部位及严重程度 ,尤其注意有无颅脑损伤、内出血等 ,并做好记录,同时通知医师和家属 视情况将病人扶回病床或安置在安全 处
服用任何产生下列副作用的药物,都会增 加病人跌倒的机率。
药物种类
安眠药 止痛药 镇静药 降压药 降糖药 头晕 意识不清 头晕、视力模糊 疲倦、低血压(药物过量) 低血糖(药物过量、剂量改变时)
副作用
抗感冒药
利尿剂 缓泻剂 抗精神病、抗抑郁药
嗜睡
水电解质紊乱的各种症状 大便次数增多 锥体外系症状、体位性低血压
步态不稳
逞强或不 服用药物 愿麻烦他 人 缺少照顾 的患者
一年内有跌 倒病史
病人性格
七、跌倒/坠床的高危时间和对策
15:00-21:00 各种治疗工作结束,离床锻炼机会多 00:00-07:00 护理人力减少、清晨血压升高、好发心 律失常
对策:
1、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工作 2、培养护士的预见性 3、满足护理人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