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门事件分析

合集下载

“排放门”三人谈

“排放门”三人谈

26商道BUSINESS大众“排放门”不仅对于这个企业,对于汽车行业整体,甚至对于各国政府在尾气排放检测标准等各方面,都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们都会因这一事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大众是否能够渡过这关乎生死的一关?对于汽车行业,相关发动机技术是否将做出革新,以应对各国尾气检测?对于中国,虽然在车本身方面受影响较小,但“排放门”又有哪些借鉴意义?本期焦点案例特约国内著名汽车评论员贾新光、钟师、张志勇围绕这一系列话题,谈谈各自看法。

焦点一:大众集团何去何从?汽车观察:据已知信息,大众汽车已宣布召回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所售的柴油车型,但大众初期公开宣布只拿出65亿欧元专项资金处理此事,您认为仅是这65亿欧元就够吗?如何解读这个专项资金?贾新光:有财经人士估算,如果考虑到美国环保署的罚款、司法部的犯罪调查、各种民事诉讼索赔和大众品牌的商誉损失,“造假门”给大众带来的潜在损失将达到1000亿美元,接近目前大众总市值的2倍。

丑闻报道以后,大众汽车股价连续两天暴跌近30%,市值缩水近300亿欧元。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180亿美元的罚款,第一批召回近50万辆汽车,这是最主要的支出。

股市是无形损失。

但是罚款不一定一次交齐。

钟师:当美国监管机构还在调查阶段,大众集团主动公开拍出65亿欧元的专款,这是汽车史上史无前例的案例,以往犯规车企面对监管机构掌握真凭实据后,一般主动拿出一笔罚金来进行“和解”结案,几亿欧元的罚金已算是天价了。

从未有过犯规车企在未与监管机构讨价还价前会先公开文 AO 记者 岳伟“排放门”三人谈作为目前全球汽车行业最重要的新闻事件,大众“排放门”及其后续每一个衍生事件都会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自己罚金盘子的上限额,这是匪夷所思的天价罚金预算。

张志勇:大众的解决资金不是够不够的问题,随着大众尾气门事件的延续,相关资金还有可能出现变化。

汽车观察:大众汽车通过此次“排放门”,您认为它失去了什么?补救措施能否挽回它的这些损失?贾新光:经济损失之外,是商誉损失,而且影响到“德国制造”的声誉。

汽车行业典型质量管理案例分析课件

汽车行业典型质量管理案例分析课件
可持续性与绿色质量管理
面对环保压力,汽车行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更加注重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 展,推动质量管理向环保、节能、低碳的方向发展。
个性化与定制化质量管理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汽车行业将更加注重产品的个 性化和定制化,要求企业具备更强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 这也对质量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THANKS
感谢观看
该事件对丰田公司的声誉和经营造成 了严重影响,并引发了消费者对丰田 汽车质量的质疑。
质量问题分析
加速器踏板和刹车系统存在安 全隐患,可能导致车辆失控或 事故。
问题的根源在于供应商的质量 控制不严格,以及丰田公司的 质量控制体系存在漏洞。
丰田公司的快速扩张导致其对 供应商的管理和控制不足,同 时公司的质量控制体系未能及 时跟上发展步伐。
汽车行业典型质量管 理案例分析课件
目 录
• 案例一:丰田汽车召回事件 • 案例二:大众汽车排放门事件 • 案例三:本田汽车机油门事件 • 案例四:特斯拉汽车质量问题分析 • 总结与启示
01
案例一:丰田汽车召回事件
事件背景
丰田汽车公司在2009年至2010年期 间,因为加速器踏板和刹车系统存在 安全隐患,在全球范围内召回了约 900万辆汽车。
市场竞争与质量管理的关系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汽车企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这 促使了质量管理在汽车行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国际化与质量管理的挑战
随着汽车行业的国际化发展,跨文化沟通、国际标准接轨等成为质 量管理的新挑战。
对企业质量管理的建议
强化全员参与
01
通过培训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和参与度,
事件曝光后,大众汽车面临严重的公众信任危机和法律责任 风险。

德国大众尾气排放丑闻案例分析

德国大众尾气排放丑闻案例分析

德国大众尾气排放丑闻案例分析背景介绍: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但在2015年,该公司卷入了所谓的“尾气排放丑闻”,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争议。

这一事件使得大众汽车的声誉受损,对整个汽车行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这一案例进行全面分析。

1. 事件经过2015年9月,美国环保署(EPA)指控大众汽车存在使用作弊软件的行为,以欺骗检测机构和监管机构,使车辆在尾气排放测试中通过,但实际驾驶中排放的氮氧化物(NOx)超过了法定标准。

大众汽车很快承认了这一指控,并宣布将在全球召回数百万辆被影响的车辆。

2. 影响分析(1)声誉受损:大众汽车作为世界闻名的汽车品牌,其品牌形象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此次丑闻使得消费者对大众汽车的可信度产生怀疑,并可能导致销售量的下降。

(2)法律诉讼及罚款:大众汽车面临着来自全球各地消费者和监管机构的法律诉讼,这些诉讼可能导致巨额的赔偿金及罚款,给企业财务造成沉重负担。

(3)监管改革:尾气排放丑闻揭示了监管机构的缺失和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各国纷纷加强了对汽车尾气排放的监管,加大了对汽车企业的检测力度,要求更严格的标准。

3. 影响原因分析(1)利润至上的企业文化:大众汽车注重市场份额和销售业绩,将利润放在了首位,这导致了在尾气排放问题上的不当行为。

(2)监管松懈:监管机构在监督汽车尾气排放方面存在疏漏和失职,未能有效发现和纠正大众汽车的作弊行为。

(3)技术挑战和成本压力:为满足更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汽车制造商需要不断创新技术,但这会增加开发成本和车辆售价,对企业利润构成压力。

4. 应对措施(1)召回和修复:大众汽车宣布召回受影响的车辆,并进行尾气排放系统的升级和修复,以符合法定标准。

(2)改革企业文化:大众汽车需要提升企业的伦理和社会责任意识,转变以利润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注重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满意度。

(3)加强监管:监管机构应加强对汽车行业尾气排放的监管力度,建立更严格的测试和审核机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比亚迪排放事件的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比亚迪排放事件的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比亚迪排放事件的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备受关注,汽车行业作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各大汽车制造商都面临着环保要求的挑战。

然而,作为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之一,比亚迪却在排放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问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对比亚迪排放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首先,比亚迪排放事件的原因之一是技术问题。

据报道,一些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存在尾气排放超标的情况。

这很可能是由于制造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导致的。

例如,某些零部件的质量不达标,或是在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失误等,都可能导致汽车的尾气排放超过环保标准。

其次,管理失误也是导致比亚迪排放事件的原因之一。

作为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应该有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然而,比亚迪在管理方面存在疏漏,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这种管理失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排放问题的发生。

此外,竞争压力也对比亚迪排放事件产生了影响。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追求销量和市场份额,一些汽车制造商可能会忽视环保标准,采取不正当手段来获取竞争优势。

比亚迪作为市场领导者,也可能在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中采取了一些不当行为,从而导致了排放问题的发生。

对于比亚迪排放事件所引发的关切和质疑,该公司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首先,比亚迪主动召回了涉及排放问题的车辆,并进行了必要的技术改进,以确保汽车的排放符合相关标准。

其次,该公司加强了质量管理,并对生产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审查和改进。

最后,比亚迪积极与监管部门合作,接受监督和检查,以确保公司的产品质量和环保性能。

此外,比亚迪还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的投入,致力于提高其产品的环保性能。

通过引进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比亚迪力求将其排放水平降到最低,并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更环保的汽车产品。

同时,比亚迪还加强了内部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以确保公司的产品和生产流程符合环保要求。

总之,比亚迪排放事件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技术问题和管理失误所致,同时也受到了竞争压力的影响。

公司法案例及分析

公司法案例及分析

公司法案例及分析一、案例介绍在公司法领域,存在着许多经典的案例,以下将介绍其中一些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1. Enron丑闻案Enron公司是美国一家能源公司,在2001年爆发了一起规模巨大的财务丑闻。

该公司通过虚假会计手段,掩盖了巨额负债,使其财务状况看起来非常健康,吸引了大量投资者。

然而,当真相曝光时,Enron公司破产,投资者损失惨重。

这个案例揭示了公司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的重要性,同时也引发了对公司治理和监管的深思。

2. Volkswagen排放门事件2015年,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集团爆发了一起排放门丑闻。

该公司在车辆尾气排放测试中使用了作弊软件,以达到更低的排放标准。

这个案例引发了全球对汽车行业的关注,揭示了公司道德和道德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大众集团因此遭受了巨大的声誉和经济损失,并面临了大量的法律诉讼。

3. Uber司机劳动关系案Uber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网约车平台,其司机是否应被视为公司员工还是独立承包商一直备受争议。

在多个国家,Uber司机通过法律诉讼要求被认定为公司员工,以享受与员工相同的权益和福利。

这个案例引发了对新兴经济模式下劳动关系的思考,对于公司如何界定和管理与之合作的个体承包商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案例分析1. Enron丑闻案分析Enron丑闻案是公司历史上最大的财务丑闻之一,其对公司治理和监管提出了重大挑战。

该案例揭示了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准确性对投资者信任的关键作用。

它也促使了对会计准则和审计流程的改革,以增强公司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Volkswagen排放门事件分析排放门事件揭示了公司道德和道德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大众集团通过使用作弊软件来欺骗尾气排放测试,严重损害了其声誉和市场地位。

这个案例引发了对公司道德行为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广泛讨论。

它也推动了对汽车行业监管的加强,以确保车辆的排放符合环保标准。

3. Uber司机劳动关系案分析Uber司机劳动关系案引发了对新兴经济模式下劳动关系的思考。

德国大众尾气门案例分享

德国大众尾气门案例分享
股价2天暴跌约40市值蒸发2000多亿人民币全年利润约130亿美元内部分析管理委员会监事会股东会大众公司股东会监事会管理委员会结构图内部监管缺位内部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偏差ceo等高管以牺牲社会责任公众利益企业信誉为背景的短期主义监事会的集体失职302040政府监管不力国家作为最大股东缺乏对大众的有效监督和管理监测技术落后长达7年之久并未发现监测漏洞外部分析充分发挥监事会作用对管理委员会严格监管避免因管理委员会的管理决策失误导致公司及股东的重大损失继续坚持德国企业原有的严谨注重品质的经营理念重树大众的良好品牌形象
股价 2天暴跌约40% 市值蒸发 2000多亿人民币 全年利润 约130亿美元
还要赔多少?
内部分析
内部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偏差
以牺牲社会责任,公众利益,企业信誉为 背景的“短期主义”
内部监管缺位
监事会的集体失职
大众公司股东会、监事会、管理委员会结构图
股东会
监事会
管理委员会
CEO等高管
外部分析
政府监管不力
国家作为最大股东,缺乏对大众的有效监 督和管理
40% 30% 20%
监测技术落后
长达7年之久,并未发现监测漏洞
启示
继续坚持德国企业原有的严谨、注重品质的经 营理念,重树大众的良好品牌形象。
针对 大众 针对 政府
充分发挥监事会作用,对管理委员会严格监管 ,避免因管理委员会的管理决策失误,导致公 司及股东的重大损失
管理学案例第三组
大众尾气"排放门"带来的启示
大众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产吗?
大众尾气门丑闻让其市值2天暴跌40%,蒸发2000 多亿人民币
影响
美国《清洁空气法》 最高3.75万美元/辆 48.2万辆 总额180亿美元

大众集团“排放门”事件大揭秘

大众集团“排放门”事件大揭秘

大众集团“排放门”事件大揭秘从大众集团的企业文化和领导人来看,大众一步步堕入排放丑闻的深渊,似乎是“命中注定”。

本文来自《财富》杂志编译/王灿2008年末,《绿色汽车杂志》(Green Car Journal)对最终赢得年度最佳绿色汽车奖的五款汽车进行了比较,称“达到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能这样对汽车越来越高的要求,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2009年款大众捷达TDL的排名位于榜首,因为这款车“开创性的清洁柴油”发动机不仅能够达到美国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而且“燃油效率极高”、“性能让人满意”、价格“非常合理”。

但是这个奖项最近废除了。

捷达和大众集团旗下其它14款所谓的清洁柴油车一样,实际上是一个“皮尔当人”的骗局,如2008到2015款奥迪、保时捷侯爵(Marquess)等。

美国大概580,000辆大众汽车,全世界大概1050万辆大众汽车,根本就不“绿色环保”。

2015年9月美国环保署发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违法警告”,人们因此而知道大众汽车排放的氮氧化合物(NOx),只有在启动时才会显现严重超标。

大众已经承认了作弊软件能使汽车在排放测试中减少排放,但是汽车一旦上路该装置就不再起作用,致使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水平高达规定的40倍。

七年来,大众伪造的生态友好广告,充斥着报刊、媒体甚至美国国家美式足球比赛超级碗(Super Bowl)。

这其中一个令人难忘的广告就是,“绿色警察”叫停了一排冒着黑烟的汽车,却对大众奥迪莞尔一笑,“先生,你没问题,可以继续行驶”。

“骗局”是外行人用的词,专业术语是“欺骗消费者”和“虚假广告”。

这引起了对大众起诉的激增,这是大众将近80年的历史上遭受的最严重的名誉受损。

美国司法部(Department of Justice简称DOJ)和环保署(EPA)已经起草了一份民事诉讼,理论上大众面临450亿的罚款(尽管平心而论,没有人希望惩罚会那么严苛)。

正如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典和韩国那样,美国司法部和环保署正在对大众进行刑事调查。

大众汽车排放门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大众汽车排放门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大众汽车排放门危机管理案例分析大众汽车是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强大的市场份额。

然而,2015年大众汽车卷入了一场严重的排放门危机,这一事件对该公司的声誉和业务产生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对大众汽车排放门危机的管理案例进行分析,并探讨该公司采取的措施以应对危机,以及危机管理的成功与失败之处。

1. 危机背景2015年9月,美国环保署(EPA)发布了一份声明,指控大众汽车公司旗下柴油车的尾气排放超过了法定限值。

经过调查,大众汽车承认在柴油车型中安装了“作弊软件”,以在检测时对尾气排放数据进行操控,而在实际行驶中则超过法定限值。

这一丑闻被媒体广泛报道,对大众汽车的声誉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2. 危机管理措施面对排放门危机,大众汽车采取了一系列危机管理措施,以控制危机并恢复声誉。

2.1. 及时回应和公开道歉大众汽车迅速作出回应,并公开道歉承认错误。

该公司CEO在新闻发布会上向消费者、股东和公众表示诚挚的歉意,并承诺全力配合调查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2.2. 召回和改正措施大众汽车发布了全球范围内柴油车型的召回计划,并决定对受影响的车辆进行软件和硬件的改进,以达到法定排放标准。

此举旨在恢复消费者对该公司产品的信心,并解决排放违规问题。

2.3. 搭建独立调查委员会为了彻底调查排放门事件的原因和推动改革,大众汽车成立了独立的调查委员会。

该委员会由外部专家组成,对公司内部的管理和操作程序进行全面审查,以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2.4. 持续沟通和透明度大众汽车在危机期间保持了与消费者、股东和媒体的持续沟通。

该公司定期发布公告和声明,更新事件进展,并充分展示其改革和纠正措施的透明度,以赢得利益相关方的信任。

3. 危机管理的成功与失败大众汽车在排放门危机处理中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值得认可。

然而,仍有一些成功和失败的方面需要讨论。

3.1. 成功之处- 及时应对和公开道歉:大众汽车对事件作出了及时回应,并公开承认错误,展示了诚信的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件回顾:
9月18日被曝出“排放门”。

美国环保局当天指控大众汽车集团在所产的车内安装非法软件、故意规避美国汽车尾气排放规定。

涉案车型包括大众甲壳虫、高尔夫、美版速腾、奥迪A3以及美版帕萨特,2008年以来在美国销售的约48.2万辆柴油车。

按照每辆违规排放汽车可能被处以最高3.75万美元罚款的标准,大众汽车可能面临一张180亿美元的“天价罚单”。

而大众汽车2014年全球汽车营业利润一共127亿欧元。

同时,对股市的影响:大众汽车在22日承认排放“造假”后股价在下跌17%的基础上再次暴跌23%,市值蒸发掉约206亿欧元。

9月23日晚间,德国大众汽车集团CEO马丁·文德恩辞职;旗下保时捷(CEO)马蒂亚斯·穆勒出任大众汽车新一任CEO。

从2009年-2015年文德恩任职大众集团CEO期间,集团汽车销量从600多万辆上升至千万级别。

1.大众干了什么?
大众给代号EA189 2.0TDI(直喷式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增加了一个「失效保护器」,并写入了失效模块:如果该装置检测到当前是在实验室环境下,就会打开尾气净化装置,但如果检测到是在室外正常行驶,就会选择关闭尾气净化装置。

系统进行判断的关键在于方向盘是否转动。

一般来说进行检测的时候都只是车轮转,而方向盘保持静止。

而在日常使用中,该模块会自动关闭后处理系统以提供更高的动力表现。

有内幕消息称,本打算引进奔驰的柴油发动机,但谈判失败,而车型上市计划已经公布,只能强上自己的柴油发动机。

奈何在这款发动机最初设计时,排放限制还没有如此高,令其有点先天不足,而工程师们也难在短时间内令其达标,他们最终选择了作弊。

2.根源,其实还得归结于技术未达到。

柴油发动机和汽油机燃烧方式不同,柴油机采用压燃式的点火方式,扩散燃烧,排放的特点就是碳氧化合物的排放量较低,相比于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低45%左右。

把降低碳排放作为第一关注要点的欧洲各国而言,柴油动力一直以来都是欧洲汽车企业所大力推崇的一项清洁能源技术。

但是伴随的是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和颗粒物的排放量会比汽油发动机高得多。

而清洁柴油技术就是指的柴油发动机的排放后处理技术。

主要的技术:
1.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选择性催化还原) 的技术来进行排放优化。

原理是:在一个蜂窝状容器里,清洗系统向柴油废气喷洒由 30%尿素和 70%水混合而成的液体,在化学反应下,它可以把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氧气、水以及少量的二氧化碳。

这个技术可以降低 90%的氮氧化物排放,这样就可以满足排放法规了。

缺点:但是这东西有个缺点:成本高,并且需要加「外挂」——一个用来盛放尿素溶液的液罐。

对于乘用车而言,这个尿素罐对于整车的结构布置会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在乘用车上采用SCR技术的并不是多数。

尿素溶液一旦用完,就需要到修车厂填充,既麻烦又费钱。

一般在中重度柴油机里采用。

2.轻型机采用的一般都是 EGR+DPF 技术,EGR 的全称是废气再循环技术,DPF 是颗粒捕捉器,后者基本上已经是现在柴油车的标配。

此次大众涉案的2.0L TDI柴油发动机也是采用的这一项技术。

所谓废气再循环,是把发动机燃烧后排出气体中的一部分分离出来,然后重新导入进气系统,二次燃烧。

好的地方在于,降低氮氧化物产生。

不好的地方在于,燃烧压力低了,动力就肯定变弱了。

EGR系统的设计就需要在动力性和排放总量上找到一个平衡。

这个机制是 EGR 阀,由它来控制废气循环的量。

通过EGR阀的开闭,可以实现废气循环量的多少,当EGR阀全部关闭的情况下,车辆的动力性最好,但是排放性能也就是最差,反之亦然。

EGR阀的开闭则是通过包括氧传感器在内的一系列传感器采集的信息提供ECU进行判断来控制的。

说到这里,就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大众2.0L TDI柴油发动机涉嫌排放造假的问题了,就是通过设定ECU的控制程序,加入一个实验室的测试工况,将EGR阀全开,让更多的废气进入到气缸进行燃烧。

而在正常工况下,EGR阀则更多趋向于闭合的情况以保证绝对的动力输出。

至于DPF技术,则是广泛安装在柴油车排气系统中用于过滤颗粒物的装置,当尾气通过DPF时,颗粒物被滤网所吸附,继而降低了颗粒物的排放。

所以现在的乘用柴油车不见冒黑烟的情况更多的得益于DPF技术的运用。

3.为啥国人关注的不多?
首先,国人普遍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大众汽车的排放作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大众汽车的排放丑闻主要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对车辆本身的安全并无直接伤害,这和2009年爆发的丰田汽车的全球“刹车门”事件,以及去年发生的速腾以及翼虎断轴事件不同,这些质量隐患直接与生命安全发生关联,所以几乎每一个车主和潜在消费者都能感受到威胁。

但环保的威胁更多是破坏公共环境,与个体之间并无直接关联
其次,“排放门”之所以在美国和欧洲引起轩然大波,是因为大众汽车的造假丑闻背后的信用和信誉破产。

在西方的文化、社会道德与秩序中,“诚信”是比黄金更珍贵的资产,所以,德国媒体和欧洲媒体在大众“排放门”事件之后悲伤地宣布“德国制造的失败”、“国家的丑闻”,被定性为“德国乃至全球汽车史上最大的丑闻”。

但是,在中国,信用和信誉不是不重要,但是它更多会看成是一种实现利益的手段。

在许多人看来,“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东风猛士——悍马H2
川汽野马概念SUV——兰博基尼URUS
东风途逸V20——凯迪拉克SRX
大众汽车排放造假事件发生之后,在国内的评论文章中,有两种奇怪的论调,首先是美国政府收拾德国人的“阴谋论”,还有在一些文章的背后评论中居然出现“美国人大惊小怪,多排放点又没什么了,日本人铁皮薄、丰田汽车刹不住怎么不把丰田汽车搞死?”这样的论调来。

第三,“排放门”涉及产品在中国销量极少。

目前,根据大众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国内仅有2000余辆进口车涉事“排放门”,和美国多达80万辆,欧洲逾850万辆的涉及辆相比九牛一毛。

大众汽车在中国推动柴油车的努力未果,这反而使得大众汽车因祸得福,避免在自己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被席卷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