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时间安排表.

合集下载

计算机应用 教学大纲与授课计划

计算机应用 教学大纲与授课计划

计算机应用教学大纲与授课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概述本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包括计算机基础、办公软件、互联网应用等内容。

学习目标1.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结构、操作系统等;2.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等;3.熟悉互联网应用,包括网络通信、浏览器使用、网络安全等。

授课计划时间内容第一周计算机基础知识介绍第二周操作系统入门第三周办公软件:文字处理第四周办公软件:电子表格第五周办公软件:演示第六周互联网应用:网络通信第七周互联网应用:浏览器使用第八周互联网应用:网络安全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实验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手动操作和课程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程本课程通过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授课计划第一周:计算机基础知识介绍1.计算机组成原理;2.计算机存储器分类;3.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4.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第二周:操作系统入门1.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2.操作系统的种类;3.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4.操作系统的高级功能介绍。

第三周:办公软件:文字处理1.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2.文字处理软件的界面与操作;3.文字处理软件的高级功能介绍;4.文字处理软件的文档处理与管理。

第四周:办公软件:电子表格1.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2.电子表格软件的界面与操作;3.电子表格软件的高级功能介绍;4.电子表格软件的数据处理与管理。

第五周:办公软件:演示1.演示软件的基本功能;2.演示软件的界面与操作;3.演示软件的高级功能介绍;4.演示软件的演示设计与分享。

第六周:互联网应用:网络通信1.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2.互联网协议介绍;3.网络通信的应用场景;4.网络通信的安全问题。

第七周:互联网应用:浏览器使用1.浏览器的基本功能;2.浏览器的界面与操作;3.浏览器的高级功能介绍;4.浏览器的扩展与应用。

计算机应用专业主要课程

计算机应用专业主要课程

计算机应用专业主要课程
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主要课程通常会涵盖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

以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可能包括的一些主要课程:
计算机基础课程:
*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操作系统原理
* 计算机网络原理
* 数据库系统原理
编程与软件开发:
* 编程语言(如Java、C++、Python等)
* 软件工程与开发方法学
* Web应用开发
* 移动应用开发
前端与后端开发:
* 前端开发技术(HTML、CSS、JavaScript)
* 后端开发与框架(Node.js、Django、Spring等)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 人工智能基础
* 机器学习算法与应用
* 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
大数据与数据分析:
* 大数据技术与平台
* 数据挖掘与分析
* 数据仓库与商业智能
网络与信息安全:
* 网络安全原理
* 加密与解密技术
* 网络攻防与安全管理
人机交互与用户体验:
* 人机交互原理
* 用户界面设计
* 用户体验(UX)设计
计算机图形学与多媒体技术:
*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
*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项目管理与软件质量:
* 项目管理方法与工具
* 软件质量保障与测试
计算机伦理与法律:
* 计算机伦理与社会责任
* 计算机法律与法规
创新与创业:
* 创新与创业基础
* 科技创业案例研究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理论和实际应用能力,使他们具备开发、设计、管理和应用计算机系统的能力。

1,2班级计算机应用课程表

1,2班级计算机应用课程表

星期二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2节/周 [1-2节] (01-15) 钱 峰【计系多媒体1】 计算机控制基础(MATLAB) 2节/周 [3-4节] (01-15) 姚 琪【J404】
5-6节] (01-15) 钱 峰
晚上
实训课程:PLC控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虚拟仪器应用设计
班级课程表 节次 第 1 2 节 上午 第 3 4 节 第 5 6 节 第 7 8 节 第 9 10 节 课表名称:计算机111 星期一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2节/周 [1-2节] (01-15) 钱 峰【计系多媒体1】 操作系统及应用 2节/周 [3-4节] (01-15) 夏 跃武【公共机房1】 测量与仪器 2节/周 [5-6节] (01-15) 周 先飞【计系多媒体1】
电子实训基础 2节/周 [5-6节] (01-15) 黄 河
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虚拟仪器应用设计()
上课时间实际为中午上课时间安排,望大家注意!
★★由于系统原因,课表中晚上上课时间实际为中午上课时间安排,望大家
班级课程表 星期三
测量与仪器 2节/周 [1-2节] (01-15) 周 先飞【多媒体四】 电器控制 2节/周 [3-4节] (01-15) 路 增保【J404】
2012-2013学年2学期 星期四 星期五
电器控制 2节/周 [1-2节] (01-15) 路 增保【J404】 ●计算机控制基础 (MATLAB) 2节/周 [3-4节] (01-15) 姚 琪【J404】 ●测量与仪器 2节/周 [1-2节] (01-15) 周 先飞【公共机房3】 操作系统及应用 2节/周 [3-4节] (01-15) 夏 跃武【J404】

10级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课表

10级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课表

三维动画 1-15(1,2 ) 李妍 特综 414
网络互连 上 技术 1-15(3,4 午 ) 关忠 第4 节 特综 414
第 3 节
电子商务 技术 1-15(3,4 ) 刘文红 特综 410
三维动画 1-15(3,4 ) 李妍 特综 414
电子商务 技术 1-15(3,4 ) 刘文红 特综 410
实践课(或无上课时间)信息: 课程名称 网络软件开发课程实训 电路仿真实训 组网技术实 训 教师 李妍 韩玉敏 学分 1.0 1.0 起止周 16-16 17-17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关忠
1.0
18-18
时间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 期 六
星 期 日
早晨
网络软件 开发技术 1-15(1,2 ) 关忠 第2 节 特综 414
第 1 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网络软件 开发技术 1-15(1,2 ) 关忠 特综 414
计算机辅 助设计 (CAD) 1-15(1,2 ) 郑坚 特综 414 计算机辅 助设计 (CAD) 1-15(3,4 ) 郑坚 特综 414
第 5 节
网络互连 技术 1-15(5) 关忠 特综 414
第 6 节
第7 下 节 午
证券投资 1-15(6,7 ) 刘文红 特综 414
电路仿真 技术 6-15(6,7 ) 韩玉敏 特综 414
第 8 节
电路仿真 技术 6-15(8) 韩玉敏 特综 414
第 9 节 第 1 0 节 第 1 1 节 晚 上 第 1 2 节 第 1 3 节

计算机专业课程表

计算机专业课程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专业代码:080605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业务规格及教学要求:1、培养目标:软件工程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在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计算机软件基础理论知识和先进的开发技术,具备软件设计、开发能力和良好的交流与组织协调能力,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软件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

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软件、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计算机应用系统和网络工程的设计、开发能力,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工程建设、教学和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要求: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原则,本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备软、硬件设计、开发能力和良好的交流与组织协调能力;(4)具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开发的基本能力;(5)熟悉有关广播电视、多媒体等相关技术;(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

3、专业方向:软件工程方向、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方向4、修业年限:四年5、授予学位:工学学士6、主干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

二、课程设置1、学时与学分分配本专业课内总学时为2292(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或2288(软件方向)学时,学生必须修满195.5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包括10学分的公共选修课和31学分的实践教学环节)。

计算机学习计划表

计算机学习计划表

计算机学习计划表学习计划表能够帮助我们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尤其对于计算机学习者来说,制定一份科学的学习计划表尤为重要。

本文将给出一份详细的计算机学习计划表,帮助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技术能力。

一、学习目标设定在制定学习计划表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目标,比如学习编程语言、学习数据库管理、学习网络安全等。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设定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写在学习计划表的顶部。

二、时间安排在制定学习计划表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自己的时间安排。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学习时间表。

下面是一个参考的学习时间安排:每天早晨7:00 - 8:00:早起学习,可以选择阅读相关技术书籍,了解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动态或者查看一些技术博客。

每天晚上20:00 - 22:00:晚上是一个较为宽松的时间段,可以选择进行编程练习,进行项目开发,或者参加一些线上的编程竞赛。

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编程能力,还能够锻炼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周末时间:可以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深入学习,可以选择系统地学习一门编程语言或者专题知识,比如学习Java编程、学习数据库管理等。

同时,可以进行一些实践项目,以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学习内容在学习计划表中,我们需要详细规划每天要学习的内容。

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确定每天要学习的知识点和任务,做到有的放矢,有计划地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

下面是一个示例的学习内容表:星期一:- 上午:学习HTML与CSS基础知识,并进行相关的练习- 下午:学习JavaScript语言基础知识,并进行简单的案例实践星期二:- 上午:学习JavaScript高级特性,比如面向对象编程和闭包等- 下午:进行JavaScript编程实践,开发一个简单的网页交互项目星期三:- 上午:学习Java语言基础知识,了解Java的语法和基本概念- 下午:进行Java编程实践,开发一个简单的控制台应用程序星期四:- 上午:学习数据库基础知识,了解数据库设计和SQL语言- 下午:进行数据库实践,使用MySQL创建数据库表并进行数据操作星期五:- 上午:学习网络安全基础知识,了解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和防护措施- 下午:进行网络安全实践,搭建一个简单的防火墙并测试攻击星期六和星期日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Java或者其他计算机技术相关的知识和项目实践。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与能力结构(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具备计算机软件开发、网站建设、网络的管理与维护、系统设计与维护,多媒体制作、图形图像处理等能力,并能熟练掌握软件安装、操作、维护、开发和测试及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中级计算机实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能力结构:1﹒专业能力:(1)具备中级计算机技术操作能力。

(2)具备图形图像处理能力及广告设计与制作能力。

(3)具备计算机的安装、调试、维护等操作能力。

2﹒方法能力:(1)具有严谨、细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具备本专业所从事行业的安全意识和方法。

(3)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

3﹒社会能力:(1)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

(2)具有社会责任心和较强的社会交三、就业岗位1﹒能从事计算机软件调试及技术服务与软件销售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2﹒能从事计算机销售与技术支持、数据录入、办公文秘等工作岗位。

3﹒能从事平面图形制作、网页设计、动画设计、多媒体软件设计、影视资料编辑等工作。

4﹒能从事相关网络配置和维护过程,能够胜任中小企业网络搭建与应用等工作。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1、文化基础课(1)德育(128课时)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四门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

(2)体育与健康(128课时)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功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3)语文(64课时)进一步充实学生的语文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语文基础,为学生终身工作、生活、学习打好语文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设置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设置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设置一、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对计算机科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和培养。

本课程可以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入门课程,也可以作为其他非计算机专业的选修课程。

二、课程目标1.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运行原理;3.理解常用计算机软硬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4.掌握常用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5.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和算法分析;6.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概念–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计算机科学的分支与应用领域2.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3.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互联网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4.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技巧–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技巧–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技巧5.程序设计基础–算法设计和分析基础–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基本的程序设计方法和思维方式6.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应用–SQL语言的基本使用四、课程评估1.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30%,包括课堂作业、实验报告等。

2.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30%,考查对课程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

3.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考查对课程内容的综合掌握和应用能力。

五、参考教材1.计算机科学导论(第4版),唐朔飞,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计算机网络(第7版),谢希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3.C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4.数据库系统概论(第5版),王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六、教学方法1.理论课授课,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讲解和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
32
4
2
12
汉字信息处理
108
36
72
2
4
13
电子电路
204
136
68
4
2
4
2
14
多媒体技术
156
88
68
4
2
2
4
15
应用软件
148
44
104
2
4
1
4
16
网络基础知识
190
106
84
5
2
2
6
17
专业英语
104
104
4
4
18
C语言
96
32
64
2
4
19
20

毕业实习
8周X 30=240节
总计
2966
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时间安排表


课程
教学时数
各年级课时安排


理论
教学


1
(18周)
2
(16周)
3
(18周)
4
(16周)
5
(18周)
6
(8周)











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化课
1278
1278
16
16
17
17
6
6
1
政治
136
136
2
2
2
2
2
职业道德
52
52
2
2
3
创业、就业教育
86
86
1
1
2
2
4
语文
272
272
4
4
4
4
5
数学
272
272
4
4
4
4
6
英语
272
272
4
4
4
4
7
体育
188
188
2
2
2
2
2
2

专业课
1448
716
732
5
8
5
8
6
6
6
6
15
8
9
14
8
计算机操作基础
136
52
84
2
2
2
3
9
数据库原理与使用
108
54
54
3
3
10
中英文录入
102
102
3
3
11
微机原理
96
1994
972
开课门数
8
8
8
8
7
7
周课时
29
29
29
29
29
29
总课时2966节,其中文化课1278节,占43.1%,专业理论716节,占24.1%,实验实习课972占3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